只见堂主夫人何芳言笑着拍了拍萧素说:“素素乖,怎么到药房来了,哪里不舒服了?”

“不是的,是拿了回去做菜,海棠说这些能做很好吃很好吃的菜哟啊,姆妈一起去吃啊,海棠做的菜可好吃了,师父那么讨厌吃水萝卜,海棠做的水萝卜师父都爱吃呢。”萧素说完就拽着何芳言走,她向来跟堂主夫人亲近,而她又向来喜欢和自己亲近的人分享所有她认为好的东 西。

不过何芳言既然来了药房,当然是有事儿,也不能由着萧素拉她:“素素,姆妈还有事儿呢,下回再去吃行吗?”

可是谁能执拗得过傻子,萧素撅着嘴儿晃着何芳言的袖子说:“不要嘛,就快要吃午饭了,姆妈一起去吃嘛一起去嘛…”

其实哪里快要吃午饭了,至少还有俩时辰,也就萧素和姚海棠今天起得早,何芳言也起得早,结果就碰上了。这会儿被萧素晃得一阵头晕 眼花,何芳言最后只能无奈地看着萧素说:“好好好,姆妈跟你一起去,你可别晃了,再晃下去姆妈都得晕过去了。”

“太好了”说完萧素拍着手和何芳言一起欢快至极地往留云楼那边儿去。

当萧素把何芳言一路拉到留云楼时,姚海棠正在那儿处理火腿,要不肥不瘦的火腿丁,保证每一粒都既不柴也不腻,所以一定得挑好位置 ,不能要的就留一边儿。

把火腿丁切好后填进挖好的豆腐里,拌了些蔬菜粒儿一块放一边,等到开饭前再上锅蒸,出锅了再勾个明芡就行了。

“海棠,我把你要的药拿回来了。”说着萧素就把药材包扔给了姚海棠。

正在等着这个的姚海棠接过来一看,样样儿都在,就赶紧起了锅,这东西没一个两个时辰是不成的,好在今天起得早。把料包洗过了然后 扔下锅,大火开锅后,小火炖上,煮好去了壳的鸡蛋也一块儿放里边儿。

其实这也可以叫酱汁儿卤,只是要慢慢收汤,慢慢入味儿,等到汤稠厚浓郁,芳气四溢时正好起锅。那汤汁儿要是拿白面馒头蘸着吃,味 道美得很,就是给鲍参翅肚也不能换。

等拿风门掩了灶口后,火小了下来,姚海棠回身一看就见萧素在那儿写写记记的:“素素,你拿着纸笔做什么?”

“陈老头儿问我你拿这些做什么,可不可以把怎么做的告诉他,所以我帮他记下来啊”萧素特认真,没法儿用字来形容的还画上了,虽然 画得不怎么滴,不过字还是很好看的。

“你一边儿玩去吧,我来写,省得你到头来都没明白是为什么。”姚海棠说着接过了纸笔把萧素推出厨房去,省得她站在那儿冷不丁吓着 自己。

在猪蹄儿做好前,她有大把时间把这东西写得图文并茂,不就是一菜谱嘛她那爹不但是个厨师,还是个临老临老不务正业写菜谱的厨师,对于菜谱她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把酱焖猪蹄儿地菜谱写好后,姚海棠就赶紧去准备剩下的几个菜,这时萧素又蹿了进来说:“海棠,师父说堂主夫人来了要多做几个菜哟 ”

堂主夫人?姚海棠念叨了一遍点头应了,然后就赶紧去加菜,好在材料是现成的:“白菜金丝卷儿和豆腐酿火腿丁都做处理好了,蒸鱼也 只等蒸了,再加个山珍鸡汤、素炒野生石耳就算了,菜多了吃不完很浪费。”

浪费是有罪的,姚海棠向来这么认为。

等到猪蹄儿收汤的时候,姚海棠才赶紧准备剩下的菜。白菜金丝郑儿、豆腐酿火腿和鱼都只需要蒸就成了,放到最后边儿来做。山珍鸡汤 刚才已经起了另一个灶来小火煮着,这会儿已经冒出鸡汤的清香来了。

拿了勺,姚海棠准备去把鸡汤的油撇一撇,揭开盖儿一看:“咦,没什么油啊,到底是放养的鸡,不算太肥。”

需要蒸的菜上锅蒸着的时候,姚海棠就顺手把石耳炒了,然后再一看,猪蹄儿汤也收好了,赶紧起锅装盘。

做菜时,姚海棠最好点缀,不是配了洗过盐水的青菜叶儿,就是泡过盐水的花儿。猪蹄拿青齿菜垫了底儿,拿剪刀剪了几个小红椒当花儿 摆上边。鸡汤进了砂锅里,下边儿用已经烧透了的的石炭保温,然后姚海棠一拍手:“成了”

五菜一汤,姚海棠看着满桌子冒着腾腾热气儿的菜,胸臆间是巨大无比的成就感:“素素,来端菜了。”

在外边儿陪着何芳言和蒋先生说话的萧素一听赶紧跑到厨房来,一进厨房,萧素就闻着了各种各样的香味儿,其中最香的当然是猪蹄儿了 。只见鸡蛋一分八片围着边儿,上头都淋了酱汁,看着别提多招口水了:“海棠,我太喜欢你了,闻着看着都好吃得很,不像别的厨子做的, 光好吃,不下饭。”

闻言,姚海棠直乐:“也就你用下不下饭来区分菜是不是好吃。”

俩师姐妹一块儿端了菜进厅堂,然后萧素才去请何芳言和蒋先生一块儿过来。一进了厅堂,蒋行生倒还好,一直保持着淡淡的神色,并无 其他。

而何芳言却闻了闻,说:“这香气倒也奇特,怪不得素素非要拉着我来尝尝味儿,这孩子可是越来越贪嘴了。”

一见了何芳言,姚海棠就知道这肯定是那位堂主夫人,赶紧躬身行了礼:“见过夫人。”

“哟,这孩子怎么这么多礼啊,赶紧起来一块儿坐,我看着这孩子的礼仪倒是和旁人不同,透着股子大家气派。”何芳言自然也不是小门 小户里出来的,所以一看姚海棠行礼就看出不同来了。

那自然是会有些不同,姚海棠心说:“能一样嘛,这是好为人师的唠神儿杜公子教的,正儿八经的皇家礼仪。我虽然画虎不成,总能类个 犬吧”

这不等于骂自己是狗…姚海棠轻咳了两声赶紧坐下,不再想这茬儿了。

一一落座后,萧素就门儿清地开始介绍这几样都是什么菜,因为她在厨房已经问过姚海棠了。何芳言一边听着一边笑,看着萧素时似是脸上带着一点儿母性的光辉:“好好好,看把你馋得,赶紧吃吧,蒋先生也请吃。”

“夫人请。”蒋先生还照样蹦字儿,果然非常淡定。

举筷开吃,姚海棠的礼仪规矩在萧素和蒋先生面前是从来没使过的,可眼前这位是四方堂堂主的夫人,姚海棠就觉得不能轻慢,于是就端出些礼仪规矩来了。

杜敬璋教出来的礼仪当然是出挑的,何芳言一边吃着一边看着姚海棠这通身的规矩,不由得会心一笑,心道:“果然是个有意思的小姑娘。”

这一桌子菜味道自然是好的,连向来不好吃荤的何芳言和蒋先生都对那猪蹄儿多伸了几筷子。姚海棠把骨头剔得差不多了,吃起来一点儿都不费劲儿,就算偶尔有块把小骨头,那也是轻轻一挑骨头就出来了,再就着酱汁一块儿嚼,自然是满口生香。这道菜既不显得肥腻,也不至于和浓郁的香气一样味道过于浓,只五味合宜,吃起来是既软嫩香滑。

除此之外素烩野山菌和蒸鱼也很让何芳言喜欢,清淡而爽口,吃过了猪蹄儿再吃上两口山菌和鱼,竟不显得味道偏单薄,反而是另有一番山野之气。

末了,吃得极满意地何芳言连连夸了姚海棠好几句,还打趣地说道:“怪不得我看素素和蒋先生近来丰润了一些,原来是因为海棠啊”

临到要走时,萧素又包了一包有咸有甜的点心给何芳言,她自己则去药房里送菜谱去了…

菜谱能惹的无非是吃货,只是包给何芳言的点心却要惹些曲折的。

99.青铜剑

吃货总是要比曲折来得快一些,药房里的陈老先生老早就在那儿把东西磨得碎了些,愿意是想更快发出气味儿来,配齐了后试着炖了羊肉,这一炖不要紧啊,一炖惹来好多人问陈老先生做什么好吃的。

羊肉因有腥膻,多有人不好吃这个,陈老先生一告诉来问的人是羊肉,人不能信啊羊肉远远闻着就一股味儿,更别提这香气了。

东朝在食上还远没有达到汉唐的水平,更别提现代了,现代只是材料次点儿,可大家伙儿对吃抱有的热情比哪朝哪代都大。

“我尝尝我尝尝,这要真是羊肉,以后我就爱吃羊肉了。”对于吃,总是哪儿都有爱好的人,民以食为天嘛尝过了后,肯定还是能吃出点儿羊肉本身的味儿来,那人嚼着咽下去,眼一瞪圆了指着说:“嘿,真能吃得了,不过那股子味儿还在。”

一边悠哉游哉的陈老先生说:“这还没好呢,你等汤汁收了再说,刚拿到素姑娘送来的菜谱,说要是汤汁稠厚,香气蕴而不散了才好吃。”

于是大家伙儿一块儿蹲着等呗,大家等这一小会儿吃食的时间还是有的。等到汤渐厚,香气渐圆润的时候,陈老先生试着尝了一口汤汁儿:“嗯…味道好,真好没想到药材还能调味儿用,煮出来这味儿还这么好。”

“是药煮出来的?陈老,你不是说药不能随便乱吃嘛,万一吃坏了人怎么办?”

“药也分是什么药,有些性味甘平,再加上用得少,不碍事。何况这里头的药材都是常见的,无损有益,要不然我也不能试啊。”陈老先生说着让人把锅里的肉弄了出来,这时已经煮得现出那一丝丝儿的模样了。

周围的人闻着这味儿,又看着这么点儿肉,干脆就不尝了,自己回去让人试着做就行了:“陈老,你也给我配两包,我拿了让厨房煮。”

“对对对,也给我配两包,这闻着就下饭”这又一个以下饭来区分美味与否的。

于是陈老先生给每个人配了两包,然后大家伙儿看了菜谱后就散了。这边的吃货们各自回去试验去了,另一头四方堂堂主也刚到山门外。

有人报了何芳言说:“夫人,堂主回来了。”

闻言面上一喜,何芳言赶紧起身说:“快去准备好帕子、热茶,堂主这一路赶得远,点心和热水也准备好,我去迎堂主,你们赶紧准备着。”

“是。”

步出院外,何芳言一眼就看到了晏复山,赶紧迎了上去:“复山。”

一直以来,晏复山和何芳言的感情向来不错,这时自是笑着应了声:“芳言啊,我走这大半月,山里一切安好吧。”

“好得很,瞧你操心的。”何芳言一边说着,一边和晏复山一块儿往里走。

晏复山笑道:“我这也是担心累着了你,山里虽然事不多,你一个人担着总不易。”

听着晏复山的话,何芳言自也是满脸笑容:“是是是,多谢夫君垂爱。”

只见晏复山又是一笑,接了丫头递过来的帕子擦了脸后,这才端起热茶喝了两口。眼一扫看到了手边有点心,自然是顺手拿起一块来,说饿倒也不见得,主要还是觉得这是何芳言的心意。

见晏复山取了点心,何芳言就说道:“这是素素那儿拿来的点心,蒋先生新收了个弟子叫姚海棠,这些点心都是她做的。今儿中午素素非拉着我去尝尝这姑娘的手艺,我尝着味道很顺口,复山也尝尝看。说起来素素这孩子总是有心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总像现在这样也不是个事儿。”

“你也别太操心了,排天盘时不是说了,这孩子是个福泽深厚的,将来必是平顺清贵一生。”说着晏复山把点心放到了嘴里,然后端起了茶正要喝时,却忽然停了下来,茶盏和茶盏的盖儿都停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看着晏复山这举动,何芳言就愣了:“复山,你这是怎么了,好吃也不用这么惊讶。虽然点心我还没尝,可再好吃也总是味道好一些而已。”

却见晏复山猛地摇头,瞠目结舌了好半晌后忽然睁圆了眼看着何芳言道:“芳言,你刚才说这点心是谁做的?”

“那姑娘是蒋先生新收的弟子,姓姚名海棠,是京中来的。怎么了,有什么不对?”何芳言没想到吃个点心还能吃出这状况来,虽然有些疑惑于晏复山的态度,但还是有条不紊地答了话。

而这时晏复山看着那盘点心,忽然从怀里掏出一块儿绣帕来,看了看绣帕又看了看点心,然后猛然间笑出声来。越笑越大,却忽然停下来说道:“这姑娘现在在留云居吧,走走走,芳言,我们赶紧去看她去。”

对晏复山这话,何芳言有些摸不着头脑,遂问道:“复山,你这是怎么了,到底怎么回事?”

“可记得前些时候,去京里的于先生捎了信儿回来,说是有个姑娘做的菜有蕴而不发的灵气。”晏复山说这话时明显很兴奋。

这事何芳言当然知道,信是她转到晏复山手里的:“我知道啊,可是这也不值得高兴吧,山里也不是没有这样天赋出挑的人啊。”

何芳言这番话让晏复山直摇头,连道:“不一样,不一样,芳言,这灵气很熟悉,熟悉得和这绣帕一模一样,只是弱了一些,淡了一些。”

忽然间何芳言停了下来,她似乎不太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略有些颤抖地看着晏复山,何芳言问道:“你确定吗,如果不是怎么办,我们已经失望过很多回了”

“不是又如何,总要先去看一看。”晏复山不怕失望,他更怕没有希望。再说了,就算不是,那对四方堂来说也是一桩幸事,晏复山总是考虑得多一些。

“说得也是,总要看一眼。只是中午我在留云居用饭,却没看出来这姑娘和妍儿有什么相似之处。不过这姑娘的规矩倒是很好,怎么看都像是大家里养出来的,要真是妍儿,咱们还得了便宜”毕竟已经过去好些年了,失望了这么多回,难道还怕再失望一回。做为一个母亲,何芳言的心已经在失望与希望中历练得非常坚强了。

晏复山和何芳言一块儿出门时,却在门外遇上了他们的女儿——晏嫣,收养的女儿,当年他们的亲生女儿失踪后,他们就准备收养一个。本来是想收养萧素,但后来萧素却出了这样的事,蒋先生说是这姑娘跟他们福缘浅,就改收了眼前这晏蔫做女儿。

“爹娘,你们要去哪儿啊”晏嫣凑上来,后头还跟着贺清华。

这时晏复山和何芳言都心里焦急着,也没顾上答晏嫣的话,只说了一句:“有些事要处理,你和清华先回院里去,有什么事儿待会再说啊”

看着晏复山和何芳言离去,晏嫣疑惑地看了很久,然后摇了摇头说:“也不知道这么急去做什么,清华,我们先进去吧,山里湿气重,别沾染上了。”

说着晏嫣就和贺清华进去了,而另一头晏复山和何芳言则加紧脚步赶紧往留云楼去。

留云楼里,姚海棠正在拿着那本《青玉莲华经》在那儿向蒋先生求教,只是这求教的过程不免让姚海棠觉得很难以沟通,她和蒋先生代沟只怕有好几百条。

蒋先生还是在那儿蹦字儿,关键是蹦出来的字比《青玉莲华经》本身没好懂多少。虽然她文言文会一点儿,可有些东西太过高深玄妙了,她实在很难以体悟出什么来。

“先生,我还是没听得太明白,虽然隐约像是懂了,可一细想起了,还是觉得自己不明白。”姚海棠觉得自己简直是在玩绕口令。

“多看,多思,旁人解说的有限,还需自己细思量。”

于是这问和不问有区别吗?姚海棠叹了口气,其实她知道蒋先生觉得自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可她还是不懂,只能说她和蒋先生这间确实代沟大大的。

捧着经书从后院出来,一瞥眼就先看到了萧素,这姑娘正在那儿拿着个青铜剑喊着:“开…开呀…怎么还是没反应”

见这状况,姚海棠就问:“素素,你在做什么?”

“启灵啊。”萧素答得理所当然。

这…也行?姚海棠老把启灵的仪式想得很复杂,而她所看到的也一直很复杂,所以就觉得萧素只是傻玩而已:“那你慢慢试,成功了叫我。”

这时萧素把剑扔到姚海棠手里,萧素说:“海棠,要不你试试,你这么厉害一定能成的,哪像我呀,怎么都没用。”

“我连《青玉莲华经》都没弄明白一个字儿,还启灵呢,算了吧。你拿着剑玩儿去,我再看看,待会儿又得做晚饭了。”姚海棠觉得天天看经书还不如让她做饭,至少做起饭来得心应手不纠结“试试嘛,这是最基础的器,没有錾任何花纹,就是启灵成功了,也就是砍起来锋利一点啊别怕别怕别怕,试试了,海棠最厉害了,一定可以的哟”萧素是自己试得无聊了,正好逮着姚海棠。

“好好好…别拽了”姚海棠觉得自己不答应她,准得被她缠着,还是早试早完的好。

试试是试试,能不能成就看人品了。.。

100.初成器

答应了萧素后,姚海棠才像萧素刚才一样盘腿坐下,柔软的草经过下午的太阳晒过之后,就少了些湿气,只柔软而干爽。闭上眼,忽觉有清风过耳,杂生的树木似乎顿时间迎着风呼啦啦地响了起来。

这让姚海棠忍不住睁开眼看了眼,心想:“没这么邪乎吧,我一坐下,山风就起了。”

“海棠,这时候不能分心哟,分心就不会成的。噢,对了你还没学到这里,没事没事,慢慢来,别着急喔”萧素说着还拍了拍姚海棠以示安慰。

无奈地摇了摇头,萧素这位同学有时候实在很事儿主,复又闭上眼睛,以手结印轻触青铜剑身,倒也没感觉到什么微妙的感觉,她于是学着萧素一样,喊了一声:“开”

挡着就听得剑从尖儿上开始有了颤音,再来就是“嗡”的一声响,整个剑身发出沉沉的声音来,不像姚海棠见过的春雨剑和秋水剑那么清亮动听的剑鸣,这时她手里的青铜剑声音显得极为晦涩。但再晦涩也是有声音的,普通的剑到手里,绝对不会像这样有轻鸣之声。

她讶然地睁开眼来,看着手里的青铜剑:“成了?”

然后就见萧素扑过来,欢喜地捧着青铜剑说:“呀,我就知道海棠可以的呀,好厉害好厉害啊…”

连着说了好多句“好厉害”后,萧素忽然停了下来叫了一声:“师父。”

不知道从哪儿里出来的蒋先生伸出把剑从萧素手里拿了出来,然后轻轻一叩剑身,果然有“嗡”的一声。蒋先生反手持剑,朝身后侧的一棵树斜砍过去,树应身而折,虽然不过手臂粗细,却也足证明这柄剑足够锋利了:“低级器,无灵”

这算是下了鉴定结论了,姚海棠就在那儿想:“所谓器有灵,无灵应该算是很差劲的吧”

于是姚海棠很淡定地拍了拍身上的草屑站起来,看蒋先生望着她似乎有话说一样,她就赶紧施了礼道:“师父可有什么垂训?”

“不错,还需多用心,无心无灵,有心有灵。”说完蒋先生又像来时一样眨眼间就没了人影。

等得姚海棠反应过来,就看了眼萧素说:“师父真是神出鬼没,无影无踪啊”

这会儿萧素还在高兴那青铜剑呢,只捧着剑看也不看姚海棠一眼地说道:“将来海棠也可以的。”

她也可以?练武不是得从小开始吗,她现在练已经太迟了。摇了摇头没把这事儿放心上,姚海棠又叮嘱了萧素一句:“素素,下回别这么大惊小怪了,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成功了,你这么高兴地夸我,我还以为真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儿呢”

“好。”萧素依旧看着剑,答是答应了,只是估计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答应地是什么。

见她这痴迷的样儿,姚海棠就摇头打算进屋了,恰在此时却听得林中有脚步声和说话声传来,她遂站住了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了两眼。

这时那痴迷于青铜剑的萧素忽然笑嘻嘻地看了林中一眼,然后奔了过去:“堂主、姆妈”

连起来真像是在叫“堂主姆妈”,姚海棠想了想大概是四方堂的堂主来了:“不过他们来做什么,蒋先生地位有这么高,还是萧素这么得堂主和堂主夫人喜欢,所以一天恨不能看上十回八回?”

反正姚海棠认为没她什么事儿,只老实地站在一边儿,等着行礼就对了。哪料得到她倒是拿自己没存在感地站一边儿了,可是晏复山和何芳言却是直直地冲她来了。

晏复山走到姚海棠面前时,当然要先打量了一番,确实从外形上,这姑娘一点儿也不像是晏妍。晏妍打小是个美人胚子,肤白而眉目修长漂亮,这姑娘却是个眼圆圆、脸圆圆、眉弯弯的小姑娘。不是说不漂亮,只是跟自己的女儿还是有差别的。

牡丹和水莲花都是美的,可美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见过堂主、堂主夫人。”姚海棠躬身行了礼,然后侍立在一侧。

只见晏复山点了点头,表情间那兴奋之情还是在的,只是敛了一些:“于先生写了信给我提起过你,你是一直住在京城吗?”

“是啊,打从很小的时候就在京里居住了,前些年在司珍坊里供过差事,后来赐书放还了。”姚海棠干脆直接地把可能还会问到的先答了,省事儿这时何芳言忽然走近了,一脸激动地看着姚海棠,伸手拉着她的手说道:“你父母亲都是哪里人,祖籍何方?”

照这情况怎么都像是来查三代来的,姚海棠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俩人一个兴奋一个激动,到底为哪般来的:“父母祖籍云泾河,曾四处行走谋生,后来才在京城定居下来的。”

“你今年多大了?”

“十五…”问年纪,问住处还问了父母,姚海棠眼珠子溜溜一转,莫非这俩位也以为自己是他们走失了的女儿?

“大着一岁啊”

“年龄也有虚有实的。”

这对话姚海棠听着就明白了,这俩位只怕确实是当自己是他们走失的女儿了,可惜啊,他们注定是要失望的,自个儿的身份太过清白了,清白得不可能有任何身世上的谜题:“堂主和堂主夫人只怕是误会了,一来我是有官籍官册的,父母也是可查可证的,二来我在司珍坊好几年后二位的千金才走失,所以压根是对不上的,二位千万别想岔了。”

姚海棠的话确实把晏复山和何芳言的兴奋激动都浇灭了不少,当然,这一路上晏复山也一直和何芳言在谈论,很多细节上都有区别,所以他们也多是抱着“万一”的心来看的。

“这世上很多事都是可以安排的,谁说得你又完全明白自己小时候的事儿,凡事不要太过肯定,先查证一番再说。”何芳言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已经接受姚海棠的话,毕竟姚海棠说的实在都是最能证实她身份的证据。

司珍坊惯来有上查三代,不清楚不清白不入坊的说法,所以何芳言和晏复山互相看了一些,都有些失望。虽然一路来就知道大有可能是失望了,但总会存着些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意思。

这二位失了女儿太久了,他们一生只一子一女,儿子长在身边既孝又亲,更促使他们想念又漂亮又可爱,还颇有天赋的女儿。眼下的四方堂在一片困境之中,如果晏妍还在,应该不至于这么困难,当然了,首先还是亲情为重。

而晏复山这时已经转移了视线,失望得多了再到眼前的情况,已经相对能接受了。晏复山看了眼身边的萧素,见她手里拿着剑就说道:“素素啊,你这柄剑启灵成了没有?”

就萧素手里这柄剑,跟着她已经有年头了还没启灵成功,今天看起来倒有些不同,所以晏复山才多问了这么一句。

于是萧素特高兴地把剑捧到了晏复山面前,说道:“成了成了,不过…不是我启灵成的,是海棠,海棠好厉害的唉呀,这样的话我还得去领把剑,早知道不给海棠了”

她这苦恼的样子让拿着剑的晏复山不由得笑,这才像是父慈女孝的温馨场面呐:“我看看,你这小师妹是不是像你说的这么厉害。”

这时何芳言已经叹着气儿坐到一边去了,姚海棠觉得自己伤了人家,总要说几句话安慰一下的:“夫人,您也别难过,令千金必是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过得很好,也一定会找到的。”

“唉,找是要找到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何芳言摇头一脸的失落,虽然说有心理准备,虽然说一路走来说得多了已经没了最初听到的兴奋,也并没有抱太多期望,但失望还是失望了,还是会伤神的。

“人心齐…东山移,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夫人相信能找到令千金,那就一定能很快找到令千金的。”姚海棠差点把人心齐泰山行移给说了出来,幸好半道儿拽了回来。

就在它颇为高兴于自己把话拽了回来的时候,晏复山忽然手执剑走了过来,看着姚海棠以剑指着问道:“这把剑是你启灵的?”

被这么一指,姚海棠下意识地举手投降,随之而来的是一声低低的剑鸣声鼓荡开来,姚海棠犹疑地问道:“是…是我,怎么了?”

“是第一回吧?”晏复山又问道。

虽然没有杀气,但是被剑指着姚海棠还是挺没安全感的,那剑可锋利了,刚才那树比她肚子细不了多少,蒋先生一剑就折了,她怕自己的小颈子被剑这么来一下,然后也折了:“是第一回,可…可不可以把剑挪开,我汗毛都竖起来了。”

坐着的何芳言赶紧起身把姚海棠拉开了:“复山,你也是的,怎么能拿着剑指着个小姑娘。你这姑娘也是个傻的,就不会闪躲开”

闻言,晏复山赶紧把剑收了,遂是一笑说:“姑娘纵便不是妍儿,也和妍儿有着近似的天赋,好好在蒋先生这里习艺,将来四方堂总要靠你们的。”

总要靠她们?姚海棠看了看萧素,又愣了愣,觉得这话从哪儿也说不通。.。

101.搅风雨

回去的路上,何芳言见晏复山一直十分平静,也就没把那青铜剑的事儿放在心上。何芳言犹自还在伤着神呐,虽然姚海棠已经劝慰了又劝慰,相对比的晏复山却是满脸喜色,何芳言有些埋怨地说:“女儿没了你还笑”

却见晏复山忽然大笑出声,说道:“芳言啊,上天可算待见了我一回,这姑娘善啊”

“善什么?”

“她的天赋比当年的素素虽然弱些,但这姑娘的命盘只怕要比素素还好些天赋好的人修为高,命盘好的人启灵易成,只是这姑娘的灵悟不怎么样,看来还得好好跟着蒋先生多练练。”晏复山对于找女儿,已经抱有了“找着了是幸,找不着是命”的心态了,反而是对于山里多了姚海棠这么个人感到高兴。

这时何芳言说道:“她还没有排盘呢,谁知道什么样的命盘。不过既然启灵成功了,也该安排她去排盘了,却不知道近段时间周先生有没有空闲。”

渐渐走出了林子里,便见一片灿灿之光,晏复山看着这一片流光溢彩的山景,忽觉胸臆间一阵开阔:“我去问问周先生。”

见晏复山这么高兴,何芳言自也是一阵高兴,掩嘴一笑说道:“瞧把你高兴得,这回四仪八方台没启灵成,京里没做什么弹压之事吧?”

京中的弹压晏复山倒是不担心,只说道:“京中不至于在这事儿上弹压我们,只是现在的京城不安稳而已。四公子在京城搅风搅雨,却不知道是为什么发的疯,现在京城是谈四公子而人人自危,京城的官员多担心着项上人头、顶上乌纱呐”

“四公子大概是在撒气儿吧,你不说四公子惯来记仇嘛当年我们还差点儿和先皇后娘娘订下了亲事,看来是早知道四公子如今要长成这样儿,才咬着没松口。”何芳言却记得当年是心疼女儿,不想让女儿入主中宫做皇后,皇后位虽高,却要失去很多东西的。

闻言一笑,晏复山说:“四公子看着是在发疯,其实是在削诸大皇子二皇子的党羽,这两位公子是历来认为自己最可能继承皇位的。只是他们太急于出头,太急于和四疯子站在对立面了。”

对于这些事,何芳言只有一处不明白:“我只是想不通,为什么皇上这么多年来,最宠爱的依旧是四公子。要是换了位皇子来做四公子现在做的事,只怕有多少个脑袋也不够砍的,随便哪个参上几本他在朝中也无法立足。”

于是又见晏复山一笑,说道:“皇上毕竟是皇上,皇子再亲,那也皇子。四公子真正得皇上宠爱的原因是因为他拒绝,而且拒得很绝。当皇子把皇字儿去掉了,那才能算儿子,老子疼儿子是自然的,当然不是皇上和皇子能比的。”

“这话也就我们说说,你可千万别在外边儿说。”何芳言叮嘱道。

“夫人放心,为夫从不好多言,只是好对夫人多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