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嬷嬷摇了摇头,再想到程家的事情,更是皱起了眉头。这么大的事情,娘娘都没跟她透漏一句,苏州程家,哪里会是那么好使唤的,他们肯听娘娘的,还不是瞧着佟家的风光,琢磨着佟家是皇上的母族。

没进宫的时候她也听夫人讲过,说老爷有意疏远着程家,这一回,娘娘倒是本事,将二爷都牵扯进去了。

这事情若是让老爷知道了,府里头又是一番大乱。

只希望,事情到了最后,不要牵连到佟家才好。

桂嬷嬷想着,心里总是不踏实,等到天色暗下来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又递了消息出去。

桂嬷嬷是皇贵妃的奶娘,可在这之前,她先是佟家的奴才。

从承乾宫里回来后,王密蘅忍不住在心里替康熙点了个赞,这男人,关键时刻还是很靠谱的有木有?

李德全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在座的妃嫔们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过很显然,李德全的意思自然就是康熙的意思。

这样想着,王密蘅嘴角也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

只是,她有些不明白,自家老爹被人参了一本,康熙这会儿又是这个样子,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

好在到了这会儿,她提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康熙不迁怒她,从另外一种角度说就代表着自家老爹的罪名很可能是无中生有,被人诬陷了。

就说嘛,自家老爹唯一的嗜好就是买些书画,最多就是喝些小酒,怎么会贪污受贿呢?

秋梅双手捧着一杯热茶走了过来,看着王密蘅的脸色,微笑着说道:“主子喝杯茶暖暖身子吧。”

她一直跟在主子身边伺候着,承乾宫发生了什么她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王密蘅接过茶盏轻轻地抿了一口,看了秋梅一眼,道:“告诉下头的人,让他们小心做事,安分守己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便是。”

“主子放心,奴婢都交代过了。”王密蘅的话刚出口,就听秋梅说道。

这么大的恩典,自然是祈祥宫上上下下的体面,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不能出一点儿的差错,尤其,主子的娘家还出了这样的事情。

王密蘅听见,不由得笑了笑,这丫头,办起事儿来还真是利索。

王密蘅微微颔首,手里托着茶,却没有要喝的意思。

淡淡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王密蘅思忖了片刻,随口问道:“今日皇贵妃那里可有什么动静?”

“回主子的话,正午的时候桂嬷嬷出了一趟宫,守门的侍卫说是替贵妃娘娘取东西。”

王密蘅抬起头来,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谁曾想,第二天一大早,承乾宫就出了事情。

听说,十四阿哥突然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第120章 失而复得

王密蘅赶到承乾宫的时候,德妃正抱着昏迷不醒的十四阿哥大哭着,她的脸色苍白,没有一丝的血色,一看就是大病之后的样子。

“胤祯,额娘的胤祯......”德妃一动不动的看着怀中的十四阿哥,反反复复的重复着同样的话。

而此时,皇贵妃则站在不远处,脸色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也难怪,如今她才是十四阿哥名正言顺的额娘,纵是紧张也该是她紧张才是。德妃的做法显然有几分不妥当,可话又说回来了,说到底十四阿哥是从德妃的肚子里爬出来的,德妃这个亲额娘自然见不得自己的儿子有半分的闪失,更何况,还是像现在这样昏迷不醒。

众妃嫔站在那里,瞧着皇贵妃颇有几分尴尬的神色,表面上虽然都装出一副着急的样子,可心里头都不免幸灾乐祸起来。皇上这恩典是真好,可到了皇贵妃这里,却不见得是件好事。

这宫里头不能生的女人多了去了,谁不想身边有个孩子,可这其中也有不少区别,抱养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那自然是极好的,若是她的亲额娘不在了,那就更好不过了。可若抱养十四阿哥这样的,不仅记事了,而且亲额娘在宫里头还是个妃位,那这好事可想而知就成了一件坏事了。

要不,怎么会出现眼前这幅画面呢?

十四阿哥才刚出了茬子,德妃就急急忙忙的赶来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母子情深吧。

可这么一来,皇贵妃这个名分上的额娘就显得没什么存在感了,不知道看着这一幕的皇贵妃心里头是什么滋味儿。

“德妃娘娘也别太伤心了,十四阿哥是皇贵妃的儿子,他病了皇贵妃自然是要着急的。”襄嫔看着扑在床边面色惨白的德妃,忍不住开口劝道。

襄嫔话中有话,她的话音刚落,就见德妃的身子僵了一下,脸色苍白如纸,勉强起身后扑通一声跪在了皇贵妃的面前。

“娘娘息怒,嫔妾只是一时情急,还请娘娘恕罪。”

她的这番动作,让众人很是诧异了一番。这些年皇上看重德妃,让她执掌宫务,所以宫里头所有人都知道德妃对没有子嗣又不得皇上恩宠的皇贵妃很是看不上。所以这会儿,她突然跪倒在地上请罪,让众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不过,转念一想又都明白了。都说此一时彼一时,德妃如今的处境,可不要向皇贵妃服软。皇贵妃执掌着凤印,她最疼爱的儿子也捏在皇贵妃的手中,德妃纵是再不甘心也不能不俯首称臣。

皇贵妃还没叫起就听到外头太监的通报声:“皇上驾到!”

他的话音刚落,身着明黄色龙袍的康熙就走了进来。

见着跪在地上身子微微颤抖面色有些苍白的德妃,康熙不由得皱了皱眉。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贵妃最先反应过来,急忙领着众妃嫔福身请安。

“怎么回事?”康熙的目光落在德妃的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

“皇上......”

皇贵妃才刚开口就被德妃打断了:“皇上恕罪,都是臣妾的不是,听说十四阿哥病了,一时乱了分寸,还请皇上恕罪。”

王密蘅站在那里,这时也不得不打心眼儿里佩服德妃了。德妃这话说得极为诚恳,话里话外说的都是自己的不是,可听到康熙的耳中,她就只成了一个替儿子担心的额娘,错的许就是旁人了。

不管怎么说,十四阿哥是德妃的亲生骨肉,即便她因此事失了些分寸,也在情理之中,康熙自然也不好责怪她。

听着德妃的话,皇贵妃的眼睛里闪过一抹暗恨,却也别无他法,这个时候,她说的越多错的便越多。

好个德妃,到底是她小瞧了她,以为她病了一段日子,知道该收敛一些了,没想到,这会儿却给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她突然一下子跪在她面前,原来是想引得皇上的恻隐之心。到底是宫女出身,这种不入流的手段也能使得出来。

可很显然,德妃这番话真有几分效果,王密蘅站在那里,见康熙看着皇贵妃的目光多了几分责备。

不用说也知道,这责备中一半是因着十四阿哥,一半是因着皇贵妃对德妃的为难。

可以想见,他一进门就看到跪在皇贵妃面前身子摇摇欲坠的德妃,下意识里想要袒护的自然是弱者。

“都起来吧,十四阿哥怎么会病了?”康熙吩咐众妃嫔起身,看着皇贵妃问道。

他的声音里带着些许威严,皇贵妃急忙跪下请罪:“皇上恕罪,臣妾也是一早才听嬷嬷说的。”

“糊涂!朕将十四阿哥记在你名下,你就是他的额娘,怎么病了都不知道?”没等皇贵妃解释,康熙就不悦地皱起了眉头,开口斥责道。

见着康熙震怒,皇贵妃浑身一颤,捏着帕子的手蓦地紧了几分。

德妃那个儿子和德妃一个样,惯会装可怜,本宫哪里委屈他了,整日的哭闹病了也怪不得她。这会儿,却让她在众人面前失了面子。

“皇上恕罪。”

“传太医了没?”

“回皇上,已经传了太医,算算时辰也该过来了。”

这个时候,殿外突然有太监回禀说:“回禀皇上,太医院的太医已经到了。”

康熙一听,扬声道:“快传进来。”

为首的是太医院的周太医,没等几位太医请安,康熙就摆了摆手,吩咐道:“快给十四阿哥瞧瞧。”

太医们浑身一颤,躬了躬身子,急忙凑到了床边,轮流替昏迷不醒的十四阿哥诊脉。

半晌过后,只听康熙问道:“十四阿哥怎么样了?”

周太医捋了捋胡须,朝着皇贵妃问道:“敢问娘娘,十四阿哥这几日可曾服用了药?”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皇贵妃的身上,眼睛里带着几分怀疑和审视,甚至还有几分期待。

太医这话,明显就是疑心皇贵妃对十四阿哥动了手脚。

周太医的话音刚落,德妃脚下一软直接倒在了地上,嘴里喃喃道:“皇上......”

德妃的眼睛里含着泪,跪在地上格外显得格外的可怜。

王密蘅站在那里,看着德妃泪流满面的样子,只觉着德妃的演技还真是高,一句话都没有说,却让站在那里的皇贵妃立即变了脸色。

只见皇贵妃微微迟疑,看了看康熙的脸色,这才道:“十四阿哥这些日子进的很少,本宫给他用了些药,是太医院的张太医开的方子。”

“微臣斗胆,那方子可否容微臣看看。”

皇贵妃一愣,立即便听出了周太医话中的意思。不等她开口,就见康熙沉着脸道:“出去拿吧。”

“是。”皇贵妃应了一声,朝身边的桂嬷嬷示意了一眼,很快,桂嬷嬷就将方子拿了过来,而且还一并将熬药的药渣交给了太医。

几位太医一一打开药渣,逐个检验。

“如何?”康熙开口问道。

周太医拱了拱手,道:“此药并无差错,依微臣看,乃是幼子体弱,容微臣开几副方子,给十四阿哥调养几日。”

听着周太医的话,皇贵妃微微松了一口气,各人的体质不同,只要这方子没什么差错,皇上纵是追究也不会太为难她。

“皇上恕罪,臣妾一时大意。”皇贵妃上前一步,跪下请罪。

康熙的脸色缓和了些,“起来吧,十四阿哥身子弱,这也怪不得你。”

“谢皇上。”

“皇上,这也怪不得贵妃,贵妃到底没有生养过,这照顾孩子的难处自然也不会懂。依臣妾看,不如将十四阿哥接到永和宫住上几日,由德妃亲自照看着,十四阿哥的病兴许就好了。”

惠妃的话音微微顿了顿,接着说道:“臣妾听说,这些日子十四阿哥哭闹不止,许是哭伤了身子也是有的。”惠妃上前一步,意味深长的说道。

康熙看了跪在地上的德妃一眼,开口道:“如此也好,等十四阿哥病好,再回承乾宫。”

德妃忙扣头谢恩:“臣妾谢皇上恩典。”

“爱妃觉着如何?”康熙转头看了一眼站在那里的皇贵妃,开口问道。

“如此甚好,十四阿哥能让德妃照看几日,臣妾也就放心了。”

康熙若有所思的看着皇贵妃一眼,命李德全摆驾乾清宫。

“臣妾恭送皇上。”众妃嫔福身拜下,直到那一抹明黄色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这才站起身来。

殿内又恢复了原本的寂静,皇贵妃站在那里,脸上看不出喜怒。

“娘娘若没什么别的吩咐,嫔妾就带着十四阿哥回永和宫去了,娘娘也无需将此事放在心上,到底娘娘是没有生养过的,这带起孩子来自然会有些磕磕碰碰的。好在皇上体恤,舍不得让娘娘劳累。”

皇贵妃转过头来,眼睛里闪过一抹寒意:“如此便劳烦妹妹了,等十四阿哥病好后,本宫再派人去接,没得让妹妹空欢喜一场。”

回到永和宫后,德妃抱着十四阿哥细细的看了许久,才让人将早就备好的药熬了,一口一口的喂了进去。

做完这些,已经临近正午了。

德妃低着头看着躺在床上的胤祯,眼睛里闪现出一抹失而复得的欣喜。

“娘娘今日,为何......”那嬷嬷的话没说完,就被德妃打断了。

“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第121章 长进

从承乾宫里回来后,惠妃的心情似乎变得很不错,她抿了一口茶,眼睛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皇上这恩典,可烫手的很,这日子还长着,有的熬呢!”

她的话音刚落,站在那里的宫女珍儿连忙道:“娘娘说的极是,只是奴婢有一事不明白,娘娘今日何苦要帮着德妃呢?”

若没有自家娘娘的那些话,皇上也不会松口让德妃将十四阿哥抱回永和宫住些日子。

平日里也不见娘娘和德妃亲近,今日怎么一下子就转了性子,帮衬着德妃去了?听到那些话的时候,她心里着实诧异了良久。

惠妃拿起手中的茶盏轻轻地抿了一口,若有所思的说道:“偏她皇贵妃一枝独秀,这宫里头也太冷清了些。”她的话音顿了顿,声音里微微带了几分冷意:“何况,本宫可不希望承乾宫里出个阿哥,没得分了皇上的注意。他十四阿哥是从德妃肚子里爬出来的,身份地位哪点儿比得上本宫的胤褆。”

听着惠妃的话,宫女珍儿的眼中闪过一抹了然,娘娘所做的一切,自然都是为着大阿哥。

德妃的儿子和皇贵妃的儿子,在皇上心目中的份量自然不同,皇贵妃位同副后,十四阿哥养在承乾宫里算是半个嫡子,怪不得自家娘娘容不下。可事已成定局,娘娘唯一能做的,就是挑拨十四阿哥和皇贵妃的母子之情了。

原本就是养子,再有德妃时不时在中间闹腾着,十四阿哥纵是养在了承乾宫也成不了什么大的气候。

要知道,承乾宫的那位主子,眼睛里可是容不下半粒沙子的。

“娘娘说得极是,奴婢听说十四阿哥自从住到承乾宫后就日日哭闹,皇贵妃不喜人吵闹很是发了一通脾气,连平日里照看十四阿哥的嬷嬷都是内务府新挑来的。十四阿哥被德妃骄纵着,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如今只要见了贵妃娘娘的面就大哭不止。说起来,这母子的缘分还真是浅。”

惠妃冷哼一声,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这浅不浅的也不是你我说了算,做额娘的自然要处处忍让着,只是皇贵妃怕没有那样的耐性,佟家的女儿,生来就受不得委屈。”

话说到最后,颇有几分奚落的意思。

佟家的女儿虽然尊贵,一进宫就是贵妃的位份,可孝懿仁皇后和如今这位皇贵妃,哪一个又真正得了皇上的恩宠。

佟家,如今还没出过一个皇子呢?是她自己不能生,还是皇上容不下呢?

惠妃笑着,突然转移了话题,开口问道:“玉贵人可安生了?”惠妃抬了抬眼,目光落在站在那里的宫女身上。

“回娘娘的话,这几日贵人怕也没了力气,一日有半日在床上躺着,奴婢想着娘娘是不是请个太医过来瞧瞧?”听到自家娘娘的话,珍儿有些为难地抬起头来,小心翼翼的回道。

玉贵人自从生产后,就整日整日的闹腾,屋子里的瓷器被她摔了大半,闹得钟粹宫上上下下不得安宁。

说起来,也怪她自己命不好,没有当主子的福气。论出身,论相貌,在宫里头玉贵人都算是拔尖儿的,可皇上偏偏就不待见她。除了刚进宫的那会儿得了几天的恩宠,就再没见皇上召见过她。

这好不容易有了身孕,生下的还是一个面黄瘦弱的公主,皇上只看了一眼,就挥手让人抱下去了。宫里头的人背地里都在说,玉贵人都是自己作死,当初若不是嫉妒密嫔的恩宠,也不会因为生气摔了一跤导致早产了。

倘若不是早产,生下个健健康康的公主,兴许能挽回皇上的心呢?

只能说,玉贵人虽是娘娘的亲侄女,可这肚子不争气,没能给皇上生下一个阿哥,不然的话,皇上也能时常来钟粹宫了。

“她倒是舒坦。”听着宫女的回禀,惠妃的眼睛里闪过一抹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