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全应了一声,便转身朝殿外走去。

刚走出殿外,就碰到了刚走进来的宁贵人,李德全躬了躬身子:“贵人快些进去吧。”

宁贵人微微颔首:“有劳公公了。”

宁贵人走进殿中的时候,康熙正批阅着奏折,她嘴角带着笑意缓步上前行礼。

康熙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微微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

宁贵人莞尔一笑,方才开口道:“臣妾亲手做了茯苓粥,皇上可要尝尝?”

宁贵人温顺柔和,看着康熙的眼中带着点点期待。

康熙这时才放下手中的奏折,道:“既是你亲手做的,那朕就尝尝。”

听着康熙的话,宁贵人脸上的笑容愈发的浓郁,上前几步将食盒中的茯苓粥端到康熙面前。

康熙接过玉碗,拿起勺子舀了几下,然后才送到嘴里:“嗯,不错。”

宁贵人面露喜色,柔声道:“皇上若觉着好,嫔妾就经常给皇上做了送来。”

康熙用了几口,放下手中的碗,招了招手,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宁贵人几步走上台阶,突然就抿嘴一笑。

“怎么了?”康熙看了低头轻笑的宁贵人,随口问道。

宁贵人急忙道:“皇上恕罪,臣妾失仪了。”

康熙并不介意,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

“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也说来给朕听听。”

宁贵人回道:“是方才在承乾宫时,襄嫔姐姐和密嫔姐姐发生了些口角,臣妾还是头一次见着密嫔姐姐这样不饶人的样子。”宁贵人说着,嘴角勾出一抹笑意。

康熙愣了愣,显然也有几分诧异。

宁贵人低下头,轻声道:“想来襄嫔也盼着替皇上生下个阿哥,不然也不会如此羡慕了,说起来,六宫的姐妹哪一个不羡慕密嫔姐姐的好福气,倒是襄嫔最是沉不住气了。”

宁贵人说完这话,抬起头来瞅了一眼站在那里的康熙,见他脸上依旧如常,这才接着说道:“密嫔姐姐性子极好,想来今日也是襄嫔言语间有些不妥当,才会生了口角。”

康熙看了宁贵人一眼,眼睛里带着几分审视,直到看的宁贵人眼中微微露出几分不安,才蓦地笑出声来。

宁贵人身子一颤,嘴角强扯出几分笑意:“皇上,可是臣妾说错了。”

“难为你能想出这些。”

听着康熙的话,宁贵人心里愈发的不安了,直到听到康熙浑然不在意的说了一句:“无妨,你先跪安吧,朕明日再过去看你。”

“是。”宁贵人恭敬地福了福身子,这才转身而出。

一走出殿外,就有小宫女迎了上来。

“小主。”

宁贵人看了那宫女一眼,小声地问道:“李公公干什么去了?”

那宫女上前一步,在宁贵人耳边悄声低语了几句。

“是吗?你可看清楚了?”听到那宫女的话,宁贵人诧异道。

“看清楚了,李公公领着两个小太监朝永和宫那边走了。”

宁贵人若有所思的看了那宫女一眼,“好了,回去吧。”

永和宫的殿内

德妃看着在榻上玩闹的十四阿哥,眉间蹙着几丝忧虑,半个月的时间,胤祯的面色瞧着红润了许多,性子也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可是一想到过几日就要将胤祯送回承乾宫,德妃的心里就如刀割一般疼。

“额娘,抱。”低头玩着玩具的十四阿哥突然抬起头来,眼睛里亮亮的,清脆的声音响彻在殿内。

德妃笑了笑,伸手将十四阿哥抱了起来,刚一抱起来,胤祯的两只胳膊就搂在了德妃的脖子里,咯咯笑出声来。

“额娘,额娘陪着玩儿。”

“小十四,额娘的小十四。”感觉到胤祯的亲近,德妃心里更是觉着欢喜,脸上的笑意也愈发的深了起来。

“十四阿哥回来后,娘娘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张嬷嬷站在那里,看着自家娘娘掩饰不住的笑意,忍不住说道。

自从十四阿哥被抱到承乾宫后,娘娘的心情就一直都不好,永和宫的宫女太监哪一个不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个不小心惹得娘娘生气,就连空气中都让人觉着窒息难言。

而这样的局面,从十四阿哥被送回永和宫,才好转了些。

娘娘心疼十四阿哥是宫里头的人都知道的,刚送回来的那几天,娘娘几乎整日整日的守在十四阿哥的床前,不吃也不睡,兴许是娘娘的爱子之心感动了老天,十四阿哥终于醒了过来,细心的养了些日子,气色也愈发的好了。

“是啊,胤祯离开的那些日子,本宫就好像没了主心骨一样,干什么都觉着没劲儿。”听到张嬷嬷的话,德妃沉默了片刻,看着怀中的十四阿哥意味深长的说道。

“娘娘要爱惜着自个儿,娘娘若是伤了身子,十四阿哥怕也会伤心的。”德妃说的甚是伤感,听到这话的张嬷嬷忙劝道。

“没事,本宫只是有些感慨而已。”德妃反倒一笑,随口说道。说完这话,却又叹了一口气,“本宫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儿子,本宫却不能名正言顺守着,说出去真是可笑,如今六宫的妃嫔哪一个不看本宫的笑话?”

张嬷嬷忙道:“娘娘,您千万别多想。”

“多想?本宫也希望是多想了,可嬷嬷你瞧瞧,永和宫如今的吃穿用度。”德妃的话音顿了顿,脸上带着几分冷意:“佟家的女儿自己生不出儿子来,倒惯会抢本宫的孩子。当年的孝懿仁皇后抢走了四阿哥,如今她的亲妹子又来抢本宫的小十四。”

张嬷嬷站在边上,听着德妃的话,心里也忍不住一阵酸涩。

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硬生生的夺走,换谁谁都不愿意。可又能如何,皇上下了旨意,自家娘娘就是一百个不愿意也不能违抗圣旨。

娘娘虽然贵为妃位,可在皇上的眼中,左右也不过是个奴才。皇上高兴了,娘娘就是主子,皇上一个不高兴,娘娘这些年的所有尊荣和位份都会顷刻坍塌。她伺候了那么多的主子,见的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

这后宫里,除了皇上,没有谁是真正的主子。

“娘娘,奴婢斗胆说上一句,您纵是不情愿,少不得也要忍下来。这后宫里,谁笑到最后还难说呢。”

张嬷嬷说这话一部分是因着当奴才的本分,而另外的一部分,却也是为着自己的性命。

德妃若是惹怒了皇上,他们这些当奴才的自然得受连累。想想朝霞殿那么多条性命,还不是因着勤贵人触怒了皇上就都成了冤魂。

这宫里头冤魂多了去了,她没有时间同情,唯一希望的,就是自己不要成为其中的一个。

可主子的荣宠,往往也就是奴才的荣宠,想要保全自己,最先要保全的就是主子。

听到张嬷嬷的话,德妃愣了愣,眼中浮现出一抹恼恨之色,她还没来得及开口,殿外就响起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很快,就有小太监进来回禀道:“娘娘,皇上身边的李公公来了。”

听到那太监的话,德妃的心里略微有些诧异,不知道李德全过来是什么事情,是不是皇上吩咐要将小十四送回承乾宫去。

这样想着,德妃就不由得蹙了蹙眉,承乾宫的那位主子都不急,皇上怎么这般着急。

德妃勉强镇定心绪,朝着那太监吩咐道:“快请进来。”

如她料想中的一样,等待她的确实是一道口谕,可这道口谕,却让德妃立时就愣在了那里。

“娘娘,奴才恭喜娘娘了,皇上这是在体恤娘娘啊!”

德妃跪在地上,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还是听到李德全的话,这才反应过来。

皇上的口谕,是想让小十四在永和宫多住几日。

德妃高兴的同时,莫名的觉出几分古怪。

皇上怎么突然下了这道口谕,依着皇上的性子,若不是承乾宫的那位做了什么事情,定然不会下这样的旨意的。

第124 章 流言

送走李德全以后,德妃就命人将十四阿哥抱了下去,自己则坐在软榻上沉默了良久。

德妃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倒是张嬷嬷忍不住开口问道:“娘娘您怎么了,皇上能让阿哥多住几日,娘娘您该高兴才是。”

听着张嬷嬷的话,德妃这才回过神来,笑了笑,缓缓说道:“胤祯能陪着本宫,本宫自然高兴。只是,本宫不明白皇上怎么突然就下了这样的旨意。”

德妃不明白,张嬷嬷就更想不明白了。她只知道,有了皇上的这道旨意,永和宫上上下下又能过几天舒坦日子了。这眼瞧着十四阿哥的病也好了,若是承乾宫派人过来,娘娘心里头自然不会痛快,这当主子的不痛快了,当奴才的又怎么会舒坦。

好在皇上体恤,想来也是顾及着和娘娘往日的情分。

不得不说,张嬷嬷虽然在宫里当了这么多年的奴婢,可对康熙的了解却着实有些浅薄,要知道,若是顾及着往日的情分,十四阿哥就不会被记在皇贵妃的名下了。更何况,德妃的两个儿子都是因着康熙的一道旨意送给了旁人。

后宫里阴谋算计什么都有,“情分”这两个字却少的可怜,更别说是和皇上谈什么情分了。情分再深,也深不过江山社稷,深不过朝堂之事。

张嬷嬷看不透的,并不代表德妃看不透,德妃伺候了康熙那么多年,对康熙的性子不算了解了七分至少也有三分。

听李德全宣完拿道旨意的时候,德妃心里头的欢喜倒在其次,更多的是一种不解。不明白皇上怎么突然就给了她这么大的一个恩典,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道旨意,这旨意还关系着承乾宫的那位主子,更准确的说,皇上的这道旨意怕就是给佟佳氏看的。

只是,绕了一道弯,特意命李德全过来宣读了这道圣旨。只这一点,就足以让她觉着奇怪了。

德妃想了想,抬起头来问道:“承乾宫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张嬷嬷微微怔了怔,回道:“奴婢派人盯着了,一直都没什么动静,就连十四阿哥被娘娘接回宫里,皇贵妃好像也只发了一通火,之后就再也没提。”说到最后,张嬷嬷的声音越来越小了。

明摆着,皇贵妃就是不待见十四阿哥,听说当初皇贵妃看重的可是密嫔刚出生的儿子,只是还没来得急开口,皇上就已经下了旨。

说起来,也是自家娘娘命不好,四阿哥刚出生就被孝懿仁皇后抱了去,本想着熬到了妃位就能护着十四阿哥了,却没想到皇上一道圣旨就记在了皇贵妃的名下。这一来二去的,娘娘的两个儿子,到最后都成了旁人的儿子。

这其中的滋味儿,怕也只有娘娘一人知道。

这样,也不奇怪每次提起密嫔的时候,娘娘的脸色就不怎么好。这同人不同命,密嫔生十五阿哥的时候不也是个上不得台面的贵人,她的孩子怎么就没被人惦记了去。

只能说,这宫里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皇上的恩宠是真的。只要皇上愿意宠着你,捧着你,你就是这后宫里最得意的,什么出身家世都是说给旁人听的。皇上都不在意了,谁又有那个资格在意?

听着张嬷嬷的话,德妃立即便沉下了脸,猛地一拍桌子,许是太过用力,手上的护甲都被震断了。

很显然,张嬷嬷话中所流露出来的意思是德妃不能容忍的。又或者,这已经成为了德妃心里头的一根刺,只要稍微提及就疼得厉害。

“娘娘恕罪,奴婢失言了。”张嬷嬷浑身一凛,忙跪在地上请罪。

皇贵妃对十四阿哥如何自然瞒不过德妃的眼睛,只一想,德妃心里头就不是滋味儿。

那种感觉,很是有些微妙。一方面她不想看到皇贵妃亲近胤祯,可另一方面,当皇贵妃真的疏远她的儿子的时候,她又觉着母子两人都受到了侮辱。胤祯再怎么也是皇上的儿子,皇贵妃她凭什么瞧不上胤祯,不就是因为她是宫女出身吗?

德妃的目光在张嬷嬷身上停留了良久,才淡淡道:“起来吧,本宫也不是生你的气。还有什么,都说来给本宫听听。”

张嬷嬷刚想起身,听到德妃的后半句话,脸上又带了一抹慌乱和紧张。

“说!”德妃坐在软榻上一动不动,冷声道:“本宫倒要听听,有什么是本宫不能知道的。”

张嬷嬷迟疑了片刻,低着头好半天才支支吾吾道:“娘娘恕罪,奴婢也是听下头的人浑说的,说当初皇贵妃惦记的是密嫔的十五阿哥,也不知怎么地,就......”话说到最后,越发一个字都不敢说了,可她话中的意思德妃自然听得明白。

皇贵妃瞧不上十四阿哥,可碍于皇上的旨意,不得不认了十四阿哥当自己的儿子,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皇贵妃对十四阿哥一直都不冷不淡的了。

人都被娘娘接回来好些日子了,也不见承乾宫传个话。只能说,人家瞧上的是颇得皇上看重的十五阿哥,心里头根本就没有十四阿哥的存在。

可那又能如何,皇贵妃纵是如此也让人找不出一丝错处,十四阿哥在承乾宫里吃的用的自然都是最好的,又有嬷嬷细心照看着,皇贵妃即便不用心也尽了当额娘的责任,旁人又能说什么?

德妃看了跪在地上的张嬷嬷两眼,道:“是从哪个宫里传出来的?”

张嬷嬷低着头,小心翼翼的回道:“回娘娘的话,奴婢也是昨个听宫女太监们私下里议论,这东西六宫这么多的宫殿这么多的主子,指不定是从哪个宫里传出来的。”

“那你怎么不回禀本宫?”德妃若有所思的看了她一眼,道。

“娘娘恕罪,娘娘身子才好,如今还要照顾着十四阿哥,奴婢怎么敢拿这些事情惹得娘娘烦心。”听出德妃话中的意思,张嬷嬷忙道。

其实,这话没有十分真也有九分了。这种事情永和宫里不只她一人知道,这上上下下这么多宫女太监,却没有一人敢回禀娘娘。那便意味着,这话是不能传到娘娘耳朵里的。

奴才们私底下议论是一回事儿,可娘娘知道了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再说了,这日子才好过些,总不能因着这事儿让娘娘不痛快了。

这当奴才的,就有当奴才的规则,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头都是门儿清的。

听着张嬷嬷的话,德妃心里头一紧,也知道怕是问不出什么来了。这件事情只有她和皇贵妃两个人知晓,她没有说,那便只有皇贵妃一人了。

这念头刚一转过,她立马就否定了,那女人虽然有些时候沉不住气些,却还不至于这么愚蠢。

一件早已经过去,又注定无果的事情,她又怎么会四处宣扬闹得满宫皆知,连带着得罪了密嫔。

德妃静了静神,霍地站起身来,脸色骤然一变。

张嬷嬷跪在地上,看着突然站起来的德妃,忙叫了一声。

德妃平日里最是稳重,如今见自家娘娘这副样子,张嬷嬷自然也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

只是她有些不解,娘娘为着会如此失态。

德妃这会儿,却是将此事与李德全刚才的旨意联系在了一起。

这整件事情,就像有人在背后推动一样。皇贵妃失了圣心,她这边又乱成这个样子,那后宫的事情,会交到谁的手里。

德妃满脸凝重的在殿内走了几步,将最近一段时间的事情细细的想了一遍,却依旧没有什么头绪。

只一点,她隐隐感觉到了,皇上的那道旨意,还有如今宫里的流言蜚语,兴许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

听到流言的王密蘅正坐在那里生着闷气,她有着身孕身边没人敢将此事告诉她,怎奈秋梅是个藏不住事的人,有什么心事都写在脸上,以王密蘅对她的了解,自然很快被看穿了。

几番逼问之下,王密蘅就知道了自己的儿子刚一出生就被人惦记上了。

“主子您也别生气,十五阿哥不是好端端的吗,再说了,皇贵妃身边已经有了十四阿哥,惦记不到咱们这里了。”秋梅端着一碗杏仁茶到了王密蘅的面前,小声地劝道。

王密蘅伸手接过杏仁茶,却没有心情喝,她现在除了生气更多的是后怕。

那个时候,她什么都不知道,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

依着后宫里的规矩,贵人是没有资格养自己的孩子的。所以,若不是康熙下了旨意晋了她的位份,她的处境怕也和当初的德妃一样。只一想,她就一阵后怕。

正在这时,小路子的声音从殿外传来进来:“娘娘,皇上身边的李公公来了。”

王密蘅闻言,心里头有些诧异,却依旧吩咐道:“快请进来吧。”

很快,李德全就从殿外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