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虽说知道大哥并不急着让汪孚林还那七千两银子,自己就更不急了,可汪孚林既然坚持,他也就没再一个劲往外推。毕竟为着这件事,父亲汪良彬一度对他们兄弟颇有微词。从前汪道昆从福建任上回来的时候,别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了,根本就是两手空空回来,带去做官的几千两银子花了个干干净净,一丁点俸禄更是全都填了进去。而汪家这些年经营两淮盐业的那位叔叔实在不怎么样,远不如许家和程家,红利银子也已经很少了。

汪道贯既然点了头,汪孚林就立刻开始着手准备还钱。这样一笔数目不算小的银钱往来,自然免不了要从各处抽调银子,由专人重新核定重量,然后按照汪道贯的吩咐,一半兑成金子,这是准备送到汪道昆那儿去的,另外一半则是兑成现银,直接送回松明山汪道昆的松园。

因为三千五百两很不少,汪道贯和汪孚林一块走了一趟,汪孚林又见到了执掌家务的汪良彬侍妾何为以及汪道昆的继室吴夫人。又年长一岁的汪无竞如今也已经另外请了一位西席先生教授经史,他那个腼腆的姐姐正在备嫁。短短大半年,竟是人事已非。

而整个松明山村中,自从汪孚林在这里过了年离开之后,不过几个月,生老病死的变故颇多,几位他当年复健时,叫过叔叔伯伯大娘大婶的村人,已经过世了。而那些年纪比他大或者持平的少男少女,不少已经成了家,动作快的如今已经带球跑了。故而这趟回来,他自然而然生出了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当然变化最大的是族长汪道涵,去年时还在他面前装模作样,后来则客气热络了许多,如今却竟是带着几分殷勤和奉承。

汪道贯对此倒不以为奇。汪孚林其他的丰功伟绩暂且不提,哪家刚过十五的少年郎能够轻而易举把父亲都棘手的大笔债务给还清的?

这次回乡,汪孚林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翻修家里的老宅子。当初那座才两进的宅院,从前兄妹三人再加上老仆汪七夫妻俩一块住,那当然是足够了。但现在多了金宝和秋枫,以及阿衡和连翘两个丫头,日后还要把父母给接回来,这么小的地方就显得太逼仄了。只不过,当汪道贯开玩笑问是否要修座现成的园林,他却赶紧拒绝。

还了这七千两银子,他的剩余本钱全都压在了义店和绿野书园以及西园雅舍上,哪里还能抽个几万两修园子?打肿脸充胖子的事,他才不干!不过,汪孚林还是花了一千五百两,从汪道贯手里买下了县后街自己一家人暂居的那座两进半宅子。住得久了就有感情了,更何况和叶大炮一家人正对面,走动来往都方便。

因为修缮绿野书园和西园雅舍的关系,汪孚林和徽州地界最有名的工匠吴三奇熟络了,便请对方介绍了一批稳妥的人来,这才开始扩建修房子。原有的老宅并不推倒,只是重新翻修,先把旁边两块地造好了房子,汪七夫妻有地方住了之后,再对老宅动工。想到汪二娘当初喂鸡的情景,还有汪七帮自己种的辣椒,汪孚林特意嘱咐在家里留几畦菜地,就放在小花园旁边。

得知此事,长姊汪元莞第一时间请丈夫许臻陪着一块回来,经历过汪家兴衰的她着实百感交集。就连住在岩镇南山下的舅舅吴天保,也特意赶了过来帮忙参详图纸,他是亲眼见证了妹妹如何嫁给汪道蕴的,对于当年汪家老宅的不少地方还有印象,因为这关系,图纸又改过两回。

汪孚林自然千谢万谢,又随着吴天保去吴家,送了表兄弟表姊妹们一些从杭州宁波捎回来的绸缎和小首饰。等到汪孚林又上了斗山街许家,把楼外楼的分红银子硬塞了一份给许薇,又在许家撒了一圈小礼物之后,他这散财童子的美誉算是在徽州府县两城内全都传开了。

尽管这时节又到了夏税征收的当口,但出去告状的帅嘉谟音讯全无,当初主导夏税均平的汪尚宁被打击得狠了,偃旗息鼓,其他乡宦们虽说揪着叶大炮当初承诺过这一条,可叶县尊慨然以节省县廨公费作为补偿,今年歙县上下的正例夏税可以少派银子两千两,乡宦们顿时蔫菜了。可借口是这么个借口,叶钧耀对县衙几个头面吏役却表示,绝不会缩减下头该得的银子,这下子,本来可能会鼓噪的三班六房以及其他胥吏差役也就消停了下来。

自然,这两千银子的差额,同样来自歙县预备仓跟着汪孚林的义店倒腾新粮陈粮赚的差价。尽管这绝对属于擦边球,说白了就是违规操作,可打着汰换陈粮换新粮的招牌,得来的银子又是补贴赋税缺口,而且下头的仓吏也得了一部分好处,再说如今账面早已经平了,就算有人想弹劾叶大炮却也难能。

在这一片风平浪静之中,歙县再次第一个完成了夏税征收任务,叶钧耀在徽州一府六县的县令之中,又出彩了一把,而那位失了上官欢心,至今还挂着署理绩溪县令之衔的舒邦儒,则是吊榜尾,至今都还没去掉署理二字。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段朝宗终于迎来了新任徽州知府姚辉祖。

交接之后,六县县令少不得全都云集府衙行参见之礼。然而,从徽州府衙回来时,去的时候兴高采烈的叶钧耀却有些无精打采,他只觉得这位新知府实在难伺候,这天回到县廨后就命人叫了汪孚林来。

“孚林,这位姚府尊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夏税交完之后才来,而且段府尊也是的,离任之前竟似乎什么都没说,今日姚府尊见我和其他五县县令,竟是一概淡淡的,都不知道怎么与其相处!”

见叶大炮一脸的忿忿不平,汪孚林不禁心中暗笑。想当初的菜鸟县令能够指使得动下头三班六房都是奢望,在段府尊面前更是常常吃排揎,如今却已经到了府尊待人太过冷淡就暗中不满了!想到叶大炮如今任期已经过半,他便好心提醒道:“县尊,段府尊如果真的没有在姚府尊面前大肆夸赞褒奖你,那才是真正的爱护。须知一朝天子一朝臣,府县之间虽说没有那么夸张,但道理也差不多。要是姚府尊把你当成段府尊亲信,一个劲敲打你,那会如何?”

居然忘了这个!

叶钧耀忍不住一拍额头,这才意识到自己忘了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当然的,连续三次夏税秋粮都排在首位,县内虽不能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各种刑事案件的侦破率都是最高的,断案也是最公正的,他只觉得甭管谁是知府,都应该肯定自己,却忘了上司就是上司,有些心意你猜不着!他不太自然地喝了一口茶,这才想起另一件事。

“那此事就算了,倒是孚林,今年既然少征了两千两夏税丝绢,为何不顺便带征从前的积欠,这样只要少派一千两夏税丝绢,我就能多带征一千两,算是补上了一千两从前的积欠,那不是一举两得?”若是那样,作为能够追缴积欠的县令,他的考评应该能够再上一层楼!

叶大炮果然要敲打,否则万一因为之前的成就而太过得意洋洋,非得出大事不可!

汪孚林心里想着,嘴里就把话说得严重了一些:“县尊,你今年若是带征两千银子,也就是清理了两千银子的积欠,那明年呢?明年是不是得带征四千才够?如此上官看来,你算不算清理积欠的高手,要不要把你派到那种赋税缺口最大的府县去扛重担?”

叶钧耀登时再次哑巴了。如果清理积欠得力,却被人调去那种刺头地方,确实会苦不堪言。

而汪孚林却还没说完:“须知减了那两千夏税丝绢银子,是因为去年不得已之下,县尊通过那些小吏,对乡宦有所承诺,可帅嘉谟那连点消息都没有,难不成县尊你自己掏腰包去填补?正好预备仓那一倒腾赚了这一票,所以只能这样办,不然的话还能给预备仓添点粮食。不是我泼凉水,这夏税丝绢的坑迟早会爆发,能抽身则抽身。县尊还不如想一想,下一任官有什么打算没有,也好参详谋划。”

想到自己一上任就坐在一个炸药包上,这段日子却因为一片繁荣而忘了这一条,叶钧耀不由得懊恼不已。说到下一任官,他想起汪道昆如今正在湖广,那边如今正是稻米之乡,竟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他的心思一下子就活络了起来。

“南明先生在湖广,若是我去湖广任职如何?”

“县尊想得真美。”汪孚林翻了个白眼,这才似笑非笑地说,“您算算南明先生这郧阳巡抚当了多久?”

还不到一年……看来如意算盘又打错了,巡抚的任期实在是太短了,说不定等自己活动高升到湖广去,人家汪道昆都已经离任了!

沉默良久,叶大炮这才愁眉苦脸地说:“孚林,当着你的面我也不说二话,我在歙县的政绩,多半都是靠你来的,要还是当地方官,若是去个太陌生的地方,万一上峰再因为现在的政绩而对我寄予厚望,我还真是心里没底。你有什么好主意?”

汪孚林对于张居正上台之后的那些改革,倒是了解颇深。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考成法,他却记得里头有最不切合实际的一条,那就是责成府县主司追缴从前那些年积欠的赋税,每年似乎规定要在正税的时候带征百分之十,结果逼得百姓怨声载道,州县主司叫苦连天,因为交不上税就没有好考评!而在此之前,朝廷都是无可奈何地隔一段时间蠲免从前积欠,这都是多年的规矩了。所以,在张居正上台之后做县令或知府,那简直要被逼死的!

更何况,张居正还曾经派人丈量天下土地,闹得全天下鸡飞狗跳。可基本上是从小民和富农小地主手中夺食,却不敢过于凌迫真正的大地主大豪强,这时候作为地方官就实在苦了。

于是,想了又想,他最终只能安慰眼巴巴的叶大炮说:“县尊,我记得当年南明先生先为义乌县令,而后就一度回朝为兵部职方司主事,足可见一任县令之后回朝也是有可能的。总之,县尊稍安勿躁,我近日会去一趟湖广,到时候找南明先生探问探问这种事该如何操作。”

第六卷 虎口拔牙

第三三九章 成长的少年

随着许老太爷大半年前从扬州归来,斗山街许家几乎日日门庭若市,拜访的人络绎不绝。然而,许老太爷却借口年纪大了,见人说话全都没精神,大部分人都是让两个儿子许二老爷和许三老爷前去接待,十个人中难得亲自见上一个。而此前他去杭州拜访了两浙盐运使史桂芳归来歙县之后,许二老爷立刻就躲出了家去,不知道找借口上了哪里会友。于是,这等接待客人的差事,自然而然便只有许三老爷一人承担。

这当然是趁机扩大自己声望的机会,许三老爷别提多高兴了。可这天登门来拜的客人,他虽说心里十万分犯嘀咕,很不情愿接待,还不得不打足精神满脸堆笑与人说话。可这才刚刚起了个头,就有小厮在花厅门口说道:“三老爷,老太爷请汪小官人进去说话。”

想当初老爹常年扎根于扬州做生意,回来的日子里,别说那些孙子们,就连自己这个当儿子的都没让老太爷这么待见!

许三老爷腹诽不已,却还不得不亲自把汪孚林送进去。见自己那年纪一大把的老爹亲自站在堂屋门口,竟是笑着把汪孚林拉进了房去,他心里就更加不痛快了。然而他不痛快的理由却和许二老爷不同,许二老爷是压根看不上汪孚林,只觉得人倨傲浮夸没家世,他却是懊恼于自己的女儿不是太大已经出嫁了,就是太小,否则就凭那些衣香社小丫头片子爱瞎掰外头那些传闻的性子,哪会对汪孚林没好感?可年纪是天堑,所以现在老爹就想着撮合九丫头!

堂屋中,许老太爷一听汪孚林开口说的话,顿时若有所思地揪了揪所剩无几的胡子:“你是说,等程家婚事办完,你就要去汉阳府接你爹娘回来?”

“正是。”虽说对于湖广的情形,找其他人打探也没得差,但汪孚林听说那边是淮盐的一大销售中心,所以打算听听资深大盐商许老太爷是个什么意见。再说,都说那儿钱好赚,老爹跑到那里做了多年的贩盐生意,怎就至于基本上没几个钱捎回来?

“要去湖广那地方,你多带几个人。”许老太爷一张口就先嘱咐了这么一句,见汪孚林二话不说点了点头,他就不提什么湖广人士最是霸蛮之类的话了。顿了一顿,他就继续说道,“这样吧,你带一张我的名刺过去,汉口镇是从成化年间方才欣欣向荣的,最多的就是咱们新安商人,不但有新安码头,专供咱们徽人停靠,而且还有新安街,徽州一府六县的人士过去,往往都在那儿落脚。所以,我建议你一半走陆路,一半走长江水路。”

他生怕汪孚林嫌这样一来绕路远,又补充道:“从徽州到湖广,陆路要翻山越岭,小路太多。那些乡野之地,盗匪出没不说,而且很多村庄中更不乏见利忘义的,故而我建议你从官道先到宁国府宣城,然后再到太平府的芜湖,由此走长江到汉口镇新安码头,先在新安街上落脚,再去汉阳府见你父亲不迟。”

汪孚林对于许老太爷这个长者自然极其敬重,对方都这么提醒了,他想也不想地应道:“多谢老太爷提醒,我就这么走。”

年纪大的人,最希望年轻人听自己的意见,因此许老太爷对汪孚林的态度极其满意,当下又笑着解说了一番湖广的地理人情,尤其是隔江相望的武昌府作为湖广首府是个什么光景,汉阳府如今又是个什么光景,这一滔滔不绝,竟是小半个时辰,直到外间传来了一声咳嗽,他听出老妻的声音,这才笑道:“年纪大了,爱唠叨,你难得来了,吃了午饭再回去。”

汪孚林还来不及拒绝,就只听外间传来了一个声音:“正是如此,彼此既是通家之好,上次你来就是急急忙忙走了,今天怎么也得吃了饭回去。”

看到许薇扶着方老夫人笑眯眯地进来,汪孚林顿时哑然。上次来他想到放了许薇鸽子,在宁波新昌总共呆了整整两个月才回来,所以送了她花红银子,送了许家二老礼物,然后就落荒而逃,没想到竟然被人记住了。可是,对于通家之好这四个字,他着实有些招架不住。不过真要如此说,那也不是说不通的,毕竟长姐汪元莞嫁到了许家旁支。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吃了这顿午饭,谁知方老夫人听说许老太爷要给他名刺,立刻嗔了起来。

“名刺那是给外人的,孚林既然是去接他父亲回来,你也不妨捎一封信给他父亲。”

许老太爷写信给自己那个没见过面的爹?这要在信里唠叨什么乱七八糟的,他那个不靠谱的老爹再添乱,他那自己事自己做主的愿望可就全都泡汤了!

因此,汪孚林赶紧拼命插科打诨,竭尽全力表示自己只是不放心父母在外,一切等把人接回来再谈,最终总算是把这一茬给岔开了去。饭后当许薇提到汪二娘送给自己的那只簪子,托他去向汪二娘道谢的时候,他便干笑道:“不值什么,都是三钱不值两钱从那两个佛郎机人手中弄来的,毕竟是未经琢磨的原石,而且,这也不能算二娘一个人送给你的,须知打金簪的金子还是叶家老太太掏的腰包。”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等汪孚林一走,许薇扶着祖母回房时,一颗心便剧烈翻腾了起来。在早就对汪孚林很是崇拜敬慕的她看来,汪孚林是走到哪儿都会得到长者喜爱,叶家老太太的心意不问自明。而自己的父亲偏生又不喜欢汪孚林,从前和张泰徵交往,说不定也动过某种意思。此时此刻,她拉着方老夫人的手,眼圈已经是红了,可终究什么都没说。

可即便她不开口,方老夫人也自然能够察觉到这再清晰不过的苗头。她轻轻拍了拍许薇的手,意味深长地说道:“他当初曾经教训过你和小北,那是因为你俩那一闹腾,险些出了大事,你本就对他有些好感,经此一事更加心折,并没有什么不应该,可你也该看到了,孚林对你更多的是兄长对妹妹那样,否则那支金簪以他的名义送不是更好?别说是你,他虽和叶家二位小姐去过杭州宁波,可我瞧他在别的事情上聪明,在这上头却有些迟钝。”

方老夫人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最初的谣言。程乃轩那小子就快成婚了,所谓断袖之癖的传闻也早就没声了,可汪孚林是不是有些迟钝太过了些?若真是对叶家两位千金之中哪一位有意,也该敲定了。又或者说,这次要把双亲从湖广接回来,也是为了这个?

程乃轩虽说在婚事正紧锣密鼓筹办的期间跑去杭州卖了一次粮食,但别说许家不在意,就连民间也都交口称赞这位程公子大有其父之风。徽人本来就重利重义,夫婿又能读书又能赚钱,这绝对属于该竖起大拇指夸奖的。

接下来,当汪孚林受程乃轩托付亲自大老远跑了一趟许村,充作男方傧相,商量婚事日程的时候,他就发现,哪怕连许家那位大小姐的长兄,当初因为程乃轩那番折腾而好好“教训”了人一番的许公子,现如今对这桩生意,不,婚事也满意得不得了。

毕竟,许国在考进士留馆进翰林院之前,家境在许村只是平平,而程老爷不但是豪商,而且还考中了举人,这比和单纯的商人之家联姻好听多了。更何况,程乃轩年纪轻轻就是秀才,去年岁考一等,哪怕是吊榜尾,可仍然算得上前途无量。而鲍夫人看着汪孚林本人,虽说觉得汪孚林比程乃轩还要更加有潜力,能科举,能经商,而且为人处事一把好手,可想想那次他来为许老太公贺寿时,屏风后头摔破的那两样东西,做媒的心思只能放下。

可鲍夫人打消心思,别人却仍然难免笑着恭维,东问西问,婚配否这种问题试探了何止一两回,汪孚林最终几乎是落荒而逃回到歙县城中,只觉得整个人都快瘫了。等到迎亲这一天又被抓差,帮着程乃轩应对了许村那一大堆人千奇百怪的刁难,成功把新娘子抬上了花轿带回歙县,他已经顾不上体谅花轿要坐上两天的可怜新娘子了,因为他自己更可怜!只冲着这繁琐的礼仪,他甚至有一种打一辈子光棍的冲动。

这结婚简直是折腾人玩!兴许从前那些私奔的人,也是受不了这些繁文缛节?

新娘子抬回程家,自然还有一大堆复杂的礼仪要走,只见平日嬉笑怒骂随心所欲的程公子,现如今却成了任人摆布的泥雕木塑,让怎么做怎么做,而汪孚林却算是丢下了职责,甚至不用像后世那些可怜的傧相一般帮着喝酒,但他却倒霉地被程夫人硬是安在了上席。一整个席面上,除了老头子还是老头子,他一个小少年简直是鹤立鸡群,幸好还有叶小胖陪绑。面对那些犹如审视未来女婿一般的目光,他就连吃喝都无法自在,捱了两刻钟便立刻逃席溜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叶小胖就追了出来。代表父亲叶大炮过来坐席的小胖子心有余悸地按着胸口,苦着脸说:“我从前还觉得坐上席很风光,现在才知道那么难受,以后我再也不替爹出来赴宴了!”

“你别把话说得太早。”汪孚林直接给叶小胖泼了一盆凉水,“代了一次就有第二次,日后有的是你暂代的时候,这还只是开始而已。”

就在这时候,他们只听身后传来了一个响亮的打嗝声,回头一看,却发现当新郎官的程乃轩也溜出来了。见前头是汪孚林和叶小胖,程乃轩来不及说话,找了个角落直接一抠嗓子,稀里哗啦吐了一堆黄水,好容易才站直身子。

“希望我家娘子一定要长命百岁!”程乃轩背靠着墙壁,这才冲着汪孚林打了个手势说,“我在想,那些续弦的人确定不是自己找罪受?”

第三四零章 初到宝地

歙县城小北门,送行的程乃轩痛心疾首地看着汪孚林一行浩浩荡荡十几个人,只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我说双木,你这家伙有没有良心!你今年已经跑出去两回了,第一次半个月也就算了,可第二次你算算你走了多久?将近三个月!现在我才刚刚新婚燕尔,你不应该把担子扛起来,让我好好休息一两个月吗?你居然又跑,你简直太没人性了!”

同样来送汪孚林的,还有金宝秋枫和叶小胖。汪二娘和汪小妹正因为兄长不肯带她们去汉阳府而郁闷呢,汪孚林就索性勒令她们在家里好好呆着,还把叶明月和小北一块请了过去,以免两个小丫头万一想什么有的没的,跟着跑出来。此时此刻,听到程乃轩那样埋汰汪孚林,就算金宝这样的老实人,也不禁暗自偷笑,秋枫那就更是忍不住别转身去。倒是奉了姐命来送人的叶小胖上去帮衬了汪孚林一把。

“民以孝为天嘛。”小胖子一本正经地把那句俗话给改了,见程乃轩狠狠瞪向了自己,他可一点都不怕,笑呵呵地看了回去,“等到汪大哥把他爹娘都接了回来,那时候就能定定心心和程大哥你一块干活啦。大不了下次他成亲之后,你也塞给他一堆活干……”

“叶明兆!”汪孚林听叶小胖起头还帮着自己,可接下来就越说越不像话了,尤其是到了最后,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态势越发明显,他少不得大喝了一声,见叶小胖一脸无辜的笑容,他哪不知道这小胖子贼得很,当即招手把金宝和秋枫叫了过来,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们回去告诉柯先生和方先生,就说我说的,明年你们俩就要考院试,明兆呢要回宁波考童生,都是紧要关头,请他抓紧一点。”

这下子叶小胖才着了慌,正要上前分辨自己是开玩笑的,可汪孚林只对他轻哼一笑,紧跟着就上了马,招呼了随从们呼啸而去。眼看人就这么走了,程乃轩幸灾乐祸在那笑个不停,叶小胖才赶紧对金宝和秋枫说道:“你们两个行行好,千万别对两位先生说。就现在这些课业,我都已经觉得快死了。再抓紧我就不要活了……”

金宝见秋枫笑着不说话,他便好心提醒道:“昨晚上我就听到,爹特意对两位先生吩咐过这样的话,刚刚只是故意说给你听的。”

让你小胖子和我作对!

汪孚林可不在乎叶小胖接下来会过怎样水深火热的日子,横竖他已经考出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功名,上次岁考也捱了过来,而据说今年提学大宗师不下来岁考,而是在明年用科考的形式,一次性解决三年两考的任务。所以,他现在是无事一身轻,策马扬鞭北上的这一路上,心里只盘算着要用什么样的借口把乐不思蜀的爹娘给诳回来。平心而论,他其实不怎么希望家里多两座大山,现如今这种凡事自己做主的日子挺好的,可毕竟这年头是以孝道治天下。

别看二老远在汉阳府,真的要在那儿给他决定了什么事,他甚至没地方说理去,还不如赶紧把人接回去供起来,免得不靠谱的老爹再闯祸。

许老太爷推荐的这条路线,前半程全都是通衢大道,也就是所谓的驿道,平整不说,沿途客栈旅舍一应俱全,就算错过了县城,还有不少颇具规模的小镇,汪孚林倒有心学习苏夫人,也抓几个水匪换点花红银子,奈何除却碰到过偷儿,什么盗匪之类的都没瞧见,就连几个摩拳擦掌的镖师也大为失望。毕竟,从前同伴们分到的那五百两花红人人眼馋。等到了芜湖码头,换乘长江航船时,众人才发现,这里较之严州府码头更加繁忙,几不下于杭州。

原因很简单,长江航运从来都是南北贸易往来的主干道,又岂是新安江水路可以比拟的。也就是地处京杭大运河以及东西钱塘江水路汇合点的杭州,在浙江的水路地位上稳稳当当站着第一把交椅,但在南直隶,则以苏州扬州居首,芜湖仅次于镇江。在此地进行大宗交易的货物,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堆栈颇为发达。毕竟无论太平府还是宁国府徽州府,全都不是南直隶主要的粮食产区。而经由这里南下湖广的船,则最多的是盐船。

“从扬州仪征县那边发船的时候,盐一斤不过五六文,但只要运到汉口,一斤立刻就能卖到二三十文,暴利啊!”

这是汪孚林上船之后,船老大对他说的话。尽管许老太爷之前已经对他介绍过很多徽商在汉阳府、武昌府以及汉口镇三地情况,可唯独对于盐业的暴利没有细谈,因此听到这巨大的利润,他着实吃了一惊,心中更是纳闷自己那老爹这些年究竟在干什么。生在松明山汪氏这样已经兴旺发达的商贾之家,又好歹还有个颇有名气的族兄汪道昆在后头,这也混得忒凄惨了点。哪怕如今说什么在汉阳县令那边当师爷,可他实在怀疑人家是不是看在汪道昆的面子。

如果老爹有那给人当师爷出谋划策的本事,也不至于在外混得这么惨吧?

不过说起来,他还以为自己之前在普陀山和两个佛郎机人做的那一票绸缎生意已经很赚了,现在看来,盐商们才叫是真正抢钱!

汪孚林很快便意识到,自己有些想当然了。他那一票生意是短平快,定海到普陀山的那一程海路又很短,可从镇江到汉口就不一样了。长江上没有税关,但码头上少不了各式各样勒索要孝敬的小吏又或者恶霸,遇到恶劣天气又或者其他的事故,有的时候还可能血本无归。他从芜湖启程这一路上,因为是逆流而上,一路停靠的码头很多,从铜陵、安庆、彭泽、九江、蕲州,最终抵达武昌,全程水路走了二十来天。

一来是逆水不好走,二来便是因为应付各路牛鬼蛇神。除了许老太爷的名刺,汪孚林还拿着一张汪道贯给他的新任湖广巡抚汪道昆名刺。就算这样,他租的那条船仍然被人盘查过好几回,幸亏船老大是个老实人,并不曾夹带盐货,否则一路上还会更慢。用船老大的话来说:“那些从两淮运盐到汉口的,都是行商,背景未必人人都那么深厚,能敲一笔是一笔!”

当汪孚林抵达新安码头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初的事了。这座新安码头绵延数里,全都只供徽商使用,其他商帮一律不许停靠。这里到处都是徽州六县方言,仿佛是这二十来天的旅程根本就是兜了个圈回到家里一般。而码头上也比之前一路经过的各处码头井然有序,管理收停泊费的也全都是徽州人。汪孚林刚一下船,就有好几个掮客模样的人上前搭话,听到他的歙县口音,其他几个就知情识趣地散去了,唯独留下了一个操着歙县口音的年轻人。

“小官人来汉口是寻亲、会友,又或者是采买什么货物?如果是寻亲,我可以领路去新安会馆。如果要投宿,有上中下各等旅舍。如果要先尝个鲜,不如去天星楼。会友的话,新安书院和学堂也都好找得很。如果是采买货物,牛羊皮和生漆,那得找山陕帮;买各色绸缎棉布,那是宁绍帮;如果是木材,那毫无疑问,湖广本地宝庆府的木材商人最多;广东那边的商帮,最好的货就是糖了……”

这滔滔不绝的年轻掮客顶多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但却是口齿伶俐,一样样信口拈来,汪孚林不禁大为佩服。他想了一想,最终开口说道:“这样吧,我行李不多,人却不少,先找地方安置下来,然后你带我去新安会馆和书院转转,再到天星楼吃个饭。我知道你平日里应该以兜揽生意抽成为主,你自己开个价吧,当两天向导多少钱?”

年轻掮客只是出于一贯的谨慎,所以才没小看这么一个像是富家公子哥的小少年,听汪孚林这一番安排,又直接问价,他在心底迅速盘算了一下,最终赔笑开口道:“小官人,小可鲍舒城,平日做掮客生意,若是做成一笔,兴许能赚个三五两,但若是做不成,十天八天就是闲着。我看小官人出身绝不一般,还请看着给就是了,小可绝不敢嫌少。”

“东南一个长工,一个月一两银子。苏杭一个织工,看手艺好坏,一个月一两半到二两银子。牙行里头的牙人,则是看能耐,一个月赚几百两,几十两,几两银子的都有。我这两天给你二两银子,但前提是你这两天一路跟在旁边,有问必答,我要去的地方,你只管带路,不许多问。”

见汪孚林年纪轻轻,却对行情这般了解,鲍舒城就知道,这必定是哪家徽商世家出来的公子了,从小肯定受过相应的教导。二两银子的价码已经算很高了,他当即一口答应了下来,却很谨慎地只问了汪孚林姓氏,别的什么都没多问。等到领着一行人到新安街上一家规模最大的客栈住下了,见汪孚林只留下两个人看行李,其他人全都跟着出来,他就在心里迅速用排除法进一步缩小了这位汪小官人的来历范围。

总脱不了新安那几家有名的汪家人!

新安会馆里头都是些徽帮商人名流,汪孚林并不打算立时三刻掣出汪道昆的名号来混脸熟,所以只是走马观花溜达了一圈。而新安书院则大多都是些商人子弟,汪孚林稍稍见识过,就移步天星楼准备先祭五脏庙。好在今天这顿饭没吃出什么纰漏来,痛痛快快地品尝了很多当地名菜。然而,后世的湖北菜那也是热辣鲜香,现如今辣椒却还没传过来,汪孚林不禁稍稍有些遗憾。打算下楼的时候,他就听到一张桌子上传来了大嗓门的说话声。

“汪部院刚调任湖广巡抚不久,那帮家伙竟然又旧事重提,觊觎咱们的新安码头,简直欺人太甚!”

第三四一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

之前从长江到汉水,最终来到新安码头停泊,汪孚林就发现,徽帮占据的这一片码头,实在是规模庞大,远胜于其他飘着各色旗帜的商帮码头。又或者说,在如今这个时期,其他商帮的所有码头加在一块,也及不上徽商这一片。因此,有人觊觎新安码头,那也是正常的事。作为初来乍到的徽帮新人,他自然是听过就算,没太往心里去,施施然下了楼。

他是午后刚刚抵达的汉口,此时吃过晚饭,在没有宵禁的汉口镇走走自然无所谓,要去汉阳府又或者湖广首府武昌府,却已经来不及了。而因为某种考虑的关系,他也没有派人先去投帖,而预备明天一早再说。晚上他还去了专卖毛皮的山陕一条街,选了几块上好的皮子,让向导兼掮客的鲍舒城又小赚了一笔。可回到客栈,他就有些睡不着了。毕竟,哪怕他对素未谋面的父母双亲实在是发怵,可仍然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见。

顶了别人的肉身,就要偿还别人的因果,这是比欠债还钱还要更真理的真理!

次日一大清早,梳洗用过早饭之后,汪孚林就等来了鲍舒城。听说他要去一水之隔的汉阳县衙寻亲,鲍舒城颇为意外,无论怎么回想,都实在想不起来汉阳县衙里头有什么汪姓有名人士。而昨天虽只陪了汪孚林半日,可他已经瞧出来了,这位小官人无论谈吐还是待人接物,全都是相当娴熟老练,能教导出这样儿子的,显然不会是普通家庭。所以,原本就陪着十万分小心的他今天陪着去汉阳县衙,更是一路谨慎殷勤。

作为附廓府城的汉阳县衙位于府城南边,规制和汪孚林见过的诸多县衙没什么两样,只没有鄞县衙门前那一堆兜揽告状生意的讼棍。汪孚林却并没有贸贸然过去直接询问,而是让鲍舒城出面,去叫了个自诩为精通县衙情形的帮闲过来,而后把人叫到茶馆中,点了一壶茶,六碟蜜饯果子并点心。为了避免自家那位不靠谱的老爹在这里又做了什么不靠谱的事,他特意把鲍舒城支到另外一张桌子上,自己和那帮闲聊着。

那帮闲只以为汪孚林是要到汉阳县衙办什么事的,自然先说周县尊,然后是县丞主簿和典吏稍点一笔,对三班六房的头面人物却是不吝浓墨重彩。汪孚林倒也听得津津有味,末了才仿佛不经意地问道:“周县尊是哪里人?到这汉阳县上任,带了师爷吗?”

“说到这个,谁不知道湖广民风彪悍,所以咱们周县尊着实是有备而来,总共带了两个师爷。”那帮闲笑眯眯地竖起两根手指头,看看四周围,这才凑近了说,“这两位还都是赫赫有名的绍兴师爷,一个管钱谷,一个管刑名,端的是精干,三班六房那帮子胥吏差役,就没有一个能糊弄得住他们,所以周县尊令行禁止,在本地这些年的知县中,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强项令了。”

汪孚林见过歙县叶大炮那样的菜鸟县尊,鄞县陈县尊那样的懒散县尊,现如今终于见识到一个精明强干带了两个师爷来上任的,倒是对这位周县尊刮目相看了。他很清楚,老爹是如假包换的歙人,怎么都不可能摇身一变成为绍兴师爷,而且他完全不认为,老爹能够和精明能干这四个字划上等号,这两位师爷显然不是他那老爹。所以,他挑了挑眉就问道:“那这位周县尊是否带着家眷到任上的?”

否则老爹怎么能如同李师爷教授叶小胖一样,谋了个门馆先生的活计?

“当然是带了,周县尊家里据说是粤商大户,身边有两个儿子,都尚在总角之间,为此还特地请了一位门馆先生汪师爷。汪师爷虽说只是个秀才,学识倒也不错,就是为人太迂腐,两位公子因为顽劣,甚至都挨过他的戒尺,听说就连周县尊身边那左右手,刘师爷和马师爷也与他关系不大好。偏偏他这人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看到什么就喜欢指手画脚,三班六房的人全都烦透他了。”

老爹果然只是在信上死要面子!

汪孚林早就知道老爹不靠谱,可寄人篱下却依旧如此做派,他实在是着实郁闷了。一想到把这么一位请回徽州去供着,来日极可能也对自己指手画脚,他就只觉得头皮发麻,心里很有一种投错胎的抓狂。然而,来都来了,不容退缩,他眼珠子一转便故作好奇地问道:“那周县尊就没想着赶这位汪师爷走人?”

“怎么不想?”那帮闲没注意到汪孚林脸上一闪而过的古怪,嘿然笑道,“听说这汪师爷是徽人,刘师爷和马师爷还担心他和汉口镇上那些徽帮商人有联系,谁知道竟听说他当初也当过盐商,可人家从扬州贩盐过来,一斤卖二三十文,他却只卖十文,还振振有词说商人要厚道,被那些一样贩盐的商人背后指指点点骂了个半死。结果他辛辛苦苦扬州汉口来来回回,却几乎没赚到什么钱,去年生了一场大病后就不做生意了,这才来给县尊当门馆先生。”

好吧,迂腐之外还要再加上一条,那就是自以为是……

汪孚林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只是勉强打起精神听那帮闲唾沫星子乱飞地说八卦。包括马师爷和刘师爷怎么暗地耍诈,让汪师爷失却县尊欢心;包括两位公子怎么戏耍这位门馆先生,下头人又是怎么个给这位汪师爷看脸色……起初汪孚林还对老爹的迂腐古板很不感冒,可听到人竟然被这样欺负,他的心火渐渐就冒了起来,到最后声音里头不免带出了几分怒气:“这位汪师爷既然是歙人,新任湖广巡抚汪部院也是歙人,就没人想过他们可能是亲戚?”

“那怎么可能。”那帮闲想都不想地耸了耸肩,随手捏起一个松瓤丢进嘴里,满不在乎地笑道,“如果是自家人,汪部院一上任,那位汪师爷就该去拜访了,可人一点表示都没有。非但如此,汪部院之前巡视到汉阳府的时候,他还故意躲开了去。要我说,要不就是素不相识,要不就算有点关联也是仇怨,否则何至于此?而且,汪师爷自从到了汉阳县衙,就再也没去过汉口镇见过徽帮中人,我看他这性子独得简直天人共愤了。”

见这帮闲还自作聪明地用了个成语,汪孚林扯动了一下嘴角,但实在是笑不出来了。他苦恼地揉了揉眉心,左思右想,最终决定不要单刀直入,而是派个人去送封信,看看老爹什么反应再说。他当即打发走了那帮闲,又问茶馆掌柜要了纸笔,一蹴而就。等字迹干透后,他就叫了一个随从过来。人是当初程乃轩借给他的谢管事亲自挑的,非常精干,哪怕汪孚林说让他假充从徽州过去送信的,不要提及他已经到了汉阳府,人也一句没多问,立刻匆匆而去。

鲍舒城虽说坐在另外一桌,可察言观色兼且竖起耳朵倾听,隐隐约约已经察觉到,汪孚林所说的寻亲,很可能就是找那个很不会做人的汪师爷!虽说不知道两人究竟什么关系,可看汪孚林这做法就知道,这位小官人显然是听说了汪师爷的处境之后,不打算亲自去见人了。想想也是,这人到异地要靠亲戚帮忙,可如果是不靠谱的亲戚,不能帮忙反而还要惹事,这就实在大没意思了。于是,汪孚林没叫走,他思忖报酬到手,也就定定心心等。

这一番喝茶就喝到将近中午,每个人都灌了一肚子水,茶叶泡到淡而无味,幸亏各式小点心汪孚林毫不吝啬点了不少,倒也不愁腹中空空。就当汪孚林只觉等到花都谢了,着实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刚刚去的人终于回来了,手上不但拿着一封回信模样的信函,竟还有一个小包裹。

他快步来到汪孚林面前,将东西往桌子上一放,见汪孚林抬手示意他在对面坐下,他只得过去坐了,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小官人,小的送信之后,老员外看了之后一言不发,好一阵子才强撑着说在汉阳这儿呆得很好,不想回去。小的试着劝解了几句,可他听不进去,到后来就甩手进屋去了,还是老安人请了小的到院子里说话,拜托将这些东西捎回去给小官人和两位姑娘,说是她亲手做的衣裳鞋袜。”

汪孚林面色僵硬地点了点头,随即打开了那个包袱,见里头果然是三套衣衫鞋袜,两套是汪二娘和汪小妹的,还有一套是自己的。虽说不是绸缎,而是松江布,可针脚细密,足可见这一番针线活的心思。他摩挲着这些东西,许久才拆开了父亲给自己的回信。不看不打紧,一看之下,他登时眉头倒竖。

刚刚那帮闲分明已经说了汪道蕴在汉阳县衙里头有多不受人待见,可汪道蕴却偏偏还端着架子说自己如何如何得到东主信任,两个学生如何如何尊重,末了则是嘱咐自己好好读书,和两个妹妹在家里好好过日子,声称已经拜托了汪道昆让家中人多加照应。尽管他之前带信给老爹时,并未提及家中如何兴旺发达,免得让人感觉受挫,可汉口汉阳和武昌应该都是徽商很多,对于家中情形,这个老爹真的就一点都不知道?

他思来想去,终于火将上来,三下五除二把包袱重新包好,这才站起身说道:“走吧,去巡抚衙门,先去拜会南明先生!”

第三四二章 请君去追债

后世长江汉水两水隔武汉三镇,说的便是汉阳、汉口、武昌。而现如今,汉阳府和武昌府隔江而望,分理数县,而崛起至今还不到百年的汉口镇还隶属于汉阳府,远远还没到能够和两府相提并论的地步,然而富庶程度却已经很不差。因为这年头可没有后世那一座座跨江大桥,汪孚林早上从汉口镇赶到汉阳县衙就已经不早了,这会儿一行人又是水路搭船,又是陆路骑马,到了武昌府时,竟是快到下午申时,就连午饭都是在路上随便吃了点。

当年巡抚初设,乃是和布政司合署办公,景泰天顺之后,各地巡抚渐渐开府建衙,独立办公,也就使得不少省城在三司衙门之外,更多了一座巡抚衙门。大门之外,赫然是抚安、镇静两座牌坊,此时此刻,当身为地头蛇的鲍舒城带着众人来到了大门前时,就只见这儿停着一长溜的轿子和马车,有些轿夫随从正在那说话,一色全都是徽州六县的口音,排场颇足。

相形之下,汪孚林这一行有的骑马有的步行,看上去就简约多了。鲍舒城本着作为向导的职责,陪笑说道:“汪部院刚上任不久,因为他是徽州歙县人,所以在汉口镇做生意的徽商大户全都想要见上他一面,但汪部院为人简朴,大多婉言谢绝,很少有能够登堂入室的。”

他这么说,自然是委婉提醒一下汪孚林,却没想到这个少年仿佛没听见似的,直到大门前方才下马,直接递上了一张名刺。他满以为那新巡抚提拔的铁面门子一定会不卑不亢把名刺还回来,然后说几句场面话将人拒之于门外,孰不料对方接了在手看了又看后,却是捏着东西在手里,客气恭敬地问道:“这确实是汪部院的名刺,不知公子是……”

“还请代为通报一声,就说侄儿来访。”

那门子不敢怠慢,将名刺还给了汪孚林之后,这才赶紧一溜烟进去。而看着这一幕,鲍舒城也好,沿墙根等候的一溜车轿也好,不知道多少窗帘车帘打开,有人往这边厢张望。须臾,那门子就跑了回来,叉手说道:“这位公子,汪部院有请。”

汪孚林把随从全都留在了外面,自己孤身随那门子入内。之前从徽州到汉口这一路上,但凡遇到那种刻意刁难的人,方才会拿出汪道昆的名刺作为震慑,此时更是觉得这狐假虎威的玩意好用。可等到看见二门,发现那边厢一个笑吟吟的人正在等自己,他顿时大为意外,连忙快走几步赶上前,疑惑地问道:“叔父不是回松明山了吗?什么时候又回来的?”

“你一路舒舒服服又是官道,又是长江水路,安安稳稳。我就惨了,翻山越岭一路抄小路,比你晚走,比你早到。”汪道贯笑着在汪孚林肩膀上拍了拍,亲切熟络地引他入内,“看你这样子,是昨天还是今天到的……”

那门子眼见汪二老爷亲自迎接,又听到汪孚林口称叔父,立刻意识到这位不止是新任湖广巡抚的亲戚,而且是极其亲近的亲戚。倘若不是汪道贯亲自迎接,兴许他会错以为是汪道昆的儿子来了。然而,等回到大门口,面对众多探究的目光,他却紧闭嘴巴一个字不露。毕竟,就是冲着他这良好的操守品行,汪道昆才会用他,而且还特别慷慨地每月额外打赏银子五两,这钱虽比寻常揩油的门子赚的少,却好在不用提心吊胆。

汪孚林和汪道贯一路走一路说话,当进入最深处的书房时,他就见到了汪道昆。自从当初夏税丝绢风波闹到最大的时候,汪道昆起复为郧阳巡抚之后,到如今正好一年挂零,可汪道昆看上去却显得相比当年山居岁月消瘦了几分,显然,这当官并不是当得那么舒心,但眉宇间却显得阔朗了许多。他连忙上前行礼,这次却是笑吟吟叫了一声伯父。

汪道贯记得,汪孚林从前对自己的长兄素来称呼南明先生,这一声伯父叫得蹊跷,当即打趣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快说,难不成你今天是来找大哥关说人情,还是替人疏通门路?”

“叔父,小侄似乎从来没干过这种事吧?”汪孚林对汪道贯这位没长辈样子的叔父那可丝毫不怵,没好气瞥了他一眼,这才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今天早上去了汉阳县衙,结果却听到了一大堆很让我诧异的传闻,因此也没敢直接去见我爹,而是来找伯父问个究竟,叔父你既然也在这里,那就再好不过了。我爹那是怎么回事,明知道伯父上任也躲了不见,还有,徽州发生的那些事他难道都不知道?”

面对汪孚林这显然满腹的疑问,饶是汪道昆这辈子也不知道见识了多少风风雨雨,仍然有些踌躇该怎么回答。毕竟,之前他和弟弟堂弟到郧阳上任,偌大的松明山汪氏,竟是那时候还年不满十五的汪孚林挑大梁,把那一连串事情全都给担下来了,其中甚至包括胡宗宪的五周年忌日操办。所以,他对汪孚林寄予了相当的厚望,可一想到其父汪道蕴,他就忍不住头疼。最后,还是汪道贯先开的口。

“孚林,你爹那个人……怎么说呢……”毕竟是同辈,汪道贯又是肆无忌惮的狂狷性子,干脆决定实话实说,“他这个人,说得好听是清高,说得不好听,那就是迂腐,太不合群,从前在松明山汪氏就是如此,在两淮经营盐业的时候如此,跑到汉口还是如此。大哥上任之后巡视汉阳府,本来也打算和他见一面,顺便也想让人知道,大哥有这么一个族弟在那儿,谁知道他竟是躲了。躲了就算了,还特意送了一封信来,说是七千两银子没还清,没脸见大哥。”

说到这里,汪道贯已经是又好气又好笑:“至于徽州的事情,大哥每次代你送信给他,他都是三言两语就把人打发下去,如果你在信里没说,那就肯定没人告诉他,他和那些徽帮的商旅士子都不怎么往来。据我所知,你娘不得已抛开你们兄妹几个留在汉阳,就是实在不放心他那孤高却动辄得罪人的性子。”

汪孚林顿时深深叹了一口气。他既然早就知道老爹如此不靠谱,自尊心还特别强,之前哪会在信里炫耀自己的成就?既然如此,看来汪道蕴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而别人既然看其摆出如此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恐怕也不会多事。所以,一贯人称鬼主意最多的汪小官人,这会儿摩挲着下巴,着实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如何是好。如果是不相干的人,他压根不用考虑太多,问题那个可是在礼法上能够把他压得无法动弹的爹!

就和他现在完全掌控了对金宝的生杀大权一个样。

如果人干脆是十恶不赦的渣爹也就罢了,可汪道蕴只是性格有问题,做事有问题,其他的都谈不上。而母亲吴氏则显然是一个很惦记儿女的人,那三套衣裳鞋袜便是明证。要不,下一剂猛药,顺着汉阳县衙那些人对老爹的排斥,挖个坑给人跳?办法可行,但具体怎么做值得商榷,否则,以汪道蕴的个性,只怕羞死也不会回乡……

汪道昆见汪孚林那攒眉苦思的懊恼样子,本想开口说什么,却只见汪道贯把手指放在嘴唇上,示意他不要做声,他不禁哑然失笑。想起汪道贯说过汪孚林曾经把他当成游野泳的闲人,在岸边守了三天,两个人又是师从方先生,关系熟稔非同寻常,他也就干脆乐得看个热闹。果然,不消一会儿,他就看到汪孚林站起身来:“伯父,要把我爹劝回去,恐怕我得想想办法,我想向您借个人。”

“谁?”

“把仲淹叔父借给我。”汪孚林见汪道贯顿时一愣,他便笑眯眯地说道,“有些话我这个当晚辈的不好说,到时候只怕要叔父帮忙出马。再有,我回头还有一些关于生意上的事,想和叔父商量商量。”

汪道昆虽说宣扬农商应该并重,可他终究是个当官的,总不可能亲自去做生意,弟弟汪道贯和堂弟汪道会那也全都是诗文一流,打理庶务却完全不行,所以只能眼看着松明山汪氏在两淮盐业的份额日渐下降。尽管他很不希望脑筋很好,能够在仕途上有所突破的汪孚林在商业上分心太多,耽误科举,可最终还是看着汪道贯道:“仲淹,既如此,你便给孚林参详参详。”

从看热闹的人变成做事的人,汪道贯大为懊恼,可汪孚林才还了家里七千两银子欠账,汪孚林还对他的父亲汪良彬言明,年底加还一笔利息,他也不好为难太过。等到汪孚林又汇报了几句,起身离去,他和汪道昆打了个招呼送人出去时,嘴里便抱怨道:“哪有你这样使唤叔父的侄儿!”

“谁让叔父你们把我爹给惯坏了?”

汪孚林嘟囔的声音很低,低到让人难以听清楚,但他相信,汪道贯肯定还是听到了:“欠了这么多银子却不追债,所以爹贩盐汉口这些年,竟然把别人赚大钱的生意给做到几乎亏本。他病愈之后不做生意了,你们还是不追债,于是他又去当门馆先生,实话实说,这个这个职司怎么谋来的,我觉着实在值得商榷,可他竟然还把东主和同僚全都给得罪了一个精光。所以,我要劳烦叔父出马的不是别的,只请叔父出面,去向我爹追一下债。”

汪道贯这二十多年来也不知道见识过多少人,可第一次发现自己有些白活了。当儿子的明明已经替父亲向债主还清了债,如今又要债主去向父亲逼债?汪孚林这是什么见鬼的逻辑?

第三四三章 亲戚还是仇人?

汪孚林知道巡抚衙门前门那一大堆人,哪里愿意和汪道贯这么出去被人围观。再加上此刻天色已晚,汉口镇那种徽商云集的地方,大名鼎鼎的汪道贯很可能被人认出来,他就和汪道贯约了个时间,明日午后在汉阳县衙附近那家茶馆碰头,而后由汪道贯的随从领着,悄悄地从后门坐了马车出去。

虽说作为湖广巡抚的官衙,来拜会的人大多挤在前门,而后门也有那些钻营的人窥伺,可被人一挡,自然都无法上来,只能眼看汪孚林上了马车驶出了狭长的巷子。

至于等在前门的鲍舒城和其他随从,得了门子递话后,就立刻离开了,让那些等着汪孚林出来想要打探个究竟的访客们好不失望。甚至有人寻思着,这是哪里来的亲戚,汪道昆竟然把人留在官衙里头住了?

鲍舒城也很想知道其中究竟,因此陪着汪孚林回了汉口镇新安街上的旅舍时,他旁敲侧击地向那些随从打听汪孚林和汪道昆究竟什么个关系,可人人都守口如瓶,他却越发好奇。得知汪孚林这天晚上不出去,他索性次日起了个大早赶到客栈候着。等到再次陪着汪孚林一行人来到汉阳县衙附近的那个茶馆,等候不多时,就见一个青衫年轻人带了两个随从笑吟吟地进来,再看汪孚林等人纷纷起身相迎,随从们多数口称二老爷,鲍舒城登时心中猛地一跳。

汪道昆身边两个弟弟人称二仲,文名卓著,在家排行都是老二,难不成这位二老爷便是其中一位?因此,听到汪孚林口称叔父,他想到之前在汉阳县衙的那般经历,心底的惊异错愕就别提了。那位显然不受待见的汪师爷,难不成真的是湖广巡抚汪道昆的亲戚?

之所以鲍舒城今天送上门来,汪孚林没把人赶走,他就是担心这个看上去很聪明的家伙意识到什么。与其让人到时候坏了自己的事,还不如带在身边,说不定还能够派上用场。昨天在巡抚衙门之中,他和汪道贯基本上把各种情况都敲定了,虽说对于出头去做这个恶人,汪道贯大为不情愿,可听到汪孚林唏嘘不已地说汪道蕴在汉阳县衙处处碰壁却还死要面子活受罪,他想想也只能答应了下来。此时此刻,他忍不住再次压低声音问了一句。

“不论如何,你爹那都是我的族兄,你真要我这个当弟弟的去?”

“否则他什么时候才能还乡?”汪孚林把汪二娘和汪小妹如何思念父母的情形说了一下,这才连连拱手,低声说道,“而且,这种戏也只有叔父你能演得好,能把握得住分寸。从汉阳县令到下头的师爷以及他两个公子,既然都讨厌我爹,极可能会瞅准机会把人撵走,接下来就看我的了。总之,这次算是我欠了叔父一个天大的人情,解决了此事,咱们再商量另外一桩生意上的大事。”

“好吧好吧,算我欠了你!”汪道贯口中这么说,心里却知道,汪孚林当初在前头替松明山汪氏冲锋陷阵,解决了长兄汪道昆不能出面去办的那些事,自己这个忙也该帮。可是,让他这个不太涉足商场的人出面去要账,这实在太强人所难了。汪孚林这小子,肯定是故意的!

汉阳县衙知县官廨的东偏院西厢房中,吴氏正反反复复看着那封昨日捎来的书信,眼圈渐渐红了。她平生第一次离开徽州,第一次离开年少的儿女,却一走就是一年多,儿子的信都已经捎来好几封了,她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去。尽管汪孚林在信上报喜不报忧,丈夫也很讨厌和那些同乡徽人来往,但她暗地里托人出去打探过一些消息,虽说不知道细节,可也知道她和丈夫不在期间,家里发生了很多事,若是可以,她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

可偏偏丈夫却让人如此放心不下!当初丈夫好容易重病初愈,可生意又做不下去,却死活不肯回乡,若不是她探听得知汉阳县令周县尊正在给家里两位公子觅一位门馆先生,因此瞒着丈夫,辗转托人去说了一声,哪会有人找上门来请汪道蕴去就馆?可汪道蕴倒好,一直极力撇清和汪道昆的关系,甚至人家这个新任湖广巡抚到汉阳府来巡视的时候,他干脆躲了出去,这下可好,县尊重用的那两位师爷甚至在背地里散布,说丈夫和汪道昆无亲却有仇!

这样下去,汉阳县衙都要呆不下去了。家里欠汪道昆汪道贯兄弟那七千两银子,又怎么还?

就在吴氏暗自愁眉不展的时候,大门咿呀一声,她连忙背过身去擦了擦眼角,抬头一看,却是汪道蕴背着手进了屋。尽管他脸上挂着若无其事的笑容,但她还是清清楚楚地看见,那没有完全擦干净的点点墨迹。知道周县尊家的两位公子人前卖乖,人后却对汪道蕴百般刁难捉弄,偏偏汪道蕴除了板起脸训斥,别的招数什么都不会,却又自尊心太强,她便只能佯装毫无察觉,起身迎上前去。

“龙妈妈带着小菊去买东西了,你上了这么久的课,我去泡壶茶来。”

“娘子不用辛苦了。”汪道蕴却叫住了吴氏,犹豫片刻方才强笑道,“又不是大冷天,喝点凉水就是了。”

他说得仿佛轻巧,但吴氏却敏锐地听出了弦外之音。其他两个师爷全都没带家眷,只有暖床的丫头,故而吃饭都是知县官廨的厨房一块做,用水也都是那里才能烧。听这意思,那边的厨房竟是仿佛连一点热水都不肯给,这分明是逼他们走人。见汪道蕴取了一本书坐在床角看了起来,眼神却显然心不在焉,她心里又气又急,可深知就这么说上去反而会有反效果,她不得不咬着嘴唇飞速思量还有什么办法。

就在这时候,外间传来了一个刺耳的声音:“汪师爷在不在?有您的亲戚来找。”

亲戚?

这个业已有些陌生的名词让汪道蕴为之一愣。松明山汪氏虽说人口众多,可除了在本地务农又或者读书,在外做官的只有汪道昆,至于做生意的,则都集中在两淮为盐商,这也是他当初选择去汉口镇的原因,碰不到同乡同族,那就不会时时刻刻想起难堪的往事。此时此刻,他脸色变幻了好一阵子,本想借口身体不舒服,可早上给学生上课还好好的,又怎么好对亲戚避而不见?

“去看看吧。”吴氏一看汪道蕴这样子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只能委婉劝解道,“否则别人只怕要说你闲话。”

汪道蕴最受不了的就是被人说闲话,当即丢下书霍然站起身来。等到他整理了一下衣衫,故作镇定出了门,却只见院子中站着一个他无论如何都没料想到的人!见旁边陪着的竟是一贯对自己冷嘲热讽的钱谷师爷刘谦,他好容易才露出了一个非常勉强的笑容:“仲淹,你怎么来了?”

“我要是不来,蕴哥是不是就打算一直躲着我兄弟不见?”汪道贯笑眯眯地走上前来。今天因为汪孚林的请求,他另外带了一身行头来,刚刚在茶馆中换上了。平日不怎么招摇的他此刻头戴一顶高淳罗巾,穿了一件千钟粟倭锦的大红艳色道袍,脚上一双罗汉靸,如果是那些熟悉他的人,看到他这幅打扮绝对会目瞪口呆,可一直刻意避开他的汪道蕴,当然不属于那种熟人范畴,这会儿只觉得对方一身富贵逼人,越发显得局促。

一旁的钱谷师爷刘谦正因为得知官廨后门口来找汪师爷的这个亲戚遍身绫罗绸缎,看上去显然身价不凡,这才主动前去接待,最大的担心便是汪道蕴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穷酸,而是还有得力的亲戚靠山。此刻听到两人这一来一去两句话,他就品出了这所谓亲戚的滋味来,当即故意撺掇道:“汪师爷也是的,有亲戚从远方来,怎能站在院子里说话?对了,你那屋子太逼仄,不如去我那里说话,当然,你放心,我会回避的。”

那七千两债务压在身上,汪道蕴最不愿意见的就是汪道昆汪道贯兄弟,可如今见了,他又生怕人家认为自己是故意赖账,因此被汪道贯一调侃,他立刻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而听到刘谦这话,他就更加不自在了,到最后竟是鬼使神差地憋出几句话来。

“仲淹,你放心,那笔账我一直都记在心上,一分一厘的钱都不会少你的。如果我还不上,还有我儿子,我儿子还不上,我孙子也一定会还给你!”

汪道贯没想到都不用自己扮恶人去追债,汪道蕴这个呆头鹅竟然当着外人的面直接把这一茬给揭开了,登时又好气又好笑。还说什么一分一厘都不会少你的,敢情自己压根没那把握,已经想好了要靠儿孙去还账?幸亏汪孚林那小子做事有成算,否则摊上这么一个不靠谱的爹,非得倒霉死不可!

瞥见一旁的刘谦正竖起耳朵听他们的说话,汪道贯就故意笑着说道:“蕴哥怎么把我当成讨债的?不过七千两银子而已,我和大哥又岂会放在心上。”

七千两!

刘谦登时遽然色变,而汪道蕴则是已经不敢抬头了。西厢房门后头,吴氏从门缝里看到这番情景,几乎都要忍不住想要冲出去了,最终还是强行忍下。

她能对汪道贯怎么说,人家又没提是来要债的,却是丈夫自己主动提起。松明山汪二老爷素来不管庶务,这是有名的,怎么能怪汪道贯?

第三四四章 闲人不如走人

话不投机半句多。

汪道贯没想到和汪道蕴这个族兄还是这么难打交道,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唯一庆幸的是汪孚林让他来追债,这一目的已经借由汪道蕴自己那张嘴而办到了。所以,他接下来也没进屋,只是干巴巴地说道:“总之,大哥刚到武昌府上任没多久,之前巡视汉阳府的时候,你正好不在,他倒是颇为叹息了一阵。你若是哪日有闲,就渡河到巡抚衙门去,我们兄弟也好聚一聚。今天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听到汪道贯这就要走,心中七上八下的汪道蕴登时如释重负,想也不想地说道:“我如今在周县尊这儿当门馆先生,闲暇不多,等日后有假再说吧。”

反而是一旁的刘谦这会儿完全品出了滋味来,暗自倒吸一口凉气。听这位通身富贵逼人的年轻人口气,其长兄莫非真的是新任湖广巡抚汪道昆?没想到汪道蕴竟然和人家是同族兄弟!幸好幸好,这个假清高真无能的家伙和人家非但没什么交情,反而还欠了人家兄弟俩那么多银子,这会儿债主登门都不知道请人家里坐一坐,简直是不会做人到极点。否则他们之前一个劲排挤诋毁此人,倒是闯大祸了。

于是,眼看汪道贯要走,汪道蕴迟迟疑疑送了两步那模样,刘谦赶紧主动请缨帮着送人。将汪道贯一路送到后门口,他已经成功从汪道贯口中打探到了很多东西,补全了那些缺失的信息。得知汪道蕴是之前打理族中生意的时候赔了那七千两,人家替其还上,其背了一身债务到汉口镇经商贩盐期间,又是迂腐错过了商机,也同样没赚到什么钱,最后方才沦落到来给周县尊做师爷,刘谦简直觉得老天爷公平极了。

如此近水楼台先得月,却竟然混得这样凄惨?真是个废物点心,白瞎了这么多好资源,如果换成他,早就飞黄腾达,腰缠万贯了!

尽管平日和刑名师爷马亮互别苗头,明争暗斗不断,可今天看了这么一出好戏,刘谦还是迫不及待地拿去和马亮分享。而之前那一幕,院子里还有其他人在,不消一个时辰,上上下下的人就全都知道了,连周县尊都不例外。别人或许未必能够第一时间猜出汪道蕴和汪道昆的关系,可为人精明的周县尊却哪会不知道,一想到当初自己只听说汪道蕴和时任郧阳巡抚的汪道昆是同族兄弟,就立刻把人聘了来当门馆先生,他不禁要多后悔有多后悔。

这么个欠债不还,还一个劲清高的穷酸竟然被自己延为上宾,会不会让汪道昆对自己有看法?

平日里两个儿子拿汪道蕴取乐,他也时常敲打他们要尊师重道,可现如今知道那位师长是这么个人物,他哪敢让人继续教自己的儿子。思来想去,他便让人去把刘谦和马亮叫了过来,却又详细探问他们对之前汪道贯来访是怎么看的。宾主三人已经相处了两年多,彼此对彼此的性格都很有数,因此三言两语的试探之后,马亮便低声问道:“毕竟汪师爷和汪部院是族兄弟,做得太明显很不好。不如这样,我找个人来毛遂自荐门馆先生,然后……”

“然后激了这汪道蕴和人比试才学。这位就只会之乎者也,肚子里没什么了不得的货色,肯定会输的。到时候,他这个心高气傲的人肯定会自己走人。”刘谦立刻使劲补充了一通,见周县尊面色霁和,他就得意地说道,“如此一来,两位公子也能找个好师长,不会被这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汪师爷给耽误了。”

马亮既然率先出的主意,立刻当仁不让地站起身道:“既如此,我这就去找人。县尊这些年治下太平,不少人都想要在县尊幕府中谋个缺,只要我一张口,必定人人趋之若鹜!”

眼看马亮就要走,周县尊却突然开口把人叫住:“本县如今确实求贤若渴,毕竟两个儿子,本县都寄予厚望。但是,汪师爷毕竟跟了本县一场,他如今家里有困难,本县应该体谅才是。到时候汪师爷如果真的要走,你们记得一块挽留,本县不在意多养一个人。”

“县尊重情义!”

马亮和刘谦齐齐称颂了一声,心底却非常明白周县尊的意思。马亮更是在心里有了个最好的人选,那家伙除了会钻营,才学倒是没的说。县尊是希望不要让汪道昆觉得他薄情寡义,一听说汪道蕴与其有龃龉,就立刻翻脸不认人。而是要让汪道昆认为,周县尊哪怕知道汪师爷才学欠佳,品行也不怎么好,却念在他曾经教授了两个儿子一场,于是依旧尽宾主之情,将他留下养着,权当养个吃闲饭的。

如此刷了名声,又不伤人情,多好!而汪道蕴既然变成了吃闲饭的,哪里还能和他们争,容下此人也就无所谓了!县尊确实高明!

这一夜,汪道蕴辗转难眠,到天亮起来的时候,两只眼睛全都深深凹陷了进去,整个人也是精神全无。吴氏知道他的心结所在,可七千两的重担就犹如泰山压顶一般,一直压在他们一家人肩头和心头,她如果能找到门路还钱,也许还能说服丈夫,可问题是吴氏岩镇南山下这一支同样并不显达,哥哥吴天保已经帮了她很多,她怎么好意思去张口,还是七千两?于是,她只能沉默着亲自服侍丈夫穿衣梳洗,等吃早饭的时候,方才试探着提了一句。

“要不,我过几日去巡抚衙门,见一见南明先生?”

“别去。”汪道蕴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立刻硬梆梆地阻止道,“还不上钱,多说何益?”

眼见汪道蕴竟是摔了筷子就这么出门,吴氏顿觉颓然,心里万分后悔当初为了让生意失败而又大病初愈的丈夫放宽心,托人在这里谋馆,早知道不论怎么难办,也要把丈夫哄回去!一整个上午,她心不在焉地在屋子里整理衣裳,一会儿想起家里的儿女,一会儿想起昨日登门的汪道贯,一会儿又想起举步维艰的丈夫……想当初她刚刚嫁到松明山汪氏之后,汪道蕴与她举案齐眉,虽说一年到头在扬州的时候多,可却一直和和美美。

哪怕在扬州那样的风月之地,也从来没听同乡说过丈夫沾花惹草,她一直认为自己很幸运,可事实却给了她一记迎头痛击。丈夫在私德上确实没有一丝一毫给人诟病的余地,可他在行商……不,做人方面,这实在是太有问题了!

“太太,太太。”随着大门猛地被人推开,冲进来的小菊根本没有在意吴氏恼怒的眼神,慌慌张张地说道,“有人向县尊毛遂自荐为门馆先生,结果老爷没经受得起马师爷和刘师爷的撺掇,竟是和人比拼学问和文章,结果……结果……”

吴氏登时只觉得脑际轰然巨响。丈夫当年也算是少年得意,由童生而秀才,可科考名落孙山,压根没拿到去考乡试的资格,就此愤世嫉俗干脆走上了行商的道路,毕竟徽人左儒右贾本就是风俗。可他喜爱读书是真的,文章学问也过得去,怎至于如此?她踉踉跄跄出了门去,却只见汪道蕴正面如死灰地一步一步往这走,而在他左右两边,周县尊极为倚重的那两位师爷马亮和刘谦还在劝说他。

“汪兄,这胜败乃兵家常事,周县尊还是很倚重你的,两位公子对你也颇为敬重,只不过是个开玩笑的赌斗而已,你千万别当真。”

“就是,县尊刚刚也发了话,你们两个都留下,你身体不好,教书的事情就不用做了,闲时替县尊整理一下文书就行了。”

汪道蕴却仿佛压根没听见这两个人如何说话似的,等走到吴氏面前之后,他便声音低沉地说:“收拾东西,走。”

尽管吴氏一千个一万个希望回乡,可眼见丈夫如此失魂落魄,她自然伤心难过。她连忙上前搀扶了汪道蕴的胳膊,低声问道:“那我们回松明山去?”

汪道蕴本想反对,可想想自己在扬州的时候被人骗了欠下那大笔亏空,到汉口镇贩盐又几乎没有多少积蓄,如今到汉阳县衙当了快一年的门馆先生,却又最终如此狼狈,完全心灰意冷的他麻木地点了点头说:“回松明山。”

马亮和刘谦没想到汪道蕴竟然执意要走,对视一眼后,不禁都觉得有些棘手。他们之前是想着越快把人赶走越好,可周县尊发话之后,才醒悟到那样做太着痕迹,还是养闲人的做法更妙。于是,他们打了个眼色之后,一个人上来拼命阻拦汪道蕴,好话说了一箩筐,一个人拔腿过去,把周县尊给请了过来。不多时,这位汉阳县令就带着满脸得意的霍秀才匆匆过来。

“汪先生,你这又是何必?本县这一年多来,从不曾亏待过你,如今不过是一个玩笑似的赌斗,你却当了真,这又何苦?干脆这样,本县二子年龄相差三岁,课业进度也不同,本来就应该区分对待,从此之后霍相公教长子,你教次子,岂不是两全其美?至于这县衙官廨太小,本县让人腾出一间屋子给霍相公就是,哪里就需要你腾地方?”

周县尊说着便带出了两年多来练就的县尊气度,竟是不由分说地吩咐道:“来人,去夫人那儿取十两银子,就当本县给汪先生的重阳礼。”

汪道蕴被噎得浑身直打哆嗦,重阳节和他有什么关系,他还没到四十,这不是拿银子堵他的嘴吗?他紧咬牙关想要拒绝,可在周县尊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下,他虽说脊背挺得笔直,可到了嘴边的拒绝却死活说不出来。反倒是吴氏见丈夫如此被人相逼,心里憋着的一团火登时升到了顶点。

“外子只是个不善心计的寻常读书人,县尊和各位何苦为难他?他这门馆先生当了一年,怎生早没有人登门毛遂自荐,晚没有人登门毛遂自荐,偏偏昨日他那松明山的族弟一登门,便有人毛遂自荐了,还邀他这没心机的人赌斗什么文章学问?既然都是赌斗,何苦还说这是玩笑,他输了我们走就是了,徽州歙县松明山老家还有百多亩地,自可舒舒服服做个小地主,也不用受这份闲气!”

第三四五章 打了老的惹出小的

吴氏平日为人温和,哪怕她是汪道蕴的元配妻子,马亮刘谦那两个婢妾却常常对她冷嘲热讽,她却从不计较。因此,今天素来柔弱的她竟是突然表现得这般强硬,每一个人都有些措手不及。就连身为丈夫的汪道蕴,也忍不住侧头去看妻子,眉眼间满是惊讶。而吴氏却根本不在意那些目光,寸步不让地说道:“松明山汪氏虽不是什么显赫门庭,外子和妾身的儿子也不过去年才进学,但他好学上进,外子和妾身在外已久,当回去好好教导儿子!”

她说完便拽着汪道蕴径直回房,留下了院子里几个面色各异的人。这时候,周县尊方才意识到料错了汪道蕴的自尊心,也低估了吴氏的脾气,登时脸色阴沉了下来。他上任以来在汉阳县也算是顺风顺水,两个师爷替他看着三班六房,自己也算政绩不错,哪曾想今天竟然在区区一个师爷面前吃瘪。足足好一会儿,他才冷笑道:“没想到本县礼贤下士,最终倒是反担了不是!罢了,去留随他的便!”

刘谦和马亮不禁全都朝那位霍秀才看去,要不是这家伙显摆太过,怎会把事情闹到这样的地步?而霍秀才却对他们那恼怒的眼神视而不见,反而对周县尊拱了拱手道:“县尊说的是,汪师爷学问文章不好也就罢了,却如此没有气量,如何能够履行教导两位公子的职责?他自己有自知之明愤而求去,县尊竭力挽留他却反而口出恶言,传言出去孰是孰非不问自知,县尊又何必为此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而懊恼?”

周县尊又不是菜鸟,听多了别人的阿谀奉承,因此霍秀才这话不但没让他消气,反而更加不悦。偏偏就在这时候,一个亲随匆匆而来,见这满院子都是人,他迟疑了片刻方才上前说道:“县尊,二位师爷,门外有人自称是汪师爷的儿子,前来接父亲回乡。”

此话一出,院子里的众人全都愣了一愣,而屋子里正在收拾东西的吴氏也听到了其中几个字,一时什么都顾不上了,慌忙快步出来,声音颤抖地问道:“你说什么?相公和我的儿子?他真这么说?”

尽管看到县尊等人的脸色都有些微妙,但吴氏这问题很好答,那亲随只得干笑道:“他自称汪孚林,是汪师爷和娘子的儿子,想来应该不会错吧?”

“双木!”吴氏一时悲喜交加,几乎下意识地转身冲进了屋子,见汪道蕴呆呆站在那儿,她便抓住了他的双臂,连声说道,“相公,听到了没有,是双木,是我们的儿子来接我们回去了!”

汪道蕴几年都没回去,印象中的儿子还是个稚嫩的童子,此时听到人竟然特意从徽州府跑到汉阳府来接自己,心中自然说不出什么滋味。本来因为输给霍秀才而不得不狼狈回乡的那点不甘心,竟是被一种莫名的期盼而取代。几年不见,儿子都已经考中秀才了,听说去年岁考也进了一等,不知道人究竟长成了什么样子?不管什么样,总不会和他这样一事无成,一定会是个和汪道昆汪道贯兄弟一样的有才之士!

周县尊心念一转,便已经打发了那亲随去请汪孚林进来。而这时候,马亮瞥了霍秀才一眼,便在周县尊耳边用极低的声音说道:“既是汪师爷的儿子来了,那便正好,让霍秀才出马,横竖他已经得罪了老的,若是能让小的再出个丑,也能够让县尊出口气。”

听到马亮这么说,周县尊却没做声。这时候,刘谦已经默契地在霍秀才耳畔耳语了起来。不多时,之前那亲随便带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进来,只见其面如冠玉,笑容可亲,白袍青履,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珠玉,看上去分外朴素,却赫然翩翩少年,即便之前和汪道蕴闹得很不愉快,大多数人也不禁在心底暗赞了一声。只有霍秀才用挑剔的眼神端详着汪道蕴的这个儿子,嘴角露出一丝嘲弄的笑意。

“学生汪孚林,见过周县尊,各位相公。”汪孚林长揖行礼,随即不卑不亢地说,“家父在外多年,学生和舍妹三人不胜思念,故而学生从徽州府出发赶到汉阳县,打算接家父回乡。家父在县尊幕府一年多,有劳县尊照应了。”

哪怕县衙刚刚发生了什么,汪孚林早已经收买了人,知道得清清楚楚,可这时候他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口吻异常恭敬客气。接下来,见周县尊满脸假笑,口中对自己说着些谦逊的话,其他两个师爷模样的人亦是口不对心,他心不在焉地敷衍着他们,眼神却瞟向了西厢房的方向。据他所知,汪道蕴和吴氏就是住在这里。只是,他来了已经这么好一会儿,里头为何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反应,就仿佛没人似的?

这时候,霍秀才终于瞅到了空子,当即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听说汪师爷在入县尊幕府之前,生了一场大病,可却是吴娘子千里迢迢赶了过来侍疾,汪公子却留在家里,这似乎不大合情理吧?”

当初功名危机的时候,这一条就被人拿出来挑剔过,可此时此刻时隔一年多,竟然被个不相干的人拿出来翻旧账,汪孚林当即朝这个发话的家伙看了过去。他早就派了个人盯梢马亮,这两人接触的经过,包括霍秀才的底,他都摸透了。这个今天踢老爹场子的家伙,据说劣迹斑斑,就这么个货色,刚刚打了当爹的脸,现在又向当儿子的出手,真以为汪家人好欺负?

他正想要开口讥嘲两句,就只见西厢房门帘猛地一掀,却是一个中年妇人快步走了出来。尽管没有任何从前的记忆,可他还是从那张和自己很有几分相似的脸庞上,认出了对方来。他张了张口,却不知道怎的,那个称呼卡在嘴边一时半会出不来,可对方却一下子冲到了面前。

“双木!”

汪孚林几乎来不及有任何反应,就被人死死搂在了怀中,那巨大的力道几乎让人窒息。尽管他从前一直觉得,汪道蕴和吴氏这对爹娘只是名义上的,他根本就没照过面,谈不上什么感情,可这会儿听到吴氏那带着哭腔的呼唤声,以及那温暖的拥抱,他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多两个爹娘就多两个爹娘吧,反正他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那个世界了,对他们好一点,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于是,他只能有些笨拙地安慰道:“娘,我这不是很好?我来接你和爹回去……”

他这话还没说完,吴氏就松开了手,擦了擦眼泪便站起身来,却是看着霍秀才,一字一句地说道:“霍相公好歹也是读圣贤书的人,难道就不知道父母爱子之心吗?相公之前重病,捎信来时,特意嘱咐我一人前往,莫要耽误孚林课业,甚至莫要告诉他此情,试想天下有多少父母不是如此?到了你嘴里却变成了不合情理,看来霍相公书是读得好,可这天理人欲却一窍不通!”

汪孚林已经完完全全愣住了。从前只觉得汪二娘那泼辣性子不知道像谁,现在看来,那绝对是遗传的!吴氏看着柔柔弱弱,可这战斗力不错啊!

霍秀才已经快气疯了,立刻反唇相讥道:“哼,吴娘子倒是尖牙利齿,孝道大如天,你们夫妇这不是心疼儿子,而是纵容儿子!汪师爷那文章学问不过尔尔,我倒想称量称量,你们这儿子如何!汪小相公,你读书几年,进学时名次如何?”

瞧见周县尊等人一副作壁上观的模样,汪孚林便神情自若地说:“我六岁启蒙,十四岁进学,侥幸道试最后一名。”

“原来是最后一名。”霍秀才登时面有得色,正要继续讽刺,他却看到汪孚林对他笑了笑。

“去岁徽州一府六县岁考,我侥幸也是一等倒数第二。”

此话一出,深知岁考科考何等厉害的霍秀才登时面色微变,就连周县尊也有些动容。岁考和科考是府县历年来取中的所有秀才集合到一起考,其难度虽说和乡试不能比,可真正说起来却比道试还残酷,能进一等的那全都是佼佼者。更何况汪孚林年初才刚刚道试进学,年尾却又在岁考进一等,何其难也?

霍秀才自己就从来没进过岁考一等,此刻却还强充过来人道:“岁考三年两次,这次一等不代表下次一等,更何况三年两次岁考之中,下一次是科考,那才是真正的强者如林。”

“相公教诲,我记下了。”汪孚林见霍秀才面露得色,突然词锋一转道,“之前提学大宗师莅临徽州亲自岁考时,也曾经如此说过。大宗师还说,把我压在榜末,便是为了让我戒骄戒躁,继续上进。”

南直隶督学御史虽说和县令是一模一样的品级,但重要程度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连周县尊听到这话,都不由得再次仔细端详汪孚林,马亮和刘谦更是暗自嘀咕是否汪孚林自卖自夸。他们还只是想,霍秀才却冷笑了起来:“少年人不要自吹自擂,南直隶之大,生员数量超过数万,大宗师哪会认得你?”

“本来是不认得的。”汪孚林已经听到背后屋子里有人出来了,仿佛还有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他却没有回头,而是气定神闲地笑了笑,“但因为我进学之后,徽州也曾经有和这位相公差不多想法的人,认为我不守孝道,兼且还以侄为奴,因此把大宗师惊动了过来。事情闹到最后,却是奸人自受其害,我却得证清白,因此大宗师这才对我颇有印象。”

汪道蕴起初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汪孚林,不由自主出来,见汪孚林在人前侃侃而谈,只觉得这个儿子又令人陌生,又让人欢喜。可听到汪孚林说当初进学之后还有那样一场风波,他不禁为之色变。就在这时候,他就只见汪孚林突然转过身来。

“对了,好教爹得知,南明先生和二老爷的七千两欠账,儿子已经全部偿还了。”

第三四六章 亲不亲一家人

嘶——

尽管极力抑制,但在场还是有人发出了倒吸凉气的声音。昨日汪道贯过来,揭开了汪道蕴欠汪道昆巨债的事,正因为如此,本来就只是勉强留着汪道蕴的周县尊,方才会默许两个师爷来一场逼宫,把这个儿子不喜欢自己也看不上的门馆先生给撤换掉,然后权当养个闲人给自己刷名声。可今天一开始分明进行得很顺利,可渐渐就偏差巨大,到最后不但汪道蕴的儿子从天而降,而且其人看样子丝毫不像汪道蕴的徒有其表,竟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现如今这小子竟然说已经还清了七千两债务!那可不是七十两七百两,而是整整七千两,中等人家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见过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