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如松听到消息,又看到那个五花大绑的芦柴棒少年被人押上来摁跪在地上,他忍不住朝后进来的汪孚林和小北瞅了一眼,暗叹这要是他家里有个如此剽悍的妻子,平时一个闹别扭的时候,会不会在房里就大打出手?这比什么悍妇都更吓人,听说戚继光的夫人就是这样的,他可消受不起。

而岳光虽不知道汪孚林差点遇险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自己挑出来的人险些逃跑,甚至还引发了一场骚乱,更是感到背后冷汗涔涔,不等李如松问起,他便慌忙开口解释道:“这小子说是叫小齐,还有一个哥哥小罕,平时都还算安分守己,没想到今天竟然闯了这么大的祸事。刚刚那匹烈马在营中横冲直撞的时候,骚乱不小,幸好想逃跑的全都被拿下了。要不将这兄弟二人以及平日编伍的另外三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尽管被称作小齐的芦柴棒少年听不懂太过复杂的汉话,但岳光的某些意思,他还是听明白了,登时面色大变。他自己死了就死了,既然没法成功,逃不出去,与其在这种地方做苦役,还不如死了,可如果连累了哥哥,那岂不是白白筹划?他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唾沫,挣扎着抬起头道:“就是我一个人想要逃跑,你们杀了我,和别人没关系!”

“你今年几岁?”

听到李如松突然这样问了一句,小齐愣了一愣,虽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还是涩声说道:“十一岁。”

“十一岁,呵呵,十一岁能驯马,也算是很有能耐了。但十一岁能想出借驯马的机会,带着那匹烈马跳出马场围栏,而后在整个营地中闹腾一场引起骚乱,说不定还能逃出去几个,你这脑子倒是挺好使的。”见小齐咬紧牙关不作声,李如松这才开口说道,“不说没关系,拉出去,鞭一百。”

这样小的年纪,拉出去鞭一百,绝对就是一个死字,汪孚林轻轻吸了一口气,却用眼神止住了微微有些不忍的小北。他知道,李如松如果真的要杀一儆百,手段会更凌厉狠辣,断然不会用这种零零碎碎折腾人的方式。果然,当芦柴棒似的小齐被人从地上拎起来往外拖去时,固然仍旧咬着嘴唇没有吐出一句求饶,可偏在这时候,外间却是传来了一阵喧哗。

岳光看了一眼李如松的脸色,吩咐架着小齐的人先慢一步,自己匆忙跑了出去,不消一会儿就折返了回来,快步来到李如松身侧低声说道:“大公子,外间是这小子的哥哥小罕,他说这次的事情都是他主使的,和他的弟弟无关,他愿意用性命赎罪,只希望能够放他弟弟一条生路。”

“唔……”李如松突然笑呵呵地说道,“我还想呢,破了偌大一个古勒寨,就带回来一群废物,想不到终于有个有胆色的。你出去,把人带进来见我。”

对于李如松这样的反应,汪孚林不由得沉思了起来。照李如松之前对他说的那些话来看,如果那个小罕能够表现出某些让李如松满意的素质,别看刚刚那场骚动很不小,可这兄弟二人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却非常大。想到这里,他扫了一眼这座刚刚重新回来时,已经不见了刚刚那些女真少年的屋子,冲着小北勾了勾手,等到她凑过脑袋的时候,他就对其低声言语了几句。下一刻,小北就二话不说起身溜了。

而不多时,一个年约十五六岁,赤裸上身五花大绑的健硕少年就被军士推了上来。可到了屋子里,哪怕被人在膝弯上使劲踹了一脚,他却只是往前踉跄了一下,竟然硬挺着没有下跪!

第五四九章 王杲是你什么人?

眼见岳光和周遭几个军士为之大怒,上前就要把人按跪在地上,李如松却笑了起来。

“果然有点意思。”但笑过之后,他就好整以暇地往太师椅上一靠,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叫小罕?胆子倒是不小。只不过,有胆色不怕死的人,这天底下多了。就凭你们兄弟刚刚闹腾出来的这么一出猴子戏,是死是活就只在我转念之间。说吧,如若之前你弟弟侥幸逃出马场,外头又真的起了骚动,你打算如何?是带着这些古勒寨中的人逃出去?还是打算趁机多杀几个辽东的将士?”

“我没想逃!广宁城中都是兵,李大帅又治军那么严,就算大家分散逃,也绝对没有一个人能逃出去。至于杀人,辽东兵强马壮,我们这些没有兵器,又只有这点大的,根本不可能是对手。”

小罕一边说,一边调整站立的位置,同时活动了一下刚刚被踹了一脚后极其疼痛的膝弯。见李如松显然对自己的第一句话有些意外,他这才镇定自若地继续说道:“我们都是古勒寨幸存的遗民,落到现在的下场,不能怪别人,只能怪王都督非要和李大帅对着干。我只是想借着今天的机会一见大人,恳求大人禀报李大帅,希望能够减轻十岁以下孩童的劳役,让他们能够填饱肚子,能够活下来。”

相比刚刚小齐以及其他女真少年的汉话,小罕的汉话显然要说得流利一些,但有些字眼听着还是有些别扭,但这话里的意思,没有人会听不懂。

果然不出他的猜测,闹这么大只是为了见上李如松一面!

而汪孚林眼睛审视着人,脑子则在思量李如松之前让岳光带人来见时的要求,心下越发觉得这位李大公子用一条会汉话的标准,便给那些女真少年俘虏划了一条分界线——大明对女真一向都封锁得很厉害,底层的女真平民、奴隶甚至于一些将领和军官的子弟,大多肯定是不会懂得汉话的,能够听说的少年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部落重要人士的子侄,又或者是有汉人血统,跟着父母学过汉话的。而再加上让他们自述才能,甄别起来就更容易了。

而眼前这个女真少年,显然便是颇有脑子的那种人,借着弟弟这样大闹一场,成功见到李如松,虽然不像其他人那样说跪就跪,恭顺臣服,却在言谈之间表现出了更多的见识,最后提出了一个不那么离谱的要求。但即便如此,冒的风险仍然非同小可,毕竟一个不好就肯定没命了。而且,这个少年真正的目的,却还值得商榷,他可不觉得此人会为了那些小孩子豁出命。

“让他们活下来?这么说来,代价就是你兄弟二人的命?”

小罕的脸色明显苍白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咬咬牙说:“那我也只能认命,但希望大人能放过我弟弟,他只有十岁,什么都不懂,都是听我的。但他会驯马,还会很多别的事情。古勒寨周边那些山,他闭着眼睛都能走出来,山间哪些果子和蘑菇有毒,哪些能够食用,哪些地方能够猎到毛皮,却没有凶狠的野兽,哪些地方的部落很友好,哪些地方却嗜杀,他都知道。如果大公子能够饶过他的性命,他可以一辈子为大人做牛做马。”

听到这里,李如松终于再次笑了起来。端详着这个依旧没有下跪的半大少年,他瞥见汪孚林仿佛在那出神,便开口叫道:“世卿,想什么呢?”

看到这么个少年侃侃而谈,汪孚林正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最初那会儿面对功名危机,在明伦堂上面对提学大宗师谢廷杰质询侃侃而谈的情景。然而,他那时候并不是只有十四岁,两世为人的离奇经历,让他拥有远胜过这年代人的经验和阅历,可眼前这个女真少年却是货真价实就这么大,却敢想敢拼敢搏命,到底是在白山黑水之中挣扎求存的,不能轻视了少年的智慧!

正好听到李如松发问,他就笑着耸了耸肩道:“没什么,就是想起了我自己当初的事。”

这要是别人,当年险些被革功名,肯定当成很不光彩的事,一辈子讳莫如深,可汪孚林答了一句,李如松再一追问,他就笑呵呵地当着堂上众人的面说了出来。尽管满屋子连带李如松在内全都是武职,对于进学秀才那点事都不大了解,可汪孚林很会说故事,他们不禁都被他的节奏给带了进去。哪怕连汉话不算十分熟练的小罕,以及被押在最后头的小齐,也都竖起耳朵听着每一个字。

当汪孚林说到算计自己的汪秋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局时,李如松差点没笑岔了气:“没想到世卿贤弟还有过那样窘迫的时候,只不过最终大获全胜,大快人心。只不过,你家里真有个现如今已经十三岁的儿子?”

“如假包换,这不,去年回去参加道试了,我出京到了蓟镇,又到了辽东,还不知道他考出了秀才没有。”汪孚林说到这里,眼睛迅速瞥了一眼那小罕,见他这个突然被人忽视的主角站在那里没有半点不耐烦,一副极其沉得住气的样子,他就词锋一转问道,“所以刚刚看到这个小罕当着李兄的面侃侃而谈的样子,我就想起了自己当初那点事。临危不惧侃侃而谈,你应该不是普通人吧?之前被王台押送过来的王杲,是你什么人?”

嗯?

李如松没想到汪孚林东拉西扯说了一大堆自己的事情之后,突然竟是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他的眼神一下子锋利了起来,就只见小罕连眼皮子都没眨动一下,直截了当地说道:“他是我外公。”

外公……竟然真的会这么巧吗!

汪孚林只觉得一颗心猛然一跳,却没想到李如松霍然站起身来,竟是嘿然笑道:“好,我就说,刚刚带上来的怎都是些没用的人,原来有胆色有见识的却藏起来了!你,还有你弟弟,算是有用的人。相比没用的人,有用的人总会有一条出路。”说完这话,他就对岳光吩咐道,“我回去会对父亲说,十岁以下的孩童,每日劳役时间减半,别把人都折腾死了,这广宁城中需要干活的地方还很多!”

等交待完这些,李如松才仿佛想起汪孚林似的,连忙扭过头去笑呵呵地问道:“世卿贤弟,怎么样?要是之前那些人你都看不中,这营地里随便你去挑,挑中谁就直接说,只要不是十个八个,就当我送给你的。”

为什么不给我这两个?我就想要这兄弟俩,你能给我,能容忍我回头问清楚之后把他们一刀宰了?

汪孚林在肚子里腹诽了一句,但那也只是想想而已。他很清楚,哪怕没有他单刀直入的那一句话,李如松也显然被他们这一出戏给吸引了,十有八九会选择把人带回去细细再做盘问,以备他用。总而言之,能够在得知上头有辽东总兵府的大人物驾到时,急中生智想到了这种办法,而后兄弟搭档演了这么一出戏,来见李如松,不论怎么说,就算不是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这对很有名的兄弟,也绝对不是寻常人物。

因此,片刻之后,他就笑眯眯地说道:“刚刚有个少年说很熟悉抚顺关外的情形,我从马场回来的时候却没瞧见,已经让人去问了。不过,我刚刚在马场险些被这小齐纵马所伤,李兄把人赔给我一阵子,应该没关系吧?我迟早是要回京的,总不可能捎带女真人,我在辽东期间,让他们两个跟我,如何?”

尽管李如松对于那个小小年纪就能驯马的小齐也颇感兴趣,但人终究还太小,相对于刚刚侃侃而谈的小罕,就明显给比下去了。再说汪孚林说的是在辽东期间,明确表示不会带回京去,回头总还是李家的人。他此刻也发现小北溜出去了,这就表明汪孚林对之前那个自陈了解抚顺关外情形的女真少年真的很感兴趣。想到小罕刚刚历数了弟弟小齐的一堆优点,结合之前汪孚林和小北透露的此来目的以及过往经历,他也就才到了汪孚林为什么要这两人。

无非是为了钱财二字。

于是,在仔细考虑了一下之后,他最终便爽快地笑道:“好,既然是我自己答应的,人给你!”

此时此刻,已经有人给五花大绑的小罕以及小齐兄弟解开了身上的绳索,但依旧捆了双手。当听到李如松和汪孚林二人的对话,小罕的眼神中登时流露出了一丝凝重,可是,当他回头去看弟弟时,却发现小齐正揉着手腕,看汪孚林的眼神中显然带着深深的仇视,他不由得头痛了起来。

自从古勒寨被辽东兵马所破,外祖父王杲仅能带走很少一部分家眷,祖父和父亲虽说及时带着大多数族人逃过一劫,但继母使坏,他和弟弟根本他来不及跟上,就在辽东兵马的铁蹄下沦为了战俘。他倒是早想过如何见上李成梁一面,可王杲一个嫡亲孙子却在表露身份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不得不耐心地拖到了广宁。今天明明一切都很顺利,可紧跟而来的变故却一再发生。

今天来的应该是李如松,可问他和王杲什么关系的,却是李如松身边这个比他年纪大不了几岁的少年,而非要把弟弟要过去的,也是这个人。听此人之前的口气,应该是中原的读书人,这样的人来辽东干什么,又为什么会关注他们这样旁人眼中不值一提的战俘?

可想归想,小罕就算再聪明,也没有办法挽回已经决定的事。他默然无语地被人押了出去,路过弟弟身边的时候,他用又急又快的建州女真方言吩咐了一句,大意是小心谨慎,不要乱来,随即就被人推搡出了门。背后没长眼睛的他当然不会看到,汪孚林一面看着他的背影,一面轻轻摩挲着下巴,眼神有些微妙。

汪孚林落后李如松一步出了屋子时,就看到一旁那双瞪着自己的眼睛。

对于一个十岁少年的敌意,他丝毫没放在心上,反而笑吟吟地眨了眨眼睛道:“想报仇吗?要是想的话,跟在仇人身边,那可是最好的报仇方法。元杂剧赵氏孤儿挺有名的,但我儿时在一本杂书上看到过一个更离谱的版本。说是屠岸贾杀了赵氏一家,斩草除根的时候却被程婴骗过了,漏掉一个赵武。后来屠岸贾阴差阳错把赵武养在了膝下,最后这个视若亲子的养子长大之后,却断送了他的性命。小家伙,学着一点人家的隐忍。”

李如松不禁犯起了嘀咕。且不说这一出乱七八糟的赵氏孤儿故事,汪孚林这中心意思是什么,指导年幼的仇人如何报仇?

第五五零章 两个哈赤

早早因为汪孚林的提醒而溜出屋子去的小北,狐假虎威在营地晃了一圈,不但找到了之前那个自称奴才,又说对抚顺关外山河地理很熟悉的那个少年,而且趁着把人提溜在身边,她还进一步打听到了关于古勒寨中的更多消息。此时此刻,那少年亦步亦趋跟在小北身后,始终弯腰控背,不敢抬头。尤其当远远看见李如松那一行人出来时,他更是打了个寒噤,直接膝盖一软跪趴在了地上。额头贴着地面的他听到人声渐近,而后仿佛就在身前不远处停了下来。

“世卿这眼光还真是……一头挑了一个骨头最硬,恨不得杀了他的,一头却让你挑中了这么个磕头虫。你刚刚一个人偷跑出来溜达,可逛完了?”

小北回头瞅了一眼头都不敢抬的那个瘦长少年,继而又看了看汪孚林身边那个用牛筋牢牢捆住双手的桀骜孩子,随即笑着说道:“就四处瞎转而已,人既然挑好了,我当然跟李大哥你回去。”

同样被牢牢捆住双手的小罕瞥了一眼那个跪趴在地上的少年,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脸上丝毫表情都没有。他敏锐地注意到,李如松身旁的那个人一直都在打量自己,那眼神中倒不像是有什么恶意,但却仿佛藏着某种他难以理解的情绪。然而,当出了营地,他们三人被人用绳子栓在马后的时候,意识到自己一会儿就要在大庭广众之下随马奔跑,想起之前从古勒寨被押送到广宁的时候一路拴着绳子踉跄行走,他的眉头不由紧皱,心底充满了深深的屈辱。

明国也好,高丽也好,也不知道奴役了他们女真人多久,不会一直这么下去的!

尽管一行人并未打马飞驰,但等纵马一路小跑来到了辽东总兵府外,下马的汪孚林还是发现三个少年停下来之后,正弯腰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就连之前能够驯马,体力应该很好的小齐也不例外。他在路上来不及问小北具体打听到什么,这会儿仿佛毫不在意地让人把自己要的那两个人送回客院去,就跟着开口邀约的李如松去用午饭了。

等用过午饭,听李如松说沈家叔侄一个在李成梁那里,一个在后院演武场,他仍然没有立刻回院子,而是冲着小北使了个眼色,两人遂分头行事,一个去演武场,一个去宿夫人那消磨了一段时间。

等夫妻俩最终回到客院,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可一踏进客院,汪孚林就只见两个女真少年依旧被捆着双手站在院子里,仿佛被送过来之后就没挪过窝。面对他们回来,小齐根本连动都没动一下,另一个少年却慌忙跪下了。

见此情景,心中奇怪的汪孚林立刻扬声叫人,匆匆出来的碧竹就连忙解释道:“小官人,送他们过来的亲兵特意吩咐过,说是女真人野性难驯,尤其是那个小的能驯烈马,又用那样的法子脱身,必定满身刺头,最好先捆着饿几天,让他们吃吃苦头才好。先头因为宿夫人说男女有别,如今咱们和沈公子他们都是分开住的,我一个人怕制不住他们,就干脆没动他们,不过也担心他们饿坏了,丢了两个馒头给他们吃。”

汪孚林知道碧竹虽是身手不错,可毕竟没经历过生死,小北之前要不是打一个猝不及防,未必制得住那个小齐,所以他也没怪碧竹的谨慎。宿夫人之前的顾虑虽说没错,可也把李二龙那些浙军老卒和钟南风那三个给隔离了开来。他又不想人多嘴杂,除却院子洒扫之外,没接受总兵府的丫头仆妇,这下子多了两个心思难定的小家伙,身边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毕竟,那个磕头虫暂且不提,这小齐虽只十岁,却是一定要人牢牢看着的。

他想了想,见小北开口要说话,便直接先把人推进了屋子,又冲着碧竹使了个眼色,让她在外头看着。一进屋子,他拉着小北到炕上坐了,继而立刻问道:“你之前在营地里转了一圈,打听得怎么样?”

“院子里那个之前自称奴才,说是熟悉抚顺关外地理的少年,他说自己的母亲是被王杲掳劫到女真去的辽东汉人,沦为奴隶之后,伺候过王杲,但也伺候过王杲的儿孙,后来就有了他,因此他根本说不清楚父亲是谁,只知道自己生下来就是奴仆,母亲因为吃了太多苦,在他八岁的时候就死了。至于他的名字,叫做阿哈。”小北刚说到这,就看见汪孚林的脸色明显阴沉了下来,连忙问道,“怎么,你觉得他说假话骗我?”

“不是。我虽说不怎么懂他们的语言,但有几个词还是知道的,阿哈不是名字,只是贱称,要是用汉话翻译过来,就是奴才。”

小北顿时眉头大皱,这就相当于中原人给世仆起名字叫做奴仆,比叫做猪狗之类的还要作践人。她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继续说道:“阿哈落地就是奴隶,因为他还算机灵,在伺候过王杲的两个儿子之后,十岁开始就调到了王杲身边担任亲随。因为母亲的关系,能够说一口比较流利的汉话,而且对建州的情形颇为了解。他说,今天驯马的那个芦柴棒似的小齐,叫做速尔哈赤,自称是主谋在李大哥面前担下所有责任的,叫做奴儿哈赤,好像就是这么个音,他们都是王杲的外孙,据说王杲逃跑的时候,妻妾儿女带上了总共二十多号人,外孙之类的估计是顾不上了,各式各样的亲眷被杀被抓的都很多……”

奴儿哈赤……努尔哈赤?速儿哈赤……舒尔哈齐?

居然李成梁在大破古勒寨之后,真的把这对兄弟给一块抓回来了,然后就自己跟着李如松第一次去看这些俘虏的女真少年时,真的就直接给撞上了,这算是什么运气?

汪孚林忍不住在心里问了自己一声,暗想之前那会儿是不是应该在旁边煽风点火,直接让李如松一怒之下把人砍了,那就兴许没有几十年后那场萨尔浒之役大败,更不会有清军入关。但想想努尔哈赤的崛起和李成梁的放纵有脱不开的关系,不把某些关联彻底弄明白,杀了这对兄弟也白搭,李成梁就不会扶持别人?更重要的是,李如松之前分明心头已有定计,并不打算杀了这对兄弟,他要是胡乱撺掇,之前在李家人面前的铺垫功夫就完全都白做了!

他须臾就回过神来,继而嘿然笑道:“既然是老天爷让我撞上的,那辜负了还真可惜。”

小北不大明白地看着汪孚林,突然就只见他站起身来往门外走去,连忙跳下炕来跟上。等出了屋子,她就只见阿哈竟然还跪在地上没敢起来,不禁更加讨厌这样根深蒂固的奴性。可这时候,她发现汪孚林不知道什么时候抽出宝剑上了前,径直走到了那个直挺挺跪着的少年面前,手起剑落,竟是砍断了那捆住其双手的牛筋绳子。而阿哈在一瞬间的愣神过后,慌忙磕头道:“多谢主子。”

“如果按照女真人的话,主子两个字怎么说?”

听到汪孚林这话,阿哈愣了一愣,赶紧老老实实地说道:“叫做厄真。”

“主子叫做厄真,奴才叫做阿哈,你生下来就是不知道父亲是谁的阿哈,而且名字也叫做阿哈,那么,有没有想过这辈子不当阿哈的话会怎样?”

“奴才……奴才不知道。”阿哈终于抬起头来,脸上却满是茫然。古勒寨没有了,那些动辄痛骂鞭笞的厄真没有了,可头顶悬着的利剑却换成了那些辽东的兵将,仅仅是在进抚顺关回到广宁这一路上,他就看到好些个和自己一样的阿哈不堪驱策赶路倒毙在路上,没有人收殓尸骨,就如同那些在古勒寨中触怒了厄真,被活活打死又或者被杀死的阿哈一样。

他不知道这辈子自己不做阿哈,还能做什么,因为那些厄真贵人都曾经骂过,说是他这个人还不如牛马来得有价值。

汪孚林看出了阿哈的失神,当下岔开话题问道:“会武艺吗?”

“会一点。”阿哈使劲吞了一口唾沫,决定不去想汪孚林刚刚说的那些话,生怕自己的回答让对方不满意,他甚至又补充道,“之前突围的时候,玛法(王杲)给我们发了武器,让我们顶在最前面杀出去。我因为从前偷看过几个厄真练刀,偷练过一点武艺,所以才逃出了一条命。”

“那么,打得过小齐吗?”汪孚林指了指小齐,见十岁少年顿时浑身绷紧了,而阿哈在偷看了一眼之后,立刻死命摇头,他就似笑非笑地问道,“他大概就十岁,你应该有十四五,为什么打不过他?”

阿哈心道速儿哈赤年少却敢拼命,烈马都能驯,甚至独立杀过恶狼,他一个奴仆不可能与之相比,可话到嘴边,他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最后好容易才讷讷迸出了几个字:“我不敢。”

小北听汪孚林和阿哈一问一答,心里越发不是滋味,此刻更是被这个回答给气坏了,当即厉声叱道:“这里又不是古勒寨,现在你们全都是一样的战俘,你怎么就低他一等了?”

“我……”阿哈张大了嘴,可眼神却比之前更加惊恐了起来,生怕下一刻就遭受一顿拳打脚踢。别说有缘故,无缘无故的这种打骂从前还少吗?

汪孚林没看小北那气呼呼的样子,若有所思地问道:“要是我让你现在爬起来,上去给他两个巴掌呢?”

阿哈一下子呆在了那儿,见汪孚林抱手而立,他登时有些犹犹豫豫地往小齐望去,见对方那眼眸中闪动着狰狞恐怖的光芒,他登时打了个寒噤。他还记得,这兄弟俩随同祖父父亲来到古勒寨后不久,因为他们的母亲也就是王杲长女都死了,王杲又很重视他们的祖父,再加上他们的继母是哈达贝勒王台的族女,因此对他们在家里受人欺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一来,下头的阿哈们自然也免不了有所怠慢。

那时候王杲身边有一个颇为受宠的阿哈瞧不起寄人篱下的他们,于是在兄弟俩面前说过几句不好听的话,可速儿哈赤却在第一次用小弓学习弓箭的时候,就把那个阿哈一箭射死!事后,王杲只不过是哈哈大笑,完全没放在心上。

如果他眼下敢下手,日后速儿哈赤一定会狠狠报复他的!那两兄弟一个有脑子,一个有武力,哪怕在辽东沦为俘虏,也一定比他能够出人头地,他们不会放过他的!可如果打了,他的境遇是不是会好一点?

可是,眼见汪孚林和小北全都回屋子去了,那个之前看着自己二人的婢女哂然一笑跟着进了屋子,阿哈整个人都陷入了彷徨中。偏偏在这时候,他听到速儿哈赤嗤笑一声,用女真语又急又快地道:“他不是辽东人,很快就要离开辽东的。你要敢做什么,我发誓他日必定斩你的头,取你的心脏喂海东青!”

第五五一章 虏中少年不可小觑

王杲从嘉靖中期崛起辽东,彻底站稳脚跟之后,几乎年年劫掠,岁岁犯边,被劫掠到建州的辽东军民,这么多年陆陆续续早已超过了一千人。再加上从前那几十年上百年掳掠到的辽东人口繁衍生息,光是先前苏克素护河部拥有的奴隶,也就是阿哈中,其中就约摸有数千都带着辽东军民的血统,至于其他的,则主要是征战各部得胜的时候掳掠来的战俘,反而真正属于本族,世世代代都为阿哈的佷少。

部族征战就是为了掳掠财富和奴隶,这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特征。而一朝被劫掠为奴,从小就生活在朝打暮骂,温饱甚至生死都得不到保证的环境中,那种根深蒂固的奴性就深深刻印在了骨髓之中,别说消磨,很多人就这样认命了。

汪孚林还记得,唐朝有奴婢贱人,律比畜产的法律。而到了宋朝,奴婢这个阶层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已经被雇佣制的仆人所代替。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和朱棣在建国之初先后把某些反对者贬为贱民,此外就是极少数赐给勋贵高官的官奴婢,民间收奴仆则是采取婚书这种变通的模式,说是有世仆,但官府原则上是不承认的。

可到了清朝,那真的是遍地都能听到奴才这个自称。尤其只要在旗,一朝生下来,定了主奴名分,又或者汉人民户投身于王公门下,你就算当多大官,也很难摆脱最初出身的那道沟坎,偏偏还有无数人以当旗人为荣!雍正倒是下诏给贱民以及世仆等等良民的身份,但满人的主奴制度是根本,再有魄力的皇帝都不可能去动。于是,所谓主子奴才这种变态的奴隶制,则是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这才和整个封建制一块灭亡。

然而,要汪孚林去深入思考什么制度,什么文明,什么进步落后之类的,那就太难为凡事求实用的汪小官人了。他在意的不是阿哈去不去打那一巴掌是不是奴性作祟,而是他隐约记得努尔哈赤兄弟俩因为继母的关系,在家里不受待见,在王杲那也一样是寄人篱下,可就是这样的处境,王杲的奴仆竟然还会对舒尔哈齐如此忌惮畏惧?奴性这种东西是很难说的,既然刁奴欺主这种事都会有,那么在离开古勒寨这个环境之后,阿哈没有理由再怕那两兄弟。

除非这两兄弟本身就具有让人畏服的特质。而今天在营地中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的表现,已经证明他的猜测很可能是真的。

“汪孚林,要不给他改一个名字,就叫厄真?”

晚饭摆上来的时候,听到小北这样一个建议,汪孚林顿时笑了:“如果现在连那点勇气都没有,你别说给他改名叫主子,改名叫皇帝都没用。”

小北一想到阿哈那悲惨的身世,一想到阿哈的母亲好端端的被掳掠到古勒寨,被异族人凌辱,生下的儿子又沦为奴隶,如今她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又机缘巧合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故土,却别说勇气,连脊梁骨都是弯的,完完全全是奴颜婢膝的性格,就觉得整个人憋得慌。

一顿饭吃得毫无滋味,她让碧竹出去瞅一眼,就听说阿哈虽没跪着,却是呆呆盘腿坐在院子里,而小齐也已经熬不住坐在了地上,可在后者的目光瞪视下,前者愣生生半点勇气都生不出来,别说打人,就连靠上前去也不敢,她不由得怒气冲冲地说道:“真的气死我了!他就不能有点出息?”

她气咻咻地看了汪孚林一眼,见其没有出声,仿佛在那想心事,她忍不住问道:“难不成就真的把两个人扔在外面挨饿受冻一晚上?你毕竟对李大哥说不会把人带走,他才给你的,真要有个好歹来……”

“他们虽说年纪小,可终究男女有别,我一会儿把人丢给李二龙和钟南风他们,顺便对沈先生和士弘打个招呼。”

汪孚林安抚了一下有点炸毛的小北,随即笑呵呵地说:“你也不用太生气,那个小齐能够驯服成年人都没办法的烈马,哪怕只是拼命一搏而赌赢了,那也说明他的能耐。而一个在古勒寨中被所有人踩在脚底下的奴隶,他只要想一想后果,不敢随便动手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之前那样一试探,阿哈的身份已经确凿无疑,否则他不至于这么怕小齐。这样一来,只要是他说出来的建州女真那些情况,至少能有七分可信,就算回头李如松把小齐要回去我也不吃亏。”

小北没想到汪孚林竟然对外头那个胆小鬼如此看重,心里有些犯嘀咕。可她更知道,汪孚林这个人认准的事情多半有道理,所以也只是狐疑地挑了挑眉。等到汪孚林出去吩咐了碧竹,叫了那两个小家伙起来,带了他们到沈家叔侄以及那几个浙军老卒和钟南风他们暂居的那个客院去,她本打算跟过去,可眼珠子一转,就决定去宿夫人那儿抱怨两句,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意外收获,比方说遇到李如松时,还能顺带问问小齐那个哥哥究竟什么情形。

汪孚林下午在演武场跟着沈有容学习骑射的时候,就开玩笑似的对他们提过早上那段奇闻,此刻把两个小子提溜过去,他直接把阿哈甩给李二龙这些人,把舒尔哈齐则是塞给了沈家叔侄暂时代管几日。如果是那个更有心机的兄长,他还担心沈家叔侄被人忽悠,到时候说不定成了其借机学习读写,了解汉文化的老师,可十岁的舒尔哈齐一身死脾气又臭又硬,自从他要过来之后就没说过一句话,到了沈家人这边也一样咬紧牙关不吭声,他倒是觉得省事了。

至少暂时放个几天,那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即便如此,沈有容送他出来的时候,汪孚林还是提醒道:“士弘,你别看我丢给你们的小齐只是个十岁孩子,这两兄弟着实有些不同寻常的特质。”

沈有容从宣城到京师,从京师到蓟镇到辽东,如此见识了一番后,哪怕他冲动的个性还在,可整个人已经有了不小的蜕变。哪怕没亲眼看见,可这会儿他细细一想,心里就生出了一个念头来。因为之前那汪叔叔和婶子这称呼在路上被打趣得很惨,他如今终于把称呼给换了过来,和沈懋学各论各的,当下他就直说道:“汪兄的意思是,他们之前一搭一档,奋力一搏,不是为了给古勒寨中那些十岁以下的孩子求情,而是为了能够脱颖而出?”

“尽管冒的风险很大,但只要李大公子真的赏识人才,他们脱身那是必然的,而且还可以顺带给那些幸存的同胞卖个人情。虽说如今都是差不多阶下囚的身份,但也许日后有得见天日的那一天呢?最重要的是,当弟弟的去驯服那匹野马,风险很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丢掉性命,又或者伤残,他却甘心因为哥哥的吩咐去冒险。而且在被内子擒拿了之后,为了不连累哥哥主动求死。至于当哥哥的,反而在当弟弟的被我扣下之后一言不发,足可见心性。对人家狠,对兄弟狠,对自己虽狠,关键时刻却终究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

沈有容生长在大户人家,尽管宣城沈氏的家教很好,可别的人家那些兄弟相争狗皮倒灶的事情却也听说过不少,此刻听汪孚林把话说到这份上,他登时紧紧皱起了眉头。而汪孚林一看沈有容那样子,就知道他听进去了。随着此时已经走到了院门口,门外是一条夹道,这会儿灯光昏暗,看不见外头什么光景,汪孚林心念一转,又说起了小北因为阿哈的奴颜婢膝而大发雷霆的事。

“积威之下,纵使那小齐只有十岁,阿哈被瞪了一眼后,却连对他挥掌相向都不敢,哪怕他的母亲当初受过多少凌辱,他自己又挨过多少打骂。我呢,其实也不是因为阿哈死了的母亲是辽东人氏,所以动了恻隐之心,只是想着在李大帅之前,辽东这边年年败仗,岁岁死人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沦落到这样的遭遇?古勒寨被破之后,能够回归辽东故土的军民乃至于后裔毕竟是少数,毕竟回归也已经无家可归了,反而会被人视作为女真人。”

沈有容最初看到小齐被带过来的时候还捆着双手,心里有些不以为然,此时此刻,他终于为之动容,立刻重重点头道:“我不是三岁孩子,没那么天真,叔父更不是那些腐儒。我们在辽东总兵府住了这么些天,我也了解了不少。这么多年来,单单王杲就不知道掳劫了多少辽东军民,杀了多少将士。而从前辽东兵马也不知道破了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多少寨子。就算是封贡称臣的俺答汗,早年间还不是肆虐北面二十多年,也就是这几年方才消停下来的?”

汪孚林很想冲着沈有容竖起大拇指,赞一声真是接得刚刚好,当下就顺着这话继续往下说道:“对,就是这道理。要说士弘你也知道的,我这样的徽州人嘛,就是爱赚钱,所以古勒寨一破,我寻思着抚顺关那边的互市又要重开,所以也想代家里人去那边看看是否能有机会,可今天的事情实在是给了我不小的刺激。哪怕如今的女真和当年占了宋国半壁河山的兴许未必同源,可同样是散居白山黑水,让人真有点感慨。”

“虽虏中少年不可小觑,汪兄的意思我懂了,回头也会告诉叔父。你放心,我会让人轮流看着他。”

汪孚林和沈有容说这话的时候,院门外夹道处,有一个如同黑猫似的人影静静地隐伏着。直到汪孚林从里头出来,仿佛丝毫没有察觉似的进了隔壁自己那座院子的院门,又渐渐没了声息,那人影方才悄然转身,轻盈而又快速地往李如松书房赶去。

第五五二章 养寇自重

在辽东的一亩三分地上,也许有事情能够瞒得过李家人,但在辽东总兵府中,但使李成梁父子想要知道的事情,那就绝对不可能被蒙在鼓里。至少,在李家人自己看来,这是最合理不过的。因为总兵府便是他们的家,谁还能在家里被外人蒙骗?所以,尽管这总兵府是朝廷的,断然不会有铜管地听之类很离谱的东西,可如果想要,眼线自可密布每一处。

于是,汪孚林和沈有容这段谈话内容,不过一小会儿就送到了李如松那儿。毕竟,汪沈两家人是他招惹回来的,沈家叔侄也就罢了,南直隶望族,亲友不少,可在朝中还没有太深的根基,可汪孚林却不同,尤其是今天还从自己手里讨了两个女真少年过去。

等到母亲那边又有人透信过来,说是小北因为白天的事情,再加上两个女真少年之间那点事,在宿夫人面前多有抱怨,他就更加确信,汪孚林做生意固然是一码事,可今天在营地遇到那档子事之后,要是真的什么都不想,那汪孚林这三甲传胪也就是个功名,本身不过一书呆子而已。想到下人告知汪孚林对于奴儿哈赤和速儿哈赤兄弟俩的评价,对比自己的印象和判断,他不得不承认,到底是在首辅面前都能兜得转的少年看人确实颇有见地。

李成梁本来听说汪孚林那夫妻俩跟着李如松去看一群俘虏过来的女真少年,心下还有些存疑,等长子李如松前来禀报之后,确定真的是一时兴起,哪怕事后因此有些想法,他也就放下了心思。只不过,李如松问出的两兄弟底细,他才是更关注的。

“女真人中,首鼠两端的人多了,那对兄弟的祖父,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苏克素护河部的觉昌安,不就是奸猾无比,两头下注?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王杲的儿子阿台,又让自己的儿子娶了王杲的长女,自己却迟迟不肯归附,直到苏克素护河部的其他人几乎都归附于王杲帐下,他才不得不率众归附。后来,他一面随王杲寇边,也不知道杀了多少辽东军民,一面却又时不时向我辽东总兵府悄悄传送各式各样的消息,这次能够大破古勒寨,就有他通风报信的关系,所以,你之前告诉我,觉昌安的两个孙子居然没来得及带走,就在古勒寨中,倒真的有些令人意外。”

李如松对于父亲李成梁对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觉昌安的评价并不意外,但听到最后这意外两个字,他少不得多解释了两句。

“我问过奴儿哈赤,他说因为他是王杲的外孙,但他的母亲也就是王杲的长女已经去世了,而他的祖父觉昌安和王杲的关系,是利用和提防,所以在家里举步维艰。所以觉昌安给他的父亲塔克世续娶的是哈达部首领王台的养女,而这个继母因为觉昌安父子的纵容,没事就找机会苛待他们,对他们很刻薄。至于觉昌安,儿子多孙子更多,对于这两个已经长大的王杲外孙当然不会有多少重视。所以,我觉得这兄弟俩其实栽培栽培,将来可以作为楔入苏克素护河部的钉子,至少比觉昌安这个见风使舵首鼠两端的老货更顶用,那对兄弟如果能耐,取代他祖父和父亲也不是难事。”

“不止,也许他们还可以是楔入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钉子。”李成梁微微点头,浑然没有把李如松刚刚转述汪孚林的话放在心上。辽东这一亩三分地上,他早已习惯了乾纲独断,不容有任何外人插手。而他很清楚,就凭这一次的战功,哪怕汪孚林因为那对兄弟而有什么别样心思,万历皇帝和首辅张居正也全都不会在意这点小事。毕竟,王杲自从崛起之后,寇边劫掠无数,朝廷恨之入骨,只要这么一个人往京师一送,辽东所有不同的声音全都会压下去。

纵使两个再有心计的少年又怎样?不说女真,由于他崛起太过速度,辽东曾经有多少兵将不服?如今调走的调走,顺服的顺服,至于冥顽不灵的刺头,早就成了坟茔里的一堆枯骨!这一个十五岁一个十岁的女真少年,还不是任他揉搓!

说完这个,李成梁用手指轻轻叩击着扶手,又开口问道:“把王杲押去京师这件事,你去还是你二弟去?”

“二弟去吧,这次打古勒寨,父亲也带了他,战功本来就有他一份。”李如松想都不想,就把机会让了出去,“我一来考了个武进士,二来又有父亲的恩荫,三来之前战功也不少了,让二弟去京师,兴许皇上又或者首辅大人一时大悦,对他有所赏赐,他这军职也就能再往上挪一挪。如今少主权臣,让二弟在京师再留一阵子,观观风色,也好过我们在辽东只能凭着臆测判断国事。”

“那就这么定了。”

李成梁对于长子素来颇为器重,此次令其留守广宁,不过是因为事先打探到朵颜部蠢蠢欲动,只是那攻势果然还是冲着蓟镇,广宁这边安然无恙,反而让李如松少了建功升职的机会,不免有些得不偿失。当下他又命人叫了李如柏来商议进京献俘的种种细节,而李如松既然不进京,则先走一步。

等到了自己的院子,一个亲随上来禀报,道是之前带回来的奴儿哈赤一直安分守己,一步没多走,一句没多问,他沉吟片刻就问道:“他连自己那个弟弟也没问过?”

“没问,但提过,希望能够向汪公子磕头赔罪,换回自己的弟弟。”

“他还不知道要了他弟弟的人是谁吧?”

“回禀大公子,没人敢告诉他。”

“那就好。”

随口吐出三个字,李如松意味不明笑了一声,把亲随打发之后,他却没有立刻回房,而是抱手在院子里站了一站。

戚继光自从调到蓟镇之后,主要功夫都放在修筑墩台敌楼,以及修缮两千余里边墙上,除却这一次和前一次,很少率军出击,显然也深知对倭寇和对虏寇的战法大不相同,所以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轻易不交战,战则求必胜,这也是朝中文武对他的要求,毕竟戚继光在南边抗倭的战功已经够多了,要是在北边还这样不知收敛,一个劲只求出击得胜,偏又在京师左近,也不知道多少人要夜不能寐。

但父亲李成梁却不同,须知从嘉靖后期,尤其是从隆庆年间开始,朝廷的宗旨就是辽人守辽。

李家作为辽东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不像戚继光崛起于东南抗倭,曾在胡宗宪部下,父亲李成梁袭封世职的时候,严党早就烟消云散了,却是从徐阶手上开始,历经高拱和张居正,一直都颇受重用。但是,在人看来是骤贵,根基浅薄,不多打点胜仗,让朝中大佬看看没用错人怎么行?战功越多越好,辽东这块地方现如今是天下九边最不太平的地方,和守别处大不相同。

李家人一贯深知打女真人的要旨。分化拉拢,逐一各个击破,但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全都打没了以后战功哪里来?当然,女真无力打,还有察罕儿的土蛮和泰宁部的速八亥。养寇自重这四个字虽说不好听,但多少领军将领不是暗自放在心上?

“来人!”

等一个仆人应声而入,李如松就吩咐道:“去一趟客院,如果汪公子还没睡,就告诉他,王杲不日就要押送进京,他既然想见见这个人,我明天就带他去。顺便让他带上那个小齐,让他们祖孙也见一见。”

他到时候再带上那个乳名叫做小罕的奴儿哈赤,也就可以瞧一瞧,王杲和这对外孙到底有多深的情分,日后有些事情也就好筹谋了。

第五五三章 囚笼中的枭雄

整个辽东不设布政司和按察司,民政和刑名说是由山东布政司和山东按察司带管,但所有文武之中,哪怕连李成梁这个总兵,却还是受节制于辽东巡抚张学颜。所以,在大多数时候,如果真的有反了各项律法的犯人,都是在各级文官衙门看押,唯有战俘例外。由于辽东一面是女真,一面是蒙古,常常处在两面交战的情况,战俘往往都出自这两族,悍不畏死,故而广宁的辽东总兵府监房直接于地下开挖地窖,整个防守可以说是密不透风也不为过。

当汪孚林跟着前头的李如松,被四个家丁牢牢看在当中的那两兄弟,自己落在最后,沿着石头砌成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下走时,他就发现,这里并没有其他监牢中那种阴暗潮湿外加让人掩鼻的味道。他也是有过好几次探监经历的人,但不管从前哪一次,和眼下这一次都没办法相提并论。且不说名将种子李如松带路,探视的是女真一代枭雄王杲,就拿前头那兄弟俩来说,那就真的可以用风云际会四个字来形容。

地牢总共两层,守备森严,军纪肃然,压根没有牢子饮酒作乐掷骰子赌博,嬉笑怒骂浑然不把职司当成一回事,沿途所见全都是五步十步一个,垂手而立的军卒,当他们经过的时候整齐划一地行按刀礼,却谁也没吭声。这里的大多数的牢房全都空着,显然这座专用来关重要战俘的地牢不接待普通的犯人,而此次哈达部的王台让人送来的,也仅仅只有一个王杲,并没有别人。只有当经过一间有犯人的牢房时,李如松头也不回说了一声。

“这里头关着的,是格保和咬当哈,和之前死在古勒寨的来力红齐名,都是王杲的亲信部将。”

汪孚林对于王杲身边的人只了解个大概,毕竟,兵部的册子上,主要记录的是女真比较有名的族酋名字,像来力红这样杀过明将的当然榜上有名,其他的就没了。而且,大多数将领全都是些乱七八糟的译名,他着实没本事把这些拗口的名字记下来。所以此刻听到李如松着重点出,他少不得就着昏暗的灯火往里头瞧了瞧,却只能隐约看见两个被重重镣铐锁住的黑影,别的就再也看不清楚了。

可是,当他转头过来时,却看见前头被人一左一右挟持住的那两兄弟中,努尔哈赤的反应很平静,而舒尔哈齐却死死咬住了嘴唇,显然心情波动很大。他故意拖后半步,仍然落在最后,眼看那座乌漆墨黑的牢房就快过去的时候,他的耳朵敏锐地捕捉到了身后的牢房中飘来了几个字眼。

“玛法……它斯哈……哈哈济……罕……勃极烈……”

尽管汪孚林勉强根据发音,分辨清楚了几个词语,比如玛法指的是老爷又或者爷爷,勃极烈指的是大首领,罕要么是认出了努尔哈赤,要么就是汗王的意思,但大多数都是有听没有懂,其余的就完全一抹黑了。他唯有在心里暗叹,在辽东这地方,语言不通就等同于聋子。他快走几步追上前头的人,发现这些人不知道是没听见后头的动静,又或者听见也没当一回事,他想了想,干脆就硬挤到了舒尔哈齐身后半步远处。

果然,只有这个十岁少年没有那么深的城府,此时此刻眼睛里满是泪水,却强行忍着没掉下眼泪来。

很快,他就看到前头的李如松停了下来,原来已经是到了最后一道铁门。进去之后他就发现,一墙一门之隔的这里赫然是第二层地牢的尽头,木栅栏对面墙上的高处是七八盏油灯,虽然只能够照亮眼前这一丁点地方,但比之前那昏暗已经好得多了。从他的位置,能够看到里头盘腿坐着一个头戴重枷,脚上锁着镣铐的汉子。人很消瘦,灰白头发和胡子乱糟糟的,正往后靠在墙壁上闭目养神,仿佛对外间的动静毫不在意,更没有抬头看他们这一行八个人。

此时此刻,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兄弟被人两两架起胳膊提溜到了木栅栏前,因此完全能够看清楚里头那名囚犯的样子。

舒尔哈齐打心眼里不肯相信之前就已经传来的王杲被擒的消息。尽管这个外祖父对他们说不上很看顾,但也任由他和大哥跟着那些教习其儿孙的勇士学过武艺,让他和大哥学会了说明人的话,而且在建州女真人当中一向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如今沦落成这样子,无疑对他的憧憬来说是莫大的幻灭。

而努尔哈赤的心情就要复杂多了,一方面痛惜外祖父竟然被哈达贝勒王台出卖,一方面却也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部族趁势崛起的大好机会。可丢下自己兄弟俩的祖父和父亲,还把他们当成自己部族的人吗?

然而,他对李如松供述的话却保留了一部分,觉昌安等人固然是先得到消息匆忙离开的古勒寨,但王杲也事先为了保存实力,让长子阿台悄悄带着一部分心腹部众悄然离开,而后自己留在古勒寨以观风色,发现明军竟然动了真格,这才虚怀纳谏听了来力红的规劝又带了一部分人马撤退,而断后的来力红则是带领剩下的人死战,只这一仗就战死了千余人,他也因此被俘。至于王杲逃出古勒寨后,又是如何被王台出卖送到了广宁,他就真的不大知情了。

“玛法……”

舒尔哈齐终究还小,忍了又忍之后,终究还是开腔叫了一声。靠墙而坐的王杲一下子睁开了眼睛,等看清楚那两个几乎被人把脑袋按在木栅栏上的人影,他登时瞳孔猛地一收缩。因为光线的关系,他不但看清楚了正好在油灯光芒照射下的两个外孙,也看清楚了他们左右紧紧抓住其胳膊的亲兵,但更后头的李如松和汪孚林,他只影影绰绰能够看到两个身影,看不清是谁。

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兄弟落在辽东人手上,别人又把他们押来看自己,究竟想要干什么?

王杲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用娴熟的汉语开口说道:“如果谁有话要对我说,不妨直接来,不要揪着两个孩子!”

看到背靠墙壁的李如松瞅了自己一眼,汪孚林就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我只是来看看,一直骚扰得辽东不安宁,也不知道杀了多少辽东将领的王杲是不是有三头六臂,顺带看看祖孙最后一面是个什么情景,并没有什么话要问他,李兄请便,不用理会我。”

要是没有之前汪孚林和沈有容那段私谈被人听见了,李如松对汪孚林这番话必定将信将疑,此刻却是信了八分。他微微一笑,这才站直身子缓步上前。而抓着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兄弟的四个亲兵,则是立刻拽着人后退了。这时候,木栅栏就只剩下了这位辽东总兵的长公子抱手而立。

“王杲,你和哈达部的王台、栋鄂部的王兀堂并称为女真三英雄,但终究比不上王台。王台把你送来了,但你其他的妻儿家小却都被他扣下了,听说你的妻妾女儿有的被他收为姬妾,有的被他分赏给下头的将领,至于儿孙,大约以后也就是寄人篱下而已。我知道你在我辽东兵马兵围古勒寨的时候,很聪明地把长子阿台和一部分兵马给分了出去,现如今就只有这个儿子还不知所踪。如果你能够招抚他,那么,大帅可以想点办法,上书朝廷留你一条性命,让王台把你的家眷送来。”

这样复杂的用汉语表述的话,还夹杂着成语,舒尔哈齐勉强听懂其中一小半,努尔哈赤能听懂一大半,精通汉语的王杲却能完全理解。他摇摇晃晃费力地站起身来,挪动着被镣铐牢牢锁住的双脚,一步一步挪上前。沉重的木枷压在他的脖子上,却没有压弯他的脊梁。直到距离木栅栏只有寥寥几步,他才停住了脚步,一字一句地说道:“别人怎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喜塔喇氏只有战死的勇士,没有为了求生就搭上儿孙的猪狗。”

汪孚林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当王杲迸出这句话后,舒尔哈齐脸上流露出的激动之色,而努尔哈赤的反应却非常克制,只是深深低下了头垂下了眼睑,让人难以看清楚他的表情和眼神。而偏偏在这时候,抓着努尔哈赤右臂的一个亲兵突然开口斥道:“放肆!就凭你从前寇边掳掠,杀人无数,送到京师必定是寸磔之后,悬首示众!知道什么是寸磔吗?便是用刀子一寸一寸割下你的肉!识相的话,便领了大公子的好意……”

那亲兵正说得声色俱厉,突然察觉到一旁目光有异,却是发现汪孚林正用看傻子似的目光看自己。对于这么个来自京师的进士小白脸,他着实瞧不起,此刻顿时又羞又恼,可下一刻,他就看见李如松回过头来,眼神中赫然流露出深深的怒意。那一刻,他赶紧闭上嘴,心里终于意识到自己多事了。

“寸磔?我学了这么多年明国的语言,明国的文字,杀了你们那么多人,死的时候再受一番你们明国的刑罚,那也值了!”王杲突然脚下用力地往前迈上一步,一只手突然往木栅栏外的李如松抓去,见人只是微微一侧脑袋就错过了自己那用力一捞,王杲也没在意,只是突然张开嘴露出了一口锋利的牙齿,“我不是什么英雄,将来会有更多更厉害的英雄,把你们这些自以为天朝上国的家伙打醒,会有那一天的,我会在天上等着那一天!”

除了最初,王杲的目光就没有在两个外孙身上停留一刻,仿佛那完完全全是陌生人。直到李如松打了个手势让亲兵把努尔哈赤兄弟押出去,自己也一言不发转身跟上,他才跌坐了下来,下一刻,他突然发现一道黑影遮住了视线,抬头看时,却发现是之前和李如松一样隐藏在黑影中,自己始终没看清头脸的那个人。只见其不过比努尔哈赤大三四岁的光景,嘴角含笑,仿佛不像是军人。

“你刚刚这么说,是不是希望你那两个外孙成为这样的英雄?”

第五五四章 辽东双雄

王杲看着那个低声问出这句话后,转身就跟上了前头那一行人的弱冠少年,情知对方只是随口问一句,并不期待他的回答。即便如此,他仍是突然狂笑了起来,那犹如夜枭一般的笑声在这一间犹如密室一般的地牢之中回荡,随即就传来了他那诅咒一般的声音。

“亡明者,必女真!”

李如松听到这样赤裸裸的诅咒,终于为之勃然色变。他没有转过头去,而是在出了这一间地牢之后,对在外看守的两个军士吩咐道:“张巡抚约摸就是这两日回广宁,届时会和大帅商议,派人押送王杲上京。在启程之前,好好把人养着,饮食挑好的喂下去,否则如果熬不过辽东回京这数千里路途,有个什么闪失,你们自己知道后果。”

努尔哈赤之前就注意到汪孚林上前对王杲说了什么,王杲方才有那极其突然的笑声以及诅咒,极力抑制方才忍住没有回头去看。此时此刻,听到李如松没有吩咐割掉王杲的舌头,又或者是用其他残酷手段折磨他这位外祖父,反而吩咐好好给饮食,他不由得如释重负,但紧跟着就想起先前李如松说的寸磔之刑,脸色一下子苍白了起来。等到出了地牢重见天日,尽管这一天的阳光异常暖和,可他却仍旧冻得牙齿都有些打颤。

那可是千刀万剐之刑!

相形之下,舒尔哈齐此刻则是表现得有些亢奋。那个阿哈没胆子来打他,这是他事先就完全料到的,没料到的是汪孚林没有像他猜测的那样报复。他没有挨上一顿激烈的鞭子,没有被丢到马厩里去睡上一夜,也没有不给吃饭,只是昨天晚上被绑了手脚,还有人轮流看守,一晚上睡得不大好,仅此而已。刚刚进地牢时那种强烈的失落感,已经被王杲那番话而引起的激奋给冲得一干二净,他这会儿满脑子都是故老相传那些女真英雄的故事。

仿佛是因为此时此刻不在牢里,四个亲兵放松了挟持,任由他们兄弟靠在一起说话。知道辽东人中,很多都通晓建州女真的语言,努尔哈赤只能长话短说询问了一下弟弟昨天被汪孚林带回去之后的情况,得知没有吃什么大苦头,他松了一口大气,迅速瞥了正在说话的汪孚林和李如松一眼,这才又急又快地说道:“不要硬顶,现在我们不是在古勒寨,是在广宁,是他们的俘虏。你要顺服……听明白了吗?要顺服,忍!”

最后一个字,努尔哈赤几乎是用最轻的声音说的,随即又用尽全力捏了捏舒尔哈齐的手,见弟弟先是一愣,随即眼神黯然,却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他这才放心了下来。趁着四个亲兵注意力分了不少在那边说话的两人身上,他又用蚊子似的声音说道:“这次被带到广宁,是难得的机会。这里是辽东兵马最多的地方,多看多听少说,摸清楚明人打仗做事的思路,最重要的是,练好武艺!”

觉察到李如松突然往这边看了过来,他立刻改口说道:“记住,玛法和阿玛都已经不要我们了,我们只能靠自己!”

可下一刻,他突然听见了李如松用很惊诧的口气问出的一句话:“世卿是说,你想去抚顺关?”

努尔哈赤只觉得一颗心砰砰直跳。这个他到现在还没弄清楚是谁的人要去抚顺关?抚顺关乃是明人在建州女真西面最重要的要塞,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互市交易之地,其中最大宗的货品就是马匹。而他的祖父觉昌安,就是通过抚顺马市积累了资金,从而拉起了一批人马,甚至得到了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的官职。然而,因为外祖父王杲崛起,获封建州右卫都指挥使,而后更收拢人心,在抚顺东面建古勒城,自称都督,俨然成为了建州左右卫女真的领袖。

可以说,到了抚顺,他就距离家园只有一步之遥!汪孚林此行会带舒尔哈齐吗?如果带的话,他是不是要争取一同去?尽管窥视辽东军情人事很重要,而且祖父和父亲显然是把他们兄弟当成了弃子,但在广宁城内他除了舒尔哈齐别无依靠,可在建州却总有人同情他们兄弟的遭遇,至不济,他可以像外祖父和祖父那样白手起家,步步崛起!

不行,不能仅仅是逃走,只看外祖父王杲何等英雄人物,辽东一声令下,哈达部也不得不绑了人送来,如果他贸贸然和舒尔哈齐一道逃回去,那么说不定把他们兄弟俩押送回去的,就是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在实力不足的时候,表现出足够的隐忍顺服,然后再表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才能够争取到更多的东西,否则凭他们两个失去父祖庇佑的毛头小子,又能够干什么?

尽管因为王杲之前杀明将裴承祖,和建州女真互市的抚顺马市一度关闭,但随着古勒寨被打破,在辽东巡抚张学颜的主持下,马市已经重新开启。所以,李如松对汪孚林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不觉得奇怪。毕竟,大老远来到辽东,既为游历,也为求财,那么总不可能到过广宁就打道回府。他见那边厢两个小家伙全都往这边看了过来,心中不由得一动。

有父亲李成梁坐镇广宁,而且朵颜部被戚继光刚狠狠打过一次,据说直接到喜峰口去服软了,而女真那边也应该能消停一阵子,察罕儿的土蛮应该也不至于在这时候进犯,他又不去京师献俘,何妨也去一趟抚顺?就连觉昌安的这两个孙子……

汪孚林正在那等待着李如松的反应,就只听外间传来了一个声音:“大公子,张部院从辽东回来了。”

除却十岁的舒尔哈齐,每一个人都明白张部院这三个字代表什么。看到就连李如松也换了一副肃然正色,汪孚林对于汪道昆提过的张铁面倒是平生好奇。可自己如今不是秀才举人,而是进士了,但差着张学颜还有十万八千里,再加上汪道昆提醒过无数次此人不好对付,又不像李家父子这样的武将对文人总多几分客气,因此李如松立刻连努尔哈赤兄弟都丢给了亲兵看管匆匆走人,他压根没有要跟过去凑个热闹的意思。

须知当年张居正固然用尽阴谋诡计赶了高拱下台,但用人上从目前看还是颇为大度。尤其是各地的巡抚,只要有能力就长长久久地任用,不会因为什么缘故轻易撤换,不管那是不是高拱提拔的。比如说之前的应天巡抚张佳胤,又比如说现在的辽东巡抚张学颜。

作为辽东官场上层级最高的一文一武,李成梁是隆庆四年火线提拔上来的,至今当了快五年的总兵,张学颜则是隆庆五年走马上任的巡抚,也已经在任将近四年。李成梁胜在军功,用富贵荣华激励了一大批部将拼死力战,带出了一支和戚继光截然不同的家丁大军。而张学颜则胜在深得朝中高拱张居正两任首辅信赖,而且除却边事,在盐法、屯田、互市、岛民等一应众多事务上,全都很有见地。

正是张学颜在走马上任不多时之后,以文官大刀阔斧管武事,把赏罚落实到每一个军官,甚至细化到了虏寇杀几个人,掠夺几个人口,各层级的军官要受到怎样的处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责成将领律,因为这一条,就连李成梁都从不敢怠慢张学颜的差遣。

而本来就归辽东巡抚管辖的分守辽海东宁道、分巡辽海东宁道、开原兵备道、宁前兵备道、辽东苑马寺、辽东行太仆寺这六道监司,因为之前战胜没有军功,战败也不受惩罚,所以观望情绪浓厚,以至于文武之间常有龃龉,因而张学颜又提出地方有功,六道与地方酌量同叙,地方失事,则一体同参。一时间文武全都绑在了一辆马车上,积极性不可同日而语。

这次能够一举攻破古勒寨,同时又让王台送出王杲,辽东巡抚张学颜运筹帷幄之功,仅次于李成梁。然而李成梁之前班师,他却没有跟着回来,而是暂时留在了辽阳,并提醒各大关口防其狗急跳墙。果然王杲先前虽带了很少人从古勒寨逃脱,却又不甘心地卷土重来,正好一头撞在刚刚保举荣升的副总兵曹簋手上,又是靠部将阿纳哈穿了他的衣服舍身相救这才得以幸免,最终还是在投靠王台之后,被王台反而出卖送到了辽阳,而后又送到了广宁。

可以说,首先经手王杲这个俘虏的,不是李成梁,而是张学颜。

所以,张学颜归来的消息,在广宁各大文武衙门都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李成梁带着长子李如松次子李如柏立刻前往察院拜见——这拜见两个字分毫不夸张,换成并非九边,又并非出自勋贵的总兵,见到巡抚总督这样的高阶文官,有时候甚至不得不要屈下一条腿,也只有李成梁戚继光这样战功显赫的,在巡抚面前可以分庭抗礼,但颇会做人的李成梁仍旧口口声声部院,就王杲解送进京一事与张学颜进行了好一番磋商。

最终,李如柏只是捞到一个随行的名头,至于主要负责押送的人,则是张学颜点了千总柯万,对此李成梁见张学颜心意已决,也就没继续争,毕竟儿子要立功有的是机会。这一文一武共事了将近四年,彼此虽说也有相持不下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都处得不错。所以在公事完结之后,少不得又说些题外话。当李如松恭维张学颜在此役大获全胜后,定然能加兵部侍郎的时候,张学颜只是置之一笑,反而看了李如松一眼。

“子茂这一次没能随行建功,可有遗憾?”

李如松在张学颜面前可不敢拿出大大咧咧的一面,赶紧谦逊了一下,谁知下一刻,他就只听张学颜开口问道:“听说,今科三甲传胪汪孚林,是你带回辽东总兵府的,还带他去看过俘获的女真奴军?”

尽管张学颜算得上是张居正信赖备至的外官,但这话问出来,李如松还是不得不谨慎,当下老老实实把此中情由全数倒了出来,又试探道:“汪世卿声称要前往抚顺,我尚未回复于他。若是张部院认为他一介书生在辽东闲逛不好,我提醒他就是。”

“那倒不必了。读书人就应该多多历练,这是好事不是坏事。如今抚顺马市将开,建州女真有的欣喜若狂,也有的蠢蠢欲动,也许正是子茂你建功立业的机会。”

当张学颜送了李成梁父子出大堂之后,却有些微微出神。汪道昆是比他早两届登科的进士,和张居正同年,若非当过福建巡抚、郧阳巡抚和湖广巡抚,哪怕有谭纶力荐,也没那么快进一步为兵部侍郎。汪道昆之前巡阅蓟辽时,曾经对他开玩笑说,两人年岁相当,又都颇通兵事,也算是棋逢敌手。这次汪道昆却让侄儿又来辽东,难道是意在蓟辽总督?当然,若是兵部右侍郎这个位子腾出来,他这个辽东巡抚看似是最有希望的。

但他的抱负和本事又岂在区区一个兵部?又岂在区区侍郎?只要把辽东这一亩三分地经营好,他这个辽东巡抚的位子不动,加衔却会接踵而来,又岂会逊色于当初在两广平蛮的殷正茂?既然汪孚林不急着选官,却跑到辽东这一亩三分地晃悠,那就别怪他给这个年纪轻轻的三甲传胪找点事情做。谁让他是汪道昆的侄儿,是骡子是马,既然拉出来了,岂不能溜溜?

“来人,拿本部院的帖子,邀汪孚林和沈懋学沈有容叔侄明日清早前来,请李大帅长公子相陪。再捎句话,明天去外受降所,不妨也带上他们那几个女真少年。”

第五五五章 又被汪道昆坑了!

张学颜的下帖相邀让沈懋学有些受宠若惊。虽说是东南名士,但他毕竟还只是举人,沈家固然算一方缙绅,,这些年在官场上却还没有非常腾达的人物,所以他怎么也不会认为出身北直隶的张学颜会是因为慕名而邀他的。至于沈有容,初出茅庐的小子就更加不可能有这面子了。所以,想了又想,他就把此事归结到了汪孚林的身上。

沈懋学压根不知道,汪孚林拿着张学颜的帖子看过之后,丢了给小北就深深叹了一口气:“我一个三甲传胪,那也就是放在去年登科的时候闹出点小风波来,张学颜一个辽东巡抚认得我是哪根葱?肯定又是给伯父当年遗留的首尾。我早该想到的,伯父上任之后没多久就巡阅蓟辽,一路上题本不断,从明面上看,那是帮蓟辽两地的巡抚总兵上奏解决了不少难题,可从另一方面看,当初很多事情肯定也曾经争得面红耳赤。你算算,这几年我被伯父坑几回了?”

小北见汪孚林那郁闷的样子,心里哪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知道知道,当初你那功名险些被革了,接下来公公又差点被派粮长,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关系到徽州夏税丝绢的歙县乡宦话语权之争,人家忌惮的是伯父,试探的却是你这个小秀才。接下来是汉口镇那一次,伯父新任湖广巡抚不久,徽帮却和洞庭商帮来了场大械斗,还死了人,背后主谋的邵芳也打过显然是张居正一党的伯父那主意,却被你摆平了。再接着是南直隶乡试,主考官耿定向因为担心他与伯父有点交情,不一样是本来打算黜落你?”

见汪孚林一脸的唏嘘,她故意打趣道:“如果这次你没猜错,张学颜还是冲着伯父,那你可真够背运的。”

“算了算了,要没有伯父,我又算哪根葱,什么十八岁的进士,想都别想!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希望那位张部院别闹出什么幺蛾子。”

说归说,汪孚林想想如今辽东武将嗷嗷直叫跟着李成梁刷战功,文官在张学颜那抽鞭子似的督导下,也没有懒散人存在的余地,可以说眼下是辽东在整个大明朝中最好的年代,论理张学颜也就应该只是见一见他这个人,仅此而已。于是,他嘱咐小北明日趁着自己和沈家叔侄出门,去宿夫人那儿刷一下好感度,请她推荐个精通建州女真方言的人——谁让李如松一面答应一面却忘了——哪怕能多学几个建州女真的词语,也有利于接下来的抚顺之行。

不止汪孚林和沈家叔侄对于张学颜的邀约非常重视,当努尔哈赤听到一个家丁给他带话,说是明日要随行李如松,跟着辽东张巡抚前往外受降所的时候,他同样吃惊不小,隐隐之中甚至多有警惕。

张学颜固然是文官,不像李成梁这辽东总兵一样,常常父子上阵冲杀在前,可禁不住张学颜手段高明。外祖父王杲纵横辽东二十载,最初从无敌手,就是自从张学颜上任之后,和李成梁一文一武一搭一档,宽甸六堡逐渐筑成,而后腾挪之地丧失,最可恶的是,张学颜对于海西女真有明显的偏向!

这样一个人如果对他和舒尔哈齐有什么想法,甚至只要一个眼色,他们就会人头落地!而且,外受降所是什么地方,他完全一无所知,也从来没有听到王杲又或者觉昌安,甚至部族中的其他人提到过。或者他们是讳莫如深,又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总之这对他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

汪孚林只听说过唐代那赫赫有名的三座受降城,从前丝毫不知道如今的辽东也有个外受降所,这还是到了广宁之后,东走走西逛逛,了解了不少周边信息,也没怎么听过这个名字。于是,他当天晚上下了好一番功夫,找人深刻了解了一下这座外受降所的历史。可是,次日一大清早,当他如约与沈家叔侄带着舒尔哈齐以及阿哈和李如松会合,接下来在广宁城西面拱镇门和张学颜会合,没说两句话便一路疾驰到了地头的时候,他就生出了不小的失望。

怪不得叫做外受降所,而不是外受降城,这连个石头又或者夯土堡寨都算不上,就是个木质结构的简陋寨子,围栏很低,没有多少防御性,依稀有不少低矮房子,内中走动的全都是前半个脑袋完全剃光,后半个脑袋垂着一条辫子的女真人。在外活动的大约有几十人,其中少有老弱病残,都是正当年纪的壮年男女。看到有二百余人马过来,尤其是其中大多数清一色的褐色衣衫,分明是声震辽东的李家铁骑,最初几个按上刀柄的男子也全都慌忙退避道旁。

“这外受降所,是隆庆六年张部院上奏朝廷,专门用来安置女真降人的地方。”

尽管李如松知道汪孚林和沈家叔侄一定打听过这些,但他有意说给后头那三个女真少年听听,因此不吝多说一遍:“广宁距离女真之地遥远,安置在此的人就算怀有异心,也不能呼应同伙,潜为向导内应。而且,总兵府专设千总管理进出和操练,若对察罕儿的土蛮又或者兀良哈三卫用兵,则会征调外受降所这些女真降人,如有战功,一体赏赐。当然,若是单身来投,没有家眷,在辽东也没有亲人,照例则发往两广烟瘴之地,不得在辽东居住。”

很明显,这是为了提防那种单身来投的死间!这种招降思路在如今这个时代算是比较先进了,汪孚林知道就连在最喜欢用蕃兵蕃将的唐朝,也难以避免降而复叛这种迹象,因此当然能理解这样的做法。哪怕他不大明白张学颜带他们来这外受降所的原因,这会儿瞧见一个大概是千总的军官带着亲兵吹响竹哨,聚拢兵丁,他少不得附和了李如松的口气,好好称赞了一番这种措置和管理方式。

沈懋学已经在心里给自己又布置了一篇回去要写的杂记,至于体悟,一时半会却还说不上来。性急的沈有容则是忍不住问道:“这里总共多少人?”

张学颜虽说距离沈有容至少还隔着四五骑人,耳朵却很灵敏,此刻便侧过头来淡淡地说道:“不到三百人。”

听到这个数字,努尔哈赤悄悄舒了一口气,暗想建州女真八部彼此打仗的时候,哪一战的死伤再加上掠夺到的阿哈数量会少于这数目?这外受降所只安置了区区不到三百名女真人,由此可见甘心投靠明国的女真人显然很少。而且,望了一眼那简陋的屋舍,聚拢的人穿着的粗陋衣衫,他又在心里发出了一声嗤笑。辽东总兵府中的情景他虽说只看了一个大概,但富贵奢华自不必说,可女真降人却过成这样,还要驱赶人去打仗,谁肯卖命?

他生怕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异状,小心翼翼地掩藏着心里的情绪,可当发现根本没人朝后看两人同骑的自己和舒尔哈齐时,他又生出了几分被人视作为无足轻重的失落。为了振作,他低声吩咐舒尔哈齐注意四周的动静,自己则是竖起耳朵听前面那些重要人物说话。

舒尔哈齐到底还小,此刻只自顾自拽着缰绳,却在思量出其不意逃跑的可能性。而阿哈则是老老实实低着头,一眼都不敢多看,唯恐召来斥骂。

张学颜把汪孚林和沈家叔侄的反应尽收眼底,见汪孚林一副好奇宝宝东张西望的样子,沈懋学若有所思,沈有容则难掩失望,他笑了笑就反问道:“是不是觉得有点少?”

这一次,沈家叔侄没有回答,汪孚林本来也根本没想回答,可没想到张学颜死死盯着自己,他寻思着只能含含糊糊恭维一下:“外受降所毕竟是隆庆六年才设立的,至今才三年不到,再者女真人就算彼此之间有内斗,不得不逃亡,最好的选择也是投靠女真邻近部落中的有权势者,就如同建州女真的王杲甚至会去投奔海西女真的王台一样,所以轻易不会内附。所以说,广宁外受降城能有这样的规模,已经很不错了。”

就算他不是张学颜和李成梁的下属,好话又不要钱,多吹两句又不掉块肉!

“外受降城安置的,只是从我隆庆五年上任以来,新近投附的女真人。也就是从隆庆五年开始,新附女真全都不留在边疆,而是解送广宁,分投安置,一年后更是设立了外受降所集中编管训练。”

让汪孚林意想不到的是,说到这里,张学颜顿了一顿,竟然又开口问道:“你觉得,如果我一年之中要这外受降所增至女真降人上千,是否有可能?”

这一次,汪孚林货真价实有些为难。说不可能吧,天知道张学颜和李成梁是怎么想的,到时候说不定会觉得他小看了他们;可要是附和着张学颜的口气说可能……会不会在后头等着他的是什么圈套?这不能怪他想得太多,实在是因为碰到的事情很不少,一次一次给吓怕了。于是,眼珠子一转,他就用很不正经的口气说道:“张部院说可能便是可能,说不可能便是不可能。”

听到这话,汪孚林身侧的李如松简直有一种不忍直视的感觉。张学颜这个辽东巡抚为人苛刻刚正,文武上下就没有不怕他的,就连父亲也多有几分忌惮,汪孚林这就算自忖不属于他管,干嘛要回答如此轻佻,这不是让张学颜看轻吗?

然而,张学颜却并未动怒,甚至连眼皮子都没有眨动一下,而是自顾自地说道:“外受降城虽说是我上奏于隆庆五年建立的,但万历元年,兵部汪少司马巡阅辽东之后,不止是这里,又在辽阳设里受降所,安置蒙古降人,两年来已经也安置了三百余人。那时候少司马就说过,希望日后两大受降所能够如唐时受降城一样,控降人数万,以夷制夷。没想到少司马尚未再次巡阅蓟辽,他的侄儿新科三甲传胪却已经到了辽东。”

听到这里,汪孚林不禁有一种很不妥当的感觉。果然,张学颜竟是冲着他打了个手势。虽说心里没底,但汪孚林还是策马上前,谁知道张学颜竟是一抖缰绳离开了大队人马十几步远,等他跟上之后,方才说出了低低的几句话。

“王杲将不日解送京师,然则其长子阿台当初却带走了不少部众。如若置之不理,古勒寨不出一两年便会重新东山再起。先前破古勒寨时,辽东大军得回王杲所有的敕书三十道,其余的应该是被王杲及其子侄带走。海西女真哈达部王台送来了王杲,却没送来敕书。我给你敕书十五道,条件是你招纳女真降人一千。此外,我给你抚顺马市以及开原马市许可文书十道,如若事成,不管徽商愿意到辽东来讨生活,还是其他籍贯的商人,全都可以通融。”

此时此刻,汪孚林第一个念头便是——又被汪道昆坑了!他完全忘了,这辽东是他自己要来,并非汪道昆要求。

第五五六章 我很看好你!

这算什么意思?难道张学颜才刚回来就知道了他这么个人,然后李如松那个大嘴巴把他到辽东的所谓赚钱目的已经告诉张学颜了?又或者说,张学颜还真的是早就注意到了他,他汪小官人见钱眼开难道很有名吗?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人物不对,后头还有李如松和辽东铁骑,以及那三个女真少年,汪孚林险些出口迸出一个靠字。饶是如此,他还是用很勉强的口气说道:“张部院着实高看我了,我以前不过是小打小闹做点小本生意,又刚到辽东,民政军情一抹黑,哪里有这样的本事?”

“你知不知道,令伯父少司马汪南明的位子,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稳当?”

汪孚林暗道张学颜今天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干脆光棍地说道:“愿闻其详。”

“他是谭部堂的老部下,蓟镇戚大帅的密友,抗倭的时候确实有功,但在福建巡抚任上节制军伍却显然还差点杀伐果断,这才会被人参奏。当然,这些都不要紧,坏就坏在,他这名士情结太重,单单是到我这辽东巡抚手上的兵部公文,但凡他经手的,必定文辞华丽,要看个老半天才能看出到底说的什么事。就是之前巡阅辽东时上奏的几个题本,他和我商量时我看过,也是一样。而行文累赘,素来是首辅大人最讨厌的一点。”

听到张学颜一句话直接打在汪道昆的七寸上,汪孚林顿时嘴角抽搐了一下,没做声。别说汪道昆了,就是汪道贯汪道会,他这个少年进士和他们两个举人的诗词文章水平比起来,那也就只有一个字,渣!可问题官场不是看文章好坏的,汪道昆这一点炫耀文采放在别人那不要紧,放在张居正眼里还真是毛病,可也不算太大的毛病吧?

“喜欢开诗社,起文会,他和蓟镇戚大帅往来的诗词唱比寻常文人之间的还多,和王世贞之间也不少,再加上其他相熟的文人墨客,一多半时间都放在这种事上了,在首辅大人看来,他还能有多少时间放在公务上?”见汪孚林越发哑口无言,张学颜便继续说道,“而最重要的是,你那伯父为人随性,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正用他的时候自然万事都好,更何况背后还有谭子理,可万一谭子理不在,兵部换主官呢?”

汪孚林也知道,这年头侍郎升尚书这种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尚书要廷推,人选多半出自比兵部排名序列更后的各部尚书,又或者都察院左都御史,又或者南京各部尚书以及资深总督,所以上司是谁确实至关重要。可张学颜要撺掇他干活,却拼命把汪道昆拿出来说事,这怎么那么别扭呢?可张学颜话没说完,他不好打断,当下又继续听着。

“我和少司马虽非同年同乡,却也算是惺惺相惜,你去岁三甲传胪的风言风语,我也有所耳闻,想来迟迟没有授官,最大的可能便是为了避开风波,又或者说避嫌。你若能把此事办成,我保举你去都察院试御史,就是元辅也会欣然应允,其他人更无话可说。少司马常常说徽商左儒而右贾,喜厚利而薄名高,抚顺马市的厚利即便你看不上,也大可拿来结交别人。”

话说到这份上,汪孚林不得不承认张学颜那分析很有道理,利弊得失也摆得很明确,但还有一点却是不得不回避的,那就是……让他做这事,对张学颜又有什么好处?凭这位辽东巡抚的手段,招抚千八百的女真降人安置到外受降所,绝对不是难事!为何非得找他,为何非得是他?

见前头管理外受降所的军官士卒全都翘首往这里看来,而后头李如松等随行人马亦是盯着这边,汪孚林终于还是开口问道:“辽东人才济济,那张部院为什么找我?”他最终还是没直接把心里的疑问全部掏出来,毕竟,他和张学颜不但一点都不熟,今天还是第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