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宗室,又不是庶民,没有功名就出不了头!”建嘉帝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把茶碗重重放下,呵斥道,“你自己当年读书读得好,难道就要要求所有人都要跟你一样?!咱们家如今贵为皇室,要琢磨的是如何治国而不是考状元!你把宗室子弟栽培成一群书呆子有什么用?!你当你是书院的山长么!

“会办事会当差那才是正经功夫你懂不懂——你看看三年一榜多少所谓的饱学之士,走马上任之后个个露出原形,当真有指望能成国之栋梁的,每榜一只手能数过来就该谢天谢地了!要单纯说才华,你那大舅子的才名更在薛畅之上,但他治国之能,是能跟薛畅比的么?!”

“…但现在安儿才被接到东宫,立刻送他回去,岂不伤了孩子的心?”江崖霜揉着眉心,小心翼翼的商量,“再说他一直在孩儿夫妇膝下长大,跟他自己亲兄弟反而不是很亲近。恐怕回了惠王府也没意思,倒是在东宫,与琅儿自来亲如同胞兄弟似的。引导得好的话,也未必会像父皇担心的那样!”

其实秋曳澜之前提议接江景琨回膝下抚养时,他就知道这侄子的抚养会是个大.麻烦。

但他还是同意了——没法不同意,建嘉帝刚才的试探虽然只是试探,可说的都是事实:在江崖霜的整个成长里,胞兄惠王都充当了他的垫脚石。

倘若没有惠王被算计,从天资卓绝被寄予厚望,一路堕落到不学无术好色成性的教训,昭德帝那么位高权重日理万机的人,怎么会将还在襁褓里的小孙儿养在自己膝下,老夫老妻了还要亲力亲为的带个婴儿?

那时候的江崖霜才多大?根本就看不出来贤愚——昭德帝这么做,既是为了防止他步上惠王后尘,更多的,是愧疚。

对于次子跟次媳远赴北疆后,将聪慧的嫡长子托付家族,却在自己眼皮下面被毁掉的愧疚!

是这份愧疚让江崖霜与江绮筝姐弟从一回京,就注定会得到昭德帝与陶皇后额外的照顾。

诚然江崖霜的天赋不比胞兄惠王逊色,但要没惠王吃的亏,让昭德帝对他无比上心,根本不容人下暗手。以那些年朝堂与江.氏.家.族中的风云,他这份天赋等于就是个靶子!

在大秦代瑞前,从昭德帝起,所有人都认为,镇北军是江崖霜的。

因为整个江家四房只有他承担得起这份责任;

在大秦代瑞后,建嘉帝再次利用嫡长子挖坑,为自己,也为江崖霜,清扫统治之路。

从江崖霜少年时代起,提到四房,所有的赞誉、期许、基业…人人都认为是他应该得的。

毕竟他的两个兄长,都是那么的不争气。

“四房倘若没有十九公子,镇北大将军去后,恐怕即使留下爵位跟金山银山,败落也是指日可待啊!”

这样的议论前后足有十几年——在惠王一件比一件荒唐的事迹里,朝野上下都将他当成了四房的耻辱。

即使建嘉帝努力抬举他做幌子时,带头为他出力奔走的,也是与他利益相关、有婿岳关系的永义王!

当然这些年来,惠王确实没少折腾——可是,江崖霜控制不住的去想:“倘若当年先出生的是我,而不是八哥…”

那么他会不会是又一个惠王,而惠王则成为现在的自己?

造成这一切的是建嘉帝,可是以一个做儿子的心,而且还是受益者的立场,他没法怨恨建嘉帝。

而现在,建嘉帝还能用对惠王依旧慈爱有加、只是不再提到大位来弥补愧疚,江崖霜呢?

埋首于政务之中、奔波于朝堂之上、劳心于天下的年轻储君,连跟胞兄多照几面的机会都十分难得,又谈什么补偿?

再说真见了面他也没什么好补偿的——能给的,建嘉帝都先给了。

所以他只能移情于胞兄的子女。

江景琨,江徽宝。

依照江家历来重视嫡出子女的惯例,哪怕是对子女不怎么上心的惠王,在众多子女里,另眼看待的也是这两个孩子。

江崖霜又怎么会拒绝抚养他们?

哪怕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隐患与麻烦?

建嘉帝占着帝座居高临下的优势,俯瞰着自己的太子——那张酷似自己年轻时候的俊脸上,彷徨、挣扎、犹豫、愧疚…神色变换万千,却迟迟难定!

“终究还是年轻啊…”建嘉帝心中叹息一声,眼中划过一抹怜意,将茶碗轻轻搁到案上,淡声道:“你若是觉得难办,那就由朕出面!安儿回惠王府后,你们夫妇想念他,可以时常召见,甚至偶尔小住!但任何接触,绝不可超过召见琅儿的次数与程度——既然往后终究要分上下尊卑,与其让他们到时候难以接受,倒不如现在给他们定好!让他们在懵懂的时候就养成习惯,久而久之,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他抚摩着帝座打磨光滑的赤金扶手,短暂的顿了一下,忽然道,“你皇祖父在咱们大秦未建前几年的那场重病,足足卧榻数年!要不是这个缘故,恐怕如今朕还不能把东宫让给你们夫妇住——当时,他发病的引子,好像就是你伯祖父去世吧?他们三兄弟感情深厚,你叔祖父走了没多久,伯祖父也去了,就剩你皇祖父一个,也难怪他那么刚强的人,也会受不住!”

这番话有点没头没脑,跟方才说的话似乎不沾边?

江崖霜心下正乱,略一想没头绪,正要询问,却听建嘉帝慢慢的说道:“都说你们伯祖父是间接死在谷氏余孽手里,这其实是胡说八道。”

“他其实是被二房跟五房气死的!”

满宫 明月 梨 花白 第六十三章 这章还是没能全讲完…

江崖霜悚然而惊!

“怎么可能?!”

无怪他这么诧异——他那个伯祖父在昭德帝跟老济王眼里,绝对的长兄如父,完全当亲爹看的!而且还是孝子对亲爹的那种。

虽然说当年夔县男——本朝追封敦王,为了跟现在的敦王江天骜区别,称老敦王——逝世的消息传到京里时,由于受老济王过世的打击,当时已经病倒的昭德帝雪上加霜,病情加重到了江家上下当时都在给他准备后事了。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昭德帝还是坚持过问了这个兄长过世的前因后果!

昭德帝的过问当然不仅仅是询问报信的人,肯定私下着心腹打探过!

而且,“当初伯祖父过世时,大哥是在夔县的!”

老敦王膝下虽然出了大房、二房、五房这三支,但由于继室不贤,大房跟二房、五房虽然是亲兄弟,彼此关系却差得一塌糊涂!

在前瑞那会,二房跟五房始终不能出仕,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江天骜以自己兄妹曾被继母虐待为理由,逼得老敦王亲自出面拦下了两个继出嫡子的前途!

这种情况下,当时人在夔县的江崖云,怎么可能帮二房、五房隐瞒他们气死老敦王的真相?!肯定是揭发啊!

至于说江崖云也不知道——江崖霜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江崖云作为江家这一代的长兄,虽然称不上惊才绝艳,但也不是泛泛之辈!这从他后来一察觉到事情不对,就弄死亲生女儿江徽芝,以向四房表达臣服之意可以看出来:从父亲的角度上来讲,他不合格;但站在保全整个大房的立场上,他既果断又识时务。

尤其敦太妃她老人家现在还在人世呢!江崖云当时回老家的缘故,就是她各种装重病,不得不去“侍疾”。有这么个对于大房来说绝对居心不良的继祖母,江崖云在夔县时,怎么能不注意好自己祖父的动静,免得要求助时找不到人?

“这事当然瞒不过崖云!”建嘉帝见茶碗已经见了底,招了招手,示意儿子上来给自己斟上热茶,淡淡的道,“后来孙辈孝满,大房不是大违常理的带了二房跟五房上京?当时你们也颇为猜测了一番吧?”

江崖霜皱眉道:“这事当时确实让孩儿一干人深觉古怪,只是二房跟五房的人抵京之后的举止,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具体的用意。尔后又接连发生事情,也就没再上心!”

他斟好茶后,索性也不回座了,侍立在帝座畔问,“父皇,却不知道二房、五房做了什么气死了伯祖父,而大房竟不曾对他们落井下石?”

“那两房做的事情在大家子里倒也不算什么——无非是跟你伯祖父的小妾私.通,又恰好叫你伯祖父撞见,人年纪大了禁不住刺激,当场就出了事!”建嘉帝云淡风轻的说道,“你那侄子景沾也不是什么遇刺身亡,纯粹是畏罪自.尽!说来无辜的倒是他妻子小金氏,就因为景沾自.尽前单独跟她说了会话,生怕她也知道了真相,直接就灭了口!”

“连她婆婆,也就是她亲姑姑,来京里后不是莫名其妙淹死在镜湖里?也是灭口,毕竟她亲生儿子没了,丈夫又有了新欢,没指望的女人不定就会去告密!”

江家乱七八糟的事情多了去了,江崖霜听了这番经过也没什么感想,只追问:“那大房为什么放过他们还帮着隐瞒?”

“那会家里不是正掐得死去活来?”建嘉帝反问,“敦太妃虽然是乡野之妇,没什么见识,但逼急了也不是没有决断——你那大哥用小恩小惠收买了景满给他通风报信,这样知道了二房跟五房的事,他做事倒也稳妥,知道夔县是二房跟五房盘踞多年的地方,他纵然占了长孙的身份,在上有继祖母、两位叔父婶母压着,下有一干堂弟子侄看着的情况下,想独自做点什么,不定就是找死了!所以派人悄悄往京里送信——结果信在半路上被朕的人截到了!”

听到这里,江崖霜已经明白了:“这样大哥等不到大伯的回复,给了二房跟五房喘息之机…不过父皇仅仅只是差人抢了信?”

“当然不可能!”建嘉帝哂道,“抢了信之后,朕的手下就拿着信去悄悄找了敦太妃——所以朕方才说,敦太妃虽然出身卑微,不是什么贤德妇人,到底活了一把年纪,逼到头上也算有决断!只听完了信就决定投靠朕了!”

江崖霜叹了口气——能不投靠吗?江崖云可以揭发这件事,四房难道不能揭发?

本来昭德帝对敦太妃就很讨厌,讨厌到连他的续弦陶皇后都受牵累的地步,要知道这个继嫂的亲生子孙居然气死了自己当亲爹看的亲哥,他兴许念着到底也是自己亲哥血脉的份上,不弄死二房跟五房,但绝对饶不了敦太妃!

而且二房、五房即使能活,前途也完了!

本来被大房弄得出不了仕的二房跟五房就很忧愁,一旦老敦王过世,他们这两房不能当官,倒是大房一家子为官作宦混得各种风生水起——没有老爹庇护之后,大房收拾他们怎么办?!

若再得罪了当家的叔父,那下场简直没法想!

这么简单的道理,敦太妃只要智商没问题就绝对想得明白。

所以,她当然要果断的倒向建嘉帝——再说恐惧于被大房报复的他们,能靠上四房也是件好事,不定还有点巴不得呢!

而后,得到建嘉帝的人指点的敦太妃,拿着江崖云想秘密送进京的信找到他摊牌:“就知道你不安份!不要不承认——信我都拿到手里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江崖云不想揭发二房跟五房未果,自己一家先被报个“暴死于桑梓”,让京里的江天骜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话,必须给他们交投名状!以保证事后大房也不出卖二房跟五房!

在性命威胁面前,江崖云自然屈服了——这世界上真正不怕死的人从来都不多。而且从整个大房来考虑,他也不能死:大房统共三个儿子,二嫡一庶,那之前嫡次子江崖月已经挂在了西疆,庶子江崖虹的心思又一直藏着掖着,不是正经为大房考虑的人。

如果江崖云也死了,尤其他的嫡长子江景旭当时也在夔县,他们父子一完,大房都不要再考虑跟哪个房里掐的问题了,江天骜先熬过接二连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再说吧!

所以江崖云最终在祖父的遗体上砍了一剑——在这个孝道至上的年代,哪怕老敦王已经死了,他这样的行为也堪称丧心病狂!是要拉出去吊死、死了还要在家谱上划掉名字、几百年被挂墙头…

何况敦太妃还让他把事情整个经过写下来又按了手印画了押?

交出双重把柄后,江崖云再跟京里联系,这时候他就不是揭发二房跟五房的所作所为,而是,求父亲帮忙掩盖此事了!

大房损失不起再一个嫡子,尤其还有嫡孙——所以江天骜不答应也要答应!

“后来大房带着二房跟五房的人上京来,难道是敦太妃趁机提出的要求?”江崖霜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二房跟五房会来京里——要说大房是感到跟三房、四房这边斗得吃力,想起来自己还有两个亲兄弟,打算拉到京里来做帮手的话,之后又没见大房给他们出力?

再说二房跟五房来的人,怎么看着都不像是能给大房出力的样子…

“所以朕说她到底只是一介妇人!一门心思顺竿爬!”果然建嘉帝淡然道,“朕的人给她出主意过了难关,她立马就提出想让其子嗣出仕——也不想想当时你皇祖父还在,不让二房、五房出仕乃是你皇祖父答应你伯祖父的事,朕怎么好去说?!一去说岂不就是曝露了朕在其中的手脚?!”

“何况二房跟五房自知无望仕途,长年待在桑梓那边锦衣玉食的过,志气什么的早就消磨了,书读得不怎么样,也没什么过人才干,就这么出仕,仗着江家权势做点小官倒也勉强可以,但他们甘心只做小官么?!”

建嘉帝嘲讽道,“朕那下属不欲跟敦太妃撕破脸皮,但也不想她异想天开折腾出事来!所以就告诉她,二房跟五房出仕,必须你皇祖父松口!而你皇祖父最喜欢晚辈学业好,本是提醒她安分守己一点,好好的教导子孙!结果她倒是趁着跟大房谈条件时,逼着江崖云把你那两堂哥一家都带到京里,指望常在你皇祖父跟前混个脸熟,好解了二房跟五房的禁!又把孩子塞到你门下听课…”

想想当年五哥江崖晚跟庶幼子江景满、以及江崖云之间那古怪的态度,江崖霜到这里算是全明白了,他伸指再次揉了揉眉心:“那么,父皇忽然说起这件旧事,却不知道您的意思是?”

“你可想过,朕的人怎么能够截下那封连在夔县经营多年的二房、五房都没察觉的信?”建嘉帝静静望着儿子,却依旧说着仿佛无关主题的话。

满宫 明月 梨 花白 第六十四章 天子的担忧

江崖霜放下手,抬眼与建嘉帝对望片刻,轻声道:“您…不喜大房…”

“咱们父子到底相处时间不长,都这会了,你还用这样委婉的措辞?”建嘉帝闻言,笑出了声,怅然的拍了拍他肩,叹道,“什么不喜…区区不喜,值得为父我派出得力干将,千里迢迢从北疆赶去夔县盯梢?!那可是为父麾下最剽悍的一队人,在北疆顶得上一支百人队了!”

“这样的儿郎,多少都不嫌少,还能只去盯个梢么?!”

建嘉帝冷笑:“他们本来的任务,是去杀人的!”

杀谁?

当然是江崖云!

建嘉帝本来就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为了自己的前途,连亲生儿子都能舍弃。那么从幼年起就一直打压欺凌他的江天骜,有什么理由被他放过?

而且那个时候是江崖月死了没多久——江崖月是死在建嘉帝的亲生女儿江绮筝算计之下,但追根究底,大房跟三房不先坑江绮筝,江绮筝也不会弄死两个堂哥!

建嘉帝又怎么可能因为江崖月已经死了,就认为这件事情到这里结束了?

只不过大房一家一直在京里,就在昭德帝的眼皮子下面,他不好下手。既然韩老夫人称病,逼得江崖云跟江景旭回乡侍疾,他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

按照他本来的计划,杀了江崖云父子,正好嫁祸给韩老夫人!

但没想到他的人为了躲避昭德帝事后的追查,一路掩藏行迹赶到夔县时,老敦王却先死了!

这种情况下,建嘉帝派去执行这次任务的负责人改变了主意。

因为老敦王之死必然会让昭德帝的注意力投向夔县——这时候再对江崖云父子下手,万一事后被查出蛛丝马迹,把建嘉帝拖进跟老敦王身死有关的旋涡里,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倘若仅仅只是江崖云父子死掉,即使被昭德帝抓到把柄,建嘉帝还有点理由:自己子女被算计在前!

但老敦王——谁都知道,在这位长兄的问题上,昭德帝不会跟任何人讲道理!就算要讲,那也只讲一种道理,就是他说的就是道理!

“…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也不必罗嗦!”建嘉帝简短的说了下往事,摩挲着帝座的扶手,淡淡道,“你皇祖父在的时候,为父我没动敦王、桂王他们,当然是忌惮他!但眼下为父登基都有这些日子了,之前你们母后遇刺…”

说到这里他沉默了一下,才道,“那会朝野事情很多,随便找个人就能把他们拖下水。但为父一直没有这么做,你可知道为什么?”

他这么说,其实也不是真想要儿子的回答,所以不待江崖霜回话,就自顾自的继续道,“因为你们母后遇刺后的第一个晚上,朕亲自在榻前守了一夜。那个晚上朕反复想:如果再给朕一次机会,让朕回到年轻的时候,朕还会不会选择今天的这条路?”

“还会不会继续娶你们母后?会不会纵容她由着性.子得罪你们大伯母?会不会抛下她与丹儿,前往北疆投军?会不会以丹儿为代价,去算计大房?会不会…”

建嘉帝之前一番话已经将自称变成了温柔的“为父”,到这里却又改回了天子专称的“朕”,他语气里的迟疑与彷徨起初很明显,但越到后面却越坚定——转头看向侍立身侧的江崖霜,建嘉帝回顾自己平生所有值得懊悔与挽回的事,最终,却轻轻摇头,目光沉静的说道:“朕想了又想,最后确定:哪怕再给朕一次机会,不,十次机会!朕依旧会选择今天这条路!”

“朕虽然资质平庸,但,终究不能甘心于平庸!”

“哪怕代价是原本发誓相守一世的发妻,哪怕代价是爱如掌珠的嫡子!”

建嘉帝淡淡道,“所以朕知道,你们母后的去世,还有如今咱们父子对丹儿的亏欠,其实不能怪敦王与桂王他们,正经该怪的,是朕自己!”

“至于我儿你,你不过,恰好生作了朕的儿子,又恰好被朕择为储君!”

建嘉帝看着江崖霜,“所以你不需要像朕一样,念念不忘对丹儿的亏欠!那些都是朕做的,与你没有关系!即使你觉得亏欠,你也应该亏欠朕——因为你现在所有的,看似丹儿为你铺了路,可归根到底,真正给你铺路的那个人,其实是朕!”

他起身扬袖,嘿然道,“你想要弥补,不该是对着安儿,却应该,对朕!”

这番诉说也算跌宕起伏了,江崖霜却一脸的波澜不惊,淡淡看着他,似揶揄似漫不经心:“父皇想要孩儿如何弥补?”

…半晌后江崖霜告退而去,屏风后转出岷国公的身影,有些啼笑皆非的看了眼神情沮丧的建嘉帝:“还是被看出来了?”

“哪能件件都算准?到今儿这地步也算可以了。”建嘉帝叹了口气,招手示意他到江崖霜方才坐的位置上落座,无精打采道,“再说你不是也说了?看秋静澜不像有反意的样子。”

岷国公与建嘉帝君臣之间的感情显然比外界传言的还要深刻,他毫不推辞的坐下后,自己拿壶斟了茶水,嘿笑着道:“臣说的是吧?太子殿下跟惠王殿下、敬王殿下都不一样,可不是会事事依着您意思走的人——他要没看出来也还罢了,既然看出来您兜了这么大个圈子,归根到底只是为了提醒他大秦定鼎不易,单是您这一房,就付出这许多代价…”

也叹口气,“连敏柔皇后都…所以太子殿下须得珍惜,万不可为人为事所困,阻碍了大秦的盛世清平!您说他怎么能不联想到,您借着惠王世子,扯出多少年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又提兄弟又提发妻的,还口口声声说不后悔…为的不就是提点太子殿下,别因为跟太子妃太要好,疏忽了防备太子妃的娘家人么?!”

岷国公觉得建嘉帝这是多此一举:“那秋静澜真有此意,当年在镇西军里时虽然答应了您共襄盛举,但为何又提出只要您保证太子殿下与太子妃的利益,那他愿意从头到尾只干活不拿好处?!交兵权交得那么快不说,愣是连咱们大秦的开国功臣都不算混上——足见他对太子妃是真心疼爱,这样太子殿下疼太子妃才没问题呢!臣倒是觉得,太子殿下真依您的意思,去防备太子妃,夫妇离了心,秋静澜生反心更有可能!”

建嘉帝摇头道:“你忘记朕那个女婿了?虽然任子雍这些年来一直在给秋静澜奔波,可他的来历你我还不清楚?!那可是前瑞德宗废太子的心腹谋士之子!当年要不是他爹身体不好死得早,他又年轻,前瑞德宗的那个废太子对他信任不足,又怎么会被谷贵妃算计上?那位废太子不出事儿,如今这天下也未必轮到我们江家来!”

“这也不一定!”岷国公笑,“天意兴秦,前瑞国祚横竖是长不了的!”

恭维了一句,他再说起正事,“臣还是觉得,成阳侯的身世,不会给本朝惹什么麻烦的——成阳侯自己就不是那类人,任子雍也晓得咱们知道他来历,这么多年过去,前瑞德宗废太子的心腹又还有几个在人世?正经吕王去年逝世,也不见举国有什么动静,何况一个那位废太子,到底没登基过呢?”

成阳侯就是秋风,秋风在前瑞封渠伯,本朝他的妻子从加恩封的公主成了真正的金枝玉叶,又是建嘉帝唯一的亲生女儿,自然也不会对他小气,直接把爵位晋了一级。

只是建嘉帝没亏待女儿女婿归没亏待女儿女婿,对这个女婿的身份来历,他还是感到很忌讳——主要是秋风跟太子妃的兄长秋静澜之间勾连牵扯的,具体关系根本说不清楚。秋静澜当年报仇时展现的势力跟能力,都让建嘉帝觉得“这小子手里怎么总有好东西或者得用的人呢?他到底还藏没藏什么好东西、或者什么关键的人了”?

而太子妃又一直宠夺专房,建嘉帝对于自己活着的时候倒不是很操心,就操心以后——太子宠太子妃,太子妃又有子女撑腰,江崖霜之后,太子肯定是江景琅。

到那时候,秋静澜就是国舅。这位准国舅现在倒有点势单力薄:恩师薛畅已经挂掉;死党凌醉的父母在本朝比较安静,朝堂上做不了他助力;镇西军完全交出;“天涯”彻底放弃…也就跟个寻常臣子一样,势力就剩同窗同科那些人了。

但,这是只现在!

今年正月里,定西侯夫人刚刚生下两人的嫡长子!这次定西侯夫人从妊娠到生产都没受折腾,孩子非常健康——可想而知,接下来他们还会有更多孩子!

十几二十年后这些小家伙很快就能让如今清冷到空阔的定西侯府,变成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再过十几二十年,大家庭基本就要变成大家族!

算算时间吧,第一个十几二十年后,正是江崖霜的黄金时期,陪他母仪天下的秋曳澜那么得宠,她娘家就这么个亲哥哥,江崖霜能不照顾?毕竟秋静澜本身的才干也值得照顾!

第二个十几二十年后,江崖霜夫妇不知道在不在了,但接任的江景琅,那也是秋静澜抱大的外甥,在母亲的教导下能不亲舅舅吗?

——建嘉帝仿佛看到又一个类似于前瑞谷氏、江氏的后族在发芽…

而且秋家将来想做什么,还有个现成的幌子就是秋风!

秋家壮大之后,打着前瑞忠臣的幌子抢走江家的江山,完了让秋风给自家让位什么的…

对于亲自见证过谷家江家崛起的建嘉帝来说,防备外戚简直成本能了!

谁叫江家就是这么上位的?

所以他今日特意把太子喊过来,什么安儿什么愧疚什么前尘往事都不是重点,他真正想说的是:“你小子对你哥那么愧疚,你媳妇给你讲了几句道理,你居然就舍得答应安儿以后起其他心思就疏远他——那万一你媳妇将来劝你重用她娘家哥哥娘家侄子什么的,你可不要步上前瑞德宗的后尘啊!”

偏偏江崖霜听是听懂了,就是不理会——建嘉帝恨得牙痒痒,碍着这儿子不是自己身边长大的,想抽又有点下不了手。

结果心腹岷国公居然也倒戈,认为他这么做纯粹是闲得慌:“再说秋静澜是臣的女婿,他的子嗣也是臣的外孙和外孙女。难道您连臣也不相信了吗?!”

这一辈子处下来的袍泽,不管以后能不能长久的共富贵,但至少此刻说话是没什么忌讳的——比如说岷国公就着江崖霜对建嘉帝的打击补了好几刀,又在建嘉帝这里蹭了顿饭,走时还暗示老上司:“天子守孝以日、月代年,您身边一直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好像也不是办法,要不…”

“滚!”建嘉帝阴着脸拍案,觉得这一天简直糟糕透了!

满宫 明月 梨 花白 第六十五章 一晃三年

建嘉帝的郁闷江崖霜全不理会,回到东宫后,告诉妻子:“还是些朝上烦心事!”

“万事开头难,过些日子就好了!”这段时间,建嘉帝父子演双簧来掩盖他们执政上的幼稚和疏忽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秋曳澜压根没怀疑,反而温言安慰了他一番,“何况今春雨水足,恐怕是个丰年,却是吉兆!”

这种靠天吃饭的年代,丰年是上上下下都盼望的大好事。

江崖霜闻言神色也缓和下来:“还没入秋,只盼望接下来不要出什么事吧!”

…怎么可能不再出事?

像是故意要磨砺战战兢兢的执政者一样,雨水充足的春季之后,跟着就是举国两个月不下雨的干旱!

南方水草丰茂地也还罢了,北方多少河流断流小溪干涸,各种的灾民饿殍——干旱带来逃荒,逃荒带来饿殍,饿殍带来瘟疫…

当然,最要命的还是谣言:“绝对是江家做了亏心事!篡了前瑞幼帝的位不说,还把幼帝赶到吕地去——去了吕地都不肯手软,好好的吕王说没就没了,天知道怎么去的!如今这又是灾又是祸的,说不是上天在罚江家谁信?!”

从建嘉元年到建嘉三年,大秦上下的事情基本没断过,朝野上下莫不忙得焦头烂额——这前后两三年里,秋曳澜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夜半三更听到丈夫住的屋子里忽然传来动静,她迷迷糊糊的问守夜宫女,宫女跪在殿下小声却惶急的禀告:“回太子妃娘娘的话,是某地来的八百里加急,据说陛下那边也已起身,如今太子殿下是去福宁宫议事!”

后来次数多了,守夜宫女都懒得细说前因后果了,只讲:“回娘娘,太子殿下又去福宁宫了!”

再多几次,秋曳澜自己问:“去福宁宫?”

宫女:“是!”

这种情况虽然频繁到了差不多每晚来一次的地步,秋曳澜每次被吵醒,却也都是睡不着了:“又出了什么天灾人祸?要紧不要紧?十九跟公公处置得了吗?这次会派谁去?”

…站到高处的代价,是摔得也重。由不得她不跟着担心!

两三年下来,秋曳澜简直都记不得上次好好睡觉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只觉得始终是很紧张的过着。

以至于有一天宫女提醒她该准备搬去跟江崖霜一个房里时,她竟然都没反应过来。

“娘娘,敏柔皇后娘娘的孝已经满了,您不跟太子殿下住一起吗?”宫女愕然问。

秋曳澜这才惊觉,原来不知不觉,已经出孝了。

不知道是不是出孝除服也除去了大秦的种种晦气,熬过建嘉三年的春夏后,从建嘉三年的年中起,倒是风调雨顺,逐渐恢复着之前折腾掉的元气。

而秋曳澜也在建嘉三年的年末,发现怀上了第五个孩子。

已有三子一女,夫妇两个盼望能够再添个女儿,也好给江徽璎做伴——只是他们带着膝下子女、以及与东宫亲厚的侄子侄女们给这个还没落地、还不知道男女的孩子拟名字时,建嘉帝却着人把秋曳澜单独召到福宁宫,和蔼的问起她的身孕,以及东宫的日常事务。

寒暄完了就摆出体贴儿媳妇的架势建议:“朕看你这些年来独自支撑霜儿的后院也真是不容易,尤其除了你们自己的孩子,惠王跟敬王的嫡出子女也差不多都是你照顾的…”

好吧,就算秋曳澜跟公公没长谈过,不知道公公喜欢七拐八弯的暗示,但听到这话也明白,公公这是在代行婆婆…不对,是普通婆婆的职权,示意她给江崖霜纳人了!

秋曳澜心里那个吐血,简直没法描述——我婆婆、您发妻在时都不会干这事好不好?!果然她讨厌这个公公是对的!

虽然不知道建嘉帝插手儿子媳妇后院,纯粹是从政治角度考虑,但秋曳澜即使知道,她也不会体谅公公建立大秦不容易、难免对江山格外看重什么的。所以她强按住怒火后,笑盈盈的道:“父皇谬赞,媳妇愧不敢当!其实这些都是媳妇该做的,怎么敢要父皇赏赐?”

“…”建嘉帝默了一默,看出儿媳妇是明白自己的暗示、而且跟自己那个不省心的太子一样不打算听话了,要说媳妇到底是别人家的女儿,罚起来他还真不是很心疼。但不说这媳妇现在还怀着孕,就说她把自己儿子哄得那么好,真处置了,儿子肯定不依,就是个麻烦!

不过要说就因为这些缘故,建嘉帝就由着这个媳妇,那也不可能。

所以他懒得解释自己喊媳妇过来不是为了夸奖跟赏赐她,而是劝她大度点分一分宠,免得自己这做公公的老担心她的宠爱,会给大秦日后带来不安定——直截了当道:“朝中局势需要,得让十九纳两个官家女,好笼络她们的父兄!当然,不管这两个女子什么来历,你是十九发妻,她们怎么都不会越过你去的!你也知道十九这两年支撑朝局的艰难,大事上你帮不了,这种小事,你就替他料理掉,明儿个拿凤印去盖礼聘文书吧!”

建嘉帝这番话其实说得也很内伤——他的身份,以及江家向来男主外女主内互相不过问的家风,哪里管过这类事啊?

实在是觉得东宫一直就一个太子妃,本来就跟太子感情够好、地位够稳固了。如今居然又怀上孩子,就这么放任下去,秋家往后想不发达都难!

偏偏他对敏柔皇后也是有真感情的,这位发妻去得又那么突兀,建嘉帝即使让江景珩暴毙了,至今仍旧难以释怀。所以朝臣几次上表请他充实后宫,他都以忙于国事为由拒绝了。

再说就是纳了人,地位不够高贵,也没资格劝太子妃给太子纳人不是?地位要是给高贵了,不定往后又给东宫惹麻烦!

上头继母陶皇后已死,自己后宫无人,婶母济太妃还活着,却懒得管这闲事——济太妃都不管这事,济王妃、寿王妃等早就领教过秋曳澜脾气的人就更加不肯沾手了!

连福庆公主这个亲生女儿都拒绝了建嘉帝——悲催的皇帝不提又不甘心,不亲自上阵还能怎么着?!

“父皇您这话说的,前两年那么艰难的时候,都没做过这样的事,怎么现在局势好转了,反而需要了呢?”不过建嘉帝的这些艰难,秋曳澜全然无视,她磨着牙道,“何况做臣子的,忠君爱国那都是本份,居然还需要太子舍出美色去笼络,这种人依媳妇来看根本就是居心不良,还是早点处置掉的好!”

“放肆!朝政是你一介妇人能议论的吗?!”建嘉帝对媳妇平时客气,但顶嘴起来的耐心可没对儿子好,当下就拍案了,“朕不跟你多说,总之这两个女子,你想接受也得接受,不想接受也必须接受——礼聘文书你不下,那就把凤印交上来!朕着人去下!”

见他态度这么强硬,秋曳澜二话不说放声大哭:“母后!您在天有灵,看到了吗?!当年您的教诲言犹在耳啊,如今父皇却要媳妇逆了您的意思!父命母命都是长辈之命,纵然父重于母,可是媳妇深受母后大恩,想当年母后您在时,对媳妇何等疼爱…如今媳妇怎么忍心您孝期才过,就做您生前最痛恨的事…呜呜呜…”

建嘉帝被气得七窍生烟——手里抓着个茶碗,瞪着底下喊着敏柔皇后哭天喊地的儿媳妇,又怎么都砸不下去,半晌一脚踹翻了几案,咬牙切齿的吩咐:“让她退下!快点!”

他现在算是体会到昭德帝当年对着四儿媳妇时的心情了!

果然不是不报,报时未到啊!

建嘉帝生气之余又觉得,既然如此那大秦的定鼎经过以后会不会也被报复?所以说秋家就是得防着!

他这里还在各种担忧大秦的前途——秋曳澜被打发回东宫后,毫不客气的拉着江崖霜哭哭啼啼狠告了公公一状!

然后建嘉帝这边才在左右宫人的安慰下平复心情呢,太子就找过来抱怨了:“父皇,好端端的您提什么纳人不纳人?您儿媳妇才有了身孕您又不是不知道,今儿个回东宫去就不大舒服,如今召了太医看过,道是得休养个数日——本来说好了,过两天除夕宴,打点精神给寿安物色个好郡马呢!如今哪里还有力气?”

建嘉帝怒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合着朕这个君父还不如你媳妇紧要了是不是?!”

“这纳人不纳人原本就是后院的事儿,不说母后生前最恨这个,您儿媳妇也是谨记母后的教诲才不同意的。”江崖霜一点都不觉得对不起他,反而觉得他简直就是在胡闹,“就说外头人家做长辈的想过问,那也是同为女子去说——更不要讲父皇您还是九五至尊!”

身为堂堂天子,亲自上阵逼儿媳妇给儿子纳小——建嘉帝不觉得丢脸,江崖霜都替他觉得脸红!这是天子该干的事吗?!简直就是荒唐!

“你这个不孝子!!!”建嘉帝终于爆发了,挽起袖子抢了内侍的拂尘就上来抽儿子,毫无皇帝风度的破口大骂,“老子这么操心为的是谁?!谁叫你不听话的,你不听话,老子不找你媳妇还能找谁?!老子豁出脸面容易吗?!你当老子不知道这种事情根本不是老子该管的?!偏你跟你姐姐都不肯出这个面,老子心疼你们不忍心过于逼迫,不自己来还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