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亲生女儿的补刀太深太狠太突然太致命,正正刺穿了崇亨帝前一刻还浸泡在被女儿心疼的温暖里的小心脏——忍无可忍的崇亨帝吐完血后愤然拍案:“你亲哥都还没定亲,你一个女孩子家开口夫婿闭口驸马,成何体统?!回你殿里去好好反省!不反省好你不要出来了!”

这什么女儿什么小儿子啊,全部都是白眼狼!!!

还小棉袄——夏天的棉袄差不多!

但爆发的崇亨帝却没能把女儿吓住,反而迎来女儿同情的眼神——下一刻,他被妻子更加愤然的镇压:“你小点声!没见瑶儿才睡着?!!”

…总而言之,膝下四子一女,秋曳澜肚子里还揣着个包子,正当盛年的夫妇两个是不愁日子寂寞的。

尤其是,当年的种种遗憾与悲哀,能揭过的,基本都揭过了。

不能揭过的,也在岁月的无声流逝下止了血、淡了痂。

腐朽之后终有新生——关于前者的叹息有多绵长刻骨,关于后者的赞美就有多欢喜铭心。

最值得庆幸的是烟花易冷的规则,哪怕是人世间公认最深刻最激烈最沉重的感情,生与死、爱与恨,终究也抵不过流年,统统淘尽于不动声色的变迁。

由此衍生出来的悲与欢,自也在一个又一个冬去春来里淡泊成唇边一缕苍凉笑,转瞬就被庭前飞舞的风花雪月提点已是陈年往事该放下,莫辜负此时此景好年华!

…打打闹闹的天伦之乐里,这年腊月,天下最尊贵的夫妇终于迎来了第二个女儿!

“希望这孩子不要学她姐姐一样没良心!”特意抽出空来守在产房外的崇亨帝,手势娴熟的抱着新生儿,端详着襁褓里闭眼大哭的小女儿,嘴角抽了又抽,默默祈祷,“这么多孩子,好歹有个偏心我这做爹的不是?我待他们真不坏啊!”

取名“徽玉”的小公主满月时就是崇亨二年的正月了。

出了正月,弹指就到了三月梨花开——崇亨帝亲自选择的日子里,册后大典理所当然的盛大。

长达一年的筹备、崇亨帝毫无掩饰的独宠、朝野皆知的准太子的生母,册后大典再不盛大的话,大秦的国力都要受到质疑了。

整整一日的繁冗礼仪后,终于宴终人散,在这样隆重的日子里,不得不终日戴十二树金银杂宝琉璃花钗、穿着深青赤质五色翟袆衣的秋曳澜,好不容易捱到“夜半无人私语时”,却是什么旖旎什么激动的想法也没有,催促宫人给自己卸了钗环穿戴,奔进寝殿,扑倒在锦被上,几乎是倒头就睡!

但也许是宴上多喝了几盏,她没有醉,却在临近天明的时候醒了。

醒的时候看到睡榻对面的殿窗开着,丈夫只穿了中衣,负手站在窗前,静静的眺望着窗外庭中,一林梨花开如明月。

她迷迷糊糊的坐起身,想询问他为什么还不安置,但听到动静转过头来的崇亨帝,却反而招手让她去窗前——三月的风穿林入殿,带来梨花清甜的芬芳,软软的暖暖的,穿中衣一点也不冷,风过衣底,反而有种酥酥麻麻的畅快。

秋曳澜趿了丝履走过去,被丈夫推到窗前扶住了窗棂,而他靠在她身后,从肩头伸臂下来搂住她,似乎才喝了一盏薄荷露,唇齿间分明带着薄荷的清气,半含着她耳垂轻笑着问:“还记得去年我说,选今儿册你为后,是有用意的?”

“嗯?”才醒的秋曳澜,神情有些懵懂的偏了头,想了一会才想起来,委屈的扁了嘴,“不是说不告诉我?”

“要留到现在说,哪能当时就叫你知道?”崇亨帝笑的得意又温柔,男子修长白皙的手指为她挽起几缕被夜风吹散的发丝,在骨节分明的指间缠绵的绕着了一圈又一圈,他谆谆善诱似的问,“咱们头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风大雪大的腊月里!”与去年同样的回答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崇亨帝怜爱的低头吻了吻妻子的腮,轻叹:“是啊!风大雪大——但你看,现在像不像那个季节?”

春夜明媚的月色皎洁若梨花,庭中盛开的梨林犹月华——花月交相辉映,从殿窗里望出去,满地清辉犹如满地霜雪,枝头雪白到艳丽欲滴的梨花,如何不似当年的玉树琼枝飞雪时?!

“我当然记得咱们初次相识是雪天,可是每每回想起你当时伤痕累累的模样,又知道你当时才从帝子山的雪崩里逃出生天,我就不喜欢雪天。”

男子清朗的嗓音里有着淡淡的懊恼与浓浓的怜惜,“所以若要纪念咱们的相识,我宁可选择三月梨花开的时候。”

“惟愿我妻,年年只记此春夜月下梨花开,似霜似雪都好,终究温柔闲适,不必添衣,趿屐起身,便可玩赏;再不受凛冽风雪摧折,拟玉树琼枝作梨花!”

世人以梨花拟雪,固然生动。可冰天雪地里的美,不是狐裘暖炉围绕,又何来心情欣赏?

而且冰为枝雪为花固然傲岸清高,终究欠了真正的梨花那份甜美温柔,更在春晖普照之后,注定消融而去,一切成空。

所以他为妻子选择真正梨花盛开的季节,这是风轻且软、月清而皎的时候,是花开似梦、夜色亦温暖的时候——她不必穿戴齐整、不必担心寒冷、不必回忆起二十年前狼狈屈辱、不必被勾起那些落魄时的心情…她什么都不必操心不必预备,只需要,从榻上下来,走到窗棂前,来看,就可以了。

这一天明月如梨开,这一庭梨开如明月。

是他为她默默预备的美景,吝啬于公布,吝啬与人说,甚至吝啬提前的通知,只在夜半无人的私语时,邀她共沉醉。

这一天明月如梨开,这一庭梨开如明月。

也是他对她的承诺——我知道你过往经历了难以言说的风与霜,也知道一起走来的岁月里的种种忧伤——但从今以后,我愿以娇柔的梨花代替冰与雪,让你的生命中,只有春夜明媚月色下的梨花蔚然似雪,纷纷皑皑里,满满都是温柔的欢喜与结实的期待。

——却忘记那些年中凛冽如刀的寒与冷,于我的臂弯我的怀抱里,停泊你此生的信任与年华!

如诗如梦的月下,秋曳澜转过头,仰望着身后男子在月色里美好如画卷的眉眼,嫣然勾唇:“梨花洁白朴素,你用它来承诺我,那么我也用最朴素的话回答你——”

带着千年之前特有的古拙朴素的那句话、承载深沉寄予厚重的那句话,像春暖花自开、像秋来花自果,自然到浑然天成的道来,“此生,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确实人世间最深刻最激烈的情感,也终究有一日会淡却会被雨打风吹去。

但正如庭前梨花谢了又会再开一样,

若爱已生根发芽,

何惧风雨的莫测、何惧四季的变迁?

冬之寒、春的暖、夏之炎,这种种的磨砺与酝酿,终究不过让它在秋日结出甘美可口的果实,在来年开出更加绚烂的芳菲!

所以我以我记忆中最深刻最温暖的句子,与你为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全书完。

番外卷 秋静澜

寅中,深蓝色的天幕上,颗颗星子琳琅。

虽然地处南方,但十二月的晚上,依旧呵气成雾。

风从海上吹来,冷而凛冽。

秋静澜只穿一身夹衣,提着刀走向了演武厅。

卯末辰初,全身湿漉漉得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他踏入饭厅。

半刻后,用毕早饭,回房梳洗更衣,带上书童阮毅前往西席所在的精舍,开始今日的学业。

午时三刻,上午的课程结束,西席用过饭后会午睡。而秋静澜则带着阮毅回屋,将西席上午布置的功课做完,再练一会字。估计西席已经起身,他再前往受教。

申时半,这一天的学业结束。

告别西席后,先用饭,再回屋做功课。

功课一般要到戌时三刻才能做完。

有那么一刻的时间可以梳洗、喝茶,缓解一下。

亥时初,练一趟刀,然后是看阮毅拿过来的账本、记录等,且要写下对每一笔账、每一件事的看法与处置意见。同时与这些事情最终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并反思。

子时之后,才是他最常安置的时辰。

“公子真是辛苦!”打小伺候他的丫鬟春染、夏染、秋染、冬染四个,每个都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

但只有秋静澜自己心里清楚,他其实没觉得辛苦。

因为比辛苦更折腾他的,是焦灼。

尤其每隔两个月,任子雍准许他听一次来自京中的禀告时:“怎么样?”

“郡主还好,王妃娘娘又着人出府抓药了,小的设法看过药方,像是治风寒的。”

“风寒?母妃足不出户,怎么会得风寒?”

“想是在院子里走了走,咱们的人怕被发现,不敢进府,所以不知道?”

“母妃又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就在院子里走动,若觉得冷会不及时添衣?”

“会不会是王妃娘娘一时大意?”

“这怎么可能?母妃向来最是仔细…你把之前母妃当嫁妆的单子给我看看!”

“是!”

“果然…大毛衣服当了这么多,难道说…”

“不管什么缘故,在公子有合适的理由进京前,那边发生什么都跟您没有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任子雍大步走入,淡淡的道,“还请公子冷静一点,莫要叫廉太妃的牺牲,白白耗费!”

他垂目,片刻后抬眼:“送件大毛衣服也不行?”

“送根针也不行!”任子雍斩钉截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若我非要送呢?”

“那属下只能先下手为强,派人先一步送王妃与郡主,去往地下与太妃娘娘还有王爷团聚!”任子雍冷漠的说道,“免得公子一时冲动,断送秋家最后一点嫡系血脉,让属下他日到了地下也无法对太妃娘娘交代!”

秋静澜凝视他良久,最后一言不发的走了开去——他知道,自己虽然是“天涯”名义上的主人,是任子雍口口声声尊敬的少主。

实际上,“天涯”真正做主的,是任子雍。

他反抗不了这位任先生。

至少目前,他反抗不了。

哪怕任子雍在这件事后不久,就诈死脱身,离开了“天涯”,但秋静澜仍旧不敢贸然接触远在京中的母妃与妹妹。

皆因他走前,再次强调:“王妃与郡主的性命,皆在公子一念之间!还望公子妥善抉择,莫要留下终身遗憾!”

多想…多想快点长大?

不知道是第几次仰望天幕——似乎很久很久了,从他被任子雍送到南方以来,每一个春夏秋冬的星空、每一个寒暑雨雪的夜晚,他都亲眼见证。

星空下一次次的拔刀,寒窗内一声声的苦读。

他的汗水流淌过四季流淌过光阴,以最虔诚与最无畏惧的心情汲取着各样课业。

但愈是恨不得插翅飞去那座熟悉的王府,似乎日子过得就愈慢。

按照任子雍的计划,十四岁上后,他开始结束纯粹的苦读与苦修,渐渐抛头露面,为以后的身份做掩护。

仗着挥金如土与传自父母的俊秀,没花什么力气,他就在这座城里出了名。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他这年纪的圈子,招摇人前的风光不外如是。

任子雍不反对他厮混于那些秦楼楚馆:“只要公子不是当真沉迷进去,偶尔放松一下也没什么。”

这个出身于德宗废太子最重要却英年早逝的谋士的膝下,被廉太妃托孤的心腹,当然不会因为这么简单的原因放他去跟花魁们卿卿我我,“往后公子到了京里,类似的场合少不得要常常出入,毕竟阮老将军目前的状况,已经无法为您铺路,您只能靠自己去经营,风花雪月里的手段,多学一些总是没错的!”

说到底还是要他学东西——但任子雍的安排也确实有用,到了上京的那年后,他设法见到了京中最著名的两大花魁,只略施小计,就让受惯殷勤的花深深与蓬莱月都对他另眼看待,倾力相助。

由此他搭上了景川侯与茂德长公主最宠爱的幼子凌醉。

选择凌醉是有原因的,作为顶着阮家流落在外的私生子这个身份回归京中的前西河王世子,秋曳澜背负着血海深仇,却又不可打草惊蛇。这注定他需要在朝堂上混得风生水起以积累报仇的资本,却也不能过于野心外露,引起谷氏、况家注意,为策万全先干掉他。

凌醉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但品行并非一无是处,是值得结交的人。

重点是他的父母,在宗室、在朝堂都有一席之地,而且都是中立党成员。

在二后之争,太后党与皇后党都争相拉拢中立党的情况下,跟凌醉结交上后,除非有证据,否则太后党的人绝不会故意为难一个中立党重要成员之子的朋友。

这对秋静澜来说,非常重要。

毕竟他明面上的身份阮氏嗣子,与太后党渊源极深。

而凌醉的身份与生长环境,也决定了他虽然不曾入仕,但在京中的能力,却绝对不小。这些正是初涉京中的秋静澜所急需的。

表面上看,一个是南方大名鼎鼎的青楼常客,一个是京中出名的纨绔——区别不过是前者虽然放.荡,却凑巧拥有学霸天赋;后者虽然不怎么会读书,但生了个好人家——这么两人能混到一起去,正经是臭味相投,没什么奇怪的。

除了凌醉,秋静澜没有再刻意结交其他人。

果然,任子雍这样谨慎的安排,没有引起太后党任何重视——哪怕他抵京不久,秋曳澜就卷进二后之争,但太后党对他的防范,始终是按照阮家流落在外的私生子而来的,这样的判断失误,给予了他最急需的发展机会。

次年春闱,他金榜题名,成为当朝正相薛畅的学生。

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当之无愧的本朝最年轻的进士,理所当然得到薛畅的垂青。殷切指点、频繁教诲,甚至要不是薛芳靡从中作梗,他还会做薛家女婿。

这中间虽然有薛畅爱才的缘故,但他先一步靠近凌醉的行为,也不无影响——中立党后辈的知交好友,以薛畅的为人,嘴上什么都不说,但行动上怎么都会额外给点好处的。

之后他前往西疆,将妹妹托付给凌醉,果然凌醉十分上心。哪怕中途被景川侯夫妇强行送到南方避了些日子的风头,回京之后,第一件事仍旧是前去探望秋曳澜。

而这个时候,秋静澜早已把为他牵线的花深深与蓬莱月忘记到了脑后。

他一点都不觉得愧疚,他觉得自己反正出过缠头之资的,钱货两迄,其余不过逢场作戏。

这两个花魁硬缠着不放,只能说明她们都不够专业——曾经有那么几年,他非常怨恨任子雍。

怨恨他的苛刻与严厉,怨恨他拿阮王妃与秋曳澜一次次的威胁自己,怨恨他话语里除了廉太妃的托付外一切都是浮云的漠然…但不知不觉中,秋静澜发现,自己却渐渐变成了又一个任子雍。

毫无道德负担的算计、只求目的不择手段的干脆、眼里除了重视的人与事外都视同草芥的冷漠…

很多年后他终于理解了那位任先生:未必真的是冷漠残忍,只是肩上的责任那么重、前方的目标却那么遥远,在跋涉前往终点的道路上,衰弱、疲惫、绝望、悲伤、痛苦、怀疑…中断的理由却那么多——所以,只能一刻不停的前行,只能一眨不眨的盯紧,即使明知道将为此错过无数的风景,将与多少生命中的美好擦肩而过,而这样的错过,极有可能此生都无法弥补!

但,亦只能让自己的心冷一点再冷一点,冷酷到对一切外物无动于衷,沉浸在只有自己与目标的世界里。

不过是为了那熹微的希望。

至于说,这样的行为,是否也断绝了旁人的熹微希望,秋静澜漠不关心。

千里之外听到噩耗之后连夜入京,用平生最大的毅力维持住平静的神情跨入那座熟悉又陌生的府邸,看到阮王妃那冷清的灵堂,以及帐后小心翼翼却难掩狐疑防备的妹妹后,他悲哀又冷静的想:“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我不能做的了!”

从那一天起他原谅了任子雍,他一天比一天更像任子雍。

花深深曾在以死要挟失败后,哭泣着质问他:“你到底有没有心?!”

他轻车熟路的转身而去,决绝的背影胜过万千的拒绝——那样的干脆与毫无牵挂,心中更是平静得不起任何波澜。

只有在对待妹妹时,他才能找到像隔了几生几世前,祖母还在,父母还在,秋天的西河王府里,母妃住的院子内,石阶下、矮篱后,盛开的“泥金报喜”,艳丽得像荡漾的金湖,又如潋滟的晚霞——他最喜欢趴在矮篱上自己摘一朵认为最好看的,拿去逗弄襁褓里的妹妹:玉雪粉嫩的婴孩醒着的时候会格格的笑,笑声清脆娇嫩,像他窗前挂着的银风铃一样甜美到人心里去;她睡着的时候微嘟着嘴,长长的睫毛小扇子一样垂在眼睑上,把花摆在她身边,小小的孩子像是花里幻化出来的精灵——那样无忧无虑满是欢笑的岁月,分明已经遥远得不可触及,却鲜活得像是上一刻才发生。

这是他千疮百孔的心里唯一的慰藉。

所以当他不经意的听到那袭胜火红衣拉着秋曳澜问:“你不觉得你缺个表嫂吗?”

他只觉得这似乎是个麻烦,没有一点点被美人垂青、还是荆伯独女垂青的欣喜与得意。

他的预感一点都没错——在毫无回旋余地的拒绝后,他以为这样身份的大家小姐,怎么也不会再明着来了吧?

但一次次的纠缠让他烦不胜烦之余,也不得不对整个欧家都刮目相看:养出这种对男人死缠烂打的女孩子也还罢了,最难得的是,整个家族的长辈都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任凭欧晴岚折腾…

“倘若没有况时寒的背叛,外祖父不曾兵败,父王没有战死,祖母还在,母妃也好好儿的…”厌烦欧晴岚的打扰、憎恶欧家对女儿的放任之余,秋静澜又感到无限的唏嘘,“澜澜是不是也跟她一样?”

那种执拗到不顾名节、不理俗世、不怕拒绝、不在乎伤痕累累的坚持,一望就知是在千依百顺里长大,受尽宠爱中成长,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情与卤莽。

没有一颗被保护到懵懂的心灵,如何能够在摔倒后一次次爬起来,且天真无邪的继续?

而他的掌上明珠,原本也该长成这样的女孩子吧?没有阴霾没有算计,像晴朗的天空一样充满了阳光与鲜花。

即使偶尔的哭泣,也如折射着彩虹的雨珠:忧伤还没到心底,已有新的喜悦来代替——这才是西河王府嫡出郡主该有的人生!

所以他越发不愿意看到欧晴岚。

那会让他忍不住的沉浸到各种设想里去——而那些“如果”、“倘若”、“假使”…将会把他一步步推到软弱的深渊中!

哪怕欧晴岚不远千里的赶到西疆,为此差点在况青梧手里受辱,秋静澜依旧没觉得有什么感动的。

践踏过太多美人芳心的他,早已磨砺出铁石心肠,常人眼里的美人恩深,对他来说却是索然无味。

倘若可以,他宁可拿这份美人深情,换个能干的下属。

此生,报仇与愧疚这两副重担,他挑着已经艰难非常,实在没兴趣再分心他顾。

——因此那一年,西疆凛冽的风沙里,月色如清霜的夜晚,秋静澜凝视着面前红衣似火的少女,听着她强自镇定的举出种种非她不娶的理由,心中的不耐烦渐渐淡去:“确实自己已到了成亲之年,若还不娶妻,到底是个麻烦!”

别的不说,单是底下人猜测他是不是好男风,或者索性就是不行——这样的名声对于年纪轻轻就试图执掌镇西军的他来说,就是个麻烦!

在那之前,还能说是专心为了报仇,没心思成家;在那之后,他总是要成家的,而且还不能拖太久——至少要抢在谣言出来之前。

在联姻的人选里,欧晴岚无论本身条件还是背后的势力,都名列前茅。

那时秋静澜信口敷衍着她竭尽心思想出来的措辞,心下慢悠悠的盘算着:“娶她么?好像也还可以:容貌不错,家世不错,最重要的是,心思足够单纯。”

至少在面对他的时候,足够单纯,而且还听话。

单纯的人好哄——对于秋静澜来说,一个忠心有保证、还不需要他怎么花心思笼络,又能给自己带来联姻效果的妻子,可以说是小投资高回报。

毕竟,十几年风雨无阻的严苛进学,任子雍鞭笞下永无消遣休憩的岁月——连在勾栏里与花魁单独相对,都要时刻谨记着任子雍的叮嘱,秋静澜纵然不是懒惰的人,长久紧绷下来,他也感到疲惫不堪。

那些长袖善舞、心有锦绣的女子他也欣赏,但要说做枕边人,而且还是正经的妻…那还是算了吧!

譬如差点叫他娶了的江家那几位,无论是坏脾气的江十五、江十七,还是好脾气但城府深沉的江十八。如果不是为了江家的权势的话,秋静澜对她们半点兴趣都没有。

薛家那个薛芳靡也一样,要说薛弄晴也是跟欧晴岚一样,没有太多心思的女孩子——但不说薛芳靡搞了那么一出之后,秋静澜想再娶薛家女孩子会很麻烦,这需要他花费很多心思,难免叫他觉得划不来。

单纯说薛弄晴的性格,单纯是比欧晴岚更甚,但,太柔了。

柔到拖后腿的地步,正经想找个给自己不添乱的妻子的秋静澜,自然也不会考虑她。

他会讨女孩子欢心,不代表他乐意这么做——抓权、哄妹妹都来不及呢,偶尔得点空他只想歇一歇,那种最简单的后院都未必能够完全打理过来的女孩子,他半点都不想伺候!

所以不需要他讨好、反而时刻惦记着讨好他、且对其他人泼辣有为到怎么都划不到会吃亏的那一群人里的欧晴岚,在他看来简直物美价廉。

不过这世上会骗人的也不只是他——尤其是,欧晴岚的家世,与秋静澜妹夫的渊源,都让他不得不慎重:拒绝欧晴岚可以,一旦娶过门,除非她偷人,不然想跟她和离简直不可能!

因此他问了一个极尖锐的问题:“末将若要把早年的红粉知己都收入后院,欧大小姐,您能答应么?”

“您若是答应,末将可以立刻中止与韩家议亲,明日就派人将末将先母留下的钗环送来给您作为定情信物!”

这么问时他已经做好了欧晴岚允诺的准备——毕竟这个女孩子,确实为他做了许多男子在这时候追求心上人都做不到的事不是吗?

他很自信对方会妥协的。

其实他压根就不记得从前那些红粉知己了,之所以这么要求,无非是给足欧晴岚颜色看,让她知道,即使成亲之后,最好也是乖乖的待在后院,不要打扰到他。

早就在报仇之路上耗尽毕生经历与热情的秋静澜,对于情.爱看得很淡很淡。他成亲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事业上的考虑,以及子嗣的延续。

两情相悦、白头偕老、恩爱缠绵…这些在他眼里都是索然无味。

岳家有可借助之处,妻子温驯听话不要他操心,再给他生儿育女…日子就这样过吧。其他的他懒得想也不想去想了,但欧晴岚这样苦苦追求他,一旦成了亲,难免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觉得,应该让她醒一醒。

别到时候大失所望,变了嘴脸。

“这会就做好以后跟一群姐姐妹妹相处在一个屋檐下的心理准备,到时候我不纳妾或者少纳几个,没准她还会感激我吧?”

秋静澜这样冷酷的想着。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没错,他就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但即使阅尽人间春色如他,不想也有料错的时候。

欧晴岚拒绝了。

手刃江家嫡孙时都不曾迟疑过的女孩子,差点被况青梧侮辱后亡命奔逃后也不曾流露多少软弱的女孩子,挣扎得仿佛将要溺毙在月光里。

他以为这种情况下,她带着哭腔和着泪水说出的回答,除了妥协之外,别无可能!

可没想到她拒绝得悲痛欲绝,却也坚定如磐石:“我心甘情愿为你赴死,我愿意为你做所有的事——除了纳妾!”

“我绝不能与其他人分享你!”

她几乎是大喊着说出她的决定——她不答应!!!

哪怕他许诺只要她口头上答应,那套代表聘礼的钗环次日就会送到她手里,她梦寐以求的秋欧氏的身份将落实——婚后反悔有什么关系?她不是没娘家的人!

不说当时的荆伯的地位,就冲着她娘家哥哥跟秋静澜妹夫的情谊,疼妹妹的秋静澜,也不会让妹妹难做的。

这些欧晴岚再单纯也应该明白,可她还是说了“不”!

那一刻秋静澜很难说清楚自己的心情,惊讶?失落?触动?恼怒?轻松?

好像都有一点,但准确的说又说不上来——最奇怪的是轻松,不明白为什么,看着红衣女孩子失魂落魄要转身而去时,由于根本没做好她拒绝的准备,一时间忘了该怎么回答的他,竟流利的解下外袍披了上去!

好几天后他都在想,自己这样的一时冲动——他觉得自己就是冲动了——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一时的冲动,与一世的承诺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