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贵妻 作者:子夜妃子

正文 第一章 夏日(一)

三月的金陵城,刚刚下了一场春雨,青石路上尚有些湿意,已是黄昏时分,路上的行人稀稀拉拉的踏着悠闲的步子,唱着不知名的小曲子:千年调,一旦空。惟有纸钱灰晚风吹送。尽蜀鹃血啼烟树中。唤不回一场春梦。

“听说了吗?这次斩首示众的好像是个女人呢!”这条青石街道的尽头人群熙熙攘攘,不少看客争相伸长了脖子向台上望着,似乎想要一睹那女子真容。

就有知情者忍不住得意洋洋的卖弄:“我听我那衙门里的小舅子说起,这女子还是沈二老爷的女儿,不知怎的谋死了自己的丫鬟,这才被官老爷收押的。”

“谋死个丫鬟算什么?”一身着粗布衣衫的大汉嗤笑一声,冲着那书生挤眉弄眼,脸上闪烁着暧昧的笑容,“高门大户的,这种事情多了去了,我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那沈小姐是正与人做那事,被丫鬟撞破,这恼羞成怒之下,才杀人灭口的。”

“真的?”那书生来了兴致,又连连追问:“沈家门风严正,怎么会容许女儿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大汉见周围一众人都伸长了脖子听他说话,更是得意,“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自沈二老爷前年过世之后,这沈小姐就投靠了沈大老爷,哪知道她水性杨花,败坏闺阁清誉,就被沈大老爷送到了慈济寺,谁知道到了慈济寺还是死性不改,勾搭外来烧香礼佛的香客…”

又有多事的妇人窃窃私语:“我听我在沈府服侍妇人的姐妹说起,这女子就是沈二老爷的嫡亲女儿,啧啧,那个脾气可真是暴躁,一言不合对她大表姐大打出手,真不知沈府这样的书香世家怎么养出这样的女儿来。”

那人群中就爆出了低低的嘲笑声:“这小娘子既有这等烈性,许给我做婆娘也是好的…”旁边的人开始起哄:“你祖上烧高香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那可是沈家的女儿!”

“好人家的女儿会上断头台?谁知道是真是假!说不定早被人骑过了…”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甘与讥讽,周围的人都低低笑了起来。

断头台上的女子睁开一双水亮的大眼睛,眉目间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最后看了一眼这细雨如丝压玉尘的景象。

明晃晃的大刀落下,一片血雾弥漫了黄昏的金陵城。

看客又开始陆陆续续的散去。

一觉醒来,似乎做了一场凌乱的梦,破碎了一地,亵衣早已被冷汗浸湿。

蛙声透着豆绿的纱窗一声声传入耳中,许是荷花池里几只不知疲倦的青蛙罢。

沈紫言掀起薄被,起身下了床榻,长长的吁出一口气,推开了纱窗,后院的荷花开得正好,一朵朵,层层叠叠,在月光下似乎踱上了一层月华,分外美丽。

看着地上投下的自己的影子,沈紫言心里涌出一种忽悲忽喜的感觉,连她自己亦不能明白,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这是重生后的第四天。

沈紫言只觉自己恍然身在梦中,从前的那些风风雨雨,似乎都没有经历过一般。

也罢,也罢,既然上苍又许了我这一世的命途,说什么,也要好好过下去才是,若然,岂不是辜负了天意。

一双柔荑慢慢抚上了修长的脖颈,似乎还有残余的疼痛,隐隐生疼。

“小姐,这也入秋了,您身子骨不好,也该小心受凉才是。”墨书绕过雪白的屏风,顺手捧起一件月白色缠枝花的披风,替沈紫言披上,系上淡紫色的绦子,透着绿纱窗瞥了一眼远处的荷花池,声音里是掩饰不住的浓浓倦意,沈紫言看着她白皙的如同夏日里白莲一般的面庞,一阵恍惚。

那个夜晚,是这个丫鬟不顾一切想要护住她的啊…

沈紫言心里就有浅浅的暖流淌过,粲然一笑,露出浅浅的梨涡:“今晚的月色真好,睡不着,就起身看看。”

墨书一低头,看见满地的月华流淌,也来了兴致,用手比划着说道:“奴婢几年前的中秋节,见过一幅婵娟图,里面的月有这么大。”说到兴头上,不免声音大了几分,就有屋檐下守夜的婆子轻咳了几声,“姑娘,现在三更了,歇息吧。”

墨书就不再说话了,谁知道才静了没多会,就听见门外一阵喧哗声,沈紫言听着那声音似乎是从东南角传过来的,想到幼弟沈青钰的病,就一阵心慌,忙推开门问那婆子,“这是怎么了?”

那婆子见是沈紫言,躬身唯唯诺诺的说道:“说是二少爷又吐了,芦苇正急着去回夫人。”说着,讨好似地笑了笑,似橘皮一般的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二少爷福大命大,有菩萨保佑着呢,不会有事的。”

沈紫言望着渐渐泛白的天际,心中有如一根细针划过一般,丝丝缕缕都是疼痛。她清清楚楚的记得,她的幼弟沈青钰,那个总是如小黄莺一般欢快的叫着姐姐的孩子,是幼年夭折的,正因为这个噩耗,导致母亲悲恸过度,卧病不起。

长吁了一口气,沈紫言一脚踏了出去,“走吧。”墨书看着沈紫言脸色黯淡,全然没有几日前天真浪漫的笑容,就想到了不经意间听到的那些闲言闲语,一时也为自己的主子忧愁起来。

夫人身子一直不大好,常年不断药,如今府上虽有两位少爷,可只有二少爷才是夫人所出,早些年,二少爷尚未出生时,金姨娘所生的大少爷就一直养在老爷膝下,因是老爷唯一的儿子,自然喜爱非常,渐渐就有了闲言闲语传出来,墨书偶尔也断断续续的听那嘴碎的婆子嚼舌根,说是将来这家私都要给了大少爷去,夫人出自扬州宁家,也是百年的书香世家,为人自有一番气度,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计较,也是老爷与夫人伉俪情深,后来就有了二少爷。

谁知二少爷不仅样貌生得极好,有八九分肖似老爷,人又极聪慧,阖府上下见了无人不欢喜,与大少爷的顽淘自是不同,老爷一颗心自然是渐渐偏向了二少爷,偏生这二少爷近些日子又病了,一直不见好转,可真真愁杀人。

沈紫言更是愁肠百转,屡屡想到幼弟沈青钰的病情,心就一阵阵的抽痛,那些年,母亲膝下唯有她们姐妹二人,在祖母面前说话也没有底气,暗地里不知吞下了多少苦水,不止屡屡入庙还愿,更是常年茹素,好容易才有了幼弟,悉心教养到如今,却又出了这等事。

这样胡思乱想着,已进了沈青钰的院子,里面灯火通明,人影幢幢,纷沓的脚步声声声入耳,沈紫言看着这等情形,知道里面定是乱作一团,自己进去了反倒是添乱,就立在门口,静静的望着里面的情形。

上一世青钰离去之时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似乎又响在耳侧,沈紫言看着那泛白的天际,心里涌出一阵阵苦涩,料到了结局,却无能为力,大概就是最过无奈的事情了。

难道又要这样眼睁睁看着青钰死去不成?

那些过往就一一在脑海里浮现起来,父亲的飞来横祸,母亲的郁郁而终,姐姐的忍气吞声,伯父和伯母的气焰,无一不牵扯着她的每根心弦,能活这一世已经是上苍的恩赐,哪能再重蹈覆辙,走上上一世的老路。

“紫言,怎么站在这里?”一道婉转悦耳的声音自背后传来,沈紫言闻言转身,看着自己的大姐一身月华裙,层层叠叠泛着不同的色彩,轻柔得似一阵风似的,身后还跟随着两个眉目似画的大丫鬟,蓝衣和言果。两人都是鸭蛋脸面,乌油头发,秀丽沉静,妆饰衣裙,均是一样。

沈紫言对自己的大姐一向敬重,也就直言不讳的说道:“二弟屋子里正乱着,我进去了,虽不要人服侍,可那丫头婆子少不得看顾着我点,反倒不美,不如就在这里站站,等人散了,我再进去看看。”

沈紫诺明亮的眸子里清清楚楚的闪过一道诧异之色,随即微微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仔仔细细的看了自己的妹妹半晌,似乎觉得她与以前已经大大不同,颇有些欣慰的味道,“妹妹如今也懂事了。”

沈紫言垂下头,微微的笑,眼底一片苦涩,已经死过一次的人,哪能再如从前那般肆意妄为…

那时只知道自己的沈家的二小姐,自己的祖父是文渊阁大学士,父亲是兵部尚书,外祖家也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宁家,从小被呵护在手心长大的,哪里知道人心的复杂,谁又能想到自己的亲大伯,亲伯母会有那样的心思!

沈紫诺眼看着日头西上,拉着沈紫言在院门一侧的树荫下立着:“虽然天还尚早,可这大热天的,日头毒,热着可怎生是好?”

沈紫言看着日影斑驳,在沈紫诺雪白的面颊上打下一道道影子,抿嘴笑道:“我还没有那么娇弱呢!”见她说到娇弱,沈紫诺就长长的叹了口气,“也不知我们二弟这病是怎么的,竟这样缠绵了起来,平素里看着多健实的孩子。”

沈青钰的乳娘端着一盆子水出来,见到立在门口的大小姐和三小姐,急急放下盆子,迎了上来,满脸堆笑:“大小姐和二小姐这是来看二少爷?怎么站在门口不进来?”

正文 第二章 夏日(二)

沈紫诺微微笑了笑,“这才来呢,与妹妹说了会话。”乳娘就将二人迎了进去,沈紫言一眼就看见了坐在榻前的母亲,不过一夜不见,眼睛一圈都是淡淡的青影,想来是没有睡好的缘故。

更是觉得心酸,凑上前去,叫了声“母亲”,沈夫人见到女儿,自是欢喜,但这欢喜在看到沈青钰再次呕吐时烟消云散,不待沈夫人吩咐,已有手脚伶俐的小丫头捧着面盆跪在榻前,接住了沈青钰的呕吐物。

沈紫言心里一紧,忙凑到枕旁看沈青钰的脸色,见他平素里白里透红的面颊如今满是潮红,脸颊更是瘦得凹了进去,呼吸也颇不安稳,心里微微刺痛,有心问问他的病情,又怕勾起母亲伤心,只闻言细语的问沈青钰:“吃药了吗?感觉可好些了?”

沈青钰还未来得及答话,又是一阵呕吐,险些吐在沈紫言身上,沈夫人看着儿女和睦,又是欣慰,又是心酸,眼眶微湿,“大夫刚刚才走,开了药方,说是让吃上几副,再看看效果。”

沈紫言那一世在庙里住过一段时间,与其中一个姑子交好,因她俗家是卖药的,二人时常一起闲话,久而久之自己也些须习得些医理,闻言立刻说道:“母亲可否将那药方给我看看?”

一直立在沈夫人身侧的郭妈妈立刻将药方递了上去,沈紫言略扫了扫,眉头微蹙,净是些人参,肉桂,不过是八岁的孩子,哪里吃得了这许多炽热之物!

沈夫人看着女儿脸色不好,有些急切:“怎么?可是这方子有些不妥?”话音刚落,便暗自有些好笑,自己可真是失了方寸了,这个小女儿的脾性,自己最清楚不过,心地纯良,最是娇憨可人,于俗事却一窍不通,怎么又能指望她看出些什么门道来?

沈紫言亦不好多说什么,只说道:“二弟这病也有些时日了,不如再另寻个大夫看看,兴准就投了二弟的缘,病就能好了呢!”沈夫人微微一愣,她怎么就忘了这一茬?自己心急幼子的病,寻的是金陵城颇有名望的项先生,只是那病却总是好一阵坏一阵的,或许真如女儿所说,换个大夫看看也好。

主意已定,命郭妈妈拿了沈老爷的名帖,自出去不提。

沈夫人回身慈爱的望着女儿,眼里有了笑意,“我们泼猴儿一样的三小姐,如今也知事了。”沈紫言淡淡一笑,抬眼见母亲这笑容似隔了一层纱帘一样,知道她心中惦记着二弟的病,始终不得安心,脸色也是一黯。

一时间房内就有些沉寂,沈紫诺原不是多话的人,见着母亲和妹妹如此,自己更是难过,也默默的垂下头不说话。丫鬟婆子们知道沈夫人近些日子心情抑郁,更是大气也不敢出。

没过多久,就有小丫鬟来报,金姨娘来了,沈夫人命人搬了小杌子令她坐下,沈紫言微抬头,略略瞟了她一眼,不知道为何,觉得她今日的茜红色的掐牙背心格外打眼,素日白净的面庞也有些模糊,“二少爷如何了?”语气很是关切的样子。

沈夫人正为沈青钰的病大感头疼,听见她问,更是心痛难忍,亦没有闲话的心情,淡淡说道:“很好。”

岂料她话音刚落,这边沈青钰又吐了起来,那捧着面盆的小丫鬟注意力都放在刚进门的金姨娘身上,一时不察,金姨娘忙上前几步,掏出绢子接住,登时一口一口的把块绢子吐湿了,沈夫人看着呕吐不止的儿子,更是心急如焚,一连迭叫道:“药煎好了没有?”

沈夫人的大丫鬟杜鹃也着了慌,知道沈夫人这是火气上来了,自己也觉得海棠去得太久了,急急走了出去,迎面正遇见海棠端着荷叶花式的汤药进来,松了一口气,沈紫言看着那一碗黑黝黝的药汁儿,就觉得舌根都是苦涩不堪的,好在沈青钰病得稀里糊涂,不辨东西,倒也温顺的将那药汁一点不剩的服下了。

沈夫人心里这才觉得安稳了些,看着满屋子的人,摇摇手:“你们都散了吧。”金姨娘低眉顺眼的带着小丫鬟下去了,沈夫人轻拍着沈青钰,眼见他睡得熟,亲自替他放下实地月白纱帐子,这才轻声问:“怎么这次煎药要这么久?”

海棠面色赤红,低声应道:“奴婢端着汤药到了半路上,遇见燕姨娘,燕姨娘身边的阿福走得急了些,就将那汤药撞洒了,奴婢又折转回去另盛了一碗…”

话未说完,沈夫人已经是面色铁青,茶盏在手里簌簌作响,眼角余光瞥见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目光柔和下来,疲惫的合上双眼,“她如今是有身子的人,你们见了也都多担待一些。以后小心些就是了。”海棠忙低声应是,眼前却不由自主的浮现燕姨娘那张柔媚灿烂的面庞,艳丽得如同三月的桃花似的。

沈紫言在这屋子里待得久了,只觉头有些昏昏沉沉的,起身走至窗前,想要推开窗子透透气,却被沈夫人制止:“大夫说你弟弟见不得风,莫要开窗。”

沈紫言忙收回手去,视线被窗前书桌上的一株深红色的鲜花吸引,红花灼灼,胜似桃花,煞是好看,隐隐有淡淡的幽香,忍不住伸手触弄,奇道:“这是什么花?这样好看。”

沈夫人看着女儿洁白得似栀子花一样的面庞,心里的郁气淡了些,笑道:“这是夹竹桃,也难为你不知道,整日不知倦的顽淘,几时看重过这些花花草草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跟着家里针线班子上的师傅学着绣花了…”

沈紫言就靠在了沈夫人怀里,不依不饶的扭着身子,“母亲偏心,女儿就是问了一句这劳什子,惹出母亲一堆的埋怨来,莫不是嫌弃女儿了吧?”一旁的沈紫诺忍俊不禁,掩袖轻笑,沈夫人就伸指点了点女儿的额头,嗔道:“你就给我作怪吧,几时能有你姐姐一半的知事,我也少操份心。”说到操心,沈紫言不由想到沈青钰的病,心里暗自叹息。

只不过,原借着胡搅蛮缠一番令母亲心宽些,哪能又勾起她的伤心事,只装作浑然不知,一味的逗趣,把个满屋子人都逗笑了。

“夫人,燕姨娘来了。”沈夫人脸上的笑容就淡了几分,自燕姨娘有了身孕以后,就免了她的晨昏定省,这几个月来见面也不超过三次,早不来晚不来,怎么偏偏这时候来?

正文 第三章 夏日(三)

“姐姐。”门帘子掀起,走进一个身着玫瑰紫比肩褂,葱黄绫襦裙的女子来,面如银盆,目含秋水,这还是沈紫言第一次见到燕姨娘,不免多看了几眼。自燕姨娘进门第二天远远见了一眼,到现在,已经将近半年了。沈夫人微微一抬眼,笑道:“妹妹如今是双身子的人,不好生歇着,这要有个三长两短,可怎生是好?”

话音刚落,燕姨娘便红了眼眶,抽抽搭搭的哭泣起来,真真是梨花带雨,我见犹怜。沈紫言见了不免目瞪口呆,从进门到现在,母亲不过同她说了一句话,这要是搁在不知情的人眼中,还以为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呢!

沈夫人微微蹙了蹙眉,本就为了沈青钰的病情烦心不已,听着燕姨娘凄凄惨惨的哭声,更是烦闷,命婆子端了小杌子命她坐下,又厉声吩咐燕姨娘身边的丫鬟:“都是死人不成?还不快打热水来给姨娘净脸!”

燕姨娘这才断断续续的止住了哭声,拿起帕子擦拭眼睛,“姐姐,妹妹这是来赔罪了,阿福那个毛手毛脚的,不慎冲撞了海棠,要杀要剐任凭您一句话。”说着,看了阿福一眼,“只是这阿福是当初我母亲给我的丫鬟,一直也没有什么大错,知冷知热的,您就看在我的面上,好歹饶她这一回罢,妹妹结草衔环,定不会忘了您的大恩大德。”说着,便要起身叩拜,沈夫人忙命人扶住,“一点小事,姨娘不必挂怀。”

燕姨娘这才露出了笑容,淡淡瞥了面色微红的海棠一眼,目露担忧,“不知二少爷的身子如何了?”沈夫人明显的不欲多说,淡淡说道:“无甚大碍。”说着端了茶盏。

“那就好,那就好。”话虽如此说,语气却并不热衷,听起来还有几分冷淡,燕姨娘深深望了那实地月白纱帐子,抿了抿唇,带着阿福慢慢出去了。

沈夫人望着晃动的帘子,眼里划过一丝不悦。

燕姨娘原本是湖州知府的妹妹,沈夫人眼看着金姨娘年纪大了,自己又是个多病多灾的,身边的几个丫鬟虽然都是绝色,可也寻思着替她们谋个正经出身,嫁入别家做主母的,这才做主替沈二老爷纳了一房妾室,之前派人打听的消息是燕知府这个庶妹温柔和顺,性子绵和,哪里知道新人进了府,才知道这也是个骄横跋扈的主,稍有不如意,便寻死觅活。沈夫人原本想着带着在身边立规矩,杀杀威风,哪曾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身孕!

“阿福,你可看清楚了?”阿福扶着已经显怀的燕姨娘,面色赤红,懦懦道:“隔着帐子,我也看得不大清楚。”

“真是蠢材!”燕姨娘双目圆睁,愤愤道:“你就不会睁大眼睛仔细看看!”想了想,又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不管怎样,他都是活不长久的。”说着轻柔的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唇边含笑,“只要我诞下麟儿,以后这阖府上下还不都得看我的脸色行事。”

阿福就双手合十,望天祈祷:“天可怜见,保佑我们小姐一举得男…”燕姨娘眉梢眼底都是得意,“去把那酸乌梅拿来我含着。”

沈夫人回头望着严严实实的实地月白纱帐子,眼中一黯:“明日正好是初一,不如去慈济寺打蘸去,正好让哥儿沾沾菩萨的福气。”沈紫言心中一颤,慈济寺,多么熟悉的名字…

往事历历在目,一一涌上心头。心中生出百般滋味,浓浓的在心头涩得化不开。

十三岁那年,父亲与同僚出去踏青,路遇暴动的山民,待到抬回家时已经是进气少出气多,没过多久就撒手去了。母亲身子一向不好,经此大痛,更是卧病不起,缠绵病榻,终究还是没熬过那个漫长的冬日。姐姐沈紫诺是已经出嫁的女儿,大哥沈青林已经娶妻,嫂嫂也不好相与,自己唯有一个人投靠大伯父,哪知大伯母贪心不足,竟惦记上母亲的嫁妆,那时候自己不谙人情世故,只知道强自争辩,却不知自己一个孤女,寄人篱下,本就是那水上的浮萍,还不知道自己要漂到何方。

那次大表姐看中了她的玉簪,若是平日,自己也不是那等小气之人,只是未经自己同意,大表姐便私自戴上自己的玉簪,还说出“不过是死了父母的孤女,来吃白食的”这等话来,自己自然是气愤不过,忍不住同大表姐辩解了几句,一言不合,大表姐竟动起手来,恰巧被大伯母看见,将自己送到了慈济寺思过。

慈济寺虽然是个清冷之处,可对于沈紫言来说,已经是个极好的来处,至少不用受大伯一家子的闲气,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贴身侍女宝琴抵不住那风月诱惑,与一香客私通,沈紫言出自,自幼受父母教导,为人处事要端方从容,自然容不下这等腌臜之事,于是将那宝琴逐出,可后来,那侍女被发现投井了,还是自己院子中的那口井,这下可真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原本凭着沈家余威,此事也大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算真是自己做的,也不过受些皮肉之苦罢了,更何况自己根本没有杀人,原以为行得正走得正,无需惧怕,哪知大伯母不知使了何种手段,买通了应天府的人,直接将自己下了大狱,过了一个多月,便问斩了。那段在漆黑阴冷狱中的生活已经深深镌刻进沈紫言的脑中,挥之不去,屡屡在梦中被惊醒。

如今自己重回十二岁这一年,说什么也不能重蹈覆辙。

“紫言,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沈夫人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沈紫言一个激灵,回过神来,拭了拭满额头的冷汗,嗔道:“我可不去了,这天怪热的。”沈紫诺笑道:“他们那里凉快,又清静,两边都有楼。咱们要去,把楼上打扫干净,挂起帘子来,姐妹说说笑笑,岂不甚好?”

沈紫言还欲推辞,沈夫人已接口道:“你姐姐说得对,你这些日子也闷得很了,也别拘着你了,去顽顽也是好的。”沈紫言不愿故地重游,勾起那些痛苦的记忆,可见着母亲与姐姐兴致正高,也不好扫兴的,只得罢了。

正文 第四章 上香(一)

到了初一那一日,沈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沈夫人坐一乘四人轿,沈紫言与沈紫诺共坐一辆翠盖朱缨八宝车,沈紫言的丫鬟墨书、宝琴、默秋、随风,沈紫诺的丫头蓝衣、言果、文棋、入画都坐了小车在后面跟随。

那街上人见是沈府的女眷去烧香,都站在两边观看,恰逢初一是金陵城赶庙会的日子,街上人群簇拥,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到了慈济寺庙门前,沈紫言随着沈紫诺下车来,就看见山门前是琳琅满目的小摊铺。摊位上摆满了假面,戏剧木人,空竹,九连环,走马灯,扑扑灯等小玩意,令人应接不暇。

沈夫人一转头,看见大女儿好奇而又欣喜的目光,抿嘴微微一笑,吩咐海棠:“去,叫人去买些艾窝窝,扒糕,灌肠,豌豆黄来给我们大小姐和三小姐尝尝口味。”

沈紫言在背后听见了,低声对沈紫诺笑道:“母亲这样熟悉,想是从前没少吃。”沈紫诺瞪了她一眼,却没什么怒意,“就你话多。”嗅着各色食物的香味,食指大动,终究是没忍住,“艾窝窝是什么?”

沈紫言忍俊不禁,轻声笑了起来,想不到素日一本正经的长姐,也有按捺不住馋嘴的时候。之前她在慈济寺时,每每也曾经趁人不备,命小丫头拿了碎银子出去买些吃食,细想了想,笑道:“艾窝窝就是将蒸熟的江米捣碎成泥,做成小饼,里面包上冰糖渣儿,山楂糕,芝麻,青梅,再淋上一层糖汁,要吃时裹上一层细细的糯米粉,入口十分细滑清爽。”

沈紫诺本见着沈紫言轻笑时有些不自在,但见她叙说得绘声绘色,也来了兴致,就低声与她商量,“不如我们同母亲说了,让海棠多买些,我们也带回去让大哥和二弟尝尝鲜。”

沈紫言就想到上一世父亲死后沈青林对自己的冷漠,对于这个大哥,实在提不起亲近的心思来。但也不愿拂了大姐的兴,调笑道:“姐姐这是自己贪嘴,拿着大哥二弟作伐子罢。”

沈紫诺出乎意料的没有反驳,俏脸微红,“我纵然想吃,哪里吃得了那许多!”话间却没有几分底气,沈紫言听了笑得更肆意。沈紫诺脸上红云更盛,隔着遍地金褂子掐沈紫言的胳膊,“你就不肯片刻消停。”

沈紫言知道沈紫诺一向脸皮薄,也不再取笑她,跟着沈夫人一层层的瞻拜观玩。不多时已进入了二层山门,就有几个姑子从钟楼里跑了出来,领着她们去正殿上香,沈夫人望着慈眉善目的南海观音,虔诚的叩了三个响头,合掌祈祷:“信徒沈宁氏,求您保佑犬子沈青钰福寿安康,到时候我一定给您重塑金身。”沈紫言与沈紫诺紧随其后,都拈了三炷香,插在正殿香炉之中,也拜了拜。

彼时大暑热的天,沈夫人怕沈紫言姐妹受不惯,领着二人上了楼,在正面楼上坐了,郭妈妈走至外边,预备着申表,焚钱粮,开戏。沈紫言听着悠扬婉转的《南柯记》,水袖长舞,伴着幽幽的箫声,说不出的旖旎,如三月的春光,一丝一缕都泛着明媚。

沈紫诺听得更是仔细,自己咀嚼着唱词,只觉辞藻悦人,余香满口,韵味无穷,因对沈紫言说道:“‘一生游侠在江淮,未老芙蓉说剑才。寥落酒醒人散后,那堪秋色到庭槐。’这句唱腔虽然寻常,却真叫人挑不出比它更好的。”

沈紫言低下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想到上一世的凄苦,心中一荡,忙拿别话岔开:“我听着‘中含三点之藏,带一转二;外示六爻之相,互五重三。钟鼓不交参,截断众流开觉路;风幡无动相,扫除沉翳落空华。见三世诸佛面目本来,入一切众生语言三昧。’这一支也是极妙的。”沈紫诺点头称是,一句话没说了,只见郭妈妈快步上楼来报:“夫人,福王府的王妃来庙里打蘸了。”

沈夫人一听,也顾不上听戏了,忙吩咐道:“赶紧预备猪羊香烛茶食送礼。”沈紫言同沈紫诺互看了一眼,都有些诧异。福王是当今圣上的同胞弟弟,身份可见一斑,福王妃乃是当朝首辅许阁老的嫡长女,如今福王府正是深得圣上眷宠,鲜花鼎沸,如火如荼,蒸蒸日上的时候,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福王妃。

没过片刻功夫,便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进了慈济寺,锦绣香烟,遮天压地而来,却是鸦雀无声,唯有车轮之声。只听钟鸣鼓响,早有主持带领众姑子在路旁迎接。

沈紫言站在正楼上,就看见几十个穿金戴银的丫鬟簇拥着一位华服夫人缓缓走上了阶玑,进了正殿。郭妈妈忙命人抬着几台猪羊香烛前去送礼,没多会便见福王府的两个妈妈前来谢礼,沈紫言见那两妈妈也与别府不同,都穿着宝蓝色镶边的褂子,并不见过多装饰,却显得十分矜贵,行事自有一番气度,想来也是福王妃身边得力的人了,留心看她怎么说话,“王妃也是一时起意来慈济寺逛逛,不曾想惊动了沈夫人打蘸,特地命奴婢们前来请沈夫人于正殿絮叨絮叨。”

沈夫人笑道:“合该在庙里遇上了,亦是一番缘分,早就想去拜会一番了。”那两位妈妈见沈夫人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显见得是有不足之症,又见她从容雅致,就是身边这两位沈府的小姐,相貌也是一等一的好,心中暗赞,笑着领着沈夫人去了正殿。

沈夫人不敢马虎,笑着上前行礼,“妾身沈宁氏,向王妃问安了。”沈紫言与沈紫诺也在后面小心翼翼的行礼,福王妃亲自下了坐,携了沈夫人的手入座,“和我不必客气,我与令姐情同姐妹,常听令姐提起您,只是无缘得见,今日也是天公作美,能在庙中邀你一见,也算是了却了我的心思了。”说话十分客气,沈紫言听着更是谨慎,提醒自己不要出什么岔子,丢了母亲和姨母的脸面才好。

话说起来,也有些时日未曾见到姨母了,常听母亲说起,这位姨母从小就是个争强好胜的,后来嫁给了大长公主的次子,现在也是公主府的当家奶奶,说话爽快,每每总能令人心生好感。

“这是两位小姐?”福王妃的目光落在了沈夫人身后的沈紫言和沈紫诺身上。

正文 第五章 上香(二)

沈夫人慈爱的望了女儿一眼,眼里满是笑意,“正是我两个女儿。”二人忙敛琚问礼,福王妃笑呵呵的看着姐妹二人,一手拉着沈紫言,一手拉着沈紫诺,细细看了一回,夸赞不绝:“这姐妹模样真真是齐整,性子又是娴静大方,不像我家那个,泼猴似的,一时三刻不肯消停。”

早有人将备用礼物打点出几分来,白玉戒指各五个,两个錾金梅花簪子,南珠十串。福王妃笑道:“你们姐妹们别笑话,留着赏丫头用罢。”二人忙拜谢过。

一语未了,只听殿外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道:“王妃,三少爷来了!”

福王妃微微笑了起来,“正是我那个孽根祸胎来了。”沈夫人便令郭妈妈领着沈紫诺和沈紫言回避,福王妃笑道:“都是小孩子,不拘那套虚礼的。”话音刚落,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不过十四五岁的模样,眉如墨画,相貌十分清秀,墨色的长发束着雪白的宫绦,一身石青色的褂子显得十分素净。

福王妃笑道:“这是沈尚书的夫人,这是沈家大小姐,这是三小姐。”杜怀瑾神色从容的参见,沈夫人忙虚扶了一把,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且又一表人才,风流潇洒,对福王妃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将来前程未可量也。“

福王妃的笑意一直渗透到了眼底,“只是被我钟溺得不成样子了。”正说着话,一个身着湖蓝色褙子的女子冲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未留头的小丫鬟,“娘,你看这些花好看不好看?”语气里带着几分娇嗔,沈紫言不由抬头打量了她一眼。

和自己一般年纪的模样,卷着袖子,露出半截莲藕般的小臂,白嫩的手里捧着一大簇粉色的茶花。论样貌和杜怀瑾倒有几分相似,面如中秋之月,一双大大的眼睛里满是神采,十分有神。见了陌生人,也不怕生,黑溜溜的眼珠子直转,十分好奇的样子。目光落在与自己差不多年岁的沈紫言身上,显出几分兴致来。

这便是杜怀瑾的小妹杜水云了,因是福王和福王妃唯一的女儿,自小便受尽溺爱,十二岁的年纪还天真得如同小顽童一般。

福王妃见着不成个样子,沉下脸,责备道:“又到哪里顽淘去了?回去告诉你老子,仔细你的皮。”杜水云无奈地叹了口气,对着沈紫言笑道:“大人都是这样,动不动就唬人。”说着,走到沈紫言身边,低声道:“你母亲也是这样的吗?”

沈紫言忍俊不禁,又不敢笑,忍得好不辛苦,正欲说些什么,只听福王妃喝道:“云儿,不许胡闹!”杜水云讪讪然的走到福王妃身边,有些沮丧,嘟着嘴,满脸的不高兴。福王妃满脸歉意的对沈夫人说道:“都是被我宠得不成个样子,让您见笑了。”

“哪里,哪里。”沈夫人笑得开怀,十分喜欢的样子,“我就喜欢这样活泼的孩子。”福王妃脸上这才微微好看了些,斜了杜水云一眼,和沈夫人拉起家常来,杜水云坐在福王妃旁边,早已按捺不住,大眼睛滴溜溜的转,不住的朝三哥杜怀瑾使眼色,哪知杜怀瑾却如入定的老僧,一动不动的杵在原地。

沈紫言见着暗暗好笑,对这位郡主又凭空增添了几分好感,看着这样天真浪漫的杜水云,就如同看到了当初的自己,有种天然去雕饰的纯真。沈紫言微微一抬眼,就看见杜水云坐在那里偷偷张望,一副无奈,忍耐的样子,与杜水云目光相对,抿嘴轻轻一笑,杜水云也回之一笑,俏皮的眨了眨眼。

果然,没坐了片刻功夫,杜水云索性站了起来,“母亲,我想去放风筝。”还未等福王妃答话,便窜到沈紫言身边,挽住了她的胳膊,“我和沈家姐姐一起去。”沈紫言哪里不知道她的用意,微微的笑,福王妃看着神色从容的沈紫言,再看看自家顽劣不堪的幼女,大感头痛,气闷的瞪了她一眼,在众人面前也不好发作,又见她挽着沈紫言,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吩咐身旁的徐妈妈:“好生看着点。”

徐妈妈笑着应是,杜水云大喜过望,欢呼雀跃,挽着沈紫言就往外走,却不料走得急,不慎撞落了黄木雕花茶几上的小连环洋漆茶盏,只听咣当一声,翠绿的茶水顺着沈紫言湖光色挑丝长裙滴滴点点的流下来,

杜水云见污湿了沈紫言的新裙子,自己不好意思,“哎呀”一声,道:“弄脏了这好生生的裙子…”白如寒梅的面上染上一抹红晕,沈紫言见着微微笑了笑,“没事,另换一条就是了。”墨书、宝琴二人忙拿了帕子替主子擦拭水痕,沈紫言顾忌到有杜怀瑾在场,不许二人再擦拭,拖着湿漉漉的裙子站在原地,一眼瞥见满脸窘迫的杜水云,浅笑着宽慰她:“不碍事的,郡主不必多虑。”

杜水云见沈紫言丝毫不怪罪自己,反倒还安慰自己,更是羞愧,把那活泼性子也收敛了几分,福王妃深深看了沈紫言一眼,眼角瞥见一旁饶有兴致的儿子,浮出一丝笑意。飞快的瞥了一眼沈夫人,见她面色如常,更是暗暗点头,不愧是出身的人,行事自有一番气度,就连这小女儿,都是落落大方,风光霁月,那份从容叫人看了就欢喜上三分。

杜水云却不知母亲在想什么,只是见着她没有发怒,心中松了一口气,牵着沈紫言的手去内室换衣裳,福王妃看着沈紫言依旧不变的优雅袅娜的背影,若有所思。沈夫人见着分明,心中似有所觉,只装作不知道。

福王妃抿了一口茶,笑道:“我这呆女儿,就没有半刻消停的时候,总是叫人操碎了心。”虽是如此,语气里的溺爱之意丝毫没有减少,沈夫人也是为人母,说到此处也是心有戚戚焉,“我这两个女儿也还罢了,只是我那小儿子,多病多灾的,真真叫人不得安宁。”

“可是有什么不足之症?”福王妃很是关切的样子,“孩子还小,这可拖不得。”沈夫人就轻轻叹了口气,“之前还好好的,也不知怎么,近些日子以来就断断续续的,有时候好些,就能出来走走,不好的时候,吃什么吐什么,着实令人伤神。”

正文 第六章 上香(三)

那厢里杜水云却在窃窃私语:“好姐姐,都是我的不是,等我回府以后,差人送一件新裙子给你可好?”沈紫言抿嘴微笑,这个郡主,倒也不是那不显事,仗势欺人的人,抿嘴笑道:“不过是一件裙子,郡主不必挂在心上。”杜水云笑了笑,看着她系上鹅黄色裙子,眼里露出几分惊艳,“沈姐姐,你可真漂亮!”

沈紫言倒有些羞涩,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见人这样毫不遮掩的夸赞自己的容貌,虽面上发热,心里却是欢喜的,“郡主也是天人之姿。”“你觉得我好看?”杜水云有些不好意思的捋了捋发髻,“你叫我水云好了,郡主这个名号听着怪生分的。”说着,忍不住噗哧笑了,“我们这是不是有王婆卖瓜之嫌?”“王婆卖瓜?”沈紫言眨了眨眼,戏谑的笑道:“如今郡主还不到豆蔻年华,怎么能称为婆子呢?”

杜水云掌不住大笑,“沈姐姐真真是有趣,不像我身边那些个人,都木讷无趣得紧,做什么都一板一眼的,简直是老气横秋!”沈紫言微微的笑,并不答话,杜水云见着立刻起了结交之心,只觉得她比那些人来得真切,没有那矫揉造作的性情,更令人感到亲近,“我在家的时候独自住着一座院子,你闲来无事的时候,尽管来玩。”

沈紫言也不推托,笑着答应了,与杜水云相携一并出了内室,回到了正殿,但见福王妃与沈夫人相谈甚欢,“你也别太心焦,我认识太医院的陈太医,学问渊博,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我即刻差人回府拿着王爷的名帖去请,明日就该去瞧瞧了。”

沈夫人听了,心中甚喜,见福王妃态度诚恳,也不推脱,“这么看来,竟是合该我们青钰的病在他手里除灾也未可知,妾身先行谢过王妃了。”福王妃微微一笑,瞥见女儿与沈紫言并肩站在一起,一个娇美秀丽,一人典雅大方,当真是一时瑜亮,只一眼瞥着就觉得赏心悦目。更兼二人亲昵无间,更是欢喜,连声吩咐道:“去拿三个风筝来,让沈家二位小姐和郡主一起出去顽罢。”又看了眼儿子杜怀瑾,“我知道你也闷得紧了,允你在这寺庙里四处走走,可不许胡来。”

杜怀瑾闻言略点了点头,告了个罪,起身出去了,石青色的衣襟轻飘飘的从眼前掠过,颇有些风流潇洒的味道。杜水云早已按捺不住,兴高采烈的拉着沈紫言就往外走,倒把个沈紫诺落了单,沈紫言见量有些不安,低声道:“水云,我姐姐还在后头呢。”

杜水云这才慢下了脚步,丫鬟婆子们在后面跟了一堆,唯恐这位郡主磕着碰着,到时候不好向福王妃交差。沈夫人见着杜水云拉扯着小女儿,一颗心提了起来,直到看见二人稳稳当当的跨过了高高的门槛,这才松了一口气。

沈紫诺不急不缓的跟随在后面,也不急着追上去,悠闲地看这寺中森森古木,潺潺流水,时不时听见杜水云和沈紫言的嬉笑声,平淡无波的面庞上也露出了几丝微笑。

杜水云就在前面和沈紫言窃窃私语:“我怎么瞧着你姐姐似乎不大爱说话?”沈紫言促狭的笑了起来,“我都是泼皮猴一般的人了,若是我姐姐也这样,可叫我母亲怎生是好?”杜水云一本正经的想了想,颇为赞同:“你说得对,我大哥是沉稳的性子,我三哥就恰恰相反,时常惹得我父亲生气,不过说起来我还是和三哥亲近一些。”

沈紫言微微一愣,今日初见杜怀瑾,见他进退有度,颇有贵公子的气度,举手投足都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矜贵,叫人不敢小瞧了去,还从来没有想到他是这样的性子呢。果真是看人不能光看皮相啊…

就有婆子拿着新做的大雁风筝,顺着风将那风筝放飞了上去,杜水云隔着绢子牵着风筝绳子,满脸的欢欣雀跃。沈紫言见风力紧了,过去将丝线一松,只听豁刺刺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杜水云笑道:“风筝又说放晦气,沈姐姐这一放,今年的霉运可都放了去了。”于是也令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绞断了线,那风筝飘飘摇摇,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儿,再展眼便不见了。

却见杜水云的大丫鬟书燕牵着一个大蝙蝠风筝,自己放了半天,不得其法,总是放不上去,杜水云见了心痒难耐,自己拿过来放,不曾想只起房高便摇摇欲坠,不一会的功夫便飘向西面去了,杜水云恨得直跺脚,追着那风筝而去。

见一处院中花木繁盛,墙头伸出一支火红的夹竹桃,灿如烟霞,杜水云笑道:“到底是她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说着便去摘那花。

“不要碰那花。”从禅院走出一个姑子来,一身素静的僧袍,容貌十分秀丽,映衬得整个人如同殒落凡间的仙子,超凡脱俗。沈紫言一眼便认出来这是上一世教自己医术的静虚,顿生出一种他乡遇故知的熟悉感,只是也不好贸贸然上前去。杜水云望了静虚一眼,心中虽及是喜欢那夹竹桃,也不好强求,意兴阑珊的收回手,兴致稍减。

杜水云的大丫鬟未央着了恼,没好气地说道:“不过是一枝花罢了,我们郡主什么样的花花草草没见过,哪里就稀罕你这点子花,不过是一时好玩罢了,不要说摘你一朵花,就是要了你整株树,只怕也没什么不可的。”

沈紫言微微蹙眉,气焰这样的盛,纵是人家有心让你摘花,现在此话一出,只怕静虚这样孤傲的性子,是万万不许的了。果然不出所料,静虚冷笑道:“既然不稀罕这花,又何必巴巴的要!”

杜水云雪白如玉的一张脸顿时生成了猪肝色,讷讷无语,沈紫言冷眼旁观,总觉得其中令有玄机,她曾经和静虚朝夕相处,十分清楚她的为人,她固然有一番傲气,旁人看来不易亲近,其中心中待人十分热忱,时常大开方便之门,断不会为了一朵花而叫人为难的。

念头转过,她上前一步,笑道:“原是我们莽撞了,冲撞了师父,因风筝落入这院子,不慎闯入,见这花木幽深,这才起了摘花的心思,还望师父不要怪罪。”静虚脸色这才缓和了些,“你道我当真舍不得那株夹竹桃,你们养在深闺的人,哪里晓得,那夹竹桃好看虽是好看,却是只能看,不能碰得!”

沈紫言微微一愣,想到了沈青钰房中那株盛放的夹竹桃,心里咯噔一跳,呼吸顿时急促起来,“这夹竹桃有何毒?还请师父明示。”

正文 第七章 来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