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嬷嬷应声去了,不多会了就带了个眼神清澈的清秀丫头来。

“莺歌,今跟着表小姐,半步也不要离开。若是见她有什么做的不妥,便当即提醒,她若是为难你你便回来跟我说,听明白了?”

莺歌躬身应了,沈月娥撇了撇嘴。

“老夫人,夫人和大小姐来了。”曾嬷嬷往窗外看了一眼,说道。

刘氏闻言皱了皱眉。

“我听说阿璟和阿珂来了,就赶紧地带着慧儿来了。”李氏人还未到,声音先到。

三娘抬头便看到穿了一身湖色绣金条纹对襟褙子,满头珠翠的赵慧儿被李氏领了进来。

李氏见众人的目光都被赵慧儿的头饰所吸引,不禁很是有些得意,指了指那只镶着硕大的南珠的金簪道:“这只簪子上的南珠可是极少见了,我前几日才让人照着京中时兴的样子打的。”

李氏说着打量了三娘与沈月娥身上的穿着,不由得脸上笑意更甚。

“只是这衣裳……”李氏又上下打量了赵慧儿一番,皱了皱眉:“我说要你穿那件玫瑰色刻丝的,你非不听。这件的颜色怎么能压得住人,不行,你跟我回去换了。”

李氏说着又转身对三娘与王璟笑道:“现在时辰还早,你们在这里等一等慧儿,我带她回去换一身衣裳。”

三娘还未答话,刘氏便淡淡开口道:“要换衣裳赶紧去换。”

李氏见刘氏开口,想着三娘等人不等也不行,很是高兴:“诶,我这就带她换去。”说着扯了赵慧儿就走。

眼见着李氏出了院子,刘氏对三娘等人道:“你们现在就出发吧。”

三娘闻言一默,外祖母这是忽悠着李氏玩?她根本就不想让赵慧儿去。

三娘正腹诽着,听见刘氏冷笑了一声道:“以为我不知道她打的什么算盘?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这个脸我们赵家丢不起,也不想丢。”

三娘听着这话想到刚刚李氏对赵慧儿去赴宴的态度,又想到昨日唐嬷嬷说的话,突的有些明白李氏是打得什么注意了。

她是想让赵慧儿去钓个金龟婿的。

三娘苦笑,若是李氏是这么对赵慧儿灌输的,万一今日她当众做出什么事情来,那可真是有烂摊子要收拾了。

“快走吧,不是还要去魏府吗?时辰也不早了。”刘氏赶人道。

三娘,王璟,赵凡,沈月娥便上前辞了刘氏,出了二门上马车。

赵家也派出了两辆大马车,按照刘氏的安排三娘与沈月娥共乘一辆,白英与莺歌也上了三娘的这辆马车。

“那个牙尖嘴利的丫头呢?怎么不见?”沈月娥看了一眼白英,挑眉问道。

三娘闻言知道沈月娥是想找茬,便朝她笑了一笑,并不接话。

“哼”沈月娥冷哼一声,撇过头去,再不跟三娘说话。

“三小姐,您别见怪,月娥小姐她不是对您发脾气。”莺歌怕沈月娥将气氛弄僵,忙开口对三娘道。

三娘还未说话,沈月娥便恼怒道:“闭嘴我是对谁发脾气还用得着先向你交代?你是什么身份?”

莺歌闻言,低眉顺眼道:“表小姐说的是,是莺歌僭越了。”

沈月娥瞪了莺歌一眼,再不看她。

莺歌朝三娘抱歉地笑了笑,便安静地坐到了一边。

三娘昨日就对莺歌很有好感,本想与她说两句话,但是怕一不小心就点燃了沈月娥这只火药桶最后让莺歌受罪便作罢了。

马车不多会儿便到了知府衙门,知府衙门是前府后院的形式,历任知府都是带着家眷住在后院。

因内院那边一早就有人来打了招呼,马车一到门口就有婆子前来引路,三娘的马车从侧门进了后院,王璟和赵凡却是让人引着去魏勉的书房了。

“三小姐沈小姐你们来了?我们小姐可是念了很久了。”唐嬷嬷在二门处迎了三娘,笑着道。

魏府是按例制造的三进小院,并无奇特之处,三娘只一边随着唐嬷嬷前行一边略略打量了一下。

唐嬷嬷直接引了三娘和沈月娥进了魏云英的院子,郑氏此时也在此处。

“珂姐姐快些进来。”三娘还刚走近门口,便听见里面魏云英的声音,想必有丫鬟刚刚已经进去禀报了。

唐嬷嬷笑着帮三娘打起了帘子,三娘点点头带着沈月娥走了进去。

“珂姐姐,你帮我看看看穿哪一件的好?”魏云英一见三娘便眼睛一亮,她面前站了好几个捧着衣裳的丫头,郑氏也站在一边,想是真在挑选今日赴宴的衣衫。

三娘摇头失笑,带着沈月娥去给郑氏行礼。

“这位是沈姑娘?果然是好相貌。”郑氏打量了沈月娥一番,点头夸赞道。

沈月娥闻言朝着郑氏一笑,口中道“谢夫人夸赞”,倒是与平日里的样子大相径庭。

三娘不禁松了一口气,不是半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就好。

“珂姐姐你今日一定要帮我,不能让周雁儿就这么欺负了我去”魏云英急急拉了三娘的袖子道。

第七十一章 脂粉战场

三娘闻言笑道:“不是去赴宴吗?怎么听着像是要去打架?”

“我本是不愿意去的,周雁儿非得来请。她以为我不知道她想的什么呢”魏云英轻声嘟囔道。

“她想的什么?”郑氏也好奇道:“近几次你一接到周家的请柬不是推脱有事就是借口有病,昨日若不是周夫人亲自来请,你又邀上了阿珂陪你,也是死活不乐意去。今日一早天还没亮就拉着我来给你挑衣裳,挑首饰的。”

魏云英闻言抿了抿唇,看了郑氏一眼又看了看沈月娥,最后犹豫着对三娘道:“珂姐姐,你过来一下。”说着拉起三娘就往右次间里走。

留下郑氏无奈地摇头笑道:“这孩子。”

三娘笑着任由魏云英拉着,右次间里没有人,魏云英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是在考虑要怎么说,三娘便耐心地等着。

“珂姐姐,你当周雁儿为何每次都喜欢拉上我作陪?”魏云英轻声道。

三娘偏头问道:“为什么?不是因为你们关系好吗?”

魏云英摇了摇头,咬着唇道:“我原本也是这样想的,因我平日里不喜与人交往,朋友也不多,我一直都当周雁儿是我的好姐妹。可是那一次我听她跟她的丫鬟讲,她喜欢找我作陪是因为想让我当她的陪村。”

说到这里魏云英脸色一暗。

“她说我脸色不好,长的也不好看,更不会穿衣打扮,我站在她身边人家就会更加注意到她的美丽。这一次她非要我去游船宴也是如此,昨日周夫人说要我今日一直陪在她身边。”

三娘闻言半响无语,这时代的小姑娘心眼可真多,想到今日刘氏对沈月娥衣饰的挑剔,不禁有一次感叹外祖母她老人家有先见之明,可能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魏云英抬头看向三娘道:“三姐姐,你帮帮我,今日别让我丢脸好不好。”

三娘看着魏云英信任的眼神,心里不由得一软,点了点头,眨眼笑道:“你放心,姐姐今日一定让你的风头盖过那位周雁儿。”

魏云英闻言抿嘴一笑,高兴地拉着三娘出了右次间。

“珂姐姐,你先帮我挑一挑衣服吧,这些都是新做的,还没有上身,料子都是王妃娘娘派人送来的时兴花样。”魏云英指着几件五颜六色的衣衫道。

三娘见那边郑氏正与沈月娥在说话,莺歌伺候在一旁,便朝魏云英点了点头帮她挑起衣服来。

“珂姐姐,这件绿色水草纹的怎么样?”魏云英指着其中一件问道。

三娘拿着朝魏云英比了比,摇了摇头,转手拿起一件粉紫色菊花刺绣粉色镶边的褙子递给魏云英道:“就这件了。”

魏云英很信任三娘,拿了衣服二话不说就让身边的丫头伺候了去换了。

“怎么样?”魏云英换了衣服走到三娘面前,有些忐忑地问。

三娘笑着点了点头,粉紫色让魏云英偏黄的肤色提亮了不少。且淡紫与淡黄色搭配,本就是很鲜亮活泼。

“我帮你上妆。”三娘拉着魏云英到梳妆台旁。魏云英看了看镜中的自己,果然觉得身上这件衣服很衬自己,不由得朝着三娘甜甜一笑。

三娘亲自帮魏云英上妆,做的驾轻就熟。

三娘眼睛亮亮地看着三娘道:“珂姐姐,你真厉害。”

三娘一笑,她能说化妆术是现代女子必备技能么?化腐朽为神奇,本就没有什么难的,可况魏云英底子本就不错。

“呀,今日瞧着比上次马车上那次更好一些。”郑氏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看着魏云英惊讶道。

“咦?这个颜色的粉?”沈月娥也跟了过来,瞥见梳妆台上颜色略深的粉,有些好奇地仔细看了看魏云英。

“原来也是可以用的,我之前还以为没有人用呢,这样到也好看。”

魏云英闻言看向沈月娥:“沈小姐见过这种粉吗?在哪里见过的?这盒粉是珂姐姐送给我的,我昨日打发家里的丫头出去寻,却没有寻到。”

沈月娥闻言想了想道:“我上回在城西东成大街的一家胭脂店见到过。若是魏小姐想买,我倒是可以领你去。”

魏云英闻言忙点头道:“要的,要的。下次你带我去。”

“好了,快让芳儿给你梳头,时辰要到了。”郑氏提醒魏云英道。

等魏云英装扮完毕,照了照镜子果然十分满意,不由得对今日的游船宴多了几分期待。

济河,穿滋阳城而过,在在城北与京杭运河相交,平日里行船往来,颇为热闹。只是今日,城中一段水路却由几架官船拦住了了两头,不让船只通行。因公文前几日才发下来,除频繁往来的船只听到了消息今日改走了他道,一些外地的船只被拦下之后只有驶入环城河再另行转道。

三娘一下马车,就见靠岸停着一只三层的装饰华丽的大船。船上大桅和前桅上的四张大帆已经收了起来,此刻正静静地停在岸边。

郑氏领着三娘等人上了船。

“你可有感到不适?”三娘低声问魏云英道,没有忘了她之前曾经晕过马车。

魏云英此时正带着些紧张小心地四处张望,闻言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偏头想了想摇头道:“珂姐姐你刚不提我倒是差点忘了。”

三娘失笑,正想打趣她两句,却见迎面走来了一群人。

“魏夫人,你可算是来了。我还想着要不要派人去府上再请一回呢。”当中的那一位装扮地十分华丽端庄的夫人笑吟吟地迎了上来。

“周夫人,你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哪一次我答应了的邀约不是上赶着地去了,何曾要你三催四请过。”郑氏嗔怪地回道,众人听了都笑了。

“这几位是王家的少爷小姐吧?”周夫人将视线投向了三娘几人,笑着问郑氏。

郑氏便把几位晚辈挨个儿介绍了一番。

三娘等人也忙着向周夫人行礼。

周夫人伸手扶了三娘一把,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了会儿,点了点头道:“不愧是王家出来的小姐,一看就是不同的。我上次在京中时见过王家的九姑娘,还想着这般伶俐剔透的水晶般的人儿真是世间少有,不想今日才知道,并非是少有,而是只出在少数的几户人家家里。”

三娘装作害羞地低头微笑,周夫人口中的九姑娘是她九姑姑,叔祖父王显唯一的女儿王筝,只比她大一岁。

“魏云英,你今天怎么这般打扮?”周夫人身边的一个十岁左右五官微微扁平,脸型稍大的姑娘皱着眉头打量了魏云英一番,突然出声道。

魏云英闻言下意识地揪了揪衣角,见三娘正鼓励地看着她,又见眼前虽可以修饰过一番,但是样貌终究很是一般的周雁儿,想着那人今日也在这船上,终于有了些勇气。

“珂姐姐说这样更适合我。”

“谁说的?丑死了,你快去换了不然我不理你了。”周雁儿不知怎么的突然发飙,竟忘记了长辈还在眼前。

“雁儿不许无理”周夫人呵斥道。

随即又对她身后的一个微胖的少年交代:“亮儿,你领着魏少爷,王少爷,和这位……王家表少爷去二层的厅里好好招待了。”这少年刚刚与三娘等人见过礼,是周夫人的长子。

周亮领着几位少爷往二楼闸板去了,周夫人对魏云英道:“云英你别生你周姐姐的气,她可是一直盼着你来的。前日听说你有事情来不了,急的非拉了我去请你。”

魏云英看了周雁儿一眼,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有生气。

周夫人忙道:“瞧我们站在里多久了,失礼失礼,魏夫人我们也到厅里坐去,陈夫人,韩夫人等人也候你多时了。”

周夫人口中的厅,设在三楼船房的正中,大的能容纳一两百人的样子,此时已经布置得跟一般的宴客厅类似,只是两面敞开的窗户下是奔流的河水,河风迎面,到也舒爽惬意。

厅里已经到了十几位夫人小姐,周夫人引着诸人相互见礼,三娘自然也逃脱不了再一次被评头论足表扬夸赞一番。好在这种场面前一世也并不少见,三娘自然应付得顺顺当当。

而本以为会有些麻烦的沈月娥今日却一直低眉顺眼地站在三娘身后,介绍她的时候她也是柔顺地与众位夫人小姐见礼,随后又站到三娘身后让三娘应酬,若不问她话绝不插嘴,也不到处乱看,倒是让三娘对这位表妹有些刮目相看。

好不容易寒暄完,夫人们坐到了一起聊天喝茶,几位女孩子也坐到了一起。

“苏夫人苏小姐到。”守门的婆子禀道。

厅里众人闻言皆起身相迎。

来的是一位比郑氏年纪略大一些的夫人,一身装扮很是朴素,若是走在路上定当她是一般人家的主妇了,但这位苏夫人却是兵部尚书苏大人的妻子。她身边跟着一位十二三岁的姑娘,鹅蛋脸大眼睛,穿着也很是朴素,有一种书香之家的气质。

“不想前脚刚将周夫人迎了进来,苏夫人您就来了。本该去迎一迎的,倒是失礼了。”周夫人说道。

“是我要下面的人不要通报的,总共就这么几步路,周夫人何必客气。”苏夫人笑道。

周夫人又告罪了一番,苏夫人让苏小姐上前见礼的时候周夫人自然又少不了一顿夸赞,那位苏小姐却是躬身听着,偶尔礼貌地道声谢,脸上并无太多表情。到让周夫人最后有些夸不下去了。

三娘这些晚辈自然也上前去见过。

最后又是夫人小姐们分座两边。

“听说这位苏小姐是位才女,在京中很是有些名气,连太后也夸赞过呢。”陈同知家的小姐朝单独坐在一边的苏小姐怒了努嘴,悄声道。

“是不是才女我不知道,但是要说因才名而得太后夸赞这我可不信。谁不知道当今太后最喜欢贤德的女子?最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了。听说太后亲生的那位清平公主只读过女戒呢。”周雁儿撇了撇嘴,反驳道。

第七十二章 君仪的身份

“苏小姐的才名应该不假,她的哥哥苏敏之苏公子可是自小就有神童之称的。我还听闻这位苏公子丰神俊朗,是京中很多名门淑女心仪的对象。”陈小姐又道。

“死丫头,你从哪里听来的昏话,羞死人了。”周雁儿闻言,脸上一红,娇羞地说道。

陈家小姐有些莫名其妙,平日里私下她们不是没有聊过各家优秀的郎君们,怎么今日周雁儿到害起羞来了。

“她们都是这么说的,还说礼亲王世子也是仰慕者众多。对了,说起这位世子,我想起来他好像与魏小姐是有亲的。”

周雁儿想起偷听到的母亲和父亲的对话,又听闻父母亲对话中提及的两个人都是这么的优秀,心中早就怦怦乱跳起来。突的听闻陈家小姐提起魏云英,想到魏云英今日的穿着打扮,不由得转头狠狠瞪了魏云英一眼。

魏云英接到周雁儿的目光低了低头。

“雁儿,你过来。”那边的周夫人突然朝着周雁儿招了招手。

周雁儿看了一眼此刻正坐在周夫人身边的苏夫人,有些明白母亲叫她去定是想让苏夫人好好看一看自己。

想到这里周雁儿尽量使自己姿态优雅地站起身,微微侧着头往周夫人那边走去。侧着头是因为母亲请来教她仪态的教养嬷嬷说她这个角度看起来会让脸更加得柔美。

“快来见过苏夫人。”周夫人笑着对周雁儿道。

周雁儿依言给苏夫人行了礼。

“我们家雁儿,别的不说,端庄贤淑还是称的上的。虽是个女子,书也是念得极好,听女先生说她平日里极为好学,竟是悄悄地看了很多的书,有些书先生都没有看过。本来我想啊,她一个女孩子,又不用考状元,都那么多书干嘛?可是她就是喜欢。我们家老爷也是个疼人的,便给她搜罗了一些孤本珍本,随她高兴了,还说笑以后那些书等她去了别家书也是可以带着走的。”周夫人对众人道。

“娘。”周雁儿娇羞地喊了一声。

几位夫人都笑了,苏夫人也笑着多看了周雁儿几眼。

“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 ”原本安安静静作者的苏小姐突然出声道。

屋里众人闻言突然一愣。

三娘也有些不解地看向这位苏小姐,却发现她正看着周雁儿,神情十分认真。

“什么?”周雁儿一头雾水地看向苏小姐。

“周夫人说你博览群书,所以我问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苏小姐认真道。

周雁儿闻言一瞬间脸色变得一阵红一阵白,周夫人也僵在了那里,其他夫人闻言互看了一眼,皆端起碗来喝茶。

“周姑娘?”苏小姐皱眉催促。

三娘认真的打量了一下苏家小姐的表情,实在是看不出她有故意让周雁儿小不来台的意思。三娘失笑,要不就是这位苏小姐特别能装,要不就是她不通庶务。

“成之,休得无理。”苏夫人朝着苏小姐轻叱道。

苏小姐却是眉头皱得更紧:“既然是博览群书怎么会连子集里的句子都不知道?”

“咳,是我想着她不用考女状元,所以子集之类的书便让她少看一些。雁儿与苏小姐你一样,也是爱看一些杂书的。”周夫人勉强笑道。

“也是,周小姐她一个女子,学那些也是浪费了。”其她夫人也笑道。

“你知道蠃鱼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苏小姐闻言想了想,又道。

“……”

厅里静了一静。

三娘差点要笑出声了,看了身边的沈月娥与魏云英一眼,魏云英厚道一点只低着头努力克制这自己扬唇的冲动,沈月娥却是将脸憋得通红紧紧咬住唇瓣才抑制住出口的笑声。

“咦?你们看,那是不是世子来了。”郑氏突然指着窗外河岸边刚从马车上下来的人道。

众人闻言皆向窗外望去,只见有两人正向游船这边走来,其中一人一身深红色外袍衬的本来就色若春晓般的面容更加雌雄莫辨,另一人一身黑衣,眼若寒潭,面色清冷。

周夫人本来有些坐如针毡,见郑氏帮着转移了话题,忙向她投去感激的一瞥。顺着郑氏的话道:“确实是世子爷,只是他身边的那一位公子是谁?瞧着甚是眼生。”

众人果然被转移了目光。

“我到是也没有见过,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长得真是俊俏。”

几位夫人纷纷道。

周夫人忙趁着这个机会向周雁儿使了个眼色,周雁儿强忍着泪水迅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路过周成之身边的时候眼神恨不得化成针刺过去。

一坐下,周雁儿的泪水就再也忍不住稀里哗啦往下掉了。

眼见着众人的眼光又要投过来,一个声音道:“你们不常住京中,自然是不知道的。”

却是苏夫人过意不去,又捡起了话题,只是她像是平日里很少与人聊这些是非,因此只说了一句便不知道要怎么接下去了。

众位夫人却是被挑起了兴趣。

“莫非苏夫人认识这位公子?”一位夫人忍不住好奇道。

“听说那位王爷生性风流,这位公子与世子爷如此熟稔,莫非是王爷的哪一位庶子?”一位夫人猜测道,还看了郑氏一眼:“难道魏夫人也不认识?”

郑氏皱了皱眉,她曾经也有过这种猜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层猜测才没有向宣云刨根究底,而是想着写封信去探一探王妃的口风。

但是在这个场合她却是不能这样说的。

“瞧一瞧你们,一把年纪了,见着个俊俏的后生还是免不了这爱打听的毛病。”郑氏故意打趣道。

“你不愿意说就罢了,没得这么埋汰人的。”周夫人笑着瞪了郑氏一眼道:“你不说,还有别的知情人呢。”

“苏夫人,你说说我猜的对不对?这位公子其实是姓宣的吧?”几位夫人平日里常来往着,开惯了玩笑的,刚刚猜测的那一位夫人又笑着问苏夫人。

苏夫人犹豫了一下,见屋里众人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不由得无奈地点了点头:“这位公子确实是姓宣没错。”

那位夫人闻言朝大家投去了一个“看,我没猜错吧”的表情,众人也都笑得心照不宣,只有郑氏眉头皱紧了些。

“只是这位宣公子不是礼亲王府的人,却是庄亲王府的。”苏夫人忙道。

众人闻言一愣。

“庄亲王?先皇的庶长兄,建武二十五年去世的那位王爷?”周夫人想了想,问道。

先皇建武帝本来有十几个兄弟,但是到最后活了下来的只有两个。一个是生母身份卑微,却沾了“长”字的皇长子,另一位是自小与先皇一起养在皇后膝下的年龄差了先皇一大截的幼弟。

这位皇长子据说也是个荒唐的,读书习武样样平平,却在二十岁的那一年勾搭上了他父皇的一位不受宠的妃子,最后还计划着与这位他父亲的女人私奔,可惜事情败露被抓了回来。本是要被发配边疆的,是皇后与当时还是太子的建武帝求情才让皇帝收回成命,最后关了他禁闭。一直到建武帝登基才被放了出来,还封了亲王。

“这位公子是已故庄亲王的孙子,名宣韶,他的父亲是早逝的那位废世子。”

“是因忤逆而被庄亲王请旨废黜,最后赶到边关,却在建武二十五年的边关暴动中丧生的那位世子?”郑氏惊讶道。

苏夫人点了点头。

“我前几年到是也有所耳闻,听说那位世子虽然不幸遇害,他的妻儿却是被人所救活了下来。只是这位前世子妃为人很是低调,从不出门应酬,因此我们到是把人忘了。”周夫人道。

“她虽是回了庄亲王府,毕竟前世子妃的身份尴尬,又丧了夫,自然是低调一些的好。”一位夫人道。

“废世子去世后是庄亲王的二子继了亲王的爵,听说现任庄亲王的继妃姜氏与那位世子妃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妹?”

“什么亲姐妹继妃听说是姜家庶出的女儿,隔了层肚皮的。”

“我听世子喊他君仪,还以为是姓君的。”郑氏见苏夫人听着这些话越来越不自在,明白她是不想参与这些是非,且还是由她带头挑起的,便故意岔开话题问苏夫人道。

“宣公子与犬子倒是有些交情,犬子平日里也是唤他君仪的,想必是他的字。”苏夫人松了一口气。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苏成之突然又出声道。

只是她的话让屋里又静了一静,众位夫人是想起了之前两次她开口的情景了,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这又是考校谁的。

“宣韶公子的字。”苏成之见众人的表情,知道是没有听懂她的话便又强调道。

众人恍然大悟。

苏大才女这是在解释宣韶为何字叫做君仪。

“苏姑娘果然是才识过人。”周夫人笑得脸上有些僵硬,夸讲的话怎么听怎么有些咬牙切齿。

第七十三章 有美一人

眼见着宾客渐渐来齐了,既然是游船宴,船自让不能停着不走。

河岸渐离,船入河道。

“夫人,老爷打发人来问要不要开戏。”一个婆子进了厅来问周夫人道。

“托了王爷的福,请到了最近名动京城的祥云班,不知诸位有没有兴致要听上几场?”周夫人笑着问。

“行了,别卖关子了,明知道我们今儿来就是冲着戏来的,还这样端着,快请上来吧。”某位夫人故意不满道。

周夫人气笑了:“原来我的面子还没有一班子戏子大?我倒是今日才明白这个道理。”

“诶,这你还真说对了听说这位唱旦角儿的班主可是大有来头,苏夫人,你是京城人士,想必是知道的?”那位夫人笑得暧昧。

“我并不常听戏,因此不太清楚。”苏夫人闻言有些尴尬。

“嗨,这有什么不好说的?当谁不知道呢这位角儿不就是和礼亲王走得近了些?王爷他爱听戏,自然对那些子唱的好的角儿门另眼相看。”某位夫人一本正经道。

“还要长得好。”另一位夫人接口道。

“这位班主不是个男人吗?”一位夫人不明所以。

其余的夫人闻言互看了一眼,笑的更加暧昧,却是碍于郑氏在场不再继续说了。

“只是这船虽然大,要在这上头摆戏台恐怕不得劲儿啊。”

“你当我是这么不着调的?你等着看戏就成。”周夫人嗔道,随即转头吩咐了那婆子几声。

不多会了,船头突然转了向,往一旁的一条略小的水道行去。

“咦,那是戏台?”一位夫人惊讶道。

众人随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在岸边有一个临水搭建的戏台子。

这是一座两层的三檐歇山顶的台子,四角翘出,明柱围廊,远远从船上看去似乎娇小玲珑,等船靠近了再看却是至少能容纳一百来人的大戏台。

“那边还有一片荷塘。”

“一边听戏,一边还可凭栏赏荷,周夫人果然是个雅致人,竟然能找到这么个地方。如今我们在这船上也能将这戏台看得轻轻楚楚,倒是别有意趣。”

“我哪有这个心思?这是我家雁儿想出来的。”周夫人想为自家闺女扳回一城。

众位夫人也是识趣的,忙又将周雁儿夸赞了一番,苏夫人却是盯着苏成之,深怕她又出言惹得场面尴尬,苏成之却是正认真打量着戏台,并未注意那边的情景。

“夫人,戏台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老爷让夫人们点戏。”一个婆子呈上了戏单子。

几位夫人凑到一起研究了那戏单一番,最后点了几处大家都爱听的文戏。

“老爷他们点的必定是热闹的,我们便点些清净些的吧。”周夫人将单子递给那婆子,让她下去了。

三娘对这些一窍不通,到这个世界一年以来因在孝期也没有听过戏,听旁边几个闺秀们对即将开演的几部戏说得头头是道也只是笑着听着。

不多会儿,戏台上便锣响鼓鸣地开场了。

开始的是一场武戏,三娘什么也没看懂,只是明白了什么叫做“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好不容易开场的打戏完了,三娘忍住了揉揉耳朵的冲动。

这时候台后响起了一个婉转轻灵的声音,竟是人还未至便先声夺人,且锣鼓声丝毫不闻。

虽然三娘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从各位夫人那惊艳的眼神来看应当是唱功极好的。

三娘也装作感兴趣的模样盯着戏台,这时候锣鼓声响起来,一个高挑的身影甩着水袖出现在了台上。

台上的小旦虽是浓妆,但是精致的五官还是让三娘也忍不住赞叹,心想这一位若是卸了妆与那位世子站在一起不知谁的容貌更甚一筹?

见周围尽是叫好声,尤其是下层男宾那边传来的动静,三娘很淡定地跟着点头叫好,实际上却是一点也没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