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说着话就到了前面的偏厅里头,已经有一些族里的人和别府的亲戚过来了,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几人也默契地停住了那个话题,分散开来招待客人去了。

三娘也与元娘陪着族里的几个堂姐妹聊了一会儿天,无非就是说一些衣裳,首饰,刺绣,读了什么书之类的。

“诶,听说上次六堂姐她在中元节的时候掉进了河里,然后让……让人救了?”一个族里的姐妹说道。

元娘与三娘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

“我也听说了,六堂姐怎么会这么不小心?听说族里头已经要将帮她说亲了,说的就是那位救人的男子。”

“那人是什么样子的呀?”

“我哪儿知道只是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六堂姐都非嫁不可了。”一为姐妹叹道。

“呀,那可别是个麻子脸或者塌鼻子,斗鸡眼的。”那个姑娘不爱俏?以貌取人是这个年龄的姑娘的通病。

“诶不对呀,中元节那一日我也在的,后来下了雨我们就都坐上马车往家去,我明明看见六堂姐的马车走在了我的马车的前头,她是什么时候掉进河里的?”

“你这么一说我好像也看见过她的马车诶。”

几人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也许是她半路又因为什么原因回去过一次呢?”一人提出道。

于是就这种可能又是一番探讨。

三娘摇了摇头,与元娘悄悄退了出来,相视苦笑。

这时候外头又走进来三人。一人正是刚刚众人口中谈论的六堂姐王琪,她身边有一个样貌跟她有七八分相似却是矮了她半个头的小姑娘。

还有一个虽是与她们一同进来,彼此之间却是没有交流的女孩子。

那边谈论得正起劲的几个姐妹见了来人瞬间便止了声音。

三娘与元娘迎上去与打招呼。

虽只是短短的两日,王琪今日见着却是憔悴了许多,眼下还扑着厚厚的一层粉。她身边与她同来的姑娘要活泼一些,见了三娘和元娘还笑着过来过来见礼。王琪也勉强笑了笑算是打过了招呼。

“这位妹妹是?”元娘问与王琪两姐妹一同进来的那位姑娘道。

“我是陈思敏,父亲是兖州府陈同知。”那位姑娘与三娘几人见礼,笑着道。

几人正在想是哪一位陈同知,这时候一位嬷嬷从外头走了进来,冲这位叫做陈思敏的小姑娘行礼道:“小姐,夫人就在隔壁的正厅,您就在这边与这些小姐们喝茶说话,若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的话,奴婢就在外头的檐下候着。”

陈思敏应了一声知道了,那嬷嬷正要退下,抬头看见三娘却是愣了愣,讶异道:“王三小姐?您的脸……好了?”

三娘笑了笑,点头道:“徐嬷嬷,谢谢你还记挂,也多谢你们夫人送的药。”

第一百六十章 五娘求助

眼前的这位徐嬷正是上次三娘从兖州回来之时在肥城帮助宣韶逃脱追兵的时候遇到的那位嬷嬷。原来这位陈思敏小姐就是这一家的。

“姐姐就是王家的三小姐?”陈思敏闻言惊讶地打量三娘,当然重点是打量她的脸。

现在时过境迁,三娘自然是不怕她们打量的,因此面不红心不跳地站在那里任徐嬷嬷和陈思敏好好打量了一番。

“我上次也听嬷嬷提起过姐姐,当时说是脸上的疹子很是严重,有可能会毁……”陈思敏顿了顿:“不想却是全好了?嬷嬷你看,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

徐嬷嬷当初看过三娘的那张脸的模样,记忆深刻,因此今日见到三娘这么一张光滑细致的面孔自然是有些啧啧称奇。

元娘见两人盯着三娘的脸肆无忌惮地打量,有些不高兴,她曾经听三娘和她们轻描淡写地提过在肥城的时候脸上发了毒气的事情,当时因见三娘的脸上并没有痕迹,因此也就觉得或许不太严重。今日听这两位说起,才知道当时三娘的脸定然是十分的触目惊心的。

因此元娘心中对这个堂妹很是怜悯,想着她没了母亲,连着生了大病这样的事情无无人过问,好要被外人探知,她长姐的责任感又出来了。

“这有何奇怪的?夏日里易引发毒气的事物很多,当日三妹妹只是水土不服引起的症状,这种症状来得快去的也快,自然是离了那地儿毒气就散去了。好了,我们在这边也站了许久了,几位姐妹还没坐下来喝口茶呢,别让人责怪我们不懂礼数,三妹妹,我们还是陪姐妹们去那边坐去吧。”元娘不想让三娘再在这里任她们打量,便引着几人往偏厅内走。

徐嬷嬷刚刚也只是惊奇而已,见元娘这么说自然是笑着行了礼退了下去。这段笑插曲也就这么过去了。

几人在一旁坐了,元娘招手让小丫鬟们端茶送上来,等不经意地看了厅中一圈突然皱眉道:“咦?五妹妹人呢?”

三娘闻言也在屋子里打量了一圈,见二娘正在与两位陌生的小客人谈笑风生,四娘和六娘虽然是站在堂姐们当中,但是两人却时不时会咬着耳朵交流几句,还会往这边看上几眼,她们看的是六堂姐王琪。

只有五娘不见人影。

“有没有看见五小姐去了哪里?”元娘问一直在厅里伺候的一个端着茶盘来的丫鬟道。

“回大小姐,五小姐刚刚一个人走了出去,就在您跟三小姐招待几位小姐的时候。”那丫鬟回道。

“好端端的她不招待客人,走出去干嘛?”元娘看向三娘,不解道。

“奴婢看见有个丫鬟过来,交给了五小姐一样东西。”那丫鬟偏头想了想:“不过那个丫鬟奴婢瞧着眼生,不像是我们府中的。”

三娘闻言暗自沉吟。

“好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元娘将那丫鬟挥退了,转头对三娘小声道:“我派人去找一找五妹妹,她向来贪玩,别这么紧要的日子还跑出去玩耍,若是让人看见了告到祖母那里去她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三娘却笑道:“五妹妹虽然平日里顽皮,但是也不是个不懂事的,大姐姐你怎么对她管得这么紧?我想可能是姨娘派人过来喊她出去的,想必是为着寿礼的事情,大姐姐你就不用担心了。”

元娘闻言摇头失笑:“你说的也是,我这是瞎操心。那便罢了,等会儿她若是还没有回来我再找人去寻吧。”

三娘点了点头,却是认真道:“大姐姐向来关心照顾妹妹们,怎么会是瞎操心?妹妹们心里都是知道姐姐的好意的。”

元娘闻言一笑,到有些不好意思了。

只是这一次五娘出去了很久还没有回来,在元娘再一次提出要派人出去找的时候三娘没有再阻止。只是元娘身边的丫头出去不到片刻就回来了,跟在她身后进来的不是别人却是五娘身边的一个小丫鬟,好像是叫什么丁香的。

那丫鬟跟着元娘的丫鬟过来了,元娘也是见过她的,于是皱眉道:“你家小姐呢?怎么出去了这么久还没有回来?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那小丫鬟看了看元娘有看了看三娘,说道:“刚刚姨娘打发人来叫她去花园了,是为了那寿礼的事情。”

元娘闻言松了一口气:“寿礼找人去寻就是了,让你家小姐快些过来招待客人吧。外面人多,或许还有些与家中相厚的男客。”

小丫鬟闻言犹豫了一会儿,却是看向三娘道:“我们小姐打发我来找三小姐,说是有事情要与三小姐商量。”

元娘闻言看向三娘,三娘沉吟了一会儿道:“你们家小姐有什么事情要找我出去,你细细说来。因今日家中宾客多,祖母吩咐了要好好招待,若是我们家的人一个个全都跑了出去的话谁来招待客人?别人会说扫描不懂礼数的。”

三娘隐隐带了些姐姐的派头用教训的口吻说道,似是怀疑五娘只是为了一些不重要的理由要将她叫走,有些责备。

那丫鬟见三娘这么一说,便有些无措,她噗哧噗哧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具体因由来,这样连一旁的元娘也认为是五娘调皮贪玩还想将三娘也叫了出去陪她一起玩。

于是元娘对三娘无奈道:“我说她是贪玩吧?你偏要为她讲话。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小猴儿就是片刻也不得安静下来好好待着。”

说着元娘又板着脸对那小丫头道:“你回去禀了你家小姐,就说我说的不准三小姐去找她。你让她赶紧的回来帮着招呼客人,不然我等会儿就将她偷懒耍滑之事告诉祖母。”

元娘说的自然是玩笑话,但是她板起脸来的时候也自有一番威严,那丫鬟只是个新提上来的小丫鬟,对出了五娘之外的几位小姐的脾气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听了这话便当了真,当即急急求道:“大小姐您别告诉老夫人,奴婢这就去将小姐叫回来。”说着便匆匆行了一个礼,一溜烟地跑走了。

她这样倒是将元娘弄的一愣一愣的,转头对三娘不解地道:“这丫头怎么这么冒冒失失的?还是我平日里太过于严厉,让小丫鬟们见了就害怕的?”

三娘笑道:“五娘定是贪玩去了,她的丫鬟这是心虚呢。大姐姐平日为人最是宽厚,这丫鬟没有与大姐姐你多相处自然是不知道的。想来,五妹妹是将开始跟在身边的大丫鬟们都打发去寻那寿礼去了,所以身边只带了小丫鬟。”

元娘笑着摇了摇头,很是有些无奈。

姐们两人又陪着几位小姐聊了一会儿天,没多久就见五娘从外头回了来,她在厅中张望了一番,见三娘与元娘在这边,便径直走了过来。

元娘一见她就板着脸将她拉倒一旁低声教训道:“五妹妹,今日是什么日子你不知道么?平日里你贪玩也就算了,怎么今日还这么不懂事”

五娘这次却没有想往日那样笑嘻嘻地应着,背后做鬼脸,而是勉强笑道:“大姐姐你等会儿再教训我,我是来找三姐姐有事情的。”

元娘一愣,皱眉道:“什么事情这么急?”

五娘咬了咬唇:“是寿礼的事情,我想找三姐姐商量一下。”说着五娘请求元娘道:“大姐姐,我知道我若是将三姐姐也叫出去不妥当,您能不能帮我遮掩一下?这件事情真的很急。”

元娘向来宽厚,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的心思。因此见五娘要找三娘商量而不告诉她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她只当是五娘以为这是她们三房的事情,不想麻烦她这个二房的大姐姐。

因此见五娘眼中的焦急不是装出来的,便也就信了她。

五娘便又急急将三娘拉了过来:“三姐姐,你跟我出来一下。”

三娘看了周围一眼,见陈思敏和王琪她们都有些好奇地看了过来,便皱眉道:“这么多客人在,你怎么还这么冒冒失失的让人看了笑话我们?”

五娘闻言便放下了三娘的衣袖,整了整脸上的表情,让自己看上去自然一些。

“三姐姐,你跟我出来一下,我有事情要问你。”

元娘见状也道:“五妹妹这么急,三妹妹你便去问问看是什么事情吧,招待客人的事情还有我呢。若是祖母那边差人来了,我会为你们遮掩一番的。”

“是呀,是呀,只是一小会儿,也不走远了,就在祖母院子前面。三姐姐,求求你了。”五娘祈求道。

三娘看着五娘和元娘的目光有些无奈,她是知道五娘的性子的,最能死缠烂打,若是今日不跟她出去的话她能一直跟她耗着。而且,三娘看向那边几人间或看来的眼神……还会让人觉得她不近人情,对同胞姐妹太过冷漠。

三娘只有对元娘点了点头,跟着五娘往外去。

走到二娘的身边的时候三娘停住了,无奈地对二娘道:“五妹妹害怕祖母责备,非要拉着我和大姐姐去给她寻寿礼。我们拗不过她,大姐姐又招呼客人,二姐姐你陪我们一起去吧?”

第一百六十一章 金生是傻子么

二娘刚刚见到五娘的丫鬟过来找三娘和元娘说了什么,最后垂头丧气地离开了,之后五娘又亲自回来找元娘和三娘。现在应当是三娘被她缠的没有办法了。

二娘今日没有空陪她们玩姐妹情深的那一套把戏,因此笑道:“你们去吧,我留下来招呼客人。若是有什么事情也好帮你们遮掩。”

三娘闻言只得无奈道:“那我就陪她出去转一圈,这里就拜托你和大姐姐了。”说着便与五娘出了偏厅,往松龄院外头去了。

松龄院里头都是各府来祝寿的女眷,外面的庭院里也候着各府跟来伺候的嬷嬷丫鬟们。虽是没人大声说话,但是终究是有些喧哗的。

“我们要去哪里?”出了松龄院,三娘问五娘道。

“就在前面。”五娘拉着三娘往二门那边的回廊里走去。男客们大都在外院,女客们也都进了孙氏的松龄院,因此这边的人倒是很少。三娘随着五娘走过回廊,五娘拉着三娘拐了一个弯儿,朝回廊后面的草木茂秘密处走去。

三娘停住了脚步:“五妹妹,有事情就在这里说吧,夏日里草太深的地方怕是会有蛇的。”

五娘闻言往前迈的脚缩了缩,收了回来,眼睛却是还往里面看。

“嗤你们女孩子就是胆子小。这里平日里总有人往来,哪条蛇这么笨会在这里等着被抓去剥皮熬汤?”一个人影突然从草丛后面跳了出来。

三娘虽是一直有留意周围的动静还是被他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却发现这突然跳出来的人是孙氏的侄孙,一身金光闪闪的孙金生。

三娘皱眉看向五娘。

五娘没三娘这么一看脸色一红,忙摆手道:“我,我是被他逼着来的。因为他找人来跟我说他知道我给祖母的寿礼在哪里,还说如果我不来的话他就将我的东西毁了。”

三娘闻言微微垂了垂眸子,片刻转头对孙金生笑道:“孙公子,如果你正好捡到了舍妹给祖母准备的寿礼的话,还请麻烦你还给她吧,免得她被责骂。”

孙金生却是在打量三娘,一边打量一便还拿手在她脸上比划着什么。三娘有些奇怪,便不动声色地看着他。

“她是你三姐姐?”孙金生打量了半响,转头问五娘道。

五娘点了点头。

“昨晚去找少爷的那个女人……是你?”孙金生斜睨着三娘道。

三娘挑了挑眉,还没说话,跟着三娘过来的白英就急道:“孙公子,您不要乱说话坏我家小姐的闺誉,昨日我家小姐很早就歇下了,是奴婢值的夜。”

孙金生却是撇了撇嘴道:“知道了,知道了。一个个的还真当少爷是瞎子了不成少爷只是懒得记你们这些一,二,三,四,五,六是哪个跟哪个又不蠢昨日那女人说她是你三姐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不安好心了。不过……嘿嘿……”

孙金生朝着五娘和三娘挤了挤眼睛:“少爷也不是吃素的,当即赏了她一顿好的。”

五娘见他怪模怪样,不原意搭理,只对三娘道:“刚刚他说是三姐姐你昨夜去找他我就不相信,因此叫了三姐你来对峙。”

三娘闻言沉吟道:“你是说昨夜有人冒充我去找你?”

难道孙金生脑门上写着“人傻,好坑”几个大字不成?世家大族里得宠的庶子,还真能有这么好的人品?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三娘自己是不会信的。

若是昨夜去找孙金生的人是二娘的话,那就只能说明她是狠劲有余,经验不足。上次火烧祠堂的事情也是一样,太过于莽撞和不计后果。

不过想到这几年二娘跟着柳氏随着王栋在大同,后院就是她们娘儿俩独大,即便再如何聪明,心性再如何冷硬,毕竟年纪尚小,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残酷的后院斗争,经验明显不足。

孙金生抱着臂嘿嘿笑了两声:“少爷只不过是故意装着不认识她,不记得你们而已,她还当了真了。偏偏少爷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背后下刀子的死女人,所以少爷今日就偏不如她的意了。”

这么说那人是临时其意,抱着能骗过去就骗,骗不过去反正没有什么损失的心思?这还真是时刻怀着要背后下刀子的心思。三娘失笑。

“既然你能肯定那人不是我了,那我就先回去了。今日来了很多客人,大姐姐她们招呼不过来了。”三娘点了点头。

五娘闻言忙拉住了三娘,祈求道:“三姐姐你先别走,她这么做定是想要害我们。我们还是听完孙公子说的什么再回去吧,也好有个防范。”

孙金生嗤笑一声:“你真没种人家都算计到你的头上了你还这么事不关己。”

三娘无奈了,这次她明显是被殃及的,二娘现在可不是要集中精力对付她的时候。而且她说要走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孙金生这样的人可不是会管人家愿不愿意听他说话的。

果然。

“你不愿意听我还偏就要告诉你了。”孙金生斜睨了三娘一眼道:“你们听好了,那女人要我今日晚上在寿宴开始之前,用那寿礼在我手上的借口将大眼睛哄骗到你们祖母院子的一个小耳房。”

“那你还真把我哄来你明知道她不安好心”五娘急道。

孙金生鄙视地看了五娘一眼:“她说的是晚上,你们拜寿之前。少爷是好心才会现在就将你喊来的,为的是让你有个防范免得到时候你措手不及你还不领情,真是笨的要死”

五娘脸上一红。三娘倒是有些意外地看了孙金生一眼。

孙金生发现了三娘的眼神,有些得意道:“怎么样?少爷我聪明吧?”

“……”

“那他有没有说,让你之后怎么做?”三娘当作没有听到,转而问道。

孙金生没有听到想要的回答撇了撇嘴,却是回答道:“她说要我跟大眼睛好好表白一番,然后等有人来找大眼睛的时候,让我当着众人的面解释说,我找她过去只是为了将捡到的寿礼还给她。然后她会趁着人不注意的时候寿礼藏在耳房的哪个桌子下面。”

“这是何意?”三娘不解道。

孙金生白眼一翻:“你也是个笨的。这样的话大眼睛就会因为少爷我帮她解了围而对少爷我另眼相看了嘛。而那些人因为见我跟大眼睛共处一室,定会认为我们两个情投意合,早有首尾。然后我就能趁机求了我家老头子去你们祖母面前提亲了。”只是五娘的名声也毁了。

可是,就这么简单?三娘觉得这不是二娘的作风。二娘一出手就极狠,何况这一次她还是被逼急了的。

但是三娘没有说什么,她的本意就是看着崔姨娘和柳氏母女两不死不休地斗,好没人来惦记“乖顺无害”的她。肯听孙金生说这些也只是为了防范于未然,免得糟了池鱼之殃。她没打算参合进这两对母女的斗争中去。

三娘闻言点了点头,对五娘道:“还好孙公子将这件事情告知了你,这样你也不会掉进那人的圈套里了。”

孙金生有些得意:“还是少爷我聪明吧?少爷也不屑去做那坏人名声的事情。那个什么二的,真是小看了少爷我,嘿嘿。”

姐妹两人都当没有听到孙金生的话。

眼见这时间也不早了,三娘道:“我们先回偏厅去吧,免得等会儿那边来人了寻不见我们着急。孙公子,这次就多谢你仗义相助了。”

孙金生抱着手臂,懒懒地“唔”了一声,到真的装起了高人的样子来。

三娘笑了笑,拉着五娘往厅里去。

刚刚她们在说话的时候,五娘带来的那个小丫鬟站得远了些,一直看着周围有没有人过来。见三娘与五娘往外走,忙又四处看了看才朝着这边点了点头。

三娘和五娘先走回了回廊下,五娘却突然停住了脚步。

“不行,我不放心。这件事我要回去跟姨娘说一声。三姐姐你自己先回去吧。”

三娘觉得这样也好,崔姨娘若是不参与进来那还斗的起来么?

于是三娘点头道:“那你先回去吧,偏厅那边我和大姐姐会帮你遮掩的。”

五娘点了点头,带着自己的丫鬟匆匆去了。

三娘自己回到厅里的时候,元娘朝她望来一眼,点了点头,这是告诉她没有什么事情,一切都好。三娘朝这元娘笑了笑,走到二娘身边的时候,二娘还惊讶地看了她一眼道:“怎么就你回来了?五妹妹呢?”

三娘摇了摇头:“找了一圈没找到,外头日头太大,我觉得有些头晕便先回来了。五妹妹说是要回一趟芳芷院,让我们帮着遮掩一下,别人人发现她偷懒,否则她回来要找我们算账的。”

二娘苦笑着摇了摇头,一副拿她没办法的表情。

三娘便笑着往元娘那边去了。元娘正陪着陈思敏和王琪姐妹说话,陈思敏瞧着是个善谈的,正在跟元娘她们说肥城那边的哪几句方言与青城县这边的有不同之处。元娘笑着点头附和,那位九堂姐也听得津津有味,只有六堂姐王琪面色有些木然地在发呆。

第一百六十二章 谍战

中午并非正式的寿宴,女眷这边还是有十几桌的样子,晚宴的人会更多一些。

五娘是赶在午宴之前回来的,可能是因为将事情都告知了崔姨娘,五娘的面上轻松了一些。三娘也没有问她崔姨娘有什么打算。

倒是五娘自己主动在用完午膳众人喝茶的空隙小声告诉三娘道:“姨娘说这件事情先就当作不知道,就先按着她设计的来,不然的话我们躲得了这一次,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能躲过下一次了。”

三娘惊讶,难道崔姨娘是打算将计就计倒打一耙么?

“我已经打发小丫头去金元宝那里说了,让他晚上的时候先照着二姐说的做。”

五娘吁出一口气:“我早就知道二姐姐这个人面甜心苦,可是我与她并没有什么大的冤仇,同胞姐妹她竟然会算计我至此。三姐姐你这次看清楚了她的真面目了吧?以后离着她要远一些,不然不知道怎么的就被她算计进去了。”

三娘笑了笑,低头饮茶。

坐着歇了会儿,孙氏那边让甘松来传话说,请诸位夫人小姐移步前面的戏楼里听堂会。夫人小姐们闻言无不称善。

王府的东院那边有一座戏楼,据说是某一个爱看戏的老祖宗建起来的,建了已经有一些年头了,平日里不到大日子也不常用,但是府中每隔个两三年就会修葺一番,平日里也会派人去打扫,气派还是在的。

“我们带着各府小姐们从东院那边的角门出去吧,戏楼就在角门前头不远。”元娘见夫人们都往二门的方向走,忙对王家的几个姐们道。

大家见这样走的话还近一些,便都没有人反对。于是王家的几个姐们便领着客人们往东院去了。

元娘是一个很合格的主人,一路上都在给各家的小姐介绍东院的各个院子和亭台楼阁,花花草草。她性子温和说话也轻言细语,各家小姐们都喜欢听她说话,于是她身边便围了好些人。

三娘不爱凑热闹,就走得慢一些。五娘还有陈思敏,六堂姐,九堂姐与她一拨走着。到了东院中庭的时候三娘听到从院子里传来了和尚们念经的声音,不由得朝那边看了一眼。

走在前面的元娘正跟各家小姐们解释道:“这是大伯母请了清明寺的法师来给老夫人做道场的,因怕扰了大师们念经,且饮食也要与我们的分开,所以便将道场设在了东院这边的后头。”

来的这些闺阁小姐们都是小人精,闻言自然是称赞王家夫人小姐们都是极有孝心的云云,元娘听了满脸的笑意。

六娘见围着自己身边转的人没有元娘面前的多,有些吃味,便故意大声说:“是呀,我母亲为了让和尚们好好念经,特意开了一个厨房,昨日里忙了好些时候呢,当家的夫人就是不好做呀。像二伯母就轻松多了,祖母都不会安排什么事情给她做的,今日也是母亲见她闲着才让她去管了大厨房,让原来管厨房的管事来东院专门管着和尚们的小厨房。”

六娘这话分明是暗指二夫人在家中不管事又不得宠,在这种有外人在咋场合是很有些不合时宜的。

但是她年纪小又是主家因此各家的小姐们互相看了一眼,明白是怎么回事的都当作什么事情也没有的笑了笑,不明白的也只是矜持地笑着道了一声世伯母真是辛苦。

元娘顿了顿,没有理会六娘,继续带着各家的小姐们往前走。只是她也注意了不再让自己出风头,反而是将话题引给了二娘和五娘,六娘她们。见气氛又活跃起来了,便自己渐渐落后几步与三娘五娘几个一拨了。

五娘见了很是有些气鼓鼓小声道:“抢风头也不看看是什么时候,真是丢人现眼。”

元娘看了走在一边的陈思敏和六堂姐,九堂姐,冲着五娘摇了摇头。

王家的戏楼是一个工字形结构的院子。前后两座厅堂,中间由穿堂相连接。前面的厅堂面对着庭院,正对着厅堂建有一个大戏台。戏台的石基有小孩的身子高,用砖石砌成,呈方形。周围是红漆雕花木栏杆,四周立有十二根原型大立柱。

戏台子上头还有一个小阁楼,上天花板设有天井,是鬼神戏的时候放置井架辘轳等物用的。

“呀,听说王家的这座戏楼是整个青城县里最大的戏楼了,今日一见果然是很气派。”一位小姐惊叹道。

“我曾经跟随母亲去京城的外祖家,那些王公大臣们家的戏楼也没有这个气派。”这是明显带着恭维的。

六娘和四娘听着周围的赞叹声很是与有荣焉。笑着对各家的小姐们介绍个不停。

三娘这是第一次进来这个院子,但是也不好跟各家的小姐们一样四处好奇打量,便随着元娘去了厅堂那边。这间厅堂很大,容纳个一两百人完全不是问题,此时管家已经派人来将这里收拾好了,满屋子的大方几上都摆满了了瓜果点心,靠墙每隔几步就立着一个大冰釜,因此外头虽然已经是烈日当头,这座厅堂里却是凉爽宜人的。

不多会儿,孙氏和几位看着辈分大一些的老夫人一起坐着软椅来了。随侍在她们身边的自然是媳妇辈的,金氏也恭谨地跟在了孙氏的软椅旁,因是顶着烈日走过来的,她也走了满脸的汗。有婆婆在的场合,她是没有资格喊苦喊累的,只能跟着走过来,软椅自然是没有年轻一辈的份儿。不知道这一刻她有没有羡慕可以不露面的二夫人。

孙氏与几位老夫人自然是占据了视野最佳的正中的几个位子。三娘等晚辈虽然是先到了,却谁也没有先坐下,都是等长辈们都坐好了才选了较偏僻的位子坐了。

不一会儿,就有人呈上了戏单子让孙氏和几位老夫人点戏,老夫人们相互承让了一番,最后由孙氏打头几人又商量着点了几出。

三娘本就对这些不感兴趣,离得主座那边又有一些远,因此没有听听她们点的是什么。倒是旁边桌的小姑娘们相互打探议论着今日的戏。

开场的时候,厅里马上就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前面的戏台,这座戏台不知是怎么建的,坐在厅里头倒是能将戏台上的戏文听得清清楚楚的。只是三娘听不懂而已。

才开了两场戏,三娘就看见右边的回廊上有个丫头走来过来最后停在了厅堂右侧的山墙旁,三娘又听了一会儿才起身歉意道:“我去更衣,马上就回来。”

同桌的几个女孩子正听得起劲,陈思敏还一边听着一边轻轻用手在桌上打着拍子,因此引了三娘的话都随口回了一句,并不在意。

三娘起身带着白英出了厅堂,往右去了。原本候在山墙下的丫鬟便也躬身跟在了三娘的后面。

这座院子后面是设有净房的,专供看戏之人方便用的。从此时里面已经焚了檀香,满室的的香味。白英进去检查了一遍并无他人,三娘才进去了。

“小姐,刚刚芳芷院的小丫头老报说她听您的吩咐午后一直有留意崔姨娘那边的动静,就在刚才看守芳芷院院门的关婆子偷偷进了崔姨娘的偏院。”原来刚刚进来的人是白果,她见门一被关上立马就禀道。

“关嬷嬷?”三娘沉吟道。

“小姐,关嬷嬷是柳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翠儿的的娘。”白英轻声道。

三娘闻言点了点头,对白果道:“我知道了,你回去继续盯着那边,有消息立即过来报我。”

白果领命退下了。

“小姐,崔姨娘这是想要做什么?”白英问道。

三娘知道崔姨娘必定是会有行动了,不想她却重新用起了这个本来已经决定要废掉的棋子。

现在崔姨娘母女自然是最担心,二娘想用那件寿礼做文章。因此想必是想要让翠儿帮忙留意那件寿礼的下落,看来崔姨娘安插在柳氏身边的探子就属这个翠儿最接近柳氏了。

三娘笑了笑:“已经被她抛弃的棋子哪里有那么容易又让她捡回去用的,好事都让她占尽了不成。”

不知道崔姨娘知不知道她的这步棋已经暴露了呢。当初她将那镯子给红绡的时候也只是想着先埋个伏笔好以后用荷风院的人来给她顶缸,但是她一定没有料到翠儿会在短短两天之内就暴露了。

三娘与白英从净房里出来往回走的时候,突然看到原本立在廊下的丫鬟婆子很有些忙乱起来。

“怎么回事?这么急急燥燥的?”白英拉住了一个小丫头问道。

“外头传来话说礼亲王来了,太老爷和老爷们都去接待了,管事让我们这边调几个人过去伺候。”那小丫鬟说完,朝着三娘匆匆行了一个礼就疾步往外走。

礼亲王?三娘顿了顿,上次听宣韶说礼亲王来了济南府,不想今日竟是到了王家来了。

“小姐,礼亲王来了,宣公子会不会也来了?”白英小声道。

三娘想着,这到是极有可能的,上次请求宣韶帮忙查祠堂婆子的事情之后也一直没有过联系,不知道有消息了没有。今日他若是也来了的话定会找机会来给她递消息的。

第一百六十三章 寿礼

三娘回到厅中的时候,这边也已经接到了礼亲王要来的消息。孙氏脸上带笑,听着周围的夫人们恭维她面子大,生辰宴竟然会请的到礼亲王大驾。

其实孙氏此时心里也极是狐疑,她事先并不知道礼亲王要来的事情,也没有给礼亲王送过请柬。按理说这样的大喜宴,不请自来又没有事先告知主人家一声的客人是极没有礼貌,也是最不受人欢迎的。

但是也仅仅是对一般人而言,若是来的是身份尊贵的人主家只会觉得这是极有面子的事情。瞧瞧现在就知道,满室的艳羡目光。

孙氏笑了笑,摆手道:“礼亲王早几日就已经到了济南府,是说要到青城县来的,只是不知道会正巧赶在今日来,也不知道会来我们府中。不管怎么样,礼亲王既然这么给我们王家脸面,那我们定是要好好接待一番的。只是这也是外头男人们的事情了,我们还是好好听戏吧。”

厅里议论的声音有渐渐小了下去,外头戏台子上本已经停了下来的优伶们接到里头的示意,又接着唱了起来。各位老夫人,夫人们又倾注了全部了精神力到了戏台上。

戏台子这边热闹非常,芳芷院就清冷的多。院子里的只有一个被孙氏勒令禁足的柳氏,和一个没有出席资格的姨娘。

此时崔姨娘的偏院里,崔姨娘安安静静地坐在榻上绣着一个荷包,她身边站着的却是一身冷汗的关嬷嬷。

“姨娘这是何意?”关嬷嬷勉强笑道。

崔姨娘抬头看着关嬷嬷,柔柔一笑,轻声道:“只是找关嬷嬷您来叙旧喝茶而已。”说着又低头忙着自己手上的活儿,不急不忙的样子。

关婆子脸上的表情却没有好看多少,她有些心虚地觑了崔姨娘放在针线篮子里的一页小纸一眼:“那姨娘您拿出来这个是什么意思?”

崔姨娘将手中的线头轻轻咬断,将针线又放回了一边的针线篮子里头,也没有看向篮子里的那张纸。只是又拿起剪子细心地将荷包上露出来的几节小线头都剪了去。忙完了这些她才又开口说话:“嬷嬷你不要见怪,都说这世上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和翠儿为我做事情,我是感激的,我自然是不会存了害你们的心思,可是却怕你们会受人挑拨突然反过来在夫人面前咬我一口。”

见关婆子要辩解,崔姨娘摇了摇手:“关嬷嬷不用多说了,当初与你们并不熟悉,所以才会出此下策将你这些年从院子里偷偷拿出去的东西记录了下来,免得你们反咬我的时候说不清楚。如今翠儿既然要嫁人不能再帮我办事情了,这个自然是要还给你的。”

关婆子闻言略松了一口气,但是她见崔姨娘说是这么说却没有要将那册子给她的意思便主动道:“姨娘可是还有什么需要奴婢为您效劳的?”

崔姨娘见她上道,笑了:“只是想要翠儿帮一点小忙罢了,可是你说翠儿最近要忙嫁妆的事情……不知道有没有空闲?”

关婆子忙道:“瞧姨娘您说的,什么事情也没有您的事情大呀。你尽管说,我们家翠儿定会为您将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

“说好了以后让翠儿安安心心地嫁人的。这次之后,该你们的东西我便都还给你们。”崔姨娘说着便向关婆子交代了几句。

关婆子听说是要翠儿帮忙去寻一样东西的,放下了心来,她开始见崔姨娘这架势还以为是要她下毒害人呢。

关婆子看了那针线篮子一眼,点了点头:“奴婢知道了,奴婢这就去寻翠儿。”

崔姨娘点了点头,关婆子赶紧去了。

看着关婆子那急匆匆的背影,崔姨娘又是一笑。这些年关婆子从院中顺手牵羊弄出去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以她的身份能摸到真正值钱的东西的机会也少。崔姨娘之所以会有关婆子这样的一个把柄,是因为关嬷嬷会从芳芷院偷东西出去买,还是她在知晓了关婆子有好赌的毛病之后提醒她做的。她从来就不相信忠诚这两个字,所以若不是拿捏住了关婆子的把柄她又怎么敢用她?

只是这一步棋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以后可能没有机会会用到了。

寿宴开始的时间是算过吉时的,众位夫人们这戏一听就是一个下午。眼见着吉时就要到了,这里的戏也快接近尾声,坐在那边的二娘开始注意起这边的情况来。三娘自然是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五娘也是全神贯注地看着戏。

就在金氏在孙氏耳边说了几句话,孙氏站起身来准备回到松龄院那边去的时候,五娘的一个原本候在廊下的小丫头走了进来,凑在五娘的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

三娘朝外头的廊下看去,见到了那日孙元宏和孙金生身边的那个丫鬟。五娘朝着三娘看了一眼,站起了身跟着小丫头出去了。

三娘知道,这是崔姨娘要五娘照着二娘的剧本演下去,以降低她的防备心。

五娘刚刚出去找的借口是去净房,在座的人虽然有些好奇但是也都没有多问。只是五娘这一去就是许久,在孙氏的寿宴开始前都一直没有回来。

三娘与元娘她们带着堂姐妹们和各府的小姐们又沿着原路回松龄院去。因为寿宴就要开始了。

等会儿三娘这些孙女辈的要在王栋兄弟以及王璟兄弟们后面向孙氏磕头拜寿,还要再一次亲手将自己准备的礼物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