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娘在外头人忍不住“噗哧”一笑。

这声音不是苏成之是谁?这么几年下来,她那一说话就能噎死人的毛病还是没有改。

“三小姐和五小姐到了。”正好这时候门口打帘子的丫头禀报道。

三娘与五娘进了屋,三娘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王筝旁边的苏成之。

苏成之也站起了身,她的身量在女子当中算是很高的,容貌依旧鹅蛋脸大眼睛,容色秀美。脸上的表情也依旧是有些木然刻板,但是在看到三娘时,眼中的愉悦也是很显而易见的。

“早听说你来了,不想今日才见到。”苏成之朝着三娘点了点头,淡淡道。光听她的声音,是绝对听不到话中的期盼意味的。

三娘与虽然接触并不多,但是还算是了解的,笑着点了点头:“其实早就想去拜访了,一直没有寻到空隙,也不知道你是不是有空。”

“明日我要出门,后日我有空,那就后日吧,到时候我在家中等你。”苏成之毫无障碍地接口道。

“……”

“噗哧”这下轮到王筝笑出声了。

三娘苦笑着摇了摇头,上前去与两人见了礼,这才在一边坐了。

苏成之打量了五娘两眼,又将视线移开了,依旧与王筝说话:“听说你得了那架焦尾,成之可否一看?”

王筝爽快地点了点头,命丫头将那架传说中的古琴拿了出来,三娘看了一眼,见与自己那日从大街上得来的那架瑶琴不同,这架焦尾明显朴素了许多,并无珠玉装饰。

苏成之招来了丫鬟净了手才坐到了那架琴前,先是细细抚摸,只是那表情与手势让三娘和王筝几人看了不免心中恶寒。

三娘无语地想,你这是在抚摸情人呐

“铮铮铮”几声古朴浑厚的琴声响起,三娘以前在山东青城的时候曾经跟这之前的那位闺学里的女先生学过几个月,虽说好几年没有碰了,但是最近几日庄嬷嬷又教了起来,到也让她想起了许多,不过三娘依旧也是个半吊子。

但是看着苏成之的手势指法,三娘知道她一定是个内行。

丫鬟们早已经见机地焚起了香,苏成之木无旁人地弹奏了一首,三娘学的曲子有限还尽是些简单的,因此这种高难度的曲子,她听都没有听过。不过基本的艺术审美还是有的,三娘判定苏成之琴艺不错。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三娘的婚事

一曲完毕,王筝拍了拍手:“都说你琴弹得极好,京中无人能及,我本是有些不服气的,不过今日听了总算是服气了。”

不想苏成之却是有些愣怔地看着这里的放在琴弦上的手,半响没有言语。

“成之?成之?”王筝将手在苏成之的面前晃了晃,喊道。

苏成之终于回过神来,抿了抿嘴:“抱歉,我……只是想起了一个人。其实我的琴,弹得并不是最好的。有人弹得比我好,只是他从来不弹而已。”

王筝惊讶道:“还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么?是谁?说来我听听,不然我可不肯服气。”

苏成之却是摇了摇头,没有言语了。

王筝见她不肯说,也不会真的逼她,便转头朝三娘与五娘笑道:“听说你们也学过,来弹一首让姑姑听听。”

三娘看着王筝笑眯眯的一双眼睛与那一对酒窝,摇头失笑。

“我弹得不好,还是不献丑了。”五娘摆了摆手,往三娘身后一躲。

苏成之的琴艺高了她们不是一两个级数的,所以明知道是献丑的,自然是没人赶上了。

不过这话也不是绝对的,三娘就看着王筝眨眼一笑:“只见过抛砖引玉的,三娘今日就来抛玉引砖一回吧,反正也只有我们几人,侄女也不怕给九姑姑您老人家丢脸。”

王筝大笑出声。

苏成之将位置让了出来,坐回了自己之前的客位。

三娘伸手拨了拨琴弦,用古琴弹奏现代曲?请恕她还没有那个水平。于是三娘认真地弹了一首,昨日里琴课的时候刚学会的叹花调。

这首曲子很是简单,适合初学着,但是三娘对这个曲子不是很熟练,即使是很简单,也依旧是弹错了两个调。不过她错了就错了,半分迟疑也没有就接着往下弹。

待一曲完毕之后,王筝一脸严肃地看着三娘:“三娘,你说是你弹错了还是我记错了?我明明觉得是你弹错了,可是看了你那一脸的笃定与气定神闲我还真不敢肯定了”

三娘一本正经道:“应当是我记错了,弹到是没弹错,我就是这么记的。”

王筝看着三娘振振有词,哭笑不得。

苏成之看了三娘一眼:“指法生疏,不甚熟练。不过你弹得认真,到是还有几分神韵。”

三娘与王筝没料到苏成之也会夸人,都有些惊讶,苏成之却又道:“不过你已经这般年纪,要出成绩的话,很难了。”

“……”

苏姑娘,你还是不要夸人了

三娘嘴角抽了抽,当作没看到王筝眼中的忍俊不禁。

几人在一起说东道西,时间过得到也快。眼见着快到中午了,王筝道:“我们去母亲院中吧,时候已经不早了,等会儿该用午膳了。”

几位都是客,当然是客随主便。三娘几人跟着王筝站起了身,往李氏的院里行去。

王筝性格开朗,又善谈,一路上几人也是笑语不断,相处融洽,三娘也感觉到了难得的放松。

在经过花园的时候,从一旁的岔路上却传来了几个男子的交谈声,三娘几人吃了一惊,忙往一边避了。

岔路那边的几人正好露了面,这几人却都是三娘认的的。

左边的那一位面带微笑的是王璋,中间的那位俊眉星目正转头与王璋说这什么的是曾经在兖州见过一面的苏敏之,而右边微微落后一步嘴里吊儿郎当咬着一根不知哪里捡来的草根的人……三娘愣了愣,待看清楚他脖子上的金锁与耳朵上的金耳环的时候,三娘心中毫无疑问地蹦出来了一个名字:孙金生。

那边的三娘听到这里的动静也愣了愣,正说着话的苏敏之收了声往了过来。

王筝皱了皱眉,想了想还是带着三娘几人上前去见礼。

“璋儿,你怎么不带两位公子去外厅,这里是内院,在这里转悠的话怕是不妥。”王筝虽然是看着王璋的,那话却是对着苏敏之说的。

王璋苦笑地看了苏敏之一眼,转头对王筝道:“九姑姑,苏公子说他想见一见暖房里的绿牡丹,叔祖母就让我陪他来了,刚好孙家表弟也在,叔祖母说都是自己人不用避嫌。”

王筝咬了咬牙低声道:“金生就算了,可是你哪只眼睛看见全是自己人了”

“……”王璋轻咳了一声,低头不语。

苏敏之却是微微眯着眼睛一笑:“王小姐这是在说我这个外人不该擅闯内宅?”

王筝脸上挂着假笑:“哪里哪里,苏公子您言重了。”

苏敏之轻笑一声,眼睛从王筝的脸上扫过,却是在三娘的脸上顿住了:“王……三小姐?”

三娘不妨会被苏敏之点名,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点头笑道:“苏公子。”

苏敏之眼神有些高深莫测,他看了看三娘又转头看了苏成之一眼慢悠悠道:“虽然苏某知道王家的姑娘一向都是好手段,但是……苏某还是希望你们该留情的时候还是手下留情的好,舍妹她生性单纯……”

王筝眼中怒火一炙,就想发火,不想王璋却是挡在了她面前,认真看着苏敏之道:“敏之兄,不知道舍妹有什么地方得罪于你,但是还请你说话不要太过分。”

苏敏之愣了愣,看见王璋眼中的认真,他也只能叹气一声,摇了摇头不说话了。

王筝冷哼一声:“璋儿你带着这不知所谓的人继续去看花吧,反正也已经是头昏眼花了。三娘我们去母亲的院子。”说着就拉着三娘几人怒气冲冲地转身走了。

孙金生刚刚站在一旁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眼中的饶有兴致。见王筝几人说走就走忙道:“表哥,苏公子,你们继续看花,少爷先去了。”说着就拔腿追着三娘几人去了。

待人一走,王璋冷了脸看向苏敏之道:“苏公子,今天你非得把话说清楚了,舍妹是哪里惹到了你,值当你一个男子当着人面这么冷嘲热讽的?”

苏敏之见王璋叫他苏公子,知道这人是真生气了,不由得叹气道:“王兄,你在王家的处境你我都知道,何必为了一个不怎么亲的堂妹伤了我们的情分呢?”

王璋依旧是冷着脸:“三妹妹不是你想的那样,无论如何我是不能见你辱没她。”

苏敏之苦笑着摇了摇头:“怎么一个个都种了她的毒了似得,我就说这女子不简单。当年那种情况下她都能不慌不忙地救了她的表妹,逼死另一名女子。连你也……难怪那人他……”

王璋见他说的藏头藏尾,心中更是不快:“有话就说,吞吞吐吐的哪里是君子作为。”

苏敏之便叹息地将四年前,他与礼亲王世子在太白楼见到三娘的事情说了,王璋听到后面也不由地惊讶万分。

苏敏之看了王璋一眼:“现在你知道你这个妹妹有多不简单了吧?”

王璋想了想,摇头道:“那名女子是因名节被毁而自尽,与我妹妹何干?罪魁祸首是那名坏人清白的异族男子,甚至还有见死不救的世子殿下。我三妹妹见亲人性命受到威胁,当年她才一个十一岁不到的孩子,却能站出来与那穷凶极恶之徒斗智斗勇,最后将表妹救出来,依璋看来,你们这些在场的男子都应当羞愤欲死才对。你这个躲在女子身后的大男人,有什么资格说她?”

说到最后王璋甩袖,鄙视地看了苏敏之一眼。

苏敏之:“……”

“你哪只眼睛看我躲在女人身后了”最后苏敏之受不了王璋那红果果的鄙视眼神,低吼道。

王璋整了整衣袖,好整以暇:“你说我三妹妹当时将那位陈姑娘逼上前去,与那凶徒交涉。那当时你在哪里?你不就躲在她们身后么?”

苏敏之:“……”

苏敏之很久以后才明白,王家哪里只是女人不好惹王家就是一窝豺狼虎豹@@※

不过那个时候可怜的苏公子已经学乖了很多,再不敢当面捋虎须了,无论男的女的他都不敢。

这边是两个男人为了各自的妹子,做的男人之间的交涉。

那边孙金生已经追上了三娘几人。

“小姑姑,小姑姑……三表妹……五表妹……”

王筝一脸头疼地停下了脚步,转头瞪着孙金生。

孙金生回了一个灿烂的笑:“小姑姑,三表妹,五表妹”

三娘虽然一路上都在为刚刚苏敏之奇怪的态度而暗自皱眉思索,这会儿看见孙金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也不由地笑着喊了一声“孙家表哥。”

孙金生嘿嘿一笑,看了三娘一眼,又转头看了看红着脸低头的五娘:“三妹妹和五妹妹都长大了啊,高了不少”

五娘的头更低了。

“好了,等会儿有的是时间叙旧。我们赶紧去母亲那边吧。”王筝打断了孙金生接下来的长篇大论。

“那我们边走边说呗。”孙金生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于是接下来的一路,众人就见识到了孙金生的滔滔不绝。

等到了李氏的正院的时候,王筝正好看见李氏身边的一个二等从正房里出来了,看见王筝几人忙过来行礼,说道:“小姐,刚刚沈夫人来了,正在里面与夫人说话呢。”

那丫鬟还想说什么,转弯那边一个嬷嬷唤了她一声,很急的样子,那丫鬟便匆匆地向王筝几人又行了一礼就随那嬷嬷去了。

王筝想了想还是带着几人往厅里去了,正院这边的丫鬟见了王筝都没有拦,直到王筝几人站走到了正厅的帘子边,听到里面一个缓和的女声道:“既然你们家筝儿已经与苏家小子定好了,那也是我们家惟儿没有福气。不过我听郡王妃说你侄儿家有一位嫡女,模样气度都是出挑的,不知道婚配与否。”

王筝几人闻言皆看向三娘,三娘一惊,心中一阵急跳。

王筝挥手制止了想要通禀的丫鬟,拉着三娘几人悄悄地在门边站了,屏息静气。似是察觉到了三娘的紧张,王筝伸手握住了三娘的手,朝着她一笑,又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紧张。

三娘深吸一口气,冷静了下来,朝着王筝点了点头。

李氏的正房里李氏的声音传了出来:“这你可就问错了人了,别说是我,就连我侄儿媳妇这个当母亲的对三丫头的婚事也做不得主呢。是吧侄儿媳妇?”

薛氏轻柔的声音响起:“婶母说的对。”只是也不说别的。

“哦?这是为何?”沈夫人问李氏道。

李氏笑了笑:“我这侄孙女自幼是由她祖母养大的,她祖母说了,三丫头的婚事得由她说了算,别人不能插手。你问起这个,我到还得写信去山东问一问她祖母呢。”

沈夫人虽然有些失望,但是想着这也有可能是那当祖母的不想自己的孙女被儿子新娶的续弦随便嫁了,才会如此,因此到也没有觉得李氏是故意敷衍。

“老人家心疼孙女这也是自然,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哪里不知晓。不过,这女儿家的终究是要出嫁的,留来留去就怕会留成仇啊。”沈夫人玩笑着道:“所以还请王老夫人你帮我去探问探问。”

李氏闻言笑着应了,又将话题转移到了别处去了。

帘子外头的几人见里面没有再提及三娘的婚事,便又悄悄地退出了李氏的院子。

等到出了正院,几人终于吁出了一口气。

“三娘,你不要担心……”王筝皱着眉头安慰三娘道,她心里有些内疚,若不是因为她,三娘也不会被人惦记着要去做续弦,她也只是一个养在母亲身边的庶女,可是三娘却是正正经经的嫡出。

三娘摇了摇头,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消息太突然了,她还没有心理准备。或者说她还没有嫁人的心里准备,直到刚刚她才明白,自己似乎一直以来都当王三娘是一个角色在扮演,她刻意忽略了要在这个男人三妻四妾的年代嫁人的事情。

可是……三娘苦笑。逃避是没有用的,既然没用那就迎难而上吧。其实,也只不过是换一个角色扮演而已,没有什么的。

只是,如果可能的话,三娘想让自己下一个扮演的角色轻松一些。该挑剔的时候还是要挑剔的。矮子里头也能挑出高子吧沈家……

“小姐,夫人要你赶紧带着几位小姐进去呢。”一个丫鬟从正院那边跑了过来,待看见王筝几人站在这边,立即跑了过来。

王筝点了点头,示意三娘几人与她一起进去。

那丫头因还有些事情要禀报,王筝便与她走到前头去了,三娘刚想跟上苏成之,不料袖子却让人扯了一扯。

三娘惊讶的回头,看到的是微微低了头,脸色紧绷着的孙金生。

三娘有些惊讶,在她的印象中孙金生一直都是吊儿郎当,嘻嘻哈哈的,三娘从未在他脸上看到这么严肃的表情。哦,唯一的例外就是那次在孙氏的房里,他与二娘对峙的时候装出来的那一脸正经的样子。

三娘刚要出口相问,孙金生却是摇了摇头,用食指碰了碰唇,示意三娘先不要说话。三娘想了想,见后面跟着自己的几个丫鬟,便故意放慢了一些脚步,与见面的苏成之与五娘拉开了距离。

五娘似有所觉,回头看了一眼,但是她立即又转过头去,主动去与苏成之搭话。

“三表妹,沈惟他并非良配,你不能嫁过去。”孙金生略有些低沉的声音响了起来。

三娘吃了一惊,转头朝孙金生看去,却见他依旧是低着头紧抿着唇,好像刚刚那句话不是出自他的口似得。

“为何如此说?”三娘轻声问道。

她想起来孙金生的嫡姐就是那位沈公子已经故去的结发妻子,孙金生这么说,肯定是知道些什么的,三娘心中也响起了警钟。

孙金生虽然爱胡闹,但是遇到正紧事情他是不会信口开河的,三娘清楚,所以她没有怀疑孙金生的话,只是她想知道孙金生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

不想孙金生却是沉默了,直到快到正房门口了,三娘以为他不会开口了的时候,孙金生却是道:“我姐姐她,死的有些蹊跷。”顿了顿:“有些话我不好对你说,但是请你相信我,我不会害你的。”

三娘想了想,点了点头,也不再问了,只道:“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孙金生扯了扯嘴角,没有说什么。

三娘又快走了几步,跟上了五娘与苏成之,心中却是在盘算:婚姻她自己做不了主,但是也不能不明不白地就入了龙潭虎穴。孙金生不好告诉她的事情,她可以自己去弄清楚。

想到这里,三娘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张俊美非常的清冷面容,三娘心中奇异地安定了下来。没有什么好害怕的,还有宣韶呢,宣韶……一定会帮她的。三娘心中笃定。

只是这个时候想起宣韶,三娘不知道怎么的心中突然有了那么些惆怅之感,淡淡的,苦苦的,还带着一点酸涩。只是这种感觉太淡了,三娘摇了摇头便将这种从来没有过的感受压了下去。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娘的婚事(下)

三娘几人进李氏的正房明间的时候,除了刚刚就在的苏夫人以及薛氏以外,最靠近李氏的位置坐了一位与与苏氏年纪差不多大的夫人。

那位夫人长相很是眉清目秀,穿着打扮既不张扬也不朴素,都是刚刚好的样子。此事见到她们进来,一双温和的眼睛将她们都细细打量了一遍,她是以长辈的目光来看的,所以到并不让人觉得讨厌。

三娘知道这位夫人就是前任首辅柯治中的女儿,当今内阁首辅兼任户部尚书的沈怀中的妻子,当今皇后的生母。她的身份在京中的名门贵妇之中算是显赫的了,只是从外表上看起来却是一副很和蔼可亲的样子。

“苏家姑娘我是见过的,这两位就是你那侄儿家的两个姑娘吧?”柯氏将视线定在了三娘与五娘身上。

三娘从一进来就低垂着头,五娘也是与她一般。所以柯氏的目光在她们两人身上打量了个来回,也没有分辨出来谁是谁。

“呵呵,正是我那两个侄孙女。来,你们都来给沈夫人见一见礼。”李氏笑呵呵地朝着几个小辈招手。

于是王筝便带着三娘几人上前去给柯氏行礼。李氏一直笑眯眯的,却没有提醒柯氏哪一个是三娘是哪一个是五娘。

柯氏却是回身与自己身后的丫鬟说了几句,那丫鬟立即递给了可是两只大红色绣着缠枝花的荷包。

“来,孩子,这是给你们的见面礼。”柯氏和蔼地对着三娘与五娘招手。

三娘想了想,确实怯生生地抬头看了柯氏一眼,摇了摇头,又将头地下了,手指有些不安地绕着自己压裙上的流苏,一副不安胆小,从小门小户里出来没见过大场面的样子。

五娘见三娘没有动,便也低头站在那里装死人。

柯氏拿着荷包有些错愕地看向李氏。

李氏刚开始眼睛中闪现了一抹讶异,不过很快她就恢复了若无其事,所以当柯氏朝着她看过来的时候,李氏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笑道:“沈夫人你不要见怪,这两个孩子自小在山东青城县那个小地方长大,平日里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见的世面少。您别介意。”

李氏看着三娘与五娘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眼中还有些怒其不争。

“哦,这样啊……没事没事。”柯氏脸上笑容更加和蔼地对三娘和五娘道:“这只是长辈给你们的见面礼,快收下。”

三娘依旧是看着自己的脚尖没有动。

王筝笑着上前将柯氏手中的荷包接了,笑道:“我帮两位侄女收着吧。”

柯氏也一副不介意的样子,将荷包给了王筝。

之后,沈家来了人,说是宫中皇后娘娘急招柯氏进宫。柯氏没有在王家用饭就匆匆走了。

苏夫人与苏成之是在王家用过了午膳才回去的,临走的时候苏成之还不忘走到三娘面前道:“你说后日来我府上做客的,我等着你,你别忘了。”说着便跟着苏夫人告辞了。

“……”

我是什么时候说的?我怎么不知道?三娘无语问苍天。

苏夫人这么早就离开,其实也是想给王家的人一个在一起说话的机会,沈家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想要与王家联姻。王筝定了亲,沈家便把目标放在了三娘的身上。

所以饭后,李氏便将薛氏已经三娘等人都留在了正房喝茶。

“你们听到了刚才我与沈夫人的对话?”李氏的眼睛盯着三娘,看不清喜怒道。

三娘知道,这事瞒不了,也没有必要瞒,便镇静地点了点头。

李氏见了,眼眸中到是露出了笑意:“你们这些小滑头”虽是骂着,但是语气却是亲昵宠溺的。

三娘想要开口问一问李氏关于沈家的事情,但是她终究是没有开口,李氏不比薛氏,李氏是真真正正的长辈立场,三娘不想让李氏觉得她不守规矩。

只是她不好问,王筝却是皱着眉头开口了:“沈家这是怎么回事?找续弦找上我们家的嫡女了?她们还真好意思开这个口。当我们王家是那个犄角旮旯里的破落户呢”

李氏瞪了王筝一眼:“这么大的人了,还是这种冲动的脾气。”

王筝不以为意道:“这不都是自家人嘛,在外人面前我自然不会这样。”

李氏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没有再责骂,王筝在有外人在场的时候确实是做的很好的,她并非是刁蛮任性什么也不懂的千金小姐。相反,该聪明的时候,她绝不蠢笨。

“刚刚婶母不是已经拒绝了吗?我们只要说做不了主,想必沈家也不好相逼吧?”薛氏对这些事情还有些懵懂,不会她尽力在学。

三娘皱了皱眉,抚了抚襽群上的兰花边,没有说话。若是以往的话,沈家到还真的不好太过相逼,毕竟如王筝所说,王家不是什么上不得台面的破落户。

只是,如今……

果然,李氏也叹了一口气:“原本到是这个理儿,只是……正逢二皇子丧,听说宫中太后与皇上对皇后很是体恤怜悯,若是这当口儿沈家有所求,恐怕……”

薛氏闻言看了三娘一眼,也是愁眉苦脸。

三娘其实到并不在乎是不是续弦,她在乎的是刚刚孙金生的话。

“好了,这件事情还是交给我们这些长辈们来操心,你们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也不知道害臊,筝儿你带着她们一边而玩去,我与你三嫂说说话。”

李氏不想在孩子们面前谈论婚姻大事,刚刚也是正好让三娘她们偷偷听了,才提了两句的。

王筝虽然有些不愿意,但是终究还是带着三娘几人避到一边的偏厅去了。

三年几人是在温家园里用过晚膳才回去的,三娘,五娘,薛氏还是同乘一车。等回到了内院,五娘先告退回去歇着了,三娘却是借故多留了一会儿。

薛氏知道三娘是有话想要对自己说,便将丫头们都打发了,只留了沉香在身边。

“母亲,叔祖母是怎么看待沈家的提亲的?”三娘也不拐弯抹角。

薛氏原本以为三娘会不好意思开口相问,正想着自己要怎么想委婉地将意思透露出来,不想三娘却是这么直接就问出了口,薛氏打量了三娘一眼,见她脸上并没有寻常女子谈及自己婚事的时候的羞涩,不禁有些称奇。

见三娘认真地等着她的回答,薛氏便道:“婶母说我们不松口就是了,只要……别碰上上头的旨意。”薛氏指了指宫城方向。

三娘觉得李氏并不像是迂腐之人,应当不是特别在意身份的事情,为何对与沈家结亲这么抗拒?除了沈家的外戚之外,是不是李氏也知道些什么?不然以她之前的听闻,这位沈公子也是一位如兰芝玉树一般的人。

“母亲,沈家的公子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疾?”三娘试探道。

薛氏看了看周围,见只有沉香在门口边坐着,便小声道:“我之前没有听过关于这位沈公子有什么不好的传闻,不过婶母今天话里的意思,似乎是嫌那位沈公子性格有些冷淡。”

三娘有些惊讶,个性冷淡也是挑女婿的忌讳?三娘不由地想到另一位性子清冷的某人。

薛氏摇了摇头:“并非是如此,只是在那位孙小姐刚嫁过去沈家的时候,婶母曾经听孙老夫人说,孙姑娘曾经跟她母亲抱怨过那位沈公子。当时孙夫人以为只是小夫妻之间有些隔阂,便没有多想。可是自那以后,孙姑娘就很少回孙家了,偶尔不得不回去的时候却是整天心事重重愁眉苦脸的,孙夫人怎么问她她也不说。再后来,这孙姑娘就这么无缘无故地没了。”

薛氏说到这里,觉得心里有些发毛:“孙家的人觉得事情蹊跷,便闹到了沈家,最后还是皇后娘娘出面调停,又给这位孙小姐的嫡亲哥哥求了个好差事,孙家才没有再说什么了。不过之后孙家与沈家的关系还是有些僵,婶母曾经问过孙老夫人这件事情,不想,沈老夫人却是闭口不再提了。婶母觉得事情有蹊跷,所以当知道沈家有意想与王家联姻的时候,先一步将阿筝定给了苏家。”

三娘仔细听着薛氏的话,心中也是思绪万千。

难怪都传说沈公子那么好的人品,叔祖母还是不愿意将九姑姑嫁过去。看来今日孙金生说的那些都是可信的,孙玉兰的死确实是有些蹊跷在其中。

三娘与薛氏说了一会儿话,便回了自己的西厢。

只是坐在房中的时候,三娘拿着书靠坐在床头,眼睛虽然是盯在书上头,却是许久也没有翻上一页。

“小姐,宣公子今日还会来吧?奴婢等会儿依旧将窗户蒙好了?”白英拿出几张厚厚的牛皮纸问道。

三娘将头从书间抬了起来,点了点头:“还是等到我平日里熄灯的时间再弄,”

“奴婢省的的。”

三娘索性将书放下了,往床上一躺。

若是沈家公子真的有问题,而沈家有非要与王家结亲的话,她也只能与王筝一样,先一步将自己的婚事定下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美人计是阳谋

白英见三娘就这么躺下了,以为她困了想要睡,便轻手轻脚地走过来帮三娘将在室内穿的软底的绣花鞋小心地脱了下来。

三娘闭着眼睛没有动。

没有人知道,她在想心事或者遇到为难的事情的时候喜欢睡觉,不过她并没有睡着,只是在闭目沉思而已。

可惜这里是古代,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这个闺阁女子连置喙的余地都没有,更不要说提意见了。而她名义上的父亲……三娘摇了摇头,靠他还不如自救。

对婚姻她自然是没有什么期盼的,与其说是嫁人,还不如说是在跳槽选上司。到时候只是换了一个工作环境而已。

三娘冷静地想。

若是要在沈家提亲之前将自己的婚事解决的话,目前看来到真是有些难度的。

首先,除了家中的几个兄弟,她并不认的几个男子。根本就没有人选,哪里来的目标?而且即便知道了几个人选,最终也不过是盲婚哑嫁,那里就能知道未来“上司”的人品如何?

三娘不自觉的扶了抚衣袖,等到自己的指尖触碰到一样硬物的时候,三娘愣了一愣。

那是一柄能削金如泥的匕首。

三娘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宣韶那张总是清冷着的脸,不过三娘知道,宣韶那双寒潭一般的眸子中是藏着暖意的。

说起来,宣韶……

似乎是她来到这里后,最为熟悉的一个外姓男子了。

本事不错,人品也佳,只是家中关系要复杂了一些……

庄王府的人她只见过庄郡王妃以及惠兰县主,人品么……三娘将匕首从衣袖中拿了出来,屈指弹了弹刀身,什么声音也没有。

虽然是如此,但是宣韶似乎真的是个不错的“上司”人选。最主要的是,她也实在是找不出别人了。

若是真的实在没有办法了……就他了?

至于到时候宣韶会不会就范?自己又要怎么为自己谋到这份“差事”……三娘皱着眉头思考了三柱香的时间……

这次宣韶来的时候,三娘早就已经起来了。

依旧是白英在门口守着,三娘画图,宣韶口述。

因为上次已经合作过一次了,所以今日两人的速度快了许多。天还未亮的时候就已经将今日的图画好了。

只是在三娘最后将图递给宣韶的时候,宣韶皱着眉头没有接。

“宣公子?”三娘看向宣韶不解道。

宣韶这才伸手接过了,却没有急着离开,而是不动声色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三娘闻言抿了抿唇,终究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宣韶站在原地静静看了三娘许久,淡淡道:“今一直皱着眉头,且一言未发。”往日即便是三娘生气的时候,也不会如此。宣韶觉得三娘今日与平时很是有些不同。

三娘勉强笑了笑,依旧是没有回答。

宣韶垂了垂眸子,点头道:“那我先走了,后日再过来。”

“宣公子……”三娘终究是出声喊住了宣韶,只是当宣韶停住步子,回头将一双眸子将她盯着的时候,三娘又有些为难地咬了咬唇。

宣韶想了想,迈步走进了三娘,在她前面一步远的地方停了。

“若是有为难的事情,不妨说说,我总会帮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