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婉是没有什么金首饰的,一来平时不出门用不上,二来乡下这里都是带银制的就非常好了,带金的太显眼。

可是没有女人不喜欢这些东西,拿着这几样首饰,林青婉笑眯了眼试了又试。

旁边的杨铁柱看的不是滋味极了,倒不是说别的,而是他觉得自己真是太疏忽了,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婉婉喜欢这些,以前从来没有送过这些给媳妇。被大舅哥拔了个头筹,当人相公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林青婉试了几下,就把东西都收起来了。东西是好,可是不适合带,金簪子倒是带着方便,但是那几只镯子带在手上着实太不方便了。又不是贵夫人,成日里还是要做点家务带娃娃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林青亭的心意当妹妹的是接受到了,并且十分欢喜。

提及林青亭过年要回来,两口子都是非常高兴。林青婉本来准备今年过年比着去年例的想法立马打消,准备今年好好过个年。

等所有东西都准备齐了,转眼间三十也快到了,可是林青亭仍然没有回来。

直到三十那天上午,林青亭才风尘仆仆的到家。

景州离云州不远,也就是比邻,不过从林青亭呆的景王府过来却是要快马行上好几日。

林青亭的屋子早就收拾好了,还是他上次过来住的东厢房。

因为他提前捎信,林青婉又重新布置了一下,准备以后这间屋就留给哥哥住。林青亭的衣裳,林青婉也准备好了,里外都有。都是自从有了这个哥哥,林青婉闲来没事做的。

以往的时候,原主没少帮林青亭做衣裳,所以尺寸林青婉也是知道的。虽然经过几年的时间林青亭壮实了很多,但是功底在那里,林青婉看两眼大概心里也就有谱了。

也难怪杨铁柱会吃醋了,以往婉婉只给他和两个娃儿做衣裳,现在又多了一个大舅哥。明明人都走了,媳妇儿还是做,里里外外,从头到脚,一年四季都备齐了。

林青亭看到专门给他准备的房间,还有衣柜里密密麻麻妹妹做的新衣裳,心里感动非常。婉婉以前就喜欢给他做衣裳,里里外外几乎都包了,现在还是没变。

这些都按下不表。

林青亭赶了两天的路,也是累的可以。洗漱完休息了一会儿,起来后天色已经黑了。

林青婉则是和马婶儿还有姚氏,在灶房里忙得热火朝天。

今年为了热闹,林青婉特地邀了杨氏一家还有三弟一家一起吃年夜饭。因为一个桌子坐不下,又在旁边摆了一个小点的桌子。

两个桌子摆满了菜,很是丰盛。期间林青婉也露了不少手艺,做了不少菜。

杨氏一家和杨铁根两口子也是知道林青婉有个哥哥的,只是没见到面。对于自己的身世,林青婉也没瞒着亲近的两家人,也都说过的,只是提起自己哥哥,她只是顺带了几句,说是在附近一个地方当了个小官。

对于林青婉的身世大家都唏嘘不已,别的也没有说,只说富贵人家的日子看似光鲜,实则还没有穷人家的日子好过。

上了桌,林青婉大致的介绍了下,大家就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年夜饭了。

对于杨铁根两口子还有杨氏一家,林青婉也是和林青亭提过的,他知道这两家和妹妹妹婿家很好,给他们的帮助也很多,便也没有拿这些人当外人。

林青亭本来就不是一个拘谨的人,虽然多年在景州也是养成满身威仪,但是到了家中肯定是要收敛一二的,所以也没有拿着身份,而是和几个男人推杯交盏不亦乐乎。

一顿饭吃罢,天色已经很晚了。

妇人们忙着收捡桌子,小孩子们各自去玩,男人们则是坐在一起谈天说地。除夕要守岁,所以大家也没打算散去。

林青亭虽然没和乡下人打过交道,但是见识广博,谈到什么都能说上几句。不过毕竟交际面不相干,然后说着说着就谈到家里生意了。

对于妹妹家做的生意,林青亭也是知道的。只是那两日在家里呆的时间短,平时只顾和妹妹叙旧,哄着两个侄儿玩闹,细致的也不是很清楚。

此时大家提及到生意,还有现在发展的模式,林青亭不禁感叹这种生意模式好。既不招眼,也能赚钱。

也确实是如此,林青婉也是到了后来才明白当初的无意之举,发展到后来确实好处很多。

做生意难免需要铺面,但是有铺面就会扯到与外人打交道什么的。什么衙役什么地头蛇都免不了要孝敬到位,实力不够还要夹着尾巴做人,还有各种隐形的麻烦。

而他们现在就省了很多事和麻烦了,只负责供货,就一家酒楼来看供货量根本不起眼,不起眼就不会招人眼。然后供货都分散开来,钱也没少赚,事倒是少了很多。

说道这些,林青婉就不免想到了上辈子那种经销商和供应商了。

不过他们现在供应商还谈不上,只能算是一个小规模的草台子。只是谁能想到以后呢,也许以后他们家也可以发展成一个食品供应商呢。

当然,这也是以后了。

了解了妹妹家生意大概的规模,林青亭也给了不少建议。当然他的建议就是如果有想法,到时候可以去景州发展,他那边有不少朋友,到时候可以方便很多。

对于这个林青婉也是想过的,只是一直没空出手来。家里的外面跑的男人就那么几个,想法是好,就是人手跟不上。

对于哥哥在景州的职位,林青婉也是了解过的,镇守副指挥使相当于管着整个景州所有兵力的,当然上面还有个正职,不过林青亭也说了因为不是自己人,那是个被架空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不错的官了,不说能在景州境内说一不二,至少可以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只是这些都是不能道于外人听的,虽然杨氏一家和三弟一家都算是自己人,但毕竟其中牵扯甚多,所以林青婉也没有和他们细说林青亭的身份。

在落峡村这种小地方村民的心里,官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未知数,能区分也就是大官和小官了。至于大有多大,小有多小,他们都是不能理解的。更不用说什么藩王封地属官和朝廷官了,还有其中的官位区分了。

林青婉说是一个衙役,连官都算不上的小官,他们就信了。

夏大成倒是心中有些疑惑,但是也没往深处想。

所以在杨铁根他们心中,这个英气勃发相貌英俊的年轻人,只是林青婉同母的亲哥哥,也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并且并没有官架子,很和蔼可亲好相处。

嗯,就是这样。

守岁守过子时,大家都各自散去歇息。

过年一般是过了元宵才算完,因为家中有孝,过年这几日也不用到处去拜年或者给人拜年,所以家里很是平静。

林青亭也安心在这里享受难得的清闲,只是景州那边事多,他也只能呆到初五就走了。

对此,林青婉很是遗憾,但也明白哥哥事多,并没有说什么。

ps:嘿嘿,今日抽空码了两章出来,是个粗长君。老发短小君,发得面面都不好意思了。

本文大概还有3、4万字左右结局,其中京城篇会有几章,不会太多,面面是不会拉篇幅滴。

☆、1.18|独家发表

过年的这几日,林青亭倒是和杨铁柱关系处得越来越好了。

真正了解了这个妹婿之后,林青亭才发现杨铁柱也是胸有乾坤之人。虽然两人走的路不一样的,但是平时说话都是挺聊得来的。林青亭也开始渐渐的欣赏这个妹婿,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表面没什么,其实心中还是有些嫌弃的。

诺诺也非常喜欢这个舅舅,因为这个舅舅长得好看,最重要的就是愿意陪着他玩耍。虽然爹娘也愿意陪他玩,但是玩久了也就没啥新鲜感了,好不容易家里多个人陪他玩,他自是觉得高兴不已,成日里缠着舅舅。

这不,一大早起来,诺诺这个小不点就让爹爹给穿了衣裳,来找舅舅了。

林青亭有早起锻炼武艺的习惯,所以诺诺出来的时候,他早已起身了,并且在院子里练了一会儿剑和拳,正准备停下去洗了满身汗。

见侄儿小腿扑腾的跑过来,他抱着诺诺就举起来了。

“小诺诺,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对于这个侄儿,林青亭也是疼入心坎。

不但长得白白嫩嫩可爱至极,而且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就看的出以后不是池中之物了。

好吧,一般家里大人看自家小孩,都是这么认为的,觉得自家孩子就是比别家聪明,并且以后绝对不是池中之物。

诺诺现在两岁多一点,已经可以很顺畅的和大人交流了。

当然,这种交流只限于他能很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大人们简单的说话他认真听也能懂一半,至于不认真听的时候,通常都会鸡跟鸭讲。

所以小诺诺对于舅舅和他说这么早就起来了,是一点反应也没有,而是两眼发光的看着林青亭,奶声奶气的说道:“舅舅,你那是在干什么?”

林青亭失笑,“舅舅在练拳。”

“什么是练拳?”这个时候的小奶娃,对什么都是很好奇的。

“练拳?”林青亭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一个貌似小娃儿好懂的说法,“就是锻炼身体,以后长得壮壮的。”

“什么是壮壮的啊?娘说,诺诺好好吃饭,以后就能长壮壮的了。”

“长壮壮的,就是以后像舅舅这样壮实。”

诺诺用疑惑的小眼神,端详舅舅半响,“可是娘说,以后壮壮的就是爹爹那样的。”他歪着脑袋又说:“舅舅没有爹爹壮壮的,因为你没有爹爹那么大只。”

林青亭满脸黑线,我们的指挥使,你被诺诺鄙视了知道吗?

提起这个大只,就扯远了。

小诺诺会跑以后,经常喜欢找大黑二黑玩耍,大黑二黑通人性,就算诺诺拽它们尾巴和耳朵都不会生气也不会咬他,有时候还跑着让诺诺在后面追。小诺诺和两只大黑狗玩久了,也能分出谁是大黑谁是二黑了,就是形容不出来。

然后林青婉就和儿子说了,大黑是那个大只一点的,二黑是小只一点的,就是形容大黑体型大一些。

本来就是童言童语,诺诺就记住了。他就开始给家里人分类,马婆婆比娘大只,娘比诺诺大只,诺诺比弟弟大只,家里最大只的是爹爹。

现在多了一个舅舅,可是舅舅还是没有爹爹大只。

林青亭听完侄儿的话,有些失笑,但他还是听懂侄儿的意思了,就是说他没有妹婿体型壮实。

这个他倒承认,妹婿那体格在军中那群壮汉子里都算壮实的了,他体型拿到军中比,只算是中等。

可是壮实并不代表武艺好,这个他是没办法和侄儿解释清楚的。

对于妹婿那体格,还有那把子力气,林青亭也是羡慕不已的。

他知道杨铁柱当过几年火头兵,也知道他虽然没有什么正统的武艺,但是因为早些年经常上山打猎,身手和射箭都是不错的。

林青亭现在管着景州那边的兵权,看到适合从军的好苗子,自是心动不已。不止一次和杨铁柱说,像他这样的适合去军中混,好好培养一下,以后前程绝对不差。

可惜杨铁柱现在媳妇娃儿热炕头,对军中去谋前程一点都不感兴趣。

杨铁柱觉得现在这种日子很好,守着媳妇守着娃儿,赚钱养家培养儿子。这种想法很朴实,可是在很多人眼里却是很没出息的表现。

只是林青亭这几日和妹妹一家接触久了,才明白当初妹妹说的女人要的东西,你们男人都不懂。

是啊,能去谋前程固然是好,可是妹婿没有家世没有后台,就算他帮忙提携一二,能混出头也是极为艰难。并且妹婿岁数也不小了,二十七、八已经不是适合从军的年纪了。而且出去谋前程势必要妻子分离,到时候妹妹一个人怎么办?

就算谋到了前程,挣出华服美食,地位权势,又能怎样呢?

他见过的有地位有权势的人不少,一路出行,人人避让,所到之处,众人跪伏,但是那也仅是对于男人而言是好的。

女人呢?林青亭联想那些有权势男人的家里,妻妾成群,庶子庶女众多,勾心斗角,内里肮脏。

联系自己和妹妹的遭遇,林青亭从来不敢小瞧妇道人家。有时候妇道人家下手比男人要狠得多,也阴的多,让人防不胜防。

这几日,林青亭闲来无事总会和林青婉坐在一起说说话。期间两人谈了许多,谈到了父亲谈到了柳氏谈到了林青兰,谈到了等等等等。

林青婉说了很多话,虽是闲谈之语,却总是让林青亭有种茅舍顿开的感觉。

终归究底,两次怒出家门,说不怨不恨是不可能的。

对林至贤那个称之为爹的人是怨,怨他的漠视,怨他的不作为,怨他的不以为然。而柳氏和林青兰则是完全的恨了。

“其实柳氏她可能也不愿变成那样,也许刚开始她也是一个很单纯的小姑娘。说白了就是自小家里的熏陶,出嫁后男人不省心,庶子庶女一大堆看着让人心烦。是人眼里都揉不了沙子,男人都揉不了,凭什么认为女人就一定能忍?”

“好吧,女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大熙朝男子三妻四妾视为理所应当,女人们也是默认这种现象了。因为自小接受的就是这种教育,面对的是这种社会现象,她们都认了。”

“可是人是人,之所以不是动物,因为他们(她们)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女人们貌似认了,可没有一个能够真心认命。试问,有哪个女人能眼睁睁啥也不干的看自己夫君和人甜蜜恩爱自己独守空房的?也因此,大户人家后院才会有那么多阴私,妻妾越多的家里,家庭情况越是复杂,争风吃醋,勾心斗角,阴私手段,屡屡不绝。”

妹妹的话,让林青亭很是震撼。

虽然他不知道妹妹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刻的想法,其中有些词语他也不明白,但是他却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也确实如此,他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一些大家族里的妇人手段阴狠,大多都是男人逼出来的,当然也不刨除自身本性的可能。

虽然他从来没有想要报复柳氏和林青兰的想法,但是怨恨却是从来没有打消过的。

报复什么的太不现实了,毕竟是自己的嫡母嫡妹,如果要报复,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父亲,这些都是他的‘家人’。孝道永远是压在人们头上的一把戒尺,即使不愿意承认,但是有时候却不得不顾忌。

所以找到妹妹后,又见妹妹过得很好,林青亭的打算是远离那一家,就当他们不是自己的亲人,以后不再来往,反正没人在乎自己。

但是恨却是没忘记的,而且绝不原谅!

听了妹妹的话后,林青亭对柳氏林青兰仍然是不原谅,但是怨恨之心却是淡了。

就像他问妹妹,你恨不恨,妹妹说的那些话——

“没有爱,怎么可能有恨。恨其实是一种很负担的情绪,对于那些人,我只是不屑,不原谅,但是没有恨。恨她们,对于她们来说,太给她们面子了。而且恨就能解决问题嘛?自古以来家事就是最复杂的事,这不像是对付敌人,可以毫无顾忌的秋风扫落叶。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与一个合适的借口,对付自己家里人想必也会把自己制约在道德的枷锁上面,哪怕我们不在乎,但是活在世上不可能不在乎旁人的眼光与世俗的拷问。既然不好解决,又何必让自己去恨去活得那么累呢?”

他还记得妹妹当时的表情,她说完这些话,娇俏的笑了笑,又道:“你觉得她们现在很幸福吗?林家那边的姨娘小妾什么的可是从来没有少过,来来去去还少了?这些足够柳氏烦恼的了。至于林青兰,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此时过得如何,但是可以想象以后的日子也没见的会多好。我们不需要去恨,只需要远远的看着,看着她们的不幸福”

是呀,妹妹说的没错,恨她们太给她们脸了,他们只需要远远看着她们不幸福。

而他们兄妹俩却是很幸福,妹妹家的日子虽然过得不够奢华,但是架不住男人体贴,娃儿可爱,心里舒坦。

而他,虽然孤身一人,但是放下了仇恨的他,心里舒坦多了。

而,未来谁又能知道,谁不如谁呢?

终有一天,他会站在高处,俯瞰着那些曾经对他不屑一顾的人。到那个时候,不需要做什么,就足够那些心里有鬼的人胆战心惊夜不成寐了。

林青亭初五就离去了,奔向自己的前程与未来,而身后送他的是自己的家人。

只是这一次走的时候,他要开心多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他还有家人

这个词语,无数次让林青亭这个热血男儿偷偷的热泪盈眶。从小他都不懂什么是家人,小时候家里环境扭曲复杂,在他心里,姨娘和妹妹就是家人,其他都不是。

姨娘走后,家人就剩他和妹妹了。

几番坎坷,如今他和妹妹一家相聚,此时家人不在是冷冰冰的屋子,不再是兄妹见面还得隔着丫鬟婆子。

而是具体形象完整的呈现在他脑海里,家人是一家人无拘无束坐在一起吃饭,是可以欢声笑语谈天说地,是浸入心肺的温暖

☆、1.18|独家发表

冬去春来,又是新的一年开始。

这一年,林青婉他们要忙碌许多。因为林青婉就着上次的事儿和林青亭商讨过了,也就是腊味鲜往外扩展进军景州的事情。

因为手里有林青亭给的这五千两银子,手里完全有了充足底码,唯一让人烦恼的就是人手严重不足的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林青亭也帮忙解决了。

那就是他手下有很多伤残不适合再当兵的手下,虽然后面的抚恤都已到位,但毕竟都还年轻,又没有什么手艺,只能落魄回乡种田了。

对于这样的下属,林青亭有心却无力,林青婉提到人手不够的事情,他便想到了这些人。他挑选了几个这样的人送到林青婉这里来,说这几个人都可以放心的用。

林青亭挑人也是经过思考的,年纪都不太大,伤残也不明显不会影响做事,但是在军中却是呆不了了。放在妹妹这里正好,既可以帮妹妹家做生意,他们自己也可以养家糊口换个门路过活。

林青婉把这几个人放在家中,让夏大成杨铁柱‘培训’了一些时日,就可以跟着他们出去扩展生意了。那就是增设小作坊,争取供货的范围更大,不但辐射了整个云州,连景州那里也增设了几个小作坊。

小作坊那里的人手林青亭也负责解决了,就是他手下那些伤残兵及其家属。

当然生意的扩张是困难忙碌的,但是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毕竟东西摆在那里,酒楼里的客人需要喝酒,就会需要下酒菜。酒楼每日那么多菜品,增添一两个小小的下酒菜也是无伤大雅的。而他们就是凭这些小小的小酒菜,慢慢悄无声气的开始扩张自己的生意。

而杨铁柱经过了这些年的锻炼,做生意完全不亚于夏大成甚至要更胜一筹。林青婉欣慰之余不免感叹,男人成长的太快了,让她有一种自己被甩了八条街的感觉。

很多东西,现在几乎不用她提示,杨铁柱就能解决的非常好,又有夏大成这个老油子在旁边帮衬加教导,两人合作更是如鱼得水。

男人们在外面忙着,林青婉在家里脑筋也没有少动。增加了不少卤制的菜品,甚至连卤汤现在都被她试验完善了,味道是越来越好,很多菜食卤完之后都不需要再进行拌,可以直接装盘吃。

上辈子现代的卤菜店,差不多被林青婉利用了个全。鸡爪鸭爪,鸭头、鸡鸭三珍卤鸡卤鸭等等,还有各种素菜,只要能卤的东西林青婉差不多都弄出来了。

因为原材料的缺乏,林青婉甚至准备等忙过了这段日子,开始筹备养猪场和养鸭养鸡场。这样一来,既可以自供,而且猪和鸡鸭身上的附件都可以拿来卤制卖钱。

林青婉现在干劲儿十足,因为她和哥哥说了,用那五千两当启动资金的生意,全部都给他算三成红利。剩下的七成,他们家占三成,其他分给了夏大成杨铁根,还有林青亭手下过来帮忙做事的几人。

现在那几个管事干的活计和以前的夏大成差不多,每人分管几个小作坊,小作坊内所有的事物都用他们来管理。生意好,分红就多,没人愿意和银子作对,所以大家都是干劲儿十足。

而小作坊里的账房现在由夏大成负责管理,每个小作坊都安插有账房。账房有两人,一个负责记账,一个负责银钱。账房两人互相监督,而账房和小作坊里的管事人两方互相监督。

夏大成杨铁柱还有杨铁根则是类似于‘督查小队’这种的,平时会进行各种抽查与监督。

至于林青婉,现在是属于总管大账房,当然这些活儿有时候杨铁柱也是会帮忙做些的。毕竟这货可是个妻奴,舍不得自己媳妇累到。

大家痛并快乐的忙碌着,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

就在这个时候,时局却是更加紧张了。

从别处看不出来,但是从落峡村又一次征召徭役的事上就显现了出来。

这一次仍然还是征召兵役,距离上次征召兵役才短短不到两年。落峡村近几十年里,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如此频繁征兵役了。以前虽然也征兵役,但是每次都隔很久。

一时之间,家里人的目光从生意上抽了回来,放在了村子里。

这次征召的范围在16-60之间的男丁,举凡家中有两人以上附和范围的,必须服役一人。不光如此,此次以银代役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上次那样,只要有银子就可以不服役。

里正那里也透了口风,以银代役名额很少,需要者速快。

听到这样的风声,林青婉哭笑不得,还速快,又不是上辈子报名考公务员,还有个名额限制。

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确实要速快,要不然有银子也赶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