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妃却小心得很,几乎是立即就察觉到了卢皇后这微妙的转变,心里咯噔一声,面上丝毫不露,说完送礼的事,又小心的问一回太子:“竟真的这样严重?”

卢皇后愈发没了说下去的心思,近来太子每每看她的眼神都叫她不寒而栗,她着实有些承受不住了,已经好几天没去看过。

她胡乱的点点头欲打发杨氏出去,谁知道杨氏竟开口又问:“不知道下毒的人可抓着了?”

卢皇后头皮一紧,倒竖了柳眉看她半响,头上的凤冠压得她头疼,半响才问:“已经说了是马圆通的余党......”

这已经是在帮恭王遮掩了,怎么又拿出来说?

杨氏似乎也愣了,看着卢皇后万分不解:“竟真的是那帮贼匪?”

太子中毒的事,后来得知了恭王差人送信给周唯昭引周唯昭出城之后,建章帝就没叫赖成龙再查下去了-----谁都知道十有**就是恭王做下的,也没什么必要再往下查。

可现在听杨氏的意思,竟不是?卢皇后有些迟疑:“不是......”

杨氏立即摇了摇头:“不是殿下,怎么会是殿下?殿下是起了不好的想头,也是被太子殿下的损招气的狠了,想着干脆如了太子的意,除了太孙......再......再推到太子身上。可殿下怎么能朝太子殿下出手呢?他也没人呀!”

卢皇后听的头皮都直发麻。

既然不是恭王,那会是谁?她问自己,越想越觉得打颤-----这件事面上波澜不兴,可内里却早已掀开了惊涛骇浪。而得利最多的,莫过于......莫过于太子的嫡长子,名正言顺的皇太孙周唯昭了......

卢皇后实在不想往周唯昭身上想,那是她的亲孙子,是太子的亲儿子,这么多年周唯昭都忍过来了,从来没对太子起过什么心思。

那会是谁?她想了想明明被太子跟恭王两面夹击却半点事都没有的宋楚宜,再想想宋楚宜一步步引诱着她对太子快刀斩乱麻的下了狠手、又把在城外捉到的两帮人交给了建章帝,转头在建章帝跟前就闹开了这事,导致太子也彻底完了,恭王也完了......

宋楚宜去清虚观之前就知道太子会对她动手,还特意备足了人手,果然打了太子的人一个措手不及,那是不是也说明,宋楚宜事先也已经预想好了要怎么对付太子?

太子这毒中的蹊跷,他去礼部根本没出事,是回了东宫之后才倒下的,那......

卢皇后虽然知道不可多想,可是却不可避免的想到了卢太子妃和宋楚宜,这两个人若是想除掉太子,是极有可能的。

有没有可能,太子跟恭王才是自以为能捕食的螳螂,宋楚宜才是那只黄雀。

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宋楚宜可就太可怕了,不,应该说是宋家跟崔家都太可怕了。

所以,她因为两个儿子而被建章帝冷待,太子瘫痪,恭王被逐,竟全是宋楚宜造成的?都是为了给周唯昭开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一十六章 心肠

杨氏垂下头,也不知是真的自言自语还是说给卢皇后听:“所以媳妇儿真是有些发憷,实在是怕得罪了长宁伯府跟宋六小姐,以后昀哥儿毕竟是要留在京城的......”她说着,又眼睛一红:“这回殿下出京,昀哥儿不懂事,还问我,怎么从藩地回来的时候那么多人送,这回父王出门却一个人,我都不知道怎么答他......”

“就只杜夫人来了一趟,还是......还是来划清界限的,生怕被连累了似地。也是.....毕竟杜夫人听说已经答应了做长宁伯府送新娘过去的主宾......”

她说一句,卢皇后的脸色就难看一分,到最后干脆直接白了脸,抿着唇一言不发。

杜阁老这样年老成精的狐狸,怎么可能听不懂自己当初暗示他恭王已经没事了的话?可他偏偏又要透露出能求卢太子妃的意思......

难不成竟真的是卢太子妃跟宋楚宜在引恭王上钩,跟杜阁老合谋骗了恭王的亲笔信,拿到建章帝跟前告了恭王一状,特意把他往死里整?

卢皇后越想越觉得可能-----要说杜家不是骑着墙头两面抓草她也不信,否则的话为什么杜夫人一听了自己的暗示,转头就跟恭王府要划清界限?不就是迫不及待的想黏上东宫?其实他们早就有这个意思,也早就开始这么准备了吧?

杨氏从清宁殿出来,牵了儿子的手不紧不慢的又去东宫求见卢太子妃,可卢太子妃并没空见她,她也不以为意,腼腆的笑了笑,仍旧带着儿子告辞。

令长史有些坐立不安,恭王临走之前特意吩咐过他的,叫他帮着王妃拿些主意,可是谁知道恭王妃什么也没说就进了宫,恭王现在可刚刚出事,她进宫去,要是稍稍说错话,恐怕就能叫事态更糟糕一份。

好容易等回了恭王妃,他忙让人送了信进去,没过一会儿就听见说杨氏叫他去花厅,到了花厅,果然看见杨氏正带着周唯昀喝茶,忙先行了礼,才问她:“娘娘这是......”

杨氏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不紧不慢的把自己在卢皇后跟前说的话说了,见令长史瞪大眼睛,就道:“您放心,王爷交代过我什么也别做,我不过是进去陪母后说说话,提醒提醒她漏掉的一些事。”

不动声色就把矛头指向了宋家跟宋楚宜,卢皇后对周唯昭肯定是顾忌的,可对着宋楚宜就未必了。令长史摸一摸下巴:“娘娘也不必这样费尽心思......现如今,皇后娘娘只怕也是有心无力......”出了这样的事,卢皇后这个当母亲的,恐怕在建章帝眼里是极失败的,加上现在周唯昭这样受宠,宋家的婚事又是建章帝亲自指的,皇后再不满,现在又能做什么?

“我晓得先生的意思。”杨氏毫不讳言:“可事情到了这一步,难不成真的要引颈就戮?坐在一旁等死?”

令长史皱了皱眉头,他的想法同恭王是一样的,现在远远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相反,这样一直闹下去,才可能得不到什么好下场呢-----建章帝如今也就是念在没几个儿子的份上,等把他惹急了,他未必真的不会对恭王下死手。

“就算不准备束手待毙,找上皇后娘娘也不是明智的做法。”令长史摇了摇头,似是很失望的样子:“皇后娘娘如今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不管是对东宫的影响还是对太孙的遏制,甚至对卢太子妃的控制,都不能同往常相比。

杨氏竟然笑了,她顺着令长史的话点头:“是啊,这些我也知道。”然后不等令长史反应过来,就又放了手里的茶杯,拿起一盏茶喂给周唯昀,声音冷的仿佛井水里湃着的果子,冷冷冰冰的毫无感情:“可没有用是一回事,恶心人又是另一回事。”

她只是单纯不的想看见这帮人太好过罢了:“先生想一想,若是皇后娘娘真的以为宋六小姐才是心机最深,害的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的那个幕后黑手,您说,她会怎么想?”

会怎么想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宋楚宜这个太孙妃就未必能当的那么顺畅了-----卢皇后别的可能做不到了,可是安插几个人来给宋楚宜添堵总是做得到的吧?

而一旦那些好人家的,家世不逊于宋楚宜的姑娘们进了宫,这些人自然都是要为家族打算的,能跟宋楚宜和睦相处?

杨氏唇边冷笑越发的深:“我还打算去崔夫人那里一趟......”

杨氏祖籍太原,杨家一族在太原也算是望族,根深树茂,同在晋地,她同崔家的姑娘们是有些交情的。

令长史眉头就皱的更紧:“王妃,郡马是宋六小姐的亲舅舅。”他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急着出声劝阻:“虽然当初端慧郡主起过把长女许给太孙殿下的心思,可如今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作为崔家嫡长女的崔姑娘并不愁前程,郡马更不可能为了这个跟宋家起嫌隙。我晓得您想替王爷报这一箭之仇,可眼下真不是时候。”

眼下安静本分的什么都不做,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好的法子。

杨氏似乎听进去了,又似乎并没听进去,令长史就只好把话说的又重了一些:“王爷临走的时候交代过,让您什么都别做,一切等他回来......”

还以为恭王妃有多少本事,没想到本事却全限于男人身上,离了恭王,眼界未免就有些太小了,现在去挑拨崔家宋家的关系有什么好处?宋家崔家如今已经是利益共同体,一方受损,另一方也没好果子吃,怎么会因为两个女孩子的事闹翻?

直到退出来,令长史也没安心一点,杨氏不是一个轻易劝得动的人,面上虽然应的好,可谁也不能保证她就真的会按照她嘴上说的去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一十七章 挑拨

事实也正如她所料,第二天他才叫人送了信去给现任翰林院编修的杨廷华家里,想叫恭王妃的这个弟弟好好劝劝恭王妃,叫恭王妃安安分分的待完这三个月再做计较。可送信的人才出去,他打算去同恭王妃商量商量送今年往宫里送的中秋节礼,就听说恭王妃出门去了。

眼下这个时候,不说缩着尾巴闭门不出,竟还赶集似地往外跑,令长史右眼皮跳的厉害,捂了眼睛催促管事媳妇去郡主府请恭王妃回来:“就说家里的小王孙不舒服,不敢作主请太医,快请了王妃娘娘回来。”

端慧郡主原本不想见她,现在这样情况,就算年少时尚且有几分交情,可如今身处对立面,再大的交情也得服从家族利益,见了面反倒彼此尴尬。可本来正要出门的崔应书却停住了脚,回头狐疑的问了一声:“谁来?”

端慧郡主瞥了一眼双华,双华忙弓着身子回:“是恭王妃娘娘,事先递了帖子来的。”

只是帖子虽然送进来了,可端慧郡主却并没叫人回帖,没想到人还是来了,端慧郡主替他理了理衣领:“我这就去叫人回了她。”

她昨天进宫一趟,就听说前头恭王妃已经来过了,本来恭王出了这么大事,恭王妃进宫来求情也实属正常,她也没往别处想,直到清宁殿传出消息来说卢皇后又病了,她才觉得有些不对,等进了殿见了皇后,卢皇后却一反往常态度,待她跟荣成公主竟都有些冷淡,她们二人着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私下召了谢司仪来问,谢司仪却只支支吾吾不肯答。

荣成公主当场就哼了一声:“都说我这位弟媳贤良淑德,依我看,也未必就名副其实啊。”

谢司仪叹了声气,她是卢皇后的亲信,对着荣成公主这个卢皇后的亲女儿,也就半遮半掩的把今天恭王妃调唆的事儿说了,不过往轻里头说-----她一面担心卢皇后会真的因为得罪宋家跟太孙起了嫌隙,一方面又觉得说的太明白叫恭王妃倒了霉会伤了卢皇后的心,着实左右为难。可饶是如此,也气的端慧郡主和荣成公主够戗,只是荣成公主再进去劝卢皇后,卢皇后却绝口不承认有这事,只推说身体不适,才没了精神。

昨天是调唆了卢皇后把矛头指向宋楚宜,今天来自己这里,也定然没安什么好心,端慧郡主压根没想见她的心思。

倒是崔应书瞪圆了眼睛:“见!为什么不见?”见端慧郡主看过来,就道:“她要真是存着坏心,你挡了一次还能挡第二次?再说,她昨天不是在皇后娘娘跟前也挑拨过了吗?你就瞧瞧她这次来为的什么,咱们也好知己知彼不是?”

端慧郡主只好又叫把人请进来,杨氏还是记忆里的模样,俏生生的,生了孩子也还是一副腼腆的模样,看上去同未出嫁的闺阁少女一般,这副无害的模样着实容易令人放下心防。端慧郡主说了声请坐,又看着人上了茶,这才问:“一向少见,不知道王妃来我这里所为何事?”

杨氏浅浅一笑,同端慧郡主提了些旧事,喝尽了手里的一盏茶,这才抬头瞧着她:“我是受了秦夫人的请托,来给华鸾送一样东西的。”

端慧郡主没料到她会提到秦夫人,迟疑了一回才发问:“秦夫人?她去了太原?”

“从晋中出来就先游到了太原,我们见了一面。听说我要跟着王爷赶回京城来,特意托了我带份东西给华鸾。”她看着端慧郡主,往后接了奶嬷嬷手里的一个小黑匣子:“正好我想着许久未见你了,就特意来拜会拜会,眼看着过两天就是中秋了,我们那边的事你也知道,闹的不成个样子,还有许多事要哩,虽然脸面已经丢尽了,可是该尽的孝道还是要尽......怕到时候就混忘了,今天想起来,就今天过来了。”

她说的这样直截了当,端慧郡主倒是短暂的诧异了一会儿,只是心里虽然疑虑重重,可是却知道无论如何从杨氏嘴里套不出话,略一思索便道:“那我把她叫出来......”

恭王妃忙摇了摇手笑:“不必了,秦夫人还有几句话托我转交给她,都是叮嘱女孩子的私房话,怕是到时候华鸾听了要不好意思,不若我自去瞧瞧她,还便宜一些。”

从前她来晋中做客的时候,倒也的确常常上崔家的门,只是那时候她还只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如今却已经是恭王妃了。

端慧郡主点一点头:“这丫头近来刁着呢,成了大姑娘了,许多话不肯同我说。”说罢就叫双华领着恭王妃去崔华鸾的院子。

她才吩咐了今天的菜单,定了请客的地方,就见双华已经等在了门外,一并等着的,还有崔华鸾的奶娘小徐嬷嬷。

她往里瞧一眼,崔应书正换了衣裳出来,见了这场面就问一声:“怎的,她同华鸾说什么了?”

小徐嬷嬷脸上并没什么表情,上前了两步站定:“王妃娘娘同姑娘提起太孙殿下呢,还说六小姐的事......”

端慧郡主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偏头去看了崔应书一眼,见他眉头都皱起来,自己在心里也忍不住骂了一声杨氏阴损。

崔华鸾的心思他们当父母的哪里会不知道,说起来这还是他们自己当初撩起来的事,可是现在经过阳泉这一路过来的事,崔华鸾和他们都已经很是想得开,现在宋楚宜更是已经跟太孙定了亲事,就更没什么好肖想的了,杨氏这个时候还巴巴的提起这事儿来,实在是戳人的心肝。

崔应书冷笑了一声,冷着脸点了点头示意小徐嬷嬷继续说:“说太孙殿下跟六小姐什么?”

小徐嬷嬷并不遮着藏着:“说太孙殿下跟六小姐怕是不匹配,说六小姐做事太阴狠了,恐怕要伤了殿下的福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下

一阵风把外头浓郁芬芳的桂花香送进屋里,可屋里的人没一个有心思欣赏的,崔应书站在窗前看外头落了一地的桂花,转过头来哦了一声,吩咐小徐嬷嬷仍旧回去守着崔华鸾。

端慧郡主看一眼他的脸色,上前几步站在他跟前:“华鸾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会受了她的挑拨的。”要不是崔应书说想看看杨氏打的什么主意,叫杨氏进来,她是决计不想叫杨氏接触到崔华鸾的,崔华鸾好容易才走出来,若是因为杨氏的几句话就又起了妄念,那可真是......她自然是心疼自家女儿的,当初也的确打着亲上加亲的心思,可是既然周唯昭没那个意思,她也不是卖女求荣的人,别说太孙喜欢的是宋楚宜,就算太孙没喜欢的人却看不上崔华鸾,她也不会叫崔华鸾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崔应书没说话,再等了大半个时辰,等到双华说杨氏那边差使了个奶嬷嬷来告辞的话,才朝端慧郡主点了点头:“你打发她吧,我去瞧瞧华鸾。”

崔应书同女儿相处的时间并不多,算起来比端慧郡主还要少上许多,崔华鸾以往跟他并不算亲近,可来了京城这段日子,他着意同女儿亲近交流,已经很是能说得上话,他进了崔华鸾的呃院子,见崔华鸾正临窗坐着发呆,咳嗽了一声,迎着崔华鸾的视线笑了笑,这才进了门。

崔华鸾已经忙站了起来迎他,见他视线落在自己桌上的小黑匣子上,就朝他道:“是恭王妃娘娘带来的,说是先生送我的。”

崔华鸾被秦夫人教导了许多年,跟秦夫人很是亲近,比之普通的师生之间还更亲近许多,倒有些像是亲人,崔应书点头,在她对面坐下来:“秦夫人是个很独特的女子,有大见识,眼界也比寻常女子开阔不知多少,不把儿女私情萦绕心上,自然而然显得人也超脱了。”

崔华鸾抿了抿唇,看了父亲一眼,见父亲正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啪嗒一声打开了小黑匣子上的锁:“是一匣子珍珠。”

颗颗圆润,在阳光下流光溢彩,极为好看,崔华鸾阖上了盖子:“这不像是先生会送的东西,恭王妃是托词先生有东西送我,其实来找我说那番话才是目的。”

崔应书眼里有了笑意,女儿比他想象的要拎得清的多,也比他想象的要明智理智得多,他嗯了一声:“父亲上次同你谈这事的时候,已经跟你分说明白了道理。可是道理归道理,人很多时候都是知道道理却做不到。如今看来,你却是知行合一的那种人。”

崔华鸾笑了笑,歪头看着她父亲笑:“父亲太夸奖我了,若是恭王妃这番话放在晋中的时候说,我肯定是拼了命也要争上一争的。可我现在还争什么呢?”

她顿了顿,又云淡风轻的将盒子往旁边一推:“太孙殿下这样喜欢小宜,为了她三番五次的连性命都可以不要。他的选择还用说吗?而既然是他选的,那他自然就要承担后果,小宜到底是不是喜欢他,对他以后会不会好,这同我有什么关系吗?”

崔应书虽知道她比从前多了洒脱,可没料到她竟一下子看的这么透,不由失笑:“你这样说,倒叫父亲害怕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悟了。”

崔华鸾也不避讳:“的确是悟了。其他的道理不知道,可太孙殿下不喜欢我我却是知道的。先生说的很对,这世上有趣有意义的事实在太多太多了,为了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还要死乞白赖的贴着,实在是太*份,也实在是太蠢了。”她见崔应书点头,就问:“我知道恭王遭了灾,恭王妃大约是要记恨东宫跟宋家,只是恭王妃无缘无故的来找我说这番话,是为了什么?难不成还指望我们家会因为我同宋家闹翻?那她也太看得起我了。”

也太瞧不起崔应书跟崔家的眼界见识了。

崔应书摇了摇头,提起正事来就严肃了许多:“从前在太原的时候,你那时候尚在襁褓呢,你母亲就总是嘀嘀咕咕要跟她的太子妃嫂嫂结亲家的事,她想必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来挑拨的。倒也不算是觉得为了你,她大约是觉得,崔家也未必肯放弃未来国母这块肥肉吧,或者......她是想,就算崔家不争,你要是动了心思,崔家也会顺水推舟的把你推出去推到太孙身边分一杯羹,这样一步走出去,以后自然就收不住脚了-----崔家有了崔家的女儿在太孙跟前,以后怎么跟宋家保持利益一致?宋崔终究不是同一家,到时候一个外甥女一个亲女儿,总得分出个高低远近来。她倒是会打算盘。”

不仅会打算盘,而且算的倒是门清,要是以前的崔华鸾,说不定就真的要咬死了不肯松口,求着端慧郡主成全了。

崔应书晓得女儿的意思,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摸了摸她的肉:“你先生教的很是,天底下的好男儿千千万,哪里就真的只能围住一个太孙转?”

这话对着太孙他倒是没说,在重音坊里刚落了座,先跟他说了恭王妃来找的事:“我想着她既然进了宫在皇后娘娘跟前也吹了风,来我家就不会是白来,倒想瞧瞧她想做什么,就叫郡主见了她,她说要见华鸾,我也让她见了。”

周唯昭并没一路送恭王去皇陵,送了一段路就回来了,刚跟建章帝交完差,就匆匆忙忙的出来,此刻听崔应书这么说,就挑了挑眉:“她是想调唆崔家送女儿在我旁边?”

谁说在龙虎山上长大,跟着一群道士混久了就会变成木头桩子?瞧着也不尽然嘛,正一派的道长们毕竟都是能娶媳妇儿的,耳濡目染的看着师兄们找媳妇儿,看来在龙虎山上也学了不少东西,崔应书一本正经的想了想,点了点头。

第一百一十九章 在意

崔应书坐在周唯昭对面,见周唯昭皱起了眉头,忍不住叹气:“说起来,斩草就该除根,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本来已经撕破了脸,什么骨肉亲情都是虚的。”

崔应书其实也就是这么一说,他自然知道事情不能这么简单的一斧子就全都砍死-----恭王始终是建章帝的儿子,建章帝这人偏偏又子女心太重,他能下定决心把恭王的名声在天下人面前毁干净,就已经是极难得,再要更进一步要恭王的性命,却的确是不能了。

而太子跟恭王在建章帝如今跟前的形象都是心狠手辣不顾手足之情,更不顾血脉亲情的混账,周唯昭如今却因为这件事而越发得建章帝看重,建章帝觉得周唯昭仁德善良,跟他当年极为相像------太子跟恭王做的这么过分,周唯昭也从不曾多说什么,建章帝下了决定也从没不平过,觉得惩罚太轻。

好感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崔应书叹了口气,周唯昭年纪虽轻,可这谋算人心的本事却跟宋楚宜一样,简直成了精,一步一步都走的极稳极踏实,如今愣是占尽了便宜跟优势,还叫所有人都觉得他们是受害者,觉得愧疚于他们,这可是难得的本事。

“只可惜已经用了这招以退为进,不能再中途变脸,叫人家以为你之前的宽厚都是装的,否则倒真该收拾收拾恭王身边的这批人,他自己的名声已经算是完了,可人要是不要脸起来,名声不名声的于他们也不要紧。圣上固然是想最大限度的保证他这十根手指根根都周全,想着叫恭王在封地待一辈子就得了,可恭王能这么想?他也不傻,就算您真的是想着放过他,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崔应书啰嗦了一通,又道:“您瞧瞧恭王妃如今的做派,也就能猜得出恭王殿下自己的意思了。”

周唯昭的重点却不在崔应书说的这席话上,他皱着的眉头重又松开,亲手给崔应书倒了杯茶:“舅舅刚才说,恭王妃是先去了皇祖母那里,然后再去的您家?”

崔华鸾的心思周唯昭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听她吐露过了,恭王妃连这点都能打听出来并且加以利用,的确不是省油的灯,要不是已经同崔华鸾说的清楚,崔应书跟端慧郡主又俱都是明白人,宋崔两家恐怕还真的要生了嫌隙。

可周唯昭对于恭王妃的做派并不觉得无法理解,人都是自私的,恭王妃是个很聪明的人,知道不管怎么样,两方已经不可能握手言和,那就只有不死不休,所以处在她的位子上,会做出这些挑拨离间的事并不稀奇。

可周唯昭介意她把手伸到了宋楚宜的头上,有时候他觉得,没人比他更明白宋楚宜这个小姑娘了,这个小姑娘隐忍自持,这个小姑娘怕受伤,却总因为旁人对她的一点好就愧疚不安,想着加倍的回报,他对她稍微好一点,她就恨不得把心都掏给他看。他时常想着,他不能叫这个好不容易才敞开心扉的小姑娘受一点委屈,不管是谁,都不行。

崔应书就说是:“不敢说你的不怕,把矛头都往小宜身上引了,也是想走断了你臂膀的路子吧。话说回来,你也须得提前做好准备。”

他拿起杯子啜了一口:“其实我也一直想说,咱们走的路不同意,到了现在才算是看到了一丝曙光。可也只是曙光而已,圣上千秋鼎盛,且有的等呢。说句大不敬的,你要是想真正立住脚跟,还真不能全靠着自己单干。”

他见周唯昭要开口,伸了手摆了摆:“我晓得你跟小宜说过什么,作为小宜的舅舅,我自然是高兴的,再没人比我更希望她好了。可是殿下,你如今就许她这样大的愿,以后能成真自然是好,若是不能,岂不是更伤人?自古以来,您见过哪位陛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并不是我泼您冷水,是这听起来实在太天方夜谭了。小宜是个较真的孩子,你答应了,她就会当真的......”

周唯昭蹙眉看他,一脸的诚挚:“我也不是随意哄她,我也是当真的。”

崔应书就忍不住笑,才刚说过这位殿下实在不同一般人,心智较普通人不知高出多少,现在看来,却又显得幼稚了。他放下杯子,好整以暇的看着他:“您说这话,现在是真心的我知道。可是殿下您想想,您愿意,太子妃愿意么?皇后娘娘愿意么?圣上又会不会愿意?”

皇家子嗣后继是多么重要的事,只娶一个,怎么听都是笑话。且不说等以后登上大位本就该有三宫六院,就是现在,等宋楚宜一旦跟周唯昭成婚,过上几个月没有动静,建章帝和卢皇后那里就该给周唯昭赐侧妃了,更别提这满朝想打周唯昭主意的人------现在显见得东宫要叫太孙作主了,而恭王又成了这副模样,谁不知道太孙是热灶?谁都想来添一把火的,这是人之常情。

“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原先那些没有打算来烧您这边的灶的人,如今若是想来投奔您,总得先投石问路罢?怎么才能表现您接纳他们的诚意?自然没有比联姻更便利,更利益一致的法子了......我虽是小宜的舅舅,盼望着她得偿所愿,可这并不现实。”

崔华鸾是他的女儿,他自然是管得住,也管得住崔家不往太孙身边塞人,可是其他人呢?就他所知,连镇南王府也有此打算,而以太孙跟镇南王府的关系,莫不成真的就一丝情面都不给的拒绝?而一旦若是镇南王府开了先例,那其他想稳固跟太孙关系的人呢?全都拒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理智。

崔应书看着周唯昭,面色很是严肃:“殿下不如早些同小宜说清楚,也免得日后彼此失望。”

第一百二十章 真心

窗外是川流不息的人群,触目能瞧见屋瓦上金灿灿的阳光,周唯昭只看了一眼就把视线收回来,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我晓得舅舅是为了我跟小宜好,可是舅舅,我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叫小宜倾心于我才说的这话。我说的是认真的,这一世,我也只需要小宜就够了。”

又说孩子气的话,崔应书有些无奈,连叶景宽和他自己,这样对妻子尊敬爱护有加,妻子身份又贵重无匹的,也免不得有几个伺候的人,周唯昭到时候身份只会更贵重,身边只会更多人,怎么可能真的只需要宋楚宜一个?

可他还没来得及笑出声,周唯昭就站起来了,他抿着唇站到了窗前:“我师傅曾经告诉过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见过我母亲过的是什么日子,也发过誓绝不叫小宜过这样的日子,而我向来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这一点崔应书深有体会,眼前这个半大少年从来就不是个言而无信的人,可是真心这样虚无缥缈不可掌控的事,谁能真的下一辈子的保证?这话说的实在太大了,崔应书担心日后宋楚宜得不到这份独一无二的真心,会更失望。

周唯昭却已经不打算深谈了,他想了想,就道:“这种事,我说一千遍一万遍恐怕也不会有人信,日久见人心,慢慢来罢。刚才舅舅说,要顾忌名声,所以不能朝恭王妃下手。我却并不以为然。”他说着,恒常挂着微笑的嘴角弧度翘的更深,眼里却半点温度也没有:“虽然总有办法把他们打下去,可是身边时常围着这些苍蝇,实在是太叫人恶心了。”

周唯昭很少现出他的攻击性,像这样明显表现出杀意还是崔应书初次见到,他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心里既为宋楚宜在他心里的重要性而觉得开心,又替周唯昭悬心:“殿下准备怎么做?”

建章帝只发落了恭王,却又容许恭王妃同肃王妃和鲁王妃一同参加中秋家宴和万寿,就说明他还是没有打算做的太绝,周唯昭如今其实正该把这宽厚仁慈的形象在建章帝跟前显示的更加淋漓尽致一些,这个时候,实在不宜表现的太过咄咄逼人。

物极必反,若是逼得太急了,有理也变得没理。

周唯昭下定了决心,负手立在窗前,眉间含着一缕少见的阴郁:“我不自己动手。”

这些年,他从不曾觉得自己委屈,他师傅教他,这世上原本没人有义务要对谁好,因此纵然前期他的日子过的不怎么好,他也不曾怨恨过谁。

他遇见的危险远比常人要多的多,当年要不是他师傅开了口,恐怕他五岁就已经没了。而就算是在龙虎山,他的师傅师兄们也不得不时时替他的安危悬心,也不晓得替他挡了多少明枪暗箭。这些他都可以忍,这些苦他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可是宋楚宜不行,他能容许自己受些委屈吃些苦头,却绝不想宋楚宜吃同样的苦。皇祖母对他的苦楚,他母亲的委屈袖手旁观了这么多年,而今又想用为他们好的幌子来折磨他身边的人......

崔应书也就无话可说,拐了弯先去了自家老师那里一趟,跟常首辅说了说西北那边的事:“绍庭这几年下来,已经把城防加固的差不多,如今正该是清理内患的时候了。”

攘外必先安内,自家这么多蛀虫忙着自己吃不够,还要把东西往外边送,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败,常首辅老成持重的笑了笑:“那位锦乡侯是个聪明人,杨玄的死现在牵连不到他头上,绍庭那头不晓得有没有法子对付他。”

韩正清毕竟在西北经营了这么多年,朝鞑靼贩卖战马的事不是他一人能做到,这里头的利益链一层接着一层,牵连的人无数。要对付他,几乎等于在跟整个西北的武将做对,或许,还远不止武官,就是宣府总督这些人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如同章天鹤一般,身处其中,陷进去是很正常的事。这么多人,崔绍庭要怎么才能把他们清除干净?

“圣上的意思,没有证据之前不要轻举妄动。”常首辅摊开地图指给崔应书看,面色严肃:“绍庭若是一个不慎栽了,圣上都保不住他。”

崔绍庭要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把这些人绳之以法,这些人闹起来,建章帝不可能冒着把西北的武官连根拔尽的危险来支持崔绍庭。

崔应书也很明白这个道理,看着自己的老师叹气:“话是这样说,可这几年绍庭已经得罪了不少人,之前还差点就栽在了陈阁老手里。西北那边他其实也步步维艰,这次若是不趁着杨玄的事闹出来,还不知要等多久。”

西北的事拖不得,越拖,就要把鞑靼那群狼喂得更肥。可是若是太急功近利,要承担的风险又实在太大了。

常首辅皱着眉头思索良久才下定决心:“叫他写个折子把这事儿闹大,我们再朝议,等先把咱们这边稳住了,才好继续。”

得先叫满朝文武都答应崔绍庭往下查,这样崔绍庭到底师出有名,受到的阻力也更小。至少到时候崔绍庭未必失败了就要被推出去当挡箭牌-----毕竟这是内阁跟建章帝决定叫崔绍庭彻查的。

崔应书应了声是,待要走时又忍不住回头问他老师:“老师,太子殿下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恭王也已经声名尽毁,您说太孙殿下以后如何自处?”

自古储君最难当,从前太子势弱身体又差,凡事都插不上手,建章帝自然待他宽厚,然后当太子一旦露出他对于权力的野心,建章帝就一天比一天提防他。而周唯昭如今年纪尚小就已经平过阳泉叛乱,很是做出了一番成绩,如今又没人与他相争,他是再正统不过的继承人,日后他该怎么当这个储君?才能不招致建章帝的猜疑,又能不跟太子势弱之时一样处处挨打?

第一百二十一章 商量

常首辅起先没搭话,半响后才啧了一声:“这位殿下还需你来跟我讨主意?我跟了圣上这么些年,尚且不敢说次次猜得准圣上心意。可这位殿下做的事,哪回不是摸准了圣上的心意行事?我就没见他行差踏错过,这样重的心思,偏还不是那立身不正的人,你不用替他担心。”

崔应书当然知道这一点,否则他这比宋程濡还精的老师怎么可能平白给周唯昭次次卖面子通关系?便是太子自己,在常首辅这里也不能讨到什么好,更别提求常首辅伸手了,便是看准了周唯昭同太子不同,不是池中物,他这老师才会几次出手相帮的。他朝着自家老师扯了个笑:“老师说的道理我都知道,我从前也觉得太孙殿下实在是个再清明不过的,可今天听他说些话,又觉得他是小孩子了。”

常首辅的手就顿了顿,抬眼看向崔应书:“这是怎么说?”

内阁五个人,常首辅资历最老,为人最是中庸,他干实事,却也绝不仅仅只干实事,这么些年内阁进来的人多,走的人也多,唯独他一个人屹立不倒。自古以来,内阁首辅就没几个善终的,他却想当这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因此处处都留余地。

而想要善终,自然是能站在高处多久就站在高处多久的好,否则一旦落下来,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暗算了?就如同先帝时期的李首辅,辛辛苦苦战战兢兢好容易熬到告老还乡,原本以为能风光养老了,谁知道一朝他从前得罪过的一个小人物上了位,他一家就倒了大霉。

前车之鉴不远,他这个首辅在位期间虽然算是不与人为难,到底得罪过不少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落得跟李首辅一样的下场,不如永远把持权力握在手里。

而以他的年纪,说不得还是能伺候下一位圣上,这个时候自然要更加谨慎。

崔应书就把之前周唯昭说的话说了,末了看着常首辅:“自古以来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咱们太祖那算是极少的,尚且后宫妃嫔娘娘们的脂粉钱一月也要十几万两白银呢,可见后宫有多少人。殿下却想着一生一世人的事,做着这样的梦......”

这不是小孩子的想法又是什么?

常首辅却皱起了眉头,他跟周唯昭也算是打过不少交道,知道周唯昭决计不是那等无的放矢之人,他既这么说,就一定是打算这么做。而且也有能力这么做。

这么说来,之前常老太太的想头倒是可以歇一歇了------这位太孙殿下这么说了,就一定会这么做,他把宋家小六看的这么重,到时候他们上赶着送家里女孩儿去,不仅显得太过势力了,恐怕又得罪了宋家又讨不着周唯昭的好。

他放下手里的东西看着崔应书:“你同太孙殿下打交道的日子也不短了,该知道他不是没成算的人,他要是没把握,不会说这样的话。”

一个能把建章帝的心思都琢磨得这么透的人,不会是个傻蛋,自然是有了万全之策才敢夸这样的海口。

崔应书等回了家同端慧郡主也说上一回,到底觉得常首辅有些太乐观了,他自然相信周唯昭有这样的能力,只是人心易变,他此刻正是新鲜的时候自然会这么说,可难保他日就不会变心啊,他琢磨一回,见端慧郡主满脸动容,就叹:“你别羡慕的太早,等寻个机会替我劝一劝小宜,别太把他的话当回事。”

端慧郡主哂笑了一声,随即又扳起了脸:“就不许这世上真有痴情种?”

虽然是听着女诫看着女则长大的,可是女人家,哪有真的乐意跟人分丈夫的?知道道理,到底意难平,如今乍然听见丈夫说周唯昭给宋楚宜的承诺,自己心里竟然也有些不好过起来,坐在床沿半响,捂了脸半日方才抬起头来低低的叹一声:“便是一时高兴,也是好的。做梦能做的久一些,自然多高兴一些,你又何苦非要戳破她。”

她是聪明人,父母早亡,很明白怎么把日子过好,崔应书只有一个良妾一个通房,已经算得上难得一见的好人了,她不该肖想更多。有时候糊里糊涂的反而好过日子,算的太清楚了,这日子就要难过了。

崔应书有些急了:“你也晓得这是做梦,梦里自然是高兴的,可醒来又该怎么办?倒不如一开始就别抱着希望。”他自己脱了大衣裳挂在屏风上,转头来看着她:“殿下说的这样好听,连我这个当舅舅的都禁不住感动起来,何况是小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她又不是个眼里能容沙子的人,我怕她到时候钻牛角尖。”

自宋楚宜的母亲在宋毅那里吃了亏以后,崔应书实在是有些怕了,这两个人都是好的时候万般好,恨不得一颗真心全部捧给人家,一旦出了事,哪里能轻易想的开?他生怕宋楚宜步她母亲的后尘:“你趁着中秋上门做客的时候,劝劝她,把话说的委婉些。我虽是她舅舅,有些话却不好说的,告诉她,以后好自然好,不好了,也千万别钻牛角尖,不管怎么样,还有我们呢。”

端慧郡主收拾好了心情,现在倒是庆幸女儿能自己收的住心,否则若是这样的景况,她求着,靠着往日的情分成全了女儿,宋楚宜也碍于自己跟崔应书答应了这事儿,女儿日后也多的是苦头吃------周唯昭心里眼里,分明都只有宋楚宜一个,哪里还有旁人的位置?

她答应了一声,又问崔应书:“唯昭他说不自己动手,又是个什么意思?”

听周唯昭的意思,是少见的生了气,不想放过恭王妃了,可是他能怎么样?好歹恭王妃明面上什么也没做,怎么好动她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翅膀

刚商量好了第二天宋楚宜来舅家送节的时候同她好好说道说道这其中道理,谁曾想第二天一早竟先等来了荣成公主手底下的曾嬷嬷

端慧郡主自小同荣成公主一样教养长大,自然知道荣成公主身边的这位曾嬷嬷是她心腹,闻言便忙叫人从花厅请进来,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见曾嬷嬷说皇后娘娘昨晚又请了回太医,荣成公主已经大清早赶去宫里侍疾了,她有些愣,想起昨天周唯昭说的话,又有些心焦,思忖半天才问:“前天去瞧的时候尚且还好好的,怎么又添了症候......”

曾嬷嬷垂下了头,荣成公主叫她来就是为了说这话:“太孙殿下进去同她说了一回话,娘娘晚间就犯了心口疼,如今孙太医正同太医院的太医商量药方呢。公主的意思,是叫您劝一劝宋六小姐,让她......”

好端端的,劝小宜做什么?端慧郡主看了曾嬷嬷一眼,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问她:“是不是跟太孙殿下有关?”

曾嬷嬷默了片刻才点头:“公主说,谢司仪说皇后娘娘这回实在被气的狠了......”

周唯昭昨天夜里进宫先去跟建章帝请了安就径直去了清宁殿,卢皇后见了他本来还很是欣喜------宋楚宜执意把太子跟恭王的算计捅到建章帝那里之后,卢皇后的处境就有些尴尬起来,在建章帝那里她是个不合格的妻子不合格的母亲,在周唯昭眼里,她处心积虑维护两个儿子,对他又显得太过薄情了。她因为这些缘故很是焦躁了一段日子,如今见周唯昭肯主动亲近,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下来。

可周唯昭坐到她身边,说的却不是叫她开心的话,他喊了一声皇祖母,片刻也不耽误,更跟往常的模样不同,沉着一张脸问她:“祖母,听说自恭王妃来后,您这两天不单免了我母亲的请安,连两个姑姑都不大见了?”

这声疏远又冷淡的恭王妃喊得卢皇后心里一惊,她看了一眼谢司仪,想了想点点头又摇摇头:“身上一向不好,懒怠见人。”

周唯昭接过谢司仪手里的药,亲自拿起勺子喂她喝药。

卢皇后心里松了一口气,面上重新有了笑容:“哪里用得着你做这事儿?”话是这么说,可却是真正欢喜起来,连日来的郁气也一扫而空。

“这是孙儿应该做的。”周唯昭一勺一勺耐心的喂了,等用完了药把碗递给谢司仪接着,这才转过头看着她:“祖母,王叔一人去守着皇陵,实在是有些寂寞。我之前瞧着,他一人上路,孤孤单单的。”

卢皇后脸上的笑意霎那间消失无踪,心里咯噔一声,目光定在周唯昭身上,只觉得太阳穴一阵一阵的跳起来。

便是谢司仪也吃了一惊,转头看着周唯昭,一阵的心惊肉跳。这位殿下从来不说无用的话,从前恭王该如何处置,他一个字也没在卢皇后跟前置喙。可他现在却忽然提起恭王妃,又说恭王一个人守皇陵寂寞的话来......

周唯昭已经慢条斯理的开了口:“皇祖父虽然不说,可是心里不是不疼恭王叔的。他的病尚未好全,不如母后去跟皇祖父说说,令恭王妃也一同出京,岂不是很好?”

卢皇后才刚喝下的药在喉间涌动,险些呕出来。看着周唯昭板起脸:“是谁在你跟前说了什么?你别信那些无稽之谈......”

周唯昭垂下头笑了一声,这笑同他平常笑起来的和煦再不一样,竟有些阴沉:“并没谁跟我说什么,恭王妃闹的动静这样大,不用谁说,我自己也知道了。倒是多谢他,在您跟前上眼药的时候,还不忘给我多找几个媳妇儿。”

卢皇后这才真正有些慌了,周唯昭实在是一个再温和不过的人,从来没用这样的语气说过话,她不知道杨氏除了在自己跟前说了宋楚宜和宋家图谋巨大的话以外还做了什么惹周唯昭这样生气,却本能的张口想要劝一劝:“她......”

一张口竟无话可说,周唯昭早已抬起了头,目光接触到卢皇后的眼睛,见她撇过了头,就面无表情的看着地上铺着的厚厚的绒毯,一席话说的流利又顺畅,似是早已打好了腹稿:“她去端慧姑姑那里,劝崔家嫁女儿给我。这里头深意,皇祖母难道不知吗?前天她来,在您跟前说了什么,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大家都清楚。”

卢皇后无话可说,脑子里乱的很,盘桓在心里的疑虑终于问出了口:“她那样毫不留情的把你父亲和叔叔......”

谢司仪闭了闭眼睛------皇后实在是太煳涂了,这样的话从前不说,现在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就更不该说了,别说事情到底是不是恭王妃说的那样,就算是恭王妃说的那样又怎么样?太子已经废了,恭王也被建章帝彻底踩了下去,现在再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徒然跟太孙和太子妃添嫌隙而已。

周唯昭果然毫不留情的打断了卢皇后的话:“皇祖母!他们也并没拿我当儿子跟侄子,我自问已经做的仁至义尽,皇祖母明知道恭王妃怀的是什么心思,难道还要帮着恭王妃来捅我一刀吗?!”

他极少见的有些咄咄逼人起来,卢皇后勐地咳嗽了几声,竟有些手足无措-----恭王太子一个两个都跟她闹翻,她对于如何跟后辈相处,实是觉得迷惘,都已经缩手缩脚了。

周唯昭于是不再拐弯抹角:“留着这个挑拨离间的人在身边,您迟早会把我跟母亲越推越远,从前我凡事能忍则忍,可到头来,父亲跟恭王只把我当成捅向对方的刀。他们没一人把我当亲人,我也不觉得难过。我知道您是母亲,您关心您两个儿子,可我母亲跟小宜,待我的心跟您待他们的心也是一样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狠

“您看,恭王妃一在您跟前说几句似是而非的挑拨的话,您就又忘记恭王跟父亲本来就打了害我的主意,而把责任推在了小宜头上,是不是?”周唯昭说一句,谢司仪的心就忍不住勐地跳一下,忍不住抬眼去看卢皇后,却见卢皇后面上已经惨白一片。

“您不能总想着我们能和睦相处。”周唯昭终于把卢皇后的美梦打破,叹了口气看着她:“出了这样的事,就是圣人心里,恐怕也要种下一根刺。日后就算我肯忘记这事,恐怕恭王跟恭王妃也不能安心吧?自然,本来面上的和睦总该可以维持许久的,可现在,恭王妃自己撕破了面上这层皮。站在她的位置,做的这些事自然没错,总归是在您跟前博了可怜,给小宜添了堵。可是在我这里,她这挑拨离间的功夫却实在可恨。”

卢皇后终于能开口说出话来:“唯昭,我知道你的委屈。可是他们到底......”

周唯昭眉毛也不曾动一动,斩钉截铁的摇了摇头:“祖母,我不委屈,我从来也不觉得委屈。可我看不得小宜受委屈,她是为了我好,恭王妃却在您跟前挑唆,到时候您自然更厌恶小宜,以后凭您的身份地位,自然多的是机会给小宜难堪。一面又想给我添媳妇儿,找的人选还是小宜的表姐......”他笑了一声:“这样的人,我没法儿再以到底是亲人的借口来放过了。”

卢皇后少见周唯昭这样强硬,头渐渐低了下去,许久才低低的叹了一声:“你叫我把她放去跟宏儿做伴,这样一来,他们夫妻就都......”

卢皇后心里发苦,她虽然的确因为杨氏的话疑心上了宋楚宜,可到底什么也没做-----她也知道如今周唯昭倚重宋家跟崔家,宋家这门亲事是必成无疑,根本就没因为杨氏的话起什么坏了这门亲的心思,当然,周唯昭说得对,想法还是有的,也不过是以后多给周唯昭添几个贤惠的侧妃......恭王妃的挑拨并没起什么作用,也得付出这样大的代价?

周唯昭接了她的话:“若是祖母觉得这惩罚过重了,我去同祖父商量商量。”

卢皇后哪里还有再选的余地,强忍了心里翻江倒海的难受,无限疲累的应了一声好:“既然你这样说,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一旦去了建章帝跟前,哪里还有恭王妃的活路?恭王尚且被打发去守皇陵了,何况一个恭王妃?少不得到时候建章帝还觉得是她在背后挑拨了恭王如此行事。

卢皇后倒不真在乎杨氏的性命,可再闹出来,建章帝对恭王的厌恶只怕就更上一层,还有周唯昀,他毕竟还小。

周唯昭起了身同卢皇后告辞:“既然皇祖母答应了,明天我等皇祖母的消息。”

卢皇后有千言万语想说,可到头来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等他快要出去了,又出声喊住他:“只是叫她去陪着宏儿?”

周唯昭站定了,回过身朝她果断的摇了摇头:“王妃身子弱,照顾恭王殿下尽心竭力,以至操劳过度......”

卢皇后不意他竟真要杨氏的性命,一时竟怔住了。

周唯昭不等她再多说:“祖母,这是她该付出的代价。以她的心机手段,您能保证她不撺掇恭王再做下无可挽回的错事?你若真是为了恭王着想,很该赞同我的想法。”

卢皇后再没话说,等周唯昭出去了,就瘫软在枕上,看着谢司仪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心狠?”

谢司仪上前替她擦了擦额上的汗,想了想到底如实劝她:“娘娘,饶是谁被这样算计,都不能当成没事人似地。您是不是太高估太孙殿下的耐心了?”

卢皇后苦笑一阵,晚间做起噩梦来,第二天就起不来床了,病症还加重了许多。荣成公主才进宫,听说了这话也不免替周唯昭说话:“杨氏做这事儿原本就实在不地道,她哪里是为了唯昭好,分明是在挑拨您跟宋家的关系,在给唯昭添堵。”

虽然这手段是狠了一些,可是周唯昭说的委实有道理-----杨氏这等心性,难保以后不调唆着恭王做出更过分的事来,若是想恭王好,就不该留着她。

卢皇后也知道这件事是无可转圜了,她只是还担心周唯昭迁怒恭王,因此才想着叫荣成公主告诉端慧郡主,叫端慧郡主再去同宋六说一说。

端慧郡主听了始末,垂了眼睛什么也没答应:“这事儿,我不便过问。”

两边的仇已然结下,说什么迁怒不迁怒的都是徒然,卢皇后若是还梦想着这两方能和和睦睦的,怎么能够?刀子都亮过了,还能放心留着对方?

等用了早饭,宋楚宜姐弟就上了门来送节了,端慧郡主笑着招唿了她们落座,又交代人去前头请崔应书-----宫里来了天使赐月饼并礼物,崔应书接了赏赐捧着去祠堂供上了。

崔应书却令人来请宋琰到前头去,说是有话同宋琰交代,端慧郡主叫人陪着宋琰往前头去了,这才把晨间曾嬷嬷来说的事告诉了宋楚宜。

“先前我还觉得唯昭这样大张旗鼓怕是会叫皇后娘娘更忌惮你。不过后来想一想,他做的实在没有错-----亮明了态度,杨氏又为这事付出了代价,皇后娘娘以后待你自然就要多掂量掂量。你也少了许多麻烦。”端慧郡主拉了宋楚宜的手:“只是你心里也要有个数。”

她看着宋楚宜:“如今恭王是这个模样,太子又倒了,东宫的皇太孙就是再名正言顺不过的储君,打他主意的只怕要摩肩擦踵前仆后继。旁的不说,荣成向来是个明理的,这回却会使了曾嬷嬷来说叫你劝唯昭,劝的是什么,你心里也大约清楚,明面上是想叫唯昭报了杨氏的仇也就算了,其实还不是为了给云岫县主铺路?”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同去

崔应书叫宋琰却是为了叫宋琰过了中秋就出发去蜀中:“你年纪也不小了,等翻了年虚岁就十一了,虽是十岁的童生了不得,可伤仲永的例子在前,你千万不可仗着天赋就不用功。”

宋琰有些迟疑,虽然如今恭王已经倒了,太子也成了个废人,可是宋楚宜还没顺顺利利的跟周唯昭成婚,他怎么放心走?

崔应书瞧出他的犹豫,就伸手在他头上凿了个栗子,虎着脸看着他:“你想什么呢?我又并没叫你立即就走,只是叫你心里要有个数。从前韩止的事,以后可不能再发生了,离你姐姐跟姐夫的婚期越近,事情怕是就越多。她未必有功夫顾上你,你祖父他们也只怕要忙的昏天黑地,你自家要谨言慎行,莫叫人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