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兵?!

这恭王不会是脑子坏了吧?占尽优势的时候,眼看着就能把崔绍庭这个心腹大患给除了的时候,他下令撤兵?!

第一百七十九章 猜忌

定远侯和镇南王震惊得无以复加,完全不敢相信天上竟然会掉下这么大块馅饼。眼看着都能把崔绍庭打尽,打败了崔绍庭之后又能转回头来收拾了他们这帮人,收服了崔绍庭,那他们还算什么?简直什么也不算。

可是眼看着都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了,怎么恭王忽然就疯了?!

定远侯无法理解,镇南王更是不敢置信:“这怎么可能?!恭王莫不是疯了罢?!”

韩正清也觉得恭王是疯了,要不是疯了,怎么可能做的出这么愚蠢的事来,他的计谋简直天衣无缝没有破绽,只要吴峰把固原攻下来了,那崔绍庭根本就是独木难支成不了气候,何况当时崔绍庭已经着急回援固原了-----他不能不回固原,固原乃是他的总制所在地,这个地方只要拿下,那崔绍庭就彻底完了。

就在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就在这他以为都已经能彻底结束西北的事直奔京城的时候,没想到恭王却忽然下令撤兵!

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饶是他从来情绪不外露,也惊得瞪大了眼睛骂了声娘,然后就紧跟着召集了陈副将,让他亲自往太原去趟,他自己是不能去太原的,现在这个时候,他去太原那荆州谁来坐镇,没了他,那定远侯和镇南王还不定又会生出什么幺蛾子来......就在这前有狼后有虎的时候,恭王居然掉了链子,他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让陈副将去问问原因:“他娘的,老子费尽心思才到了如今这个地步,眼看着崔绍庭就死了,崔绍庭没了,那定远侯跟镇南王那帮人又能支撑多久?不过就是群乌合之众,可是恭王这个时候给我掉链子!这个二愣子!”

骂他二愣子韩正清都觉得轻了,就没见过这么拎不清轻重的,当年他到底是怎么在太原经营了这么久,想想,又觉得情有可原-----其实太原他也没经营的多好,至少白鹳不就不肯归顺他吗?枉费他在西北这么久,简直就是个形同虚设的废物!

要不是建章帝这个人偏心心软的厉害,把矿产和税收都给他自己,他连现在这个程度也别想做得到,简直就是个无是处的废物,韩正清头次想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了----扶持这么个废物上位,他实在是看不到希望和好处在哪里,真是让人气的心肝脾肺肾都痛。

陈副将也缩着头没开口,他跟着韩正清当然是回不了头的了,可是再没想到竟会遇上这么个废物,明摆着都已经优势尽显,眼看着就能跟鞑靼人道共掌西北,肃清旧敌了,却被自家人在身后放了冷箭,这滋味简直无以言表,他也跟韩正清样气的厉害。

韩正清骂够了,才阴森森的冷笑了声,颇有些咬牙切齿:“去,问问,问问他到底是在想什么,才会忽然撤兵,让黄清得了便宜不说,还让固原总兵把固原又给守住了!”

陈副将只能奔赴太原,不然还能怎么办?!

本来也查趁着崔绍庭腹背受敌还能狠狠地捅崔绍庭刀的,现在还怎么捅?崔绍庭反倒是以逸待劳,又狠狠的挫了把也查的锐气,也查从肃州城门底下逃窜的时候,底下坐骑被崔绍庭箭命中,人总马上跌了下来,险些没被马蹄踩死,幸好他身边的人见机快,把捞了他起来,否则他就死透了,为着这事儿,也查恼怒万分,直接送了信出去给也谈,叫也谈暂停了对紫荆关和蓟州宣府的攻击,要韩正清给个说法,为什么情报不准,为什么盟友会忽然撤军。

恭王却连见也不见他,他心里恼怒的很呢,现在还哪有心思见陈副将,见韩正清的心腹?

韩正清这个小人,他根本就不是真心为了帮他,他根本就是只想借着他当踏板,来给他自己的亲儿子铺路,这个贱人!

这个贱人竟然敢这么欺瞒他,敢这么侮辱他,把他当成工具,想要喝干他的血吃光他的肉,他才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让这个小人这么如愿!

长史还是有些想不通,看着恭王暴跳如雷听见韩正清派了人来就跳起来的模样,犹豫着劝他:“王爷,那位韩......”他目光有些复杂,停了停才紧跟着又道:“那位韩公子虽然言之凿凿,可是卑职还是觉得有些蹊跷的地方,如果锦乡侯真的是打算扶持东平郡王上位,那他怎么会容东平郡王呆在京城那样危险的地方?连您也知道要把小王子们接回封地来,韩正清怎么会不晓得?说他是为了利用您让他自己的儿子登位,这有些说不通吧?”

说罢又很是担忧:“何况现在咱们眼看着胜利在望了,只要崔绍庭死,您何愁不能掌握整个西北,现在撤兵,不是便宜了崔绍庭吗?”

恭王听不进去,他只知道他要是不能造反成功,那他就连命也没有了。

从前年少的时候觉得命不是多重要的东西,感情得不到的时候想死,不能达成目的的时候也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可是越是年纪大了活的久了就越是想活着,就越是怕死。

何况他不仅仅是怕死,还怕没有权利,还怕不能说不二,还怕不能号令天下。

现在韩正清竟然想要他的命,想要扶持他自己的儿子上位,这简直不能容忍,其余的话他什么也听不进去,什么不可能,什么要按照常理来推测,要是按照常理来推测,那他这个当儿子的为什么还要反自己的父亲?那韩正清这个锦乡侯当的好好的又为什么要造反?要他听韩正清派来的人说话?听他们说什么?!

韩止说得对,韩正清竟然能连他这个嫡长子都不看在眼里,把东平郡王看的跟眼珠子样,那他为了东平郡王,还有什么做不出来?!这信上的内容十有**是真的----东平郡王又不是失心疯了,总不能是自导自演写给韩正清自娱自乐的吧?

第一百八十章 砍了

恭王不肯见韩正清派来的陈副将,死说活劝,怎么说恭王就是不肯松口。长史的嘴巴都快破皮了,恭王也不肯松口,不知道怎么的就对韩正清忽然厌恶到了这个地步。

可是其实也不是忽然就对韩正清厌恶到了这个地步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有缘由的,不是瞬间就能积累爆,恭王已经忍韩正清很久了。

事实上从韩阳背叛他开始,他就觉得韩正清古里古怪,不然哪里来的道理,老子要造反,儿子要帮着朝廷打造反的人?!

虽然他不知道韩阳为什么提前闹开了,可是有点他却是确定的,那就是肯定韩正清也没安什么好心,这点从东平郡王给韩正清的回信上就能看得出来了。

想到东平郡王的回信,恭王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生平最恨偏心的父母,你既然要生,有本事生的那么多,那你倒是有本事也碗水端平啊,干什么把这个捧到天上,却把另个踩进泥地里?!

而且韩正清还不是把个踩到泥地里,这个人简直就丧心病狂了,嫡子嫡妻什么都不在乎,心意只要个私生子,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长史听他骂个不停,等他好容易中间有了停顿,又叹口气凑上去劝:“王爷,不管怎么说,您管他是什么目的呢?现在他不还是在帮着咱们打崔绍庭吗?您好歹等他把肃州拿下了之后,把崔绍庭他们这些后患都给除掉了,再跟他翻脸啊!”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就算是韩正清真的打算借着恭王上位又怎么了-----至少现在韩正清还是非得靠着恭王才立得住脚啊!换个人造反,少了皇帝儿子的名号,又无缘无故的,谁会把他当回事?他还想说服也查?简直是笑话。

既然现在韩正清还得巴结恭王,还得靠着恭王,那恭王无论如何也不吃亏啊,先借着韩正清把崔绍庭拿下,把鞑靼人彻底引进通州,让鞑靼人去跟朝廷的人对上,然后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脚踢开韩正清,直接跟也查取得联系,直接跟也查谈条件不就是了?

这又不痛不痒的,大家先别撕破脸不是才最好的吗?

恭王却不这么认为,他气哼哼的简直气的连胡子都快抖起来,几步朝前抄起了韩止的那封信扔在了长史面上:“你看看!看看这个混蛋对东平承诺了什么,看看他是怎么跟东平说的?!他跟东平说,只要他愿意,以后就杀了我,把这个位子让给他坐!”越说越是气,他到最后连口水都喷出来:“这个混账!他以为他是谁?!本王要他死无葬身之地!”

长史现他无论说什么都没有用,他苦口婆心的说了这么久,跟恭王说了这么多道理,可是恭王俨然个字也听不进去,事实上好似从很久之前开始,恭王就听不进人说话了,变得越来越偏执,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的话他通通都只当成是在放屁。

他既然插不上话,不知道为什么又想起了令长史来,跟着他那么久,为了他还丢了只胳膊的令长史都随时能杀,自己又算是个什么东西?想到这里就有些心灰意冷,也不再劝了,再劝,恐怕王爷还要把他当成韩正清和韩阳的同党,连他也要杀了,他还想留着这条命呢。

只是再也不想帮恭王做事了,帮他做事,都要提着颗脑袋的。这种人不往大局上想,不为大局考虑,想出是出,永远不知道能屈能伸的道理。

他叹了口气,冲恭王行了个礼,试探着说要退下去,恭王毫不犹豫的就挥了手让他走,末了还交代他让韩止进来。

他出门去,正好碰见拾级而上的、身青衣形容俊俏却又无端显得阴沉沉的韩止,挪开了目光,若无其事的跟他擦肩而过。

等转过了回廊,出了月洞门,就看见邹言征捧着摞书信进门,冲他摇了摇头。

邹言征挑了挑眉:“外头还等着信呢,王爷这到底是见啊,还是不见啊?”

“不见。”长史肚子的火气和肚子的晦气,摆了摆手:“别去碰这个钉子了,还不如先去跟陈副将说声,让他快走吧,迟些,恐怕想走也走不了了。”

“说什么呢?”邹言征只觉得他是在说笑话,不由笑了声:“还走不了?哪有那么严重,我去见见王爷。”

长史看着他的背影,自嘲的笑了声,垂下头只管走自己的路。

反正他也管不了,不如不管。

邹言征没想到长史料事如神,才进门就听见恭王愤怒异常的朝韩止吩咐:“还说什么信使不信使,他还有脸来问我为什么撤兵?!我为什么不撤兵?我就得撤兵,我要是不撤兵,我拿着我的人我的兵去给他做嫁衣?!他想的倒是美!这个真小人!”

邹言征手里的书信都快抱不住了,看眼韩止,只觉得冷汗涔涔,韩正清固然是真小人,可眼前这个却得了韩正清的真传,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眼前这个人才真的是伪君子呢,小人中的小人。

他张着嘴,却个字都没说出来。

韩家父子的本事,他算是领略的差不多了,这两个就没个是省油的灯,现在韩止摆明了是想破坏恭王和韩正清的关系,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死的都能被他说成活的。

何况他本来就是韩正清的儿子,他牌面上又是早已经死去的人,他说什么都比韩正清更有可信度----谁让韩阳这个家伙吃里爬外背叛了恭王,早就已经替韩正清在恭王心里种下了点疑心呢?现在这点疑心经过韩止的浇灌,已经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不可收拾,已经收不了场了。

恭王冷哼声,看也没看进来的邹言征,立即吩咐下去:“去,把那个耀武扬威的陈副将给我砍了!韩正清不是想知道为什么吗?本王就让他知道为什么!”

第一百八十一章 闹翻

恭王说砍就砍,根本连反应机会都没给邹言征,更没给长史,等他们两个知道时,吴峰已经领着人气势汹汹的直奔驿馆了。

邹言征愣愣的杵在恭王府门前,这太阳还是在天上,鱼还是在水里,可是他娘的,这人怎么就能忽然失心疯了呢?!现在去砍陈副将,他有没有脑子?!

没等他表明表明态度,也根本不需要他表明态度,吴峰已经麻溜的提着陈副将的头回来复命了。他赶得很是巧合,到的时候陈副将听说了消息正准备跑路,虽然陈副将也是战场上路厮杀过来的,可是跟吴峰这个武学世家出来的哪里又能相提并论,几个回合就被吴峰刀砍了,血霎时到处飞溅,唬的驿丞当场吓疯了。

恭王烦躁的挥挥手,他根本不想看这个死人头,看不看的没什么意义,还伤眼睛,他现在只是觉得这人死的活该,他死了,至少也能好好的气韩正清,让韩正清也知道知道,他恭王不是没有脑子任他戏弄的!

陈副将居然还能收到风声逃跑,他想起来就想冷笑,这说明什么?说明陈副将真的在他恭王府里有内应,有细作,所以他做什么陈副将都知道的清二楚!

恭王气的手都在抖,好阵子才平复下来,捧起茶杯狠狠地喝了大口茶,可就算是这样,他喷薄欲出的怒气也阻挡不住,焦躁的来回走动好阵:“本王要杀了他!”

邹言征才摸到门边上,闻言立住了脚,明明天已经渐热,他却忽然觉得比大冬天还要冷,默默地看眼韩止,忽而知道大势已去,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没用,陈副将的死已然是定局,恭王也对韩止已经言听计从,已经无法挽回了......

他倒是知道为什么韩止要坏韩正清的事,有那么个爹,谁都忍不了。

他阻挡不住,谁也得罪不起,垂下头看了会儿自己的脚尖,下定决心还是潜逃出城,这些人都疯了,根本不知道跟韩正清撕破脸的后果,他可不想陪他们疯-----就算是得罪韩正清没什么,可是现在西北就这么大,崔绍庭定远侯眼看着因为韩正清和恭王起了嫌隙而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恭王和韩正清又摆明了要闹翻,这两方是都别想有什么好下场了,得了,他也不凑这个热闹了,还是跑吧,省的横竖都是个死。

韩止没功夫理会他跑不跑,只要恭王不跑就是了,他安抚住了怒气勃的恭王,嘴角噙着抹笑意出了门。

他笑起来的时候眼底从来都是没有笑意的,那种冰冷的眼神时常看得人心里寒,可是孙二狗却不怕,亲昵的冲关山喊了声,凑上去告诉韩止:“分量已经加重了......”又压低了声音问:“还要再加重分量吗?”

韩止负着手看院子里的白杨树,嘴角的笑始终没消散:“算了,再加重恐怕就要死了,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现在这样暴躁的像是个疯子,不能好好听人说话,撩拨就生气还是挺好的,就像是扯在手里的木偶,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感觉可真是太好了。

如果韩正清能死在他面前的话,当然就更好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可是距离那天不会太远的,他定要让这个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关山在边接话:“陈副将死了,以......”他斟酌了下称呼,才继续道:“以锦乡侯的脾气,肯定是忍不住的,这下恭王和他就彻底闹翻了。”

韩止笑而不语,见孙二狗也点头才冷笑出声:“你们不了解这个人,他不会的。只要能达成目的,就算是韩阳韩语也死在他面前,他也眉头都不会皱下,个陈副将算什么?他只会觉得伤了面子,而面子这种东西,也是可以不要的。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去守着。”他说着,语气越冰冷刺骨:“截断韩正清送来的切消息,若是他有信送来,第时间来报我。”

关山和孙二狗立即俯身应是。

这些外头的事现在般都是孙二狗做的比较多,既然韩止说要截消息,他也就天天都很是忙乱,当然,忙乱之中他还是分出时间来写了几封信送出去。

韩正清听见消息的时候险些以为自己是听错了,怎么也没想到恭王做了件大蠢事之后居然还能做出更蠢的事来,忍不住把桌上的东西砸的干干净净,眉毛都翘的快飞起来,控制不住自己冷笑了好几声:“他是不是疯了?!”

要不是疯了,也做不出这种事来。

心腹心里乱糟糟的,既乱也怕,不知道怎么的,总觉得要出事。

韩正清捏着拳头锤了下桌子,用尽所有自制力才让自己冷静下来:“再派人去趟......”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恭王那是失心疯了,他要是跟着疯,西北局势立即就要逆转。

心腹松了口气,应了声是,出了帐子就看见面色不善的等在外头的几个鞑靼人,立即扯开了笑脸。

几个鞑靼人理也不理他,纯粹当他是空气,越过他直直的进了帐子。

别人怕韩正清,他们可不怕。

他们可不管你官不官变态不变态,拳头才是硬道理,他们现在有人有钱,随时都能把这些汉人给踩在脚底下碾死。

明明商量的好好的,可是没料到出了差错,吴峰那边退兵,以至于也查差点儿死在崔绍庭手里,这口气他们鞑靼人咽不下,怎么也要让韩正清给个交代。

要是这帮孙子不能办事,那趁早滚蛋,他们也不用听这帮孙子的,这里打打那里打打,打什么打,声东击什么西,干干脆脆的亮出拳头,直奔紫荆关跟也谈的人会和,直接把紫荆关打下来直奔通州再打向京城,样什么都有!

他们已经不想跟韩正清和恭王做交易了,有什么好做的?如果他们能自己打进京城,那他们鞑靼人就能拥有整个大周!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下毒

夜色黑的如同漆黑的墨,沉甸甸的浓郁的黑色压在人头顶上,莫名叫人觉得透不过气。韩正清目光不善的盯着面前几个喋喋不休说了一箩筐耀武扬威的废话还是不肯住口的鞑靼人一眼,半响冷笑了一声:“这些话,是你们自己说的,还是你们太师让你们来告诉我的?”

他话还没说完,鞑靼人面上就浮现出极为不屑一顾的笑,用蹩脚的汉语骂了一声:“两脚羊.....”

另一个也神态倨傲的跟着看着韩正清:“你们这帮汉人最是狡猾不可信,说好了一起围攻的,却中途撤兵,我们太师很是生气,蠢货!”

韩正清心里的邪火蹭蹭的往上涌,眼里的阴鸷越发的厚重明显,垂着手冷哼了一声:“你们是谁?你们刚才喊我什么?”

“两脚......”

韩正清耐心尽失,还没等他把那个羊字吐出来,忽然暴起,一脚踩在桌子上飞出去落在他面前掐住了他的脖子:“两脚羊?”

他阴沉沉的笑着,面上的神情有几分讥诮几分嘲讽:“你叫我两脚羊?”他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手上一用力,把那人掐的脸红脖子粗,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另外的几个鞑靼人没料到韩正清竟然会动手,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了,韩正清已经动上手了,同伴的性命就在他手里,他们愤怒异常,顾不得这是在韩正清的地盘,怒吼了一声,一拥而上。

韩正清根本没把他们当回事,头甚至没有回过,身后掌风袭到的同时微微侧身,伸脚猛地在那鞑靼人身上一踹,狠狠把他踹的飞到了桌上,然后再掐住原先那人的脖子弯腰叫后头的人扑了个空,最后才把在他手里如同断了头的木偶一样的鞑靼人如同扔沙包一样扔了出去,把最后涌上来的那个鞑靼人砸的往后倒在地上。

他已经欺身逼近,一脚踩在挣扎着要爬起来的鞑靼人身上,使劲的撵了撵,脚下的人登时喷出一口血来,很快就没了生息。

真是当他好欺负,一个两个的都来找他的麻烦,他微笑着把视线看向那个唯一仅剩的,因为摔在桌子旁边还活着的人身上,轻声道:“回去告诉你们太师一声,他如果愿意他弟弟取代他太师的位子的话,尽管跟我闹。我又不怕。”

“我怕什么?如果我把庆州府的兵马一撤,死的又不是我。就算以后我会死,那也是你们这帮鞑子先死。”他目光猛然变得凶猛骇人:“滚!”

打发走了这帮令人生气的狗,韩正清皱着眉头坐在摇椅上闭上了眼睛,最近简直没有一件事情是顺心的,唯一顺利的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的计谋也中途被恭王那个疯子给弄的砸了,就好像是老天刻意跟他过不去一样......

可是片刻后他就又睁开了眼睛,什么老天,他从不信天意。

也查生气又怎么样?他根本不怕他生气,也谈的人马现在都分散在了三个关口,就算是也查下了命令让他们暂时不要有动静也没用-----现在崔绍庭不尴不尬的占据了一个地方,也谈的人想跟也查会和,没了他的帮助,难的很。

何况,也谈未必也就想一直甘心呆在他哥哥底下吧?

他眼里浮现一层讥讽,提笔写了信,轻车熟路的让人送去也谈那里。他要叫也查知道知道,得罪了他,会是什么下场。

也查没料到韩正清竟然杀了他几个人,还让一个人狼狈的跑回来报信,气的小辫子都竖起来了,很是用汉语骂了几句脏话表达心中愤怒。

可是末了他又安静下来,没错,现在不是跟韩正清闹别扭的时候,虽然恭王那宾撤兵让人恼火,可是毕竟都是盟友,有什么话还是该好好说,能讲的清楚就不能撕破脸,毕竟现在不是还没打进京城去不是?

因此他还是强自忍了这口气了,和颜悦色的赏赐了送这个残兵败将回来的韩正清的来使,又交给了他一封信,让他给韩正清带去。

现在这些小打小闹通通没什么大不了的,真正让人头疼的是眼前的困局,他得让韩正清先搞定恭王。

一个小小的西北,他们这么多人,竟然到现在还不能彻底搞定,这跟他们的预期相差实在是太远了,再这么耗下去,他们鞑靼可没那么多粮食。

反正等打进了京城,就由不得这些两脚羊放肆了,现在给他们一点好脸色,也不是不能的。

可是韩正清没能跟他所希望的一样搞定恭王。

因为恭王真的是疯了,他竟然二话不说的,又把韩正清派去的信使给杀了。

第一次能忍,想着或许是有什么误会,可这都是第二次了,何况本来又是恭王莫名其妙撤兵在先,韩正清实在不能理解恭王怎么会这么蠢钝,要不是疯了,他根本想不出来其他理由。

恭王也的确是跟疯了差不多了,韩止冷眼看着孙二狗又往燕窝粥里狠狠倒了一把五石散,脸上露出一点微笑:“省着点,怕不够用。”

“这可不能。”孙二狗熟练的把剩下的纸包塞进腰带里,拿勺子搅了搅,笑了一声:“量足着呢,要多少有多少。”

韩止含笑没说话,恭王前几天又莫名其妙的清醒了一点,说就算韩正清是别有用心,也可以先将计就计利用韩正清,等以后再跟韩正清秋后算账。

可是韩止却不会给韩正清这个机会。

真正等秋后算账的时候,恭王可未必动的了韩正清。

他不止要韩正清死,他还要韩正清生不如死,要一点一点的折磨他,看着他怎么被那些鞑子折磨。

既然恭王清醒了,不要紧,让他再继续糊涂下去就是了,这也不是很难,五石散的分量加重就行,保管恭王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而韩正清想要跟恭王解释清楚误会?想都不要想,有他在一天,恭王就绝不可能会跟韩正清再有合作,他要看着韩正清怎么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发狂

恭王这是狂了,长史和邹言征站在廊檐下,互相对视了眼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事到如今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里面拍桌子打椅子的声音惊得人耳膜阵阵的响,他们对视眼,又是无奈又是绝望,可都已经彻底熄了去劝的心思,事到如今还去劝什么?也没什么好劝的了,跟韩正清闹翻了,跟鞑靼人又联系不上,迟早就是被锅端的料,真是蠢,蠢的简直不可理喻!

他们对视眼互相摇摇头,邹言征更是巴不得掉头就走,之前还想着要么迟些看看情况再走,现在......现在还看什么情况?恭王这个作天作地的,再不走就等着家子死光吧!

谁知才转过了回廊下了台阶,就碰见吴峰身边的个副官砰砰砰的迈着急促的步子跑进来,气喘吁吁又带着些惊慌的直喊:“不好了不好了!不好了王爷!广平也丢了!”

邹言征埋着头就像是只鹌鹑,越过了他走的更快,直到出了院子们还能听见从恭王房里传出来的更加惊天动地的声响。

恭王脚踹翻了桌子,上头的笔架和墨砚滚了地,书信撒的到处都是,双目都是红的,看着来人咬牙切齿:“你说什么?!~”

副官知道最近恭王脾气大,连吴峰也是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吓得个结巴,半响才支支吾吾的像是只忽然被浇了水的炮仗:“广平府被拿下了......黄清快打进平安县了......”

只要打进平安县,那太原就整个暴露在黄清的势力范围了。

恭王瞪了他眼,连声喊人去找韩止,把扯过了舆图,越看越是皱眉头。

前些日子还占尽了优势的,怎么不过短短这么阵子的时间,就处处受制,兵败如山倒?他想不明白,眉头皱的死紧,简直快要能夹死只苍蝇,阵烦躁,干脆顺手把舆图朝地上卷扔,暴跳如雷:“都是你们无能!”

副官欲哭无泪,简直觉得委屈至极,这位殿下好似是得了失心疯了,也不想想,好好的正是该高歌猛进的时候,偏偏从固原那边退了兵,这兵退,士气可不得受影响?谁不知道韩正清身后还有鞑靼人,而且他们也就只有韩正清和鞑靼人这个盟友,盟友都丢了,四面方都是敌人,谁不害怕?

韩止很快就来了,气定神闲,半点儿也不在乎恭王像是头吃人的狮子,不紧不慢的捡起了舆图,轻声道:“殿下,我都听说了,您也别急。”

怎么能不急?恭王没忍住骂出了声:“混账东西!都是群没用的混帐东西!”

韩止面上还带着丝笑意劝他:“咱们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再跟韩正清硬抗不是办法,恐怕他很快就会勾结鞑靼人把主意打到我们头上了。”

“那怎么办?!”恭王觉得烦躁异常,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是要他细想,他又觉得自己头都好似要炸开,疼的厉害,什么头绪也没有。

“先不管黄清那边,咱们不如卖个好,把这些人放出去,等他们出去了,韩正清那里可就嚣张不起来了。”韩止缓缓的把自己截袖子卷了上去,骨节分明的修长的手指着上头的昌宁:“定远侯和镇南王可都是硬茬子,而且这两人跟韩正清都有旧怨,只要他们得到机会,根本不会放过韩正清。”

恭王的幕僚们听见消息几乎都气疯了,完全想不明白恭王怎么就傻了,他们这些日子以来连番上阵劝说,可是要么就是被骂的狗血淋头,要不就是被踢得没有脸面。

恭王已经跟朝廷闹翻了,摆出了造反的旗号,就只能条道走到黑,哪怕是死呢,他也得死在造反的路上,可是到了中途,他不过就因为韩止的几句调唆,就跟韩正清中途翻脸,现在弄的两面不是人,两面都是仇人,这简直是在作死啊!

可是等他们晚上再去议事,就现恭王根本不是叫他们去议事的,分明就是已经下了决定,文书都写好了,让昌宁放人。

众人面面相觑,最老成持重的太原知府苦笑了声,说不清楚心里究竟是个什么滋味,他为了恭王可是当了诱饵,故意引诱镇南王上钩,差点把镇南王给弄死。

可是现在,恭王这个蠢货造反造到半了他不造了!好吧,说是等弄死了韩正清以后再接着造反,这简直是笑掉人的大牙,也不想想等韩正清败在了崔绍庭等人手里,人家还叫不叫你造反。

旁人七嘴舌的继续不死心的上去劝,他根本就不浪费这口水了。

“竖子不可与谋!”他拂袖走出屋门,深呼了口气,看了眼倚在门框上似笑非笑的韩止,冷笑了声走远了。

孙二狗偷偷凑上来,看着他的背影挠挠头,副忠厚老实的样子:“大哥,他们这些人会不会哗变啊......”

韩止很是无所谓,双手抱胸轻笑了声:“哗变就哗变啊,怕什么?”

反正这道文书下去,韩正清是彻底不可能再继续忍着气了,定会跟恭王闹翻,那恭王到底怎么样,他懒得管了,当然,如果不哗变的话,恭王还是能继续挥恶心韩正清的效果的。

孙二狗哦了声,又挠挠头:“那咱们还是继续呆在恭王府里吗?咱们可是......”他四处偷偷摸摸的瞧眼:“咱们可是海贼,要是被抓到了,要杀头的......”

这人救过他许多次,心里眼里就只有他个,很是痴傻不要命,当初跟着王伦的时候就只有王伦个,现在跟着他了就只有他个,韩止对他倒是跟对关山样,闻言拍了他下:“现在是在造反,谁有时间理会我们?继续呆着吧。”

这呆就听见了定远侯和镇南王杀出重围的消息。

这也不奇怪,恭王自己都蠢的大开方便之门了,定远侯镇南王那么精明的人物,怎么可能不抓紧机会,这回趁机杀出了昌宁,中间还碰见过次鞑靼人,听说把那千多鞑靼人都杀光了,还点了火把把他们烧的只剩骨灰。

第一百八十四章 杀俘

这回真是要多谢他们给了机会了,镇南王蹲在湖边掬了捧水喝了,笑的意气风:“也不知道恭王是不是良心现了,竟然还能办下这等好事。()()(中)(文)() | ().()1()(中)(文).c o m”

韩阳嘴里叼着只话,哼哼唧唧的正哼着歌,可见心情大好,听镇南王这么说也跟着笑了:“可不是,不过也可能是疯了,我听说太原等处开始有逃兵流民了,都说恭王疯了呢。”

这仗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越快结束越好,西北被鞑子和韩正清恭王已经弄的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定远侯叹了口气,见镇南王也跟着叹气,就道:“就地扎营,明天再接着赶路吧,这回咱们有了家伙,走不快了!”

他嘴里的家伙是顺手从昌宁抢的,跟神机营的东西是样的,难得的是竟然还有些火药,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固然走的慢了些,可是却大大的有好处,走的慢也是能容忍的。

那边的韩正清却简直要气疯,他真的被恭王这个蠢货气的胃疼,听说连广平府都丢了,简直是从喉咙里溢出了声冷笑,觉得恭王这个傻子可笑至极。

他在天下人眼里已经是不忠不孝的奸贼了,他根本已经没有退路,可是他这个傻子自己却看不清这点,不仅看不清,还得罪了他这个盟友。

心腹凑上来,也根本想不通:“这是被下了降头了还是怎么着,恭王是不是疯了!”

这几天,他们谈论起恭王来用的最多的个词就是疯了,要不是疯了,他们不知道恭王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陈副将也被杀了,真是气的狠。

外头的天色已经黑下来了,韩正清没心思用晚饭,个人坐在营帐里,既恼怒又觉得难堪,不知道为什么恭王忽然就成了这样。

他派去的人都死了,就算是想问个究竟,也问不出来。

正烦得很,营帐外头就有人喊起来,不时心腹撩开帐子进来,嘴巴张了张,没说出来,又张了张,才口气把话说出来了:“出事了。”

他们跟恭王闹别扭的这阵子,跟鞑靼人来回算计的这阵子,崔绍庭就没闲着。

他向来是个很晓得抓住机会的人,恭王忽然撤兵,不管是什么缘由,总归是撤兵了,而临阵,最忌讳的莫过于朝令夕改,恭王本身又不怎么得人心,因此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机会来了。

他之前被韩正清和恭王也查联合起来难,差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要不是恭王撤兵,恐怕就算是他有通天之能,也只能交代了条性命,心里窝着火气,怎么也咽不下,派出去二三百人当先锋营,说是先锋营,其实大多干的都是斥候的活计,到处探听消息。

又幸亏恭王韩正清和鞑靼人那里都被彼此搅得乌烟瘴气,因此他的消息探听竟然卓有成效,比如他就知道韩正清的使者被恭王杀了,杀的还不止批的事儿。

韩正清是个什么人?恭王连杀他两批人,等于在他脸上狠狠打了两个耳光,而这种人,是最经不起丢面子的,他笑了几声,笑完了以后彻夜点灯议事,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听底下的人争得热火朝天面红耳赤,最终终于定下了叫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他们必须得先把庆州府拿下来,也查他们占着庆州府,肃州就不安全,旦也查真的急了,又跟韩正清内外夹攻,他会很吃力。现在趁机拿下庆州府,那也查就只能被逼着赶去北方跟也谈他们会和,到那时候也就断了韩正清的外援。

虽说大家都担心也查被赶出去会纵虎归山,可是事到如今,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若是还有法子,他也不至于这么愁。

鞑靼人虽然勇猛却少智谋,要不是韩正清给他们支招并且让出大同来,就算再给他们三年,他们也进不了西北,崔绍庭决意省着点兵马,用智取。

幸亏也查是真的不聪明,崔绍庭带着人去叫阵,他们就放出兵马来想吞了他们,计谋是之前早就定好的,崔绍庭打了阵,佯装不敌逃走。

也查心里憋着口气,韩正清的威胁叫他浑身不是滋味,现在见到崔绍庭吃瘪,就想叫韩正清瞧瞧他们鞑靼人的铁骑,鼓作气的追了上去。

崔绍庭且战且退,装的更像,也查受了鼓励,追的更加急,直到进了条狭窄山谷,才隐约觉出不对劲来。

可是知道了不对劲也迟了,山上到处到站满了人,起站起来涌出巨大的欢呼声响,不时到处都是滚落的山石,巨大的石头夹杂着扑面而来飞扬的尘土,把也查生擒崔绍庭的想法砸灰了。

就算后来鞑靼人拼死抵抗,也查带出城的这四千多人也损伤大半,最后只剩些残兵败将护着也查仓惶逃窜。

崔绍庭下令叫人去追,吩咐下去清扫了战场,捉了俘虏,扒了这些鞑靼人的衣裳和兵器,他们被围困的久了,这些东西都急需补充,朝廷如今恐怕也艰难,就算不艰难,也送不进来,因此这些东西都是极好的。

也查被追得连扎好的辫子都散了,帽子也丢了,整个人狼狈的不行,进了城看着身边这些残兵败将,心里气愤简直无以言表。

偏偏崔绍庭又根本连喘息的机会都不给人,连番叫阵,最可气的是竟还押着那些俘虏到城门口,他们龟缩不出,崔绍庭就下令杀俘。

这招还是之前他们对付周兵的,赶两脚羊样把那些老弱病残赶到周兵城门下,周兵不开门,他们就杀,向来都是直接朝着脖子砍,头颅咕噜噜就滚了地。

这回崔绍庭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半点折扣都不打,比他们还要凶狠得多,张弓搭箭,前头的都快跑到城门底下了,崔绍庭见里头的人坚守不出,毫不犹豫对着心窝子就下令放箭。

血喷了地,那些衣着破败的鞑靼人至死也没闭上眼睛,满脸惊恐的看着城墙。

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兵

有了第批就有第二批,崔绍庭从不手软,把他们的人不当人,杀到最后,城墙上的有眼红的,扑出凹槽去叫嚣,还没开口,喉咙就已经中箭。

这样的高压下,守城门的士兵们都受不住了,是看惯了生死的,再说当兵的哪有不杀人的,他们杀人杀的痛快着呢,可是看着兄弟相识们死在眼前,到底跟两脚羊们死在自己眼前是决然不同的感受,他们撑不住了。

也查也被崔绍庭的疯狂行径气的抖,算算,崔绍庭手里的俘虏们,都死的差不多了,全部都是死在庆州府城门底下。

崔绍庭说,他们这些在西北踩过的人,通通就把命也留在这里,饶是也查也听的有些心惊肉跳,虽然知道这是唬人的话,可是这唬人的话由崔绍庭说出来,这冲击力实在太大了。

俘虏杀尽的那天,庆州府里头次出了事,十几个士兵想要偷溜出城。

这是打进西北来的半年里的头次,也查气得狠了,抓了人干脆利落的砍了头,死的人已经够多了,他也不想再死人,可是带兵就是这样,心慈手软就等着完蛋吧,逃兵这事儿放在哪里都不小,要是轻轻放过,那以后的逃兵就只会更多。

可是这回他却料错了形势,杀了这批逃兵之后,渐渐的就有风言风语传出来,说是庆州府根本就守不住了,所以太师才会色厉内荏,坚守城门不出,反而拿自己人开刀。

传言流传起来是很快的,而且三人成虎,很快传言就传的面目全非,甚至有说韩正清和恭王其实都已经投向了朝廷,他们根本就是中了周人的圈套云云。

这谣言甚嚣尘上,也查急的嘴巴冒火起泡,连夜让人抓了几个杀了制止,没想到这下子逃兵更多了,甚至许多站哨的也想溜。

向后是他们打进来的地方,路上的城镇村庄都已经是他们的了,再往后逃绝不可能,向前......杀了崔绍庭就能和韩正清会和。

也查脸几夜都睡不着,等了又等,派出去给韩正清送信的人却去不回,直到崔绍庭箭把那信射在了墙头,他终于知道此番崔绍庭是来真的,咬了咬牙下令备战。

崔绍庭却偏偏鸡贼的很,从不挑时候,从不管白天黑夜,也来的毫无规律,有时候是深夜,有时候是刚吃完饭,有时候甚至连饭也不吃,每每在东城放把火,在西城杀个人,在北城喊个门,也查每次出去几乎都是扑空。

时间不少鞑靼人被逼得几乎不敢睡,只要听见风吹草动就觉得是崔绍庭打来了。

固原总兵信心大增,亦觉得吓这些残暴的鞑靼人实在有趣,正要问崔绍庭是不是继续这样东榔头西棒槌的把人砸扁,崔绍庭却下令攻城了。

可是或许是因为扑空了太多次,这次也查居然没有反应,因此固原总兵几乎是再轻松不过的拿下了西城城门。

这度和效率快的他自己都不敢置信,懵了好会儿才让人急赶着去报信。

崔绍庭却早有准备,早令人领了六千余人直奔西门来了、

也查只觉得自己牙疼,可是战机这东西瞬即逝,等他组织抵抗时根本已经来不及了。

更可气的是,这庆州府的两脚羊们竟自的也拿起了家里的锄头棒子,帮着崔绍庭的兵马狠打他们这些落水狗,他们狼狈不堪的缩在知府衙门里,正想着去北门抽调人手,知府衙门却起火了。

火是崔绍庭下令放的,他不止下令放火,还到处去要桐油,不时火势就直冲云霄。

也查几乎没被烧死,底下跟着他多年的叔父也死在了这场大火里,他领着剩余的残兵败将,靠着不要命的疯闯,总算是闯出了衙门。

谁知道崔绍庭早已经有了准备,三个城门都堵了人,专门为了堵他。

可北门是离知府衙门最远的,那边空旷地方多,他的人大多驻扎在那里,他时间逃无所逃,只好屈尊降贵的混进逃难的人群里,跟着亲卫们东奔西跑没个安宁。

崔绍庭花了六天的时间又把北门也给攻了下来,这才开始清点人数,收拾战场,安抚民心。

拿下了庆州府,他们的压力就陡然轻了不知多少,反正不管怎么样,总算是头场大的胜利,这已经足够鼓舞人心了。

另头的韩正清却半点也不觉得这是在鼓舞人心,他烦躁的头都差点揪掉把,咬牙切齿的骂了阵。

心腹上来问他怎么办,他冷笑着眼扫过去:“怎么办?!让也谈那帮人加紧打紫荆关!别的地方都先别去了,宣府蓟州守的人厉害,让他去紫荆关!再不去,也查就死了!”

心腹急匆匆的应是,忙令人去报信,心里却揣着巨大的石头。

可是他跑了趟腿回来,就听见了更不好的消息,先前还只是揣了颗石头,这回却觉得心都不会跳了,蹒跚着走了段路,扶着帐篷好容易站住了,半天才晕晕乎乎的进了韩正清的营帐。

站到韩正清跟前的时候,他已经不怎么晕了,两只眼睛空洞无神的看着韩正清,机械的告诉他:“定远侯和镇南王率领万多兵马,已经到固原了。”

到固原了!他们到固原了!而且过了这么多关卡,居然还有万多人!

韩正清不可置信的看了心腹眼,看他确实不像是说假,半天没说出句话。

心腹自顾自的说自己的:“昌宁过了以后他们就走的极为顺当,手里居然还有火器火炮,都是从昌宁那里弄的......听说他们到固原,已经是前天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