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篱冷了脸,盯着陌子谨强装傲气的模样,心头一股子怒气就涌了上来,他看见他就想起上辈子相思在嫁给这个人后所得到的无限冷漠,明明是个人渣,却偏偏得到了他最想要得到的人。

袖子一挥,陌子谨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飞了起来又落了下去,整个人就被砸晕了过去。

柳氏虽然是丞相的一枚棋子,但是到底这儿子是她亲生的,她将他从小呵护长大,疼惜都来不及,如何能看到旁人欺负?

她本还害怕,这会儿却跟疯了一般站了起来,冲向陌篱就张牙舞爪道:“我跟你拼了!”

陌篱连近身都没让她近,直接轻轻一避,柳氏就一头栽在地上。

“袖中藏毒,到像你的作风。”陌篱弹了弹身上的灰尘,嘲讽道:“你说一切都是丞相指使你的,我想我母亲的死恐怕不会吧。丞相要的不过是我父亲手里的军权,我母亲不过一介妇人,娘家又衰落至今,她活着对丞相一点儿影响都没有,可是对你或是对我大伯来说,只要她活着,我父亲留下的宅子和铺子以及那么多家产,你们可就捞不到手了。”

陌家大伯一见陌篱看他,心头猛跳,他立刻指着柳氏道:“侄子啊!侄子,这事儿我真不知道啊,都是这个毒妇,都是她要这么做的,她说只有夺下将军府,我儿子才能有个好前程,我什么都不知道啊,我和你可是血脉至亲啊!”

柳氏爬在地上,身子摔痛到动弹不得,她两眼落下泪来,她早知道丈夫无用,可无用到这个份上她也算是心灰意冷,原先觉着好拿捏的男人在关键的时候自然也就毫无用处了。

“我失忆的时候,你们将府中的老人儿都赶走了,若不是害怕皇上彻查,恐怕我也没命了,只是你们其实并没有想留我多久,甚至没想我去读书,要不是我后头有了机缘,此生估计也就是个商人,为你们赚钱的工具。”这个可是陌篱上辈子亲自体验到的,要不是指望他挣钱,上辈子他怕是也要被毒死。

“你说那么多,到底想做什么?”柳氏疲惫的说道。

“我也不指望你们能心生悔意,你本就是个细作,大家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是好歹亲戚一场,也不能让你们一直如此茫然。”陌篱看着这些人脸上的惊恐,心里格外舒畅,他想要来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无论前世今生,这些人只要痛苦他就高兴。

“你想做什么?”柳氏不安道。

“听说边域格外善毒,既然大伯娘这么喜欢毒药,不如去亲身体验一次,不,体验一辈子。”陌篱笑了起来,可这笑容再美也让不寒而栗。

“二表哥,二表哥,我可什么都不知道啊!我…我也是被蒙蔽的,你都说她是个假货,那她就不是我姑母,我与她没有丝毫关系啊!”柳雅如听了明白,赶紧过来道:“你放过我吧,放过我,求求你了!”

犹如白莲花一般楚楚可怜,但在陌篱眼中还不如路上的一块泥巴,上辈子让相思毒死了这两个人,这辈子怎么能让他们死的如此容易?再说柳雅如在他将军府里做的那些小动作,他又不是瞎了,要是相思当初和他回到陌府,这柳雅如会做出什么他都不奇怪。要么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么?哪怕柳雅如与柳氏当真没有血缘关系,这两人也相似的很。

“不!不!都是我一个人的错,你不要祸及我儿子,不要!他什么都没做错!”边域是什么地方,柳氏哪里会不知,她再也顾不得其他,所有人都可以死,可她儿子不能。

没有过错?陌篱扫了眼已经两股战战的陌子谨,上辈子敢娶了他心爱的女人还不好好对待的男人,那就是大错特错!

如愿看到这些人鬼哭狼嚎的求饶,陌篱心满意足的出了地窖,今日之后应该再无相见之日,这些人也算血债血偿,又指不定可以为他与相思的姻缘出一份力,何乐而不为?

仰头看天,眼瞧着启明星就要升起,他还要赶回去抱着媳妇睡一场回笼觉。

第一百九十八章

相思正做着美梦,可突然感觉到腰间一紧,眼睛还没张开,肩头就感觉密密麻麻的微痒,她忍不住哼了一声,那痒就从肩头一直传到了手臂,被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掀开,微凉的感觉让她直觉的朝着温暖靠去,那温暖的味道令她熟悉安心…

揉着腰睁开眼睛,相思咬着牙暗骂,也不知道昨儿个陌篱发了什么疯,大半夜又折腾她一回,直到天放亮她才能好好睡着,这会儿一睡就又到晌午了。再伸手一摸,枕头边已经凉了,显然那个人要比她醒的早。

在被窝里哼唧半天,相思干脆破罐子破摔盖上被子养身,只是躺着总觉着肚子又饿,身子又乏,一种寂寞的感觉油然而生。

“醒了么?”

正在相思犹豫要不要起身的时候,陌篱的声音突然出现在耳侧。

相思想要发脾气却觉得没有力气,最后只能可怜兮兮的歪过头对着陌篱道:“饿!”

陌篱无奈的笑着,伸手将相思从被子里抱了出来,又伸手给相思穿了亵衣,只是眼神扫过那细白肌肤上的红痕时,总是带着些许隐忍,身子也微微僵硬。

相思无精打采的被陌篱像个孩子般伺候着,等着在床上梳洗完毕又喝下一碗鸡肉粥之后,她才懒懒又不满的看着陌篱道:“你昨儿个夜里是不是出去了?”

陌篱微愣,他原以为相思睡过去了。

相思打了个哈欠,虚起好看的眼眸扫了扫他。

陌篱似乎都能闻到空气中散发出来的醋酸味儿,不觉心情大好,搂着她笑道:“不过是见几个故人?”

“大半夜见故人?”相思哼着鼻音说道。

陌篱摸着相思长发,想着上辈子相思在他所谓血缘至亲的手里吃了那么多苦头,甚至最后丧命,笑容就浅了下来道:“不过是去见最后一面,往后他们再也不会出现在咱们眼前。”

相思看着他的侧脸,听着那熟悉的语调,心里打了个颤,再想陌篱这般说,就立刻怀疑起这些人会不会是陌篱的大伯一家,毕竟能让陌篱如此不屑又恨不得将其永远抹杀的似乎只有这些人。

又想起这些人做过的事情,相思忍不住抱住了陌篱的胳膊,无声的安慰着,有些话她不能说,毕竟这辈子她并没有和陌篱的大伯一家相处过,说多了该让人怀疑了。

看着妻子乖巧的样子,陌篱心下一软,那些人早就不是他心中的伤口,他更不是曾经那个不停想要知道真相,想要报仇忍辱负重的年轻人了,这些人上辈子收拾了一遍,这辈子不过是再来一次。这世上除了相思,已经再也没人可以伤害到他。

“还想不想再睡会儿?”陌篱拨弄着相思额前碎发,柔着嗓子说道,仿佛在哄一个孩子。

相思吃饱喝足又懒得下床,但睡了这么久,哪怕身子乏了精神却尚好,她先是摇头跟着拉着陌篱的胳膊道:“你不是说今儿要去王府办差么?”

“已经回来了。”陌篱无所谓的说道,丝毫不觉着去点个卯就跑回家有什么不对。

相思瞪大了眼睛,忍不住笑道:“小心世子过来捉人。”

“老王爷怕是不好了。”陌篱平淡的说道。

相思一惊,仔细回忆也不记得上辈子宝亲王是何时死的了。

“这到是件好事。”陌篱轻松的说起,理智又冷漠的提起宝亲王道:“若是等到世子成事,宝亲王还活着,那这天下日后还要不安稳,宝亲王府又不是只有世子一个孩子。”

相思心中忍不住要去怀疑,宝亲王指不定就是陌篱私下偷偷想要弄死的,可这事儿不能问出口,甚至连一个表情都不能露,无论此事与陌篱有没有关系,都不能让陌篱扯上怀疑,伴君如伴虎,既然陌篱选择了李见珅,那么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陌篱原本只是随口说说,低头一看相思,却读懂了她眼睛里的担忧,心下立刻就变得既软又暖。

“不用担心我,这话也就与你说说。”用手心捂住相思明亮的大眼,陌篱在她耳边低语道。

一切就像是按照陌篱心中所预设的那般,宝亲王过世,李见珅回去吊唁,之后力压宝亲王府内部所有势力,成为名正言顺的新一任宝亲王。广郡王与丞相并不怎么在意,反而互相斗的你死我活,再加上胡人突破防线,从另一处边城进入陈国,陈国很快就进入了混战之中。

广郡王与丞相在百姓心中的印象也一落千丈,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外敌来犯时,自家人先斗的天昏地暗,这种无聊的内耗,不但耗去了百姓的生命,也同样耗掉了陈国还算不错的家底儿。随着胡人一次比一次的凶狠进犯,一座座城池变成了空城,一处处村镇十室九空,大批的难民四处流亡,伴随着疾病与饥饿,就连京都附近的村镇都有饿死的现象。

此时,燕北两地就如同乱世中的世外桃源,沙漠中的绿洲,大批的百姓得知两地富饶,且并无战事也粮食充足,便也不管身处何地距离多远,都扶老携幼朝着这个方向赶来。

陌篱一向会做生意,在经济上脑子活络,李见珅干脆就让陌篱去管民生,留下这些难民也同样扩大燕北两地的影响。这世上只有有人才能形成国家,若是百姓都跑光了,谁来贡献粮食谁又能组建军队,光杆的掌权者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陌篱与孟霍然的想法很统一,他并不让所有的难民都进城,反而将他们留在城池附近的村镇上,这里是近些日子以来,李见珅他们预想到会有难民投靠后,特别新划出的村镇,这些村镇原先人就不多,不少原来的居民还被安排进了城内做工。难民来了之后,先被编排,再让大夫检查身体,接着按照是否手艺分类,有些没手艺却有钱的大户,可以用钱选择入住内城或是住在镇上。

如此一来,除了那些偷懒耍滑,老想着占便宜的人,其他踏踏实实要过日子的百姓都得到了工作,慢慢安稳下来,有些是去附近的村子种田,有些则负责一些手工艺,还有负责给军队做饭做衣,更好的则是进入军队的武器制造坊,现在到处都缺人,哪怕偷懒耍滑想要不劳而获的,也都被拎进了军队,成了大头兵。

燕北两地的面积一日日的扩大,等到原先并不将李见珅放在眼里的广郡王与丞相互相打到疲惫不堪的时候,李见珅在百姓心中已经有了正统皇室的地位,更不提近些年来,新任宝亲王的军队游走在边境,守护在燕北两地附近,凡是有胆子侵犯的胡人往往都在第一时间被人斩杀,百姓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可请求宝亲王继位的呼声却涨到了最高。

这时候广郡王与丞相再想掐灭李见珅已然是不可能了。

转眼就是第二年的秋季,秋季本就是收获的季节,燕北两地从内到外凡是可以种植粮食的土地被严格的控制起来,禁止任何世家或是商家恶意买卖,李见珅等人甚至自掏腰包将一些好的土地购买到手,再分发给勤劳肯干的百姓,百姓们收获之后,除了要缴纳一部分并不繁重的粮食外,剩余的自然就成为他们过冬的口粮,相对的,燕北两地的粮仓也随之丰满起来。

可对比燕北两地的大丰收,陈国其他的地方却过的并不如意,该播种的时候由于胡人的侵犯,不少守着土地的农民成为难民四处奔逃,造成大面积的土地无人耕种,这会儿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收获。至于广郡王与丞相管辖的地带,两方长时间的争斗,急速的消耗着库存的粮食,双方又过于信赖长期掌控粮食的世家,可一旦等到他们捉襟见肘的时候,世家理所当然的就会以粮要挟,如此反复,竟然成了恶性循环,而在他们管辖土地上的百姓,也因为这些世家的压榨,食不果腹,造成了大面积的人口死亡,土地的产量便自然而然的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

前往燕北两地逃难的百姓又增多了起来。

“你们没看见那些新逃难来的落魄世家,进了咱们的城门还想摆谱?一个个饿的跟要饭的似的,还有脸谈什么条件,还顾及什么祖上的脸面,呸!”庄晋元这一年多瘦了不少,也越发黑了,再精致的五官也抵挡不了武人的气质,曾经那个在京都里到处撩妹的纨绔少年,俨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将军。

“这些能逃出来的世家,显然还是有底子的,当然傲气的想要谈条件,可是他们忘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孟霍然摸了摸刚长出来的胡茬,迈步进入院中,随后担忧的看向庄晋元道:“京都里…你家还没消息出来?”

庄晋元摸出一个苹果,啃了一口,先是一愣而后道:“听说我那个庶出的大哥在丞相面前马屁拍的不错,到是不担心了。再说咱们家还有不少田地,丞相总是有所顾忌的,原先恐怕还存了要挟我的意思,可时间越久,他手里的筹码越少,就越不敢动了。”

孟霍然点点头,又道:“最近有人提议,想要用粮将王妃一家从京都赎回来,到底是王爷的岳家…”

说到这里,他又转头问陌篱道:“你大伯一家不是也在京都么?”

陌篱脚步轻快,听到这话,只勾起唇道:“他们不过都是小人物,丞相看不上眼的。”

孟霍然还想说什么,陌篱却一下跑了起来,再抬眼去瞧,陌篱已经将迎出来的相思抱在怀中,低头不知说些什么。

“啐!表妹怎么就瞧上他了呢!”那两人都成婚一年多了,庄晋元还是耿耿于怀。

第一百九十九章

“将军!前方敌军已然溃不成军,还要追么?”一骑骑兵由远而近,满脸喜色的喊道。

孟端方抹了把脸,原先一层不变的表情终于染上了些温暖,他将手一招道:“穷寇莫追!日后有收拾他们的时候,清点人数,咱们收兵回营!”

他身边的副将还有兵丁立刻眉开眼笑,原本苦战三日的疲累一瞬好像消失不见,此时只觉着出不完的力气,清理战场的时候也有了干劲,只想着早点收拾完,早日会燕州与家人团聚。

“将军,这眼瞅着就要打到京都,为何不追了?”一个自孟端方入营便与他一同的副将,走过来低声问道。

“再往前四百里,恐有广郡王的埋伏,到不如将这些老弱残兵交给他处理,否则我们追击下去,很有可能让广郡王渔翁得利。”孟端方打马回营。

那副将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埋伏,忍不住狐疑,嘴里念叨着:“将军真是厉害,连这个都看的出来。”

孟端方面颊一热,心里有些恼恨,他又不能说是陌篱近来买通江湖高人,给他们做燕军做了耳报神,广郡王埋伏的事情还是陌篱特别让孟霍然写信告知的。

入了营地,孟端方下了坐骑,他心中憋着的那口气也散了大半,不由想起自己的堂妹相思,多日不见,也不知陌篱对她如何…

拍了拍马背,让下人牵着回马厩犒劳,孟端方入了营帐褪去盔甲,他忍不住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荷包,荷包已经旧了,有些地方也起了毛边,可他就是舍不得丢,这还是相思刚学刺绣那会儿,给他绣得荷包,那时候相思是家里最懂事的小妹,陌篱还不知在哪里顽皮呢。

心境平静了下来,孟端方到是叹了口气,他的心情格外的矛盾,他希望相思过的幸福,丈夫体贴生活美满,可他更希望能够给她幸福的是自己,甚至渴望过如果陌篱对相思不好,那他一定将相思抢回家中,哪怕他一辈子不娶,也想守着她护着她,就是每日能看到她他都心满意足了。

可是阴暗的他,等候了那么久,却只等来相思与陌篱琴瑟和鸣的消息,陌篱有多紧张相思,估计整个燕州官宦人家就没有不知道的,他根本没有机会去做解救相思的英雄,他只有将所有的愤怒发泄在战场上。如此,经历过大小不知多少胜仗之后,他到也博得一个常胜将军的名头。

想想也够讽刺的。

胡乱抓了抓头发,孟端方起身整理了一下,便又走出大帐,他看着回营的将士们,一个个灰头土脸但又抑制不住得胜的喜悦时,嘴角慢慢扬起了一丝笑容。

“再休整两日,我们就回燕州!”

众将欣喜若狂。

等着大军班师回朝,燕州的城门早早就为他们开启,经过将近两年的苦战,原先广郡王与丞相老贼想要合作先吞掉他们的阴谋终于散去,燕北的领土一扩再扩,现只等着京都收复,新出炉没多久的宝亲王就可以登基称帝了。

百姓们恨透了丞相与广郡王,他们大多都是从陈国四面八方逃难来的难民,是燕州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他们本就忠于李家的陈国,再如此受新君恩惠,便越发将丞相与广郡王当成乱臣贼子,他们站在君臣的大义之上,腰板都是挺直的,有不少人哪怕现在过的不错,也还是希望日后可以返回家乡。

如今燕州大军顺从民意,连占丞相与广郡王数座城池,就好像他们的家园再一次被夺回了一般,燕州里到处张灯结彩,百姓们自发走上街头,当真是比过年还热闹。

等着孟端方他们入了城中,百姓们就站在街边酒楼之上扔花扔帕子还有扔吃食,之前还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将士们,这会儿反倒像害羞的小媳妇,连笑容都很僵硬。

孟端方骑着马看见远处众人,赶紧翻身下马走了过去躬身一礼道:“王爷,下官幸不辱命,丞相与广郡王集结的三十万兵马已经被打散,一部分人逃回广郡王的封地,还有丞相的残兵已然往东边去了。”

李见珅大喜,连连称好,他原来对做皇帝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若不是赶鸭子上架,还被丞相摆了一道,他估计还带着妻子纵情与山水。可他到底是李家的子孙,万万没有道理将京都给个外姓人摆布,孟端方这般大胜,也就离着收复京都不远了,日后无论他是否登基,也都对得起李家祖先了。

“辛苦了辛苦了,咱们一定要好好犒劳你们!”李见珅并没有王爷的架子,反倒与当初一样,如同朋友般交谈。

孟端方看了眼王爷身边的长兄,如今定安伯府里,父亲与长兄在王爷身边当文官,而他因为执拗一心出去拼搏,到让家里文武双全了。

“此次大胜,下官不敢贪功,若没有豫郡王在暗中相助,京都那边的消息也不容易传的出来,再则广郡王与丞相本就有心结,斗了那么久要在一日之间放下成见,互为盟军,简直天方夜谭,到给了我们不少的可乘之机。”孟端方谦虚的解释道。

“郡王劳心了。”李见珅感慨的说道,当初皇室宗亲离开京都的很少,豫郡王一向保持中立,两位先皇在世的时候他就忠于皇室,后来京都沦陷,他便只管刑部,并不参与党争,丞相用起来也很是放心,但是到底还是李家人呢。

“想想京都拿下之后,咱们大摇大摆的进城,啧啧…”庄晋元大笑道:“我这个与肃宁侯府断绝关系的乱臣贼子,到要看看他们的脸色。”

孟霍然安慰似的拍了拍庄晋元的肩头,肃宁侯府为了保全与庄晋元断绝关系,必定是迫不得已,只是庄晋元的母亲被其连累,如今还在尼姑庵中。

“算算日子,付宁准父子这段时间怕也是要回来了,前几日来的捷报,他们大挫胡人十万骑兵,可是大胜!”李见珅转头对孟端方道。

孟端方果然欣喜,这般算来,他们这几个儿时的玩伴再过不久便能聚到一起了。

“等付宁准回来,都上我府上喝酒吧。”一直都不说话的陌篱看了眼孟端方,含着淡淡的炫耀道:“去年相思与我酿的酒,今年到是可以喝了。”

庄晋元与孟端方顿时面露愤愤之色。

陌篱根本不理会,反而向着李见珅告罪道:“一会儿酒楼接风,下官就不去了,相思近来想吃丰记的酱鸭,我今儿答应给她带回去,时候不早了,也该去排队了。”

李见珅指着他笑骂道:“你就不能让个下人去买么?端方回来,你连杯水酒都不敬?”

陌篱立刻摆手道:“那怎得一样,还是我亲自去买才好,至于水酒一杯,过几日宁准回来,总是要聚的,不差这一时。”

说着话,他还特别对着孟端方道:“二舅哥不会介意吧。”

孟端方只觉着满嘴里苦涩,却还强装镇定道:“哪里话,妹夫疼惜我妹妹,我高兴还来不及。”

陌篱又说了几句好话,就当真转头上了自家的马车走了。

孟端方心里一阵的不痛快,进了酒楼便要拉着兄长不醉不归。

这头陌篱还真就排了长队,老老实实的买了酱鸭回到府中,他只要一想到孟端方那时的表情心中就是一乐,上辈子相思与孟端方没有交际,到让他没想到,这辈子的安排居然会多了两个窥视相思的男人,这叫他极度不满,好在相思的心思一直都在他身上,他也就小打小闹时不时刺激他们一下,到也没有下狠手的想法。

将酱鸭递给尔西,让他亲自去厨房装盘,陌篱换了大衣裳进了正房,孟端方再怎么说都是相思的堂兄,今儿回来,他总要告诉一声。

还没等他在门口唤她,他就听见里头传来孩子的笑声,他略微一想,便知道是相思的四弟,那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孩子,唯一的依靠也就是一个老姨娘还有相思这里了。

那孩子懂事乖巧,就算陌篱不喜旁人接近相思,也对他生不出厌恶之心,有时候他在家的时候还会指导这孩子启蒙的功课,相处之下他也算当做半个儿子教。

眼眸柔和,陌篱开始考虑要不要再过一年就停了自己吃的避孕药,相思有多喜欢孩子,他上辈子就看的出来,只是生孩子太过伤身,若是可以他到希望相思只生一个,无论男女。

“上元灯会喜相逢,东家娃娃穿红兜,西家娃娃提灯笼…”

一首熟悉的歌声从里头飘了出来,陌篱先还在笑,这会儿表情慢慢淡了下来,眼底也涌上了一丝疑惑。

这歌声明显就是相思所唱,可这首歌曾是他院中老嬷嬷在他的小时候自己编着唱的,上辈子相思与那老嬷嬷相处不错,老嬷嬷也就经常说起他小时候的事情,这首上元灯会,便是那时候相思学会的,之后经常用来拿他逗趣…

这辈子那个老嬷嬷早就被他带出去颐养天年了,他不希望日后府中的变动会对上辈子对他好的下人们带来伤害,就一早将人都移了出去,相思根本不可能认识她,那么这首歌是谁教给相思的呢?

陌篱第一个反应就是,是不是有人利用了老嬷嬷,想要伤害相思对付他。

第两百章

那首童谣陌篱压根还没想明白,付宁准就带着人意气风发的回了燕州,胡人自是猖狂,可在面对火器上头,那就是喂到野狗嘴边的包子——白给,付宁准的老爹之前被丞相的人坑害,一度失踪,隐藏踪迹,如今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大战一场,当然不会留情,直炸的那些胡人哭爹喊娘,满嘴胡话,恨不得长出一对儿翅膀飞回草原。

付宁准跟着他爹当然也得了不少机会,年轻人心思毕竟活络,在这几场大战之中,付宁准也算大放光彩,尤其是利用火器上头,他比他爹还有经验,手段层出不穷。可以预见,日后在与丞相等人的对战之中,火器的灵活应用,将会成为燕军的制胜法宝。

又是得胜的一支军队,百姓人从不吝惜对他们表达感激与崇敬,燕州的大街上再一次成为庆贺胜利的海洋,一大波的人群犹如海浪一般涌向城门,只留下大军可以进城的位置。

三个月后,孟端方与付宁准手下的军队合力,一路凭借孟端方勇猛与付宁准灵活运用火器的本事,过五关斩六将,将广郡王一路人马逼回其封地,而将丞相好不容易集结起的杂兵打成散沙,几乎没有一战之力。

如此劲头,简直就是势如破竹,再加上丞相的势力在与广郡王多年征战之下早就如同强弩之末,无论军事、经济还有民生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一开始的裂痕细微,恐怕看不出来,可是漏洞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几乎算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于是内忧外患让本就年纪不小的丞相,越发吃力,就连他最欣赏的孙子韦七公子的协助之下,也无法力挽狂澜,京都破城,已然成为既定的结局。

“什么?守凉州的卫四风居然叛逃了?”

皇宫御书房之内,传来丞相暴怒的声音,接着似乎又有什么东西被扔在地上摔的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