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此事,袁氏也走过来,轻声询问,“那罗姑娘去世了?”

老太太连连叹气:“才十几岁的姑娘怎会那么短命?真正可惜,听说生得花容月貌,与琅儿很是相配呢。”

他们时发感慨,唯有骆宝樱瞪圆了眼睛,半响失魂般的问:“祖母,我怎不知我还有个姨祖母啊?”

不是寒门吗,什么时候有这样显赫的亲戚了?

第 14 章

说起卫家。

卫老爷子历经三朝不倒,到得这代,更是位极人臣,不止被封为为太子太师,更是吏部尚书,百官之首,那是真真正正的名门望族。

可骆家呢?

骆宝樱想破脑袋也不能把两家联系在一起。

老太太噗嗤发笑,招手叫她过来,细细说道:“你去沧州时年纪尚小,自然不知,你这姨祖母呢,生得极为漂亮的,往前在咱们澄县,那是独一枝花…”正说着,骆宝樟也来了,她自从被罚抄女诫之后,言行举止很是谨慎,不曾再惹长辈生气,故而老太太瞧见,也叫她坐着听。

原来老太太尚是小姑娘时,祖籍在澄县,有个堂姐便是现在的卫老夫人,两家就住在隔壁,家中都有几十亩良田,日子无忧无虑,直到有一日堂姐的父亲考上举人,才渐渐疏远。

说起来,全是那堂姐的母亲为人尖酸刻薄,生怕丈夫有了功名,被别人占便宜,老太太的父母又是有骨气的,自然不愿看她脸色,等到堂姐父亲随后考上进士,一家搬至京城,更是渺无音讯了。

再次相逢,还是堂姐惦念幼时情谊,主动寻到他们家,那时她母亲已然去世,自然也就管不了那么多。

老太太留堂姐住了好几日,才又分开,此后,两家便不曾断了联系。

至于那堂姐为何会嫁与卫老爷子,那又是另一桩事情,无非是才子佳人,一见钟情,老太太如是说,并不曾细讲。倒是骆宝樟听得如痴如醉,想那姨祖母也是寒门出身,竟能嫁入望族,可见生得漂亮,还是顺通无阻的。

唯有骆宝樱听出其中的含糊,虽然她不知卫家有一门姓骆的亲戚,可卫老夫人俞氏是继室,她是知道的。

卫家大爷,二爷都是原配所出,唯有去世的三爷是俞氏亲生,那卫琅便是她唯一有血脉的孙儿了。

也是她的光彩,毕竟卫家年轻一辈中,无人能出其右。

难怪老太太也亲热的称呼卫琅为琅儿呢,若换做卫大公子,卫二公子,你瞧瞧她会不会这样说。

不过其中尚有些不能理解的地方,上回罗天驰来湖州,就不见他们提起,骆宝樱正当想找个借口询问,骆宝樟耐不住已开口:“我记得在江家,听说那罗公子的姐姐去世了,也应当是这个年纪,莫非与表哥定亲的,便是她?”

都是姓罗,又正好去世,确实叫人疑惑。

也委实怪卫老夫人当初写信,没有炫耀的心,只顺道说定了个满意的孙儿媳,想着到时他们去,再行介绍,故而骆家人只知道姓罗,别的一概不知。

老太太脑筋转得没那么快,问道:“哪位罗公子?”

“宜春侯,十三岁的侯爷。”骆昀同母亲解释,“上回与江家表公子一起来做客的。”

老太太哦了声:“原也相配,卫家这等家世,寻个侯府姑娘,算得什么?别说琅儿了,老爷子疼成什么样的,便是公主也不在话下。”

满嘴称赞卫琅,骆宝樱暗自腹诽,瞧瞧这口气,都没见到人呢,就知道配不配了?要说家世,她表哥可是太子,那是大梁未来的皇帝,便是卫家,能比得上吗?呸,谁高攀还难说!

不过想到现在的身份,她又蔫了,再无精神提一句话,不像骆宝樟,耐心的听老太太回忆旧情。

从上房出来,她瞧着湛蓝的天空,那样空阔高远,遥不可及,就好像远在天边的京都,远在京都的他。

此后,便是见到,也得叫声表哥了吧?

呵呵,她突然笑起来。

那神情极是古怪。

蓝翎与紫芙看在眼里,不知所措。

九岁的小姑娘在想什么,其实也是很难猜到的。

江老爷指使下属弹劾骆昀疏忽职守,在十月却换来了一位金大人,这金大人公正严明,被称为在世包公,不用挑明便知,谁也难以贿赂。

此来乃是为湖州以及周边地区遭受水灾与盗匪一事。

原来背黑锅的最好人选当然是骆昀,可江老爷见到金大人,便知晓不好,毕竟不过是桩小事,凭他在朝中的地位,皇上只消看到,天枰一早就偏向他,到时再找些证据扣在骆昀头上,任他插翅也难飞。

谁想到太子会横插一手。

江老爷对他深恶痛绝,因太子与皇帝做事风格相差甚大,对他们这些老臣是极有危害的,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然而就这件事上却也莫可奈何,毕竟人都派来了,那定是皇上首肯。

偏偏骆昀又将盗匪一网打尽,处理的十分干脆。

金大人皮笑肉不笑:“倒不知弹劾骆知府的人是否瞎了眼睛?还请江大人将此人押解至衙门,好让本官亲自审理。”

“不过是个蠢蛋,何劳大人动手。”江老爷背生凉意,瞬间就决定要将那属下封口,“他与骆知府有过节,想必是借机报复,此等人,打一百杖子都是便宜他。”转而吩咐手下,“将人押来!”

手下瞧见眼色,便知如何做,迅速退了下去。

金大人瞧在眼里,心知肚明,江老爷在湖州乃地头蛇,看来必是他从中作梗,难怪太子要派他前来,江老爷与别的一干臣子背地里勾结,一早碍太子的眼睛了,趁着此行,他得探探这儿的老底。

两派明争暗斗,骆昀渔翁得利,皇上亲自点名嘉奖,升迁至京都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骆府喜气洋洋,有人却暗自垂泪。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呐。

骆宝樱坐在老太太身侧,瞧着跪在地上给老太太捶腿的金姨娘,只见那手腕纤细若柳条,迎风欲折,当真是楚楚可怜。

但凡金姨娘还有些底气,都不会来此低声下气,实在是骆昀好久不去她那里。

独守空房委实难耐。

老太太腿都被她敲麻了,看向对面几个孙儿,孙女,皱眉道:“起来罢,我这有丫头敲腿呢,你敲什么?有这功夫,不若去做几双鞋,不若多看看书,说起来你好歹也是知县家里的,一手字还没有玉扇写得好!”

金姨娘嘴角一牵,暗道玉扇写字有什么用,难道还想骆昀给她指点呢?生得这等丑样,要不是老太太,谁还记得,可嘴里却道:“我这几日给您做了抹额,字还不曾有空练。”说罢取出抹额,给老太太看。

倒是精致,酱色的料子上绣着松柏灵芝,正中间点缀着几颗珍珠,老太太有些意动,论到女红,金姨娘是真有一手,当然袁氏也不错,可袁氏掌管着家,并没什么闲工夫孝敬她这婆婆,但金姨娘的东西,老太太能要?

若她疼骆宝樟倒也算了,可这孙女儿在她心里的地位并不高,不如那三个,老太太一摆手:“我天天打叶子牌,带这作甚,你快些走罢,一会儿老爷见到你,又要生气,你只要不犯错,知晓事理,老爷总会想到你的。”

没有起到作用,金姨娘满心失望的退下。

看着她的背影,立在老太太身后的玉扇面无表情,只给老太太又倒了一盏才泡好的香茶。

一日里,总有戏看,哪怕是这样的小户人家呢,骆宝樱心想要说干净,可真没有比他们宜春侯府更干净的了,因只就他们姐弟二人,没什么罅隙,那些下人,当着主子的面,又哪个敢把龌蹉露出来?

她叹口气,捏捏自己的脸,在心里喊,醒来醒来。

真希望这是一个梦!

瞧她那傻样儿,骆元昭嘴角一挑,伸手也来捏她:“干什么?瞌睡了?”

今日难得休息,他就坐在她身边,骆宝樱摇摇头,又点点头:“有点儿,这两日天冷,睡得没有以前好。”

夏天没冰,冬天没什么炭,换得父亲两袖清风的美名!

骆宝樱搓搓手,感觉自己都要长冻疮了。

骆元昭瞧在眼里,等到出来,从袖子里摸出一个蝴蝶戏花的铜制手炉给她,上头还带着一条细细的银链。

瞧着这,骆宝樱眼睛都弯了,喜滋滋道:“送我的啊?”

“不送你送谁?”骆元昭好笑,又没有别人。

骆宝樱一把抱在怀里,嘟着嘴道:“我看见她们好像都有呢,许是以前冬天就买好的,母亲说,过两日也给我去买一个…”她挽住骆元昭的手,“还是哥哥好,我现在也有一个了!”

手炉暖烘烘的,好像她的心。

骆元昭摸摸她脑袋:“你在这里还没有过过冬,我也是怕你冷,回来时在铺子买的,还有些炭,等会送去你那里。”

“炭啊,”骆宝樱眨眨眼睛,“你可给祖母买了?”

“祖母不怕冷,一身肉,只怕热,哪里像你那么小,定是怕冷的。”

俊秀无双的少年,嘴里竟吐出这种话,骆宝樱噗嗤笑起来:“你竟然这么说祖母!”

“祖母自己说得,有什么?”骆元昭双手抱在胸口,“再说,这是我的银子,我买什么送谁,谁也管不着。”

这话说得骆宝樱心花怒放,挽着他直喊好哥哥,好似回到以前,有家人特别疼的日子。两人正说笑,只见有小厮走过来,手里拿着信,说是华榛写给他的,骆元昭接过来一看,脸色略沉。

骆宝樱个头矮,踮起脚看不到,跳起来也看不清,急着问道:“他写什么了?”

第 15 章

华榛个性刚烈,不是含含糊糊的人,突然写信来定是有事。

骆元昭并不给她看,将信放回袖子道:“我去与他见一面。”

这就奇怪了,不光明正大的来府里做客,却是喊他出去,骆宝樱拉住哥哥:“有什么事儿?”

“没什么,他要去京都,与我告别。”

不像罗天驰,因想着骆昀调任,多待几日也不行,急匆匆就走了,华榛难得来姑母家里,江夫人盛情挽留,他便多住了一阵子,一直待到十月,如今正是要回去的时候。

若是道别,也是人之常情,两人来往算是朋友,只骆宝樱不是小姑娘,哪里肯信,说道:“我跟你一起去!”

小手抓住袖子不放,抓的死死的,骆元昭哄道:“你去干什么,咱们男儿说话,你在旁不方便。乖,我一会儿就回来,到时给你带吴记的点心吃。”

骆宝樱不为所动,耍赖道:“我就要去嘛,哥哥,我许久不出门了,好闷。”

她担心自己的个头,一直胃口很好,如今总算有效果,脸颊变得丰盈了白里透红,活像个桃子,眼睛又生得好,水盈盈的,一撒娇那声音跟蜜一样甜。骆元昭素来疼她,不忍心拒绝,只得叹口气道:“算了,便带你去。”

只是三言两语解决的问题,怕什么呢?

他与老太太说一声,便同骆宝樱出去了。

湖州水多,那街头小巷,到处都是河流,令人想起樊川居士所写,“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此地只怕比二十四桥还多。骆宝樱跟在骆元昭的身侧,踩在青石小路上,想起细雨飘飞时,别有一番江南意境,心道与京都比,还是有优点的。

看来在任何一处住久了,都有些感情。

兄妹两个走得盏茶功夫,来到一处安静之地,周围行人甚少,有条雕刻石狮的小桥横亘河上,像弯弯的月亮。

上头站着一位少年,身穿墨色锦袍,长身玉立,小小年纪已经显出不凡的英武。

骆元昭低声与骆宝樱道:“你在这里等着。”

骆宝樱点点头,站在桥下。

华榛看到骆元昭从那头过来,眼眸眯了起来,上上下下审视他,实在不明白,到底他哪里来的傲气,竟然看不上江丽宛!他那表妹论起来,生得不差,家世也摆在那里,配他配不上吗?

如今为他,天天梨花带雨。

两人走到桥中间,华榛开门见山:“我表妹看中你,是你的福气,你推三阻四作甚?”

原来江丽宛都与他说了,骆元昭好几次拒绝于她,分明是没放在眼里。

华榛年少轻狂,自以为能帮助表妹,这不自告奋勇来了。

骆元昭听到耳朵里,只觉可笑,挑眉道:“福气是福气,可我未必要接受,不是吗?”

“你…”华榛大怒,“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罚酒已然吃过了。”骆元昭淡淡道,“托你们的福,叫我连累父亲。”

华榛没听明白,皱眉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他剑眉星目,并没有遮掩的地方,骆元昭审视他一眼,暗道莫非他并不知江老爷的行径?犹豫间,华榛一腔话仿若炒豆子般爆出来:“依你们骆家的家世,我就不信你能娶到比表妹还要出众的姑娘了,我劝你最好识相一点,既知是福气,不凡就接受,也省得将来后悔。至于骆老爷那里,但凡你愿意,男子汉大丈夫,还怕不能说服你父亲吗?若有我帮忙的地方,你也可开口。”

仍是一厢情愿叫他娶江丽宛。

是否侯府出来的念书少,听不懂人话?骆元昭已有几分生气,他容貌俊秀,粗看有几分女子的秀丽,身材也不够伟岸,可内里却坚如磐石,并不是轻易低头的人,略抬起下颌道:“我并不喜欢你表妹,如何娶呢?敢问华公子,假使有位姑娘家世高于你,喜欢你,你是否就一定要娶她,为那份福气?”

华榛脸沉下来:“你如何与我比?”

浑身傲气散发出来,他是堂堂临川侯府的公子,自然不必要屈就,可骆元昭怎能一样?

真是瞧不起人啊,骆宝樱竖起耳朵,一字不差都听进去,暗道华榛这臭小子,原先在她面前好像个兔子般,比罗天驰还要听话,如今敢仗势欺人,欺负她哥哥了,她提起裙角就走过去。

那里一言不合,也是剑拔弩张。

华榛见骆元昭就是不肯,手一下按在腰间长剑上:“你还真有胆气,就不怕我将你…”他瞧着下面潺潺河流,冷笑道,“将你扔下去,恐也是无人知。”

“谁说的?”骆宝樱跑过来,横插在他们中间,“你还想行凶?你就不怕你爹把你打的屁股开花!”

临川侯府的华侯爷脾气火爆,但凡府中子弟在外闯祸,都是一概不饶的,故而几个儿子,在京都很是规矩,但这事儿骆宝樱怎会知道,华榛盯着她,诧异道:“你说什么?”

“儿子在外胡闹,父亲岂会不管?不然怎说子不教,父之过!”骆宝樱把手插在腰上,“你敢拔剑出来试试?”

矮木桩似的小姑娘,明眸皓齿,便是露出龇牙咧嘴的模样,仍没有一丝的难看,只叫人觉得可爱,华榛心想,胆子不小,见到宝剑,还敢护着哥哥呢,他有心吓她,几步上前,蜣螂一声拔出长剑来。

少年身形高大,一下子窜到跟前,好像堵大山,骆宝樱不比往前鹤立鸡群,顿感压力,下意识就退了一步,

他瞬间挽了剑花,她到底是女儿家,害怕划到脸,又要往后退去,华榛一把拉住她:“不是要替你哥哥挡着吗,你跑什么?”

见妹妹被抓,骆元昭忙一伸手拉住她胳膊,喝道:“你给我放手!”

“呵,怕了吧?”华榛只垂眸盯着骆宝樱,“还敢说大话吗?”

呸,不要脸,骆宝樱实在没想到华榛竟然会欺负一个九岁的小姑娘,她不甘示弱也拿眼睛瞪他。

水汪汪的好似黑葡萄,叫人一口想吃了。

华榛忽然想到罗天驰,他竟说这姑娘像罗珍,哪里像了?罗姐姐的眼神清贵傲然,可这小姑娘呢,不过是狐假虎威,不,连老虎的威风都没有,不知道她哪里来的底气,还敢挑衅他。

两人大眼瞪小眼,骆元昭却是莫可奈何。

华榛抓得紧,他不敢用力,怕扯到妹妹,再次道:“还请华公子放手,这事儿与我妹妹无关。”

突然态度就好了。

可见手里抓着他家人,容易驯服,华榛挑眉道:“便算为你妹妹,你也得娶我表妹呢…”话说到一半,骆宝樱用力朝着他靴子踩下去,使得他嘴巴大张,再也发不出一个字。

骆宝樱趁机就从他手里逃出来。

华榛脚尖一阵剧痛,瞪着骆宝樱:“你敢踩我?”

他恼火,骆宝樱更恼,华榛于她来说,不过是个世交弟弟,她调教罗天驰时,那华榛也在旁边毕恭毕敬的听,现在却在她面前一副“我是天王老子”的模样,她瞧着就来气,刚才使出浑身的力气踩他。

痛不痛,她当然知道。

活该!

骆元昭将她护在身后,冷声道:“华公子若没有旁的事情,我便与妹妹告辞了。”

华榛握着剑柄,同样冷声道:“你日后莫后悔。”

骆元昭没有再答,牵着骆宝樱从桥上走下去,到得河边小路,他才说话:“刚才你莽撞了,我叫你等着,你不听,幸好没伤到。”

骆宝樱知道他生气,摇着他袖子道:“还不是怕他伤到哥哥,不然我定然等着的。”

骆元昭心里高兴,可仍板着脸道:“下回不准了,男儿家的事情,姑娘莫插手,你如今是年纪小…”

要是长大了,仍像之前那样,岂不是被华榛占了便宜?想想他都后怕。

见他神色严肃,骆宝樱只得答应。

态度很是乖巧,骆元昭这才展颜:“去吴记买点心,有些饿了罢?”

骆宝樱很喜欢吃,在老太太那里,除了看叶子牌就是吃,他心想这样也好,妹妹正在长身体,吃多了才会健康。

正中下怀,骆宝樱忙道:“我要吃酥油饼,还有南瓜酥,再买些绿豆糕,祖母喜欢吃呢。”

“好。”骆元昭笑着答应。

兄妹两个越走越远,华榛却不知回去如何与江丽宛交代,踌躇片刻正当要离开,却见地上掉了一方帕子,许是刚才拉拉扯扯间,从骆宝樱袖子里滑落的。

捡起来放在鼻尖,香味清淡,似有若无,这味道倒像是罗姐姐的,可这两个人言行举止实在不同,若说罗姐姐是花中牡丹,大气雍容,那这小姑娘不过是路边的小白花,完全不好比。

不过,胆子在姑娘里真算大的,想起她水汪汪的眼睛,狡黠又漂亮,他顺手把帕子收在了袖子里,扬长而去。

第 16 章

在湖州安安稳稳过了大年,冬去春来,衙门终于传来好消息,骆昀调至都察院任左佥都御史,正四品,虽是与知府平级,然却是正儿八经的京官,手中握有实权,监察各大衙门,是顶顶叫人忌惮的角色。

记忆里,原御史大人生得面向刻薄,神色阴冷,活像个阎罗王,骆宝樱觉得自家爹爹这容貌,放到都察院去,那是真正的赏心悦目了。

老太太欢天喜地的领着一众女眷去还愿,回来便叫袁氏赶紧收拾行李,因很快就要仆任,决不能耽误。

相公升迁,袁氏当然高兴,把细小琐碎处理的妥妥帖帖,这日与老太太申请钱款,说到得京都,来往的都是名门望族,别人打扮精细,她们不能失了礼数,言下之意就是不要丢人,从头到脚都要重新拾掇。

那是好大一笔钱!

需知骆昀每年的俸禄不过百来两银子,除去日常开销,人情交往,还能余几个钱?正好良田又欠收,老太太也是捉襟见肘,可没奈何,人的体面是要的,几番手抖之后,将手里的银钱全都交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