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二夫人便说哪里,称江素梅做的不错。

亲家见面,无非就是说这些。

江素梅坐了会儿,就见俞老太太来了,登时就扑了上去,她没想到,原来还请了外祖母来的。

“虫娘,你长胖了啊。”俞老太太上下打量她,“这我就放心了,原本也想来看看你,正好亲家就来请了。”

那都是老爷子的主意,老太太是无所谓,总是不会反对的。

江素梅笑道:“外祖母别挂念我,我好得很呢,再过段时间,柳州那里应会来信的。”

实在是那马平县离的太远,一来一去,得要差不多一年的功夫,当真是恼火的很,现今俞朝清只怕是才到马平县,那报平安的信送过来,又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俞老太太点头:“我晓得了,想是不会出什么事的。”

时间久了,老太太惊慌的情绪也有些淡,总是想着坏的一面,到底是不行的。

江素梅见状,安心了一些。

过得一会儿,李氏的娘家李家也来人了,还有沈珏夫妇也一同到来,看来真请了不少人呢。

不过敬王与江念梅还是没有出现。

但江素梅最近也想通了此事,为何江念梅嫁去敬王府之后,很少往府里来,其实敬王都还没来过呢,江家就跟没有这个亲家似的。

至于余文殊跟敬王这对连襟,更是不见有什么互动。

原因大概是,敬王为避嫌,怕皇帝起疑心,说起来,这人委实也小心的很,但总是好的,小心驶得万年船么。

老爷子在宴席上兴奋非常,看起来他是真的高兴,一是他原本就极为鄙视章醇这个祸害,二是,他还被章醇害得致仕。现在章醇受到了报应,对老爷子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加让他痛快的事情了!

他不止自己喝酒,还劝着几个小辈一起,到最后,醉倒了一排。

余文殊的脸颊也是绯红,看来一样喝了不少。

江素梅便让小厮扶去了二房,她之前住的地方。

那里草木正长得旺盛,青翠欲滴,间歇小花点缀其中,别有一番清新。

余文殊躺倒在床上,目光显得有几分迷离,真是有些醉了,可是这醉意染上眉眼间,平添了一些诱惑。

江素梅给他盖上被子,轻声道:“你睡一会儿,等好了,咱们再回去。”

正当要走,他一只手却伸出来,抓住她手腕,一用力就把她拉倒在了自己的胸口。

54 插手

江素梅一惊,心差点跃出来,只当他要做什么孟浪的事情。

“冷,你抱着我。”他却闭眼,慢慢吐出几个字。

这样的天,竟然会觉得冷?江素梅趴在他身上,拿手掌往他额头一探,发现那里滚热,才知他是生病了。

她小声道:“我给你多盖些,你先睡。”

余文殊已经没有反应,眉心却微微拧了起来。

她轻手轻脚下床,叫翠羽再去抱厚一些的被子,给余文殊盖上之后,命翠羽在此处照顾,她自己又去了余二夫人那儿。

“像是风寒,大概这几日劳累了,又不知是不是出汗吹了风。”江素梅询问,“要请哪位大夫来呢?”

余二夫人立时心疼的很:“定是疲乏了,早起晚归的,也不见他多休息!你就请你们江家惯用的大夫罢,应不是什么厉害的病,他身体一向硬实的。”

江素梅点点头,便让人去请了。

老太太正问地锦跟芙兰。

江素梅难得回来一趟,这二人是老太太送的,自然带了一起。

“宋妈妈去了宁县庄上了。”地锦回答,“少夫人说她自己没有空管,便让宋妈妈去,宋妈妈好像并不情愿,也无可奈何。”

老太太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怪不得没见到宋妈妈人呢,原来竟去了宁县,这丫头倒是独断,这般就遣走了她的人,连请示一下也不曾。

“可是宋妈妈做了什么?”她又问。

芙兰脸红了红,咬一下嘴唇道:“妈妈见少爷跟少夫人闹别扭,便叫奴婢去送吃的给少爷,并没有事先给少夫人知道。”

原是这样,老太太哼了一声,目光掠过二人:“那她是不是也没让你们值夜呢?”

“没有,只吩咐翠羽跟采莲轮换。”

老太太冷笑:“倒是同她娘一个德性,相公连个通房都没有的,不见余家二房只一个儿子,难不成都靠她呢?我一会儿同她讲,便说是我做主的。”

芙兰就有些紧张,她觉得与江素梅作对,实在没有什么好处:“老太太,其实也不用那么急…”

正当这会儿,有丫环来通报:“三姑爷病了,刚请了大夫呢。”

老太太一听就站了起来,前往二房那里。

大夫刚刚到,看了一会儿后走出卧房。

“如何?”余二夫人问。

“无大碍,只是风寒,恐是受凉了,又正是身心亏损的时候。”大夫接过采莲沾了墨水的笔,刷刷刷的写下方子,“只休养三四日,每日一贴药便行了。”

看大夫的样子,确实是无事,余二夫人松了一口气。

江老太太关切道:“要是一时半会儿好不了,就在这里住下罢,反正原先也是素姐儿住的,没什么不方便的。”

余二夫人道了声谢。

未免影响余文殊休息,她们挪到了堂屋,翠羽自去熬药,她以前服侍江素梅,没有少做这种事的。

老太太坐定,同余二夫人闲说几句,便抱歉的道:“定是素姐儿没有照顾好,才叫姑爷着凉,这孩子啊,到底年纪轻,还不知如何为人妻母呢。”

“都是慢慢学着的,想我刚嫁入余家也是一样,素梅已经很好了。”余二夫人个性温和。

江素梅心里便更是喜欢余二夫人,若是遇到不好的婆婆,疼惜儿子生病,只怕就会把气撒在儿媳妇头上,这种例子多得很。

幸好余二夫人不是这样的人。

老太太暗想,这丫头倒真是有福气,不比那两个差,她同余二夫人说了会儿,便让江素梅随她回去,说有话叮嘱。

老太太刚一坐下,脸色就沉了下来,严厉的看着江素梅道:“你把宋妈妈弄到庄上去了?”

“是。”江素梅知道早晚这事儿要被她晓得,自是不怕的,淡淡道,“祖母说过,宋妈妈懂农事,我觉得正好能帮着打理下,等庄上的事情办好了,她自然会回来。”

“浑说,庄上那么多人,用得上她?你挑的那些陪房原也是精通农事的,宋妈妈是我叫去扶持你的,你回去后就让她回来。你这年纪,身边哪里能少个妈妈,真要什么都细致,今儿姑爷也不会生病了!”老太太趁势就教训起她。

江素梅往常在家里,兴许要看老太太几分脸色,可嫁出去了,她不可能伏低的,尤其这种家事。她扫一眼地锦跟芙兰,老太太继续插手,可能还会让这两个丫头当通房,难道她也要同意?

“祖母,刚才母亲都说了,我什么都得慢慢学,原本也不可能样样都懂的,祖母若觉得我派宋妈妈去庄上不对,不如您问问她,是不是自己愿意的?若不是,我定会让她回的。”

宋妈妈知道依仗老太太强行回余家会有什么后果,想必她也不敢说实情,江素梅便很淡定,不然当初宋妈妈就会回江家同老太太告状了。

老太太怔了一怔,宋妈妈还能自愿去庄上?江素梅这般说,就堵了她的口了,她却不好再此事说下去。

老太太拿起茶盏喝了口茶:“我自会去核实的,不过你嫁去余家也有些日子了,怎得还不给姑爷安排个通房?总是有些不方便的日子,你做妻子的,可不能亏了丈夫。”她顿一顿,“这些话原本也不该我来说,只你现没有娘,总得要有人替你着想的。”

江素梅差点笑出来。

替她着想?以前她那么可怜的时候,也不见老太太来关心一句么,江素梅原本对她的怨念已经淡了,谁想老太太不消停,闲着无事干还来管这些!

她笑了笑:“孙女儿自己会看着办的,祖母您年纪大了,不要再操心了,养好身体,才是咱们小辈的福分啊。”

老太太顿时气得脸颊都抖了起来。

这话言下之意就是您老了,没事就操心操心自己的身体罢,小辈的事情就别管了,反正也管不了。

“好,你好。”老太太指着她,“果真翅膀长硬了啊,我的话都不听,你以后会晓得后悔的!”

江素梅没有回应,行一礼告辞走了。

地锦跟芙兰都暗地吃惊。

没想到少夫人一点不给老太太面子啊,大姑奶奶跟二姑奶奶都不曾这样的,幸好她们也没说别的坏话,不然回去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老太太回头瞧她们一眼,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跟过去啊,以后做事,自己放明白点,聪明点!”

两个丫环应一声,赶紧出去了。

江素梅见她们追来,笑了笑道:“我知是祖母的意思,你们不用解释什么。”这两个丫环也算老实,没见有什么异动,但还是得敲打两句,“宋妈妈自己愿意去庄上了,若你们哪日也想去,同我说一声,若不是,便好好的,将来与翠羽她们是一般的。”

两个丫环一阵心跳,连忙表自己的忠心。

余文殊喝了药,稍后便好了一些,他觉得住在江家并不方便,就同众人告别,还是回去了,但仍是很乏力。

江素梅看他这样子,颇为感慨。

作为男子,在外打拼不容易啊,为了一个家族的繁荣延续,他肯定付出了很多,就跟当年的余老爷子一样。

当然,里面也有他们自己的追求。

“明儿不用去衙门了罢,能请假的罢?”她询问。

“嗯,两三天可以,若是需要休息的时间长,便有些麻烦。”像他这种,只要像上级请示下,一般都是准的,若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就要亲自向皇上上奏疏了。

这就好了,她看他还是有些冷,就拿起车上备着的毯子,准备给他盖上。

他却伸手一搂她:“还是这样暖。”

她没有推却,抱住他的腰,柔声问:“比刚才好一些了么?一会儿回去,我叫厨房给你煮一碗姜汤,那个喝了会舒服很多的。”

她表现的很温柔很有耐心,余文殊看着她双眸,声音低哑的问:“真心疼我了?”

她微微一怔,又笑道:“我是你妻子,岂能不心疼你呢?快别多说话了,休息会儿,看你声音都哑了。”

妻子…

余文殊有些失望,觉得这两个字很多余,不是妻子,她难道就不心疼他了么?他转到一侧,拾起毯子往身上一盖,闭起了眼睛。

到家后,江素梅便让厨房煮姜汤,放了好些不去皮的新鲜嫩姜在里面,还有稍许葱跟大蒜。

余文殊喝下去后,只觉腹中一股滚热,第二天起来,就好了不少了。

只休息两日,便已经痊愈。

气候渐渐凉了,初秋来临,常常在傍晚,院子里就堆积了落叶,此时,她给姜氏做得鞋子已经完工,与余文君一起送去给了姜氏。

姜氏十分喜欢,当时就换在了脚上,笑道:“这花样可真漂亮,两双我会轮换着穿的。”又请她们吃点心。

姜氏虽然身子不好,却喜欢亲自指导下人做一些精致的吃食。

每一样都很好吃,三个人说说笑笑,便要到天黑了。

江素梅回去,刚到门口,就见宝珠上来,笑着道:“少夫人,少爷一回来就在踢蹴鞠呢,可好玩了!”

江素梅奇怪,以前没见余文殊玩这个么,印象里,他好似只喜欢射箭,或者练一练剑术,要么看书,也就这三样兴趣了。

今儿怎么会玩蹴鞠呢?

55 君臣蹴鞠赛

正想着,一个球就滚到了脚下,她捡起来一看,这球还真精巧,跟将来的足球没多少区别呢。

她一时兴起,把球放下,用力一踢,那球就跳起来,飞向了半空,丫环们发出惊呼,她却兴奋的笑起来:“弹力很好呀!”

球一会儿又落下,“咕噜咕噜”往前滚去。

余文殊穿着一套葱白色的短打,显得很是精神,他往前走几步,用脚挡住球,笑问道:“去大嫂那儿做什么了,只当你晚饭也不回来吃。”

“那双鞋子我前几日不是做好了么,与文君一起送与大嫂,讲了会儿话,才发现天都晚了。”她好奇的问,“你怎么突然玩这个呢?”

“皇上心情大好,命我们几个休沐日陪同。”余文殊无奈,“我对此颇为生疏了,便先练一练。”

他原是不想去的,难得在家一日,不陪着妻子,却要去宫里,有什么意思,只皇帝点名不好违抗罢了。

江素梅微微皱眉。

这皇帝又在搞什么鬼啊,竟然要与大臣玩蹴鞠,是为拉近关系,还是说真得只为纯粹的娱乐?

“还叫了谁呢?”她问。

余文殊踢着蹴鞠,一边跑一边道:“有七个人呢。”又笑,“我说出来,你也不认识。”

“那倒也是。”江素梅笑道,“你是要再练一会儿么?”

他抬头看看天色:“算了,明儿再说罢。”他拿起球,“叫她们摆饭,我去换身衣服。”

江素梅便让丫环准备。

他很快就换了一套青莲色的家常便服出来,头发随意用丝带挽着,一半从右肩垂落,看上去清俊儒雅。

说起来,他的衣服还真的很多,江素梅心想,颜色各异,浓烈的,清淡的都有,料子也是五花八门,果真是有钱人家,比她一个女儿家的还要多。

幸好她嫁过来,当时赶制了二十套,不然比起来,寒碜的很。

二人用饭,吃到一半,江素梅忽地道:“皇上以前可与人玩过蹴鞠?”

“嗯,皇上年少时便很喜欢,只是当时…”他顿一顿,“先帝并不喜,听祖父说,先帝还把宫里的蹴鞠全都没收,怕几位皇子玩物丧志。”

所以现在先帝已经去世,皇帝又清除了他眼中的障碍,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皇帝大为放松,才又玩起了蹴鞠。

江素梅点点头,叮嘱道:“你小心些呀,千万别被人砸到脸。”

这样一张脸要是被伤了,可不好看。

看她一本正经,余文殊淡淡道:“自然,我只管砸别人。”

江素梅憋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隔了一日,便到休沐日,余文殊大早上的就起来,同她吃过饭,向余二夫人请安后便去了宫里。

今儿这七个人,除了他,有两个来自翰林院,有两个来自吏部,一个来自礼部,还有一个是杨肃。

想必会很热闹。

他整一整衣衫,随小太监前往保和殿。

保和殿是皇帝赐宴藩王的场所,平常一般空闲,殿门前有一处很大的场地,此时已经用扎着彩绳的竹竿立作了球门。

皇帝正在那里等着。

余文殊到的时候,已经有四个人了,分别站于皇帝身侧,他上前行跪拜礼。

皇帝今日也没有穿龙袍,只穿了一身绣有龙纹的短打,见到余文殊,手一挥,爽朗笑道:“今日不拘君臣,都放松些。”一边就让小太监给他送上一套绯红色的短打。

余文殊往前一看,已经有一个人穿上了,那个人是翰林侍讲,姓施,名友同,比他大了七岁,当年殿试,被提为探花。

他笑问:“舒玉兄,你是与我一队么?”

施友同脸上看不出愿不愿意,只回答:“皇上按先后顺序排的,你是与我一队,还有尚未到的两位,也是咱们同队的。”

“哦!”余文殊挑眉,“那皇上可是咱们的对手了,不容易应付呀!”

皇上哈哈笑起来:“不能不战而败。”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二人同时回答。

皇上很满意。

最后来的二人,一人是杨肃,一人是礼部郎中宋佑。

他们四人便是一队了。

皇上叫众人各自热身一下,便命赵桂当裁判,两队进行蹴鞠比赛,赢的一队,每人可获白银二十两。

不是什么巨款,只是彩头,叫人高兴一下罢了。

一刻钟过后,皇帝那队当先进了一球,自然是皇帝进的,第一个球,谁敢抢呢,众人心知肚明,虽说也不能打马虎眼,随便糊弄,让皇帝那队轻松赢得胜利,可该让的还是得让,只不过做得不明显而已。

当然,皇帝本来的球艺也是很好的,毕竟是他的爱好么,就是他队里除了程顺还算熟练外,其他二人都不甚擅长。

反观余文殊这一队伍,余文殊少时是玩过的,勉强过关,杨肃家里世代都出高手,他便也很厉害。令施友同是个奇人,自幼不爱念书,就喜弹琴击筑,斗鸡走狗,这样的还能当探花,可见他的天赋惊人,球艺自也是超凡的。

故而,皇帝那队其实更困难一些。

八个人很快就踢出了一身汗。

坤宁宫里,刘氏正与永和公主说话,她二人相好,常在一处,刘氏听皇上前几日有稍许咳嗽,便命人熬了秋梨膏。

永和公主听说,笑道:“姐姐对皇上真好,皇上定是要高兴极了,姐姐是要亲自送去么。”

刘氏摇头:“怕打搅他,还是让映山送过去罢。”

映山是在她跟前服侍的太监,忙道:“今儿皇上也不在批阅奏疏,小的听说皇上在与几位大人玩蹴鞠,还请赵桂当裁判的。”

永和公主眼睛一亮,拍手道:“真有意思,姐姐,咱们去看看罢,皇上一向喜蹴鞠,踢的很好,定能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