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中注定/杯具的逆袭人生上一章:返回列表
  • 命中注定/杯具的逆袭人生下一章:第 2 章

命中注定/杯具的逆袭人生 作者:寻香踪

吕多多历经坎坷,尝尽酸楚,她始终坚信,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会把自己视若珍宝。

赵宁肃玩世不恭,历尽繁花,他没有料到,世上会有这么一个人,会让他疼入心坎。

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你的命中注定,坚持,你会遇见他。

这是我第一篇公之于众的言情故事,一个励志小故事,希望大家支持。感兴趣的话请收藏一个吧。

内容标签: 都市情缘 欢喜冤家

主角:吕多多,赵宁肃 ┃ 配角:张睿,杨茜,吕玲玲 ┃ 其它:励志,斗极品,寻香踪

第1章 多余的妹子

从出生起,吕多多似乎就是个悲剧。她妈怀她的时候,已经是第三胎了,她前面有两个姐姐,她爸吕建民虽然当过兵,参加过抗越自卫反击战,还是入党积极分子,思想觉悟却不怎么高,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生了两个女儿,还想要个儿子。为此,吕多多妈妈丢了供销社营业员的铁饭碗。

吕多多出生前,种种迹象表明,这将是个儿子。民间常言“酸儿辣女”,吕多多她妈程春兰怀她的时候,特别嗜酸,那个年代,物质还比较匮乏,那会儿橘子才刚开花,哪里找得到酸东西,她爸就写了信给北方的战友,托人家从北方买山楂干寄过来给媳妇吃。结果费了恁么大周折,生下来还是个女儿,气得吕建民要把这个女儿扔掉。

但是之前两口子已经高调宣扬过要生儿子了,还没出生,就提早住到医院待产了,还把吕建民的老母亲吕老太太从乡下叫过来伺候月子,这生下来要是扔了,该如何跟人们交待。平心而论,吕多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很水灵的,因为吕建民舍得花本钱给儿子,程春兰没少吃滋补品,吕多多生下来时白白胖胖的,非常漂亮的一个娃儿。吕多多这辈子得到父亲宠爱最多的时候,就是在她还没有出生之前的岁月,可惜她完全没知觉。

吕建民看着水灵灵的吕多多,却愁云惨淡,越看怒火越盛,都恨不得要掐死去。吕老太太是吃苦过来的人,自己经历的是人多力量大鼓励生育的年代,所以并不觉得三个女儿怎么就多了,孙女儿也不见得有多可恶,只是觉得这孩子怪可怜可爱的。

吕多多刚满月,就被伺候完月子的奶奶抱着回了乡下。因为吕建民说,程春兰要去摆摊做生意,没时间奶孩子。没办法,程春兰丢了铁饭碗,一家子那么大,全靠着吕建民一个汽运公司司机的收入,实在是有点吃紧。程春兰是供销社出来的,会做生意,这些年正好陆续有人下海经商,程春兰便被迫赶了这股下海潮,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个体户。两口子一忙起来,就把吕多多给遗忘了。

吕多多被爷爷奶奶用米糊糊养大,在乡下一呆就是六年,期间父母几乎都遗忘了还有这么个三女儿。这期间她妈又生了第四胎,是一对龙凤胎,吕建民笑得见牙不见眼,虽然对多了一个搭头的小女儿不太满意,但是那个带把的儿子把这点点不满意全都消融掉了,太好了,终于有儿子了,吕家终于有后了。

吕建民因此丢了运输公司的工作,还被罚了老大一笔钱,家里的家具几乎全都被搬空了,但是他满不在乎,媳妇程春兰摆水果摊都干得不错,他自己是个顶有手艺的司机,还怕饿着吗?

那个年代的司机,可不比现在的司机,现在几乎是个人都会开车,那会儿要学开车,可是很难寻到门路的,吕建民的开车技术,是在部队里学的,那是实打实的真实水平,比那些野路子的司机可要强多了。所以一丢了工作,他就东拼西凑买了辆小四轮跑运输去了。

程春兰生了对双胞胎,吕建民又要跑运输,水果摊暂时是摆不成了。家里欠了一屁股债,生活日渐困顿,没办法,两口子只好把吕老太太请来照顾孩子,程春兰好抽空继续摆摊。两岁多的吕多多便扔给了乡下的爷爷照看。要说吕建民为什么不把吕多多顺便也接回来呢,他觉得两岁多的孩子也需要人照顾,老太太如果把吕多多带回来了,就要照顾三个孩子,自己的宝贝儿子就受不到最好的照顾了,所以就把吕多多留在了乡下。

吕多多小时候对自己家都没什么印象,以为爷爷奶奶家就是自己家,偶尔她爷上街,带着她回家去看看,她都不习惯,催着爷爷赶紧带她回家去。为此,也没少被父母奚落,被姐姐们嘲笑。

吕多多长到六岁,一直都没有名字,她爸妈管她叫多妹子,大家就都叫她多妹子。六岁这年,爷爷患了重病,老人家中风了。一天早上,爷爷起来上厕所,发现站不稳,赶紧叫多多来扶,吕多多飞快从床上跳下来,把爷爷扶到床上,又赤着脚去隔壁邻居家叫人帮忙,邻居帮忙叫来了赤脚医生。爷爷已经说不清话了,大家手忙脚乱将他送到医院,诊断出来是高血压引起的脑血栓,中度中风,出院之后,行动变得非常不便利,奶奶撇下孙子孙女,回家照顾老伴去了。

程春兰只好把双胞胎送去托儿所。大家才想起来吕多多也该上学了,奶奶把她送回家来,大家又想起来她还没上户口呢,大名都没有。吕建民自己懒得管,没户口就没户口,上不上学有什么关系,一个多出来的丫头!

她妈便托了自己在民政局上班的大哥帮吕多多上户口,吕多多她大舅就问:“三丫头要起个什么名字?”吕建民不耐烦地答:“取什么名字,就叫吕多妹!”大舅到底还是有点文化的,觉得这名字太过草率,便给登记了个吕多多的名字。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好歹比多妹要强多了。为此,吕多多懂事后非常感谢她大舅。

吕多多在乡下跟着爷爷奶奶的时候,老人家没钱,又不怎么舍得,吃的没什么营养,加之她又特别好动,跟个男孩子似的爬上爬下,长得又黑又瘦。完全没有她大姐吕程程和二姐吕玲玲白皙水灵,她妈说她是个非洲难民,于是全家人包括两岁多的弟弟吕金龙都管她叫“非洲难民”。

吕多多回来之后特别能吃。因为程春兰卖水果,家里总有无数被磕碰坏或者没来得及卖出去开始烂掉的水果,姐姐弟弟妹妹们都吃到不爱吃,专拣好的吃。吕多多对这些毫不嫌弃,有什么吃什么,她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学会了老人的俭约,特别惜物,烂水果有什么要紧,把烂掉的部分挖掉就能吃了。

结果就这些破梨烂蕉的,渐渐把吕多多养成了个小胖子,她跟气球似的一点点被吹起来。吕建民瞧不上这个又黑又丑的丫头,哪里像他的女儿,他家女儿儿子哪个不是漂漂亮亮的,出去了让人艳羡的?唯独这个,走在一起,别人都说是捡的。于是吕建民一看见吕多多,就叹气摇头:长得这么丑,将来怎么嫁得出去呢。就连吕金龙也学着他爸的样子摇头:长得这么胖,你将来要怎么办哟!

每到这个时候,吕多多就有些无助地看着妈妈程春兰。程春兰正在收拾水果箱子,将坏掉的和磕伤的都拣出来,放在一边,让自己家人解决掉。通常,这样的果子,吕金龙是不吃的,他要吃最大最好的,吕程程和吕玲玲会在这堆果子里把磕伤最轻的拣出去,洗洗吃了,剩下的磕伤较严重或者坏掉的果子,就都是吕多多的了。

程春兰说:“你们不吃都扔了?全都是钱买回来的,别人家想吃也吃不到。这么好的香蕉苹果,我们小的时候,别说好的,就是烂的也没有见过啊,到处去挖茅草根解馋,这总比茅草根强多了吧…”一边絮絮叨叨念她小时候的苦难经,这些经吕多多从小听到大,姐姐弟弟都当耳旁风。

吕多多默默把妈妈清出来的果子拿过来,先将烂得最厉害的挑出来,用刀子细心地坏掉的部分切掉,然后将皮削掉,切成一块一块,放在碗里慢慢吃。对了,还有一个小家伙也会跟着她一起消耗,那就是家里的老五——吕银凤。

吕银凤是比吕多多更缺乏存在的孩子,虽然她的名字比吕多多的要贵气多了,但这只是用来衬托吕金龙的。因为家里子女多,她又跟金龙一边儿大,难免照顾不过来,这个受忽略的孩子,虽然长得比吕多多像吕家人多了,但是性格比吕多多要内向怯懦得多。吕多多看着这个小小的怯生生的妹妹,涌起一股做姐姐的豪情,将这个妹妹纳入了自己的羽翼下。虽然她自己那羽翼也单薄得可怜。

第2章 暴力的老子

吕家五个子女,最受吕建民宠爱的当然是宝贝儿子吕金龙,其次便是二女儿吕玲玲,因为吕玲玲长得最像他,脾气性格也像他,父女两个十分投缘。尤其是姐妹三个都上学之后,那高下立分,吕玲玲是姐妹几个中最聪明的,学习成绩也是最好的。吕程程的学习也还马虎,唯有吕多多,用吕建民的话来说,那就是个木头疙瘩,死不开窍!

其实这也不怪吕多多,吕多多并不笨,她不过是比两个姐姐少上了一年学,吕建民为了省钱,没给吕多多上学前班,直接给塞到一年级去了。当时那个年代,小学生上学还不像现在这么严格,非要上完学前班才能上小学。吕多多有个堂姑在学校教书,吕建民就托了自己这个堂妹说情,把三丫头塞到小学部去了。其实吕建民并不差那点钱,但他就是不肯为这个女儿多花一分钱。

就这样,六岁的吕多多一上学就跳级,大字不识的她和一群早就学过拼音和数字的孩子一起,高下自然立分。吕多多刚开始跟着滥竽充数上了一个月学,没被老师发现她的问题,直到有一次,吕多多被叫上黑板听写生字,就立即原形毕露了。

语文老师说:“m-a-ma,妈妈的‘妈’。”

吕多多傻眼了,写不出来。语文老师先用教棍敲她的手心以示惩戒,然后用教棍在黑板上比划怎么写,吕多多早就被那两棍子打得又惊又怕,哪里还能看得出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什么。语文老师教了三遍,吕多多还是一笔不动,老师就火啦,咚的一声,就一棍子敲在吕多多脑壳上了。那一棍子着实不轻,还肿了老大一块。

那会儿体罚还是件非常常见的事,吕多多被老师打肿了脑袋,除了跟父母哭诉反而遭到一顿训斥外,别无他获,因为那个年代的父母都觉得,老师打学生,天经地义,谁叫你不好好学习,谁叫你不听老师话。

从那以后,吕多多反而被那一棍子敲开了窍,她学会了不跟父母诉苦告状,学习也进步明显,再也没有被老师的教棍敲过。到小学三年级时,她已经成为班里的尖子生。但是她长得不漂亮,又不是教师子女,所以三好学生奖状永远也没她的份。而她的大姐吕程程能歌善舞,二姐吕玲玲漂亮聪明,每年都能捧回金灿灿的奖状。

吕多多家堂屋里那面墙上,贴满了两个姐姐的奖状,家里每次来人,都要站在那面墙下观摩一会儿,有人会随口问:“怎么没有多妹子的奖状?”

“那个蠢货,她拿得到奖状?蠢得脑壳都被老师敲肿了,越敲越蠢,她就是混日子的,读完小学就算了,跟她妈去卖水果,省得浪费我的钱。”吕建民永远记得吕多多被老师敲脑壳的事,似乎吕多多每天都被老师敲脑壳一样。

吕多多梗着脖子喊:“我就不,我要读初中,妈说了,我考得上就给我读的。”

吕建民嗤笑一声,不屑地撇嘴:“你考得上?要得,你考上我就给你读!”吕建民是从来都没正眼瞧过自己这个三女儿的。

当父亲的没把三女儿放在眼里,吕多多的姐弟们自然也不会喜欢她,吕程程和吕玲玲从来不会带着吕多多一起玩,因为这有损他们的形象。通常子女多的家庭,孩子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因为你不努力、不快一点,就会吃亏。吕多多的两个姐姐都不喜欢她,因为从小不生活在一起,没什么感情,吕多多回来了,又多了一个抢吃争穿的人,姐妹俩的危机意识前所未有的强烈起来。所以吕多多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可想而知。

八九十年代的个体户还是很吃香的,程春兰的水果摊子摆成了水果店,吕建民的小四轮也换成了大卡车。程春兰的水果店因为有吕建民自己的货运支持,从零售摊变成了水果批发部,来钱自然是又快又多。吕建民两口子被迫下海,反而因祸得福,成了先富起来的那一拨。

吕家这种个体户,用当地人的说法,就是挣活钱的,手头宽松,虽然孩子多,家里生活条件也不会比别人家差。在那个缺肉少鱼的年代,吕家餐桌上的肉就没有断过,首先,吕金龙是个典型的肉食主义,无肉不欢,没有肉就不吃饭,吕建民心疼儿子,生怕儿子不吃饭饿瘦了,顿顿都要给儿子买肉吃,而且还都是全瘦肉。

但是吕多多却难得有机会吃肉,因为肉是吕金龙的特权,只有他吃到不爱吃了,别的人才有机会吃。就算吕金龙不爱吃了,那肉也不会轮到吕多多,还有吕程程吕玲玲这两个和吕金龙关系好的姐姐。

有一回吕多多试过吃了吕金龙吃剩的肉,结果吕金龙气得将饭碗都砸了,又哭又闹,说吕多多抢他的肉吃。吕建民看见儿子哭闹,挥手朝吕多多就是一巴掌:“你这个好吃婆,你吃他的肉干什么,那么想吃肉,我今天就让你吃饱!”说着拿起屋角的竹片,给吕多多来了一顿竹笋炒肉,吕多多背上和腿上的於痕过了好几天才消。从那以后,吕多多就再也没有吃过吕金龙的专属肉。

当地的习俗,每逢过年,家长都会尽可能给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吕多多在乡下的时候,爷爷奶奶每年都会尽力给她扯新布做一两身新衣裳,但是回到家里之后,新衣服就再也跟她无缘了,因为她有穿不完的旧衣服,吕程程的,吕玲玲的,或者是吕程程穿过吕玲玲再穿,不要了再给她的。

吕多多也曾向妈妈抗议过,她也想穿新衣服。程春兰非常无奈地说:“家里姐弟多,每个人都要买新衣服,妈妈办不到,姐姐的旧衣服也没有很旧,你如果不穿,就只能扔掉了,太浪费了。”

吕多多含着眼泪,觉得委屈无比:“那我以后是不是都不能穿新衣服了?”

程春兰看着女儿,心里有些小愧疚:“当然不是,等你考到全班第一了,我就让你爸爸从省城给你买新衣服。”

吕多多眨巴了几下眼睛,努力将眼泪眨回去:“真的?”

程春兰点点头:“真的。”

小学三年级时,吕多多突然似开了窍,成绩突飞猛进,期中考试的时候,吕多多破天荒考取了第一名。说来也巧,吕多多的数学成绩并不十分突出,而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考试开始有了作文,她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略胜同龄人一筹,这次考试的作文题目略难,许多同学都没理解透题目,结果都写跑题了,所以吕多多凭借这点优势,考取了全班第一名。

吕多多捧着第一名的奖状,欢天喜地地回到家里报喜,程春兰看见三女儿居然拿了奖状,还是第一名,也非常高兴,晚上特意给她煎了个荷包蛋以示鼓励。吕多多想起过年的时候妈妈说过的,考第一名就能买新衣服,便跟程春兰提起了这事。程春兰说:“好,过年的时候让你爸给你买新衣服,从省城买。”

吕多多就一直记得这件新衣服,隔三岔五就要跟程春兰提一回,让她别忘了跟吕建民说。说的次数多了,程春兰也不耐烦了:“知道了,我记着呢。你要是不放心,你就自己去跟你爸说。”吕多多缩一下脖子,不敢再说什么了。吕多多为什么不主动跟吕建民去提呢,因为吕多多从来没有从吕建民那里吃到过好果子,三番五次挨打受骂,早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哪里还敢主动去提要求。

过年之前,吕建民终于带回了新衣服,是一件红色的外套,边上还缀了白茸茸的毛边,非常漂亮。吕多多欢天喜地冲上去看自己的新衣服,但是吕玲玲比她动作更快,她将新衣服抢在手里:“这衣服真漂亮,我要这件衣服。”

吕多多大声说:“妈妈已经给你做了新衣服了,这衣服是给我买的!”说着伸出手去抢衣服。

吕玲玲赶紧将衣服展开穿在身上:“那件新衣服给你了,我要这一件,反正都是新衣服。”衣服穿在吕玲玲身上,确实如锦上添花,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衣服稍稍短了些。衣服的尺寸是程春兰跟吕建民说的,照着吕多多的尺寸稍买大了一号,吕玲玲比吕多多高不少,衣服她是能穿,但是却稍有些短。

吕多多跑上去,扯住吕玲玲身上的新衣服:“这件衣服是我的,我不要你的衣服,把我的衣服还给我。”买的衣服和做的衣服当然不一样,做的衣服哪里有买的衣服漂亮洋气,更何况做的衣服是吕玲玲的尺寸,吕多多穿着肯定会长。

吕玲玲说:“不给,这是我的,这衣服归我了。”

吕多多急得直嚷嚷:“我不要你的衣服,把我的衣服还给我。”

姐妹俩为争这件衣服差点都要打起来了。跑完长途回到家的吕建民正在睡觉,被姐妹俩的争执声吵醒了,他大吼一声:“鬼崽子,吵什么吵,都给我滚!”

吕多多眼里含着泪水:“爸爸,玲玲姐穿了我的衣服。”

吕玲玲说:“爸爸,你买的这件衣服真漂亮,这衣服我也能穿。我把妈妈给我做的衣服给多多,我和她换一件,好不好?”

吕建民看着面前哭啼啼的吕多多,没来由一阵烦躁,吼道:“你姐都说了跟你换一件衣服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再闹,我就揍死你!”

第3章 帅气的哥哥

吕多多吓得眼泪也忘了流,赶紧跑去向程春兰求救:“妈,二姐把我的衣服抢走了。”

程春兰正在厨房忙活,弄清事情的始末,对吕玲玲说:“玲玲,你自己有衣服,你要多多的干什么?”

吕玲玲立即撒起娇来:“妈,这衣服我也能穿,我就要嘛。我考试也是第一名,也拿了三好学生奖,为什么从来没给我买过这么漂亮的衣服?妈你偏心!”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真理。

程春兰果然转头对吕多多说:“多多,要不你和二姐换一件吧,她那件衣服也是新的,都差不多。玲玲穿了今年,这衣服就不能穿,明年再给你穿。”

吕多多看着父母全都向着吕玲玲,气得一跺脚,嚷道:“你们都帮着她,都欺负我,我就是这个家里多余的。”说完就跑到里屋去了,进屋的时候,“嘭”一声将门甩上了。

吕建民听见这声门响,一下子爆炸了,他从床上跳起来,猛地一脚踹开房门,抓住吕多多,抬手一掴,就将吕多多扇倒在地,接着抬腿就是一脚,把吕多多踹飞了一米多远,骂道:“畜生!老子给你吃给你穿,你还有什么好挑的,在老子面前甩门,还有没有把老子放在眼里?!反了你,看我不打死你,白养你这个畜生做什么!”一边捋袖子还要冲上去。

程春兰吓了一跳,赶紧跑过来拦腰抱住自己丈夫。吕多多被那一巴掌和那一脚踹得躺在地上半天都没有动静,程春兰慌了,松开丈夫跑过去抱起吕多多,掐着她的人中:“多多,多多,你快醒醒。建民你干什么打她?你真要打死她啊!”

吕多多好半天悠悠醒转过来,猛地咳了一声,吐了一口血出来,然后哇一声哭了起来。程春兰吓得都变了脸色:“多多、多多!吕建民,你这个杀千刀的,你真要把她打死了啊。”

吕建民看见吕多多吐血,也吓了一跳,对程春兰吼道:“吵什么吵!还不送她去医院。”

这个年,吕多多是在医院里过的,她被吕建民踢伤了胃,在医院住了三四天。吕奶奶听说最疼爱的孙女儿病了,赶紧撇下老伴从乡下赶到医院来照顾她,祖孙俩在医院里度过了一个异常冷清的年。

吕奶奶看着可怜的孙女儿,抹着眼泪说:“你爸就是个畜生,孩子吵架起口角,他怎么把人往死里踢呢。我怎么养了这么个畜生呢?”

吕多多也抱着奶奶流眼泪:“奶奶,我不要回去了,我跟你回家吧。”

吕奶奶看着可怜兮兮的孙女儿:“可是你要上学啊,你在奶奶家怎么读书呢?”

“我不读书了,不读了,我跟奶奶回家,我不要回去。他们都不喜欢我,我是多余的。”吕多多想起吕建民就浑身发抖,哭得都换不过气来,那简直就是一个恶魔般的存在。

“傻孩子,要读书的。你只要努力读书,以后就能离开家。你要有了出息,爸爸妈妈就再也不会看不起你了。”吕奶奶安慰孙女儿。

“可是我好怕,我怕打。”吕多多哭得满脸都是泪水。

吕奶奶也抹眼泪,将吕多多抱在怀里,大过年的,祖孙俩哭成了一团。程春兰照顾完一家大小的吃喝,赶过来给婆婆和女儿送晚饭,看见祖孙俩这么哭,也觉得难过。吕奶奶又抓住儿媳妇骂了一顿,程春兰唯唯诺诺地听着,伺候着这对老小吃了年夜饭。

这个年过得实在不顺心,吕多多住院了,吕家一直处于低气压的笼罩下,吕建民的脸像个棺材板一样难看,就连最受宠的吕金龙都不敢轻易去招惹吕建民。吕玲玲更是大气都不敢出,吕多多住院之后,吕玲玲去医院看妹妹,身上穿着那件红色的外套,她对妹妹说:“等你出院了,我就把这件衣服给你,你别生我的气好不好?”

吕多多看见那件衣服,眼泪就忍不住流了出来,她摇了摇头:“不要了,你穿吧。”经过这件事,八岁的吕多多认识到一件事,自己是家里最无足轻重的一个,妈妈也许不嫌弃她,但是爸爸绝对是觉得她是多余的,她以后要做的,就是努力把自己在吕建民眼中淡化,淡化到不存在。

虽然整个住院期间,吕建民没有去医院看过吕多多,吕多多一点也不失望,反而觉得更轻松。大年初二,吕多多从医院出院,吕建民带着吕玲玲、吕金龙和吕银凤去外婆家拜年去了,吕多多没在家看到吕建民,松了一口气。

年初七这天,吕建民的战友张兵过来拜年,张兵也住在街上,因为有过在云南住猫耳洞的共同经历,所以感情格外亲密一些,来往得也很密切。张兵当兵的年头比吕建民长,转业之后在当地派出所当民警。

吕多多对这个穿黄绿色制服的警察叔叔印象非常好,那个年代,军人和警察在孩子眼中都是神圣的,更何况这个张叔叔还非常和蔼可亲,每次来了之后,带给他们姐弟的礼物从不厚此薄彼,每人都有份。这让一直都受忽视的吕多多觉得很幸福。

张兵身上有一股子正气,他跟吕建民说话从来都是直言不讳的,听说他把吕多多一脚踹得吐血住院,拉住他狠狠批评了一顿。吕多多第一次听见有人帮她说话,感激得流出了眼泪。张兵骂完了战友,叹了口气说:“建民啊,你要是真嫌女儿多,把多多送给我得了。”他们两口子都是双职工,严格遵守国策,只生了一个儿子,所以特别想要个女儿。

吕多多听见这话,惊喜地抬起了头,巴不得吕建民点头答应了。程春兰端着红枣鸡蛋上来,笑着说:“张大哥你开玩笑呢,建民也是一时脾气上来了,他心里也悔死了。以后我监督他,他要是再敢打,我就把多多给你送去。”

张兵对吕多多说:“多多,以后你爸要是再敢打你,你就来派出所告诉我,我来抓他。”

吕多多笑了一下:“谢谢张叔叔。”

虽然吕多多没能如愿成为张叔叔的女儿,但是当天张兵就把她带去自己家里玩,这是吕多多这年春节头一次走亲戚,所以也分外高兴。张兵将吕多多带回家中,冲着里屋叫了一声:“张睿,出来陪妹妹玩。”

吕多多探头一看,从屋里跳出来一个穿绿色军装的男孩,个子要比自己高一个头,长得剑眉星目的。他看见吕多多,问:“爸,这是谁?”

“你吕叔叔家的妹妹,叫多多。来我们家玩两天,你带她玩。多多,这是你张睿哥哥,他上五年级了,在育英小学上学。”张兵热情地给两个小朋友互相介绍。

吕多多怯怯地叫了一声:“张睿哥哥好。”

张睿看见吕多多一个女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和她玩,但是爸爸交给他这个任务,也不能推辞,就说:“你跟我进来吧。”

张兵一边解衣服扣子一边说:“张睿,去拿点心招待妹妹,不许欺负妹妹,她才刚出院,身体弱着呢。”

吕多多跟着张睿进了房间,张睿的房间里贴满了奖状,还有很多枪炮坦克飞机军舰的画报,是典型的男孩子房间。吕多多非常好奇,也非常羡慕,她没有自己的房间,和两个姐姐同住一个屋子,屋子都是两个姐姐亲手装饰的,她贴了一张喜欢的图片,都被吕玲玲撕了下来,说是太丑了。

张睿拿了一些点心过来:“绿豆酥,我爸从桂林带回来的,挺好吃的,你尝尝。”

“谢谢。”吕多多小心地拿了一个在手。

张睿问:“你为什么住院?”

吕多多愣了一下,看了一眼张睿,低下头小声地说:“被我爸爸踢得胃出血。”

张睿做了个鬼脸:“你爸真凶。他为什么打你啊?”

吕多多刚将绿豆酥递到嘴边,又放了下来:“我和二姐吵架。”

张睿呲牙:“那你二姐挨打没?”

吕多多摇摇头。

张睿同情地看着她:“那你真是倒霉。我爸虽然抓了那么多坏人,但是从来没有打过我。”

吕多多羡慕地看着他:“你爸真好。这里的奖状都是你的?”

“对啊,都是我的奖状。”

“你学习好,你爸当然不会打你。”

“你学习不好吗?”张睿看着她。

吕多多愣了一下说:“也不是,我期中考试还得了第一名,期末的时候还拿了三好学生奖。”

“你爸肯定暴虐成性,你学习这么好还会挨打,真是没天理。”在张睿的认知里,真是想不通吕多多为什么还要被打,他抹着下巴,“你叫多多?”

吕多多点了点头,她低下头吃绿豆糕。

张睿猛一拍手:“我知道了。你家是不是有很多女儿?”

吕多多嗯了一声:“四个。”

“你有几个姐姐?”

“两个。”

“有弟弟没?”

“有一个。”

张睿一拍手:“难怪你要叫多多,你爸肯定不喜欢你。”

吕多多的手一抖,绿豆糕掉了下来,落在腿上,又掉在地上。

张睿发现自己戳中别人的心思了,连忙说:“对不起啊,我说的也许不对。你吃绿豆糕。”说完又抓起一个绿豆糕放到吕多多手里,以弥补自己的过失。

吕多多把脸转向书桌,看见上面放着个非常显眼的三道杠臂章,有些惊讶地说:“你是大队长?”

张睿微笑了一下:“是的。”

“真厉害!”吕多多艳羡地说。

“你要看看吗?”为了弥补什么似的,张睿拿过臂章递给吕多多。

吕多多吞下绿豆糕,将手在衣服上擦了擦,赶紧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她二姐是班里的中队长,也有个这样的臂章,不过是两道杠的,她宝贝得很,从来不肯让吕多多碰一下。

张睿说:“你要是好好学习,也能戴上这个的。”

吕多多有些不置信地看着张睿:“女生也能当大队长?”他们学校的女生最多就能当个中队长。

“怎么不能?我前面那一任大队长就是女生啊,她成绩特别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又是班长,作文还在县里得过一等奖。现在考上了县里最好的育贤中学。”

张睿的话为吕多多打开了一扇未知的门,原来只要好好学习,作文写得好,女生也是能够当大队长的。

第4章 意外的车祸

 

吕多多在张叔叔家住了一晚上,对无所不知的张睿哥哥崇拜得五体投地,回到家后,还一直记得,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够当大队长。于是在她的小学生涯中,当大队长就成了她的最大目标。虽然最后她并没能当上大队长,但还是当上了中队长,作文比赛在镇里也取得过名次。

吕建民自那次打过吕多多后,果真就再也没有动手打过她,一方面是吕多多对他躲犹不及,如老鼠见了猫一样躲着,另一方面也是吕建民找不到打她的理由:吕多多极少跟姐姐弟弟发生冲突,她永远都在退让,不让他们找到吵架的理由;她很自觉地做家里的乖女儿,努力学习,她永远是家里最勤快的那个,帮妈妈做家务——做饭、洗碗、扫地,帮弟弟妹妹洗衣服。

但是吕多多依旧不受父母宠爱,吕建民跑货运,在家的时间本来就不多,何况她每次还有意躲着吕建民走,见面的机会非常少,更别提培养感情了。程春兰一直是家里最忙的那个,丈夫不常在家,她既要照顾店子,又要照顾五个孩子,实在有点分|身乏术,吕多多的懂事,让她这个做母亲的自然感到欣慰,但也分不出更多的精力来表示更多的关爱,能做到不厚此薄彼就非常不错了。

吕多多心里一直还想去张兵叔叔家玩,她很喜欢张叔叔家的张睿哥哥,她想告诉张睿,她这学期又得了三好学生奖了,还荣升了中队长,但是都没有得到机会。每到寒暑假的时候,多多的奶奶就会把她接回乡下去,说是想念孙女儿,让她回去陪两位老人,其实这是爷爷奶奶很淳朴的想保护孙女儿的做法,他们觉得孙女儿不在儿子面前晃悠,就不会挨打受骂。

吕多多很喜欢爷爷奶奶,也很喜欢乡下无忧无虑的生活,夏天抓鱼、冬天捕鸟,这种充满野趣的生活方式让她觉得十分放松。至少不用担心那个凶神恶煞的爸爸会随时出现。吕多多的姐弟都不喜欢乡下,他们不能在乡下长住,因为茅房太脏,没有吃不完的水果,又没有电视。倒是吕银凤,因为家里人都不怎么在乎她,她更愿意跟着三姐一起到乡下去,这个孩子很安静,不爱说话,总是蹲在草地上,可以和蚂蚱飞虫玩上大半天。

在家不爱说话的多多,一到了乡下,便像入了水的鱼儿,别提多欢畅了,性格也变得十分开朗活泼,跟爷爷奶奶叽叽喳喳能说个不停。她看见妹妹胆子小,便主动带着妹妹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但是吕银凤并不那么喜欢和人一起玩,她更愿意自己拿个小棍子,在地上涂涂画画,或者自己用泥巴捏小玩意,鸡啊,猫啊,狗啊的,或者一个人自言自语,独自在那里编故事,自得其乐。

如果说吕多多在备受忽略和挤兑的环境中都没有长歪,性格也不偏激,她要感谢最多的人就是爷爷奶奶,老人们无私淳朴的爱让她善良朴实,乡下的广阔天地让她胸怀坦荡。

人生如同波浪,永远不可能一直都是往上走的,当上升到一个临界点后,就会开始走下坡路。吕建民在儿子出生后,自觉迎来了人生的春天,他觉得儿子就是他生命中最大的福星,但是春天总会过去的。像吕建民这样在路上讨生活的人,如同于“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走得多了,就会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