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十来天,皇太后又发话来叫林黛玉进宫一趟,只说她得了一些时兴的宫花,叫林黛玉进宫一块儿挑选。因着也不是外命妇请安的日子,太后的懿旨也没说叫贾敏进宫,所以这回进宫也只有林黛玉一个人。太后之前赏的蜀锦贾敏倒是叫针线上的人做了一身湖水染烟色银线绞珠的衣裙,配着皇后送的珠花簪子,水灵灵的模样真是好看。

这回没有贾敏的陪伴,林黛玉倒是比上回紧张了些。好在皇太后这回也不止宣召她一个女孩子,等着林黛玉进了主殿后,便见还有几个七、八岁的姑娘在。听了迎她进去的嬷嬷介绍,穿粉色的是九门提督黎大人的女儿黎氏,穿水蓝色的是吴贵妃的幼妹吴氏,另外还有一个穿石榴红的却是太后娘家的女孩汪氏。这些个女孩子都是这些年经常进宫侍奉太后的,所以这回也得了传召一起挑选宫花。

“太后这儿的宫花都是极好看的,温儿就替娘亲求份恩典,这枚芍药花的便赏给温儿娘亲可好?”汪氏素来性子急,还没等太后叫去挑就一个箭步走上去,拿过装着宫花的托盘笑道,“这支牡丹花给皇后娘娘是最好不过了。”

林黛玉见太后沉了沉脸色,便上前道:“兰蕙幽香高雅,臣女觉得这兰蕙花样的最适合太后了。”说罢便拿了起来,双手奉于太后,“太后试试看可好?”

“你这孩子最会说话。”太后笑着道,叫路嬷嬷给她戴上,“那朵桃花最适合你了,路嬷嬷,给黛玉戴上。”

汪氏在一边嘟着嘴,横了林黛玉一眼也不敢多嘴了。她是太后的远房侄孙女,本来应该是最得太后喜欢才对,只是太后一直对她淡淡的,反倒对黎氏还有吴氏倒是十分喜爱。今儿还来了个林氏,平白地又夺了太后的青睐,真是讨厌!

“玉儿、惠儿,这朵芍药的,还有那朵玫瑰、凤仙花跟牡丹的,你们叫路嬷嬷带着你们给皇后送去,就说是哀家赏的,叫她明儿请安的时候簪上,给哀家瞧瞧。”太后叫宫女将她点名的那四朵珠花都装好,丝毫没有注意到汪氏脸上瞬间白了的表情。或许她是注意到了,只是不甚在意罢了。原想着自己娘家的女孩子是好的,接进宫来叫她好生跟在自己身边将来指婚个好夫婿,却不想这性子是如何都改不了,白费了她的一番苦心。

“是。”林黛玉应了一声,便见黎氏也跟着应声道,便接过锦盒跟黎氏一起走了出去。

“我叫黎惠,妹妹呢?”黎惠跟林黛玉一同穿过御花园,问道。

“我姓林,家中父母都叫我黛玉。”林黛玉笑着回道,“姐姐叫我玉儿或者黛玉便是了。”

“也好。”黎惠不是爱说话的,她今年有九岁了,因着母亲是皇后娘娘的妹妹所以才有幸经常进宫侍奉太后及皇后,更是养成了她谨小慎微的性子,“你应该还不知晓吧,吴妹妹是宫中吴贵妃的嫡亲妹妹,小名萱容,素日里大家都叫她萱儿;汪妹妹名叫汪温,她年纪最小,要是说错什么你便当做没听见就是了。”

“多谢姐姐提点,我明白的。”

到了皇后的凤仪宫,就见贾元春低眉顺目地在门口等着了。有了贾敏的教导,林黛玉倒是目不斜视地从贾元春身边走过,闻着她身上淡淡的花香,林黛玉微微蹙起了眉,暗道:这女官不是规定不许涂脂抹粉的么?怎的大表姐倒是身上飘来淡淡的脂粉味儿,也不怕皇后娘娘怪罪。

路嬷嬷来其实是有要事跟皇后说的,所以林黛玉跟黎惠把东西放下后便告退了。皇后眸光一闪,叫贾元春送了两个女孩子出去。

没走出几步,就见贾元春开声道:“林表妹等一下。”

黎惠有些吃惊,但很快就敛住了表情,示意自己在前头等她,便走到前头的锦鲤池那儿等着了。

“女官姐姐有事吗?”林黛玉拿着帕子擦了擦下巴渗出的汗珠,笑着道,“臣女还得回去给太后复命呢。”

贾元春被噎了一下,只扯开嘴角笑道:“那日在太后宫中见到表妹,就想请表妹帮我一个忙。听说大哥哥没了,老祖宗跟娘亲可还好吗?我进宫这些年一直不得出宫见她们一面,倒是怪想她们的。我这儿有自己做的几个荷包,劳烦表妹帮我交给老祖宗跟几个弟妹吧。”

“我听娘亲说,宫中的女官是有休沐的日子的。”林黛玉笑着直视贾元春,“休沐时是可以到宫门跟家人见面甚至说话的,女官姐姐何愁没有见到二舅母跟外祖母的时候?再者我也是不便常出门的,贾女官拜托的事情只怕我是办不到了。黎姐姐还等着我呢,我得回去了。”说罢便点了点头,转身跟黎惠汇合去了。

回太后宫里的路上两人还遇见了吴萱容,知道太后也吩咐她给吴贵妃送了东西去,三人便汇合在一起回去给太后复命,拿着太后的赏赐才出了宫。

回到府中,林黛玉匆匆梳洗了一遍,便将今日贾元春对她说的那番话完整的复述给贾敏听。贾敏沉思了片刻才道:“你回答得很好,宫里最忌讳的就是私相授受。贾元春是皇后身边的女官,本就该更遵守宫规才是,只是她这样拜托于你,明显是不把宫规放在心上了。索性你也不是常进宫的,往后若有机会再见到她,也按着今天的态度对她就是了。”

“女儿知道了。”复又跟贾敏说起了太后身边那三个女孩子的事,林黛玉才回了北院。今儿早上她要入宫,所以学习的时间就推到了下午,关师傅已经在北院的书房候着了。

贾敏摩挲着手腕上的玉镯子,只能感慨皇宫确实是一个能扭转人心性的地方。

第48章

第四十八回

“咱们回京这段日子一直都是不得空的,枢哥儿的婚事你可有留意着?”新官上任,林如海这两个月也是忙着跟上峰下属打好关系,今晚得了空才跟贾敏说道。

“一直打听着,只是京中适龄的女孩子不少,性子都得好生问清楚才对。”贾敏让人给林如海送来了炖汤,“我就是想着,枢哥儿如今尚无功名在身,便是咱们去提亲人家女方家里也是不放心的。倒不如等枢哥儿参加了这一届的秋闱再说,到底也是经历过科举的,人家也放心。”

“也是,左右枢哥儿的年纪还不算大,咱们仔细相看着就是了。”林如海道,“倒是听说玉儿跟你进宫得了太后的青睐?”

“是啊,到底是太后疼我,见到了玉儿就跟见到了自己孙女似的。”贾敏笑道,“只是咱们家是许久没有接触到京中的消息了,前几日玉儿进宫之后回来跟我说,只道太后身边总有几个小姑娘伺候着,难不成这其中有什么关窍?”

“那几个女孩子是京中黎家、汪家还有吴家的女孩子,这三家素来是京中世家,黎家因出了个皇后所以格外谨小慎微;汪家是太后娘家,只是朝中已经没有重臣了;吴家,朝中有位丞相,宫里有个贵妃,眼看着气焰最盛。宫里除了大皇子成了婚分府出宫以外,二皇子三皇子也是有九岁了,你说太后召见那几位姑娘,有何用意呢?”林如海看了贾敏一眼,笑道。

“原是这样。”贾敏知道皇家男子成婚早,如今相看起未来的皇子妃也是有可能的。只是按玉儿回来的说法,只怕汪家那个女孩子是要被否定掉了,便是太后娘家的女孩子也不能如此娇纵。

及后这大半个月里,林黛玉也是有幸再进宫两三回,只见太后身边的女孩子已经是换了一批。汪温俨然没了踪影,取代她位置的是工部侍郎庄文生之女庄婉柔。庄婉柔是人如其名,说话行事都是温和娴雅,一举就得了太后的喜欢。

只是不知为何,林黛玉却是对她半点也喜欢不起来,只觉得她虽然行事进退有度,只是到底不像是个只有八岁的姑娘。

也不知道贾母从哪儿听来的什么话,知道了黛玉在宫中见到贾元春的事情,又听说太后这段日子多传召了她两回,便又下了帖子请贾敏跟林黛玉过府去,只说要把史湘云这个林黛玉尚未见过的妹妹介绍给她。

“早就听爱哥哥说了,扬州回来了一位天仙般的姐姐,这回终于能见着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林黛玉刚扶着贾敏走进屋里,就听见一个女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声音不算吵杂,只是这话里的“爱哥哥”说得像是漏风了一般,林黛玉定睛看过去,原是一个穿着大红如意纹妆花褙子跟桃红色百褶裙的女孩在贾母身边说闹着,她的腰间还挂着一枚小巧的金麒麟。

“林妹妹来了!”贾宝玉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林黛玉的身影。于是连忙上前一步作了个大揖,竟要去拉着林黛玉的手,“妹妹快坐,咱们就等着妹妹来了。”

贾敏倒是不留痕迹地拉开林黛玉,走到贾母跟前问候了一声,才坐下来道:“母亲这儿可真热闹。迎春病好了?”

“有劳姑妈挂心,都好了。”贾迎春笑着回了一句,“迎春还要多谢林表妹给我送来的茶叶,吃着顺口清香,果然是上好的东西。不知我送去给妹妹的茶叶妹妹吃得可还习惯?”

“都好,配着晨起收集的露珠煮茶,格外有一番滋味。”林黛玉笑道。

“两位姐姐只顾着自己说话,都要把老祖宗冷落在这儿了。”史湘云见贾元春还有林黛玉说得投入,便出声打断道,“咱们都是老祖宗请来的,自然得先给老祖宗请安才是。林姐姐你说对吧?”

林黛玉抬眸看了她一眼,只是微笑着道:“方才随着娘亲进来的时候我已经给外祖母行过礼了,原来史妹妹没瞧见。也罢,外祖母是长辈,我再行一次礼也无妨。”说罢就要站起来。

贾母却是道:“快坐下。看着你们小姐妹几个说说笑笑的我心里就高兴,礼节这些我看到了就行了。云儿,你不是说要给你林表姐道谢,谢谢她给你送的那套头面么?怎的现在见了人了话倒是不会说了。”

“老祖宗最爱取笑我了。”史湘云睨了林黛玉一眼,只好道,“那套头面二姐姐给我了,都是我喜欢的花样,多谢林姐姐了。只是我也没什么好东西,这是我做的一个百蝶穿花锦缎荷包,送给姐姐吧,也当是我的回礼了。”

“多谢妹妹了。”林黛玉接过来,荷包的绣工精致,便赞叹了一声,“做得真好看。”只是听着史湘云叫着“二姐姐”,跟之前叫的“爱哥哥”却是同字不同叫法,心里也知道史湘云跟贾宝玉大约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所以才会这样亲密。

贾敏看了一眼,荷包针脚密实,花样虽然平常却十分栩栩如生,在心里也是赞许一声,只是脸上到底没说些什么。

贾母给贾元春使了个眼色,让她带着几个女孩子到后头去,自己则留着贾敏说话:“我都帮你打听好了。姑爷如今是从一品官,枢哥儿的婚事只能往正一品或者从一品官员的府邸里挑选,合适的女孩子到底没有几个。倒是金陵甄家有个适龄的女孩子,是甄应嘉甄大人嫡亲的女儿,你看着如何?”

甄家的女儿哪能娶?贾敏捧着茶盅抿了一口,道:“倒不是我拒绝母亲的好意,只是这甄家的姑娘我是不认识的,便是派亲近的人去打听我也是不放心。我就想着咱们京里的姑娘到底近一些,我也好打听打听人家的家教才是。其实我跟老爷商议过了,姑娘家的出身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性子要好。”

“甄大人是皇上信任的大臣,他家的家教自然是好的,敏姑奶奶担心什么呢?”王氏笑着觑了贾敏一眼,“老太太为枢哥儿挑的人家自然是好的。”

贾敏连半个眼色都不曾施舍,只道:“左右还是要等枢哥儿参加了这届科举再说,不急。”

“倒也是。”贾母点了点头,“听说前段日子你跟玉儿进宫的时候见到元春了?”

贾敏脸上纹丝不变,只道:“只是远远地见过一面罢了,倒说不上什么话来,只是瞧着稳重了不少。皇后素来会j□j人,元春能在皇后身边伺候学习也是她的福气。听说元春如今是皇后身边第一得意人,将来只怕也是有后福的。”

徐氏低头笑了笑。不过是伺候人的女官,再怎么有福气也是个奴才罢了。她抬眸,跟贾敏交换了了然的眼神,便道:“能在皇后身边服侍自然是元春的福气了。”看着王氏沾沾自喜的模样,徐氏差点是没忍住笑场了。

贾母等人在前头说话,贾迎春便带着林黛玉、贾探春、史湘云还有贾宝玉到后头聊天去了。贾惜春年纪小,外头又热,这回也没抱出来。贾宝玉见到几个姐妹在一块也是乐得凑过去,丝毫没有留意到林黛玉对他的不满。

“爱哥哥之前说了要给我制作胭脂的,怎么今日林姐姐来了就把我给忘了。”史湘云见素来跟自己玩得开的贾宝玉都不甚理会自己的样子,便娇憨地道,“爱哥哥就念叨着林姐姐吧,把我们这几个姐妹都忘了。”

林黛玉看了史湘云一眼,笑道:“史妹妹倒是说笑了,二表哥最喜欢跟你玩了。我跟二表姐还有三表妹要说煮茶的事情呢,不如你们且去玩吧。”也省得话里话外说她碍着你们,便是她自己听了也觉得酸。后半句林黛玉自然没说出来,只转回来跟贾迎春说着煮茶的乐事。

贾迎春善棋,平日里也喜欢煮茶打棋谱的生活,自然跟林黛玉有说不完的话题。贾探春偶尔也能j□j话来,三个女孩子说说笑笑的,倒真是把贾宝玉晾在一边。

史湘云嘟着嘴哼了一声,便拉着贾宝玉到一边去,道:“爱哥哥,你别老盯着林姐姐好不好?还说接了我过府就陪着我玩儿,原来林姐姐来了倒是什么都忘记了。亏得我日日在家中想着你念着你,原来你先前说的那些话都是哄人的。”说着就要掉了几滴泪珠子来。

贾宝玉最是看不得姐妹哭了,连忙抽出帕子替她擦去泪水,嘴里直道:“好妹妹,是我错了,我给你道歉!”说罢就要起身作揖。

史湘云哪里舍得,连忙拉着他坐下,挨着他身边道:“爱哥哥真是的,显得我多小气!说好的今日要给我制桃花胭脂的,不如爱哥哥让袭人姐姐取来东西,我跟你一块儿研制多好呀。到时候再做几盒给二姐姐、林姐姐还有三姐姐,到时候咱们姐妹几个都能用上。”

那边的阵仗这样大,林黛玉可是清清楚楚地都听在耳朵里了。女儿家喜欢专研脂粉也就罢了,偏生这二表哥一个男孩,不爱读书反倒喜欢在姐妹群中嬉戏,还要亲手调脂弄粉的,怎么瞧着都有些不像话了。只是看着二表姐还有三表妹的样子,似乎是早就习惯了…

“林表姐想的什么呢?”贾探春见林黛玉忽然间出了神,便轻轻碰了碰她的肩头,“昨儿去二太太那儿的时候听二太太说,林表姐之前进宫去了,不如跟我们说说宫里的事儿吧。听说宫里富丽堂画的,可是真的?林表姐可有见到大姐姐?”

“皇宫规矩多,而且我进宫也只是去太后那儿,倒没有什么机会参观。”林黛玉抿了一口茶,似乎觉察到贾迎春看向她的眼神里有一丝担忧,像是怕她祸从口出的样子,便对着贾迎春笑了笑算是安抚,“倒是奉太后旨意去给皇后娘娘请安时见过一次。只是进宫以后最要紧的就是谨慎二字,我倒没有跟大姐姐说上话来。”

“原是这样。”贾探春也是见了贾迎春不同意的脸色,便收住了话题。

林黛玉倒是记得贾敏的话,把方才贾探春的话记在心上,回去再跟自己娘亲好生琢磨琢磨。她可是记得的,三表妹原是姨娘所出,后来才被外祖母养在身边的,怎的如今倒是去了二舅母那儿侍奉呢?

第49章

第四十九回提前进京薛家至

刚上了回府的马车,林黛玉便将方才心中的疑问说出来。

贾敏眨了眨眼睛,摸着林黛玉头上的珠花,笑着道:“你二舅母是你三表妹的嫡母,去嫡母跟前侍奉是为人子女该做的事情。倒是你,这段时间你经常出门的,功课上都要耽搁下来了。左右这段时间宫中忙着适龄女官跟宫女放出宫的事情,太后大概也不会经常传召你了,这段日子你便留在家中好生读书练字吧。”

“女儿知道了。”关师傅也说了她的功课拖延了不少,连带着针黹女红也推迟了学习,如今想来着实不应该,“左右如今天也热起来了,我也是不爱在大热天就出门的,留在府中陪着娘亲也好。”

“跟娘亲说一下,今儿见了史家的妹妹,感觉怎么样了?”贾敏见林黛玉附议出了贾府就松了一口气的模样,便道,“她比你小,可是言语上说了什么你不爱听的?”

“娘亲教我的,凡是都不能摆在脸上,叫人看了觉得小家子气。那位史妹妹跟二表哥大约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所以见到二表哥过来跟我多说几句话便恼了。不过她是妹妹,我让着她就是了。后来他们在一旁制作胭脂,我跟二表姐说着打棋谱还有煮茶赏花的事儿,倒也没有什么交流。”林黛玉拨弄着手腕上鎏金水波纹的镯子,“虽说见面三分情,但人家不喜欢我,我又何必巴巴跟她说话呢?”

“你自己拿定主意就好。”贾敏笑道,“今儿你做得很好,宫里的事情是不能随意跟别人谈起,更不能随便议论,万事小心谨慎为妙。便是外祖家的人也不能随意说出来,毕竟这也是关乎皇家的事情,我们到底不能多嘴。”

“女儿知道的。”林黛玉美目一转,“京中倒没有咱们吃惯的河鲜,我倒是馋了厨娘那一手爆炒河鲜了。最近天又是越来越热的,不如回家后叫厨房的人准备凉瓜鸡蛋、鸡汤氽海蚌跟清汤龙须菜,再备个冰糖百合马蹄羹,这样清清爽爽多开胃。”

“都听你的,这些你自己吩咐下人去做就是了。”

另一边厢,贾母在贾敏离开后便叫徐氏回去准备贾琏大婚的事,自己则留下王氏。她端起茶盅喝了一口人参茶,道:“先前跟你说的叫两个玉儿联婚的事你觉得如何?我看着玉儿家教极好,又是从一品大官的女儿,配上咱们宝玉是最好不过了。”

王氏绞着帕子,又想着自己丈夫竟是答允老太太叫老太太过问宝玉的婚事,那个林黛玉看着就不是个身子健康的,身子纤弱得跟贾敏没什么区别,她怎么能叫自己儿子娶上这么一个女孩子!王氏扯了扯嘴角,道:“宝玉还小,何必这么早议亲呢?当年珠儿不也是十五岁的时候再商议的婚事吗?”

“你知道些什么!”贾母横了她一眼,“林家是咱们家姻亲,如今早日定下来,亲上加亲岂不是更好!当初珠儿是怎么没了的你自己知道,宝玉那孩子身子娇贵,我舍不得叫他这样辛苦读书考取功名,有了从一品大官的岳父提携,将来也好叫他富贵不断。”

王氏到底不肯说话,支支吾吾地道了句“将来的事情将来再打算”,也不顾贾母阴沉的脸色,找了借口回了自己院子。一回去便是将桌上的茶盅狠狠地摔在地上,对着周瑞家的道:“老太太真是老糊涂了,今天非要我开口同意娶了林家那个丫头为妻。”

“二太太不要生气,老太太不过这么一说而已。”周瑞家的看得清楚,人家敏姑奶奶是压根就没有要把女儿嫁入贾家的意思,“我觉得此事也是老太太一头热而已。咱们宝哥儿这样优秀,京中又多的是高门大户,何愁找不到家世更好的?今儿金陵送来了一封信,据说是薛家太太送的,二太太可要看看?”

王氏“嗯”了一声,取来信看了几行,忽而灵机一动,修书一封便叫人送去了金陵。

薛迅病逝后,薛家八房就家主之位已经闹得不可开交,薛王氏身为内宅妇人也是力不从心,只得分了家业叫各房掌管。她儿子薛蟠又是个胡闹的,这回在金陵闹出了人命,好在那个审案的官员是自己姐姐夫家的族人,求了姐姐帮助才免了自己儿子的死罪。薛王氏是担心自己儿子再犯错了,又想着长兄如今在京为官,将来也好叫他教养自己儿子,便答允了姐姐的要求举家上京。

“听说薛家进京了?”贾敏往发髻上别了一支镶蓝宝石花钿簪,问道。

“是的,听说轰轰烈烈地好不热闹,已经住进了荣国府的梨香院了。”翠柳回道,“只可惜王大人升了九省统制奉了皇命查边,倒没有见到那进京的盛况。不过奴婢倒是打听到了,只说薛家此番进京是因为薛家前家主之子薛蟠在金陵惹了命案,原是为了躲避才上京的。”

“蠢货,天子脚下法规甚严,他们还敢这样明晃晃地进京,难不成都是把京里的御史当成石头人了吗?”贾敏冷笑道,“真真愚蠢。”

“可不是吗?便是他们家求了别人帮助脱了死罪,原也是被判处流放的,且不知给了多少银两才叫人给他脱身出来。那个金陵的官员夫人也曾听说过,便是从前有人举荐给老爷做姑娘师傅的贾雨村,如今想来倒是万幸,没叫这阴狠小人进府。”翠柳不屑道。

“他是如何官复起家的?”贾敏倒没想到没了自己夫君帮助,这贾雨村倒还是命不该绝。

“听说他没在扬州找到落脚的地儿,便去了金陵。机缘巧合之下入了甄府做了甄家姑娘的教习师傅,后来才得了甄大人的举荐,留在金陵当官儿了。”

“原是这样。”贾敏对着镜子扑了扑脂粉,“那就由他们去吧,跟咱们家没多大关系。”

此时慧云撩开珠帘走了进来,奉了一张帖子来。

贾敏打开一看,原是薛家送来的邀请函,只说进京至今才安顿下来,想请林家夫人还有哥儿姐儿聚一聚。贾敏看着上头的字倒是娟秀清雅,想来也知道是当初有过一面之缘的薛宝钗的字迹吧。只是算算日子,薛家两个孩子只怕尚在孝期,这守孝的时候还是少些应酬的好,便道:“那日我约了九门提督的黎夫人出去,派人告诉薛太太,只说我没空就是了。枢儿得念书,玉儿也得跟着师傅学习,只怕不能赴约了。”

“是。”

贾敏从前只以为薛王氏会在两个孩子守孝完之后才上京,却不想薛蟠这个呆霸王守孝期间还不安生,这回又是硬生生把罪状往上位者手上送了。她起身敛了敛衣裙,道:“厨房里做了玫瑰莲蓉糕,等一下给玉儿还有关师傅送去。”

“是。”

薛王氏得了林府的回禀,也只好按下了请贾敏过来的心思,毕竟到底是人家约了九门提督夫人在先的,她也不好勉强;而且这回她也是请了王家还有史家的人过来略略坐坐,告知他们自己到了京城的消息,也不好为贾敏一人改期,只能作罢。

“妈妈怎么叹气了?”薛宝钗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月白色绣翠竹刻丝褙子跟月蓝藻纹绣裙走了进来,头上只是几支玉兰花头的银簪,素净端庄,“听说方才林夫人派人来回话了,可是林夫人不来?”

“快坐下,别站着了。”薛王氏搂着薛宝钗笑道,“原是我没打听清楚,林夫人那日约了旁的官家夫人,只怕是不能赴约了。我原想着林大人如今官从一品,与之交好定能叫你哥哥在京中多一分人脉,到底没能成事。”

“这回不来还有下回,妈妈不必觉得可惜。”薛宝钗笑道,“咱们铺子上不是有新花样的宫花么?取来给林夫人还有林家那位妹妹送去就是了。”

“也好,只是贾府里的姑娘们也是得送的。咱们住进贾府就不比从前在金陵自在,万事小心谨慎打好关系总不会错的。”薛王氏看着女儿头上素净的银簪,“等再过两年你再大些,我便找京城最好的银楼叫他们给你打造首饰。”

“我妆匣里有的是首饰,妈妈何必浪费银钱。”薛宝钗道,“说来林家的妹妹我是未见过,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花样,也不知挑什么样的宫花送予她才好?还有府里的几位妹妹,都是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只怕还是得打听清楚才是。”

“你也别费神,这事儿我来办就是了。”薛王氏道,“你跟你哥哥这段时间便多多留在梨香院中,到底还是在孝期,应酬之事咱们也不能大办,更不能安排酒席,免得叫人家觉得咱们没规矩。”

“女儿知道的。”薛宝钗想到了素来疼爱自己的爹爹也是微微红了眼眶,“只是哥哥身边那个婢女我看着实在是…”薛蟠的事薛宝钗不能插手,只能委婉地跟自己的母亲说一声。

“冤孽!”薛王氏恨恨地叫了一声,“等你哥哥回来,我便叫他把那个婢女先送到我这儿来!他就是不想着自己,也得想着老爷。老爷才走了一年,难不成他就不想为自己爹爹守孝吗?!”说罢也是到了伤心处,薛王氏搂住薛宝钗哭了起来。

薛宝钗念及病故的爹爹,再也忍不住跟着哭了一场。

第50章

第五十回送宫花黛玉回礼

“听说外祖家来了客人,原是打算要求咱们过府的,是真的吗?”林黛玉将今天学的功课一并交予贾敏查看的时候问道。

“原是金陵薛家进京,住进了荣国府中。”贾敏细细查看了林黛玉的描字,嘴上回答道,“她原是你二舅母的妹妹,此番进京自然是要投靠你二舅母的。只是咱们原先就约好了黎夫人跟黎姑娘,只能回绝了。再者,这回邀请也不过是告知贾王史三家他们薛家已经上京的消息,跟咱们林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而且薛家两个孩子尚在孝期,咱们也不便多打搅。”

“我明白了。”林黛玉笑着说,“黎姐姐这段时间也是在家里练习针黹的,我得赶紧做几个荷包也好叫黎姐姐看看我最近新学的针法。还有,最近是要入秋了,我看着关师傅有几声咳嗽,娘亲让人请了大夫进府给瞧瞧吧。”

“好。”贾敏道,“翠柳,拿了咱们府的帖子去怀仁堂请文大夫过来。”

“是。”

“关师傅只身随我们家进京,我还想着不如再拨两个丫鬟去她院子供她使唤,也是女儿的一点心意了。”关师傅虽是女子但却一直没有嫁人,据说是因为原本定了婚事的男方因病逝世,旁人又是传她未成婚便克死了未婚夫的,渐渐地就无人敢与她议亲。她索性梳了妇人发髻发誓不嫁,只靠教扬州各个富家深闺女子读书谋生。

“也好,关师傅为人老实,对你也是尽心尽责的,咱们家也不能亏待了她。”贾敏道,“只是她是喜爱读书的,身边服侍的人也得是聪明伶俐会两个字儿的,便叫沛雯的大女儿跟林观的小女儿陪着她吧。”沛雯长女叫刘乐,林观小女叫林荔,“也不必叫她们做什么粗活,素日里只是给关师傅磨墨就是了。”

“娘亲想得真周到。”

“她们两个学着读书,长大了我也好将她们拨到你身边使唤。”林黛玉身边伺候的人大概没过几年就要被配出去了,现在也是时候为她培养身边的一等丫鬟了。有了上辈子的教训,如今能在林黛玉身边伺候的人都是贾敏亲手挑选的。

“多谢娘亲。”

“妹妹的手艺越发好了,这几个荷包做工精细,这月季花是绣得活灵活现的。”黎惠随着自己母亲来到林府后,便被林黛玉请到了北院去。见着林黛玉给她看的几个荷包,她也是赞不绝口,“昨儿随娘亲进宫请安见着了皇后娘娘,娘娘可是念叨着你呢。”

“我爹爹说我最近玩得心都野了,叫我好生跟着师傅念书。便是我外祖家的邀约,我都推了好几回了”林黛玉笑着道,“再者,先前娘亲也是跟我说了,太后跟皇后娘娘都在忙着宫务,也不好带我进宫请安。”

“也是,听说一大批女官跟宫女都要放出宫去,又要挑选新的宫女进宫,自然是忙了些。昨天也是我这二个月来第一次给太后还有皇后娘娘请安呢。”黎惠笑着道,“前些日子我在家闲着无聊,给妹妹编了几枚络子。我见妹妹腰间坠着玉坠,拿络子挂着才叫安全。”

“多谢黎姐姐。”林黛玉连忙接过来,“这几个荷包,姐姐要是喜欢挑了一个回去用着吧。”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黎惠挑了一个绣着大朵簇锦团花芍药纹的香色荷包,“这花样可真好看,妹妹的手好巧。”

“偏生就是姐姐嘴甜。”相处久了便也知道,其实黎惠的性子也是挺活泼的,只是在宫中必须谨小慎微,所以才在人前养成了她那副淡薄娴雅的模样,“我记得姐姐是十月初十的生辰,到时候我再给姐姐送一条亲自绣的帕子,姐姐想要什么花样?”

“你可别夸下海口。”黎惠觑了她一眼,“我要浅蓝色的底儿,配上百蝶穿花的花样。”

“姐姐可别小瞧了我。”林黛玉回了一句,正想再说下去,却见翠桃走了进来,便止住了话语,道,“我正跟黎姐姐说话呢,姑姑是有什么事儿吗?”

“原不该打搅姑娘跟黎姑娘的,只是外头来人了,只说是送东西给姑娘的。奴婢回了夫人,夫人说叫她来找姑娘就是了。”翠桃先是对着二人行了一礼后才道,“来的是荣国府二太太身边的管事娘子,周瑞家的。”

“哦?”林黛玉微微蹙起了眉,“叫她进来吧。”又对黎惠道:“姐姐稍等我一下。”

周瑞家的是端着锦盒走进来的,见林黛玉这儿还有客人,也不好随意窥视,只道:“薛太太请二太太帮忙给林姑娘送宫花来了。这些都是进贡到宫中的,姑娘请看。”

锦盒里躺着四对宫花,杜鹃、桂花、玫瑰以及梅花花样,看着做工倒是精细,只是林黛玉跟黎惠也是在太后那儿见过更好的,这些给下头贵人们用的宫花林黛玉还看不上眼,只道:“有劳了,请跟薛太太说一声,只说多谢她的美意。只是我这儿还有客人,倒不便留你说话了。翠桃姑姑,帮我送送吧。”

“是。”翠桃让人接过锦盒,便引了周瑞家的出去。道:“周姐姐别怪姑娘没有留你吃茶,今儿来的是九门提督大人的嫡女,咱们姑娘也得好生招待才是。”说罢又塞给周瑞家的一个荷包,“劳烦周姐姐走一趟,请周姐姐喝茶的。”

出了林府,周瑞家的才悄悄打开荷包瞧了一眼,只见里头搁着二两碎银以及一只鎏金镯子,连忙收了起来塞在袖子里头,心里也琢磨着这林家到底是气派,打赏也是出手不凡的,回去也是得好好说话才是。

打发了周瑞家的,林黛玉才跟黎惠继续说话:“叫人打断了话头,我都忘了要跟姐姐说什么。”

“我倒是奇怪,这荣国府也就罢了,毕竟是妹妹的外祖家。倒是这薛家怎么给妹妹送东西来了?”黎惠看了一眼锦盒里的宫花,难得地撇了撇嘴。

“那薛家太太是我二舅母的妹妹,也许是顾着些情面罢了。”林黛玉在雨燕把锦盒收好,便撩开这个话题不说。心中却是暗道,这薛家的人倒是奇怪,明明知道今儿是黎家夫人还有姑娘上门的日子,怎的还这样巴巴地把东西送来呢?

其实这倒不干薛王氏的事儿,这四对宫花她早早就备好了请自己姐姐遣人送来的,倒是王氏自己没放在心上,今儿薛王氏宴请众人的时候才想起来,于是才这时候吩咐了周瑞家的匆匆送过来。

又跟黎惠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前头才传了消息来只说黎夫人准备走,让黎惠一并随行。

送走了黎氏母女,林黛玉才叫雨燕带着锦盒去了贾敏处,道:“这是薛家夫人给我送来的,总共四对宫花。我看着颜色倒是极好,做工也不错,只是到底不是我喜欢的样式。再者薛家太太不是知道咱们家今天有客人吗,怎的偏偏今日送来?”

“这些细枝末梢的别理会就是了。”贾敏捻起一朵看了看,只觉得绢花的料子着实不如平日里太后赏赐的好,明显就不是给宫中一宫之主妃嫔用的,“今儿周瑞家的来,除了给我这儿送了四对宫花,也给你送了四对,我便打发她去你那儿。你表现得好,进退有度,也不失大家姑娘的风范。”

“娘亲这话我是不敢受了。”林黛玉道,“只是这薛家太太给我送了宫花,我总得回礼吧。”

“薛家太太的夫婿刚去世一年,她一双儿女如今尚在孝期,咱们也不好送些贵重的。”贾敏让翠柳把账本拿出来,“娘亲之前给人拟定礼单的时候你也在身边看过两回的,你觉得娘亲这回该如何回礼才是?”

林黛玉接过翠柳递来的账本,翻了几页之后才道:“既是如此,那咱们只能挑些素净的东西给送去罢了。这樽白玉观音像是从扬州大明寺求回来的,给薛家太太倒是适宜;薛太太的儿子我是不晓得了,倒是这两对银杏花簪子可以给了那薛家姑娘。”

“说得不错。”贾敏很是满意林黛玉的安排,“薛家哥儿的礼物便由我来安排,其余的就按你自己定下的给薛家送去吧。”薛蟠是个爱玩的,送他上好的砚台徽墨只怕也是浪费,倒是从前送予贾宝玉那艘玻璃西洋船库房中还有,拿出来给了他也是可以的。

“真的?”林黛玉有些吃惊了,她从前虽然在一旁看过自己娘亲调度府中上下事务,拟定外送的礼单,但这回头一次发表意见就得了自己娘亲认可,并决定就用她的意见送礼,不得不叫她有些欣喜。

“你说得有理,娘亲自然会听。”贾敏笑道。女孩子十三、四岁定亲是常有的事情,她这是要慢慢地教会林黛玉管家的事情。人情往来的分寸也是要从小教育的好,积年下来记在心上便不会错了。“听说那个薛家姑娘也是爱读诗书的,你再挑几本书送予她就是了。”

“是,那女儿这就去拟定单子?”林黛玉见贾敏点了头,便兴冲冲地叫人拿来笔墨纸砚,用极熟练的簪花小楷写好了单子,便叫人去库房收拾了出来,自己又再三检查,觉得无误后便回禀了贾敏

作者有话要说:我终于病好了(┳_┳)

回家看了两次老中医吃了四天的药比在广州看了两星期的还有效,累感不爱了。

第51章

第五十一回喜宴上遇呆霸王

林谨枢送来的红酸枝木妆奁雕工精巧,顶上的盖子一揭开便是一块可以竖起来的玻璃镜,妆奁分成两层,可以放入一些绢花、珠花、簪跟钗一类的饰物。林黛玉笑着道,“怎的哥哥最近倒是愈发爱出门了,书都读透了吗,”

“按着爹爹的吩咐,去给礼部的几位大人送东西罢了。”林谨枢笑道,“回府的路上想着你跟娘亲在家大约也是无聊了,便去买了一些话本还有诗集,又去银楼挑了些精致的东西给你跟娘亲带回来,喜欢吗,”

“自然是喜欢的。”林黛玉撒娇道,“哥哥对我最好了。”

“那是当然,不过说起‘哥哥’二字,我今儿倒是见到了从前有过一面之缘的故人。”林谨枢眯了眯眼睛,“好些年没见,差点都认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