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荡坐在上首,俯视下方,甚为得意:“魏冉将军,你当日说,要寡人将来有本事与你比试。如今你既然不敢与寡人比斗,那就与寡人的力士比试一番如何?”

魏冉铁青着脸,却拱手道:“臣不敢。当日臣年少气盛,得罪大王,大王若要降罪,臣无话可说。”

秦王荡冷笑:“是啊,当日你年少气盛,寡人也还不是大王,若是寡人今日还不依不饶,未免心胸太小,是也不是?”

魏冉拱手:“大王英明。”脸上的神情却依旧傲慢。

他自是知道,秦王荡母子既视芈月母子为大敌,自然也会视他如眼中钉、肉中刺。若不是芈月临走时再三交代,他早就不耐烦与这等无知竖子周旋了。事实上,自秦王荡继位以来,宠信孟贲等三个力士,早令朝臣们不满。

此时官制并不分文武,但多半出自士人阶层,自幼学得礼乐射御书数,在自家封地上也早已习得治人之术,因此能够上阵杀伐,下马安民。虽然说先惠文王也大力提拔策士游士,但终究是以才智相取,虽然也重用商君之策而提拔有军功的人,但这些人既能够立下丰厚军功,除了悍不畏死之外,多半也是有些行军打仗的能耐或者天赋,能得上司、同袍、下级拥戴服膺的。

可如孟贲之流,除了一身蛮力之外,又能够有什么才干能力,却无端升居高位,大得宠信,如今甚至在大殿上威胁士大夫?而秦王荡不但听之任之,甚至大有怂恿之意。

想到这里,魏冉心中冷笑。魏冉自然知道秦王荡今日就是准备要在这里,报当日维护嬴稷打了他的仇。如今这小子身为大王,纵然要找自己生事,只要自己一动不动,他便打得一拳两拳,又能如何?反倒自降了身份。没想到他却要让那几个如牛马般的蛮力之人来对付自己,一想到此,魏冉不禁双拳紧握。他若是要逃避,只消在此摘冠辞职,便可逃此一劫。可是这样做,却是未战先逃,徒劳无益。他今日站在这里,便不是这几个蛮夫的对手,又能如何?他要让这件事,成为秦王荡羞辱大将的恶行,就算他摘冠免职,务要成功将秦国大将的心聚到一起,则将来复起便是不难了。

果然,秦王荡见他态度傲慢,更是恼怒,冷笑道:“大将军司马错不是说你战功彪炳,寡人却一直没有给你升迁吗?今日寡人就封你为左庶长如何?不过,是要你先打败了孟贲、乌获和任鄙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若是你输了,这个左庶长之职,就要由孟贲来担任了。”

司马错已经怒从心头起,上前一步就想要说话,却被魏冉拉住。

魏冉平静地对司马错说:“大将军,算了。大王今日有意与我为难,您就算有什么话,他又如何听得进去?”

司马错却是大怒:“这不是欺辱于你,这是欺辱整个军队。将士百战沙场,以功授勋乃是当然,哪能把将士的军功拿来当成蛮夫角力的赌注?若是每个立了军功的将士都要受这等莽夫的羞辱,还有谁会去沙场拼命?”

话犹未了,孟贲已经踩着重重的脚步,像一头大水牛一样走到魏冉面前:“魏将军,你是不是不敢动手啊!”

魏冉没有看孟贲,只是朝秦王荡一拱手:“臣认输,这左庶长之职,就送与孟力士。”

孟贲看向秦王荡,见秦王荡阴沉着脸,并无暗示,心中一喜,忙向上一拱手:“大王,臣不服气,未能与魏将军一战,臣不敢受此官职。”

秦王荡闻此言,哈哈大笑:“那就打吧。”

樗里疾正站在首位,听到此言,不禁也恼怒起来,阻止道:“大王,不可…”

秦王荡却朝着孟贲一使眼色,孟贲不待魏冉回应,便挥舞着拳头朝他一拳打去。魏冉偏头躲过,后退两步,孟贲却又是一拳挥去,魏冉再躲,孟贲的拳头险些打到他身后的魏章身上,顿时朝上大乱。

樗里疾大急,高呼:“不要再打了…”却是无人理会。再转眼一看,只见右相张仪袖手,一脸冷笑,这个素日能言善辩之士,此时竟是一言不发。樗里疾再看秦王荡,却见他一脸兴奋,挥舞着拳头只差自己冲下去打了。

此时殿上众人都逃作一团,魏冉已经接下孟贲,两人交起手来。只是那孟贲皮糙肉厚,被魏冉连打了几拳也恍若无事,可是魏冉被他打上一拳,便要倒退三尺,再一拳,便飞了出去。孟贲仍不罢休,追上来重击几下,魏冉被孟贲用力一拳,口吐鲜血,晕了过去。

司马错见状,愤怒地解冠叫道:“臣请解甲归田,免受匹夫之辱!”

樗里疾见状也是怒呼:“大王,够了!殿前武士何在?将这搅乱朝堂之人拿下!”

殿前武士听了樗里疾之令冲了进来,却是看着秦王荡,一齐行礼:“大王有何吩咐?”

这时秦王荡才懒洋洋地抬手道:“罢了。”

孟贲冷笑一声,回到原位,昂然道:“我奉大王之命与魏将军交手,何来搅乱朝堂?左相当着大王的面,令殿前武士拿我,这是置大王于何地?”

秦王荡亦是得意扬扬地道:“王叔,你僭越了。”

樗里疾无奈,只得请罪道:“是臣有错,请大王恕罪。”

秦王荡嘿嘿一声,道:“念在王叔年纪大了,我也不怪你,只是下次不可。”

樗里疾只觉得一口血积在心中,只梗得脸色铁青。却见秦王荡伸了伸腰,道:“每日坐在朝堂,听你们啰唆,好生无趣,只有今日方有些意思。可惜这魏冉太过无用,偌大口气,却是不经打的。罢了,退朝。”

司马错脸色铁青,见秦王荡退朝,反将手中的冠置于地上,再解剑,再解腰上符节,将三物一并置地,转身去扶魏冉。他身后的魏章等几名将领,见他如此,亦是解了自己的冠、剑、符,与他一起扶起魏冉,走出殿来。

其他大臣见状,也三三两两地散朝而出,却是斜眼看着魏冉等人,窃窃私语。

樗里疾见状大急,忙叫值殿武士捧起冠、剑、符,快步追上司马错,苦着脸劝道:“司马将军、司马将军,休要如此。今日之事,我会劝劝大王,你不要做意气之争啊!”

司马错冷笑道:“大王如今辱将士、重匹夫,他早就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今日辞官,也只不过是早一步抽身而已。否则下一次…”他一指魏冉,“这般情景,便是要轮到我了。”

樗里疾闭目长叹:“若是先王于地下有知,看到今日的场景,只怕是死不瞑目啊!”

张仪走出殿来,先是拿起魏冉的手,搭了搭脉搏,暗道这小子躲得巧,虽然看似口喷鲜血伤得极重,但五脏六腑,却没有真正伤到。便放下魏冉的手,看着樗里疾冷笑道:“樗里子,我只问你一句,你当年对先王阳奉阴违,也要保这个太子。如今这样的大王,这样的大秦,你可有后悔?”

樗里疾脸色一变,指着张仪:“你!唉,我知道你心情不好,也不与你计较。”

魏冉这时候已经略微清醒,听了此言,冷笑道:“可是大王,却要与我等计较。”一言未完,又咳了口血出来。

樗里疾被他这话堵得无言以对。

张仪冷笑:“你以为他是大王,可我看在他的心目中,还未曾当自己是大秦之王,仍然当自己是一个与众兄弟争权夺利的公子啊。”

司马错亦是冷笑:“他既然容不得我等,我等还是早走为好。”

樗里疾一眼见到乌获、任鄙、孟贲三个蛮汉走出来,举手止住司马错的话,叹息:“唉,大王如此作为,老夫也是无可奈何。”

司马错拂袖冷笑:“这个大王,根本不及先王的皮毛。先王谥号曰‘惠’曰‘文’,就是为了施惠国人,吸引名士,最终为大秦下一步武力扩张打下基础。纵是要武力扩张,那也是要用军功、用谋略,不是拿几个只有肌肉没有脑子的莽夫当宝贝。哼,什么天下无敌的勇士,就凭力气大就要封大将?他以为战场上是拿力气去撞人的?牛马也力气大,只配拉车耕地,只配宰了吃,能争胜天下吗?”

张仪袖着手,阴阳怪气地道:“司马将军,你就少说两句吧。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既然知道他们是牛马一样的人,你若被牛马拱死,这名声扬于列国,很好听吗?”

樗里疾见他如此,唉声叹气:“张子,你也少说两句吧,别火上浇油了,帮我留一留他吧。”

张仪摇头:“我不留他,我自己也要走了。”

樗里疾大惊:“张子,你说什么?”

张仪嘿嘿一笑,往上一指:“我不为这三只小牛马,为的是上头还有一只大牛马,君子不与牛马为伍,我去也。你们能走的,也早早从咸阳脱身吧。”

樗里疾大惊,忙追上张仪:“张子,你与老夫说清楚,你到底要如何?”

张仪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扔在樗里疾手中,道:“我已经写好辞呈,本拟今日朝上便递交的,如今看来,不如直接给你也罢。”

樗里疾手捧竹简,怔在当场。

不管他如何努力,这日大朝之后,张仪辞职,魏章辞职,魏冉辞职,司马错辞职。朝上文武重臣,数人辞职,顿时人心惶惶。

樗里疾大急,忙入宫欲劝说秦王荡挽留贤士。不料秦王荡听了这几人的辞呈,反而当即同意,叫道:“张仪、魏章之流,母后本就深厌,寡人也早有逐他们之心,如此正好,省得寡人动手。”

樗里疾无奈,只得奔走劝说。好不容易劝得司马错不辞官,却也要入蜀避朝。正要劝说张仪,不料秦王荡于次日当场宣布,令甘茂为右相,接替张仪之位。

樗里疾只气得当殿摔了笏板而走,却是拿秦王荡无可奈何。

第九章 莒姬死

数日后,城外长亭,桃花片片飘落。长亭内,地上铺了毯子,樗里疾与张仪对坐。

樗里疾尽最后一次努力劝说:“张子真的要走吗?”

张仪嘿嘿一笑:“我不走又能如何?”

樗里疾急道:“若是为了乌获那三人封大将的事情,老夫可以劝大王收回成命。若是为了甘茂封相,老夫可以让出左相来请张子担任。”

张仪看着樗里疾,摇摇头:“得了吧,你能劝他们收回多少成命?那个妇人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丝身为秦国母后的意识,一心一意还当自己是楚人,忙着要将我送回楚国给楚国解恨,要把当初被我骗走的土地还给楚国,甚至在谋划着要把一个个楚女弄进宫来为妃…”

樗里疾也有些无奈,艰难地说:“惠后的确是…可是,她说了不算,大王自有主见,从来也不曾真的听过她的话。”

张仪冷笑:“那是因为惠后往左蠢,大王往右蠢,蠢得不在一块儿,所以各蠢各的。”听他说得这么肆无忌惮,樗里疾的脸色有些不好看,指着张仪手抖了抖,最终没有说话,只是长叹一声。张仪继续道:“我说错了吗?没错吧!我真觉得他出生的时候是不是忘记把脑子一起生出来了,居然拿几只人形牛马当大将,每天跟他们比赛举鼎。他每天看地图只会看一条线路,就是通往洛邑的那条路。他以为我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他就想带一支人马,直奔洛邑,杀死周天子,然后把九鼎扛回来。他以为他是成汤,是周武王,只要攻王城,夺九鼎,就可以完成王图霸业?那是找死!这样的主公,不需要我张仪来侍奉,他也容不得我张仪为臣下。因为我站在那儿,只会显得他像个白痴,只有朝堂上没有我张仪,他才能继续得意。”

樗里疾闭目长叹,老泪纵横:“先王啊,我对不起你。”

张仪站起来,拍拍樗里疾的肩头:“对我张仪而言,天底下没有什么君权神授,君王如天。天底下坐在王座上的那几个人,在我张仪眼中,只有蠢货和非蠢货的区别。运气最好的,是能够遇上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只可惜,这个人被你弄到了燕国。樗里子,我跟你说,你这个人还算聪明,只可惜脑子僵化,不懂得天底下的事,就是一盘生意,生意生意,就是要生生不息,才有意思。你就是死抱着自己怀中那堆主意不放手,结果失了生机,人也僵了,道理也僵了。如今的秦国,已经不是昔日的秦国,秦王荡倒行逆施,群臣离心,大祸就在眼前了。”

樗里疾颤声道:“可是,你留下来,总能补救啊!”

张仪道:“如果我留下来,才一定会后悔呢!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是替你觉得累。在将来的日子里,樗里子,对着一个刚愎自用又愚笨不堪的主君,有你的苦头吃。”

张仪拍拍樗里疾的肩头,朝着夕阳的反方向扬长而去,风中传来他的歌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樗里疾看着天边,嘴唇颤动,喃喃道:“大祸就在眼前…”他看向天边夕阳,映得云团如同火烧一般,艳丽中带着一丝不祥,心头一股阴云升腾。

芈姝见逐了张仪,忙写了信去楚国,又将近年来自己在后宫诸事都说了一番。楚威后接了信,悲喜交加,掩面呜咽。侍女珊瑚见状,忙安慰道:“威后,八公主在秦国已经成为母后,尊荣无比,威后当欢喜才是。”

楚威后且喜且悲,叹道:“我固然是为姝高兴,却也为了我的姮而伤心。这些儿女中,我最担忧的便是姝,不承想她却一生尊荣,虽经波折,终究安坐母后之位,可我的姮、我的姮却…”说到这里,痛哭失声。

珊瑚见状,也是心中酸楚。在芈姝书信未到之时,楚威后先接到了齐国的书信。她的长女芈姮昔年嫁齐宣王为继室,虽然也得了数年荣耀,并生下嫡子,只可惜,齐国早立太子,且太子田地为人暴戾忌刻,不能容人。芈姮虽有手段,然则终究时间太短,不及嫡子稍长,齐宣王便已经一命呜呼。田地继位,不但不曾尊芈姮为母后,反而将她软禁,对外只宣扬说:“芈夫人与先王情深意重,闭门谢客。”

楚威后因数年不得芈姮音信,多方去信,却如石沉大海。派了细作打听,然则芈姮被软禁之后,宫中楚国细作被一网打尽,竟是打听不到消息了。直到数月之前,才得知讯息,却是芈姮已经病死。楚威后心痛如绞,更发了狠,令细作打听详情。芈姮已死,她的近侍亦被灭口,但终究有些粗使奴婢辗转别处。楚国细作打听了数月,终于打听得内情,却是祸起萧墙之内。

原来芈姮昔年亦有三个庶妹从小一起长大,除六公主薏因病耽误之外,三公主菱、四公主荞便做了媵女随她出嫁。芈姮为楚威后长女,自幼便学得了母亲的手段,将几个庶妹挟制得服服帖帖。不料表面上的恭敬顺从,却未必见得内心的真正忠诚。四公主荞不知怎的,与那太子田地勾搭上,等齐宣王一死,便成了新王的夫人,一面挟制住了新王后愍嬴,一面借了田地的手,将芈姮幽禁。自此日夜凌辱,竟将芈姮活活折磨而死。

楚威后听到此消息,捂着心口,痛得晕了过去。及至醒来,捶席凄厉长号,摧心断肠。她本以为,诸女中长女芈姮最得她的手段,远嫁他国,亦是最令她放心,以她的手段,不愁过不好。谁晓得竟遇上暴君毒女,生生被折磨而死。当下她恨得咬牙切齿,便要去寻芈荞的至亲,为芈姮报仇。但寻来寻去,芈荞之母早已于数年前去世,那也不过是个小族献女,竟是没有母族之人,也寻不到人来报仇。

楚威后为了此事,日夜哀号,已经病了一场,将身边的侍从也迁怒打杀数人。因芈姮之事,更是对幼女芈姝担忧不已。且喜芈姝母女同心,想是知道她担忧,便来了书信。先说了自己诸事皆得意,又说了先王临终前的变乱,自己母子如何涉险过关,自己又是如何最终理解了母亲当年的手段和用意。更得意扬扬,将自己如何令芈茵对付芈月的事也一并说了。

这一封长信,叫楚威后看得既是咬牙,又是悲泣,又是欢喜,最终放下帛书叹道:“姝总算是还能够教我放心的!”说着又是切齿诅咒:“这世间的贱妇贱种,皆是忘恩负义之辈,早知道她们要害了我的女儿,我当日便应该教她们都死在宫中才是,如何能放得她们出去祸害!”一想到此,便又诅又骂,没个休止。

珊瑚服侍得她久了,知道她如今越老越不听人劝,却也是越活越精神,一骂起人来滔滔不绝,没有半个时辰是停不下来的,而且越劝越是止不住,只得顺着她骂,间中端些蜜汁教她润润口。

正有一搭没一搭地劝着,却见寺人析匆匆进来,手上还托着一卷竹简。珊瑚一喜,正可找些事情来岔开楚威后的咒骂,忙道:“寺人析,你拿的是什么?”

寺人析却面有苦相,本是缩在一边的,偏珊瑚心不在焉,不曾注意观察,将他叫了出来,只得呈上竹简,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楚威后方停下骂声,见他如此,又骂了起来:“这是什么东西?你拿这个摆到我面前来,难道教我自己看吗?”

寺人析只得跪下,禀道:“这是公子戎新立了战功,大王封他舒鲍之地,公子戎就封,请大王允他接莒夫人归封地…”他是深知楚威后性子的,不免越说越轻,越说越心虚。

楚威后听到最后,却是听不清楚,她性子本就急躁,到老来越发没了耐心,当下直接就拿起竹简,砸到寺人析头上,骂道:“没进晡食吗?这般蚊子似的哼哼唧唧,说清楚些!”

寺人析只得提高了声音,迅速道:“公子戎想接莒夫人归封地!”

楚威后却是年迈记性差,已经有些记不清了,迷惘地问:“是哪个?”

珊瑚与寺人析对望一眼,情知是瞒不过去的,珊瑚更有一重心事,眼见楚威后因为芈荞之事,已经打杀了数名近侍,若是不能教她转移了怒火,自己不免危险。寺人析亦怀着同样的心事,两人在楚威后身边做了这么多年的心腹,自然已经不是什么善良之人了。当下两人眼神一对,顿时多年默契油然而生,当下一唱一和把事情都说了:“威后,公子戎便是嫁到秦国的九公主亲弟。”

“便是那个与咱们公主作对的小妇。”

“如今被赶到燕国受苦的那个。”

“莒夫人便是他们的养母,当年住在云梦台的那个。”

“他们的生母便是那个嫁给贱卒的向氏。”

“如今公子戎要接莒夫人出宫去逍遥自在,威后,咱们不能这么便宜了他们。”

楚威后正是满肚子怨念要找人发作的时候,偏生芈荞母族竟找不到,再听得这两人翻出往事来,想到向氏的死,想到有关芈月的预言,想到自己两个亲生女儿所受的苦,忽然间拍案大哭起来:“我岂能教这贱人逍遥快活了去?来人,叫、叫、叫那个…”

珊瑚见她卡住了,忙接口道:“莒姬!”

楚威后点头:“正是,叫那个莒姬过来。来人,给小童梳妆,小童要教她死得万分不甘,这才是好。”

珊瑚忙叫了宫女进来,与楚威后重新梳妆过了,又依着楚威后的吩咐,取了毒酒来,这才宣莒姬进来。

莒姬此时亦是步入老年了,但她自楚威王死后,所有的心机手段已无用处,索性只养花弹琴,怡情养性,反而显得从容自若,举止恬淡,满头青丝中隐隐几星白发,进来行礼如仪,举手投足间,不见衰老,反更显优雅。

楚威后却是一直得意处张扬,小不如意时便辗转反侧不肯罢休,大喜大怒,性情躁急,因此早已经满头白发,脸上的皱纹交错纵横。她的年纪本就比莒姬大了十几岁,此时两人一个照面,更显得她衰老不堪。

这些年来,莒姬努力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又有郑袖作为新目标,楚威后几乎已经忘记这号人物。此时一见之下,忽然间往事在脑中翻涌,再见她如今容貌,与自己相比之下,更激起杀意来。

她年纪越老,行事越是肆无忌惮。她想对谁动手,考虑的不是“有没有惹到我”,而是“能杀”或“杀不了”。后者只有郑袖等寥寥几人。她要杀前者,却根本不会考虑杀了是否会引来利益、名声方面的损害。因为到她这把年纪,已经是随心所欲惯了。

她亦懒得兜圈子,直接道:“莒姬,大王同我说,你的养子戎立了功,要接你去封地,你可欢喜?”

莒姬在接到楚威后的召见时,已经是暗暗警惕,听了这话,心中一凛,然而这是她人生最后一战了,不得不去面对,当下恭敬道:“全倚仗威后、大王隆恩,哪有妾身欢喜与否。”

“可是我不欢喜!”楚威后霸道地道,“寺人析,你对大王说,莒姬三天前吃错了东西,上吐下泻,太医说,已经不中用了。”

莒姬脸色大变,跌坐在地,面色惨白,她完全没有想到,楚威后竟然连借口都懒得找,就这样毫无理由地判了她死刑。她咬了咬牙,不甘心一生的挣扎就这么无望地结束,嘴角勉强牵了牵,挤出一丝笑容来,略带颤声地问道:“威后,妾身做错了什么事?求您让妾身死个明白。”

珊瑚虽然之前为了自己好过而教唆楚威后迁怒于莒姬,此时见她的神情,也不由得生出一丝同情,一边奉承着威后,一边暗示道:“谁教你的养女,对八公主不忠…”

“是你已经没用了。”楚威后却忽然打断了珊瑚的话,冷冰冰地道,“在先王灵前我就想把你如向氏一般处置,念在你代为抚养先王的一双儿女分上,我不想教昭阳闹腾,影响大王继位,因此容忍了你。后来你那养女与姝一同出嫁,你们便是我扣在手中的人质,教她不敢对姝不敬不忠,所以你还能够继续活着。如今姝已经成为母后,你那养女与其子流放燕国为质,所以,我没必要再让你们活着。”

莒姬闻讯大惊,顾不得自己安危,扑上去急问:“你…你想对我的子戎怎么样?”

楚威后带着一丝淡淡的厌倦,挥了挥手道:“他若识趣,我亦懒得理会他;若是不识趣,自然有人收拾他。”

莒姬忽然状若疯虎,欲扑上来却又被寺人们按住,只嘶声质问:“你想对子戎怎么样?昭阳答应过先王,不会容忍你对先王子嗣下手的,他不会让你得逞的。”

楚威后微闭了下眼睛,看了一眼寺人析。寺人析会意,一招手,便有粗壮的寺人拿了只金壶来,强按着莒姬,将一壶毒酒尽数灌进了她的嘴里,莒姬被灌得整张脸都憋得铁青。待一壶灌下,又拿手捂住她的口,拉着她的头发迫使她微仰着头,捏着她的喉咙迫使她将毒酒尽数咽下,不能吐出,然后才将她放开。

楚威后眼看着莒姬腹中毒发,捂着肚子在席上翻滚嘶叫,微闭双目似欣赏她的惨叫,又似完全不把她的惨叫当回事。这毒本是极烈的,过得片刻,莒姬便七窍出血,抽搐着再不能动。寺人析伸手探了探她的鼻息,只觉气息微弱,却一时未死。寺人析是极有经验的,知道毒酒虽烈,真教人完全断气却不是一时一刻的,便伸出手来,将莒姬脖子一扭,让她断了气,才禀报楚威后道:“禀威后,已经死了。”

楚威后闭着眼睛,轻轻地“嗯”了一声。

寺人析便叫人将莒姬抬了出去,这才想起自己的任务来,惴惴不安地问:“大王已经答应了公子戎,如今,该怎么办…”

珊瑚见楚威后眉毛微挑,赶紧先竖了眉毛代她斥道:“能有什么怎么办的,她都这…”她本来一句“她都这把年纪了”已到了嘴边,猛然醒悟楚威后的年纪更大,这话说出来简直找死,忙改口道:“人吃五谷,哪有不病不死的?威后,您说是不是?”说到最后一句,忙转了腔调,一副请示的样子。

寺人析苦着脸:“可是,若是公子戎不肯罢休…”他毕竟是个奴才,楚王槐已经答应的事,忽然间一个公子的母亲就这么死了。楚威后自然是想杀就杀,可芈戎毕竟也是个公子,他要是不肯罢休,那么他这个奴才会不会变成替罪羊啊!

楚威后玩了一辈子权力,这点子事,倒真不在话下,当下懒洋洋地道:“那小子若是闹腾,便叫大王问他一个无礼之罪,贬他到云梦泽那边去平乱。”说到“平乱”二字,莫名多了几分杀意。

寺人析也听出这种杀意来,当下又小心翼翼地问:“可是,令尹那边…”有令尹昭阳在,要除去公子戎,恐怕不这么容易吧。

楚威后冷笑一声:“昭阳已老,且这次平乱的主帅,不是昭雎吗?”

寺人析恍然大悟。昭阳已老,如今许多事,已经没有精力去管了,而昭雎正是昭氏下一代接替昭阳的人。此人贪财刚愎,能力却远不如昭阳。有昭阳在,一般人不敢冒着触怒昭阳的危险对先王公子下手,可若是收买昭雎下手,难道昭阳还会为了替公子戎报仇去杀了昭雎不成?当下心悦诚服地行礼道:“威后高明。”

果然,次日消息送到芈戎处,芈戎不服而到楚王槐面前争执,楚王槐却是先得了楚威后派来之人的说辞,虽然心中恼怒,但也只能替母亲善后,当即翻脸问了芈戎冲撞之罪,又叫他去云梦泽平乱,将功赎罪。

凄风苦雨间,芈戎只能葬了莒姬,与向寿一起,率兵前往云梦大泽,平定蛮族之乱。

远在燕国的芈月,对楚国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她自在西市安居下来以后,开始靠抄书取得一些收入,慢慢过上了教养儿子的平静生活。

在这样的朝代,知识总是宝贵的。列国娶嫁,最宝贵的嫁妆不是珠玉,而是经卷典籍。燕国大乱方定,许多家族破灭,典籍被焚,几户因军功而暴发的人家,也需要经史典籍装点门面。便是西市之中,少数沦落的策士游侠也多半只是阅读家中旧藏,或者拜师访友看得一二珍藏,通常也只精通得一家一论,却不及芈月自楚宫到秦宫,阅遍王室典藏,看遍诸子策论,所记得的典籍之多。

所以,数月过去,她不仅能够维持生计,手头也积蓄得一二钱财,虽然不能够与昔日富贵生活相比,但终究已经摆脱衣食不周的困境了。

她一边默写经史,一边也以之来教育嬴稷。此外,她更是领着嬴稷,在西市上观察世态百相。

这日,她与女萝又领着嬴稷,走在西市之中。

燕国的市集与她记忆中的楚国市集比起来更加破落,因战争过去没多久,人气还未恢复,通常初一十五,才会有野人郭人担了货物进城集会交易,那时候方显得人气充足一些,平时则行人寥寥。

燕赵多豪侠之士,所以市集上,也常有市井无赖游侠儿游荡着在等待机会。

芈月与嬴稷走过那间游侠儿素日聚集的低等酒肆,见门口几个游侠儿正说得口沫横飞。

一个说:“想当年子之之乱的时候,我就是在这儿亲手砍下那逆贼的脑袋…”

另一个却嘲笑道:“拉倒吧,你那时候跑得比兔子还快…”随即自夸:“那日齐国人打进来的时候,我就在这西城墙上,砍了十三个齐国兵呢!”

另一个就戳穿道:“我记得你当日说也就砍了三个齐国兵,如何现在倒吹成十三个了?”

另一个也嘲笑他:“哼,齐国人来时,要不是老子替你挡一下,你小子的脑袋早就没有了…”

嬴稷一路上左顾右盼,好奇地看着这一切。

女萝听得那几个游侠儿说着说着,话语粗俗起来,不免有些难堪,对芈月道:“夫人,这里又脏又乱,咱们还是走吧。”

芈月不理她,却问嬴稷:“子稷,你可看出什么来了?”

嬴稷认真地想着,回答:“母亲曾教我背《老子》,上面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又记得书上说当年重耳逃亡时,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不敢怒,反而要纳而谢之。母亲带我入市集,是要我听得进粗俗之言,受得了嘈杂之音,从而修身养性,懂得放低身段,谦虚待人。”

芈月低头看着儿子,笑了:“不错,能够想到这些,已经不错了。但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子稷,我带你来市集,不仅仅只是让你懂得放低身段,谦虚待人。江海能纳百川,是因为善于容纳与自己不同的水源,才能够成其大。不管你是做君王还是做平民,都是和人打交道,要知人懂人,就要学会看人。这市井之中的人所求的,其实和庙堂中人并没有多少区别。无非就是争名争利,食色性也。区别在于庙堂中人更懂得隐晦曲折,用子曰诗云来做烟雾,而市井中人则更直接更粗野罢了!你现在能看懂这市井之道,将来就更容易知道庙堂之道。”

嬴稷似乎有些懂了,点头:“好像是有些道理。”

芈月又问:“刚才我叫你看那个大婶与菜贩讨价还价,你可看出些什么来了?”

嬴稷想了想,数着手指道:“我看那个大婶买菜,菜贩说是两文一斤,那大婶说旁人都是三文两斤,那就是‘无中生有’。又说前日的肉贩被别人骂了价高质次,那就是‘指桑骂槐’。那菜贩就‘假痴不癫’,任其说三道四。那大婶后来同意两文一斤,但要多给一把葱,就是‘以退为进’。后来等买完菜又多拿了一把葱,那就是‘顺手牵羊’。后面那个姊姊,等大婶买完菜以后,再要求和那大婶一样的价格买菜,那就是‘隔岸观火’、‘以逸待劳’。”

芈月摸摸嬴稷的头,欣慰地道:“子稷真聪明。”

嬴稷脸红了:“是母亲每日教我用兵法来看世情,我才慢慢学会…”

母子俩一个低头,一个抬头,正自说得认真,却没有注意到忽然发生的变故。此时那个小酒馆中,却有一人,已经注视芈月母子许久,见她正低头与儿子说话,便将葫芦里的酒咕噜噜喝了几口,扛起剑就走了出来,醉醺醺地朝着芈月飞撞而去。

女萝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只惊叫一声:“夫人小心!”

芈月只觉得一个黑影压面而来,只来得及将嬴稷往女萝的怀中一推,自己却被那大汉撞倒在地。

芈月飞扑出去,在地上打了一个滚,抬起头,右手臂已经撞破出血。她左手按住右边肩膀,脸上不禁露出痛苦的神情。

女萝见状大惊,冲上前扶起芈月:“夫人,您怎么样了?”

嬴稷也是惊魂甫定,见那大汉转身要走,便冲上前挡住他大叫道:“喂,你把我娘撞倒了,你不许走!”

芈月见嬴稷冲了上去,吓了一跳,急忙叫道:“子稷快回来…”

那壮汉撞了那一下,正自惴惴,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是好,见那嬴稷冲了上来,正中下怀,顿时眼睛一瞪:“黄口小儿,敢对我无礼!”说着伸手就冲向嬴稷一巴掌打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