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落在赢稷的脸上,将他的脸映照得阴晴不定。

黄歇在甘泉官,一直住了三个月。

而芈月的病情,也在慢慢地恢复。终于,她搬回了章台宫,开始上朝议政了。

而赢稷的耐心,也到了尽头。

这一日,黄歇被请到承明殿,他温文镇定地上前见礼:“参见大王。”

赢稷满脸堆欢,亲自扶起他,道:“春申君,寡人接到楚国来信,说是楚王重病,希望春申君护送太子完归国探望。虽然太子完乃是质子,不得擅自离开,但寡人体谅楚君父子之情,允准你们归楚。”

黄歇道:“多谢大王。”

赢稷看着黄歇平淡的神情,反而有些不安:“子歇就不问问,楚君病势如何吗?”

黄歇道:“大王要臣来,臣便来。大王要臣走,臣便走。”

赢稷知道黄歇已经看穿自己的心思,脸色又青又红,变幻不定。不过,他毕竟身为君王,心一横,索性不再矫饰,反而平静下来:“寡人这么做,也是为了春申君着想。春申君与寡人有旧年情谊,寡人相信春申君也不愿意我母子因您而生了隔阂。”

黄歇没有说话,良久,才长叹一声:“请容臣与太后辞行。”

赢稷脸色微变,沉声道:“想来春申君应该知道,当如何说话。”

黄歇道:“尽如大王所愿,一切不是,都在黄歇身上。”

赢稷看着黄歇,忽然觉得羞愧,他知道这个人是君子,他也知道自己可以理直气壮地排斥义渠王,面对黄歇,却有些心虚:“寡人知道,子歇是君子,不是那…”他说到这里,终于没有再说下去,这种两人心知肚明的事,不如不提。

黄歇轻叹一声:“臣可以走,只是大王当知道,您不能终此一生,在这件事上与太后作对。大王与太后母子至亲,应该深知太后的脾气。望大王好自为之,不要伤了母子之情才好。”

赢稷脸一红,叹息道:“寡人明白春申君的意思。”

黄歇长揖一礼,站直身子道:“大王若是做了过头之事,只怕伤的是您母亲的心啊!人心不可伤,伤了,就悔之晚矣!”

赢稷看着黄歇,郑重还礼,眼看着黄歇还礼退出,心中隐隐有一种失落的感觉。

黄歇回到章台宫,芈月见他回来,便问:“子稷找你何事?”

黄歇沉默良久,缓缓道:“楚王病重,想见太子,我得跟太子一起回去。”

芈月一怔,眉头挑起:“楚王年富力强,怎么会忽然病重了?”

以她精于权谋的头脑,自然一下子就能够想到原委,可是她不愿意去想,不愿意去面对。所以,她看着黄歇,希望黄歇能够给她一个安心的回答。

黄歇面对她探询的眼神,平静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芈月听出了他语中之意,忽然心底莫名一阵惶恐,她抓紧了黄歇的手,凝视黄歇:“我可以让太子完回去,可是,子歇,你答应过不会再离开我的。”

黄歇叹息一声,看着芈月轻轻摇头:“皎皎,不要任性,到这个时候,我留下又有什么意趣呢!”

芈月固执道:“我不管。如今我既拥有这山河乾坤,难道还不能得个遂心如意吗?有没有意趣,是我的事。”她抱住黄歇,将头轻轻埋入他的怀中,”只要你在我眼前,我就心安了。”

黄歇伸出手去,欲去轻抚她的背部,但手还是在触到她衣服之前,停了下来。他长叹一声,轻轻地扶起芈月,两人面对面坐着,这才道:“可我不愿意,楚国才是我的归处。”

芈月脸色十分难看,道:“你是黄国后裔,楚国与你何干?”

黄歇道:“人的归处不在他出生于何处,而在于这个地方是否有他的志向所系,有他的至爱亲朋所在。就如太后也并非秦国人,却最终为了秦国挥戈向楚一样。”

芈月看着黄歇,有些恼怒:“我若执意要留你呢?”自生病以后,黄歇搬来甘泉宫照顾她,她的脾气就开始变得有些任性和喜怒无常,似乎前半生的压抑统统要在这时候爆发似的。

黄歇知她的情绪为何变化,知道她心伤义渠王之死,而将情绪移于此刻在她身边最亲近的人身上,所以一直尽量怜惜与包容她。

只是此刻,他却不得不伤害于她,这个错,只能他来扛。她恨他,好过她和赢稷再面临分歧和矛盾。所有的错,让他来扛吧。

黄歇看着芈月,缓缓道:“既如此,那就请太后杀了我吧。”

芈月终于忍不住,拔剑指向黄歇,喝道:“你以为我不会杀你吗?”

黄歇看着芈月,咬了咬牙,忽然道:“你可以杀了我,为义渠君报仇。”

芈月手一颤:“你说什么?”

黄歇道:“挑拨义渠君与大秦不和,虽然起于赵主父,但我知情不报,甚至还推上了一把,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义渠君。你若要杀了我为义渠君报仇,我无怨无悔!”

芈月怒极,扬手一剑向黄歇挥去,黄歇面对剑锋,站立不动。

芈月的剑一斜,砍去了黄歇头上的高冠。

芈月掷剑于地,扭头道:“你走,我不想再见到你。”

黄歇看着芈月,那一刻剑光挥处,他的嘴角甚至有一丝不自觉的微笑。困于这种选择之中,一次又一次牺牲忍让,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撑不下去了。可是他背负着家国责任,背负着承诺,无法自己解脱。那一刻他甚至想,就这样吧,就这样死在她的手中,也未尝不是一种快乐。

然而,世间事又岂能尽如人意?这人生最痛苦最艰巨的责任,终究还得由他来继续背着。

他看着芈月,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长揖到底,一言不发转身离去。

芈月看着黄歇的背影,浑身颤抖,一脚踢飞了几案。

文狸闻声进来,却见芈月正瞪着她,吓得连忙跪下:“太后有何吩咐?”

芈月喃喃地说:“有何吩咐?有何吩咐?”

文狸自然是看到黄歇出去,忙问道:“要不要奴婢去追回春申君?”

芈月愤然道:“不必了一”

文狸犹豫一下,心中已经后悔自己刚才进来.只得又问道:“那,太后要宣何人?”

芈月浑身颤抖,此时此刻,所有的人一一离她远去,她迫切需要抓住一个人,她的手不能空空如也,她坐在席上喃喃自语:“宣何人?宣何人?”忽然想起那寒冷彻骨的一夜,那个温暖的怀抱,那个温文隐忍的男子,她颤声道:“宣——宣庸芮!”

庸芮接诏,匆匆地跟随内侍走过章台宫曲折的回廊,走进寝殿的时候,大部分的灯已经熄了,只剩下几枝摆在榻前。

芈月只着一身白衣,坐在席上,自酌自饮。

灯光摇曳,人影朦胧,令庸芮有片刻的失神。

芈月自灯影中转过身来,冲着他笑道:“庸芮,过来。”

庸芮从来不曾见过芈月这样的笑容,这笑容神秘而充满了吸引力,他竟是不能自控,走到芈月身边,还未行礼,已经被芈月拉住。

庸芮颤声道:“太后——”

芈月却用手指虚按住他的唇,道:“嘘,别叫我太后,叫我的名字——我记得你知道我的名字的,你以前叫过我的名字的!”

庸芮颤声,叫出来的,竟是在梦里叫了干百回的初见面时的称呼:“季芈——”

芈月歪了歪头:“好久没听人这么叫我了。好,这么叫也好,听着亲切。”

她举了举杯,笑道:“来,我们喝酒——”

庸芮喃喃道:“好,我们喝酒——”

芈月又倒了一杯酒,递给庸芮道:“来,你喝——”

两人沉默地喝着酒,倒了一杯又一杯。

芈月又倒了一杯酒的时候,手一抖,大半的酒倒在酒爵外。

庸芮见状,心头一颤,忙按住她道:“你别再喝了。”

芈月抬起醉眼看着他:“你要阻挡我吗?”

庸芮僵了一下,缓缓放开手。

芈月呵呵笑着,斜看着他,神情有些娇嗔又有些自得:“我就知道,你是不会违拗我的。”她举杯将酒倒入口中,却大半流下,沿着颈项流入领口。庸芮拿起绢帕,为芈月拭着唇边颈中的酒渍。

芈月一把抓住庸芮的手,目光炯炯,问他道:“庸芮,你喜欢我吗?”

看着芈月的目光,庸芮无法抵御地点点头,颤声道:“喜欢,我喜欢你已经很久了!”

芈月咯咯地笑着,此刻她似乎已经醉意上头,有些无法控制了,又问道:“你会离开我吗?”

庸芮凝视着她,缓缓摇头:“不,我会一直守候着你,就算死也不会离开你。”

芈月的神情有些游移,又问:“你会违拗我吗?”

庸芮肃然道:“庸芮此生,只会忠诚于你一人。”

芈月轻笑:“忠诚于我一人?我、我是谁呢?”

庸芮凝视着芈月,郑重地,如托付一生般真诚地说:“你是季芈,你是皎皎,你是月公主,你是芈八子,你是太后,你是我这一生唯一喜欢过的女人。”

芈月眼里有泪光闪动,她缓缓地贴近庸芮,轻轻地吻上他的唇。

庸芮的表情有些挣扎,但最终还是抱住了芈月,深吻上去。

烛影摇动,过了一会儿,灭了。

春宵苦短,一缕阳光照入宫阙,映人庸芮的眼中,他忽然醒了:庸芮睁开眼睛,看着殿中的一切,神情有些恍惚,不知道昨夜之事,是梦是真。他仿佛跋涉了很远很远,以为在走一条永远不会到达的路,忽然间发现所站之处就是目的地,反而惶惑了,恐惧了,只觉得眼前所见皆海市蜃楼,转瞬即逝。

他似乎做了很久很久的梦,虽然明明知道是梦,却不愿意醒来。他从来就不够勇敢,承受不起大喜之后的崩塌和痛苦。

此时,芈月仍然在沉睡中。

庸芮看着芈月,他已经决定远离,却又似被她的睡颜催眠,禁不住俯下身子,在她的鬓边轻轻一吻。

芈月微微一动,庸芮一惊。

然而,芈月仍然继续睡着。

庸芮伸手想为芈月盖上被子,手伸到一半,又停住,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挣扎万分。

最终,他还是收回了手,悄悄起身,为自己穿上衣服。

芈月睁开眼睛时,看到的是已经衣冠整齐的庸芮,她笑了一下:“你起来了。”

庸芮却沉默地跪下,叩首:“臣冒犯太后,还请赐罪。”

芈月猛地坐起,声音顿时变得冰冷:“庸芮,你这是什么话?是我召你进宫的,你如今却要请罪,当我是什么人了?”

庸芮咬了咬牙,再一拱手:“就算是太后召臣,臣也应该谨守臣节才是。”

芈月的声音更加冰冷,甚至带着隐隐怒气:“庸芮,你什么意思!就算你不愿意,也犯不着如此无礼。”

庸芮抬头看着芈月,凄然一笑:“如果臣说,昨夜是臣一生美梦所系,太后可信?”

芈月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庸芮。

庸芮苦笑一声,继续道:“在上庸城第一次见到太后,臣就已经动心了。因为阿姊的遭遇,庸家本来不愿意涉入咸阳的争斗,只守在边城。可是臣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最终还是回到了咸阳,就是希望可以在近处看到太后,能够有机会帮到太后…”

芈月听着庸芮的诉说,从不能置信到渐渐感动:“庸芮,你…我没有想到,你竟然在这么早的时候就已经…”她说到一半,忽然止住,问他,”可你为什么还…”为什么还在这样的一个夜晚之后,又将自己推开?

庸芮看着芈月,少年时的美梦如真似幻,可如今他已经人到中年了,他赌不起。他坦承:“我承认,我有私心,想更接近太后。在甘泉宫,在昨夜,我明知道这一步步走下来,就是沉沦,就是放纵,可总是觉得,这还是一个安全的距离,还没有越线。直到昨夜,直到昨夜,月色太好,美酒太过醉人,心底的欲望再无法控制,我,我…”

芈月握住庸芮的手,柔声道:“就算越过这条线,又怎样?你我之间这么多年来一起走过,将来仍然可以携手并行。”

庸芮的手猛地一颤,立刻缩回了来,摇头:“不,不——我不敢,我害怕!”

芈月道:“为什么?”

庸芮缓缓道:“成为你的男宠,我不甘;成为你的男人,则无法与你共存。”

芈月惊怒莫名:“你这是什么话?”

庸芮叹道:“你是一个太过强势的女人,如果仅仅作为男人和你在一起,身为男人的尊严和男女的情爱终究不能共存。过于强势的男人会与你两败惧伤,过于软弱的男人,会教你看不起。这些年来,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看过义渠王,亦看过春申君与你之间的感情纠缠,感同身受,同喜同悲。如果得到过你又失去,甚至让你痛苦伤心,我宁可就这样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芈月看着庸芮,冷笑一声:“什么叫安全的距离?”

庸芮的声音痛苦而挣扎,如沉迷美梦不愿醒来,却又不得不清醒面对:“昨夜之美,如同一场梦幻,就当成是我保留在心底永远的美梦吧。我愿与你永远君臣相对,以臣子之身,离你三步,就这么保持距离地仰望你,倾慕你,忠诚于你,为你分忧解劳,奔走效力。这样的话,我才能够长长久久地留在你的身边。我们之间的君臣身份,才是最安全的距离。”

芈月怒极,仰天而笑:“哈哈哈,你想得好,想得太好,你把自己的一切都想好了,可你有没有问过我的想法,我愿意与否?”

庸芮跪伏下去:“是,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臣静候太后吩咐,只要您说,臣一定照办。”

芈月冷笑:“你既然自称臣了,我还能说什么,还能够期望什么?”

庸芮抬头,看着芈月,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最终还是缓缓磕了三个头。

芈月道:“庸芮,你出去吧。”

庸芮缓缓退出了殿中。

芈月看着庸芮退出,忽然觉得一阵凉意,她站起来吩咐:“与我更衣。”

侍女们为芈月穿上外衣,一层层华服披就,芈月对镜,看到的是一个威仪而自信的君王。

芈月走出宫殿,步下台阶。

此时,秋色正浓,花园中红叶繁盛,金菊满园,桂香浮动。

金秋季节,不如春日百花齐放般娇艳夺目,却更有一种丰盈而充足的灿烂。

花谢花开,皆是过客,永恒的,唯有手中握着的果实。

人生,亦是如此。

长长的走廊,芈月独自走着。

宫娥站在两边侍立,芈月走过的时候,她们一一跪下行礼。

芈月上了步辇,慢慢地行到后山,下了辇,摆手阻止侍从跟随,独自一人沿着后山小径慢慢地往上走。

芈月走到山顶,看着整座成阳城沐浴在阳光之下。

独立最高处,却是最孤独。

怪不得历代的君王,都只能称孤道寡,原来权力的最高处,只有自己一个人,俯视众生。

可是,纵只有一人,她还是宁愿孤独地站在这最高处。

夜深了,芈月经过长长的走廊,提灯的宫娥们一一跪迎。

走廊的尽头,有十余名美少年分两排跪迎。

走到最后,芈月忽然转头,抬起一名美少年的下颏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美少年灿烂一笑:“臣名叫魏丑夫。”

芈月诧异:“丑夫?长得这么俊俏,怎么会叫丑夫呢?”

魏丑夫道:“臣是丑年生人,故名丑夫。”

芈月放下手道:“原来如此。”

芈月迈步进门,魏丑夫跟了进去。

大门缓缓关上。

第二十三章 霸业兴

时间如同飞轮转过,秦国平定义渠之后不久,赵国亦迎来动荡。

赵主父忽然宣布,欲将赵国一分为二,将划出来的一半定为代国,赐予长子赵章,封为代君。

消息一出,列国皆惊。

芈月在章台官苑,与庸芮对弈。

芈月问:“赵主父之意,你可明白?”

庸芮道:“列国皆言,赵主父因早年宠爱韩王后,封其子章为太子。后来又宠爱吴娃,不惜提早传位于吴娃之子何。如今韩王后、吴娃俱死,臣听说赵主父虽然已经传位赵王何,但又对公子章起了怜爱之心,不忍其身为兄长,要终身向弟弟屈膝,于是才要将赵国分为两半,分一半给公子章,封为代君。臣以为,此事绝非这么简单。”

芈月缓缓点头,道:“正是,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赵雍此人心怀大志,又岂是个儿女情长、优柔寡断之人。”

庸芮拱手,问道:“太后可知他的目的何在呢?”

芈月道:“列国都知道变法的好处,却都扛不住变法的代价。赵雍早有心变法,只是赵国上承晋制,古老顽固。赵国想要改革,比我们秦国更困难百倍。他费尽心机,让位于次子赵何,全力投入兵制改革,才弄出个胡服骑射,虽然与列国相比,优胜不少,可是与我们秦国全面变法相比,却只是隔靴搔痒,击不中要害。所以他想要二次变法,利用扶植赵章之际,划出赵国一半土地,进行全面革新。”

庸芮一惊:“他若成功,那于我秦国才是真正的威胁。”

芈月冷冷道:“那就让他这个计划胎死腹中。”

庸芮道:“太后的意思是…”

芈月冷笑:“赵雍未免想得太美。哼哼,他两入咸阳,兴风作浪,若是让他就这么得意,岂不让赵人笑话我们秦国无人?来而不往非礼也,庸芮,这件事交给你去办。”

庸芮肃然拱手:“是。”

芈月的声音冰冷,似从齿缝中透出:“要让那赵章以为赵雍支挣去争整个赵国,让那赵何害怕会失去王位;更要让赵国的卿大夫们知道如果赵雍继续变法,他们将会失去什么…”

看着庸芮领命而去的背影,芈月冷冷道:“赵雍,我等着你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