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灰看胜香邻吐出黑血,似乎是在地底下受了热毒,积郁在肺部,吐出来也就没什么大碍了,可在大沙漠里无医无药,也未必能保住性命,司马灰不敢耽搁,他有心隐匿行踪,当即将“PPS冲锋枪”拆解了,连弹药一起埋在沙漠里,又以指北针确认了方位,同罗大舌头轮流背负着胜香邻,在沙漠里徒步行进。

走不出三五里地,身后便刮起了大风沙,沿途的足迹和标志很快就被流沙掩埋,罗大舌头心里没底,又问司马灰:“这得走到什么时候才算一站?”司马灰低头看了看指北针,在风沙弥漫的恶劣情况下,根本没办法确定这东西是不是还能指北,考古队剩下的人员要是走不出去,就会成为埋在沙漠里的三具干尸,可即使能走出去,也仍然摆脱不了命运中的死循环,因为想解开这个“死循环”,还要去寻找地底壁画中那个……头上生有肉角的怪人。

(第一卷完)

第二卷 大神农架

第一话 长途列车

考古队幸存下来的三个人,在沙漠里走了整整一天,终于遇到一队“乌兰牧骑”,互相询问之后,才知道这里是库姆塔克沙漠东北边缘,距离白山已经不远,大漠白山之间有片人烟稀少的草原,附近草场生产队里的牧民大都是蒙古人。

罗大舌头颇为吃惊,他还以为从地底下钻出来,竟然到了内蒙古大草原,这一路辗转起伏,行程何止几千里,要不然怎么会有“乌兰牧骑”?

司马灰却知道新疆西至塔里木盆地,东至库姆塔克沙漠,凡有草场草原,便多为蒙古族聚居之地,当年土尔扈特摆脱沙皇统治,于伏尔加河流域东归从龙,清朝乾隆皇帝颁布御旨,命其分东西南北四路,共十旗,游牧于珠勒都斯、鹰娑山、白山等地,所以新疆东南的牧民大都是蒙古人,而这队过路的“乌兰牧骑”,即是流动于各个牧区之间的文工宣传队,能侥幸遇上这些人,就算是把命捡回来了。

司马灰没敢承认自己三人是进过“罗布泊望远镜”的考古队,只说是测绘分队,被派到到沙漠里执行勘测任务,胜香邻身上带的工作证也是测绘队员,电台损坏后,又遇到风沙迷了路,已经在沙漠里走了十几天了。

那队“乌兰牧骑”见司马灰说得真切,又有一名伤员急需救治,自是信而不疑,立刻腾出马匹,将三人带往附近的草场,交由当地牧民照料。

方圆几十里内,只有这两座蒙古包,蒙族人自古民风淳厚,得知司马灰等人是遇难的测绘分队,便竭尽所能相助。

司马灰见胜香邻的情况趋于稳定,便向牧民借了套齐整衣服换上,前往百里之外的县城,给远在北京的刘坏水发了封电报,让其尽快赶到新疆接应,并嘱咐刘坏水千万不要对外声张,事后少不了有他一些好处。

胜香邻之父胜天远对刘坏水有救命之恩,他得到消息之后,果然匆匆赶来接应,准备到临近的甘肃境内,搭乘长途列车返回北京。

司马灰想将那块从楼兰黑门里带出来的法国金表留下,用以感谢蒙古牧民相救之德,怎知对方拒不肯收,他只好在临行前悄悄放在蒙古包内。

司马灰在黑屋的时候长期吃铁道,对铁路部门的制度十分熟悉,寻思众人身上的伤还没好彻底,受不了长途颠簸之苦,倘若是硬座或站票,这趟下来可真吃不消了,就拿宋地球留下的介绍信和工作证,私下里稍作篡改,到车站里买了四张软卧车票。

刘坏水对此事极为惊讶,要知道软卧车厢可不是顶个脑袋就能随便坐的,普通人有钱也买不着票,按规定只有十三级以上的高干,才有资格乘坐软卧,票价则是硬卧的两倍。刘坏水以往乘火车经常出门,但他连软卧里面是什么样都没见过,坐进来一看确实不一样,车窗的窗帘都绣着花,雪白的铺盖一尘不染,单独配送的餐品也更加讲究,感觉真是开了眼界了。

刘坏水早憋着一肚子话想说,在牧区的时候没敢开口,坐到车厢里关上门才找到机会,他趁罗大舌头去餐车吃饭,突然对司马灰一竖大拇指:“八老爷可真有您的,换作旁人也未必回得来了。”他先是将司马灰捧了一通,说什么“蝎子倒爬城”古时唤作壁龙功,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汴梁城中有名军官,行动轻捷,武功高明,尤其擅于飞檐走壁之类的轻功,脚下穿着吉莫靴,凡有高墙陡壁,都可跃身而上,挺然若飞。某日太祖在宫中夜观天象,忽一物如鸟,飞入内宫,转天公主的金函枕不翼而飞。太祖查问下去,才知汴梁军中有个异人,翻越城墙易如反掌,还能沿着大殿的佛柱攀到檐头,百尺高的楼阁也视如平地,内府失窃的宝物,必是此辈所盗,奈何没查到真凭实据,无法治罪。太祖皇帝闻言惊奇不已,就传下圣旨说此人绝不可留在京城,应该发配到边疆充军,可等禁军前去抓捕,那人却早已杳无踪迹了。

刘坏水说司马灰不仅得过这路“壁龙倒脱靴”的真传,又通晓相物古术,根基很好,更胆略非凡,智勇过人,看命格属土,乃是北宋年间的锦毛鼠白玉堂白五爷转世投胎,今后前程远大,能够安邦定国。

司马灰知道刘坏水的意思,就止住他这番虚头巴脑的话头,直接说明了实际情况,这次跟考古队进往罗布泊,真没想过还能有命活着回来,可既然没死,那就还得跟“绿色坟墓”周旋到底,因此剩下来的三个人必须隐姓埋名,随后的一切行动都要秘密进行,绝不能走漏任何风声,否则无法确保安全,就当这支考古队全部死在了地底。

刘坏水早已看出司马灰有这种打算,所以也没感到十分意外,但胜香邻是阴寒热毒之症,肺里淤血难清,时常咳血,一度高烧不退。

刘坏水感念胜天远的恩德,凭他的社会能力,安排胜香邻躲在北京养病不成问题,还能请到相熟医师到家中诊治,可不知司马灰和罗大舌头二人今后如何打算?

司马灰这条命原本就是捡回来的,安顿好了胜香邻,再也没有别般牵挂。考古队在地底下找到了山海图拓片,以及那白毛专家解读“夏朝古篆”的密码本,接下来自然是以此为线索再去寻找“地心通道”。可不管干什么也得有充足的经费支撑,司马灰和罗大舌头当初以卖“火龙驹皮袄”为名,赚了一笔钱,但大部分都给阿脆老家的祖父苏老义寄去了,剩下的则买了软卧车票,现在身上穷得叮铛响,连一个大子儿也没剩下,不仅是发电报时许给刘坏水的好处无法兑现,现在还打算再借笔款子作为行动经费。

刘坏水一听赶紧摇头,面露难色说道:“我在考古队的差事能赚几个钱?您别看我平时做些打小鼓的买卖,可如今这年月都是收货,向来只进不出,钱都压在东西上了,再说您瞧我这也是一把岁数了,不得在手头给自己留俩钱当棺材本儿吗?”

司马灰知道刘坏水这种人把钱都穿在肋骨条上了,用的时候得那钳子往下硬揪,要钱比要命还难。于是就说:“刘师傅,瞧把您给吓的,您容我把话说完不是,咱们两家多少代的交情,我能白要您的钱吗?”

刘坏水俩眼一转:“莫非八老爷手上……还有户里留下来的行货?”

司马灰说:“行货可真没有了,我要搞来两件西贝货,也瞒不过您的法眼,不过我们这趟罗布泊,倒是带回几张拓片,您给长长眼,看它能值几个银子……”

刘坏水什么没见过,寻思所谓的拓片和摹本能有什么价值,心下很是不以为然,可等司马灰取出拓片一看,刘坏水的眼珠子落在上面就再也移不开了:“这是……禹王鼎上的山海图!”

司马灰点头说:“刘师傅你这眼可真毒,也确实是识货之人,您给估估这件东西怎么样?”

刘坏水想了想说道:“要往高处说可不得了,想当初混沌合一,不分清浊,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天地又合,孕育而生万物,后来苍天裂、玄铁熔,才有女娲补天,禹王治水,铸九鼎划为九洲,可以说这九尊大鼎都是无价之宝,一出世就能震动天下。可青铜大鼎不是俗物,一般人绝不敢收,因为国家法度不容,何况普通人家能有多硬的命,藏在宅中恐怕也镇它不住。另外这铜鼎上的山海之图,只是影本拓片,流传出去就可以随意复制,成不了孤本终究不算宝物,依我看这些拓片,顶多能值个一块钱。”

第二话 秘境

司马灰大为恼火:“到了打小鼓的买卖人嘴里,普天底下就没一件好东西了,我就是能把‘汉宫烽火树’带出来,可能也比一筐煤球贵不了多少。这几千年不曾出世的东西,您才给估出一块钱来?一块钱够干什么的,我干脆去五毛让五毛,白送给您多好?”

刘坏水大喜,忙道:“那敢情好,此话当真?”

司马灰说:“当什么真?我压根也没打算让给您,我留着它将来还有大用场,现在拿给您看的意思,就是想让您明白——地底下可不仅只有矿脉岩层,也埋藏许多旷世难寻的奇珍异宝,您要是能把经费问题给我们解决了,我这趟好歹给您捎件大货回来。”

刘坏水听得心动,他也知道古物大多埋于地下,不在坟里就在洞里,再往深处更有许多未名之物,这倒不是虚言,只是担心司马灰等人没命回来,自己把本钱扔出去了,可连个响儿都听不见,但在激烈的思想冲突中,最终还是投机心理占据主导。刘坏水咬了咬后槽牙,同意了司马灰所提的条件,二人当即在车厢里,当着毛主席像章立誓为证。

刘坏水又恭恭敬敬地将主席像章重新戴上说:“这可是真龙天子,咱当着他老人家不敢有半句虚言假语,更不能三心二意。”然后他告诉司马灰,今时不比往日,像什么铜尊铜鼎之类的东西实在太扎眼,瓷器又容破碎,路上不好夹带,拿回去也不好藏纳,最好的大货就是古玉,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但地底下的玉器,并不是年代越久就越值钱,需要详加识别。这里面有个秘法,凡是好玉,一定是温润坚硬、细腻沉重,但入土久远,其性其质会慢慢发生变化。你要是看到玉体发松受沁,那入土的年代大概就在五百年左右了,如果有一千年,玉质会变得有些像石膏,两千年形似枯骨,三千年烂如石灰,年代再久则不出世,因为早已朽烂为泥了。夏商周这三代旧玉,质地朽烂,玉性未尽,若是魏晋南北朝时的老玉,质地未变,玉性尚坚,偶有软硬相间的玉器,则是南疆中的古藏之物,谁要是能找来一件形如枯骨,殷虹胜血的千年旧器……

刘坏水唠唠叨叨地到此处,忽然想起来还不知道司马灰这趟要去什么地方,有没有旧玉还不可知。

司马灰早在旁边听得心不在焉了,他也正想问刘坏水一些事情,就指着山海图拓片上的一件事物相询:“刘师傅您可是晦字行里的老土贼了,见过听过的古物不计其数,能不能看出这件东西到底是个什么?”

刘坏水带上老花镜,盯着拓片端详了半晌,奇道:“山海图里描绘的这件古物,好像是部机器,一部……很大的机器。”

司马灰知道山海图中描绘的奇怪物体,早在神农之时就已经有了,它要真是一部“机器”,至少也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想来不能以常理度测,就请教刘坏水道:“您给好好说说,我愿闻其详。”

刘坏水嘬着牙花子道:“据我所知,这件东西确实是有,可年代太古了,您别说我一个打小鼓的,就算胜老板再世,他也未必解释得明白,我把肚子里的存货抖落出来不要紧,但这道听途说,却不敢保证是真是假,所以我姑且一说,您就姑且一听。”

司马灰点头同意,手中的那册“密码本”,前面逐字录有“夏朝古篆”的译文,后面空着多半,便顺手掏出笔来,听刘坏水说到紧要之处,就在本子上详细记下。

原来考古队从地底下带回来的山海图拓片,只是其中的九分之一,铸刻于这部分的神秘图形,记载着地表以下的各种地形地貌,以及大量古代生物。在接近顶端的区域,描绘了一个头上生有肉角的巨人,面前摆放着一个圆盘状的神秘物体,它分为数层,像塔不是塔,显得奇形怪状,遍体都有诡秘复杂的纹路,也不知道是金属还是石料,四周有异兽盘踞,上方则是一条缠绕数匝的吞山怪蟒。

司马灰等人在地底古城中,也见过与之类似的壁画,根据解读出的“夏朝古篆”,得知那头上生有肉角的人形,就是上古之时的神农氏,而这个圆盘状的物体,名为“天匦”,是通往地心深渊的关键所在。

刘坏水所言与司马灰掌握的线索基一致,但也有许多他根本不知道的情况,刘坏水讲得十分详尽,他说诸如“燧人取火、有巢筑屋、女娲补天、伏羲结网、仓颉造字”之类,都是上古大圣大德之人的事迹,要是没有他们,咱至今还得茹毛饮血在树上睡觉呢,那上古之人身体长大者最多,其性情极为淳朴,因为处在十分原始的时代,形貌如兽者也多,到得后世,就把这些先贤古圣给图腾化了,所以说到“神农氏”,在《述异记》里的描述他是头上生有肉角,腹如水镜,洞见肠胃,不管吃了什么东西,都能直接在外边看到,故此才能尝百草、辨五谷。

不过刘坏水也认为山海图里描绘的神农,应该是个地理坐标,位置大概在一座大山底下,据说老君山最高处“神农架”,悬崖峭立,林木蒙茸,自古人迹罕至,此地处于大巴山余脉东端,相传神农氏在此架木为巢,因而得名“神农架”。咱们国家在1970年,于房县、兴县、巴东三地,析置“神农架县”,这是先有山名,后有县名。

司马灰听到此处,觉得有些搞不懂了,只通过拓片中的图形,怎么就能轻易确定这是个地理坐标?

刘坏水说这山海图里记载得再清楚不过了,可要想弄明白地形地势,得先搞清楚上面盘曲起伏的东西是什么。

司马灰莫名其妙地说:“那似乎是条栖息在地底巨蟒,而且体形奇大,能吞山岳,它与地形地势有什么关联?”

刘坏水说:“这哪是什么吞山的怪蟒,您再仔细瞧瞧,它还像什么别的东西?”

司马灰又看了看拓片,若说是地底怪蟒,也仅具轮廓,分辨不出蟒头蟒尾,以他的眼力,终究看不出这是个什么物体。

刘坏水说:“其实它是条山腹里的隧洞,内部岩层色泽乌青,酷似从死尸身体里拽出来的肚肠子,非说像蟒蛇也无不可,反正就是深山里天然造化的盘叠洞窟,古称尸肠洞,上边的山形也很特殊,地层里蕴藏的化石特别多,这种罕见的山形地势,只有大神农架的原始森林中才有。听那些个早年间的老郎们所言,尸肠洞深不见底,尽头多半通着锁鬼的阴山。”

司马灰说:“它不就是一个盘叠形的山洞吗,能比罗布泊望远镜还深?深渊在古书中也被称为九重之渊,我要是没记错,庄子有言——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可见真正的重器秘宝,都在地下绝深之处,因此地洞越深越好。”

刘坏水点头称是:“你们此去如能得手,自是最好不过,我那件‘大货’就算有指望了。但庄子这话里可也透着十足的凶险,别忘了古人还曾说过——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重之渊。可见那地底下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看,也绝对不能知道的,只盼八老爷您千万不要有去无回才好。”

司马灰听得此言,暗觉一阵毛骨悚然,古人预示的“九重之渊”,应该就是“绿色坟墓”要找的地方,于是又问刘坏水,尸肠洞的具体位置所在,那一带都是莽莽林海覆盖的崇山峻岭,峭壁险崖极多,只凭一两个人,怎样才能找到隧洞入口?另外那部几千年前的“机器”究竟是何物?能否确定它就在隧洞最深处?

刘坏水为了司马灰许下的“大货”,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当即话复前言,接着说道:咱还是一个一个的来吧,先说这个所谓的“机器”,或说是“机械”,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这东西了,古书中称其为“天匦”,是度量天地之物,能够自行自动,春秋战国的时候,它还在大神农架隧洞深处,近些年出土的古楚国墓葬壁画和竹简里,也有与之相关的记载,但内容离奇诡秘,今人多不可解。

因为当地也曾是巫风盛行的古楚国疆域,春秋战国时六十万秦军大举南下灭楚,却没在楚王宫室里找到大批珍宝和青铜重器。据说当年都被楚幽王埋到尸肠洞里去了,那其中有飞僵出没,生人莫近。此后的两千余年,高山为谷大海生尘,地形地貌发生了显着变化,如今这条深山隧洞的具体位置,可就很难找了,另外尸肠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名,之后的县志方志都不再用此称谓,它早已变成了一处不为人知的“秘境”,所以只要世间确有此物,它就应该还在“神农架”。

司马灰听完刘坏水的讲述,仍旧难以想象“天匦”究竟是个什么,大概这古老的传说年代深远,内容早已失其真意,看来只有眼到腿到,真正在深山里找到它,才有机会解开谜团。根据拜蛇人留在地底密室中的古篆记载,好像“天匦”就是抵达深渊的通道,这也是司马灰所知的唯一线索,不管结果如何,他都打定主意要去探个究竟。

于是等罗大舌头回来之后,众人便继续在车厢里低声密谋,司马灰向来胆大包天,又自持有一身本领,打算凭着一纸私自篡改过的介绍信,与罗大舌头两人冒充成考古队员,直接进山探秘,而且要尽量隐踪匿迹,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因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此时无法确定国内还有没有“绿色坟墓”的潜伏份子,万一走漏了风声,难保进山后不出意外。

刘坏水并不赞同,他指望司马灰能活着带出几件“大货”,自然要稳妥起见,“大神农架”处在鄂西腹地,山区岭高林密,覆盖着终年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地底隧洞中更是情况不明,只有两人前往,纵然有些个手段,也未免势单力孤,恐怕难以成事,应当先回去从长计议,最好多找几位奇人异士相助。

司马灰也深感力量有限,可来自时间上的压力,根本不允许他再有延误,现在是有条件要去,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去,另外司马灰也不打算让不相干的人卷入此事,前两回死的人已经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