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明其妙的穿越/到清当自强上一章:第 64 章
  • 莫明其妙的穿越/到清当自强下一章:第 66 章

苏荔看胤禛看完了,继续说道,“这些日子我没进宫,所以药膳那边我也没看,但相信应该也是停了。老爷子已经吃了十三年,他习惯了,一但没有了,他的身体本身就会起反应,加上以前被掩盖的病情会很快打倒他。”

苏荔不敢说老爷子其实已经对这几味药产生依赖性,一但突然停药,意志薄弱点的会直接发疯的,而这一周竟然没听到什么特别的消息,看来老爷子真不是一般人。

胤禛脸色有些灰白。苏荔这些日子一直关在外书房里看脉案。\她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老爷子突然大发雷霆。陕北大旱颗粒无收。这实是年初时就已经预计了地。胤禛其实已经做好了救灾地准备。正欲回报时。却被老爷子不问对错地大骂一通。胤禛正觉得委曲呢。没想到下个大臣更倒霉。就因为摇了摇头。就被判定君前失仪。拉出去打了十板子。不管打几板子。这是大臣。是要脸地。于是朝庭上下这几天都小心翼翼。生怕会被自己沾上。现在想想。老爷子突然变得暴躁只怕就是因为停药了。

“你想个办法把药补回去。不让人发现。”胤禛沉呤了一下。看着苏荔。

苏荔摇头。她当然知道胤禛地意思。补回去。不管为什么停药。但说明。他们要动手了。在他们有万全准备时。老爷子不能有事。但现在地问题是。一是没那么容易。停了一周。再恢复。首先药量就是问题。要达到让老爷子恢复精神地药量。就得是以前药量地两倍。自己想不动声色地补回去。几乎是不可能地。第二就是。如果老爷子恢复了精神。下药地人自然知道老爷子已经恢复用药了。那么。谁发现了这个秘密?胤禛无疑在给对手机会。隐藏了这么些年。现在要暴露出来?

胤禛静静地听苏荔说完理由。第一个才是问题。而至于说隐藏不隐藏地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就算自己真地没那点心思。只怕也早就成了人家地眼中钉。肉中刺了。

“那换个药怎么样。让人不发现。但有同样地效果。你也别光想着吃。其它地。”胤禛看着苏荔。

苏荔其实已经想到了。刚刚看药方时。她脑子里就想到了当时看《水煮清王朝》里用鸦片混在老爷子用地熏香里。持续地给老爷子下药。当时苏荔看时还觉得不太可能。现在才知道。没有什么不可能地。只有人想不到地。可是要把这种做法告诉胤禛吗?这种做法也太阴毒了。虽然可以让老爷慢慢摆脱汤药里地依赖。可是这个地后果会更严重。

胤禛看苏荔脸色凝重,也知道她的性格玩不来这种阴损的事,轻轻的拍拍她,“算了,知道你做不来,我想其它的办法,现在停药,多久会有危险。”

“不知道,他们只是让老爷子依赖,一般来说,如果是普通人应该就会被控制,听话就给药吃。可是这几种药老爷子随手就能得到,再说如果老爷子知道有人给他下药,想威胁他的人只怕就得绝户,所以应该不是这种作法,那么就只可

老爷子一边情绪失控,一边又旧疾突发,让什么事都+况下,按他们的方向来走。”苏荔眼睛突然一亮,“爷,明天我们进宫。”

“想到了替代品?”

“不是,给老爷子治病,情绪和药物依赖我没办法,可是如果老爷子有其它的病,我们可以先治,让老爷子不会因此而倒下,再就是可以给老爷子一些辅助性的药物,帮他提高身体素质,过一段时间,对药物依赖就会消失。”

胤禛看着苏荔,这就是她,她永远不会做在她看来会阴毒的事。点点头,也好,这样也好,至少自己可以放心,她不会阴毒的事来害自己了。

“你猜会是谁?”

“我不想猜,只要不是你就成。”苏荔笑了笑。

“为什么?”

“我不是圣人,可是我也知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如果连父母都能下药的人就已经不能算是人了。谢谢你,不是这样。”苏荔对胤禛笑了笑,拿过铜盆点燃了那些脉案,包括自己这几天写笔记全付之一炬。

胤禛默默的看着苏荔,即使曾经她那么不喜欢康熙,可是她也不许康熙吃太多肥肉,做与身体有害的事,这是她做人的底线。但马上也明白了,苏荔说是不猜却已经点出来了,是啊,老八提醒苏荔小心点,老八难道不知道苏荔会告诉胤禛?是啊,十月老十四要回京述职,老爷子的意思是让他再深入一些,如果那时老爷子不成了,老十四自然就可以不走了,一切就变得理所当然。下药的只能是八爷党的各人,四十七年,老八风头正劲,那时有准备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停药应该不是老八的主意了,他也不想把机会给十四,人都有私心,自己辛苦建立,却要拱手让人,还把自己推在前面挡暗箭,哪有那么容易的事,现在只怕老八想的是,我得不到也不想让老十四得到。

苏荔终于烧完了,最后还挑了挑,看到全成了灰烬之后才淋上水,让人端了出去。

“我回去了。”伸了个懒腰,拍拍身上莫须有的灰尘。

胤禛明白,苏荔在向自己表明,她没有带走哪怕一个信笺。胤禛摇摇头,脉案其实不该烧的,这是有用的东西,可是苏荔因为害怕而全部烧掉,还有她做的笔记也是,让自己看过之后就不留下一点痕迹,自己在苏荔心中就是这样?既然让她知道了,就是信她不会出去乱说了。她为何还在自己面前做得这么小心?

“去吧!”胤禛摆摆手。

苏荔行了一礼,退了出来,这几天天天早上来,晚上走的,都不知道内院传成什么样了,算了,管他们的。苏荔摇摇头,想想刚刚烧脉案时,她以为胤禛会问她为什么?她也想好的说辞,顺便向胤禛表明态度,这些事,她会忘记,当没发生过。可是胤禛却不问,这是什么意思?自从再进外书房,她就满心的悲凉。原来真的有些事是避免不了的。

原以为自己够聪明,时时处处的用高调来实现低调,做的看着是出风头的事,可真正会让人害怕,让人觉得出野心的事儿她一件也没做过。她让老爷子、让胤禛、让福晋他们都放心,她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谁也别拦着她往好了过。其实这种小富即安的张扬才是真的低调。像胤禛以佛学为装饰的石头脸,还有福晋那样让人害怕的慈祥,其实是时时处处的让人猜,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每一步的用意何在?这种低调才是拙劣、虚伪的。

可现在怎么做都没用了,她终于触碰到了核心,有人在害康熙,而这个人目前不是胤禛,自己提出以治疗老爷子为目的的方式,胤禛并没有答复,其实在他心里也在想,如果说趁乱能取利也许更好吧!

还没进自己的院子,就听见里面闹哄哄的,有宝宝的呼喝同、贝贝没脸没皮的耍赖、心肝的娇笑…苏荔不用看也知道,宝宝一定是正在教心肝读书,贝贝坐在边上捣乱,心肝则在两个哥哥中间艰难的选择着。他们三个从小就这么闹大的,宝宝虽然装成小大人的样子,但每每这时,脸上还是会出现些稚嫩的表情来。苏荔便驻足在门口看着,还有一年,她不知道这事她将参与多深,最后的结果如何,也许是时候做点安排了。

第250章 圣君之路

夜,宝宝一直等在苏荔的房里,这一段时间苏荔在胤77房常常待到很晚,他便知道有事生了,他也知道规矩,有些事不能乱问今天看苏荔回来得这么早,就应该事情完了,于是想留下探探口风。

苏荔看看宝宝,坐下伸直腿,舒服的喝了一口羊奶,才舒了一口气,她不想谈外书房的话题,她有其它的话说,“学校现在怎么样,还在扩建?”

“嗯,又有船到,这次又来十多位物化专家,都是欧洲屈一指的人物,听说咱们这儿的条件好,特意过来看看。儿子在校园里给他们在盖宅子,这次盖西式宅子,让他们有宾至如归之感。”宝宝很是得意,听说自己的实验室是最好的,才引来最好的人才。

“你呢?有没学到点东西?天天这么多的专家跟你说专业,你一点也不懂成吗?”苏荔调侃着儿子,他还是‘娃娃山长’,管理着这么多的学,只怕最后落得帅弱兵强,引为被动。

“儿子也在学习,虽然不能说博览群书,但是总能好好为专家们服务了。”宝宝假谦虚了一下。

“苗头不好!你又骄傲了。”苏荔则敲敲儿子的头,白了他一眼,“后一句说得好,知道是为他们服务,给他们创造条件,更好、更快的出成果,把成果都用在国计民生上。”

“对了,额娘上次说火药的事,新火药的配方老师们已经做出来了,比起上次说的欧洲成熟的产品威力更大;还有他们在试制额娘说的硝酸甘油,这个听说有点困难,但是他们却很兴奋。”火药的方子已经给了胤禛,苏荔不记得是颗粒的好还是粉状的好了,但她记得有个硝酸甘油的东西最好,而且还可以治疗心脏病,所以跟他们说让他们试制。她懒得去学校,就交给了宝宝,宝宝这些日子也碰不到苏荔,趁势说了一声。

“告诉你阿玛即可,你分出几个人出来,做些西药,上次说的金鸡纳霜副作用太大,你让他们多关注一下,这关系着百姓民生,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治疗的权利,明白吗?”

“是!”宝宝点点头,这个他已经在做了

“其实知道你会做,只是人老了,就想多罗嗦几句。”苏荔叹了一口气了。

“额娘哪里老?”宝宝不乐意了。

“你都这么大了。额娘哪里没老?所以。你以后多照顾弟妹。就算额娘不在了。也能放下心了。”苏荔小心地说道。趁这机会要把要说地都说出来。

“额娘!”宝宝惊呼了一声。眼睛不自觉收缩了一下。“和您现在做地事有关?”

“没有。你真傻。你阿玛再严厉也不会额娘怎么样地。额娘为他生了你。他为了你也会对额娘好地。只是有时觉得日子过得太舒服。于是有不真实地感觉。”苏荔轻轻地抚摸着儿子地额头。但还是使劲地敲了敲宝宝光滑地额头。“你啊!不能当败家子。知道吗?如果你当了败家子。额娘就是死了也会爬出来打你。”

“知道了。要居安思危。有钱就修学校、给民众看病。不许跟皇玛法一样。没事就修园子。那个没有用。”宝宝摸摸苏荔刚刚真用力敲打过地额头。这些都是平时苏荔耳提面命地。自己又不喜欢园子。干嘛要强调不许修园子?

“还有火药。你阿玛手上有个秘密地工厂。在做火枪。

你挑几个心腹地人跟洋老师好好学习。这些技术要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以后你长大了。工厂要做大做强。不能跟你皇玛法一样。以为拿把好刀就天下无敌了。这不成。人家拿枪。你拿刀。死几次都不够。明白吗?”苏荔可不能让自己儿子拿把大刀就冲出去跟人拼命。那不是太傻了吗?看到宝宝刚刚说不许修园子时还一脸地不平就好笑。她不许他修园明圆。要防微杜渐。谁知道将来如何。省得将来修出来给人烧。我都不修。看你们烧什么。

“额娘!”宝宝的神色更加凝重,苏荔此时就像是在交待遗言。

“你听着就好了,记住额娘跟你说的每一句话,咱们的国家很大,民众很聪明,那些洋人现在看着很了不起,可是只要我们学到方法,我们就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只是我们的那些朝臣们却没有这种胸怀和眼界,他们因为害怕失去权利,于是会千方百计的阻止一切的改变。所以现在额娘不许

儒家、不许插手军校,因为现在的咱们还太弱小,我TT对手,不能让这个萌芽被扼杀掉。所以这些年你什么也不要做,专心的让自己的队伍壮大,在大江南北多建校,让更多人接受你的思想,过些年那些老朽们就会被历史所淘汰。

宝宝点点头,这个他明白,所以也禁止在学校内部谈论朝政,他只强调大中国理念,告诉大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为大中国的展而努力。可说实话,宝宝虽然这么努力的在做,却并不明白苏荔为什么这么强调技术,一定要改变。

苏荔看到了宝宝的疑惑,笑了笑,舒服的靠好,宝宝当然不会明白,他生在最强盛的时候,等他继位时,胤禛为他留下的是一个充裕的国库,一切都是完满的,不然怎么会造成他盲目的自信?因为从来就没有经历过挫折,让他怎么可能不骄傲自满?苏荔不同,从小就被迫的接受着中国是被压迫、被蹂躏的苦难历史,而这一切就是从乾隆开始。因为全面的闭关锁国,于是离世界越来越远,最终形成了一个愚昧而怯懦的国家。

“我们光辉灿烂的历史,我刚刚说了,我们的人民很聪明,他们可以创造很多洋人无法想像的东西。匹夫无罪,怀璧有罪。因为他们没有,于是会千方百计的来抢。让他们却步的只有是我们自己的强大,我们只有有强大的武器,有精锐的士兵,有十年也吃不完的粮食,才能让大家都不敢小看咱们的大中国。”

“会吗?”宝宝不敢想像,从洋人那里得知,目前大中国还是世界最为强大的。为什么苏荔还要这么一再的强调,这不该是一向乐观的苏荔的想法。

“居安思危,一个国家没有危机感是会出问题的。明朝曾经那么强大,不过三百年而已。额娘让你读了那么多史书,你看看,哪朝哪代能长开不败?曾经咱们是外族,现在还有人在说‘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江山’。所以你皇玛法提出了大中国的概念,我们都是一个民族,你知道什么叫民族吗?我们是中华民族!我们国家里所有的族裔都在这个民族的大家庭里的一个分支,我们满人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族裔。你问问洋老师们,在他们眼中,我们不分满汉回苗,我们都是大中国人。所以你将来也是,不要再提满汉一家,提了才是表明你心里并不这样认为。现在你皇玛法把小姑姑嫁到孔家,满汉不通婚的条款自然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所以将来多和汉人的大氏族通婚,其实人呐都是自私的,只有相关自己的利益才会有危机感,几十年后,就没有满汉之分了。”

宝宝静静的听着,平常苏荔就常常这么说了,但这么慎重的跟自己说还是第一次,他明白苏荔这么努力的做这么多事,其实都是在做给自己看,努力的在让自己明白皇玛法有很多做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不告诉阿玛这些?”在额娘心里,应该已经早就明白,皇玛法百年之后,掌权的就应该是自己的阿玛,再后来就一定是自己了。自己不能复制这些错误,多办学校、多办医馆、加强国防、满汉一家。这都是苏荔的想法,她影响到了康熙,现在她也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但他不明白的是,她不去影响胤禛,是因为胤禛无法影响到,还是因为苏荔觉得胤禛也许会比康熙做得好?

“你愿意听你老婆天天跟你说长道短,指导你该怎么做吗?更何况额娘只是你阿玛的侧福晋,还不是老婆。”苏荔摇头,敲敲儿子的头,“因为你是我儿子,所以我可以完全的放心的告诉你这么多事,让你成为千古圣君,比唐太宗、比你皇玛法更加名副其实的圣君。”

“他们不名副其实?”宝宝愣了一下,还没人敢这么说,苏荔虽然会常常跟他谈起古代的帝王得失,但只会泛泛而谈,不会这么深入的把自己带进去,这是额娘第一次认真的谈到自己将来可能继位的事。现在额娘终于明白的告诉他,她从没把他当世子培养,而是在培养一位国之圣君。因为眼光不同,于是,她所做的事从不会屑于跟内院这些人争执。想到这儿,宝宝的胸挺得更直了,第一次感到了自己额娘的目光高远。

第251章 帝王的胸怀

唐太宗很了不起,文治武功、自尊自强,他有大胸怀T7朝,并且是有兼容并举、海纳百川气度的一代明君,‘深根固本,治安中国’就是他提出来的,所以你皇玛法把咱们这个国家改为‘中国’,其实早有出处>可是他有自己的缺憾,晚年时,他骄奢淫逸,在太子的问题上,也做错了很多事,再有就是亲征高句丽这件事,以举全国之力来打一场惨烈的战争,却无功而返。虽然他这么做是为了儿子,想为儿子扫平障碍,其实唐高宗并不是窝囊废,他甚至于在成就上可以说是和太宗不相伯仲,只是武则天成为他的污点罢了。但在额娘看,其实高宗更像是男人,他在世之时,任用贤能,并且能把武则天的作用挥到最大的地步,只有自信的男人才会这样,因为你是我的妻子,所以你成功也是我的成功。明白吗?你皇玛法其实也是好皇上,八岁登基,每一步都步步惊心,可是说实话,你皇玛法的心胸不够开阔,他没有一个帝王应有的自信心和胸怀!”

苏荔吐了一口气,来到大清之后,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痛快的说话,因为对象是儿子,于是说得格外畅快。

“你要学唐太宗,而不是你皇玛法,要知道,李世民也不是纯正的汉人,他有胡人血统,所以他跟你皇玛法一样,身上都有汉人的血液,所以,你要努力告诉天下人,汉民族其实在唐时便已经不太纯正,一个国家的展就是不断的融合不断的净化的!这就是大中国的含意,我们有一个不断融合,不断包容的民族性,所以你皇玛法现在这么强调大中国的概念,你也是,要不断的强调,我们是大中华!”

宝宝第一次看到母亲这么慎重的谈起历史,谈到帝王的胸怀,就好像这些早就长在她的血液之中,她手不释卷,却被阿玛说书读到了狗肚子里。可是想想,只是她读的书是胤禛看来女子不该读的书。

“皇玛法紧锁关外你觉得是为什么?”苏荔继续问道,这是实务了,有具体的案例,让宝宝能更直观的说明苏荔的思想。

“说是列祖列宗说的,那是龙兴之地,如果汉人不欢迎我们,我们就回去。”宝宝答道。

“什么叫回去,刚刚说了,我们是大中国,那里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回哪?”苏荔轻喝着

宝宝愣住了,想了一下,一下子明白了苏荔的意思,苏荔在批评康熙的民族政策,闭关其实就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因为对自己的统制没有自信,于是不敢让汉人进入,那是退路,说什么回去,是啊,退回关外,可不就是退败吗?

“胸怀!”苏荔坐直,点点宝宝的胸口,“明白吗?要胸怀天下,这个天下不仅仅只是咱们的一国一家,而是要看到世界。这么多洋老师来了,你该知道,海洋之外,还有那么多的国家,这些国家里正在飞速的赶上来,他们的技术手段,传承的方式都优于中国。其实让你来办学就是让你明白,这些事我们自己能做,可是我们缺的是什么?闭关自守!完全不知外面的世界生了什么事。关上门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其实人家早就跑到了前面去。你看过洋人的大船没?曾经郑和造出了世界最好的宝船,领着船队去南洋传播大明的思想,不费一兵不卒让万国来朝,可是现在呢?咱们反而造不出这样的大船了,将来洋人真的坐船来袭,你打算用什么来对付?”

苏荔有脸色渐渐的凝重,看着宝宝。

“你要时刻警醒,只有学校里的技术永远保持第一,并且把这些技术全面的运用于国计民生,那些外国人会不断的来我们这里交流,我们才能不断的成长。国民日子好过了,民智全面的开启了,他们会自动自觉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民富才是国富;国富了,才有钱展军事,我们就不怕任何人的觊觎。”

“只是不让人觊觎?”宝宝瞪着大眼睛。如果真地像苏荔说地他们强盛了。难道只是为了自保?

“对!额娘可没有野心去统制世界。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不让人觊。让老百姓将来走到哪里都说咱们是中国人。然后洋人们要对我们一鞠躬。就成了。”苏荔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这是不是男人地共性。当足够强大时就想到开疆拓土。

宝宝大笑起来。苏荔这哪是没有野心。野心这东西真怪。苏荔不想费一兵一卒地去征服这个世界。这倒有些意思。想想。“只要拼命地努力展技术吗?”

书五经》没有用。培养出来地一群奴才能帮你做什么。跪着是能帮你打仗还是能帮你做枪做炮?有钱才能展科技。额娘是唯经济

有钱能使鬼推磨。你要知道。办学校就是要展技术T术才能赚到钱。有了钱就能更好地展技术…”

“所以额娘只让我看看即可。不让我深入。可是皇玛法不知道这些吗?”既然苏荔明白地道理。没理由康熙不知道。那么为什么康熙却没有这种眼光?还是一直坚持着科举来为国选才。

“当然知道,最早展八股文的是北宋,元承于宋那也是外族统制的国家,是元先把朱熹的思想引入科举。大蒙古的铁蹄甚至踏平了欧洲,可是又如何?征服不代表能长久的统制,元在中原才九十年!从明起,就大力束缚着读书人的思想,成化年间就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八股文,可是又如何?他们有着正统的传承,有比大清更精进的武器,你知不知道,在大明末年的火枪无论是数目还是质量都是世界最强的。却被大清所打败,知道为什么?奴才!奴才的思想,就是程朱的破烂思想。所以你皇玛法从来就不屑于火枪,在他看来,火器再利害也不如剽悍的民风。是啊,我们不能惟武器论,可是像你皇玛法那样,他不从根上改变民族的个性,却拼命的接着抑制满州的剽悍,接受汉文化文弱的同化。说白了还是这两个字,他没有一个帝王该有的胸怀。他是帝王,于是也害怕民风的剽悍,怕民众来造反。”

苏荔摇摇头,轻叹了一口气,她拉着宝宝说这么多,说白了就是害怕宝宝也成为这样的人,登上皇帝的宝座,于是希望天下除了他之外都是笨蛋。于是全天下的人就只有一个脑子,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国家当然比较好管理,可是对于国家来说却是灾难。看宝宝显得有些迷惑,苏荔笑了起来,就是这样,因为不理解,才会迷茫,她的时间并不多,她必须赶在康熙驾崩之前把这些思想灌输到宝宝的脑子里。

“你看看朝鲜这个小国家就是这样,从唐代的高句丽、百济,新罗开始,他们分属三个没有独立主权的小君国,从唐开始就是不停的受着来自中原和临海相望的倭国的轮留侵略,可并没有让他们的版图消失,反而越来越大,把当年的高句丽、新罗、百济合在一起统一了朝鲜半岛。打到现在,他们还是没有完全的屈服,即使用汉字,说汉语,可是他们完整的保存了他们的民族特性,太倔强!可是自从皇玛法用了移民政策才两年的时间,朝鲜空了,这种政治再执行几年,朝鲜国就自然的从地图上消失,大中国就会向北延伸,而且不费一兵一卒。现在满州下层民众与朝鲜族人通婚,慢慢的,朝鲜族的倔强也会慢慢的消失掉。”

苏荔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朝鲜的个性让苏荔深为厌恶,这些年没想到竟然会被自己的无心之矢而得到完满的解决。摇摇头,看着宝宝。

“铁蹄是踏不平傲骨的,我们要消融他们!《四书五经》只会让人变蠢,那与国何益?所以盲目的追求国土的增长,那只会让我们疲于奔命,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从根上实现民族融合才是上策。”

“可是如果这么融合下去汉人的血统最终还是会占上风!”宝宝皱眉说道,宝宝是纯正的满人,他从小被康熙、德妃、乌喇那拉氏灌输着纯满族血统的高贵。现在苏荔却让他来民族在融合,让天下只有一种人,那么,这天下还是满人天下吗?

“纯正?皇玛法有一半的汉人血统,你太太实际是蒙古人,所以你阿玛是蒙满汉混血,因为额娘是满人,于是你身上的满人血统占了上风,可是却不能抹灭掉,你身上其实还有汉人和蒙人的血统。将来你的后院之中会像你阿玛一样有满、汉、蒙、回各族的妻子,他们生的孩子难道都不是你的孩子?你真傻,如果你是能做天下人的皇帝,管他是汉人还是蒙人、满人?皇帝就是皇帝!”苏荔白了儿子一眼,看来这小子真是死心眼。

宝宝怔了一下,原来所谓自己是纯血的满人却仍旧流着蒙人、汉人的血液。所以现在讨论什么血统还真没什么意义。

再思索,终于明白,这便是苏荔刚刚强调的胸怀,如果连血统都容纳不下,还谈什么胸怀,更何况是帝王的胸怀了。

第252章 胤禛又被圈了

荔一连几天都在跟宝宝谈一些关于政治和民族的问题生在现代的故事说给宝宝听,假托于传言$-$让宝宝明白民族问题不管怎么尊重其民族的特性,最终只会生极端的民族主义。因为有了极端的民族情绪,就会生叛乱与分裂。

苏荔还特意找出唐太宗在贞观初期不顾大臣魏征和李大亮的劝阻,对归顺的北方游牧民族部落要土地给土地,要物资给物资,结果这些部落享受够唐朝的恩惠后胃口反而越来越大,索性就叛乱的史实给宝宝看。用后来唐太宗的自己检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满人入关了,就要把自己当中国之人,要以自己为根本,西藏、新疆、大小金山的回回,还有塞外的蒙古,都要采取多种形式,一味的安抚,就会喂养出像葛尔丹一样永远不知满足的狼子野心。

因为苏荔收集了很多这样的资料,宝宝从开始时的疑惑到怀疑,到后来的全盘接受,让苏荔欣喜不已。相信即使将来自己不在了,宝宝也会有与康熙完全不同的民族政策吧。相信几代之后,就不会有所谓有满汉之后,不会再有极端的满族主义,也不会有极端的大汉民族主义。

胤禛那边并没有让苏荔进宫,事后也没再提这件事,苏荔知道胤禛有自己的打算,现在的问题是胤禛的打算是什么?虽然一边积极的教导着宝宝,可是心里还是显得七上八下。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这天胤禛没有回家,传话的是宫里的小绘子,一见到苏荔就哭了,胤禛再次被关入了宗人府。苏荔知道这不是她一个人能听的事,带着小绘子到了主院,乌喇那拉氏叫来了李氏和年氏,加上苏荔,府里四位地位最高的四位全在这儿了。年氏的肚子有些大了,显得很疲倦,靠着绣墩有些耐烦。

“出了什么事,还这么隆重的把大家都叫来?”

“小绘子,说吧!”苏荔叹了一口气。

“今儿皇上不高兴,正在斥责大臣,四爷突然请陛下去皇家学院视察,说皇家学院里又引进了很多新的洋人,有了新玩艺。皇上无心政事,就起驾前往了。结果四爷到了皇家学院就带着皇上去了皇家医馆视察,那里有洋大夫和太医院的一些大夫,四爷请皇上让他们诊脉,以资鼓励大夫们。\皇上不豫,九阿哥说四爷心怀叵测,请皇上治四爷的罪,四爷就是不说话,只请皇上去诊脉。皇上一怒之下就把四爷关起来了。”

苏荔心里明白,当日她向胤禛提出让自己诊脉,胤禛也许是怕自己会引康熙的不快,于是才想出这个办法吧!他知道自己不想介入太深,于是自己独立承担了。

“怎么办?”乌喇那拉氏看着大家,李氏低头不住的念着佛号,手中的念珠转得飞快。上次胤禛被抓走还是四十八年初,也因那件事,她失宠了,怎么会还会说话。

“怎么会这样。皇上地脉怎么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任人诊断?爷不是疯了吧?”乌喇那拉氏地眼睛看向了呆住地年氏。她眼眶已经红了。抚着肚子一脸哀戚。而且有些愤怒。她不禁会怀疑胤禛这么做会不会是受了苏荔地蛊惑。

“爷这么做必有深意。别管那没用地。说说怎么办?”乌喇那拉氏喝了一声。此时不是探询原委地时候。要想办法。

“也不知道李卫回来没。不然让他去打听一下。能不能让荔儿进去看看。问问爷地想法?”李氏迟疑了一下。缓缓地说道。

乌喇那拉氏想了一下。似乎只有这个办法了。看向苏荔。苏荔一直在呆。胤禛和她说过。老爷子现在圣心难测。她也拿不准。此时地苏荔是不是还和四十八年那时全心地依赖着胤禛。她会这么做吗?

“荔儿。你说话啊!”年氏急急地叫道。苏荔才如梦初醒。

“什么?”苏荔根本就没听见她们说什么。

乌喇那拉氏脸色变得很差,年氏一脸灰暗,李氏看看,把刚刚的话又说了一次,她还是念着自己失宠之后,惟有苏荔没有落井下石的好处。

“姐姐,我能马上进宫吗?”苏荔退了一步,躬身向乌喇那拉氏说道。怎么说也是福晋当家,她要出门得让福晋的允许。

“进宫,现在?”乌喇那拉

到苏荔此时会想到进宫。

“是,这次情况不同,上次爷是被冤枉的,咱们没什么要求恩典的,可是这次是爷鲁莽了,咱们得去求情。”

“知道了,你去换衣服吧,我和你一起去。”乌喇那拉氏想想也是,上次是咬牙硬挺着,让康熙知道她们不怕,她们没错。可是这次,是错了,老实的认错去吧。

“不!这次…我也不一定回得来,所以您还是在家吧!”苏荔深吸了一口气,按住了乌喇那拉氏,想了想,“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现在不能认错、不能请罪,只能拼了,孩子们就交给您了。”

乌喇那拉氏脸色更加惨白,苏荔第一次说拼了,也就是说,她此去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不能认错她明白,认了罪就表示同意胤禛心怀叵测,就算老爷子将来放了胤禛,胤禛也就失去了竞争宝座的资格。此时苏荔抱着必死的决心进去为胤禛背书,就是不能让胤禛失去这个机会。可是这将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也许是两个人都回不来了。

“傻子!这时还要那没用的做什么?”乌喇那拉氏拉着她的手轻轻的摇头,苏荔此去,说不定会激化矛盾,老四的处境就更难了。

“你不要,我不要,爷难不成也不要?再说就算是咱们现在不要了,将来只有死路一条啊!”苏荔苦笑着,脱开了乌喇那拉氏的手,乌喇那拉氏自然明白,九爷现在一口咬住了胤禛,将来万一九爷一党当权,这一大家子人也就可想而之了。

“可是…现在老爷子正气头上,你冲进去,说不定救不出爷,也会把自己搭进去。”乌喇那拉氏还是死死的拉着她。

“我知道!所以您不能去,万一我们都关了,不是还有您吗?老爷子不会杀儿子,所以万一我回不来,过几天你带着孩子们进宫哭一场,什么也别说,把爷哭回来就成。”苏荔反抓着福晋的手,“现在您在府里最大,您要镇定。”

乌喇那拉氏垂下手,再没说话。苏荔退了出去,回房家里换了衣裳,坐上车默默的进宫了,小绘子和苏荔在一起,在宫门的小街前,苏荔让车停下,微笑的看着小绘子,“现在就下车吧!”

“主子!”

“谢谢你,小绘子,现在吉凶难卜,你还要活着呢!”拿了一个荷包轻轻的放在他的手上,“不是赏钱,只是知道宫里处处要用钱,你自己以后要小心点,别再什么事都自己跑,派人说一声就成了。”

小绘子哭哭啼啼的下了车,慢慢的走了。苏荔让人继续走,心里一次次推敲着过会要跟康熙说的话,谁知道能不能打动康熙?却只能放手一搏。

刚到南书房门口便看到门口跪了一排大臣,也不知道是求见的还是罚跪的。苏荔也懒得看,递了牌子,也跪在门口静静的等着。

“主子,回去吧!万岁爷正在气头上,您这是…”李德全亲自跑了出来,一接到牌子,他便藏在袖里,偷偷的跑了出来,要把苏荔送出去,不能让老爷子知道苏荔此时就来了,会出大事的。

“请通报吧!”苏荔低头伏在地上坚持着。

李德全叹了一口气,默默的起身慢慢的向里走去。

其它跪着的大臣们讶异的看着苏荔和李德全之间的对话,李德全竟然会这么放下矜持,蹲下来陪人说话。而且不用任何的打赏,就能直接进入通报,都不用等的。不一会儿,果然小太监来请了,大臣们更是瞪大了眼睛,都在揣测这是哪位贵人。

康熙正在脾气,书房内三、八、九、十、十三,竟然都在跪成一排,默默的听着老爷子的训斥。看到苏荔进来,康熙直接喝道,“你要是来求情的就不用说了。”

“奴婢是来给您诊脉的。”苏荔直挺挺地跪下,硬邦邦的说道。

所有人都愣住了,都难以置信的侧头看着跪在末位的苏荔,难不成真是疯了?

“好,好,好!你们俩口子倒是卯足了劲,跟朕过不去啊!老四被圈了,你是不是想着跟他一块去,省得再去探监了?”康熙愣了一会,猛的一拍桌子。

“是!”苏荔直截了当,康熙气得直哼哼,苏荔抢在他说话之前赶紧说道,“在那之前您还得让荔儿先号脉,不然我们爷和荔儿就白被圈了。”

第253章 看诊

放肆!君前岂可如此无礼?”老八忙喝止了苏荔,但赔笑着看着康熙,“皇阿玛,小四嫂是知道四哥出事,一时心急,才胡言乱语,请皇阿玛念在小四嫂对四哥的一片忠心,万望恕罪

“是,小四嫂一向以四哥为天的,您圈了四哥,小四嫂自然着急,您饶了她吧!”老十粗声粗气的也求着情,怎么说凌柱也算是半个舅舅,这个也是自己的表妹,看老八明喝暗保,他也忙跳出求情。

“是,皇阿玛,小四嫂一向不太懂宫里的规矩,请恕她君前失仪之罪。”老九阴阳怪气的说道,苏荔心里一寒,什么叫‘不懂规矩’,这话一说,本就是君前失仪之罪了!

“皇阿玛,听听小四嫂怎么说吧!四哥、小四嫂都不是莽撞人。”十三沉吟了半天,低头闷声说道。

康熙喝了一大口茶,面色赤红,看得出火气大得很。

但他毕竟不是平常人,再震怒,此时已经慢慢平静下来,十三这话说得饱含深意,老四这俩口子都是出了名的谨慎,只凭实心办事,特别是苏荔,对些乱七八糟的事很少也不愿意参与。两人都这强硬的要自己诊脉,就表示他们也许知道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可是没法说,只能用这个蠢办法来苦谏了。

“四爷前几天回家问过荔儿,说万岁这些日子脾气很坏,不知道是不是病了。荔儿问他太医们怎么说。爷说,私下打听龙体脉案是犯忌讳的,不能问的。荔儿就说那荔儿进宫给皇上诊脉吧!儿媳妇也是子女,子女给父亲诊脉,进孝算什么犯忌讳?四爷没理会荔儿,想来是怕荔儿鲁莽,于是他就鲁莽了一次。但对子女来说,父亲的身体是最重要的,所以四爷拼了。可还是顾念着奴婢,于是想了这个蠢办法。奴婢不能让四爷专美于前,他是孝子,媳妇也想拼个孝媳的名头,求陛下成全。”这是苏荔在车上想好的说辞,此时只能一口咬死是因为担心康熙的病体,不是担心皇上,而是担心父亲。

“好一个孝子孝媳,反正今儿你怎么说都要给朕诊脉了,嫌朕活得太长,碍你们的眼了?”康熙冷笑了一下,怎么可能被苏荔几句话就哄顺?他儿子女儿多,谁都说自己孝顺,可他自己心里明镜似的,天家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亲情。

“荔儿说了,荔儿也是父亲的子女,荔儿只是给父亲诊脉,不是为了陛下诊脉。”苏荔倔强着。

“皇阿玛,请让小四嫂来试试吧,只是让儿子们放心也好。”十三叩着头,语带哽咽。

“是啊,请皇阿玛成全小四嫂和儿子们的一片孝心吧!”老八也跟着说道。

康熙重重地坐下。虽然心里明白苏荔说地都不见得是真地。可是却仍旧抱着一丝地期待。苏荔为了救丈夫这么坚持。总算也是有情吧!也许他们真地是想孝顺呢?因为知道了什么。于是。孝心促使他们这么做。

李德全忙把苏荔扶了起来。苏荔踉跄了一下。康熙看她这样。才想起她地膝盖有病地。自己九年前就允她君前免跪了。想想似乎她也从没运用过这特权。自己时时地注意着不让她跪久。今天真是太生气了。面色稍缓。把手默默地放到炕桌上。

苏荔就站着一边。拿出自己地脉枕放到了康熙腕下。默默地听了一会。“陛下。您转过头看。让奴婢看看您地脸色和眼睛。”

“不是叫父亲地吗?现在叫什么陛下?”康熙瞪着她。苏荔看到了一双已经充血地眼睛。

苏荔已经确定了。点点头。“好了。能看看太医给您开地药方吗?您深明医理。药方您一定知道。”

“说朕肝积脾虚。正在化湿、清热。”康熙才懒得背药方呢。只是把太医诊断说了一下。他相信以苏荔地常识就能明白。

苏荔晃了一下,李德全知道她的腿又不成了,一直在边上,看她晃了一下,忙扶住了她。苏荔对他笑了笑,心道真是疯了,想想深吸了一口气。

“陛下,奴婢有不同的看法。”

“说说看。”康熙一怔,脸色阴情不定,这就是胤禛夫妇这么坚持的原因?他们一直不相信太医院,现在太医院在胤禛的管理下,多少有所改善,难以成还敢乱诊?扫向下面还跪着的几个儿子,他们低头看不到脸色。

“奴婢以为您患的肾阴阳两虚,也就是西医说的,低血压。”苏荔没看数字兄弟们,平静的看着康熙,肝燥脾虚是高血压,因为现

子因为停了依赖的药物,于是肝火旺盛,但这并不能\的脉像,苏荔根本就懒得说那些太医是误诊的鬼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