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给他揉了揉太阳穴,“小博哥,你休息一会儿吧,别累着了。”

江博:“……不累!”手下敲打的更快了。

宋楚就道,“那我给你洗苹果去。你工作完了就能吃啦。”

江博微微笑着点头。然后继续啪嗒啪嗒的打字。

‘克服’种种困难,江博终于赶在四月中旬,将电动车所需要的技术完善了。

以前这资料都是直接甩给别人的,这次不同,毕竟是用来送人的。得讲究点。

找了个牛皮纸袋,将资料整齐都放在里面。

宋楚则在牛皮纸袋上面用红色的毛线打了个蝴蝶结。

写了一些祝福的话语。画了个笑脸。

马兰还有些紧张,毕竟那位伟大的人对于她来说是很遥不可及的,就算脖子仰得要断掉了,都见不到的人。

现在她儿子要给人送礼物了……

江博道,“必须送。”

宋楚道,“小博哥是个很讲究礼数的人。”

江博道,“送了才有电动车兜风。”

“小博哥的意思是,送了才有电动车给妈妈,让妈妈带爸爸去兜风。”

苏志峰面上温柔的笑,内心呵呵呵,觉得他儿子可真是成长的太快 ,以前就是书呆子,现在简直太会哄女同志了。明明是送给大领导的礼物,竟然还能连带着讨好他媳妇和闺女。像是特意给他闺女和媳妇做的一样。

和他儿子比起来,他这个当爸爸的,简直太老实了。

他当初竟然还担心儿子找不到对象,现在看来,他还得担心儿子以后骗太多小姑娘呢。

礼物包装好了,江博就找小武,让他送到首都区。

小武一听要送给谁,都要吓死了,“让我送去,这,这不合适啊。”

江博看着朱大山。

朱大山激动的说不出话,然后摆手,“不行,我不行。”

小武道,“我帮你联系省里那边,会有专门的人来拿的,但是这之前,这东西可不能交给任何人啊。”

这么厚的一包资料,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厚。看起来似乎很厉害的样子。他现在这个人都忍不住紧张了。

当天晚上,省城那边就有人来取这‘礼物’了。

江博本来还想直白的说一句,如果想回礼,请回一辆电动车,但是他妈马兰同志说这样不合适,你找人要,人家不高兴,可能一辆都不给你,可你越是客气,人家一高兴,还得给你两辆。

于是江博也学会委婉起来了,没有提要求,只是叮嘱道,“五一之前做出来。”

拿着这些资料的人,连夜出发就往首都去了。

毕竟是给大领导的礼物,谁也不敢看。

江博的礼物刚送走没两天,宋楚的书也完成了。

这本书是她写的最久的一本书啦。

也是她花心思最多的作品。

宋楚觉得自己这书有林奶奶的功劳,还找林老太,问能不能给她署名。

林老太对她这份心意很动容,但是还是拒绝了,“不用了,我也没做啥,就是给你讲故事而已。你的那稿子我也看过了,没多少和我讲的故事一样。”

宋楚小脸红扑扑的,“姑姑说啦,小说来源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所以不能写真实的。我们只能从现实的故事里面找灵感,自己编撰属于自己的故事。可是林奶奶你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觉得这本书也有你的一份。”

“你这孩子啊,就是实心眼。”林老太笑了,“我年纪大了,不需要这些。我就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等你的书出来了,你送我一本就行啦。”

宋楚立马答应了,“我肯定送的,必须送。送两本!”

林老太笑着咳嗽了几声。

宋楚在院子这边道,“林奶奶你又生病了吗?”

“老毛病了,没事儿。我去休息休息。”

过了一会儿,就听不到声音了。

宋楚有些担心,爬上梯子看了看,院子里果然没有林奶奶的身影了。

连苏小花都翻院墙回到这边了。

宋楚抱着苏小花,“小花儿,你平时多陪陪林奶奶啊。”

苏小花喵了一声。

把书稿寄到省城去之后,宋楚就等着姑姑苏文丽的回信了。因为用的心思最多,也是一种全新的写法,所以宋楚心里挺不踏实,晚上睡觉都睡不着。

江博见她终于忙完了,还心事重重的,就道,“都写完了,别想了。”

宋楚道,“小博哥,你就不期待那位爷爷的回信吗?”

江博摇摇头,他只期待回礼。

第65章

江博的礼物经历了几天的长途奔波,终于送到了首都这边。

大领导刚刚开完会,回到办公室就看到了秘书室那边送来的包裹。

包裹上面画着笑脸,打了个蝴蝶结。看着十分童趣。

秘书就道,“这是平安县的苏江博同志送过来的回礼。”

大领导又惊讶,又觉得好笑,“还真的给我送回礼了,我看看回的什么。”

秘书要帮忙,他也没让。毕竟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还是得自己动手。

打开公文袋,上面就是一辆车的造型,有点儿像摩托车,但是也有些区别。

“这是要送一辆摩托车给我?”

画着车的图下面就是一系列的组装图和配件图,包括配件数据。再下面就是一些写着各种公式的资料。

大领导虽然不是这方面的和专家,但是觉得这应该是某些技术资料。

想着这位小同志之前的作为,他就让秘书通知首都这边研究所的专家过来。各个专业的都请一位过来,看看这资料到底是那些技术。

很快,几位花白头发的专家就过来了,身上还穿着实验室的实验服。听到大领导说让他们过来辨别一下技术资料,就以为是从哪里弄来的资料,赶紧就过来了。

大领导也没多说,只让他们分辨上面都资料具体又那些技术。

几位专家立马按照自己本身研究的资料进行分配,然后各自研究各自领域的。

这些资料太多,他们足足看了两个小时,才看了个大概出来了。

看完之后,几位专家脸上都是一脸的兴奋激动。

一位负责晶体管研究的专家道,“大领导,这晶体管技术资料,是从哪里过来的?”

大领导道,“你们先说说,这些技术资料,到底怎么样?”

另外一位研究动力学专家道,“这初步来看,是一辆使用电动能源为动力的自行车。但是这其中包含的技术实在太丰富了。这个电机在国外也有研究,但是这个技术绝对和他们是不同的,”

“还有晶体管的技术,也和我们的半导体有很大的区别。我可以说,这晶体管技术如果实验成功,可以说是晶体管研究上的一个巨大的跳跃。”

另外一个专家道,“这个绝缘片材料也是目前没有的,对于电力方面的使用,具有重大作用。”

最后一个爱不释手的研究电池的放下手里的资料,激动不已,“要我说,这电池的作用才是能源方面的巨大进步,这块电池竟然可以让这辆车有五十公里的续航。同志们,五十公里啊。”

其他专家一听,都来看他手里的蓄电池的资料。

那位专家激动道,“在这个电池的技术厂进行改进,我们很多设备就可以可以进行改进了。”

“还有这集成电路,这可是目前我们还没有研发的技术啊。”

大领导一路听下来,心中越来越高兴,他没想到,自己自己收到的竟然是这样的一份大礼。“这技术,和国外的差距怎么样?”

一位年纪最大的专家道,“当初回国的时候,好些东西还是在出现一个概念,比如说这个晶体管,但是现在的情况不清楚了……”

说完,大伙儿突然看向大领导,一脸期待又有些担心,“大领导,这些不会都是其他国家对我们封锁的技术吧。”

他们心里期待,是因为可以让国家少走一些路,但是又很担心,如果真的是国外的技术,那他们和国外差距也太大了。这些技术在他们看来,绝对不是初代产品,而是成熟的产品。

大领导笑着将手里的烟都给掐灭了,“当然不是,这是我们自己的技术资料。具体情况不着急,你们先实验以下这些技术的可行性。”

专家们这会儿开始怀疑了,国家不会是还有一个秘密基地吧。也不是没可能,

他们也没多问,不管是那个基地研发出来的,只要知道,这是属于他们国家自己研发的技术,不是国外的,他们心中就涌起了巨大的信心。‘

这些年不停的追赶,在基础薄弱的领域里面不断的前进,就是为了能够早点追上其他国家,让国家强大起来。

现在看着这些技术,他们觉得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他们国家不缺人才,缺的只是时间。

这些技术要经过一一验证,当然没那么快。

于是江博在家里等了好些天,眼看着要到妈妈生日了,那电动车都没音信。

他去问小武,小武虽然一直和首都那边有联系,但是只是一直汇报平安县这边你的安全情况,对于首都那边的情况可不了解,更不用说知道什么电动车了。至于朱大山就更不知道了。

江博又问吕县长。

吕县长:“……这种国家大事儿,我一个县长,还真不知道。”

江博气的都要闹脾气了,“那谁知道?电动车到底做没做?”

吕县长咳了咳,“我觉得吧,肯定没做的。我虽然不懂啥子科研,可你看就一个发动机,都是要经过实验室的无数次检验合格了,才能够正式生产,而为了生产发动机,还得调整机床,培训工人,这都需要时间。你说的那电动车,是个新东西,肯定更慢了。”

江博:“……”他怎么就忘了这个时代的生产效率?!

知道真相的江博对自己收到回礼这事儿已经放弃希望了,心情十分郁闷。

倒是宋楚的新书又要出版了。

苏文丽这次花了两天的时间细细的品味这本书,看完之后,久久无法平息。

仿佛和那个石头巷子里的人一起,经历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一样,有惆怅,也有感动,更多的是对于新社会生活的的期待。

因为情绪受到影响,苏文丽都没和宋楚联系,她平缓过来之后,立马和总编分享了这本书稿,“这本书不应该违儿童读物出版了,他是一本可以打动人的成熟的文学作品。”

诚然,楚楚的笔下功力肯定是比不过那些老练的大作家的,但是她笔下的故事已经足以弥补这些不足了。

总编之前一直以为宋楚适合写儿童文学,听到苏文丽给他的安利之后,也读了起来。

这一读又花了两天,读完之后,立马拍桌子,“发表,就在五月初出版上架。”

苏文丽立马给了省城这边打电话报到了这个好消息,还邀请宋楚他们来省城玩,想和宋楚好好谈谈这本书。

宋楚本来不想去的,担心给家里添麻烦,不过因为五一放假,马兰还是决定休息一天,趁着这个机会带着儿子闺女去省城玩。他们一家已经很久没有出去玩了。也询问了小武和朱大山,两人觉得没问题。现在省城的特务已经清楚的差不多了,那些隐藏起来的特务已经没法和外界联系上。失去了上线的特务,那就么昏了头的苍蝇一样,自己都自身难保了,所以不会有什么行动。实在是遇到一些不要命的,那不是还有他们两个吗?警卫员的作用就是为了让被保护的领导能够自由活动的。

朱大山还劝马兰,“马兰同志,不要因噎废食。须知邪不胜正。总不能因为一些宵小之辈,就让自己失去自由。”

小武拍了拍自己放木仓的位置,“而且我们还有这个。”

马兰就放心的回去宣布了这个消息了。

宋楚高兴不已。

江博十分不高兴。

马兰捏捏儿子的脸道,“儿子,咋不高兴,不想出去玩?”

江博道,“不是,我给妈妈电动车还没做出来。”

马兰笑道,“原来是为了这事儿啊,没事儿,你心意到了就成。你那资料不是完成了吗,妈妈收到你的心意了。”

“可我想送给妈妈的是电动车。”江博郁闷道,他还想带楚楚去兜风,都要食言了。

这个时代太给他拖后腿了。早知道他就不搞那么复杂了。

苏志峰在旁边温柔的笑道,“是啊,虽然没送礼物,但是你妈妈不会怪你的。”他心里想着,小孩子还是小孩子,讨好女同志方面,还是差一点的。“咱以后这步子不要迈太大。”

宋楚安慰他,“小博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这豆腐咱们要慢慢吃才好吃呢,俗话说好饭不怕晚。”

马兰在他腰上掐了一下,让他别刺激儿子了。

果然,江博那小脸更黑了。

江博道,“我想带你去找灵感。”

宋楚一听是为了她,立马摇头,“不需要电动车啊,咱们就开小汽车去。步行也可以,咱们都太缺乏运动了,要锻炼身体。”

马兰也道,“对啊,以后你牵着妹妹出去玩。我可问过小武他们了,说你们可以自由活动了,不用在家里憋着。”

宋楚高兴道,“妈妈,真的吗,那我也可以和小博哥在街上去玩?”

“可以,都可以。”马兰笑着点头。

宋楚高兴的牵着江博的手,“小博哥,你听到了吗?所以你开心点啦,不用电动车的。”

苏志峰道,“对,爸爸还可以教你骑自行车,不用怕没电,方便的很。”

江博:“……”

被宋楚这么一哄,江博心情好了起来,五一这天一家人换上整齐的衣服,坐车往省城去。

而这会儿,首都这边,各项技术资料也通过了各大研究所里面的专业团队的实验验证,确定这些技术是成熟的,可以直接使用的技术。

为了这事儿,大领导还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上除了有些领导人之外,还有几个研究这些资料的专家。

会议的主题是尽快将这些技术投入使用,以及如何进行技术保密工作。

至于这些资料的来源,还是选择保密。

毕竟现在国内环境确实还谈不上特别的平静,依然还有潜伏的特务。

哪怕只有一只漏网之鱼,这消息就不能传出去。倒不是不信任这些同志,而是实验室里面人多,知道的人多了,泄露出去的概率就越大。

那位同志太小了,他还需要时间成长,在这个时间之内,不能给他带来给各方面的危险和压力。

会议结束之后,就剩下几个领导闲聊。

大领导满面笑容,心情十分愉悦。“这份回礼,算是我收到的最大的一份礼物了。仔细想想,我这几个字换这样一份大礼,实在惭愧啊。”

二号领导道,“那就再给他写几个字。”

大领导道,“何止几个字,就是写一篇文章,我也愿意。就怕他再给我一份更大的回礼。”

其他人笑了,在他们心里,这位小同志就是这样一个质朴的同志。

和江博接触过的陈首长觉得,江博这位同志可能没这么高的思想觉悟……嗯,他也不想这么想一位这么优秀的小同志,但是,这小同志表现出来的样子显然很不在乎这些。

倒是从县里听来的那些消息,他觉得这个同志可能更想要实在的东西。比如一辆车。就和之前的发动机、小车、打字机一样……

于是他建议道,“我觉得倒是可以让他自己感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可能会更加激发他的劳动积极性。”

二号领导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送一辆

大领导道,“还可以再加一封感谢信。他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很大啊。”

又问道,“他什么时候来首都?”

陈首长道,“要等六月了。已经都安排好了。”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加强警卫工作,明面上不用改变,暗处要安排人。”

此时此刻,就冲着江博做出的这些成绩,任何一个领导都不能否认,这孩子未来绝对是国家重要的瑰宝。

省城这边,马兰一家子受到了苏文丽热情的招待。

苏文丽这会儿看宋楚,比亲闺女还亲,一见面就把人抱怀里了。

“姑姑,我再过几个月就做十岁生日了。”她是大孩子了,咋还能把抱着呢,连爸爸都不能抱的。

“咋了,姑姑还不能抱了,姑姑就得抱。”苏文丽不撒手。

宋楚:“……”

到了许源桥家里,许家两老也很是热情。他们对老苏家这边本来就很看重,儿媳妇也很好。又知道宋楚他们做出的成就,知道他们要来,就很重视。

到了家里终于被放下地了,宋楚脸都红了,正别扭呢,一个小豆丁就过来抱着她的大腿了。

江博看到了,走过去将小豆丁给拎开。

小豆丁双手紧紧的抱着宋楚的腿,咋样都不放开。

江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