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扬兮似漫不经心的又道:“说不定那位月公子也在齐国呢。”

“我怎么知道,我去陈国了,你不是说佑亲王放了他?”永夜打死不认。

风扬兮闭上了嘴。扬手一鞭狠狠抽下,马长嘶飞奔。永夜抖了下,觉得那鞭像是朝着自己挥下似的。

不多时二人已到京都城门。

“侯爷走好,风某便不进京都城了。侯爷保重。”

风扬兮突然改了称呼让永夜有些不习惯。她大方的拱手:“一路多仗风大侠护住,永夜感激不尽。望风大侠平安,侠名威扬天下。”

黑马长嘶,风扬兮打马而去,风里飘来他的笑声:“后会有期!”

有期个屁!永夜擦了把脸上的汗,望着城门久久出神。高大的城墙在阳光下巍然耸立,从此,世界上再没有星魂这个人物了。她再不用害怕游离谷,不用再为他们杀人。

永夜很愉快。当一个正常人真的很愉快。

她却忘了,一个正常的十八岁的大姑娘是要嫁人的。如果是嫁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也不会愉快。

百日成亲

“你是何人!为何站在城门口?”守城门的士兵看到永夜傻傻的望着城门楼笑,呼拉围了一圈人过来。

永夜心情相当好,笑嘻嘻地说:“我是端王府的人。”

落魄的衣衫,凌乱的发丝掩不了她的气度。城门士兵不敢造次,听到她是端王府的人吓了一跳,赶紧遣人去通报。

不到半个时辰,城内响起马蹄声。一队士兵护着辆八匹马拉的轿车从城门直冲出来。

永夜安静地站在城门口,轿车还没停稳,端王妃梨花带雨的脸已出现在她眼前。她暗骂了声好狡猾的老狐狸,怕自己找他算帐,便把母亲先推出来顶着。心却在看到王妃期盼的眼神时蓦然柔软。

“永夜!”王妃几乎是跳下马车,几步上前将永夜紧紧抱进了怀里,哭得几欲晕厥。

城门众军士这才知道,眼前这个少年正是失踪月余的永安侯。哗啦啦跪倒一片,贺喜声不断。

跟着王妃的侍从赶紧派发赏钱,城门内外一片欢腾。

永夜半抱半拥将王妃哄上马车。这才感叹,世界上最不容易对付的就是女人的眼泪,尤其是自己在意的人。

马车启动前,她却唤来侍卫低声交待了几句,这才满意的窝回王妃的怀里。

-----------------------------------------------------------------------------

裕嘉帝过世,新皇登基不过六七日。安国习俗,国孝七七四十九日,禁歌舞饮酒。

京都城一片萧然。

龙翊殿外搭起了长长的百官孝棚。张相年己老迈,与先皇情谊深重,闻丧哭泣,以致才两日便不得不请假在家养病。

李天佑登基,改年号为佑庆。平时隐忍的势头一并发了出来,仗着年青精力旺盛,亲领百官事务,在六部协助下忙得日夜不休,却也井井有条。加上先皇遗旨与端王张相的威望,中宫与东宫内侍指认,太子服诛。大臣和言官们心生敬意,认可了这次皇权更替。

礼部尚书陈子敬为人忠厚,心思细致。平时除了与各国使臣周旋,礼部的事务倒也清闲。先帝薨,礼部顿时成了最忙的部门。

才安排妥当为先帝哭灵守灵的事务,紧赶慢赶为四十九日后新皇登基大典做准备。最初几日忙乱才过,就又接到各国使臣将来京都贺新皇登基的事。陈子敬盘算着时日各国使臣就算到京都也是一月之后。来贺的人不少,倒也可以缓缓。岂料才舒口气,端王和钦天监李大人走进了礼部的棚子。

陈尚书额头颗子汗直冒。听端王说完才讷讷道:“三殿下的亲事下官是知晓的,礼部也早做了准备,百日内迎娶三皇妃赶一赶也不是不行。只是,百日内要让皇上也……我礼部实在忙不过来了,王爷!”他忍不住又擦了把汗。

谁忙得过来?端王没好气的坐了下来。先帝后薨,立新皇,京都卫戍,抄查太子党,捉拿游离谷余孽,缉捕李言年……他心痛得一抽,这七日来他就没敢去想永夜。他只认定一条,李言年不会轻易杀了她,会用永夜勒索最大的利益。自己忙得连王府都没回,找不到李言年,他只能等着他上门。想起先帝遗愿,端王硬生生止住对永夜的想念,淡然一笑:“国无后不宁。难道要让新帝三年后再立后?”

钦天监李大人叹了口气道:“昨儿张相与三公皇叔公也是这意思。国无后不成,百日热孝内皇上必须立后。下官算来新皇四九登基大典与立后同时进行为佳。”

“王爷与李大人说的极是!可是……”陈尚书掰着指头算了半天,脸急得发红,“皇上还未定娶哪家小姐啊!皇上立后六礼不可废,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四礼未成,百日内……王爷,你让下官为难之极!”

李大人一怔,看向端王。

端王苦笑,不论是先帝还是初登皇位的佑庆帝都对未来的新后讳莫如深。回想先帝过世那晚说的话,端王恨不得赶紧为李天佑操办了婚事。他呷了口茶皱眉:“太后与太皇太后似乎以皇上意思为准,本王去问问吧。陈大人,你这里赶紧着先行筹备。三殿下今日应该到京都了,等他哭灵之后再议三皇妃之事。以大局为重。”

陈大人听了一怔,见端王人已瘦了一圈,委实不好再哭难处,深深一揖送走了端王。

才出礼部的灵棚,端王妃已派人捎信来说永夜平安回家。端王一惊一喜,喜的是永夜平安,惊的却是李言年不知所踪。

见他脸上阴晴不定,侍卫赶紧又道:“在山谷中擒到揽翠,皇上下令押进天牢。”

新任的皇帝这么快就掌握住了宫外的动静?天佑果然是个人才。端王笑了,想了想吩咐王府三百亲兵守住了王府,另传信给京都新任府尹王大人全城戒严,加紧搜捕李言年。

办完这一切,他看着不远处的御书房叹气。连太后与太皇太后都不知道新后会立谁,却异口同声以皇上意思为准。看来先帝过世前是有交待的了。

本朝同族同宗不禁通婚,然而他并不想让永夜为后。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这个女儿的来历。

游离谷长大,一身功夫,还是那个让京都闻之色变的……他摇了摇头,游离谷在最后关头撤走了在京都所有的明哨暗卡,几乎没有影响到皇位的更替。一条大鱼明明已经游进了网,却在你收网的霎那躲了开去。

京都牡丹院已经查封,李言年回魂墨玉公子的图像已经在安国全境发下海捕照影,重金悬赏。看似游离谷在京都已无立足之地,端王心里清楚根本未动摇游离谷的根本。

据陈国与齐国探子回报,陈都泽雅和齐国圣京的牡丹院也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一仗下来,连游离谷的老窝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神秘的游离谷主与谷中的刺客们仿佛像水融进了海里,消失了。

端王不得不佩服游离谷的主事之人。游离谷延续了几十年的嚣张,公然开设牡丹院收银子接任务,如今也敏感的察觉到帝王容不得它的存在,果断的转明为暗,最大可能的保全了力量。

一旦永夜进宫为后,游离谷便会借机跳出来要胁。不答应,他们会大肆宣扬永夜的过往,文武百官可不会管她是什么身份,那些言官们会抓着这个机会死谏到底。于理于法永夜都站不住脚,他与佑庆帝谁也保不住她。

永夜可以一死证明清白,哪怕是假死。然而,端王并不想看到永夜从此隐姓埋名。嫁过皇帝的女人,她就算浪迹天涯也不可能再嫁他人。改了身份再进宫,难道要她为妃看新帝后的脸色?端王一早想过这些,裕嘉帝临终时再如何想为天佑争取一次机会,他也断然不肯。

初登基的佑庆帝显露出来的本事还是超出了他的意料。新皇喜欢永夜,他一早就看出来了,端王有些不安。想着自己为永夜讨到的旨意,又稍稍放了心。

思绪间他已走到御书房外,门口内侍赶紧进去通报。

端王理了理衣袍,脸上浮起笑容,掀袍迈了进去:“臣见过皇上。”

没等他跪下行礼,天佑已扶住了他笑道:“皇叔请起。赐座!”

端王谢过,坐在锦凳上开口道:“三殿下应该今日到京都,他离京之时尚未开衙建府,是住宫里,还是在外另觅府邸?宫外也已备好三殿下下榻之处。”

李天佑笑道:“自然还是住宫里。三弟在外多年,张太妃对他甚是想念。住他原来的地方,朕已吩咐内侍打扫侍候了。”

“如此甚好。还有一事,先帝过世前嘱托,三殿下与安家四小姐的亲事要赶百日热孝,否则就要耽搁三年,这事张太妃也知晓。”端王笑容可掬。暗暗观察着天佑,心里盘算该如何说起立后之事。

明黄龙袍给天佑清秀的面容添了几分威严,腰间仍束了一条白色孝带。端王突然觉得天佑实在像极了先帝,看上去同样温和的面目,心思同样深沉。短短几日,他已完全适应了并散发出一位帝王该有的气度,举手投足间再不是从前还是对他恭敬有加的侄子。

天佑负手站着,端王第一次有局促不安的感觉,生怕天佑开口求娶永夜。

一刻的沉默仿佛是很长一段时间,端王忍不住想要告退溜走之时,天佑轻叹了口气:“三弟娶妃需在百日之内,国也不可无后,钦天监李大人如何说?”

“四九之后皇上登基大典与立后大典宜同时举行。只是礼部陈大人还在着急新后的人选。”

天佑回头,目光与端王碰了个正着,不待端王躲闪,他神色已黯然,轻声说:“听说永夜已平安回府了是么?”

端王心里咯噔一下有点慌神,却又不好不答,只得硬了头皮道:“才听府中来人说起,平安回来了。”

天佑沉默了会儿道:“父皇早为朕定下一门亲事,一直瞒着皇叔。除了皇叔,朕本来没有任何势力去与废太子抵抗。然为防万一,但父皇希望我联姻以固势均力。”

端王小心的问道:“是玉袖公主还是齐国的络羽公主?”

“皇叔猜得不错,正是齐国的络羽公主。”天佑回头微微一笑。“我与三弟同时娶齐人,父皇想的是联齐抗陈,也许将来打破天下三分后,再与齐争雄。”

端王一听心下了然。天佑娶了齐国公主自然是与齐联盟。而安家是天下第一首富,三皇子天祥娶安家四小姐却是防着将来与齐翻脸后,拉拢安家,给齐国致命一击。

“皇叔明白了?其实我出宫之后暗中助我的力量便来自齐国。风扬兮风大侠乃是齐国第一高手的弟子。他师傅欠了齐王一个人情,所以他这些年一直在助我。不然,以他的性格和侠名,是不会和官府中人打交道的。”

端王恍然大悟,听到立齐公主为后一颗心这才悠悠落到实处,脸上笑容更深:“先帝深谋远虑,实非臣等能及。”

目光透过窗棂,天佑的微笑略带着一丝苦意。多年前出宫开衙立府后,裕嘉帝私下里告诉他了一切安排。他一直未娶妃,等的就是登基之后再立齐公主为后。娶公主的消息传开会打草惊蛇。然而,为什么要他遇到永夜?还让他知道她是女子。天佑闭上眼,永夜无双的美丽又浮现在眼前。

“皇上,永夜已经十八了,她既然回来……”

天佑沉默了下开口:“改封为永安郡主,便说身体不好,算命的说必须一直当成男儿养到十八岁才行。”

端王大喜,永夜的身份迎刃而解,深揖一恭谢过,笑道:“络羽公主会随齐使臣来京都?”

天佑点点头:“队伍已经出发了,太子燕亲送公主与安四小姐出嫁。”

端王松了口气,揖手道:“臣这就告知礼部早做安排。”

望着端王的背景,天佑眼中有丝黯然。他如何不明白端王心意,他不愿自己娶永夜。

李天佑淡然的笑了,他已是皇帝,还能有他得不到的女人?娶络羽为后是两国事先说好的,可没说他这辈子只能娶络羽一人。更何况,永夜会武,他已猜到她就是刺客星魂,皇叔怕是没有想到这一层吧!

如果皇叔不允,他只能出此下策,以永夜的命相要胁。

永夜改封为郡主,她换上女装会是什么样呢?天佑笃定后之又有点急不可耐想去端王府瞧瞧,回头望了望案头堆积的奏折,暗暗告诫自己东宫余孽还没完全铲除,李言年还没落网,百官正眼睁睁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安国新皇佑庆帝孝期出宫私会佳人,史官会记下这一笔。天佑摇头叹息,再次回到书案前埋头批阅。

事不关己

处理完宫中事务天色已晚,端王想起永夜,再想起王妃,在宫门落匙之前心情愉快的出宫回府。然而一到内院却吃了个闭门羹。

永夜想起端王不告诉她出使陈国的真相,窝了气缠着王妃同睡。王妃自然满口应允,赶了端王去睡书房。

端王无奈只得独自在书房睡下。不到两个时辰又赶进宫去,竟连王妃和永夜的面也没见着。

没想到这样的情况竟持续了两天,若不是怕破门而入动静太大,内院侍从看了笑话,端王早一脚踹开房门了。自在开宝寺知道是永夜出手救了王妃,她却不回家只传信说暗中探游离谷的消息,他就想这丫头没准儿知道了什么。

端王心里有些发虚,转念一想,自己是她老子,解释几句就行了。谁知永夜霸了王妃就是不开门。他无奈的想,二十年前受老婆的气,十八年后受女儿的气,威名全毁在这两个女人手上了。和女儿争老婆,叫什么事儿啊!

王妃瞧出端倪细细问永夜。她初始不说,后来王妃一句:“你父王这些日子忙得脚不沾地,人见眼瘦了一圈。何苦让他回家还去睡书房?”

永夜知道是自己别扭,却怎生也咽不下这口气,被王妃逼得急了便说:“他瞒着我让我去送死,我差点就回不来了!”

端王妃吓得脸色惨白,抓了永夜的手接连摇晃:“不会的,永夜,你父王心里疼你,他怎么会让你去送死?”

憋了很长时间的泪终于被端王妃哄了出来,一五一十把出使陈国遇到的事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听得端王妃胆战心惊,恨得咬牙切齿。

两人说话间听到外面通传王爷回府。端王妃正在气头上拉了永夜出门。永夜与端王便在月色的庭院里碰了个正着。

“永夜!”

端王眼中露出惊喜,才走前两步,王妃一把将永夜扯在身后,怒吼道:“原来你为了你李家连自己女儿都不顾了!”

端王目光一瞟,内院侍从瞬间走了个干干净净。他笑着上前一把搂住王妃柔声哄道:“别听那小兔崽子胡言乱语。”

“易中天火烧烟雨楼,豹骑死光了,倚红和林都尉至今下落不明,我要不是见机得快,早被他杀了!你真当是风扬兮干的?”永夜哼了声。

被戳穿端王仍然面不改色,眸光一转就想转开话题:“终于舍得回来了?见你母亲中毒还晓得躲在旁边看热闹!”

永夜不理,拉着王妃撒娇:“他就瞒着我,让我去,让陈国以为可以擒了我为质。我差一点就回不来了!”

王妃瞪了王爷一眼:“要是永夜有个三长两短,我……”声音又哽咽了。

永夜一听坏了,她一哭,这个老奸诈一哄不就完了?

端王哪肯放过这机会,搂了王妃哄道:“不会的,她那么精,怎么可能有事,你看,永夜不是好好的吗?唉,今天可累死我了,守一天灵还处理那么多事,腰都直不起来了。”头一偏竟靠在了王妃身上。

端王歪着头与永夜互相瞪着,王妃受了王爷的重量,前一刻还想哭,这会儿又心疼起来:“皇上那么能干,凡事你撑着干嘛?”

“总不能让皇上追着礼部问成亲的事筹办得如何了吧?我这个当叔叔的,要给两个侄子成亲,怎么可能清闲。”

永夜也被吸引了,问道:“谁要成亲?”

“先皇遗命,皇子在百日热孝期内成亲。一个是三殿下威武将军王娶齐国安家四小姐,一位当然是当今皇上了。”端王直嚷事多头痛,成功地半靠半拉着王妃进了寝殿。门一关,永夜还呆呆的站在院子里。

她突然打了个寒战,她和李天佑可是堂兄妹,这里的人不讲究这个,她受不了。跑到寝殿外敲门:“父王,你说清楚,李天佑要娶谁?!”

她直着嗓子这么一喊,又把端王逼出来了。他望着永夜笑道:“叫皇上,不能直呼名字,不然,会治罪。”

永夜叹了口气:“好。告诉我皇上要娶谁?”

端王打了个呵欠:“你还生我的气不?”

“一码归一码,你先说!”

“其实呢,也是你走了父王才知道陈国勾结游离谷想擒你为质的。那会儿先皇是病着,却还没到病入膏肓的时候。我有瞒你的必要么?”端王笑咪咪的解释。

永夜嗯了声,眼睛巴巴地望着他,希望知道李天佑会娶谁。

端王扭了扭永夜的脸,疼爱的说:“回来就好,都瘦了,回去歇息吧。忙过这个月,父王再与你细说。”竟又把永夜关在了门外。

永夜叹了口气,望着紧闭的房门疑惑,应该不会与自己有关吧?她回到莞玉院,茵儿见她回来,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别哭,会找到倚红的。”

“小姐!”茵儿哭的更大声。

永夜愣了愣,不敢置信地问:“你叫我什么?”

“王爷和王妃吩咐,以后不准再叫少爷,只能叫小姐!”

永夜头突然疼了,顾不得别的,又冲到内院拍门:“开门!开门!”

端王仅着中衣气极败坏的开了门:“小兔崽子,又有何事?”

永夜一猫腰进了房,脱鞋脱外袍,一古脑儿穿进了王妃的被窝:“娘,我要和你睡。”闭上眼真睡了。

端王哭笑不得,投降道:“齐国络羽公主。”

永夜哈哈大笑:“先皇英明,原来给李……皇上找了这么个靠山!”

“永夜,事情已了,你必须恢复女儿身。皇上改封你为永安郡主了。”王妃也笑。多年的心愿终于达成,她抚着永夜的长发哄道:“娘准备了很多漂亮衣服首饰,明日你慢慢瞧。”

永夜放宽了心,终于不与李天佑有纠缠,竟觉得前所未有的满足,这么多年的算计突然全没了,一股倦意袭上来,嗯了声就睡了。

王妃抬头看端王仅着中衣呆呆的站在房中,轻笑一声,挪出位置道:“今晚咱们一家三口就这样睡吧。”

端王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笑意,上了床,又细细瞧了几眼永夜,这才吹熄蜡烛睡了。

粉红菱格纹襦裙、明蓝色忍冬小襦、朱雀金绣纹饰襦衫、青绿折枝散花纹绫绸裙、五彩对襟窄袖小衫、高腰石榴长裙……窄袖大袖上襦下裳及腰连身裙等等各式衣裳捧在侍女手中。永夜打着呵欠被王妃拉到了厅堂中,她瞟了眼,有点发愣。也是王府内院厅堂够大,准确说是院子够大,永夜赏花似的跟着王妃的脚步从侍女身前走过。

“永夜,这件好,衬你的肤色,不止是白,还白得水灵!”

“这件呢?襦衣紧致,一收裙腰更显婀娜!”

“喜欢这件吗?你最爱的紫色!这条紫色大摆曳地花裙配上白色大袖衫别提多舒服了!”

王妃这么些年最高兴的日子就数今天。调了三十名侍女捧了衣裳拿给永夜瞧。

“娘,别忙活了。我想去天牢瞧瞧揽翠!”永夜笑了笑,走了一圈,她看完了,该做点正事了。

“永夜!”王妃嗔怒,眼皮儿一眨,已蓄满了泪,“我,好不容易等到今天!”

永夜叹了口气,走到一名侍女身前,用两只手指头勾起一块薄薄的绢衣瞧了瞧。

五月初夏,这些花花绿绿的衣裳几乎全是最轻软的布料。永夜恶毒的想,穿在身上专门勾引男人用的?

她回头瞟了眼王妃。

王妃马上气鼓鼓的道:“你父王说了,宫里的事忙完才行,李言年没有擒住之前,我是不许你再走出王府半步的。”

“那我不出去了。”永夜很合作。“我回莞玉院去了!”

“不行!你必须把男装换了!”王妃坚持。

永夜无奈:“我习惯穿男装了。”

“你就换一次,只让我瞧瞧?就我瞧瞧?你们都出去!”王妃眼巴巴的看着永夜。她还没从来没见过永夜穿女装的模样呢。

永夜突然就想起了月魄,他说,在她换了女装后,能不能第一个让他瞧到。心里不知为何就有了酸酸楚楚的感觉,沉默的不动了。

“永夜?”王妃见势不妙,小心的唤了她一声。

抬起头,永夜挤出笑容来:“听说皇上已改封我为永安郡主,我不用再顶着世子头衔,我不太习惯女装,以后再换吧。”

王妃叹了口气,揽住她。身份恢复了,不换装就不换吧,将来总有一日会换的。王妃想到从此永夜是郡主,忍不住又开心起来:“我下厨为你做好吃的去!”

永夜淡淡的看了看满屋子的衣裳首饰。从现在起她就是郡主了,不再是世子,不再是永安侯,更不是刺客星魂。雕梁画栋的房间,锦衣玉食。心里为什么总是空落落的感觉?

转世为人之后,她要保命,要适应。然后就是连串的阴谋,随时绷紧的神经。十八年倒有十二三年都这样过了。以后她该做什么?

五月了,院子里绿意盎然。永夜躺在软榻上无所事事。

“小姐,你想不想换换衣服玩?”茵儿小声的问道,虽然郡主一直男装示人,但是她想郡主肯定也会喜欢那些漂亮衣裳的。

想,但她更想让月魄第一个瞧见。永夜记起月魄的话,想起山中十日,目光中光芒闪动,她嘲笑的想,怎么会找不到事情做?这么好玩的事情都被自己遇上了,眼下不还有一个李言年还在虎视眈眈?

李言年斗不过父王,也斗不过李天佑。除非他隐姓埋名不现身,否则只有被擒身死的份儿。

永夜以前还想着李天佑会不杀太子,软禁了事。没想到,李天佑对天瑞毫不留神,干净利落的斩草除根。她想起第一次见到李天瑞的时候,摇头叹息。那时候的天瑞嚣张而阴险,他怕是最冤的一个人了。

成王败寇,只能怨他的命。

他是真的喜欢蔷薇。恐怕天瑞生命中最看重的一个人就是她了。

眼下李言年会藏在京都何处呢?永夜寻思良久,见茵儿一直侍立在身边,便笑道:“去府里冰窖将我冬天藏的那罐子梅花雪拿来。我想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