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女医对我动手了/沐府风云上一章:第 29 章
  • 大明女医对我动手了/沐府风云下一章:第 31 章

或许是霉运到头,开始转运了。

沐朝夕世家出身,短暂惊喜过后,迅速把握住机会,将他发现调查的经过结果当众告诉嘉靖帝——除了删去白术是正德帝亲妹妹的事情。

这下沐朝夕令白术和麦厂花刮目相看:沐朝夕此举,不仅仅是保护了白术的身世,更是公然欺君!

沐朝夕这是把自己命运和白术的身世这个惊天大秘密绑在了一起,从此在一条船上,一起沉浮。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一心往上爬的世家子弟做出欺君的选择?

这是人性的光辉,还是道德的楷模?

听着沐朝夕娓娓道来,连麦厂花都不想揍他了。

无论沐朝夕如何讨厌,他都保护了白术,让白术得以远离宫廷,获得自由。不必背上长公主这个枷锁,困在宫廷,当做嘉靖帝的一枚棋子,和张太后斗法。

白术回想着沐朝夕临走时那句“你低估了我的信誉,还低估了我的智商”。

居然是真的?

简直不敢相信。

嘉靖帝听完,问何公公,“此事宫里头还有谁知晓?”

何公公和沐朝夕已经对过口供了,稍作挣扎,在纸上写道:“张太后、麦福、麦穗、白术。”

原来麦家父子都知道!

这也难怪,加上白术,这三人以前就是一家人,都是正德帝的心腹。

嘉靖帝看向麦厂花和白术,“你们两个可知罪?”

白术说道:“皇上从未问过微臣。”我不算说谎。

嘉靖帝一噎。

麦厂花心道不好,白术被先帝宠坏了,天不怕地不怕,是个敢触碰龙之逆鳞的主,可是此君非彼君,嘉靖帝心思深沉,白术这样直来直去,怕是要吃亏的。

麦厂花赶紧出言补救,“微臣和白司药以前还是夫妻的时候,一起效力御前,先帝时常去咸安宫祭拜生母郑金莲,都是微臣夫妻以及何公公安排,因而微臣一家人都知道此事。先帝身为人子,要顾忌弘治帝的名声,还有大明朝局的稳定,所以要微臣一家人保密,郑旺妖言案必须是铁案,不得翻案,郑金莲从来不曾存在于人世。”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微臣一家人答应了正德皇帝,一直保守这个秘密。正德皇帝已经走了一年多了,宫廷换新主,本以为这个秘密会从此跟着正德皇帝一起埋葬,没想到吾皇英明,勘破此事。”

麦厂花言下之意,就是一切都出自忠君,我们一家人都是给皇帝打工的,怎能换一个皇帝,就把旧主一股脑全部卖给新皇帝?

无论做人还是当官,都需要要点脸。我们一家人要是那种出卖旧主的人,你以后也不会信任我们的。

嘉靖帝看了沐朝夕一眼,“你不用拍朕的马屁,是沐佥事心细如发,聪明机敏,发现其中蹊跷。”

又转为看向麦厂花,瞳孔猛地一缩,目光冰冷,“你们前夫前妻若真的只是出于忠君而隐瞒此事,为何刚才麦厂花对沐佥事拉拉扯扯,目光不善?为何白司药也匆匆赶来?你们两人分明是想抢在沐佥事开口之前,逼沐佥事改口或者干脆灭口?”

因初夜枕边人变丧尸攻击,嘉靖帝的疑心病颇重,麦厂花救了他的命,他依然怀疑麦厂花的忠心。

陆炳这个皇帝第一狗腿早就看麦厂花不顺眼了,随声附和道:“白司药倒也罢了,妇人家胆小怕事,情有可原。麦公公对沐佥事目露凶光,生拉硬拽,这是要干什么?还敢当着我的面做这种事情,简直太嚣张了,这里是皇上的乾清宫,不是东厂的弓弦胡同。”

陆炳对麦厂花的攻击藏着私心,不过他的说法也没有错,麦厂花的确是要灭口的表情啊!

这下白术和麦厂花都暗自后悔不该怀疑沐朝夕的人品和能力了。

但为时已晚,嘉靖帝开始疑心麦厂花和白术了。

就在麦厂花寻找对策时,沐朝夕深深叹了口气,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误会麦公公了,方才麦公公对微臣那么凶,并非出于公事或者想要灭口,而是出于和微臣的私事。”

“私事?”嘉靖帝不解,“什么私事能够让麦厂花对你起了杀心?”

白术和麦厂花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此时沐朝夕想起白术那句“因为我疯狂的迷恋他,爱他。我得不到他,就偷了他的尸身聊以藉慰”的虎狼之词,照葫芦画瓢说道:“最近微臣和白司药朝夕相处,一起经历了数次生死,对白司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日久生情。微臣疯狂的仰慕白司药,想要娶她为妻。微臣向白司药求婚,遭遇拒绝,微臣不死心,数次求婚未遂。”

“白司药不堪其扰,不得已找了前夫麦公公告知此事,麦厂花惊闻此事,就跑来找微臣,要微臣借一步说话,微臣不敢,觉得可能打不过他,就和他当众拉扯起来。”

话音刚落,刚才还对麦厂花兴师问罪的嘉靖帝和陆炳都对其心生同情:我们什么都没有听见,你赶紧打死这个丢人现眼的东西吧!

作者有话要说:一大盆狗血泼过来,就问你们敢不敢迎接~听说国庆节留评论的妹纸

都发财了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糟糕历史

什么人能够把感人肺腑的深情告白说的人人都想打死他?

只有沐大脑袋能够做到。

论拉仇恨,沐朝夕是专业的。

近墨者黑, 沐朝夕和白术朝夕相处, 好的一点没学到, 满口谎言倒是信口说来, 比真的还真。

室内一片诡异的静默,室外狂风暴雨,呜咽的风声就像妖魔鬼怪出没。

还是小皇帝有魄力,首先打破了沉默,问白术:“白司药, 沐佥事此话当真?”

白术也是个戏精, 她没有正面回答嘉靖帝,而是幽幽的看着沐朝夕,“沐佥事,你到底喜欢我什么?如此纠缠不休, 我改还不行吗?”

你说始于颜值, 陷于才华,终于人品。颜值和才华我承认, 人品这种事情, 说出去别人也不信啊,我的人品名声素来都不好。

沐朝夕索性一条路走到黑, “我觉得你哪哪都好, 不需要改变, 你暴躁的脾气也是独一无二,世上唯有你如此不同。”

再次深情告白后, 所有人更加想打他了。

要点脸好吗?人家又不喜欢你,人家前夫还在这里,你这样表白就是讨打啊。

麦厂花一把揪出了沐朝夕的衣领,“不许你再打扰她。”

陆炳毕竟是上司,要护短,连忙冲过来当和事佬,“沐佥事发之于情,止乎于礼,白司药拒绝他,他并没有强娶啊。喜欢一个人并没有错,沐佥事求之不得,有些走火入魔了,一时间爱心无法收回,我会好好开导他的。”

打狗还要看主人,当我这个上司是死人么。

麦厂花并没有真的打沐朝夕,遂放手,“还请陆大人把自己人领回锦衣卫,以后不用沐佥事保护白司药了,白司药的安全由我们东厂负责。”

陆炳心道,这样不行!赶走沐朝夕,白司药治疗丧尸的功劳就要全部归东厂了。

于是,陆炳继续当和事佬,“一码归一码,公私要分明。私事上,沐佥事的确有错,不该对白司药心生爱慕,表白被拒后还不死心。但是公事上,沐佥事几次营救白司药,也配合白司药寻找丧尸狂犬病的治疗方法,贡献有目共睹,白司药并非普通妇人,她是大明寻找治疗丧尸的关键人物,国家栋梁之才,岂能因私废公呢?”

陆炳最近进步神速,句句说在嘉靖帝心坎上。

嘉靖帝说道:“沐佥事,如今大明遭遇不明丧尸狂犬病,此病来势凶猛,一旦传开,大明将生灵涂炭。目前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治疗方法、治病方子几乎一筹莫展,岂能因你个人儿女私情而耽误国家大事?”

初夜惊魂,嘉靖帝年纪轻轻就对男女情爱、婚姻都冷淡了,觉得这些都不如江山社稷重要。

嘉靖帝在本该好好谈一场恋爱的年龄里看破红尘,不理解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沐朝夕,爱什么爱,是升官不好玩还是俸禄赚够了?你有钱有势有地位,什么样的女人得不到,为什么去追求一个太监的前妻以及儿子都可以叫你大哥的离异妇人?

简直不可理喻。

沐朝夕乘机顺着梯子爬,下了台阶,跪地忏悔道:“微臣知错了,微臣会控制住自己,以后只会默默守护白司药,不会再强迫白司药接受微臣的感情。”

麦厂花怒目而视:你强迫试试!

嘉靖帝很满意沐朝夕的表现,“大丈夫何患无妻,何况你出身名门,将来朕必定择名门淑女,为你赐婚,岂不体面。”

陆炳赶紧推了推手下,“还不快谢皇上。”

沐朝夕跪谢皇恩。

护前妻狂魔麦厂花说道:“你还没有向白司药道歉。”

白术向前夫使了个眼色:喂,差不多得了,现在是我该向他道谢,冒着欺君之罪保护了我的身份。

都做到这一步了,沐朝夕不差一个道歉,“白司药,对不起,是我孟浪了。我以后不会再去打扰你,若有违誓,我愿意——”

“沐佥事不必发毒誓。”白术打断道:“我相信沐佥事的话,当着皇上的面,沐佥事一定不会说谎。”

已经背负了欺君之罪,还要沐朝夕发毒誓诅咒自己就不合适了。

嘉靖帝很乐意看到手下重归于好,“好,此事到此为止,以后莫要再提,如今国难当头,都应该以大局为重,莫要被小情小爱给绊住脚了。”

麦厂花当众表态,“我与白司药虽然和离,但还是朋友,我们一起抚养儿子,白司药遇到麻烦,我当然会出手帮忙。倘若沐佥事言而有信,我必定不会再计较。”

要是再骚扰,我还是会揍他的。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嘉靖帝和众人谈论正事,商议如何利用郑金莲打击张太后嚣张气焰。

之前的疑惑有了答案,嘉靖帝说道:“难怪前天白司药一出场就赶走了张太后,这几天一直在仁寿宫没有出来闹事,原来是怕白司药戳穿她并非正德帝生母之事。”

白术说道:“现在皇上也知道,以后张太后若再以辈分压人,就没那么容易了。”

嘉靖帝沉吟片刻,说道:“虽如此,朕的圣旨已下,不能重选皇后,将来的皇后还是张太后的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皇后若要害朕怎么办?”

还没结婚,就对婚姻报以悲观情绪,众人都觉得将来的陈皇后前途堪忧。

然而,这也不知他们能掌控的,陈氏既然选择投靠张太后,就要自食恶果。

白术说道:“这是将来的事情了,陛下目前需养好身体,目前并不知龙体是否有余毒,倘若……嗯,必然会危及子嗣的健康,造成胎儿畸形,即使生下来也容易夭折,皇上以保重龙体为主,皇上还很年轻,子嗣不必急于一时。”

嘉靖帝对爱情婚姻充满负面情绪,但是他渴望子嗣,听说影响生育,顿时大惊:“朕需要子嗣,没有儿子,朕的帝位不稳。”

白术劝道:“皇上励精图治,万民臣服。正德帝在位时,三十出头都没有儿子,把江山当做玩物都能保证帝位巩固,皇上比先帝英明,坐稳江山从来都是靠本事,而不是儿子。”

嘉靖帝一想,白司药说的对。正德帝荒唐一生,自绝子嗣,只要他活一日,就稳坐江山,就连宁王谋反,也是一个月就平乱了,我比他有本事,又勤奋自律,他能做到的事情,我肯定也能做到。

不,我能做的比他更好。

都已经说开了,麦厂花乘机抖出另一个惊天大秘密,向新君示好,以挽回差点失落的君心:“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嘉靖帝:“说。”

麦厂花说道:“前年宁王谋反,誓师大会时,拿出盖着张太后大印的诏书,声称正德帝一直没有子嗣,且不宠信嫔妃,为了延续皇室大宗的血脉,张太后从宗室里选中了宁王之子为太子,过继到正德帝名下。如今正德帝有奸臣,以钱宁等八虎奸臣为首,蒙蔽皇帝,故,起兵勤王,诛杀八虎等奸臣,以正朝纲。”

弑君为伦理若不容,所以谋反都是勤王诛杀奸臣为幌子,当年永乐帝从北京打到南京,赶走侄儿建文帝朱允炆也是以“靖难”为口号,杀黄子澄等奸臣,最后得以成功。

宁王想要效仿永乐大帝,打着勤王的幌子起兵,手中还有张太后过继宁王之子为孙子的诏书,自以为正德帝荒唐任性,不堪一击,起兵必定成功。

但是看似荒唐的正德帝派出一个文臣王守仁阻击叛军,仅仅四十二天就把宁王给解决了,都不需要自己动手。

宁王全家死绝,皇帝梦破碎。

沐朝夕就会在那个时候加入王守仁临时召集的平乱军里,因战功累累而脱颖而出,被王守仁推荐给正德帝的。

此事众人皆知,不过,嘉靖帝相信麦厂花绝对不会将众所皆知的事情拿出来讲,问道:“难道其中有蹊跷?”

小皇帝聪明,政治嗅觉敏感。

麦厂花说道:“那个张太后立宁王之子为太子,做主过继到正德帝名下的诏书,是真的。”

这个黑料真是劲爆啊!

小皇帝坐不住了,顾不得小和尚还疼,腾的一下站起来,“此话当真?”

当年大明官方都声称这是伪诏,民间也都不相信宁王的宣言,张太后怎么可能瞒着自己亲儿子正德帝,秘密和宁王暗通款曲,立下宁王之子为太子,过继到正德帝名下呢?

除非张太后得了失心疯。

但是现在,正德帝并非张太后亲儿子,张太后杀了正德帝生母郑金莲,母子面和心不合的事情被揭穿,那么张太后背叛正德帝,和宁王商议过继子嗣、立为太子,逻辑上就能说得通了。

麦厂花说道:“微臣不敢欺君,当年王守仁大人平乱,缴获此诏书,当做战利品献给先帝,微臣一直在先帝身边护驾,有幸看到此诏书,经过验证,诏书是真的,张太后的印也是真的,张太后真有废帝而立宁王之子为皇帝的打算。”

“这个毒妇!”嘉靖帝一想到自己差点和帝位失之交臂,就心生一股恶寒,“张太后为何独独选宁王之子?宁王是从洪武朝传下来的,第一代宁王朱权,传到造反的朱宸濠,已经是第五代宁王,皇室血脉淡薄,何况按照《皇明祖训》,朕才是皇位继承的第一人选,成化帝是朕的亲祖父,他宁王算什么东西,张太后为何舍近求远?”

麦厂花说道:“正因皇上是天命所归,继承皇位第一人,即使没有张太后支持,内阁也会拥戴皇上继位。而宁王是旁支,必须由张太后通过过继的方式,立宁王之子为太子,才能染指皇位,所以张太后为了将来继续掌控权柄,就必须立一个依赖她的附庸为皇帝。”

“皇上,其实先帝病逝之前,为了防止张太后染指权柄,特意立下遗诏,直接表示按照宗法继承,该由皇上从安陆过来继位,并没有说要皇上过继,先帝对皇上寄予了希望,由此摆脱张太后的阴影。皇上,先帝早就看好您了。”

这一次皇室绝嗣后的继承和普通家族继承不一样。

普通的大家族,如果本宗绝嗣,就会从旁支挑选嗣子,过继在本宗,尊本宗的父母为父母,亲生父母反而退了一射之地,成为伯父伯母,将来继承本宗的遗产,子嗣也必须尊过继的为祖父祖母。

但是嘉靖帝不一样,按照正德帝的遗诏,他是以旁支直接上位,本宗绝嗣,旁支成为新的本宗,他并没有过继到弘治帝和张太后名下当儿子。

他从皇室宗法上,依然是兴献王的儿子,所以他称张太后为伯母皇太后。

既然不是过继的儿子,那就没有必要像正德帝一样,必须和张太后保持母慈子孝的假象了。

这也是嘉靖帝一直坚持的原则,皇位他要,过继坚决不行。

去年嘉靖帝从湖北安陆来到京城,内阁首辅杨廷和和张太后要求他从东华门进入皇城,居住在文华殿——这是迎接太子的礼节,太子的东宫就在文华殿。

张太后当时就盘算着过继的主意,把这个小皇帝变成她第二个儿子。

但是年仅十五岁的嘉靖帝是个有骨气的,一边是唾手可得的帝位,要放弃寡母,认张太后为母亲,一边是青春丧夫的寡母蒋氏,这个小皇帝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他要求家乡安陆,不当皇帝了!

嘉靖帝当时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意思是说,遗诏上说要我来皇帝,不是当太子,过继出去的。

双方僵持不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内阁和张太后只得退让,内阁次辅梁储(胡善围的读者应该记得他)主动去大明门迎接嘉靖帝,送到奉天殿继位。

当年种种压力,惊心动魄,历历在目,陆炳想起那时候受的窝囊气,当场就落泪,“皇上,咱们太难了,熬到现在不容易。”

嘉靖帝那时候才十五岁,小小年纪,禁得住帝位的考验,实属不易。

嘉靖帝心中波涛汹涌,面上依然淡定,问:“张太后的诏书何在?”麦厂花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段终生难忘的往事。

麦厂花说道:”当年先帝驾崩之前,担心将来皇上斗不过张太后,留有后招,就将诏书交给微臣,藏在麦府,以备紧急之用,献给皇上。”

作者有话要说:总觉得正德皇帝那么荒唐任性是有原因的,这是舟个人对这段糟糕历史的看法,走阴谋论,并非官方认可的判断,大家不要被我带偏了。我个人觉得诏书是真的,张太后与宁王有阴谋,此文完全是我个人的看法。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种种迹象表明, 正德帝就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自断子嗣, 把本宗搞垮, 让旁支彻底上位,为此, 都不屑享受后代的香火, 搞过继继子嗣这种常规操作, 非要移花接木, 藏住自己支持湖北安陆献王府的心思, 放任张太后和宁王暗通曲款, 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激发宁王的野心, 诱惑其造反, 然后平乱,铲除张太后的指望。

正德帝点燃了张太后的希望, 又亲自掐灭了,就像猫捉老鼠似的, 玩弄于鼓掌之中,这对母子相互憎恶居然到了这种地步。

然而, 宫廷对外一直都是母慈子孝,多么讽刺啊。

当嘉靖帝看到麦厂花送来的张太后过继宁王之子为嗣孙的诏书, 顿时对前任的看法大有改观:他一直以为正德帝是个荒淫无道、只顾自己享乐的无能皇帝,然而当他当了皇帝, 尤其是内阁两次打回他要母亲蒋太后主持选秀的圣旨,坚持要张太后主持为他挑选皇后, 他不得不被迫同意这一风波,他才知道无论正德帝玩得多么厉害,都不耽误他每天处理繁重的国家大事,从无拖沓。

无论内阁还是司礼监,以及后宫,他都能够操控自如,按照他的意愿下达指令,正德帝在操控权术上是铁腕,牢牢把控着皇权。司礼监,内阁,太后,都是他的工具,正德帝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而嘉靖帝呢,连给自己选妻子都不能做主,他不是皇权的主人,只是皇权的傀儡。

正德帝唯一的弱点,就是输在一个孝字上,作为皇帝,他必须表面上和张太后扮演母慈子孝,满足两个舅舅张鹤龄和张延龄的贪婪。

无论他如何疼惜生母郑金莲,他都只能默认生母永远见不得光的残酷事实。

他是个高明的棋手,在临时都不忘记布局,给继任者留下牵制张太后的诏书。

看完诏书,嘉靖帝突然理解,甚至开始同情前任了。

嘉靖帝十五岁登基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