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吗?”看清青青坐下,却露出了微微的不适表情,独孤韵关怀的看着她,不过却问了另外的问题。

虽说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当父亲了,可是,对于青青肚子里的孩子,这个并不是他的孩子的降临,他却有着更多的更加特殊的期许。

如果这孩子是他的,他或许能后自然的为孩子取名,可是就因为孩子的父亲不是他,他反而有些避讳。

“正在想,不急。”青青刚坐下的身子,又站了起来,答道。

她现在真是坐也不是,躺也不是,不管怎么样,都不舒服,相对来说,站着还舒服些,不过站久了,她的双脚就开始有些发麻,又得换个坐姿或者是稍微躺一下,才行。

“怎么了?不舒服吗?”看着青青起身,独孤韵也随着起身,近身询问。

“是有些,无碍。”青青无奈,她现在好像明白了为何之前看过孕妇都是手叉腰的姿势了,原来,孕育孩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朕陪皇后走走吧。”看到这里,独孤韵开口了,双手也自己的搀上了青青的双臂。

“也好。”青青并没有拒绝,顺着独孤韵一同踏出了栖凤宫的宫门,一股寒风扑面而来,独孤韵停下了脚步,已经有宫女递上了薄厚适中的披风。

这温馨的一幕,任谁看了都会觉得奉天的轩辕皇和皇后,相敬如宾,恩爱情深。

徐徐走在宫道上,依旧没有人提及现目前最为关注的话题,作为奉天的皇帝和皇后,他们的相处,让宫中的人感受到了平和的气氛。

可是这一分平和却让一些人失去了平静,娇艳冰霜的容颜上尽是焦虑和不安。

楚国皇帝的联盟书已经下达了,大同皇帝已经攻下了至关重要的雁翎关,大同军士一律不许伤害到楚国的百姓,原有百姓,尽可安居乐业,只要不参与兵乱,那么他们会同随即迁至的大同百姓一样,享有大同百姓所享有的一切政策。

雁翎关很快就成为了大同皇帝脚下的领土,眼看大同皇帝亲征再起,楚国境内已经恐慌一片,奉天轩辕皇在不派兵牵制大同,那么楚国将岌岌可危。

先不论这会让楚国皇帝焦头烂额,她们的家人也都在楚国,一旦国破,那么他们的身家性命又该如何?

想到这里,怡妃冷千雪更坐不住了。

可是,她这么冒然前去面圣,不知道会不会适得其反?

可是,让她这么无止境的等,她真的按耐不住心中的惶恐不安,她的亲人可都还在楚国,她的父兄都是楚国的臣子,一旦战乱,他们…

想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也不管她的行动能产生什么影响,人已经走到了去往御书房的宫道上。

当她赶到御书房,却听到轩辕皇已经摆驾栖凤宫的消息,脑海中打了一个盹,但是啊hi是继续找来了。

还没到栖凤宫,就看到了信步而来的两人,看着轩辕皇小心翼翼的搀扶着青青的样子,在看着两人温馨的笑容,心中的焦急和恐慌全被嫉妒给填满了。

“臣妾参见吾皇陛下,皇后娘娘。”整理仪容,从容的来到独孤韵和青青的面前,冰封的娇艳依旧那么的炫目。

“爱妃平身。”看到怡妃的到来,独孤韵的神情闪过沉重,但是却也是一瞬即逝。

“谢皇上,皇后娘娘。”虽然青青没有开口,但是宜妃却也不能无视皇后娘娘的存在,毕竟身份在哪儿,想避也避不开啊。

“臣妾唐突拜见皇上,只因臣妾心系父兄,如今大同和楚国已经战火纷纷,还请皇上念在臣妾为父为兄的情分上,施以援手,皇上隆恩,臣妾定当永世不忘。”没有假借之词,怡妃冷千雪直奔主题,如果不是这样,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皇后的面前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虽然她不完全明了一些东西,可是,她却知道,皇上或许不想让皇后知道更多的东西。

可是一旦皇上离开了皇后这里,她想要求见皇上,那又谈何容易。

“大胆,国事岂是尔等能提及的。”闻言,并不感到意外的独孤韵还是摆出了一副怒容,视线并没有看向身边的青青,只因他知道,此事已是人尽皆知,青青理当也知道了,只不过他害怕的是,他不知道怎么去理会青青那双眸中会流露的东西,他不敢去猜也不敢去想。

“请皇上赎罪,眼下楚同战火连连,百姓苦不堪言,臣妾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可是却也惦记家中父兄,楚国若破,家中父母必遭牵连,臣妾不想看见家破人亡的景象,更不想听到父兄颠沛流离,身首异处的噩耗,还请皇上念在臣妾一片思亲之心上,助楚皇一臂之力,保臣妾家人安康,臣妾求皇上。”冷千雪听闻皇上词严厉色,扑通就跪倒了轩辕皇的跟前,不为春融的冷峻容颜已是梨花带雨,言辞哀泣。

“皇上,我先回宫了。”青青看着眼前的冷千雪,青青自然明白怎么一回事,没有去看独孤韵那有些可以闪躲的深情,也不想去揣测他会怎么答复?

只因为冷千雪的出现,并不会改变什么?

最多也就是给了独孤韵一个更好的,更能跟她解释的出兵大同,援助楚国的理由。

“皇后,朕送你回去。”阻止了青青离开的步伐,独孤韵如同来之前一样,搀扶着青青的手臂,意欲同归。

“怡妃回去吧,出兵援助一事非同小可,朕会考虑的。”丢下一句话,不去管泪眼婆娑的冷千雪依旧跪在地上,独孤韵扶着青青往回栖凤宫的方向走去。

看向徐徐回走的青青,独孤韵想要说什么,却感觉无从说起。

“皇上,我这身子越来越重了,我想出去住上一段时间,不知可否?”青青的提议,让独孤韵一愣,他没有想到,等来的却是能解决这一切困扰的花语。

如果青青出了宫,那么他就可以毫无阻碍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用顾虑到她的感受。

可是,一旦她离开了,她还会回来吗?

“皇后想要去哪里?”独孤韵神情有些复杂的看着青青,问道。

青青这样的身子,就算她想去看墨良,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从奉天到两国交战的地方,何止千里,最主要的是她此刻的身体并不容许她长途跋涉。

她很在乎这个孩子,她又怎么会拿自己的生命,和这个孩子的性命来作为代价呢?

“皇上看看吧,这奉天还有什么安静的地方,只要无人打扰就行,我就图个安静。”青青不答反问,由独孤韵安排去处,这相当于去除了独孤韵的后顾之忧。

“朕下旨未经皇后召见,任何人不得进入栖凤宫,这样可好?”独孤韵试探的问道,只要一道圣旨,栖凤宫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安静的地方。

“一切遵从皇上旨意。”青青莞尔一笑,淡淡说道。

可是这分温和却让独孤韵无来由的感到一阵心虚,脸上泛出讪讪的笑容。

“皇后安心休息,让朕想想,哪个地方适合皇后安生修养,朕就让人准备,可好?”默默的走了一会,独孤韵开口了。

“嗯,皇上看着办就好。”青青自然的说道,对于独孤韵的妥协,她也有预料,毕竟,这可是一举几得的事情啊。

“启禀皇上,皇后娘娘,晚膳准备好了。”看到踏进了栖凤宫的两人,富贵疾步上前禀到。

“好好服侍皇后。”

“朕就不陪皇后用膳了,皇后早些歇息。”独孤韵对着一旁的富贵吩咐之后,有了离开的意思。

“恭送皇上,皇上慢走。”青青小心翼翼的坐到了桌旁,看着桌上的美味佳肴,目送独孤韵的离开。

201(二)

就在奉天举棋不定的时候,楚国和大同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境地,楚国赫赫有名的鬼面战将临危受命迎战大同国君,青面獠牙的面具下有着不为人知的容颜。

位于鬼面将军身后的将士们,虽然并未有着同样神秘的装扮,但是却因为有了鬼面将军的存在而显得意气风发,气壮云霄。

另一面的大同国君,一头银发在风中飞舞,狭长的双眸定定的看着站在城墙之下的鬼面将军,冷肃的容颜让人看不出神情,但是却也让人不敢大意惘然。

“文将军绝代容颜,为何戴上这么一个面具,你我也算是故交相逢,又何必相见不相识呢?”低沉中有着清冷的嗓音在寂静的空中划过,没有人看到面具下的人儿双眸一凝,他早就知道,墨良早猜出了他的身份,却不想,他会在这种场合直接挑明。

不用砖头,他已经感受到了身旁的将士们惊疑的注视在这一刹那间转到了他的身上,毕竟文若斌这个人,在楚国也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的玉面官员罢了。

被墨良这么一挑明,他在军中的威信瞬间被动摇了,即便知道他就是鬼面战将,或者是鬼面战将就是他,可是,二者合二为一的同时,信仰的冲击和动摇,那将会是不可小估的力量。

“没想到大同皇帝双眼如炬,戴着这面具,却还是瞒不过大同帝的双眼。”这种时候,文若斌只能揭下了脸上的面具,露出了那冷峻的绝代容颜。

脱去了往日的朝服,身着盔甲的文若斌,身上的寒意更浓,煞气更重。

身后一直以来跟随着他,生死相随的将士们在惊愣过后,迅速恢复了肃穆的神态,对于鬼面战将的身份,在楚国可以算是觉得的机密,或许除了楚国的朝阳帝,无人能知,更甚者,有人传说就连当今的朝阳帝都没有见过鬼面将军的真容,却不想在楚国一直是一个战无不胜的神话的鬼面将军赫然就是平素被楚国官员蔑视的文若斌。

此刻,他们似乎也知晓了,为何鬼面将军会戴着这么一个丑陋的面具,只因为他的容颜带给他的并非是荣耀,而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坎。

而这面具恰好让这一道坎没了,他也最大可能的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成为了楚国神一般的人物。

“文将军率兵前来,莫非是想给我大同一个交代,为何楚国军士一再屠杀我大同子民?”墨良的花语清冷无怒,可是却让严阵以待的大同将士们怒焰高涨,怒目瞪向楚国军士。

“还是觉得我大同的聘礼还不够?”墨良这温婉的花语,无疑是一具软鞭鞭打在了文若斌的心上,谁都知道这雁翎关之外的突然可都是大同赠与楚国的聘礼,而今,不止领土被大同收了回去,就连楚国的边界重地都成了大同的囊中之物。

这一切似乎都因为大同和楚国联姻而起,可真正的气音还是他的妹妹——文若鸢,如今的大同将军夫人。

朝阳帝利用文若鸢,虽然没有达成和大同皇帝的联姻关系,但是却也让大同的开国战将尚武将军亲赴楚国,负荆请罪的同时也让大同帝割地为聘,这无疑狠狠的给了大同国君一记响亮的耳光,也让楚国在大同的面请长足了脸。

只可惜,这一切却造成了一个假象,那就是大同畏惧于楚国的势力,委曲求全,以至于楚国军士在边界处,气焰嚣张,导致了祸端。

大同师出有名,而楚国却在接连的轻敌之下,接连战败。

事实证明了,大同的天子并非浪得虚名。

楚国本就是地广人稀的国家,虽说随着这些年以来的扩建,楚国的建筑已经形成规模,可是毕竟不及中原地区的集中,楚国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他的兵力以及战斗力。

可是,这些优势和大同比较之下,就失去了绝对优势。

雁翎关一被拿下的同时,也就相当于楚国的大门已经向大同军队敞开了,大同国君迟迟未动,不知为何,但是却也给了楚国一个还击的机会。

今日一战,楚国势在必得,若是收复不了雁翎关,那么楚国将犹如破竹之地,在无还击之力了。

但凡是战果硕硕的将军,都不会打没把握的仗,文若斌今日带兵出战,自然有把握。

但是看着城墙上站立的银发男子,之前的信心和笃定却在动摇。

文若鸢的毒并未清除,也并没有传来痊愈的消息,可是尚武将军却依旧杳无踪迹,张武的行踪成了楚国最大的疑虑。

如果他潜入到了楚国境内,如果…

可是,楚国上下,密密麻麻的搜查已经搞的民不聊生,却依旧找不到张武的踪影。

作为轰动一时的楚国夫婿,大同的尚武将军,这个男子,楚国的民众或多或少并不感到陌生,可是却依旧找不到他的踪迹。

这个曾经闻名遐迩的痴情男子,难道他在这个时刻,他忘却了在苦苦等他的妻子了吗?

难道他的心中,他还是选择了忠于大同,忠于君王?

虽然这个选择是每个将士都会面临也都会毫无疑问做出抉择的,但是,文若斌的心中却很矛盾。

对于这位妹婿,他很满意,也很欣赏。

同为武将,张武的才能让他欣赏;作为男人,张武的担当让他满意;作为妹婿,张武的表现让他欣慰。

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是他处在张武的立场上,他会做出何种选择?

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报效朝廷,为国效力。

可是出于私心,他却也希望张武能够顾及自己的妹妹,但是那样的话,他会觉得张武有愧于尚武将军的称谓和荣誉。

“大同帝所说之事,吾皇已经在极力查处,一定会给大同帝一个满意的答复,可是大同帝却大举进兵,杀我将士,占我城池,还请大同皇帝给个说法。”文若斌也不示弱,直言到。

“说法…”墨良的唇角勾起嘲讽的笑容,狭长的双眸中闪烁的是冷漠的光芒。

“那么将军又给了朕一个什么样的说法呢?”半响,墨良这才把视线转到了文若斌身上,话题又丢回给了文若斌。

就在这两军对垒的时刻,一朵红色的烟雾在上空接连升起,炸开。

站在城墙上的墨良终于绽出了欣慰的笑容,狭长的双眸不在掩藏征服一切的野心和霸气。

城下大同军士已经齐声欢呼,紧握手中兵刃,只等皇上一声令下,只扑敌人而去。

而位于马背上的文若斌却在看到烟雾的时候,心头一颤,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张武,这个明知道是心腹大患的人,还是成为了插入楚国的一把利刃。

“男儿们,听令,保我家国,收我山河,杀。”不能再等,文若斌率先发出了进攻的命令,而这也让墨良扬起的手臂一挥,顿时,喊杀声震天,肃清的城池瞬间又成为了杀戮之地,地狱之门。

只见那银发从城墙之上跃入了战场上,一直在暗中保护的人们也在此刻加入了战斗中。

杀到最后,已经不知道受伤沾染了多少人的鲜血,只知道,杀,杀光一切的敌人。

银色的发丝上也沾染了鲜红的血迹,为那银色平添了几分妖冶。

杀到最后,当耳边的喊杀声肃静的时候,眼前站着的是同样一身鲜血的文若斌。

“鬼面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墨良抬手,用袖口直接拭去了唇角的血迹,也不知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发出了一声赞叹。

“这一生,文某的眼前只走过一个人,不希望再出现第二个。”文若斌看着眼前的墨良,眸子中有着全力以赴的坚毅。

自己的身手自己了解,可是墨良,这个贵为天子的男子,他的身手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就象当初他看到那个女子时一般的诧异。

干净、利索的招式,几乎都是毙命的杀招,不同于一般的无功路数,却让人难以躲闪。

无论如何,如果没有经历过生死的历练,那是不可能会有这么决绝的手段的,想到这里,文若斌不由再次看向对面的男子,那一头的银发让眼前的男子少了几分年少气息,多了几分沧桑。

“如果没有意外,我会是第二个,也将会是第二个,只因为第一个在等我。”墨良的话让文若斌心头一震,此时此刻,他似乎感受到了什么。

一种他不曾体会过的,看似云淡风轻,却生死相许的感动。

“是吗?”文若斌仗剑直上,此刻的他们有着对彼此的欣赏,却也有着义无反顾的决绝,只因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

“胜者为王败者寇。”一句话,墨良并未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辩解,但是却也让文若斌领悟到了墨良的雄心和霸气。

同时还有对英雄的惺惺相惜的坦诚。

兵刃交锋的错落,鲜血从剑尖飞出,不知是谁的,却也无暇顾及是谁的。

伤痕累累的几位男子,双眼眨也不眨的注视着决战中的两人,垂放的双手紧握成拳,因为用力而泛白。

正文 201(三)

当一切平息的时候,两道身影面对面的矗立着,一同身着盔甲的修长身躯一直挺立着,可是鲜血却一滴滴的低落脚下的土壤中。

狭长的双眸赞赏的看着对面的男子,银色的发丝因为沾染了血渍而垂于脸颊边,俊逸的容颜因为血迹已经看不出真容。

对面本该绝色的容颜却也同样失去了往日的倾城风华,有的是身为战士的刚毅和军人的不屈。

只不过漆黑的双眸却渐渐的失去光泽,慢慢的变得呆滞。

哐当…

随着手中长剑的掉落地上,文若斌的身躯怦然到底,楚国的一代战神以身殉国,他的对手赫然是大同的天子,从此,大同的天子更是名震天下。

“杀…”随着文若斌的倒地,大同的将士们不失时机的齐吼出声,楚国的残余兵将即使奋力厮杀,却也是难当大同将士的汹涌之势,随着文若斌的战败,楚国军士再无还击之力。

“皇上…”也就在大同将士们勇猛杀敌的时候,挺立的身躯也砰然倒下,拼杀赫赫有名的鬼面战将可以算是墨良医生以来最强劲的对手,也是墨良此生以来闯过的最为艰巨的关卡。

“保护皇上,生擒朝阳帝,为我大同子民报仇雪恨。”身着铠甲的尚武将军犹如天将神兵一样从楚国将士的背后冲到了墨良的跟前,随行的将士把墨良团团围住,看着大同的帝王不畏生死的拼搏精神,看着天子这与将士们并肩作战的风采,大同的将士们感受不到生死的畏惧,感受到的就是勇往直前的热血澎湃,以及为国为君的悲壮。

“生擒朝阳帝,为吾皇雪耻,为我大同子民报仇雪恨。”随着气势如虹的呼声,大同将士一鼓作气,一连攻向相邻的城池,楚国军士虽然奋力抵抗,却也如同螳螂挡车,不堪一击。

“皇上怎么样?”而被留下的墨良却在层层的保护下,气若游丝。

“皇上伤势过重,臣等尽力,但是还请将军做好…准备。”军医的话,沉重却也悲痛,婉转但是却也标明了墨良的真实状况。

“一定要救活皇上,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救回皇上。”张武看着眼前的军医,虽然悲痛,但是理智告诉他,他不能乱了分寸,两国之战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唯一能做的就是乘势追击,一举拿下楚国。

“臣尽力。”军医凝重的神情却并没有干扰他的头脑,虽然事态严重,但是却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保护好皇上,如果皇上醒了,转告皇上,臣定不负皇上重望,一定会在楚国的皇宫门口恭迎吾皇的圣驾。”张武肃穆的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墨良,对着化暗为明的暗卫说道。

一身戎装,不曾卸下,转身出了皇上的范围内,直奔最前沿的战场上。

此时此刻,儿女私情,侠骨柔情都被抛到了一边,他能做的就是化悲痛为力量,勇往直前,为皇上打下这楚国江山,算是对皇上的信任和包容最大最好的回报。

“禀报丞相达人,大同国务一切由丞相达人全权处理。”就在张武离开不久,另一道身影往着相反的方向疾驰而去。

随之而来的,却是大同天子败鬼面将军的英勇事迹瞬间传遍天下,随着大同将士的节节进逼,楚国却是节节败退。

朝阳帝盛怒之下,决定亲征,却被大臣们横加阻挠,无奈之下,随着一干部众远走西山。

皇帝的撤逃,却也让楚国的将士士气锐减,本就溃不成军的队伍更是犹如那窜逃的匪类,不堪入目。

看到这样的场景,朝阳帝萧一寒坚毅的双眸也凝聚了不甘的血泪。

“皇上,青山不倒总有东山再起之时,还请皇上暂忍一时屈辱,共谋复国大计。”同样狼狈的冷千羽沉痛的劝慰着萧一寒。

时至如今,再多的追悔已经为时已晚,他们能做的就只有保存实力,从长计议。

如今的他们就算倾尽全力,和大同的军士决一死战,那也不过是以卵击石,逞一时之勇,得不偿失。

然而他却忽略了,他们的隐忍,却也给了大同军士缓冲的机会,也失去了最有利的先机。

“皇上,还请皇上三思,只要皇上一日不倒,总有我大楚重见天日之时。”一干老臣匍匐于朝阳帝的脚下,泪水纵横。

“罢了,罢了。”看着眼前的一幕,萧一寒百感交集,却又举步难迈,不忍看向跟前的臣子们,更不想让自己的狼狈显现,萧一寒转身说出了只有这萧索而又沉痛的两个字。

在尚武将军的一路进逼下,诺大的一个楚国,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由大同的军士占领了。

就在大同将士攻占楚国边境的同时,大同边境却也迎来了预料中的来客,作为楚国的同盟军,奉天也毫不犹豫的出兵相向。

率兵的不是为国王独孤云峥,而是同样为将门之子的陆暮云,昔日的少年同样已经成为了一个伟岸的男儿。

自小的军营生活,让他的身上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军人气质。

虽然没有父亲威远将军的盛名在外,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位青年将才。

身奉圣旨,举兵征讨的陆暮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征讨的对象会是一个他怎么也无法想到的人物。

只知道,君命不可违,而他作为奉天的军人,理当为国效命,为君分忧。

迎战的不是久负盛名的丞相达人,更不是名满天下的尚武将军,反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却训练有素的将士。

才交锋,就遇到了从未想过的障碍,一批批的将士,看似将士,却更象是死士。

每一场战争都是无声的,却也是惨烈的,奉天的将士想要踏入大同半步,都如同登天一般的艰难。

两败俱伤的同时,奉天也被成功的挡在了大同境外。

随着战况的开展,前方已经传来了大同将士的欢呼,大同的尚武将军已经攻进了楚国的皇宫,而朝阳帝率众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