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已经命下官严防关卡,不能让不明人士混入奉天境内,等肃清混乱之后,就让他们返回原籍。”对于此,已经算是淮南王能做的了。

“王爷此举甚为妥当,末将就不做停留了,大人告辞。”吕继忠一拍马背,绝尘而去。

这一迹象却被留在了脑海中,只是等他赶到京城的时候,他才发现,他是那么蠢不可及。

难民无处不在,来自四面八方,聚集于直达京城的各个城门外,为了稳定人心,当地官员,不得不打开粮仓,发放粮食。

这虽然有效的缓解了难民的情绪,但是却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每个地方的存粮是有限的,就算能够供应,但是却也不能一直如此。

根本之计还是在于解决各地混乱的根源所在,却不想,一路行来,太子复辟的声音却也一路尾随。

当他抵达京城的时候,本应首先觐见皇上,可是思及卫国王的所托,吕继忠还是首先去了贤王府,呈递上了卫国王的书信。

“吕爱卿辛苦了,不知此刻前方战况如何?”看着风尘仆仆进京面圣的吕继忠,轩辕皇独孤韵发出了亲切的慰问,只不过他现在更为关注的还是战况。

虽然关于战事,一直都有信使回报,但是,吕继忠能给他最为真实的信息。

吕继忠碗拒了轩辕皇的赐座,保持着笔挺的站姿,虽然日夜兼程,但是却也没有磨损他一个军人的硬朗气质。

关于两军开战的情况,吕继忠一五一十的做了回报,甚至于关于大同帝墨良和卫国王独孤云峥之间的对话,他也一一做了称述。

他本是轩辕皇派了监督员卫国王的副将,就算他不说,他相信也有别的人会向轩辕皇说,还不如他来说,最少,从他的口中吐出的信息不会歪曲事实,尽可能避免卫国王受到不必要的牵连和污蔑。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卫国王送信给贤王的事情,毕竟回京之后,他相信,他的行踪早就传到了轩辕皇的耳中。

送信本是军令,可是他却忘了一点,天子脚下莫非王土,就算是服从军令,可是这天下却也是皇上的。

即使他没有丝毫的隐瞒,却也作出了大不韪的举动。

“卫国王舍生忘死,拼搏杀敌,真不愧是朕最依赖的王兄,传朕旨意,出征将士,重重有赏。”闻言论,轩辕皇的神情随着战事的起伏而波动,最后长嘘一口气,朗声赞道。

“臣代全军将士谢皇上恩赐。”对于此,吕继忠很是欣慰,他没有想到轩辕皇会如此依赖卫国王,虽然知道轩辕皇忌惮卫国王手中的兵权,可是,那也不过是帝王的担忧,他还是信任卫国王的。

“臣不辱使命把信送达,就此向皇上辞行,臣愿和战线上的弟兄们一同,血洒沙场,卫我山河。”吕继忠的脸上看不到丁点对战争的畏惧,有的只是抛头颅洒热血的男儿豪情。

“我奉天的明天就交给爱卿们了。”闻言,轩辕皇起身相送,自始至终表现的都是仁君的温和宽容。

“传朕旨意,命陆暮云为统帅,带三万精兵赶赴前方,支援卫国王。”转回身的轩辕皇,却冷声下旨,他很想知道,卫国王送给贤王的信里写的是什么?

他也想知道,为何卫国王不乘胜追击,拿下桂安城,即便活捉不了墨良,但是却也不应该不进反退。

难道,在他们的心目中,太子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吗?

晕黄的烛光下,本该温和儒雅的脸庞有些扭曲。

“贤王觐见。”不久之后,就传来贤王求见的声音,再转身,轩辕皇依旧是那个仁慈之君。

“传。”独孤韵坐回了位子上,等待着这个他最信任的臣弟。

“臣见过皇上。”贤王独孤鑫源也是在看了信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召集了部分官员,取得了信息之后,马上进宫呈情。

“贤弟免礼,这么晚了,有何要事进宫?”看着神色凝重的独孤鑫源,独孤韵脑海中千思百转,脸上却并未表现出分毫。

“皇上,这是王兄交与臣弟的密函,还请皇上过目。”独孤鑫源把信函双手呈上。

“这是?”接过密函,独孤韵并没有急着打一工,反而疑惑的看向独孤鑫源,似乎不明白独孤鑫源为何会把信交给他。

“皇上,王兄猜测奉天内近期会有异变,要臣弟着手查清,尽快禀明皇上,奉天此刻兵力空虚,恐被人趁虚而入。”独孤鑫源言简意赅的把信的内容阐述了一下。

“奉天境内,太子复辟的呼声日渐高涨,西南绿林势力也在蠢蠢欲动,难民的数量也大的惊人可疑,臣怀疑,这一切并非巧合,应该是受人指使,因为动乱之处,都或多或少的牵制了当地官员,并且难民的汇聚,对当地的粮仓都有一定的消耗,若是有心人为之,那么动乱之日,奉天必将会自顾不暇。”这是独孤鑫源从独孤云峥的提醒会聚日久以来,他从各地官员那里收集到的信息得到的结论。

一旦真的发生动乱,即使卫国王率兵回赶,却怕已是干长莫及。

独孤鑫源没有说出口的就是,大同帝已经打出了前太子的旗帜,这才是最为让人担忧的,如果纯属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那么朝堂之上必然是团结的,可是一旦有了前太子的号召,这一切就会变得扑朔迷离。

失踪的皇后,当年的太后曾经理政多年,从她手里提拔的官员何止数人,即便轩辕皇想着方的避而用之,但是这些人毕竟还在朝堂之上,他们可都是有着一定影响力的官员,一旦被墨良用之,轩辕皇可说是希望渺茫啊。

“严令各军,严正以待,随时候命。”闻言,轩辕皇愣了半晌。

他才下旨陆暮云带后支持卫国王,难道要收回成命吗?

可是,想到当年形势,如果独孤云峥所言非虚,那么奉天境内真的是外强中干了。

“四品以下官员,只要是皇后当年提拔任命的,一律清除。”当务之急,轩辕皇首先想到的就是保证朝廷官员的一心,儒雅的脸庞也有了少之又少的狠绝。

“皇上,万万不可,这些人虽然是太后当年所用,但是却并不表示能为太子所用,更何况,四品以下,怎么说也不下数十人,他们可都是国之人才啊,还请皇上收回成命,切勿滥杀无辜啊。”独孤鑫源怎么也没有想到,国难之际,轩辕皇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去解决问题,反而是肃清朝廷的官员,这虽然能达到杀鸡儆猴的效用,但是引起的反弹却是更难以想象的。

他知道太子一直是皇上心中的一个结,但是却不想,即使做了皇后的青青在皇上的心中同样是一个结,一个永远无法打开的结。

而这个结,也让皇上从心底里根本就不可能信任皇后,这么说来,皇上之前对皇后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宠爱都是假象?

想到这里,独孤鑫源似乎明白了一切。

当朝皇后为皇上产下皇子,为何却又离奇失踪,难道是......

皇上不会连皇子和公主的身份都有所怀疑吧?

还是这其中,还有他所不知的隐情?

想到这里,独孤鑫源不由心中一寒,在不知不觉中,他竟然成为了独孤韵监视和追杀青青的帮凶。

“臣弟可有想过,一旦这些人念及太后当年恩情,一旦被太子所用,这奉天将近有大半的官员就会背弃朕,转而讨伐朕,到时候,朕该如何收场?”独孤韵撕下了一贯的伪装,阴狠的说道,他绝不容许那样的状况发生。

“皇上,那些官员虽然是当年的太后所提拔,但是却也并不表示他们都是为太后所用啊,更何况,太后已经失踪多年,就算他们想要回报太后的知遇之恩,太后如今也是皇上的皇后啊,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啊,切不可做出让朝臣心寒之事。”独孤鑫源看着满脸杀意的独孤韵,双膝跪地,这才发现,多年的兄弟,他现在才真正的看清身为帝王的独孤韵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现在的他没有时间自愧感叹,他能做的就是阻止轩辕皇大肆杀戮,保住那些官员的性命。

“皇后,哈哈,可笑至极,皇后,朕的皇后,臣弟可知,这栖凤宫居住的是什么人?朕的皇后,那也不过是徒有虚名,朕的皇后,朕冒天下之大不韪迎娶的皇后,也不过是与人苟合生下一对杂种的破鞋。”提及青青,独孤韵的脸部表情更为扭曲,隐忍多年的不为人知的隐情,在这一刻倾泻而出,之前执意留下青青,迎娶青青的情意早就在无情的岁月中化为了尘烟,徒留的只是那如慢性毒药滋生的不甘和愤恨。

“皇上!”原本跪着的独孤鑫源在听到独孤韵如此卑劣难堪的指责时,忍不住一跃而起,大声提醒,双拳紧握于身侧,眼中闪现的也是强烈的不满和愤怒。

就算知道了一切,就算明白了青青和独孤韵之间发生的一切,但是独孤鑫源还是无法听到任何人如此的谩骂于青青,更何况,这些话语还是出自他们一直以为对青青情有独钟的轩辕皇口中。

“怎么,受不了了,这分屈辱,朕随了多少年?朕的皇后,她的心可曾在朕的身上,她的眼里心里有的只有那个不知出处的杂种,独孤绝殇,她们是母子,却真正做出了乱伦的淫秽之事,朕怎能容得那野种存活于世,只可惜,朕不能亲手把那对野种碎尸万段,就算朕派出了禁卫军,却也让那小野种跑了,不过,当朕告诉皇后,皇子死了的时候,你不知道,皇后的表情,多么的绝望,她的脸上再也出现不了那让人讨厌的笑容,只可惜,她的眼睛瞎了,要不,朕相信,那绝望的眼神会让朕终生难忘。”多年积压的怨恨在这一刻再也压抑不住了,看着独孤鑫源难以置信的眼神,独孤韵的心中浮现的是一股莫名的快意。

“贤弟,你知道吗,当朕看着被抱在皇后怀里的小丫头的时候,多少次想着,如果朕掐死了她,不知道皇后会作何反应,只可惜,皇后一直都在那丫头的身边,朕根本近身不得。”独孤韵扭曲的神情有着让人毛骨悚然的幻想,随着他的倾诉,独孤鑫源只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更开了,对于青青当年的感受,双眼失明之下,却还得提防毒手的艰难境地,独孤鑫源只觉得一阵内疚。

他一直以为,他对青青,一直在尽着一个儿子的责任,一直以为,青青可以不相信任何人,可是却完全能够相信自己,依赖自己,却不想,当真相大白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可笑。

他的亲近不但保护不了青青,却成为了束缚青青手脚的一道枷锁,她在艰难自保的同时,却还要想方设法不牵连他。

“贤弟此刻很恨朕吧,青青成为了朕的皇后......你们的心意朕何尝不明,只学过朕怎么也没有想到,即使她成为了朕的皇后,你们却也没有一个人成婚,落凌王要不是青青保媒,他也不会娶妻生子的吧?只可惜,你们的这分心意,今生是难以言明了。”这番言论一出,独孤韵的脸上居然浮现了自得,从小到大,他处处谦让,装病示弱,看着他们骄傲的成绩,看着他们受到父皇的赞赏和朝臣的赞誉,他却只能压下心中的那份渴望,看着他们享受那一份荣耀,那些,他原本也可以拥有,只可惜他母妃早逝,朝中势力不够强大,他能做的就只有隐忍。

说到这,他是否该庆幸,母妃的早逝只是因为替父皇尝药而亡,要不,奉天的皇位又怎会落在他的头上。

太子独孤绝殇的出色表现,父皇独孤离的犹豫,他何尝没有感受到,他又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原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从眼前溜走,他不能。

故而他默许了殷祁刚,对出宫的太子进行了追杀。

虽然没有看到尸体,但是却也让太子从此失踪,他也确保了在独孤离心目中继位的地位。

明明知晓青青的出宫,寻到解药的机会是那么的渺茫,但是,只有她的外出才能让出机会,他才会少了立储的阻碍。

一切都顺着他的机会走,一切都过度的那么平稳,唯一出轨的就是他的心,他的情。

他原本以为自己对太后只不过是虚与委蛇,却不想,不知不觉间,从应付转变成了心甘情愿。

不知不觉,当她出现的时候,他的眼里就只有了她。

这份感情,当无意中看到她手上的守宫砂的时候,得到了确认,要得到这个女人,也在那个时刻立下了念头。

当他看到神色不对从齐国归来的独孤云峥和独孤鑫源的时候,没有看到那一同出去的身影的时候,他就有了不好的预兆。

这本是他预料中的事,可是当他真正面对的时候,他却有些不想接受,还自欺欺人,只要没人证实,那么她还活着。

可是,每当他坐在俯瞰群臣的龙椅上的时候,他的视线会不约自主的看向身后的幕帘,过去的几年里,青青总是安静的坐在那里。

一分怅然,一分失落,最后总是一声叹息。

当他得知青青还活着,谁也不知道那一刻的他,多么的开心,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美好无比。

当他看到和墨良在一起的她的时候,他有着被背叛的感受,可是更多的却是失而复得的喜悦。

像以前一样靠近她,感受到她那百年如一日的淡淡温暖,他放下了尊严,放下了戒备,只为靠近她。

她最终还是回来了,回到了奉天,以奉天太后的身份回来了,他本该高兴的,可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只因为他知道,青青的回归并非她本心。

她这么做为的不过是顾及到墨良的身份,她所做的一切还是一如既往的为了墨良。

随后却有了她怀孕的消息,心中对她美好的情意瞬间变成了愤恨。

是爱是恨,他也说不清,只是知道,他要她留在自己的身边,永远的陪在自己的身边,就算他们只是一对有名无实的夫妻。

“皇上多虑了,臣对皇后仅有舔犊之情,并无其他,皇后对臣的情意,臣永生不忘。”说到此,独孤鑫源字正严词的说道。

在他的心中,他就是把皇后当成了自己的母亲,虽然她的年龄并不是符合,但是她所做的一切,带给他的感受,那就是一个母亲带给孩子的。

这分情意不容他人亵渎,就算是当今皇上,也不行。

“墨良想要拿回奉天,那么就来吧,朕到要看看这个连自己的女人都守不住的男人凭什么来和朕斗。”所有的愤恨一吐为快,独孤韵又恢复了之前的儒雅,还多添了几分自信和豪迈。

第235章

“皇上,果然不出皇上所料,轩辕皇已经决定换将了。”临场换将对于任何一场战役来说都是兵家大忌,可是轩辕皇却惘然不顾,只因为他想到的只是卫国王已经失去了他的信任。

即便卫国王提出的理由是那么的充分,奉天境内发生的一切都显示着将有动乱发生,可是,他相信,这些事情都能解决,并且很快的解决。

“可惜了。”墨良的脸上出现了怅然的叹息,独孤云峥是一个人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武将,只可惜,他效忠的主子却不是一个能让他尽忠的皇帝。

这么一来,就算轩辕皇没有明着说是换将,但是独孤云峥也该明白,更何况来者不是别人,是他的师兄弟。

也是他们的表兄弟,当年的长公主和大将军之子。

“青峰是时候了,先束缚了卫国王,剩下的就是他们,该怎么做,你应该明白。”墨良对眼前的青峰吩咐道,奉天上下,真正让他忌讳的还是皇室的几个成员,从心底里,真正的他欣赏他们,只可惜,他们生在了皇家,他们原本该存在的兄弟情义却也在政权面前不堪一击。

如今,他能做的就是,剥夺他们手中的权力,折断他们的翅膀,但是却留下他们的性命,不是虚伪的想要留下仁厚的声誉,而是感觉,他们的存在,或许会让自己和青青的心里舒服些。

毕竟…

“臣知道该怎么做,臣马上准备出发,还请皇上保重。”青峰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了,墨良接管云壤,吞掉齐国,统一楚国,哪一次不是他打先锋,每一次墨良的顺利登基,都少不了青峰的功劳。

可是这次,说类似却也不同,毕竟对于墨良来说,这不是兼并一个国家,不是吃掉一个政权,而是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更何况,这里是墨良的根源所在,故而处理方式上,肯定要有所不同,顾虑的东西更多。

“合适的时机,查查他们的下落。”看着青峰即将离去的身影,墨良犹豫了再三还是把这个说出了口。

虽然知道此时此刻,寻找并非易事,更会占去青峰的不分精力,可是墨良还是牵挂那个一直在身边,从未让他感到安宁过的孩子。

君悦,他的儿子,大同唯一的皇子。

“皇上放心吧,臣会尽快找到他们的。”青峰闻言,心中也是一阵释然,如果没有墨良的旨意,他还不好展开寻找,这下好了,他总算能去找那两个不让人省心的小家伙了。

大同国内,内乱不止,外患不息,所到之处,虽然不敢说是硝烟弥漫,但是却也并不安全。

奉天,此刻的景象不比大同好多少,甚至于更差,只因为,原本只是在大同奉天边境的战争将要转移,直接在奉天境内。

他们两个小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该如何保会自己?想到这里,不由让青峰有些揪心。

不管是君悦,还是穗鱼,可都是他们为人父母的心头肉。

青峰整装而去,而留下的墨良却是彻夜未眠,不知是在思考当前战局还是挂念出门在外的孩子,还是其他…

胜负未分的两支军队就这么遥遥相望,却暂时停了干戈。

而奉天境内,却出现了让人始料未及的大规模举动。

部分官员在家中突然被杀,下手者手段狠辣,死者家里可以说是无一生还,不管老幼贵贱,只要是府中之人,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而全国上下,御前提督朱云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领三千禁军,开始了整顿难免,安抚民心的工作。

对于绿林成盗,轩辕皇毅然派出了淮南王独孤行风,为民除害。

顿时间,奉天上下看似雷霆出击,难民们眼看就能够安然返乡,重回田园。

只可惜,在这一连串轰动举动的同时,原本就有了风声的太子复辟的部众终于迎来了得力的统帅,闹得沸沸扬扬的绿林好汉,也在淮南王清剿的同时,离奇的归顺了太子复辟军。

部分官员也在屠刀下,幸运的保住了性命,虽然心有忠于朝廷的情节,可是却也感恩于救下身家性命的太子复辟军的感恩之情,思前想后,大概齐想到了究竟为何引来杀身之祸。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却也不能牵连无辜家人,数百口的生命,在纠结中,倒向了太子复辟军。

只因为当年的太后和太子,一前一后,对他们不仅有着提拔知遇之恩,还有着救命再造之恩,再说,太子军不同样是独孤的天下吗?

这么一想之下,思绪顿然开朗。

太子军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迅速的凝聚了奉天境内的部分江湖势力以及朝廷中的部分官员,这无疑才是对当朝最大的危害。

而奉旨行事的淮南王独孤行风却在清剿绿林匪类的过程中,无形的被牵制住了。

庆幸的是,钦差大臣朱云的整顿效果显著,大部分的难民已经有了疏散的迹象,民众的情绪也渐趋平稳,这也算是多日来,轩辕皇听到的最好也是最让朝廷振奋的消息了。

可是,这个好消息,却掩盖不了整个朝堂之上,人心惶惶的现状。

之前的官员遇害,只要是为官多年的人或多或少都能推测出某些因素来,因而在朝堂之上,面对一直保持着仁义之君的轩辕皇,有的是更多的畏惧。

一个词,如履薄冰,形容当前朝堂之上的气氛,毫不过分。

这一点,轩辕皇独孤韵和之前的独孤离还真是有着类似之处,都是多疑阴狠之辈,只不过,独孤韵的阴狠比独孤离似乎更有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当初的独孤离虽然多疑,狠辣,但是从里到外,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而今的轩辕皇却不同,他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温和儒雅的,但是笑脸背后却是让人发指的残酷。

“现今局势动荡,朕希望各位爱卿各司其职,切不可听信谣言,乱了阵脚,风雨过后,总会是艳阳的。”这是早朝之后轩辕皇的总结陈词,而这却也是一种淡淡的警告,一旦轩辕皇发觉有了异动,那么下场不言而喻。

看着众位臣工那胆战心惊的神情,贤王独孤鑫源的脸上除了麻木还是麻木。

看着眼前的情景似乎和往日无异,听着朝堂上的声音,也好似无异,但是却有种看戏的感觉。

他不在身临其中,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静静的看着,看着这一幕幕的戏剧展开,落幕。

一直被轩辕皇委以重任的贤王突然间不再穿梭于各种行动中,这不由得让众臣猜测,皇室之争是否将要因为此次风波而点燃。

再想到之前,和太子走得最近的就属贤王殿下,眼下贤王被架空孤立,似乎无形中印证了民间内乱的传闻,太子真的回来了。

可就在这天下几近混乱的时候,两个小小的身影却穿梭在来来往往的难民中,不见孤苦孩童的无助,有的只是属于他们特有的兴味以及几分掩饰不住的惊喜。

“君悦,有什么高兴的事啊?”看着君悦那脏兮兮的小脸上熠熠生辉的双眸,同样脏兮兮的青穗鱼忍不住的问道,虽然他知道,要不了多会,君悦就会主动告诉他的,可是,君悦这表情太过吸引人了,让他忍不住了。

“你猜猜。”君悦看着面前的青穗鱼,卖起了关子。

“难道是有你姐姐的消息了?”想了半晌,青穗鱼也没想到有什么值得君悦这么高兴的事情,想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么一件事情。

要真是那样的话,他们出来这一趟,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非也,非也,再猜。”君悦摇晃着小脑袋继续买着关子,对于身旁来来往往的难民视若无睹,好似他们所处的并非是难民聚集场所,而是他们习惯了的无忧场所。

“猜不到。”想破了脑袋,青穗鱼也没有想到现在能有什么让君悦这么高兴。

“你爹来了。”四个字,却让青穗鱼瞪大了眼睛,张开了嘴巴,惊愣的看着君悦。

这对于他们来说,好像并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情吧?难道他想回去了?

“这么说来,不久之后,爹也该来了…”君悦希冀的目光闪烁的光光芒,不用说明,青穗鱼已经知道,君悦想到的是什么。

这对于君悦来说确实是一件喜事,因为这样一来,他们一家人就终于可以团聚了。

“鱼儿,我们得想法子赶紧找到姐姐。”没等青穗鱼把心中的顾虑说出口,君悦原本灿烂的小脸蛋已经黯然了。

只不过这并不会打击君悦的信心,要是这么容易就被打击到了,那么君悦也就不是君悦了。

“恩,可是这乱世该怎么找啊?再说如果动静太大,会不会给她们带来危险?”青穗鱼真不愧是小军师啊,脑筋一转,思路就清晰明了。

“我好好想想。”这也是君悦最为担心的,要不然,他早就放出消息去了。

“走吧。”一拉正在冥思苦想的君悦,两个小身子相互搀扶着随着涌动的难民一同走去,应该又到了朝廷官员出来施粥的时候了。

第236章

“君悦,你真要去?”当捧着官府施舍的稀粥回转的时候,君悦的一句话让青穗鱼差点把手中的破碗给摔倒地上,难以置信的看着神情越发坚定的君悦。

“找,不是办法,我们只有引蛇出洞了。”君悦沉思之后得出了结论,要是娘和姐姐那么容易被找到的话,那么父皇也不可能这么多年都找不到关于她们的半点消息,更何况一同寻找的还有轩辕皇。

所以,找并不是一个可行之计,他何不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他出大同之前就想到的,只不过,来到了奉天之后,计划的实施并不像他想到那么容易,毕竟他没有想到真正的战争和真正的动乱会是如此的震撼。

“只不过,可能要委屈了小鱼妹妹。”随着称呼的改变,青穗鱼知道,他们伪装的日子又要到来了。

不过,只要方法可行,做什么无所谓,更何况,出来以后,不管做什么,他们都是同心协力,共同面对所有的困难和危险,这不但没有让他们心生畏惧,反而有种心有多大,路就有多远的雄心壮志。

“一切听从君悦姐姐安排。”娇羞的神态,顿时出现在了青穗鱼那脏兮兮的小脸蛋上,还真是惟妙惟肖,生动真切。

随着难民的脚步,两个小身影看似随着大潮前行,却在距离荒芜已久的司马山庄的地方,悄然离开了难民群,直奔司马山庄而去。

不一会,两个衣着罗裙的女孩出现在了司马山庄里,看着尘埃满布的偌大山庄,两双眸子里还是露出了谨慎的光芒。

司马山庄,没有想到,静雅的家这么的气势磅礴,要不是进入了这大门,有谁会相信,这乡野间的司马家就是名震整个江湖,威慑天下的司马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