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的地位,无论在朝中还是军中,都不是可小觑的,即使在场的许多鲜卑贵族家中也许和汉臣有所争斗,但见了崔浩进帐,全部都站起身来,恭恭谨谨地行礼问好。

就连身为王爷和一军主帅的拓跋延,也没有拿大的继续坐在那里,而是站起身来,算是迎接了这位太常卿。

北魏军中朝中,凡是汉人,隐隐都以崔浩为首,军帐中的汉人参军见崔浩来了,人人眼中都是神采奕奕,一副脑残粉见到男神的表情。

崔浩也确实是男神级别的,北方几个高门,首推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而崔浩的母亲就是范阳卢氏的嫡长女,身为两大豪门之后,就连他平日里穿什么样式的衣服,第二天都有许多人疯狂模仿。

拓跋延虽然表现出尊敬崔浩的样子,但任何一位主帅被打断了谋划,态度都不会太好,所以拓跋延看着在军帐中央站定的崔浩,疑惑地问他:

“所谓兵贵神速,如今我黑山第一个接到消息,自然是由我们去阻拦最为容易,为何不能派人前往?”

他眼见着天大的功劳送上门来,却不能去取,怎么会罢休?

“因为陛下想要一个活的赫连定。”、

崔浩将一只手负在背后,另一只手摸了摸自己的长须,看起来说不出的高深莫测。

“若是赫连定死了,这便不是大功,而是给你们惹祸了。”

“我们小心一点,生擒了赫连定便是!”

夏鸿的想法和拓跋延差不多,都是担心一旦拖延,给赫连定跑了。

若论才能,赫连昌还在赫连定之后,对魏国的威胁,也是赫连定比赫连昌更大。赫连昌虽是君王,那是因为他排行最长,在夏国人心目中,平原公赫连定的威望要比赫连昌大得多。

这也为赫连定家人那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我大魏兵强马壮,凡是大战,无有不胜,所以几位将军很难理解赫连定的处境。”崔浩是出了名的“辩士”,他看着几位眼睛冒光的参军,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夏国的国都被围困,赫连昌让他放弃镇守的长安,回去救援,这原本就是很难的抉择,赫连定不但做了,而且还在途中调转方向,带着几万精骑,抱着有死无生的想法来我国的朔州行事,心中一定早就已经存了死志。”

“他在朔州外血战,领着惨军败退,又遁入柔然辗转回返,无非就是想着统万城高墙厚,能守到他回去的那一天而已。可如今要是有魏国的兵马从夏国方向拦截他,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像是这样的将军,要么就是死战到底,要么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落到西楚霸王的下场罢了。”

众人在他来之前原本就在同情赫连定,如今听到崔浩的分析,感怀之色更甚,像是库莫提等和赫连定打过交道的将军,立刻就露出了认真倾听的神色。

崔浩见自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心中也是一松。

军中最重军功,而军功中的“上获”,便是俘虏敌方的将帅,这是哪怕拓跋延这种地位的将军,都无法抵挡的诱惑。

能因为他的一席话而真的听进去,可见这赫连定的才能,确实已经到了连敌国的宿将都心心相惜的地步。

崔浩心中也可惜这位命运多舛的平原公,继续说道:“所以,虽然我们知道赫连定要从西海故郡回返夏国,却不能派我们的人在那里守着。”

“那怎么办?总不能我们也进入柔然,绕个大圈子去追他吧?那可不行,那容易把我们派去高车的人暴露了!”

镇军将军夏鸿皱着眉出声。去高车的士卒多是他的麾下,他心中一万个不情愿做这种事。

“若想毫发无损地把赫连定带回平城,只能派夏国的降将,装作偶遇将赫连定的样子,将他接回统万城。人到了熟悉的地方,又遇见熟悉的同袍,便会放松精神,等到了统万,有赫连定的幼子和其他夏国的降臣降将安抚,又有赫连昌屠戮他亲眷的事实存在,想来赫连定便不会以死殉国了。”

崔浩见有几个将军露出像是噎住了的表情,叹了口气,躬身下拜:

“本官知道黑山得到这个消息,是军中出使高车的使者冒着生命危险送回来的,这军功也理应黑山大营所得。但如今形势不同,各位将军请以大局为重,待赫连定降服我大魏,陛下必不会忘了黑山诸位将士的功劳。”

拓跋延看向库莫提,库莫提对着他点了点头。拓跋延大概还有什么不能安心的样子,库莫提便抬手对天上拱了拱,又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拓跋延无奈地揉了揉额角,再看着眼巴巴望着他的将军们,艰难地说道:“崔太常,我等自然是想以大局为重,可就算我们不要军功了,你可想过出使高车的那些士卒?这些斥候回返,说他们为了拖延赫连定的行程,削弱他们的实力,已经去冒险抢马,赫连定的铁骑曾在各国立下赫赫威名,一群装作牧人的士卒,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已经是豁出命去了…”

“夏国离这里还有十几天的路程,我们要派人去平城和夏国送信,还要派出值得信任的夏国降将演上这出戏,耽搁的时间更多。若是这个时候错过了赫连定,让赫连定回返了夏国,我黑山军中的将士们,岂不是都白白牺牲了性命?”

拓跋延是三军主帅,自然要为军中争取权益:“而且他们都是派往高车的使者,身份轻易不能暴露,现在无论是有没有抢到马,都会给他们带来危险。我不能就这样把军功拱手让人,这让我以后如何服众呢?”

崔浩听出拓跋延口中的意思,直起身子道:“本官是高车使,便是为了高车事务而来。黑山军中出塞的一百多士卒和上百归顺的高车勇士,本官自然会为他们申请赏赐,家人族人各个有功。至于这抓捕赫连定之事…”

他表情为难,虽然觉得拓跋延说的是对的,却觉得如此冒险,还不如放着赫连定回到夏国,哪怕日后再抓住,都比一个自尽死了的平原公要好。

库莫提见两方陷入僵局,摇了摇头,低声说道:

“崔太常,如果双方无法说服彼此,那不如两种方法都采取吧。”

“什么?”

“咦?”

库莫提站起身,来到军帐的地图旁边,指了指夏国和魏国交界的地方。

“崔太常既然认为夏国人去迎接更为合适,那就请您派人去统万城和拓跋素将军送信,让他谋划。但如果平凉地区的人马动作太慢,让我们的人反倒先遇见了赫连定,便用我们的法子。”

库莫提知道以崔浩的本事,自然有法子让夏国境内的降将立刻出发迎接赫连定,所以算是送了崔浩一个人情,又给了拓跋延一个不让众将失望的机会。

崔浩凝视着库莫提,似是感慨这个宫中的少年已经成长到可以影响到黑山大局的地步,心中欣慰之下,便抚着胡须,点了点头。

“如此亦可,大将军,您意下如何?”

拓跋延想了想,觉得没什么损失,他出动了人马,哪怕真没抓到赫连定,谁也少不了他们的功劳。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崔浩微笑。

贺穆兰没想到结果会变成这样,跟着库莫提出门后,整个人还在发呆。

她只知道柔然那边的人带来了赫连定的消息,却没想到狄叶飞居然如此疯狂,以几百人的数量去抢赫连定的战马。

这是听起来就异常危险的事情,他居然就这么做了!

库莫提见她差点一头撞在自己背上,皱着眉开口:“你在想什么?身为亲卫,这已经是玩忽职守了!”

“我在想狄叶飞会不会有危险…啊,将军,是卑职失职…”

贺穆兰看清说话的人是谁,立刻单膝跪下谢罪。

库莫提知道出使的狄叶飞是她的同火,心中的不快散去了一些,好意告诉她:

“你不用担心他,他来日的成就,说不定还在你之上。能让太常崔浩记住,要亲自去讨封赏之人,大魏还没有几个。”

“咦?”

“富贵险中求,花木兰,你就是太稳了,又总想着所有人都能活的好好的。这并不是能够飞黄腾达的道路。你名为‘木兰’,怎么一点都参不透呢?”

库莫提随口提点了她几句,摇了摇头,漫步走开了。

贺穆兰站起身,低着头跟在库莫提身后回王帐。

木兰,富贵吗?

她追求的,从来就不是富贵啊。

第179章 窥见阴谋

“听说花木兰和大夏宫中一个小宦官打的火热,连陛下身边的宿卫都把他送到花木兰身边去了…”

一位鹰扬骑士和身边的火伴嘀咕着,“花木兰如此有男子气概的一个人,难道也搞断袖那一套?”

“要搞也不找宦官吧,他原来同火的那狄叶飞不是一副好相貌?”

“不是有传闻那狄叶飞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么,也许真是女人?”

“军中怎么可能有女人…”

一旁听完的花生悄悄从帐篷后绕走,抱着贺穆兰的一盆衣服,一边摇头一边好笑。

别人他是不知道,不过他的主人,是不可能断袖的。

‘就算断袖,他也不会找宦官。’

花生为自己知道主人的秘密而暗自窃喜。

‘他没那个啊!’

花生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老把他的主人和一个叫狄叶飞的联系在一起,有人说那狄叶飞是个女子,可他一点也不相信这世上有女人在军营中会不暴露。

他是没见过宦官,但女人,哦不,是女奴,他看的实在太多了。女人胸前是鼓的,特别鼓!鼓成那样,怎么可能不被人发现是个女人?

所以花生非常清醒的明白过来,营中所有讨论自家主人的事都是假的。

什么和宦官有交情,什么和女人有交情…

都统统是假话!

“花生,你一边皱眉一边怪笑是在干吗?”正在校场上练箭的贺穆兰,看着抱着一桶箭回来的少年,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

在她印象里,花生是个喜怒不形于色,表情很少的孩子。

“没…没什么。”花生弓着身子,把手中的箭筒奉上。

即使贺穆兰和他说过许多次,不需要弯腰送东西,花生似乎也已经把这个动作刻入了骨子里,根本无法纠正。

时间久了,贺穆兰也就随他了。

狄叶飞传回来的消息,最终以崔浩和黑山大营各行其事作为了处理方法,至于黑山大营到底要派谁去迎击赫连定,又如何去,这就是贺穆兰所不能决定和参与的事情了。

她眼下要准备的,是三军大比。

贺穆兰根本不需要参加前几天的考验,她曾是右军第一,只要参加最后一天的三场便可以了。同理,中军和左军的大比第一也是直接参加最后一天的三场。

所以军中其他普通士卒在校场上考验步射、骑射、臂力和马战的时候,贺穆兰则抽出空来练她的步射。

三军大比和她在右军的比试不同,即使在右军,贺穆兰的箭术也不见得比狄叶飞好多少,狄叶飞的“连珠箭”算是家传绝学,而贺穆兰能拿出手的,只有她射箭的力道和距离。

但这些在比武中并不占便宜。

步射无非就是射移动靶、射固定靶、射多重目标。贺穆兰前两项都可以,但到了多重目标这项,便成了了她的短板。

花木兰以前走的,是“力大势沉”、“一击毙命”的路子。前世在三军大比的时候,她已经在王将军麾下当上了裨将军,所以没有参加这一场。

可如今她不但要参加,而且还一定要名次靠前,否则便会让很多人失望,她自己也没脸离开鹰扬军跑回去。

这让贺穆兰的压力很大,只能不停加强自己的步射。

骑射倒不用担心了,因为骑射是考验距离的,这反倒是贺穆兰的长项。

“主人,刚刚有几个人从木栏那边过去了,似乎一直在后面…”花生用余光探了探,小声和贺穆兰通气。

“我知道,好几天前就这样了,大概是也要参加比武的同袍,过来看看我的深浅吧…”贺穆兰无所谓的收回弓,“说起来,最近也真是太平呢。”

“春天到了,蠕蠕们要开始准备让牛羊马匹交配了。”花生曾是蠕蠕的奴隶,自然对这些也很熟悉。

“即使是汗王命令,部落里的青壮也很少愿意这时候南下的。到了夏天,水草丰美,正是新出生的小羊羔和牛犊们生长的时候。错过了春天,冬天就没有收获,第二年就要拼命。即使是蠕蠕,也不是都喜欢打仗的。”

贺穆兰了然地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样。难怪…”

难怪花木兰当年跟随右军去征讨柔然时是春末,因为到了夏天的时候,柔然人都在到处放牧,东边一群西边一群,各部分散在草原上,根本无法组织起抵抗,只能眼睁睁见着被各个击破。

话说回来,狄叶飞这时候去柔然也是正好,等四月他回来的时候,陛下的大军也正好要开拔了,刚好立功。

贺穆兰射完最后一筒箭,和花生一起把箭支收回来,两人提着箭筒往副帐返回。沿路遇见不少也在练武的中军同火,见了面都很客气地打过了招呼。

在经过某个营帐附近的时候,贺穆兰一下子愣住了。

她似乎看到了一个熟人。

“主人?”花生见贺穆兰突然不走了,奇怪地抬起头。

“你把我这些东西送回副帐去。”贺穆兰从身上摘下弓,丢下箭筒,朝着对方的方向发足狂奔。

这个人为何在这里?

在这个时间里也有这个人吗?

那她到底能不能替她得到答案?

“主人?你去哪儿?”

“你先回去!”

贺穆兰凭着记忆的方向在中军帐中四处打量,往往是刚刚看到他的袍角或发冠,对方就已经消失了踪影。

就这样连续跟了四五座营帐之后,贺穆兰终于看到了对方的影子,他的身影一闪而过,进了一座营帐,再也没有出来。

贺穆兰虽入了鹰扬军,但平时的时候很少出帐到处乱晃。她是将军身边的亲卫,除了休息时间,大都在主帐或副帐里待命。

等她发现自己已经钻进了从未见过的营帐区时,心中不免有些惊慌,但一想到对方的重要,贺穆兰咬了咬牙,掀开帐门,小心翼翼地进了帐篷。

没人看守,这一定并非什么要人的居处。

但能在中军帐中受招待,也肯定不是什么无名小卒。

贺穆兰一进入帐篷,顿时一愣。

她倒不是为了里面的人而呆愣,而是明明眼见着有人进了帐篷,里面却空无一人。

不但没有人,里面还堆满了东西,看样子是个放杂物的地方。

她正发愣,门口突然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贺穆兰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在放满杂物的帐篷里找了一处堆木块的地方,闪身躲了进去,抱成一团。

没一会儿,又有掀帐篷的声音进来,大约有两三个人。

这些人进了帐篷后,有一个人似乎是拿出了什么东西,分给别人:“这个十分难寻,就剩这么多了。你们抹在刀刃上也行,抹在箭头上也可以,但务必记住一条,只有万无一失的时候才能动手。”

“他身边有那么多人保护,听说甚至还带了一个玄乎的道士…”一个粗浑的声音响了起来。“而且这次大比听说出了不少新秀,右军那个那罗浑,手上功夫实在不弱,中军的新人李清是陇西李氏的族中俊杰,我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反正一定要赢。崔浩虽然是为了高车的事情来的,但这种盛事,他不可能不露面。高车那边我没法子下手,那里全是李参军派过去的人,只有在封赏的时候想法子了。”

“记着,只有万无一失的时候才能动手,否则宁愿不动手。将军培养你们几个不容易,能不冒险尽量不冒险。”

这几人“嗯”了一声,又商议了一会儿最近发生的事情,贺穆兰离开黑山离开了一个多月,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听他们的说法,似乎是左军那边的探子因为营啸之事已经被牵连了两三个,已经不能用了。

而右军的探子到现在也没冒头,显然目前还不能用,只能继续观察和支持。这些人在中军时日已长,一直没有敢太冒尖引人注意,便是为了能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

贺穆兰听得心中一阵阵发凉,对方口口声声“将军培养你们”,又说的是鲜卑话,那一定是鲜卑人,若是蠕蠕的探子,直接用柔然话说便是了。

而且对方明显在军中已经布上了一张大网,不光是中军,连右军和左军都有不少探子,似是定期联络,所以才不停的交流最近发生的事情。

最让她听的心惊的,便是那为首之人隐隐有暗算那罗浑和李清,好让自己的人能顺利接近崔浩的意思。

在军营这种地方,若真想要暗算一个人,如厕时或者用饭时下了阴招,真是让别人死的神不知鬼不觉。

这可不是暗害库莫提这种位高权重之人,那罗浑就算是个百夫长,那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军中的百夫长,成百上千。

“只可惜那位不来,将军只好让我们对崔浩出手。你们几个的家人将军已经妥善安排好了,勿要挂念。”

为首之人似是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这里在事成之前都不要来了,以免被人注意。”

“是!”

贺穆兰不知道自己躲着的地方是正对着他们,还是背对着他们,所以一直不敢冒头。

等他们全部走到没影,这才遮遮掩掩的伸出半个头来,却还是不敢出来。

电视剧里不是有那种情节吗?明明没人,故意说声“你出来吧我看见你了”,或者在密谋的地方出去了,故意不走,就等着是不是有人注意到他们,好来个瓮中捉鳖。

贺穆兰也不敢保证对方是不是侦查和反侦察的好手,只能继续窝在帐篷里,窝了足足有两刻钟,这才听到门口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果然有人把守!

她没贸然出去是对的!

贺穆兰经过这一遭,一出帐篷就在中军帐篷里绕了许多圈,先是去了趟若干虎头的帐篷,东扯西拉说了一堆关于若干人的事,然后又去了独孤唯的帐篷,慰问下对方手臂怎么样,直到确认没人在后面追踪,这才回了副帐,仍然是惊魂未定。

“主人,你怎么了?”

花生吓了一跳,急忙奔上来。

“花木兰,你怎么一副撞了鬼的样子!”

鲁赤在副帐中休息,昨晚他值夜,见贺穆兰一进营帐就开始发呆,也有些担心。

他知道每年大比之前,总有些人会遇见别人挑衅或者是暗算,但他没想到还有人敢惹花木兰的麻烦。

一来知道花木兰也要参加大比的人少,很多人都觉得他在鹰扬军就是“高升”了,没理由还去参加这种普通卒子晋升的比试。二来他连陛下的赏识都得了,再参加三军大比有些“自降身份”的意思。

贺穆兰心中自然是忐忑难当,除了撞到了这些莫名之人的密谈,更可怕的是,引她去听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一个道士!

身材高大,头发没有白的道士!

这个时候在黑山的道士,那歹人又说“崔浩身边有些玄乎的道士”,不是寇谦之还有谁?

对方到底也是重返了现在,还是和拓跋焘等人一般,是在这个时间线里的过去之人而已?

如果是过去之人,又为何会找到军中阴谋密谈之处,在她追过去之后就不见了踪影?

这时间也未免太巧了一些。

贺穆兰在心里疯狂地思考,她原本在阴谋诡计这种事情上就不擅长,现在思考起来更是头脑发胀。鲁赤担心的询问她,她也只能扯出一丝苦笑,回答不了什么东西。

她现在除了知道有歹人要在大比之时对崔浩下手,三军大比中只有那罗浑和一个叫李清的人能够信任以外,其他人都有可能是为了夺得好名次而接近崔浩的刺客。

要杀崔浩的人,应该是一位将军,他能在左军、右军和中军都留下棋子,大约是一位很有能力或者权势之人。

她,一个小小的亲卫,拿什么来阻止这件事?

难道要在比武中把最后剩下的对手都杀了吗?那也太扯了吧!

“花木兰,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还是向将军禀报吧。”鲁赤对自家的将军几乎有着盲目的自信。他知道贺穆兰应该是有什么事情难以启齿,他也没有什么好奇心,只是给她指了条明路。

贺穆兰听了鲁赤的话,脑子一下子就不疼了。

就是啊,要被刺杀的又不是自己!

她头疼个什么劲儿,交给专业的来就行了!

贺穆兰站起身,匆匆忙忙往主帐跑。

先莫管为何听到这些人密谋这件事,库莫提却是一定能够信任的。

他是后来的大将军,也是军功十二转的国之柱石,深受拓跋焘重用,她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有人杀崔浩,但崔浩在黑山大营要除了什么事,黑山大营一定会动乱。

他不会坐视不理。

主帐。

“你特地让我屏退左右,就是和我说这个?”

库莫提单手托腮,斜靠在案几上。

“你什么证据都没有,要别人怎么取信于你?”

“卑职是偶然听见,将军若是不信,卑职也没有办法。”

贺穆兰来这里便是这个意思。她发现了可能有的阴谋,库莫提是她的上司,她把自己的发现和他说了,便是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她人微言轻,这种事原本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不往上禀报,能做的有限。

“你倒是说的轻巧。依你所说,是在中军某个杂物帐里听到的此事。你去靶场练箭,好生生跑到那边去做什么?”

库莫提仔细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花木兰若是陛下派来监视三军的,怕是早有了线索,才能那么快找到暗地里藏着的魑魅魍魉。’

‘只是我一定不是花木兰在军中接应之人,素和君回了平城,花木兰应当向接应之人禀报此事才是,为何找上我?莫非是试探?认为我是那个将军?’

库莫提看似悠闲,其实心中想法不比花木兰少,被花木兰所质疑的担忧也一直存在,但他毕竟是从宫中那么多年过来的,这点城府总是有的,一边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花木兰的话,一边推断着这件事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