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已经按照长孙大将军的命令奔袭王庭,地弗池一线全部是看管辎重和粮草的队伍,水源地附近扎营的地方也留有重兵把守,营中约有一万人马,加上杂役、后勤官员等,约有两万人。

贺穆兰一点都不担心后方的营地会吃亏,但这些骑兵在到达地弗池前,就会先遇到这群高车人。

“通传诸将,准备迎战。那罗浑,派伯鸭官回去求援,我们现在前方拖延一阵,等候大军到来。”

贺穆兰不慌不忙的下令,仿佛胸有成竹的样子,倒是安定了人心,虎贲军立刻有条不紊的动作起来。

都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虎贲军立刻开始调整马具和兵器,准备战马和替马,备好弓箭,准备迎击。

西线少有柔然人,如今柔然人都往王庭方向跑了,难保这支骑兵不是哪个部落主胆大之下想要偷营的,或者有什么其他原因来了这里。

如今当务之急,是不能让这些柔软人发现高车人也在这里,否则一旦消息传开,金山南麓的高车部族也许会有危险。

贺穆兰其实心中也没底,但她知道不能让这些人南下,高车部族更是不能暴露出来,这些人都是族中老幼,原本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来到这里,不能让他们卷入战争之中,否则和高车人的盟约就没有了意义。

此时地形一马平川,前无坚墙可守,后无群山可退,对方人数占优,要想大胜激起高车人的信心,就得想些其他法子。

贺穆兰望着高车人连绵不断的阵势,突然想起了一个主意。

第222章 以逸待劳

卢方是左帐大都尉匹黎先的儿子,大檀的亲侄儿,匹黎先和鬼方一起被魏国抓去后,他就一直想要救回自己的父亲,却找不到机会。

冲撞黑山大营当然是找死的路子,卢方本部兵马只剩五千多人,其余兵马早就给父亲带去,跟鬼方一起在路上截击拓跋焘。结果拓跋焘没截到,到先被鲜卑人发现了踪影,整个挑破了大营。

他曾经像大檀请求过出兵救回自己的父亲,无奈大檀从冬天以来三番四次的在魏国之事上失利,损失了不少人马和财富,无意再去挑衅魏国,卢方也只能默默的操练兵马,招揽勇士,就为了有朝一日能俘虏一位魏国大将,好作为人质交换。

是以魏国北伐柔然时,整个柔然的部落俱是惊骇莫名,朝着王庭的方向逃命,只有卢方不但没有去救援王庭,也没有抗击魏国骑兵,而是点齐族中五千儿郎,又去妻子族中借了三千人,组成一支八千人的部队,想要抄掉魏国的后路,如果再能俘虏几个要人换父亲,那就再好不过。

匹黎先是以智谋闻名的,而且性格沉稳,所以才被大檀授予左帐大都尉的官职,辅佐左贤王吴提。正是因为如此,匹黎先被魏国俘虏后,拓跋焘杀了鬼方,却没有杀匹黎先,而是派人不停的劝降他,想要软化他的心智,彻底得到他的效忠。

不效忠也没有关系,等柔然一破,世上再无这个国家,匹黎先也只能选择效忠大魏了。

他的人马早就在地弗池附近打探了许久,魏国人轻敌,见是几个身无长物的牧民便不加追赶,担心中了埋伏,所以他的斥候得以在地弗池边停留了一阵子,亲眼看到大军朝着东边而去了,才回去禀报。

一座只有辎重和粮草的大营,就算有一些骑兵看守,不过也就成千上万人,他所带的八千骑兵人人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只要一阵火箭先射入营中,为了保护营中的粮草,肯定就会乱了阵脚。

到时候他再趁乱进攻,必定能得到胜利。

卢方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无法自拔,他的另一位弟弟哈鲁巴却敲了敲皮鼓,示意所有人上马。

“吃饱了没有?吃饱了继续行军!傍晚左右我们就能到地弗池,到时候我们从东边绕过去,避开他们的斥候,再行偷营!”

卢方看了看自己的弟弟,没有多说什么,也跟着翻身上马,眺望远方。

再行片刻…再行片刻,他就要魏人后悔俘虏了他的父亲…

咦?那是什么?

哈鲁巴第一个吼叫起来:“斥候!斥候去看一看!前方是什么!”

这时候不会有野马在人群游牧的地方奔袭,这么一大片尘头,至少有几万匹马奔腾才能造成这样的声势。

斥候们一夹马肚,飞也似的快速奔往前方,哈鲁巴和卢方面色阴沉的看着那片尘头,半天说不出话来。

良久,卢方咬牙道:“不是说西边的魏人为了争功,已经率大部去了王庭吗?怎么这里还会无缘无故出现这么一大支人马?”

“阿干(哥哥)莫急,我看说不定不是魏人。我们特意从北面而来,这支骑兵南下却不东进,目的不在王庭,也许也是察觉了后方空虚,所以来偷营的自己人?”

哈鲁巴也觉得自己话有些扯,但如今若是身为主帅都不镇定,那后面那么多部将更会惊慌失措。

“哪怕是魏人,我们也要踏过去!”卢方咬了咬牙,“不救回阿爷,枉为人子!我们需要和魏国谈判的筹码!”

没一会儿,斥候们快马回报,说是前面出现了一支魏国的军队,打着虎啸之旗,人数看不清楚,但至少几万,不光如此…

“你说什么?他们俘虏了许多高车人?”

卢方和哈鲁巴对视一眼。

“西部高车不是在会盟吗?难道他们是分兵去高车的队伍?”

高车每次会盟人数也是几万人,高车人也能打仗,要想俘虏他们,至少要有几倍于他们的人数,否则他们就会驾着高车逃跑,很快就追不上了。

“你们看清楚了?真是高车人?”

“是的,我看到大量的高车被高车人的牛马拉着,又有魏兵押送,往地弗池的方向而去。”斥候脸色惨白,“我看到高车的男女老幼被捆绑在一起,由许多骑士驱赶,战马连绵不绝,不但有骑兵,还有替马,声势之浩大,简直让人胆丧心惊。”

“两位主人,我们是不是要暂避一避,等他们南下回到营地了,再继续行军?若是半路中遇上,对方人数数倍于我们,便是射也都射死了,别说还有高车,高车若拿来结寨,我们根本无法奔驰啊!”

骑兵最重行动力,若马匹近距离冲锋起来,足够将敌人踏成肉泥。

高车人之所以能在草原上生存这么久,便是因为高车人的车子高大,危机之时可以连起来当做临时的营寨,尤其是遇到骑兵,躲在高车后射箭可以抵挡很多敌人的攻击。

好在草原上树木不多,高车人的车子数量也没有多少,加之高车建造不易又容易损坏,速度也不是很快,高车部族几十个族人才有一辆车,没有靠这套战法横行草原。

“阿干,怎么办?”

哈鲁巴心中觉得有些不对,却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只能等着自己的哥哥出主意。

卢方和哈鲁巴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势力一下子就变弱了不少,如今带着的骑兵是他们能带出的所有兵马,自然不能有任何损失。

他们的父亲也是部落之王,虽不是汗王,但也是东部数一数二的领主,可是东部部落众多,没有了匹黎先的威慑,再丢失这些兵马,即使没有魏国人来打他们,也会有柔然人来抢夺他们的地盘…

所以卢方思索了片刻,将牙齿咬得嘎嘎作响,恨声骂道:“等!等这些豺狼过去!他们俘虏的迟早都会变成我们的东西。等他们没有了影子,我们再南下,最多不过晚上偷营!”

“还去偷袭?阿干,这可是几万的兵马,我们就这么点人…”

加上地弗池营地的人马,这群人的人数已经超过他们三四倍,便是他们带的人各个能以一敌三,那也不算十拿九稳!

“他们俘虏了那么多高车人,从高车得胜而归,必定会进行庆祝,察觉不到我们的到来。而且他们长途跋涉,已经累得不行,一旦到了军营里,再庆祝一番,一定累的倒头就睡。你觉得对方人数多,我却觉得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哩!”

卢方龇了龇牙,“倒时候我们夜袭敌营,再救出高车人,两方一合兵,一定能夺下那处营地!”

“你是阿干,我听你的。”

哈鲁巴想了想,以逸待劳,没什么不对的,遂不再多言,命令所有人下马休息,静待魏人和高车人离开,再行南下。

这群柔然人听说前方出现大军早已做好作战的准备,结果主将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必须下马养马力,顿时像是泄了气一般。

他们刚刚进食完毕没多久,此时却被要求休息,刚吃过饭,过午的阳光又照得人暖洋洋的,没一会儿,就有几个柔然士卒背靠背睡着了。这瞌睡虫像是会传染似得,一个传一个,没一会儿就鼾声一片。

他们日夜行军,本来就十分疲累,卢方想到他们晚上还要偷营,也许又是一夜酣战,不如让他们此时休息一会养精蓄锐,说不定晚上更有精力拼杀,所以便没有让军头打醒他们,只是安排了几支队伍在附近巡逻,以防魏人的斥候或散兵游勇撞见他们。

“阿干,你也睡一会儿吧,我看着就行。”哈鲁巴见卢方丝毫不敢懈怠,生怕他没到地方先把自己累倒了,劝服他也卸除铠甲休息一会儿。

卢方心中感激,也确实精神紧绷到不行,听到兄弟劝他,便卸除了铠甲,铺开皮毡,准备打一个盹儿。

另一头。

早早安排好一切的贺穆兰故意调转的队伍,使整个队伍看起来像是从北方往南方而去,而不像是北上迎接别人。

至于那些俘虏、高车、人数巨大的兵马,自然也是吓唬人的。

“真是有劳几位朋友了。”贺穆兰先行谢过狄主食和斛律、护骨、袁纥氏的管事之人。“若不是各位不顾生死的帮着我们作这场戏,怕是那支人马早就已经不管不顾的杀下来了。”

“花将军客气,你们是为了护送我们而来,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谈不上什么不顾生死。”

斛律飞虹笑着摇头,“只是这些柔然人恐怕猜破脑袋也想不到马上坐着的都是穿着男装的女人,那些俘虏也是假的…”

虎贲军当然没有上万人,可是高车人南下的老弱妇孺却是有不少,再加上护送这些高车人的高车青壮,凑足五千之数不是什么难题。

这上万之人驾着战马,再加上驮马和替马,浩浩荡荡之下,看起来就有几万人。加上借来的高车、那些老人和孩子假装的俘虏,从远处看去,就像是几万人得胜归来,押送战利品回营一般。

谁都知道刚刚得胜的部队士气最旺,再加上有高车人随时可以用作阻挡骑兵的队伍,就算这群柔然人再莽撞,也不会以少击多,更何况还有可能迎击的是士气最盛之时的队伍。

这些人不敢冒险,就只能原地等待大军先过去。

他们原地等待,虎贲军却在厉兵秣马,加之有后方大营的骑兵正作为救援赶来,不用一会儿,他们的部队数量就真的要上万了。

“报!敌方如今正在下马休息,有许多士卒甚至卸掉了身上的武器和铠甲,呼呼大睡了!”

春日草高,几个斥候冒险爬到了近处,看到了这番景象,立刻飞奔回来探报。对方睡得越好,起来的时候就越是惊慌失措,这是千古不变的常理。

“花将军果然是神人!”

一群高车人哪里见过这样的料事如神,顿时心中佩服万分。游牧民族向来是直来直去,无论来了多少人,一战到底便是。

“不是我是神人,而是如果我是主帅,长途奔袭之下见到前方有大军,不能过去,晚上又可能有恶战,一定会命令部下就地休息,蓄养马力。”

贺穆兰听到几位高车士卒翻译过来的话,笑着解释:“如今局势正好,只等我们的大军速速会师了。”

“花将军,既然对方都已经休息,也下了马,去了甲,你们人数不少,为何不现在就去冲阵呢?”斛律飞虹是斛律光斗的大儿子,听到这样的消息,恨不得立刻带着虎贲军去冲杀。

“我们的人很宝贵,若不是有完全的把握,我不想冒险。”贺穆兰得到虎贲军还没半年,自然是一个人都不想损失。更别说还有蛮古、胡力浑、那罗浑这样的同袍,更是不能将他们送入危局。

对方懈怠自然是好事,但相对的,他们也都真的休息过了,马力也正好。只要一反应过来,翻身上马,立刻就有战斗的力气。

到时候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必是一场恶战。

贺穆兰是现代人,习惯了现代先知己知彼,安排妥当后再打的节奏,并不欣赏鲜卑人战不畏死,以一当十的气魄。

勇气和士气自然要有,可那不等于鲁莽和狂热。

冷静,以静制动,以奇胜以正立,这才是她贺穆兰的用兵之道。

不过是半个时辰,地弗池的守军快马加鞭的赶到了,速度比贺穆兰预想的快了不知多少。

“太好了,花将军,请让我们的勇士随你一起冲杀!”斛律飞虹已经被滚滚而来的大军刺激的热血沸腾,恨不得也去冲杀一阵。

贺穆兰笑了笑,谢绝了他的好意。

“不必了,我们一万人已经足矣,大军出动之时,你们应该保护好你们的族人才是啊!”

“既然都是盟友…”

“哎呀,你这人真烦,不让你出战,是因为你们跟不上我们的速度,反倒要拖我们的后腿!”

蛮古不客气地一声低吼,挥舞着自己的斧头。

这是他最近得得武器,用的正是趁手,正等着饮血开刃呢。

“请问那位将军刚才在说什么?”

斛律飞虹低声问一旁翻译的高车士卒。

那高车士卒看了看他,再看了看他身后的士卒,心中既然承认了蛮古说的不错,就轮身体素质,这些高车人也确实及不上他们的人。而且骑兵最重阵势,若是他们打乱了阵势,那才叫帮倒忙了。

所以这高车士卒开口翻译:“那位将军说,我们是来保护你们的,怎么能让你们流血呢?你们就在后方等着我们胜利归来,为我们敬上赞歌就行了。”

一句话,说的高车人们热泪盈眶。他们高车人自从做了柔然的奴族以后,每逢大战,必要出征,若说柔然打了多少次仗,就死了多少次高车人的兄弟儿女,何曾有人告诉过他们…

——“怎么能让你们流血呢?你们只要等着胜利归来就行了?”

只是这一句话,就足以让他们原本还有的一丝一缕荡然无存。

地弗池赶来支援的将军和贺穆兰都朝着那高车士卒给了个赞许的眼神,贺穆兰默默记下这个人,准备回头行军去金山时,带上他作为翻译。

花生虽好,但却了些机变,不如这个小伙子。

“全体虎贲骑,换战马!”

贺穆兰的人马早就已经准备妥当,此时听令,顿时齐刷刷更换战马,架起武器。

友军也同时下令,更换战马。

“吹起号角,全军突击!”

贺穆兰剑指北方。

“我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得令!”

第223章 同死同活

这一天,对于卢方兄弟来说,是人生中最大的噩梦。

还在休息之中的队伍突然遇见大军发起突袭,熟睡中的柔然人有一部分很快就清醒了过来,而有一部分在长途跋涉之后已经陷入深度的睡眠,根本无法马上清醒。

柔然的骑兵开始匆匆忙忙的拿起武器,有些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穿上盔甲。马儿也是一样,正在休息的战马和替马从对面万马奔腾的惊悸中惊醒,嘶吼着,不安着,不肯听从它们主人的命令。

大军来袭,一方是准备充分、甲胄齐整的虎贲之师,一方是丢兵卸甲、惶惶不可天日的乍醒之军,谁胜谁负,自然是一目了然。

在远处观望着战局的高车人从未见过这样的战斗,干净快速到毫不脱离带水,一个人若是能把战争运用的像是音乐般充满节奏感,那已经无异于是一种了不起的艺术了。

唰唰唰唰…

这是虎贲骑第一轮疾射的声音。

无数正在上马的柔然人刚刚翻上马身,就被这如雨般的箭支射的坠落马下,痛苦哀嚎。

匡嗡…

这是虎贲骑们弃弓抽刀,长刀出鞘的嗡鸣声。

已经匆匆迎战的柔然骑兵如同送上门来的人头一般,让擦得雪亮长刀饮满鲜血,成为噬人的凶器。

嘎拉嘎拉嘎…

冲锋而入的战马踩过无数还在地上奔逃叫喊的柔然骑兵,骨骼和铁蹄接触时,像是冬天的枯枝被踩碎的声音不停地传来,偶有魏国骑兵微微被马蹄下的东西颠的踉跄了一下,立刻调整了马身,轻巧地纵跃了过去。

贺穆兰冲锋在队伍的最前端,在她的身边,是百战不死的亲兵蛮古,以及从不肯服输的那罗浑。他们像是一枚楔子,钉入到这支柔然骑兵的心脏之中,并且让对方生不如死。

高车人站在他们的高车顶上,看着远方的那场大战。

泥土殷红,草木战栗,杀气直薄云霄,身穿着饕餮战甲的主将犹如五百年前的那位冠军侯附体,所到之处,所向睥睨。

“花将军,他们的主将要跑!”蛮古看着正要调转马头而逃的两员大将,立刻兴奋地叫嚷了起来:“我愿为将军分忧,请让我去取了他们的首级!”

蛮古现在是彻彻底底的服了这位年轻人。

他跟随她的每一场大战,最后都是以大胜告终,他生性喜欢冲杀,在“花木兰”的身边,永远不用担心自己会独陷敌营,因为只要对上花木兰,敌人都只有铩羽而归的份,不可能围杀过来。

贺穆兰目视前方,距离约有一百五十步,正是她弓箭能及的射程。她提起马鞍边挂着的长弓,从箭筒里取出一支羽箭,瞄准对方首领的头颅,抬手射了出去。

蓦地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那支羽箭被风干扰,微微滞了一滞,射进了那首领的左肩,并没有将他射于马下。

“此乃天意。”贺穆兰摇了摇头,“老天不要我亡他。”

贺穆兰看了看那两骑兵马,身着皮甲的高大男子欲要护着中箭的瘦长头领先跑,又有大约五百的精兵帮忙断后,一片乱阵之中,贺穆兰首先要做的是冷静的纵观全局,而不是追杀溃兵,所以她点了点头。

“你带一千人去追赶,最好生擒,我要知道他们的身份,为何会来到这里,来这里做什么。”

“得令!”

贺穆兰给他点了十个百夫长,蛮古兴奋地带着一千骑兵,朝着那个方向而去,俨然犹如猛虎出闸,终于找到了张牙舞爪的机会。

虎贲骑惯做前锋,守护地弗池大营的却是护军,虎贲骑冲锋陷阵之时,护军便分成左右两翼,围住敌人,使得被冲散的柔然骑兵只能朝后路而逃。

骑兵对阵,大忌便是背后对人,北方游牧民族出身的各国骑兵各个都善骑射,这一番逃窜,又死了上千人。

蛮古追击敌方两位大将,中箭的将军被那高大男子刺了马臀,由五百骑士护着疯狂的逃窜,仅留那位高大的将军带着不足两百人断后。

蛮古见此人如此小瞧于他,顿时火冒三丈,率先冲入敌军,和那人战在了一起。对方以拖时间为主,招招采取守势,没有一会儿,蛮古就不耐烦了起来。

“和你这厮打的好不过瘾!我不和你打了,左右骑兵,将他活捉,带回去献给将军!”

哈鲁巴知道终有此命,见魏人潮水般涌来,忍不住捏紧了手中的大锤,等待引颈就戮的命运。

哒哒哒哒哒哒哒…

是什么声音?

哈鲁巴挥舞着重锤,砸开几个鲜卑人的武器,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

“阿弟,撑住!阿干来救你了!”

原来是逃出去没多少路的卢方又折了回来。

“你回来做什么!”

哈鲁巴咬着牙猛挥着巨锤。

“走啊!”

匹黎先的血脉怎能断绝?

身为郁久闾氏的子孙,怎么能这样愚蠢的死在敌阵中?

明明已经走了的啊!

“与其做个丧家之犬,不如死在一处!”

卢方生性极其倔强,否则也不会在父亲被俘虏后一意孤行的要去救援。他知道此番所有兵马都折损在这里,又搭上他妻族的兵马,很难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下半辈子还要在害死亲弟的阴影中度过,与其这样,不如誓死一战,也算是不负勇者之名。

哈鲁巴气的眼睛赤红,卢方救下弟弟,两人便合在一起,战得酣了,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在殊死战斗中东奔西突,奋不顾身。

蛮古汗流满面,眼中冒火。他有意立功,这才在花木兰那里讨了生擒敌方大将的任务,结果明明是溃军的队伍,却变成了奋不顾身的死战之士。眼见着身边的同袍死伤越来越重,蛮古打马狂奔,直扑对方中箭的大将而去。

“蛮古回来!”

贺穆兰在远处已经注意到了这里的情况,命了那罗浑支援,结果那罗浑刚刚赶到酣战之地,就看到蛮古疯了一般的直扑对面大将。

卢方虽然伤了,却也是一员猛将,蛮古杀到他身边本就力尽,哈鲁巴随后又来支援,一时间蛮古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送命。

那罗浑真是要疯了,本来十拿九稳的事情,偏偏引出这种事来。没有一会儿,蛮古的右肩就中了一锤,掉下马去,眼看着就要被刺死…

“嘿!”

关键时刻,也冲杀到了阵前的陈节掷出手中的马槊,将哈鲁巴击到马下。蛮古是血肉里厮杀出来的老将,见哈鲁巴中了一槊,立刻抢了哈鲁巴的马翻身而上,纵马就往那罗浑那边跑。

“阿弟!阿弟!”

卢方不顾一切地往弟弟的身旁冲去。

可是已经没有了用,哈鲁巴已经被那罗浑带来的人擒住,除非冲破层层人墙,否则不可能再救回来。

“啊!啊!啊啊啊啊啊!”

卢方发出不甘的吼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弟弟就要死于敌人刀下…

咦?

好像没事?

那罗浑看了一眼全身浴血的卢方,敬佩不已。一旁有会说柔然话的士卒立刻开口说道:“我们家将军说了,两位英勇了得,若降不杀!”

“我宁死不…”

一把刀架在了哈鲁巴的脖子上。

为了防止哈鲁巴挣扎自尽,虎贲骑早就把可怜的弟弟给揍晕了。昏迷的哈鲁巴被困在虎贲骑手里,身上刀剑加身,只要卢方一声不降,他就要身首异处,成为冤魂。

卢方右手举着一把断刀,左肩因为中了贺穆兰一箭,箭头还留在肩膀里,此时浑身是血,浑身是泥,大声吼道:“你们来杀我啊!把刀剑都塞在我的肚子里!”

“我们要杀你干什么?”那罗浑听到译官的话,连忙摇头。“降,还是不降?你的人马已经不剩多少了,再墨迹下去,人就要死完了。”

那罗浑性格古怪,说这话时,似乎毫不关心他是选择死还是选择活,卢方瞪视着那罗浑等人,露出择人而噬的凶狠眼光。

‘父亲走之前说过,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

他看着垂着头的弟弟。

“我没用,不能带他活,不能再连累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