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

昙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后去召集你的族人,去联合夏地那些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胡人们,壮大你的天台军!到时候,你可联合夏国十万胡人,让那些逼得你们屈辱生存的恶人看看你们的厉害!你可以成为不输于佛狸、不输于当世任何一位强者的英雄!”

“联合其他胡人?”盖吴的眼神渐渐开始有些清明。“我联合他们做什么?我们之前就没有什么往来。”

卢水胡在夏国也算是强大的一支,不需要倚仗任何胡族,当然,也不会和其他部落交恶就是了。

昙芸叹了口气,心知这个年轻人的野心居然并没有他勾画的大,只好再换了一种说法:“光有卢水胡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若是联合其他胡人,你们族人的生活就会好一些。卢水胡的人还是太少了,这世上,多些志同道合的同伴总是好的,是不是?”

也许是“志同道合”四个字触动了盖吴,让他肃穆起来。

“你说的没错,有同伴总是好的。”

“便是如此!有了同伴之后,你也可以和那位平原公一样,率领天台军去打下一个国家,甚至在夏地自立为王。嘿嘿,你们卢水胡已经有一位国主了。那位大名鼎鼎的沮渠蒙逊,难道一开始就是北凉国主吗?这世上再多一位叫盖吴的国主,又有什么不可?”

昙芸越说眼睛越是明亮,盖吴也是一般。催眠大师要催眠别人,首先自己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是对的,对施术者也有不小的影响。

但昙芸知道自己的亢奋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所以能够保持内心最后一丝镇定而不迷失。

“是,我也可以成为人上人。鲜卑人立了魏国,所以鲜卑人处处高人一等。待我也立了国,我也可让我的族人们高人一等…”

盖吴喃喃自语,仿佛看到了卢水胡人昂首挺胸行走天下的样子。

“到时候,你天下无敌,人人对你俯首称臣…”

昙芸不停的把这样的种子播进他的心里,也许他从这种情境里出去后记不得昙芸是谁,但一定记得他要去击败两个叔叔,整合卢水胡人,记得他要带领天台军走上争霸的道路。

根基如此浅薄的卢水胡人要成事,自然要借助许多势力的力量,到时候,他们便有可趁之机,也有了操纵天台军行动的能力。

昙芸只觉得一开始的挫败感和出乎意料已经渐渐烟消云散,眼神里全然是计谋得逞后的得意和满足。

“天下无敌…天下无敌…”

盖吴的嘴唇翕动着,念叨这句武人都会狂热的句子。

然后只是片刻之间,盖吴猛然清醒了过来。

“不对!我不可能天下无敌!我打不过我师父!”

这样印入脑海和心底的深深敬畏如同当头棒喝一般敲醒了盖吴,“神通”的力量也在这种敬畏之前溃不成军。

昙芸的脑海里突然炸响,头疼欲裂地翻滚与地。

“啊!不可能!不可能!不!啊啊啊啊啊啊!”

就在片刻之前,盖吴的脑海里还翻滚着“击败他们”、“联合杂胡”、“争霸天下”的念头,这些念头就像是会让人上瘾一般,不停的让他反复想象着其后他会成就的霸业。

对于一个心性尚未成熟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念头无疑是致命的。不说盖吴,便是刘宋的刘氏兄弟,北魏的拓跋焘、夏国的赫连定,在年少甚至更小的时候,也一定都不停的想象着这样的情景。

但他们都有根基,有出身,有能力,他们这么想,在史书上只会添上一笔“少有大志”,而像是盖吴这样的出身,想要行进到史书上添上这么一笔,也不知要遇到多少艰难险阻。

这样的未来,若是之前的盖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他就像是被关在栅栏里的猛虎,总是渴望着能出去狰狞一番,哪怕粉身碎骨。

可现在他的面前已经有了另一条路,另一条更光明、更平坦的路!

“是,你说的很好,说的很让人向往。可是你却不知道有一个破绽。而这个破绽,是你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盖吴精神一震,揉着有些昏沉的脑袋站了起来。随着他的眼神越来越清明,昙芸的眼神则越来越涣散。

“我敌不过我的师父,所以我根本就做不到什么天下无敌!我们卢水胡人的规矩,只要有人打败了首领,就可以命令对方做一件事。就算我日后再怎么想争霸,只要我师父一出手,我就必须俯首称臣。”

盖吴冷笑了起来。

“你只觉得我一定不甘心天台军四分五裂,不甘心魏人占了我们的杏城,因为我父亲输给了长孙翰,所以天台军解散了,也没有再抵抗魏国的铁骑。可你却不知道,我父亲是故意输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敌不过鲜卑人,他只有一死,才能保住族人们不必死于抵抗之后的屠杀。长孙翰得到了声誉,放过了剩下的天台军和我的族人们,这是我父亲的选择。”

盖吴心中的痛苦即使对花木兰也没有说过,可看到在地上翻滚挣扎的昙芸,他却发自内心的想要让他更加痛苦。

他刚刚差点操纵了他的人生!

他怎么敢!

他竟然也敢妄称是僧人!

“…所以我的心里对鲜卑人并无怨恨,这条路是每一任天台军的首领都要走过的。卢水胡天台军的‘首领’之道,原本就是‘牺牲’之道,而非‘争霸’之道。”

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万无一失的法术,厉害如昙无谶,施展“神力通”的时候也让沮渠牧犍遭到了反噬,更别说是这么一位“大和尚”。

被反噬的昙芸用墙抵着自己的额头,期望能用这种方式冰凉自己的神智,让自己不至于陷入到可怕的境地里去。

可盖吴怎么可能饶的过他?

他拔出自己的弯刀,一把横在他的咽喉上,大声喝问:“你到底是什么人?你要做什么!我的族人们在哪里?!”

随着他的喝问,反噬的力量也渐渐显现,这位刚刚还谈笑风生仪态不凡的和尚哀嚎了一声,双眼彻底失去了神采。

“贫僧昙芸。”他的语气变的木讷起来。“我在行愿。”

“你的族人…”他皱起眉头,像是抵御着什么本能,额头也冒出一滴又一滴的冷汗。

盖吴见他刚刚还像是中了邪一般有问必答,转眼间就又开始支吾,立刻又大声喝问了一遍。

“你的族人,已经被敦煌太守派来收回重弩的人都杀了。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留下活口的。”

以北凉国的国力,当然不怕得罪天台军的流亡残军。

盖吴之前只查到自己的族人落脚在这里,是受人雇佣去行刺花木兰的,重弩是雇主给的,却不知道雇主是什么人,如今一听到昙芸的说法,立刻惊呼了起来。

“沮渠家的人?”

也许是里面动静不对,也许是之前昙芸的呼喝被人听见,院子里突然开始有了异响。

随着几声询问之后,大门被人从外打开,也有人破窗而入,手持利刃,见到盖吴用刀抵着昙芸的样子立刻挥动武器就砍,竟是一点也不关心昙芸的性命!

这些人都身着白衣,脸上蒙着白色的布巾,看不清他们的面目。盖吴被人前后夹击,也顾不得杀了昙芸了,立刻挥刀格挡,一个翻滚避开众人的围攻。

他来之前被贺穆兰“特训”过,虽说这些人使的不是盖家的双刀,但这种东西是一通百通的,他既然知道了自家家传刀法的破绽,自然就会也弥补自己刀法的破绽,所以虽然在这狭小的地方以一敌众,竟然也没有落入下风。

只是片刻功夫,昙芸又重新被这些人搭救了回去,行动之果决,手段之老辣,几乎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而他们之前表现出来的态度,也确实像这昙芸对他们可有可无一般。

盖吴只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惊天的大阴谋里。

一个白衣人打量了盖吴一下,开口问另一个白衣人:“他似乎没得手,这人怎么办?杀了他?”

另一个人想了想,点了点头。

“他不行,还有两个老东西呢。真可惜,他比那两个老东西可用多了。先把上师送走,我们了结此人!”

这两人说的话用的都是梵语,梵语之复杂举世公认,盖吴不但没听懂,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用的是哪国话。

两人话一说完,一半人护着昙芸往屋外走,另一半人立刻圈住盖吴,一副不杀了他不肯罢休的样子。

盖吴双刀难敌这么多人的攻势,只能将将维持不败,眼见着昙芸被架住往外走,猛然想起之前这个僧人说过他这么做是为了“行愿”,冒着生命的危险大喝了一句。

“你到底行的是什么愿?”

也许是那邪术的反噬还有效果,已经走出了屋外的昙芸居然还回答了他带的话。

“我发愿,要让这世上众生平等!”

听到这句话,盖吴架住敌人刀剑的刀都滞了一滞。便是此刻昙芸说出“我要建立一个国家”、“我要这世上只有佛门”,他都不会这么吃惊。

“头疼,上师中了自己的他心通了。”

几个人摇了摇头,挟制着昙芸往后门去了。

“小子,别看了,你今日是非死…”

“盖吴!在哪里,叫上一声!”

一声震慑四方的叫声从前院传来,那声音是如此的熟悉,又如此让人几欲落泪。

已经以为必死无疑的盖吴,泪盈于睫的朗声大叫了起来。

“师父!师父!快来救我!”

第314章 风波又起

白衣人们反应极其迅速,三次围攻之后拿不下盖吴,又听到人群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当机立断就退,撤走的毫不犹豫。

贺穆兰不是一个人来的,她知道能让盖吴派人去求救的寺庙一定不是什么普通的寺庙,贺穆兰并不是托大的人,对方的后台可能还和刺杀自己的人有关系,干脆就把那两百多个卢水胡人全部带来了。

门口的僧人自然阻拦她,可整个寺中的僧人也没有两百多人,又怎么可能是贺穆兰的对手?当贺穆兰挟着雷霆之势冲入盖吴所在的小院时,除了看见空荡荡的院子和大开的后门,就只剩满身皮肉伤的盖吴了。

这时代的武人早已经把受伤当做普通事,盖吴战斗经验丰富,在围攻中已经避开了绝大多数的致命伤,但依然还是有不少伤。贺穆兰等人都是久战之人,一扫他的伤口就知道他伤的不深,包扎一下就好,纷纷都露出了放心的表情。

“为何要求救?谁伤了你?”

贺穆兰还剑入鞘,立在庭院之中出口询问。

“和你们说了,不可以去主持的山堂,主持他在静…”

一群僧人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显然是贺穆兰来的太快,而且一路又有动手,这些僧人都很怕她,一副要想制止又不敢进来的样子,离贺穆兰远远的喊叫着。

当发现后门大开,盖吴又一身伤口的时候,这些僧人吓得瞪大了眼睛,转身就跑。

“师父,这个寺庙不对,刚刚有一群白衣人围攻我,救走了一个大和尚。那大和尚脑子有毛病,这些僧人说不定也是妖僧。”盖吴恨声叫道:“不能让他们走脱了!”

“去把寺里的僧人都捉拿了!”

贺穆兰得了拓跋焘的授意,对这些刺客决不能轻饶。

“是!”

一群卢水胡人立刻分散开来,像是老鹰捉小鸡一般几步追上那些僧人,将他们擒住用腰带绑了,继续又往寺中四处寻找其他的僧人。

一时间,叫骂声、诵念佛号声、惨叫声不绝于耳。这里又是城中的寺庙,不是荒郊野寺,进了这么一群凶神恶煞,顿时就有周围的人来看发生了什么情况。

大魏民风彪悍,民间许多人都信仰佛教,待一群人壮着胆子进入寺中,好家伙,居然有一群杂胡袭击僧人!

“快救这些比丘!”

“哎呀,这强人都进了平城了,左右戍卫将军是怎么当的!”

“杀人啦!杀人啦!”

“快去找官府来!”

乱七八糟的叫喊声传遍了整院,也不知道是有人浑水摸鱼还是真的古道热肠,等贺穆兰带来的卢水胡人控制住全寺的僧人时,康宁寺里已经围满了许多看热闹的人。

盖吴和贺穆兰站在康宁寺主持院子里的檐下,贺穆兰一边帮盖吴包扎,一边听盖吴说着自己的经历。当听到昙芸发的愿时,忍不住蹙了蹙眉。

“那是不可能的。”

贺穆兰想到后世,那时候制度已经算比较健全了,尤其是国外的发达国家,哪怕再怎么人性化注重人权,可是该有的差距也是有的,绝没有到人人平等的地步。

“他如果发的是这个愿,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

盖吴愣了愣,似乎是为贺穆兰的笃定感到吃惊。

“师父,你也认为人该分三六九等吗?”

花木兰也有汉人士大夫的门第之见?

“不,我只是认为,人生下来就是不同的,所以没有众生平等之说。”贺穆兰摇了摇头,“我生下来力气就比别人大,所以我晋升和出头都比别人容易些。我力气大,你力气比我小,是我的过错吗?既然如此,我们都有上升的路径,可我就是比你快,这岂不是一种不公平?可不公平一开始就存在了,有些不公平,不是你想要消弭就可以消弭的。”

“这不是正确的路。人要想的是如何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追求众生平等。你个子高,我个子矮,我们比身高时我下面垫个石头,看起来是一样高了,可是有意义吗?你个子高,你就做个子高才能做的事,我个子矮,我就做矮个子才能做的事。如此一来,谁也不用说谁更有用,谁更厉害,因为众生原本就是不一样的,这是老天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啊。”

贺穆兰看着已经呆掉的盖吴,微微一笑。

“怎么,觉得我说的是诡辩?”

“不,不是…”盖吴有些愣愣的。“只是很少听见师父说这么一大段话…”

贺穆兰平日并不是多话的人,盖吴和她接触时间不长,也不知道她其实是个外冷内热之人,自然惊讶于她能说出这样的道理。

“不是我不爱说话,而是我说的话,很多时候无人能懂。而我也不期望别人能懂…”贺穆兰闭了闭眼,想起拓跋焘想要进行的“土改”,想到赫连定归降魏国会带来的影响,想到北凉的蠢蠢欲动,只觉得她肩头的担子是那么重,而这世上却没有几个人能分担,顿时心中抑郁。

就算在她的潜移默化下,盖吴和这一群卢水胡人能够跟上她的脚步,那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了。

两人正在说话间,猛听得门外嘈杂之声大作。贺穆兰和盖吴倾耳一听,竟都是唾骂和侮辱之言!

“你们这些杂胡是穷疯了是不是?竟然敢在平城脚下行凶?等戍卫们来了,让你们知道这里可不是你们可以横行的地方!”

一个年纪较大的长者一边威胁,一边叫骂着:

“你们会遭报应的!”

“就是就是!这里的主持昙芸大师是个好人,经常为我们治病的…”一个年纪较年轻的妇人微微红着脸哀求道:“诸位壮士是不是和寺中僧人们有什么误会?让我们进去看看昙芸大师可安好行吗”

“和他们废话什么!我们冲进去!”

“就是,我看这些杂胡敢不敢冲撞我们!”

一群男女老幼携手往里冲,被捆着绑在大堂里的僧人们听到外面的动静,高声的大叫了起来,向外面的人呼救,没有一会儿,这些平城的百姓就冲了进来。卢水胡人们手足无措,根本不敢出手,可是贺穆兰又下令要抓住寺庙里的所有僧人,他们只得围起人墙,将百姓挡在其外。

这些百姓有些是出来逛集市的,有的就住在附近,一见这些卢水胡人寸步不让,什么早上买的菜、手中拿着的杂物,甚至还有在地上捡起石子草根等往卢水胡身上丢的。

即使是泥人也有几分土性,何况这些卢水胡人原本脾气就暴躁的很,被人用石头泥巴丢了一身,当下就要动手发作…

“都住手!”

贺穆兰领着盖吴从后院转到释迦堂门口,一声大喝之下,众人纷纷僵住。

贺穆兰身穿戎装,腰佩巨剑,穿的又是鲜卑人典型的服饰,这些百姓在天子脚下为民,哪个眼睛不亮?再一想到这位大人有几百号人作为手下,气势就先弱了三分,手中的泥土草鞋破鞋石子通通放下,呐呐地讪笑。

可还有许多不依不饶的,因为信仰虔诚的缘故,看到贺穆兰出现便斥责着:“你就是他们的主人?你不知道这康宁寺是这几条坊里一起供奉的吗?你怎么能为难大师们?”

有一个女人似乎是孩子在这里出家为僧,哭倒在贺穆兰脚边,只顾喊着儿子的名字。

贺穆兰没想到这么一座小小的寺庙,既不是敕造的护国寺,也不是什么高僧大德主持的大寺,竟然也有这么多人关心,顿时有些下不来台。

盖吴却不管这些,瞪着眼睛就骂:“什么大师!祸害我们卢水胡人的性命,又差点用妖法毁了我,明明就是一个妖僧!”

“你说什么!”

“你们这群强人,为了抢劫血口喷人!”

当下又见要起纠纷,贺穆兰按住盖吴,再见身后的卢水胡人气的都要炸了,有心要调开两边矛盾的对象,对着他们命令道:“把全寺都搜一遍,他们若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一定会留下什么痕迹。”

她声音洪亮,又在释迦堂门口,霎时间就听到堂里有几声吸气声,显然里面有人吃惊或心虚,一听到贺穆兰的话就有些失态。

卢水胡人只捆了他们,却没有塞住他们的嘴。这些僧人开始不住的向外面的百姓求救,只把贺穆兰等人描绘的犹如杀人狂魔、凶神恶煞一般。

眼见着看热闹和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贺穆兰也没好脾气和他们继续僵持了,一边指挥卢水胡人们去搜索全寺,一边肃容对周围的百姓抱了抱拳。

“我是怀朔花木兰,忝为御前虎贲军虎贲左司马,如今奉大可汗之令搜查此寺,诸位若有疑问,可以随我去衙门对质。”

她静静立在堂前,大有他们向前一步,自己就要出手的架势。

几个妇人已经哭倒在了一起,堂内的僧人听到“奉旨”云云已经吓得软倒。皇帝的威严自然是不可冒犯的,原本喊得最响的几个附近邻人也按下了自己愤怒的表情,可脚步却没有移动一步,似乎是要看到最后的结果。

这让贺穆兰不由得想到后来拓跋焘下令“灭佛”之时。那时候,即使被发现族诛,依然有许多人偷着供奉和尚,甚至让和尚到家里避难。枯叶寺旁的乡人为寺里两个和尚甚至封了山路,做成假的山壁,其工程何其浩大?又如张氏母子,为了保护寺里的慈苦大师几乎家破人亡。

这个时代百姓几乎没有避难所,会教授百姓知识、收容百姓逃避战乱和徭役的,只有寺庙和道观。

道观是清修之所,获得道牒不容易,而且道教几乎不收胡人,学习汉字修习经卷太困难了,佛教则不然,念句“阿弥陀佛”,剃了头发就能当和尚,梵文经卷就算许多多年老僧都未必精熟,差距也不是很大。

出家人慈悲为怀,天师道入道门槛太高,佛寺定期施粥赠药,接济穷人,还教许多胡人和汉人习字以及谋生的技巧,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也是常事。

可这一次,即使再怎么虔诚,这些百姓的也都齐齐失色。

随着一群卢水胡人悲伤的嚎哭之声发出,十几个卢水胡人或背或抱着族人的尸首从后殿里走了出来,边走边大哭,几近悲痛欲绝的地步!

这些天台军的族人没死于战乱,也没死于任务的过程,若是那么死了,也不失为一个勇士。可如今,竟憋屈又冤枉的死在这座寺庙的后院,手上和身上都绑着绳索,看样子死前十分痛苦,那临死时的狰狞表情已经永远定格在了那一瞬间。

卢水胡人最信仰佛教,所以才会在这座寺中歇宿,如今在康宁寺的后院里发现了卢水胡人的尸体,他们所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他们之前接到盖吴和贺穆兰的命令捆绑住这些僧人,尚且没有侮辱他们,也没有往他们嘴里塞东西,只是把他们放在堂里大殿中,就是希望他们是错的,能给他们一个道歉的机会。

可如今事实胜于雄辩,要道歉的,反倒该是这些僧人了。

围观的百姓都吓傻了,出了人命,又是这么多条人命,而且死的都极为痛苦,卢水胡人们大哭着把他们放在释迦堂外,一边念着佛号一边替死者解开身上的绳索,实在是见者流泪闻者伤心。

盖吴已经知道了这些族人的下场,可饶是如此,依旧惊得后退几步,一下子跌坐在地上。

“是我叔叔的人马!他们…他们有的还是我的长辈,小时候我还拿他们当马骑过…瓦力卢阿叔,丘里阿叔…”

贺穆兰是法医,见这些人死的实在是痛苦,不免职业病发作,跪坐下来开始验尸。

她丝毫不惧这些死者恐怖的死状,小心的查看他们的瞳孔和口腔,又仔细探查了他们的身体四肢,顿时怒不可遏:“他们竟然活活将人闷死!这哪里是慈悲为怀的僧人,简直是一群疯子!”

陈节一直跟在贺穆兰身后,他和盖吴交情好,见后者无声落泪,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你莫太伤心。我们家将军以前人称‘玄衣木兰’,军中许多战死的将士都是他收殓的。现在虽然走的…不太…”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什么措辞,只好岔过。

“但你会给他们报仇,我们家将军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说起来也是造化弄人,之前这些人还不知受了谁的委托来杀贺穆兰,可因为发现贺穆兰是盖吴的朋友,这些人收手不愿干了,杀人者反倒成了被杀了灭口的人,谁也不知道谁是主使者。

照理说,贺穆兰不该管这些要刺杀自己的凶手,可她又明白这些人不过是别人利用在手上的刀剑,又是徒弟的族人,不免有物伤其类之感,自然是不会袖手旁观。

这原本就和她有关系,怎么能袖手旁观?

从后殿里抬出这些尸首开始,围观的百姓就开始默然不语。有些人听到陈节的话,用敬畏的表情看向贺穆兰。

仵作是贱役,没有人会把身居高位的贺穆兰和仵作联系在一起,而和死者打交道最多的,一个是超度亡灵的净土宗和尚,一个便是鲜卑人和其他杂胡接触最多的萨满巫师。

萨满教最高的法师便是一身黑衣,专门引神请灵,这个灵是战死的英灵和祖先的祖灵,是指引胡人们魂魄归属的指引之灵,所以许多人听到陈节的话,又见到贺穆兰一身黑衣,跪在尸首面前又翻眼皮又探脉搏,探查四肢的尸斑和痕迹,顿时就觉得有种说不出的神秘。

原本是法医工作例行的程序,也被这些老百姓们当成人和鬼魂通话的法术,贺穆兰能一口说出这些人怎么死的,更是让人觉得敬畏万分。

“这些人先是被下了失去神智的迷药,但这种迷药大概药效不强,亦或者…”古代的炼药术还没有达到极纯的效果,无色无味更是扯淡。不是被发现不对了没喝多少,就是喝了迷药在临死前又清醒了。

贺穆兰顿了顿,又继续和盖吴说道:“他们在昏迷时被人捆绑,所以几乎没有挣扎过的痕迹。可是后来被这些僧人用布巾或者其他织物活活闷死,不免开始挣扎,所以四肢和后脑勺都有剧烈反抗的痕迹…”

她伸出双手,将自己的手掌用力搓热,几乎搓到发红的地步,捂在一个卢水胡人的眼睛上,嘴里默默数着秒数。

数到一百二十的时候,贺穆兰估算着两分钟过去的,将手拿了下来,随手一抚,那个叫丘里的中年男人痛苦瞪视的眼睛终于合上了。

幸亏死的时间不长,若要再久点,真就只能保持这样的姿势和表情僵死了。

“你莫伤心,陛下既然说了会彻查…”贺穆兰听到四周吸气之声此起彼伏,不免有些莫名其妙地环顾四周。

“…就一定会有白鹭官…咦?你们跪下做什么?”

贺穆兰看着一个又一个跪下的百姓,骇了一跳。

“又不是你们害了人,不必如此跪拜!”

她哪里知道,她随手就让死者死而瞑目,而读秒的喃喃自语看起来就像是在读咒语。这时代的百姓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多信神祇巫祝之事,现在见这么多死人已经是吓得半死,许多人已经想着是不是这个寺庙遭了什么神怪了,又见这位将军巫师来庙里降妖除魔、超度亡灵,顿时一个个跪了下来,想请求他原谅之前的冒犯。

除了几个妇人还在哭泣,场面几乎是一边倒的倾向了贺穆兰。

贺穆兰可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她还以为这些人看到死人太多吓到了,一边处变不惊的让陈节去找素和君前来处理此事,一边安抚百姓,请他们先行离开,免得受惊。

这些人哪敢走,一个个态度虔诚至极。莫说他们,就连贺穆兰身后的卢水胡人和盖吴等人,都一副又惊又喜的表情,恨不得跪拜下来。

没过一会儿,除了那些死在后殿的卢水胡人,其他搜查寺庙的卢水胡人又有了重大的发现!

除了后殿,在几处禅房里,还发现了大量的兵器。除了刀剑这种魏国常有也不禁止的武器,另有弩、长弓和许多盔甲。

时人佩戴武器是习惯,可盔甲和弓箭弩箭就不是一般人会储备的,更别说僧院,这一下子,在平城最靠近内城的地方发现这么多武器,又有人莫名其妙死了,让人不寒而栗。

嗅到其中情况不对的一些平民立刻起身想要走,贺穆兰也不拦他们。是人都有趋吉避凶的本能,这些人是事发后才跑过来的,大多是附近的住户,若真有问题,白鹭官能查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