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退,路也通了。做为新的一年的娱乐之事,晋阳的百姓们开始嘻嘻哈哈地议论起来。、

在这种热闹中。兰陵王一行人来到了兰陵王府外。

刚跳下马车,方老便急急迎上,他笑呵呵地看着兰陵王和张绮。两人还没有进门,兰陵王便派人飞鸽传书通知了方老,说了张绮可能怀有身孕一事。算起来,兰陵王今年虚岁二十六了,还没有喜迅传出,方老都要心急如焚了。

方老恭敬地迎进张绮,王府中,方老请来的大夫已侯了多时了。与此同时,兰陵王则策马来到了皇宫中。

晋阳的皇宫,有着与往年不同的安静。连续两年的大战,已严重亏损了齐国的元气。去年是大败,今年呢,其实也就是兰陵王段韶一行人解了洛阳之围,顺道掳了几个周人。真说起来,依然是大败特败。

与齐国的情形不同的是,与突厥结了盟约的周地,却蒸蒸日上。想来,再过几个月,二十三岁的宇文邕迎取了15岁的突厥公主阿史那氏后,周人和突厥的结盟,就更牢不可破了。

这种情况,让耽于享乐的高湛极不舒服,也让刚刚归来的胡皇后,有着想要逃离地冲动。

因此,兰陵王进去时,高湛正在那里长吁短叹。看到兰陵王进来,高湛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后,说道:“长恭,朕想退位,准备让太子来治理这些国事。”

兰陵王一怔,他张了张嘴,想要劝谏几句,心中却有一个念头在叫嚣:陛下荒唐胡闹,本不是有为之君,他退下也好,他退下了,说不定能为我齐国换来一个明君。

虽然,兰陵王接触过的太子高纬是个胆小懦弱之人,可整个齐国,文武各安其位,做皇帝的人只要不昏愦嗜杀,大臣们完全可以把这江山治理好啊。懦弱就懦弱吧。

这时,高湛又说道:“这一次长恭立功甚伟,胡氏回来后,不停地跟朕说起你们夫妇的好。”

他笑了起来,“真没有想到,张氏那个娇娇弱弱的样子,居然也是有大才的。”

兰陵王行了一礼,道:“陛下,娘娘谬赞了。”

“好了好了,不必这么谦逊,”高湛挥了挥手,“对了,还有一事。”

“陛下请说。”

“那和士开虽然偷了郑氏,可那郑氏是你不要了的。这人嘛,别的可以少,可这男女之欢,那是断断不能少的。少了这个,便是锦衣玉食又有什么意思?我说你这小子旷了人家郑氏多年,还老觉得你对不起人家呢。现在知道和士开一直在安慰我,朕心里也舒畅多了。昨日里还跟和士开说,这是好事啊,真说起来长恭应该感谢你和士开。”

说了这么一段让人瞪目结舌的话后。高湛认真地看着兰陵王,交待道:“所以,你可不能为了这么点小事去找和士开的麻烦。”

兰陵王呆了一会,才低下头应道:“是。”

郑氏已死。便是郑氏不死,在兰陵王当日说出她还是处子之身时,便意味着他是允许有人爬墙攀摘的。在他看来,只要是郑瑜心甘情愿的,他便没有权利去责怪,也不会责怪。

高湛没有想到兰陵王这么识趣,不由哈哈一乐。笑了一会后。他倾身凑上兰陵王,问道:“前不久朕得了一些美人,有一个眉目妍丽,颇有你家那张氏的韵味。这一次你救洛阳有功,朕想赏你,如何?”

要是以往,高湛才不会用这种商量的语气呢,直接赏他二十个美人便是。可现在嘛。他高长恭痴情之名名传天下,如其到时被他驳得下不了台,不如现在问一问这小子。

兰陵王低下头来。他垂眸道:“陛下厚赐,臣万分感激。然,家有有孕之妇,实不想在这个时候让她添堵。”

“你家那妇人有孕了?”

“是。”

高湛先是哈哈一笑,转眼他眨眼道:“以长恭之美貌,再配上张氏之绝色。长恭,你这孩儿生下来可了不得了。”说到这里,高湛一副神往之相。

自己的孩子才刚刚有个影儿,这个好色之徒便掂记上了,兰陵王不由脸色一青。

高湛却是不恼。他砸巴了两下嘴,向往地说道:“朕已迫不及待想看到你那孩子了。”说到这时,他下令道:“来人。”

“在。”

“传朕旨意。他日若是张氏诞下一女儿,赏黄金千两,若是诞下一男孩,给他木头一根。”

这差别待遇。令得那太监一怔,兰陵王也苦笑不得。这里,高湛还在砸巴着嘴,嘀咕着说道:“这样的夫妇,便应该生女儿,多生女儿,要是儿子,那还不如生一根木头。”

听到这里,兰陵王已完全黑了脸,他腾地站起,朝着高湛双手一拱,大声道:“臣告退。”说罢衣袖一甩,大步走了出去。

这次兰陵王的无礼,不但没有让高湛生气,反而令得他哈哈大乐起来。在高湛的笑声中,兰陵王疾步出了皇宫。

回到王府时,大夫已经问过脉了,正如那老媪所言,张绮是有孕了,已有三个月。还大夫还说,虽然在洛阳城受了个多月的惊吓恐慌,可张绮气血足实,孩子应无大碍。

公元565年的春天来临了。

随着漫天的春花盛开,兰陵王的声望直是如日中天。他这一次救了各大贵妇,而这些贵妇们,在绝望当中得到救助,对兰陵王便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激之情。

同时,胡皇后和众贵妇一样,也对兰陵王和张绮感激着。这个时候的她,早就忘记了洛阳城时,与张绮发生的那些小小茅盾,很多与贵妇们聚会的场合,都会请张绮出席。

而随着张绮正式步入齐国的贵妇圈中,她额头上遮掩伤疤的木棉花妆,也慰为时尚,令得晋阳女郎们纷纷模仿,到得后来,连邺城洛阳等人,也开始风行木棉花妆。

翻书评时,无意中翻到一条,说是我毁官配。

呃,这里解释一下,我写南朝春色这本书时,设定有二个,一,女主是绝色美人,二,男主就是兰陵王。

因为早早就定下了兰陵王为男主,我当时甚至准备把书名取成《兰陵春色》,后来想到不能泄露天机,便改成了现在这个,呵呵。

既然有了这个设定,那么女主要怎么才能嫁给兰陵王呢?于是有了这一路的故事。

至于兰陵王和郑氏其人,我看史书时,其中提到了一句,说的便是兰陵王无嫡子,只有一个来历不明的孙子为他立了碑。

兰陵王既然有孙子,那说明他本身不是不能生育的人,那么他与郑氏生活多年,为什么无子呢?原因无非有二,一,便是郑氏不能生子,二,是兰陵王没有怎么碰过郑氏,所以无子。

呵呵,因为我要给兰陵王另外找个老婆的缘故,也因为我看到史书上写他早死的悲剧时,想着要改变他的命运的缘故,所以,我自动的把兰陵王无嫡子的原因,幻想成他没有碰过郑氏,所以无子。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去想象,才衍生出本书的所有剧情。

当然,如果把女主定为郑氏的话,那么兰陵王明知道她不能生子,还不弃不离,这也是一桩美谈,是一个很好的爱情故事。可惜,我这书的女主定的是一个绝色美人,是一个以色事人的尤物。

解释这么说,我要说的便是,这不过是一本YY小说,没有什么毁不毁官配的说法,无非是情节需要罢了。

最后,这本书是继千面风华后,我第二次写真实历史。奶奶的,写真实历史真他妈的累啊,太累了,很多时候都有种伸展不开手脚的感觉,以后,我再不写真实历史了。

最后最后,求订阅。

后记(二)人要成双

在阿武大步迎上那少年时,那少年步履如风的越众而出,转眼便来到了阿武身侧。

阿武紧上一步,正要行礼,正在这时,少年突然转头,朝他定定地盯了一眼。

瞟了一眼后,少年调皮地眨了眨眼,猛然说道:“你家郎君可是叫萧莫?你是他身边之人,名唤阿武。阿武,我猜得对否?”

不得不说,这个少年的话,太突然太直接,阿武都不敢相信。对上张大了嘴的阿武,少年抿了抿唇,淡淡说道:“你家主人来到杭州也有大半个月,我知道他并不奇怪。”

并不奇怪?怎么会不奇怪?阿武看着眼前这个仿佛对一切事情都了如指掌的少年,那眼直是瞪得牛大。

少年却似没有兴趣与他多谈,他拱了拱手后,慢慢说道:“高府就在左侧巷道,前行二百步后左拐五十步便可入内。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世间,哪有这么多想做而不敢做的事?阿武,依我看来,你家萧郎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登门拜访,能见到故人,我父母双亲,断然只有欢喜的道理。”

说到这里,少年径直越过阿武,走出几步后,他停下脚步回头说道:“对了,隋国管律法的那个苏大人,也带着两个好友来到了建康街上,约莫明日便可赶到杭州,不知萧大人有没有兴趣一见?”

大大方方的向萧莫提出邀请后,少年哼着曲,继续朝前走去。

如此走了一刻钟后,少年停下脚步,朝着身后一个角落处瞟了一眼后,装模作样地拭了拭眼角,无比悲伤地说道:“有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人要成双,雁要成行,罢了罢了。苍天生我。那是知道我心忧天下,是要让我普济世人啊。”

听到这里,成史双眼一瞪,忍不住嘀咕道:“明明是郡王和王妃生的你,关苍天甚事?”

被他搅了兴头,少年回头瞪了一眼。不过转眼,他又看向那个角落,昂起头,以一种感喟忧伤的语气说道:“成叔。你把那个小姑子唤过来。”

少年指的,是站在不远处的角落中,正痴痴地望着酒家里买醉的萧莫发呆的一个少女。

那少女不过十七八岁,面目娇俏秀美中,透着几分英气,在这南方之地,她却穿着北方女郎喜欢的靴子。那修长笔直的双腿,还有小巧腰间暗藏的短剑,都可以看出,这少女不是弱不禁风之辈。可她眉目紧锁,看向萧莫的眼神中又是痴苦,又是深情,仿佛便这般远远地看着,便值了够了。

对这个与萧莫一样,也在杭州城中出现过大半个月的少女。成史也是知道的。他点了点头,大步走向那少女。

不一会,那少女便过来了。

萧莫坐在酒家里,正呆呆地看着阿武的陈述,听着听着,看到那个少女熟悉的面孔,以及正与少女低语着的少年,他眉头一蹙,低声道:“他在干什么?”

转眼。萧莫苦笑道:“这般他对我一清二楚。我对他毫无所知的感觉,可真是不好。阿式。你去一下,把高家这位小郎君的所作所为收集收集。”

“是。”

阿式一走,萧莫堪堪转头,便看到那总是远远蹑着自己的少女,在听了少年的一番话后,咬了咬唇,然后提步向他的方向走来。

那混帐小子在干什么!

萧莫大为警惕,他眉头大蹙,狠狠咽了一口酒水。

不一会,少女步入了酒家。酒家中食客上百,来来往往的人流不绝,可她的眼中却只有一个人。

痴痴地看着萧莫,少女贝齿咬唇,鼓起勇气来到了萧莫的几前。

低头看着萧莫,不等他开口,少女已红着脸大声地说道:“萧郎,我来找你了。”此刻正是午时,正是食客来来往往,酒家最热闹之时。饶是四周人声鼎沸,奈何这少女的声音着实不小,愣是清清楚楚地把所有声音都压了下去了。

就要萧莫暗叫不好时,羞红着脸的少女,不顾四周投来的目光,朝着萧莫径自大声地说道:“萧郎,阿音欢喜于你。三年了,阿音恋你三年,跟随你三年!这三年中,阿音从荆州追到建康,又从建康追到杭州。”

以一种清清脆脆,大而响亮的声音说到这里,少女阿音突然眼圈一红,声音也陡然弱了起来。她低下头,哽咽着说道:“萧郎,别不理我。阿音不知道,什么叫因色而爱,也不知道什么叫因爱而悲。阿音只知道,见不到萧郎,这一生便只剩有了悲苦!千千万万人中,萧郎却只有一个而已!哪怕阿音明日便死,哪怕阿音这一生注定孤凄,阿音也觉得,只有与萧郎在一起的乐趣,才算得上真乐趣!”

说到这里,一滴又一滴滚圆的泪珠,在阳光下划出七彩斑斓,缓缓溅落在桌几上……

这是陈国,这是杭州。

千百年以来,这南人便多有才子佳人,文士墨客,他们多愁多感,他们顾虑万千。

千百年来,这里不缺乏痴男怨女,却断断没有一个少女,敢当着众人,把自己的一颗痴心,这么明明白白地捧在一个男子面前。

语带幽怨,其情动天。

不知不觉中,四周的食客中,竟有红了眼眶的。

不知不觉中,已有不少人乞求地看向萧莫,求着他给予这个痴情可怜的少女一点回应。

若说江南多骚客,萧莫这个世家子弟,便也是其中之一。

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有一个人当着他的面,当着所有人的面,这么直白的,痴傻地道出她的一颗心。

……当真痴傻!

蓦地,萧莫感觉到了一种绞痛!

他缓缓地抬起头来。

瞬也不瞬地盯了一会阿音后,萧莫唇动了动,又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来。

直过了好一会,他才哑声说道:“别站在那里,过来给我斟酒。”

他要她近前!他终于不再拒她于千里之外!

阿音不敢置信地抬起头来,她红着双眼傻傻地看着萧莫,直确信自己不是妄听后,她欢喜的,颤抖地应道:“好。”

她朝他福了福,红着眼圈,幸福地看着他,傻傻地应道:“好。”

她想要笑的,可是一展颜,却又是一串泪珠儿,生怕萧莫嫌弃,阿音连忙掏出手帕胡乱拭了一把泪后,这才小心地走到萧莫身边。

只是往他身边一站,阿音便是一笑,这一笑,便如云破月来,霞光初绽,其美丽动人,实是难言难画。

望着那一坐一站的一对,成史忍不住叹道:“还是小郎君有口才,竟成全了一对佳偶。”

少年闻言得意一笑,他正要说什么,却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回头一看,却是两个高府的护卫急急赶来了。

两护卫大步冲到少年面前,朝他拱了拱手后,喘着气说道:“小郎君,夫人过来了,她很生气,还令婢女们抬来了教子石。”

这教子石,隶属张绮首创,其实就是把一块石板弄出无数个蜂窝大小的突起,可以让跪在其上的人疼痛难忍,哪怕,那小子有一身高强武艺也是一样。

护卫的声音一落,少年洋洋自得的笑容便是一僵。

看到他急急向后退去,另一个护卫又道:“郎主也下令了。他说,如果小郎君知道自己的过错,老老实实地回府也就罢了,不然的话,便封锁城门,叫小郎君插翅难飞。”

听到这时,少年已是结结巴巴地问道:“好端端的,他两人生这么大的气干啥?”他悲愤莫名,“我可是他们的亲生儿子,还是唯一的一个!这次回到齐地,我还在父亲的坟前立了个碑。光那碑文,我便请了四位名家,花了数百两黄金,耗时半载才完成。你们知不知道,把石碑安在坟前的那一日,齐地百姓哭得多凄惨,那数万人齐声恸哭的情景,便是苍天闻之也要落泪啊。我这样孝顺的儿子你们见过么?见过么?没有见过吧?”

这话一出,好几双目光都一脸无奈又郁闷地看向少年,成史上前一步,小心提醒道:“小郎君,莫非是你在周地的所作所为,给传到杭州了?”

多送上七八百字,求订阅。

第二百四十二章 结局(上)

公元565年的四月二十四日,高湛禅帝位于太子高纬,皇后为斛律氏。

而这时,张绮离临盆只有一个多月了。这阵子兰陵王辞去大小事,只一门心思守在王妃身边,等着他的第一个孩子。

公元565年的六月初三,兰陵王妃张氏产下一子。在喜报传出时,太上皇高纬一连叹了数口气,而他赏下的那根木头,也在第一时间与众臣的道贺进入兰陵王府。

寝房中。

张绮歪着头看着塌上的儿子,小家伙生下来便有一头乌黑的头发,皮肤白皙,鼻梁高嘴唇不大,按高湛派来的使者所说的话便是:姿容或胜乃父。

此刻,小家伙也睁大一双乌溜溜的眼,专注地看着他的母亲,看着看着,他张开小嘴,流下一串口水。

张绮心中爱极,伸出手指抹去他嘴角流下的口水。

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感觉到那渐渐靠近的温暖气息,张绮回眸唤道:“长恭。”

兰陵王低下头来,他温柔地朝张绮一笑,然后转头看向小家伙。看了几眼后,兰陵王低声道:“可累了?”

天天躺着还有什么累的?张绮摇了摇头。

兰陵王看着她如画的眉眼,心中荡漾起来。张绮是个真正的绝世美人,不管什么环境,不管是胖还是瘦,是怀孕还是产子,都无损她的美貌。随着年岁渐长,她那少女的青涩通透洗去后,换而代之的妖媚风情。却是更诱人了。

有时兰陵王都想着,只怕再过个二十来,阿绮依然风情惑人。

他不知道,张绮前世时。正是三十好几了,还被她那夫君献给了周国新帝的。

兰陵王小心地抱过儿子,他看了看妻子。又看了看手中白胖胖的小家伙,突然间,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和幸福充斥了他的心头,令是刹那间,他的眼眶有点湿润。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方老禀道:“郡王。陛下来了。”

“我马上来。”兰陵王把儿子交到张绮手中,大步走了出去。

新帝高纬还是一个少年,他禀承了高氏一族的好相貌,五官秀美,身材颀长。正是因为仪容美好。他才得到高湛的喜爱。

高纬这人,十分喜好文学,只是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再加上胆子小,看人时目光也有点躲闪。

见到兰陵王迎来,高纬腼腆笑道:“长恭何必来得这么急?”

兰陵王长施一礼,“陛下亲临寒舍,臣万分欢喜。”

手一摆,兰陵王令得婢仆们奉上酒水。

君臣两人分坐在塌上。高纬垂下眸说道:“长恭看来很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