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严抿唇,若非他喜欢清溪,还真想就此退婚,看欲擒故纵的徐老太太怎么办。

顾世钦到底年长,涵养比儿子强多了,扶住徐老太太,诚恳道:“君子重诺,当年望山救我性命,两家因此结缘订下婚事,现在望山遇害,我若背信弃义,还有何面目立身处世?老太太切不可再提退婚之言。清溪年幼不懂事,您先去休息,我来劝劝她。”

徐老太太要的就是这话,心满意足地去后院待着了。

顾世钦回头,见林晚音、玉溪哭成了泪人,只有清溪倔强地抱着一篮子刀具,顾世钦便道:“清溪、明严,你们俩随我来。”

第13章 013

“先擦擦脸。”

进了堂屋,顾世钦没急着摆长辈架子,而是掏出一条干净的手帕,慈爱地递给清溪。

清溪今日被那帮掌柜们刺激了一次,回家又被亲祖母激出了倔脾气,本来正在气头上,顾世钦不愧在商场浸淫了二十年,知道此时不是劝解的最好时机,一番温柔举动,倒叫清溪愣了愣,满身的刺就这么被长辈撸顺了。

归根结底,清溪是父母娇养出来的闺秀,除非情况特殊,她做不出太失礼的举动。

“谢谢顾叔叔。”清溪接过帕子,低头擦脸。

顾世钦笑着坐回席位,意味深长地斜了儿子一眼。

顾明严并不佩服,他也会哄女孩子,只是刚刚未婚妻语出惊人,他措手不及才会失态。这会儿看着清溪乖乖擦脸的小模样,安静矜持,像只特别讲究的小猫,顾明严胸口的郁闷悄然散去,耐心地等着。

清溪能感觉到父子俩的视线,擦了脸,她离开席位,歉疚地对主位上的男人道:“顾叔叔,清溪今日莽撞了,但我与顾大哥真的不合适,我肯定要学厨的,整日与油烟为伍,顾大哥他,需要一位举止得体的端庄妻子。”

顾明严立即就要反驳,被顾世钦一个眼神制止了。

看着清溪,顾世钦提议道:“徐庆堂是百年老字号,叔叔也不忍心徐家祖传的酒楼就此消失,这样,叔叔在杭城开家酒楼,挂上徐庆堂的牌匾,请回徐庆堂原来的老伙计们,由你打理,清溪每月看看账目,不必亲自下厨,如何?”

长辈对她越好,清溪拒绝的话就越难以启齿,声音也更低了:“重振徐庆堂,我想靠自己。”

小姑娘有志气,顾世钦点点头,问:“可有计划?”

清溪脸红了下,歪头道:“我想到了杭城,再详细规划。”这几日,她满脑都是父亲。

顾世钦沉默,这孩子的态度,好像不太容易扭转。

“清溪,你学厨也好,经营酒楼也好,我都支持,你不想花顾家的钱,我也可以只帮你出主意,甚至与酒楼相关的事宜都由你做主。”终于等到了开口的机会,顾明严走到清溪面前,不顾长辈在场,轻轻握住未婚妻的手。

清溪想缩回来,顾明严却攥紧了,然后在清溪抬头的那瞬,顾明严凝视她水润的眼道:“你觉得我适合足不出户的大家小姐,可我只想娶我早就定亲的女子。清溪,你是温柔娴静的闺秀,我娶你,你是厨房里烧柴切菜的厨娘,我也娶你,将来你当了大掌柜,我只会以你为荣,绝不嫌弃你抛头露面。当着父亲的面,我向你保证,方才所说句句肺腑,若有半句虚言,便叫我顾明严此生无妻无子,孤独终老。”

男人目光似火,掌心发热,这样痴情的承诺与执着,清溪身心都忘了反应。

“不退婚了?”恋恋不舍地松开她,顾明严低声问,如墨的眼里带着一丝哄求。

清溪很难受。

顾明严对她是认真的,她暂时也挑不出顾明严什么错,可……

她退后一步,既然开了头,干脆一次性说明白:“顾叔叔、顾大哥对我好,我都知道,但相信你们也看得出来,老太太、太太并不赞同这门婚事。门第观念,人之常情,我祖母也有,我不怪两位长辈,只是强扭的瓜不甜,我不想将来变得跟我娘一样,与婆婆话不投机。”

说到这里,清溪自嘲地笑:“亲祖母都反对我学厨,我不敢奢望老太太、伯母会接受我这样的儿媳妇,也不想顾叔叔、顾大哥夹在中间两头为难,思来想去,退婚对徐家、顾家都好。顾叔叔,清溪求您成全。”

绕过顾明严,清溪朝顾世钦跪了下去。

顾世钦怜惜这个孩子,但他不可能答应,扶起清溪道:“我与你父亲有约在先,若悔婚,我对不起你父亲,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清溪,你还小,距离成亲还有两年,这期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叔叔全力支持,两年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也许你不想学厨了,也许明严娘愿意真心接纳你了,一切都有可能,到那时,咱们再商议婚事?”

清溪再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顾世钦拍拍小丫头肩膀,走了,将堂屋留给两个孩子。

清溪低着头,不知该怎么面对顾明严。

“如果老太太、我娘都喜欢你,你可愿意嫁我?”顾明严弯腰,探究地盯着未婚妻,他想确定,清溪提出退婚,到底是顾忌长辈,还是对他有所不满。

男人的意思很明显,清溪看他一眼,慢慢点点头。

父亲的丧事办了七天,顾明严就在这边陪了七天,跟着帮了不少忙,清溪不可能无动于衷。

但,眼看顾明严笑了,眼里的温柔快要漫出来,清溪局促地背过身,尴尬道:“顾大哥,我不想骗你,其实我有八成把握,不管再过多久,老太太,太太都不会喜欢我,所以接下来,我只会把你当大哥,而非未婚夫。还有,到了杭城,我的精力应该都会放在重振徐庆堂上,我不想利用你或顾家什么,但咱们的婚约一日有效,别人就会因此主动给我些便利,这是我占你的便宜,如果你觉得不公平,咱们还是一起劝顾叔叔答应退婚吧?”

才十五岁的小姑娘,说话就一套一套的,分的也清清楚楚,顾明严虽然不高兴未婚妻只想把他当大哥,但看着清溪娇小的背影,白皙水嫩的脸蛋,顾明严又觉得这样的清溪很有趣,反正她的年纪摆在这儿,有些事不用急。

“以后除了我先开口,你不用再提退婚二字。”上前一步,顾明严故意紧挨着清溪站定,前胸几乎贴着她后背,然后在她耳边道:“清溪,能被你占便宜,我心甘情愿。”

男人温热的气息吹在她最敏感的耳垂上,清溪不受控制地打了个哆嗦。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从未有过的战栗,清溪陌生又慌乱,看都没敢再看顾明严,胡乱嗯了声,便逃跑似的跑出堂屋,眨眼没了影。

顾明严闭上眼睛,周围好像还残留未婚妻身上的淡淡体香,清溪羞红的侧脸,便是他多日辛苦的最好奖励。

顾世钦在老柳巷为清溪娘几个联系了一栋三进的宅院。

老柳巷位于杭城市中心,乃闹中取静的一处好地方,往西走十来分钟,巷口外面就是风景优美的南湖,东、南、北三面要么是古色古香摆满小摊铺的名吃小街,要么就是新盖不久的商场大楼、影院,全都在三十分钟的路程之内,生活便利。

这样的地段,房子租金自然不便宜,顾世钦拿到的是人情价,每个月都得五十块。清溪、林晚音觉得贵,超出了预算,但不可否认,宅子内外环境真的很好,据说不少达官贵人都住附近,路上每天安排巡警巡逻,安全极有保障。

徐老太太一眼就喜欢上了,连声夸赞陪同过来的顾明严,玉溪、云溪更是兴奋,小小的云溪甚至拉着二姐的手,开始去逛宅子了。

“就住这儿了!”发现大孙女似乎还在犹豫,徐老太太赶紧盖章,吩咐顾家的下人往里搬行李。

清溪内心深处,同样无法抗拒这宅子,因此祖母一敲定,她咬咬牙,答应了。

她有五百多,省吃俭用能租一年。一年,时间挺长的,她就不信自己找不到赚钱的路子。

等行李都安顿好,宅子也参观过了,顾明严领了四个下人过来,对林晚音娘几个道:“老太太,伯母,家父说了,咱们两家是亲家,父亲必须照拂一二,不然传出去叫人诟病。金钱上他不帮忙,但这四个下人你们必须收下,洗衣做饭总得有人伺候。”

林晚音看向女儿,清溪看着四个下人,徐老太太喜滋滋做主道:“好好,回去代我谢过你父亲。”

顾明严笑笑,依次介绍四人。李妈、李叔是夫妻,李叔负责看宅、传话、采办等外务,李妈负责做饭,王妈专管洗衣打扫,小兰是特意送清溪的丫鬟。上次清溪、徐老太太来杭,便是李妈、小兰服侍的。

“父亲已经预付了十年工钱,若他们伺候不周,老太太尽管差人知会一声。”

徐老太太再次表示感谢。

临近中午,顾明严谢绝徐老太太留饭的邀请,起身告退。

徐老太太忙吩咐大孙女:“清溪快去送送。”

这次顾明严没有客气,微笑着看清溪。

清溪大大方方地随他往外走。

“下午没事,我陪你四周逛逛,熟悉熟悉?”离堂屋远了,顾明严往未婚妻身边凑了凑,保持亲密又不会令清溪抵触的距离。

清溪另有计划,摇头道:“刚搬过来,我们得准备送左邻右舍的拜礼。”

顾明严才想起这茬,看看清溪,改口道:“那,我周六过来?”

男女约会,顾明严有经验,知道不能缠得太紧,尤其是对清溪这样不习惯男女亲近的女子。

今天周二,清溪松了口气,真怕顾明严天天都来。

她一直将顾明严送出了门。

“进去吧。”顾明严走到他的福特车前,朝清溪摆摆手。

清溪礼貌地没动。

顾明严不得不钻进汽车,司机发动,清溪才折回院内。

顾明严歪着脑袋,看不见未婚妻了,他重新坐正。

福特汽车开出狭窄的老柳巷,往右一拐,开始沿着南湖东岸往前行驶。湖面开阔,顾明严放下车窗,心情因为未婚妻的到来而愉悦,只是,就在汽车准备在一个岔路口转弯时,顾明严忽的皱眉,确定什么般朝车外看去。

杨柳依依的南湖边上,一个穿黑衣、戴墨镜的男人正闲庭散步般缓缓而行,身边跟着一条毛发黑亮的大型犬种。顾明严见多识广,一眼认出那是条纯种的德国黑背,但让他皱眉的却是黑背主人,也就是,他名义上的三叔。

顾怀修,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车子已经转弯了,顾明严依然紧紧地盯着岸边的男人。

顾怀修仿佛不知,随口唤了声“来福”。

于是,驻足遥望福特车的德国黑背,立即放弃怀疑目标,乖乖跑回主人身边,继续陪主人散步。

主人黑衣,忠犬黑背,从后面看,竟莫名地相配。

第14章 014

乔迁新居,送邻居的拜礼有母亲、李妈操持,清溪睡个午觉,精神养足了,便带着小兰出了门。

小兰生在杭城养在杭城,清溪初来乍到,需要小兰带路、介绍本地情况。

从老柳巷另一头出来,往南穿过两条弄堂,再往东走一段,就到了杭城有名的御桥街。街道两侧商铺林立,特色美食、古玩字画、茶楼酒楼、布店药铺,几乎生活里需要的一切,都能从这里找到,其中不少都是历经悠久岁月的老字号。

清溪看得目不暇接。

秀城、杭城都属江南,许多风俗特产类似,但杭城的繁华,远非秀城可比。

“小姐,前面就到了。“小兰指着斜对面道。

清溪望过去,在密密麻麻的大小商铺中,艰难地找到了她的目的地,张家菜刀铺。铺面不大,两侧橱柜、墙壁上摆满了菜刀,中间空地只能容三四个成人并行。掌柜是个油光满面、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清溪看到对方的大肚子,眼睛不由一酸。

这位掌柜的身形,与父亲有些像。

菜刀铺的生意似乎很冷清,即便如此,有客登门,张师傅也没表现出什么热情,扫眼小兰怀里抱着的蒙布篮子,便继续坐在小木板凳上,低头磨菜刀,擦擦擦的声音并不悦耳,传到清溪耳中,却十分亲切。

从小兰手里接过篮子,清溪走过去,慢慢蹲到张师傅旁边,见张师傅没有停下的意思,清溪就安静地等着。

张师傅一边磨刀一边又看了她一眼,小姑娘眼中的专注叫他愣了愣,那么认真,仿佛在看电影。

“有事?“张师傅停了手,终于有心情搭理客人了。

清溪点点头,掀开篮子上的粗布,垂眸道:“家父是厨子,这是他生前惯用的一套刀具,烧成这样,您看能修好吗?”

早在清溪掀开粗布时,张师傅的眼神就变了,一般的厨子手里留两三把菜刀就够用,这篮子里大大小小、厚厚薄薄十几把刀,凭刀断本事,小姑娘的父亲绝非无名之辈。

张师傅无心问东问西,捡起菜刀一一看过,直接报价:“一柄五毛,十六柄一共八块,三天后来取。”

小兰瞪大了眼睛:“怎么这么贵?我一个婶婶来你这修过菜刀,你才收她两分!”

八块钱,她一个月工钱才十五块!

张师傅没理她,好整以暇地看着清溪。

清溪取出钱包,抽了一张十块的纸钞递给张师傅。

“还是小姑娘识货。“张师傅去柜台那儿翻出两块钱,连着收据一同交给清溪,笑呵呵道:“放心,叔叔保证让这些刀焕然一新。”

“多谢您了。”清溪郑重道。

张师傅继续磨菜刀,清溪领着小兰离开了刀铺。

小兰好歹是顾家出来的,联系徐望山神厨的称号,知道那套刀非普通菜刀可比,便不再心疼修刀钱,尽职尽责地为小姐充当向导。清溪出门不是为了玩,经过绸缎铺子、胭脂店,她看都不看,只对两侧酒楼、饭馆有兴趣,每到一处,必会驻足观察一段时间。

秀城、杭城,流行的都是南菜,徐庆堂如果开在杭城,肯定也会生意兴隆。

一条街逛到头,清溪脚底有点酸,对徐庆堂的前景却充满了信心,剩下的,就看她何时能学会所有菜式来撑起酒楼了。

“小姐,咱们原路回去,还是换条路?”此时已近黄昏,御桥街越来越热闹了,不少酒楼前客人都得排队等着,小兰担心人来人往挤到清溪,更倾向换条路走。

清溪却要原路返回,刚刚她研究了杭城时兴的菜式,这次,她想看看有没有商铺出租,当然,这条街如此繁华,清溪没有抱太大希望,碰碰运气罢了。

“小姐你看!”

重回御桥街中间地段,小兰突然抓住清溪胳膊,兴奋地指着左手边叫道。

清溪扭头,看到一家老面馆,牌匾上“一碗仙”三个字仿佛被烟薰过,黑漆漆的。面馆左侧是家新潮的西餐厅,电灯明亮,右侧是栋两层的大酒楼,廊檐下挂着一溜大红灯笼,左右夹击,越发显得中间的面馆陈旧不起眼。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逛过一条街的清溪,对这家面馆并无印象。

面馆两扇木门,一开一关,关着的那扇贴了一张招租告示,价格面议。

清溪重新打量一番面馆,脑海里豁然开朗。

父亲横死,清溪真的下决心要重振徐庆堂的,但她一来没钱买酒楼雇伙计,二来她也没有学会徐家的祖传手艺,那天顾世钦问她的具体计划,清溪无言以对,来杭城路上,她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什么规划。

但这家面馆,给了清溪启发。

为何不从最简单的开始?

徐家菜谱包罗万象,各种面食也在其中,她就先开家“徐庆堂”面馆,一边攒钱一边练习厨艺一边积累做掌柜的经验,等一切准备充足,便可以将面馆改成酒楼了,相信那时,“徐庆堂”三字在杭城也有了一定的名气。

“哎,杨老又开张了?”

就在清溪站在面馆门前、沉浸在美好的憧憬中时,路边有人惊喜地跑了过来,古怪地看看清溪,然后推门进去了。

清溪回神,担心铺子被人抢先租走,连忙也跟了进去。

先进的男人熟稔地同厨房里的老者打招呼:“杨老腰可大好了?”

“好什么啊,一动就疼,今天实在手痒痒,背着老婆子溜出来的,说吧,想吃啥,趁老婆子还没找过来,我能做几碗是几碗。”杨老收拾完里面,探头往外望,瞧见清溪主仆,老人家眯眼笑了:“新客啊,算你们运气好,能尝到我老杨金盆洗手前的最后几碗面了,怎么样,想好吃什么面了吗?”

说话的功夫,又有两个客人兴高采烈地进了门,都先慰问杨老的身体。杨老招呼完老主顾,继续笑眯眯地等清溪点面。

老人浑身洋溢着能够进厨房做面的喜悦,此情此景,清溪不忍谈生意,飞快看过墙上挂着的菜单,为她与小兰点了两碗三鲜面。

杨老精神十足地吆喝声“好嘞”,脑袋一缩,退回厨房开始忙活。

二女挑了一张靠近厨房的桌子,从清溪的角度,能看见杨老揉面切面的身影。老人家忙碌地很开心,只是弯腰或转身时,眉头都会皱皱,仿佛在承受什么痛苦。根据前面几位客人的谈话,清溪已经猜到,杨老因为身体缘故,要回家休养了,不得不将面馆出租。

她兴致勃勃地观察杨老做面,小小的面馆人也越来越多,转瞬就充满了人声喧哗。

“清溪小姐!”

陌生的地方居然有人叫她,清溪疑惑地抬头。

陆铎双腿还在面馆门外,只有上半身探了进来。他与舅舅是出来觅食的,回杭半个多月,自从发现这家面馆,爱吃面食的舅舅便连续三晚都光顾这边,可惜第四晚就得知杨老生病住院,过了几日,面馆又贴出了出租的告示。今晚面馆居然重新开张了,陆铎丢下舅舅提前跑过来占位子,里面人多,果然快坐满了,然后就叫他瞧见了清溪小美人。

“好巧,又见面了。”三两步跑到清溪对面落座,陆铎笑容灿烂,仿佛两人多熟似的。

清溪把陆铎当救命恩人,对陆铎印象还是不错的,只是……

她不安地望向面馆门口。

两个生人先后进来了,就在清溪的心慢慢落下去,庆幸陆铎是单独过来的时候,门口突然又跨进来一人,那身影高大挺拔,穿一身黑色西装,白皙如玉的脸被墨镜挡了大半,镜片下鼻梁挺直,薄唇淡抿。

清溪突然一阵反胃,匆匆垂下眼帘。

多奇怪,那日明明是陆铎打开匣子露出的人头,可笑起来阳光明媚的陆铎不会让她联想到任何血腥,这位三爷一出现,却让那一幕重新清晰了起来。

因为内心的恐惧与身体的不适,清溪脸白了。

顾老太太过寿那日,小兰不在花园,不认得陆铎二人,所以无法理解清溪的心情。陆铎见小美人被舅舅吓成这样,又同情又无奈,趁舅舅靠近前小声安抚美人:“清溪小姐无需担心,我舅舅是非分明,那边的事,绝不会迁怒到你头上。”

清溪不是很懂,她只记得顾三爷喊过顾老太太母亲,内里有什么恩怨,她一无所知。

光线一暗,男人已经到了跟前。

清溪紧张地攥了攥手,想离开,又不忍叫腰间带伤的杨老白忙,而且她还要跟杨老谈生意。面馆地段这么好,清溪不敢推迟到明天,唯恐今晚被人捷足先登。

她想着自己的事,陆铎一脸笑地看着舅舅:“舅舅还记得清溪小姐吗?”

顾怀修面无表情,也不落座,墨镜对着外甥。

陆铎反应够快,噌地跳起来,将临窗的内侧好位置让给了他最不喜外人打扰的舅舅。

顾怀修毫不客气地占了外甥的位子,一身做工精良的西装,与上了年头的面馆格格不入。

他什么都不说都不做,却有无形的威压潮水般弥漫过来,带着似有若无的男人气息。

清溪一僵,车厢里被他抱着的情形再度浮现眼前,那修长有力的手臂,似乎也环在了她腰上。

第15章 015

顾怀修要吃牛腩面。

陆铎便探着脖子朝杨老点了两碗牛腩面,这种主食单一的饭馆,他习惯跟舅舅吃一样的。

杨老往外瞅瞅,陆铎年轻帅气热情洋溢,顾怀修一身黑衣戴着墨镜,舅甥俩走到哪都打眼,杨老顿时想起前阵子招待过这两位,笑眯眯接了单。清溪歪着脑袋,见老人家应了二十来份单子却一次都没拿笔记过,不由纳罕,这么多份面,杨老难道都记得?

正想着,门口突然传来“嘭”的一声,宛如狂风携卷着雷霆之怒,清溪一点准备都没有,被吓了个激灵,忘了杨老也忘了对面心狠手辣的顾三爷,她抬眸朝前看去,视线从顾怀修、陆铎两人中间穿过。

陆铎跟着她往门口望,顾怀修没动,眼睛被墨镜遮掩,谁也不知他在看哪儿。

两人面对面坐着,顾怀修墨镜还对着她,清溪虽然觉得人家没有理由看她,可顾怀修的气势太强,强烈到清溪无法忽视,因此才瞥见一个四旬妇人的身影,清溪便收回视线,微微低着头,哪都不看了。

就像学校里的课堂,外面出了热闹,别的同学都可以好奇张望,只有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的那个,老实又可怜地不敢动。

顾怀修没当过老师,但他养了一条黑背,有时他训练来福,旁边飞过一只麻雀,来福会立即望过去,四只狗爪原地踩动,却碍于主人没有发号命令,不得不老老实实待着,然后用一双湿漉漉的黑眼睛瞅他。

此时的清溪,就让他想到了来福。

陆铎不是来福,随心所欲、津津有味地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