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忍心看到太皇太后死后的容颜,也是这样站在屋檐下望着北方的天空发着呆。

只是那个时候,她看到的是块凝固的,长方形的天空,今生,她却知道,那长方形的天空之外,是更广袤的一片天空。

第1091章 后事

太皇太后殡天的消息以很快的速度传到了金陵。

莫名的,接到消息的赵玺如释负重。

老实说,太皇太后对他向来照顾有加,在他小的时候,若不是得了太皇太后的庇护,他恐怕很要吃点苦头,而且不管是他登基还是之后决定让李谦镇守京城,也都得到了太皇太后的支持,太皇太后又不是喜欢涉政的妇人,他应该对太皇太后没有什么畏惧才对,可偏偏他却觉得像头顶压着一座大山,让他没有办法自由呼吸。

太皇太后的死,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赵玺想着,就觉得心情轻快。

他拿了把剪子装模作样地修剪着旁边小几上兰花的叶子,把原本好好的一盆兰花剪得七凌八落,他自己却觉得赏欣悦目,服侍的宫女内侍们都纷纷称赞这兰花剪得好。

赵玺也不管是真是假,哈哈大笑,赏了几个跟前服侍的。

这下子整个行宫都知道赵玺的心情很好。再加上京城送来的消息,大家也都猜出赵玺对太皇太后的态度了。

一时间,说太皇太后不好的言论充斥了整个后宫。

刘氏知道后直皱眉,惩戒了一番也没有太好的效果,她只好让人把这件事透露给了赵啸。

赵啸自那次和赵玺不欢而散之后就一直借口要练兵呆在了福建,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在心里把赵玺狠狠地骂了一顿,又招了幕僚来说这件事。

大家都觉赵玺不可思议。甚至有幕僚道:“不管怎么说,李谦也是皇家的女婿。从前有太皇太后这座大山压着,他就是有野心也不敢妄想。如今太皇太后去了,他无债一身轻,皇上怎么会觉得太皇太后死得好?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行人司、内阁的人都不提醒皇上一声吗?”

如果李谦要拥兵自重,对他们是最大的威胁了。

赵啸重重地把手中的密信砸在了桌几上,冷笑道:“他那脑子就从来没有长正过。”

从前还亲自出手收拾了韩同心,甚至是管到他的家务事上来。

他道:“太皇太后的谥号定下来了吗?准备葬在哪里?”

有幕僚忙道:“说是定了‘诚仁’二字,是嘉南郡主那边上奏时建议的。皇上没有驳回郡主的意思,依旧用了这两个字。至于葬礼,郡主的意思是要大操大办,守制一百天,皇上以月代日,守二十七天,大臣们等同庶民。皇上好像不同意,想让大臣们也跟着守二十七天。具体会怎样,金陵和京城还在扯皮,看样子可有得官臣打了。”

赵啸冷笑,道:“那我们就冷眼旁观好了。又不关我们福建的事。再说,以嘉南郡主的性子,她要是想干什么,一定能干成的。等赵玺发现去了太皇太后却在肩膀上还顶着坐大山的时候,就知道厉害了!”

那幕僚欲言又止。

赵啸不耐烦地道:“你要么说,要么把话放回肚子里永远都别声张。”

那幕僚被他点名批评了,心里很是不愉。想着从前他也是这么和赵啸说话的,甚至是更难堪的话都说过,也没有看见赵啸和他发脾气。今天他不过犹豫了片刻,就被赵啸当成典型来抓,赵啸这是吃了火药吧?

他突然间想到那天嘉南郡主离开江南时赵啸那莫名其妙的相送,顿时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他不由低了头,语气带着几分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斟酌,道:“我是觉得,有嘉南郡主在,李家怎么都会有所顾忌。除非他们只要嘉南郡主一个名声。可嘉南郡主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人,十之八九不会让自己陷入那样被动的局面里。怕就怕皇上不靠谱,把嘉南郡主得罪狠了,嘉南郡主一狠心,干脆站到了李家那一边。不管怎么说,皇上在,嘉南郡主好歹是体体面面的郡主,没有了皇上,她不过是李谦的结发夫妻,得宠不得宠还两说。不管是哪个女人,应该都会选择做郡主而不是长媳吧?”

众人听明白了他的话。

赵啸不屑地瞥了那幕僚一眼,道:“你以为嘉南郡主是什么人?李家想利用她的名声行事,那也要看嘉南郡主答应不答应。你们可别忘了,镇国公府现在已经缓过气来了。那姜律可是一直打过了鸭绿江,据说从高丽掳夺回来的财宝一车接着一车的往回拉。李谦就算是想架空嘉南郡主,那也得有那本事才是。”

他说着,心底里忍不住想。

的确是没人能有十足的把握把嘉南架空,可怕就怕嘉南自己愿意给李谦做嫁衣。

不过,镇国公府的确厉害。

短短几年的功夫,姜镇元是下去了,可姜律接了手,而且比姜镇元那个时候还要强势。

这于姜家当然是好事,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个很坏的消息。

大家闹哄哄地说了一通,也没有拿出个好的主意来对付李谦,赵啸听了半晌,挥了挥手,把几个幕僚都打发了,自己一个人躺在书房的醉翁椅上,想着不知道李谦最后会不会反…

李谦这边,得到太皇太后死讯的时候就把取宝的事交给了云林,匆匆换了件衣服就进了宫。

姜宪看见他就像看见救命的稻草似的,顾不得在场有许多人,立刻就扑到了李谦的怀里,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李谦开始还有些担心周围异样的目光,可当他抱住姜宪,感觉到姜宪又瘦了一圈的腰身时,他忘记所有的顾虑把她紧紧地抱在了自己的怀里。

“没事,没事!”他轻轻地拍着姜宪的背,极力地安慰着姜宪,“你还有我,还有慎哥儿,我们会照顾你一辈子的…”

姜宪哭得更大声了。

几个小的,如慎哥儿、止哥儿、桃桃、谢淼淼等几个都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他们刚刚还分了太皇太后的首饰。

慎哥儿几个都不要,孟芳苓只好亲自出马,说他们要是不喜欢,把东西赏给别人也一样。

为了这句话,止哥儿还非常不高兴地瞪了孟芳苓几眼。

在他看来,太皇太后是多么尊贵的人,她的赏赐东西当然是最好的东西,不当传家宝也得仔细地收起来,怎么能像孟芳苓说得那样的轻巧。

孟芳苓苦笑,只好好言好语地安慰止哥儿。

慎可儿看不下去了,喝斥止哥儿道:“太皇太后临终前有遗训,让孟姑姑和印霞姐姐一起跟着我娘。你少说几句!”

第1092章 破土

止哥儿豆大的眼泪就落了下来,还拉着慎哥儿的衣袖嘟呶着“我要曾祖姑奶奶”。

慎哥儿自己也还是个小孩子,他娘哭得不能自己,他爹忙着安抚他娘,压根没人管他伤心不伤心。止哥儿一哭,他的眼泪也忍不住跟着落了下来,道:“那些东西都是念想。就算你不要,太皇太后也回不来了。把东西留下来,好好传承给后代,让他们知道曾经有个长辈是如何的痛爱过我们。也是很好的。”

止哥儿点头,几个孩子这才按着册子上写的拿了各自的东西交给了随行的管事妈妈。

慎哥儿就带着几个孩子在那里跪着给太皇太后诵经。

白愫红着眼睛从东暖阁出来,看见吓了一大跳,忙把带头的慎哥儿拉了起来,喝斥旁边服侍的宫女:“你们这是在做什么?也不看看是什么样的天气,世子爷在这里哭着,你们也不拉一把。”

那些宫女忙上前去扶其他的孩子。

慎哥儿道:“不怪他们,是我心里难受。”

“我知道,我知道。”白愫说着,眼圈又红了,道,“我还是从小跟着太皇太后一起长大的呢!她老人家去了,我也很难伤心。好孩子,我知道你们孝顺,可此时宫里的事太多了,不说别的,就这白布,内务府、临潼王府、承恩公府三家出面,都一时半会儿凑不齐,我和你娘等会都要忙起来了,怕是没有功夫管你们。你是大哥,要好好带着弟弟妹妹们。太皇太妃这个时候也很难受,你们去看看她老人家,安慰安慰她老人家,好不好。”

她实际上是想给太皇太妃找点事做,顺带着也把这几个孩子拘在那里,免得宫里乱糟糟的,有哪个孩子冻着或是饿着就麻烦了。

而且从前她们之所以被宫里的这些内侍宫女们敬着,很大部分是因为太皇太后喜欢她们,她们进宫也好,插手宫里的事也好,有太皇太后同意了,就是名正言顺。如今太皇太后走了,她们就都只是臣子。有些事可为,有些事就不可为了。说不定金陵那边还会派了人来治丧,到时候又是一堆的事。姜宪同意不同意还两说。

白愫想想就觉得心力憔悴,实在是没有精力管这几个特别有主见的孩子。偏偏曹宣又想让念慈长长见识,带着他在礼房里帮着打下手,不然念慈还可以帮帮她。

“娘,您放心办事去吧!”念恩哽咽道,“我跟着慎哥哥。”

白愫只来得及摸了摸次子的头,就被那边管器皿的女官叫了过去:“皇上南下之后断断续续运走了一批祭器,太皇太后的葬礼,只怕凑不齐,您看要不就用鸾凤的怎样?”

鸾凤是郡主,太皇太后是正正经经的皇后,应该用凤。

白愫这才惊觉到皇室已破败如此,太皇太后去世,连相应的器皿都凑不齐。

她疲倦地道:“用鸾凤是绝对不行的。你们先把能用的全都收集起来,不行就用五爪龙纹。”

反正太皇太后身份足够高,皇上也不可能亲自来祭祀,就算用上了龙纹又能怎样?!

白愫素来循规蹈矩,这次也不禁动了心思。

女官应是,带着一群宫女走了。

慎哥儿看着白愫这么忙,关心地说了几句“姨母保重身体”,“不可累坏了”,“太皇太后的葬礼还要依仗您呢”之类的话,这才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太皇太妃那里。

白愫看着不住点头,对陪在她身边的柳眉道:“这孩子,倒像嘉南的性子。”

柳眉称“是”,心里地忍不住道:若真是像郡主,只怕也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主。

两人一起去了西暖阁。

曹宣正在叮嘱几个内侍事情,见白愫进来,忙让内侍们沏茶,并担忧地道:“郡主怎样了?”

白愫叹气道:“比刚才好一点了。临潼王在那边陪着她呢!”

“那就好!”曹宣犹豫了片刻,压低了声音道,“金陵那边还没有消息过来。这件事恐怕还得郡主出面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