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她会相信自己。

结果她等到他拿出投名状才和他谈正事。

他以为她会让他带着他的投名状去见镇国公。

结果她把投名状自己留下了。却给了他一枚玉佩作为信物。

她是信任他的吧?

只是这件事太过重要,她信赖自己。可也得给镇国公府,给姜家,给她伯父和跟着她伯父一起行事的那些军士一个交待。

否则她也不会把他写的投名状收起来。

这份投名状关系着李家和跟随着李家一起投靠朝廷之人的生死存亡,他也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姜家。

姜家拿着这份投名状可以决定李家的生死。可嘉南郡主她只是个有着虚衔,长于深宫的女子,就算她智慧如海。却没有姜镇元行事方便,保留这份投名状与其说是帮姜家。不如说是做了姜家和李家的中间人。

这已是她能给自己最大的信任了!

李谦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在他和素来对他信任有加的父亲吵得不可开交之后,对他尚属陌生的嘉南郡主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

这世间所谓倾盖如故就是这种感觉吧!

李谦心里突然间涌动出股豪情壮志来。

人活在这世上不过短短的几十年光景,有想做的事,有知己,有挚友,有个懂得自己的人,还有什么好遗憾的。

他一定会站在这世间的尖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也不受别人的挟制,像鸟一样自由的翱翔…

“郡主!”李谦真诚地望着姜宪,声音虽低却斩钉截铁地道,“如果坏事,我提头来见。”

她要他的头干什么?

姜宪嘴角微微抽了抽。

她要的是他能够像他说的一样,蛰伏在曹太后身边,保证曹太后的安全,确保曹太后能够和亲政了的赵翌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把方氏生的赵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养大,让她看一场好戏。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没想到李谦十七八岁的时候就是个狠人,连投名状这种事都干得出来。

李家在他手里难怪能后来者居上,成为当朝行伍之家的第一人。

有了李谦从中调和,她的计划定能万无一失。

姜宪心情大好,脸上的表情也就带了几分和煦之色。

“时间不早了,”她淡淡地道,“我要回慈宁宫了,李侍卫也早点回去吧!要办的事太多了。”

他的确不宜在这里多做停留。

李谦这才想起他已经在这里等了嘉南郡主一个下午了。

他不由道:“郡主,您这个时候才来,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不太方便…”

李谦的话还没有说完,姜宪已经一个冷冷的目光瞥了过来。

怎么?他这是要和她算账吗?

不过是让他等等而已。

前世他又不是没干过这种事。

难道这就是因为她是太后和不是太后的区别?

姜宪心里又开始不痛快了。

李谦小小年纪就能得了父亲的信任,当然不仅仅靠他是长子,行事稳妥,足智多谋,与他心思敏锐,擅于察言观色,懂得把握人心,从而知人善用有关。

从前他要和京城中的权贵结交,要观察官场动态,要留意那些流言蛮语后面本质…要做的事太多了,对姜宪这个只见过几面,虽然身份显赫却静谧寡语小姑娘想得不多,如今他和姜宪有了共同的秘密,这让他觉得姜宪就是自己的人了,那让她继续相信他,愿意继续和他打交道就变得很重要了。

他对她的反应也就敏感起来。

姜宪的目光一过来,李谦的脑子就开始飞快地转了起来。

“我知道您的事很多,不是那么方便出来一趟的。”他忙解释,生怕姜宪觉得自己是在不耐烦等她,“这宫里人来人往的,我偶尔来一次还没什么,若是来得多了,不免会被别人留意。以后若是有什么事我们再约见面,我就蹲在刚刚那株古树上等你,你进了园子门朝上面看就是了…那古树长得可真好,枝叶茂密,夏天要是蹲在那里,只怕是要把人都给挡住了,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

第54章 谋划

说话就说话,他怎么每次都能扯些不相干的话题?

那古树长得枝叶再繁茂又与他何干?

难道他还准备夏天的时候继续来蹲一蹲这古树不成?

姜宪望着李谦,觉得自己的脑子又开始一抽一抽的痛了起来。

“既然李侍卫没什么事,那我就先走了。”她客气又疏离地打了个招呼,看也没多看李谦一眼,转(让)过身就走了。

李谦再一次感到了意外。

这么大的事,她就不再问点什么?

就这样干净利落地走人?

这小姑娘,她是不知道事情的重要?还是太过于相信他了呢?

李谦笑着摇头。

心里却隐隐有个答案。

连他算计曹太后,算计姜家都能安之若素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呢…

他望着姜宪的背影,直到姜宪不见了踪影,才慢慢地往武英殿的值房去。

姜宪先回东三所去换了件衣裳,然后和白愫一起去了东暖阁陪太皇太后用晚膳。

太皇太妃白氏也在,正和太皇太后说着话,见她们进来就立刻打住话题,笑着招呼吃饭:“…就等着你们来了。”又问她们,“一下午没见,你们关在屋里做什么呢?”

“做了会针线。”白愫随口答道。

太皇太妃却点了点头,道:“是要学着做做线,明年就及笄了。不能总这么玩着。我刚才已经和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说好了,这两天就从针工局里挑几个绣娘过来,等过了太后娘娘的寿诞你就开始好好地跟着绣娘做针线活。免得你爹娘知道你连个帕子都绣不好,该责怪我没有把你教好。”

太皇太妃肯定是在和太皇太后说两人的婚事,不然也不会想到让白愫学做针线活了。

白愫的乡君不过是个名声,可不像姜宪,是享亲王俸禄。实打实每年有五万进账。还有自己封地的。姜宪可以不学,白愫却不能不学。

两人都是心思通透的,闻言情绪都有些低落。

白愫是在想自己到底能不能嫁了曹宣。姜宪却是在想不嫁给赵翌,自己到底嫁给谁好?

吃了饭,陪着两位老人家说了会话,太皇太妃显然还有话对太皇太后说。委婉地让她们早点去歇了。

两人也不耽搁,一路说着话回了屋。

姜宪洗濑完了。正坐在镜台前涂着膏脂,刘小满求见。

她这才打起精神来,去了旁边的书房。

刘小满做事极细心,不知道从哪里谋了舆图铺在了桌子上。又拿下桌上瓜型宫灯的灯罩,拔了拔灯芯,这才指着那舆图道:“您看。这是昆明湖,这是万寿山。我们过去得坐船,从这里到这里上岸,岸边那几间屋子就是仁寿殿,玉澜堂,宜芸堂了…”

姜宪听着就有些糟心。

原来这边只是城郊一座风景秀丽小山,武宗皇帝的母亲端仁皇太后在世时喜欢礼寿,端仁皇太后六十大寿时,武宗皇帝为母亲在这里修了座庙宇,后来屡次扩建,形成了现在这样不仅有寺庙、大殿、水榭还有戏台、石舫、稻田的规模,成了皇家避暑之地。

曹太后摄政之后,还专门疏通了西苑到万寿山的水路,来往更为方便了。

或许是因为这里记载着赵翌的成功,赵翌亲政之后,不喜欢住在处处充满了曹太后气息的乾清宫和坤宁宫,更喜欢住在这里。

在这一点上,姜宪觉得自己和赵翌还是很相似的。

或许是因为她在这里毒杀了赵翌和方氏,她很不喜欢万寿山,反而喜欢住在自幼住惯,充满了太皇太后慈爱气息的慈宁宫里。

自她垂帘听政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万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