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都是喜欢盯着上面的人。

顶层人群的喜爱往往会让下面的人吹俸。

万寿山也就渐渐失修,变得没落。

所以姜宪对万寿山并不熟悉。

她再不喜欢,也只能耐着性子听着。

“…大报恩延寿寺后面是玉华殿和云锦殿,再往后是排云殿和德辉殿,两殿之间是紫霄殿和芳辉殿…”刘小满轻声漫语地道着,“太后娘娘会歇在德辉殿…圆朗斋在这里,眺远斋则在这里…辽王殿下和靖海侯世子住在圆郎斋,不过一个住在东边,一个住在西边,中间还隔着个亭子,图上看着挺近,实际上要走小半个时辰…眺远斋在这里,杂耍的就在这旁边,郡主一定要去,奴婢就向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去领这个旨,让刘冬月陪着您一道去,早早地就给您在眺远斋安置个好点的位置…大戏台在这里,德和殿旁边,靠近东宫门…”

姜宪没有作声。

礼部总是这么无聊。

她虽然前世没有去参加曹太后的寿辰,但哪些人安置在哪里,和她猜得一模一样。

赵翌和那些大臣应该会歇在东宫门那边,既可以随意进出,又可以听戏。

辽王赵翊那里和靖海侯被曹太后猜忌,住在了远离大报恩延寿寺的圆朗院,估计会被人看守起来。

这样也好,万寿山有什么变故的时候两人因为不清楚局势,会明哲保身地装听不见。

至于曹太后,住进了德辉殿,那宗亲外戚的女眷们就会被安排在紫霄殿和芳辉殿,来给她拜寿的外命妇则会被安排在玉华殿和云锦殿。

只是这样一来,不知道会不会惊动那些外命妇。

姜宪转念又想,惊动了也不打紧。

能来参加曹太后寿辰的,哪一个不是超品、一品大员的夫人,就算是这些夫人想嚼舌,那些大员们也不敢议论,反而是件好事。

现在她得操心自己到时候住在哪里好?

说是当天即返,可照她看来,宫变最好的时候就是半夜了,伯父他们多半是在半夜动手,她要去,就是防着赵翌铤而走险,不顾名声当场就要除了曹太后,她怎么可能不在那里过夜呢?

姜宪送走了刘小满,想着心事,几乎一夜没有睡。

第二天也起得晚了。

太皇太后生怕她哪里不舒服,非要请了田医正来看看不可。

姜宪顺势道:“我就是想去万寿山看看杂耍…”

太皇太后满口答应:“这是什么事?还值得你睡不着觉…”但话一出口,太皇太后就反悔了,立刻改言道,“那天人那么多,都挤在一起,有什么好看的。你要是实在想看,等太后的寿辰完了,把那些杂耍班子留下来再多耍两天不就行了。”

姜宪只好哄着老人家:“那有什么意思啊!看戏耍不就图个热闹吗?叫进宫里来,除了您和太皇太妃,我、掌珠,还有谁看?就是击个掌也是稀稀疏疏的,只怕那些杂耍的还以为自己耍得不好呢!”

太皇太后不答应。

姜宪就一直磨着她。

平时宠姜宪就像心肝似的太皇太后这次却是无论如何也不答应。

还好镇国公夫人房氏给她解了围。

有小宫女进来通禀,说房氏上了折子,想明天进宫来看看姜宪。

第55章 见到

不管是国礼还是家礼,太皇太后都不好拒绝镇国公夫人房氏的来访。

她留下了房氏的折子,让姜宪早些回去歇了,并道:“你不要再说了,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和答应你去万寿山给曹氏拜寿的。”

态度十分坚决,毫无转圜的余地。

姜宪无奈,只得另想办法,回了东三所。

百结和情客正为她午歇整理着床铺。

宝蓝色丹凤朝阳的被褥,藤黄色年年有余的枕头。

枕头下却露出一截银红色的流苏。

非常的醒目。

姜宪的目光就落在了那流苏上。

那是李谦送给她的那个银红色绣油绿色菩提叶的荷包。

里面装着一对鸽子蛋大小的银制绣珠花铃铛。

送给她的时候,铃铛塞了棉花,听不到响动,等她把棉花掏了出来,就响起清脆的铃铛声,非常的悦耳。

东西虽小,却精致可爱。

她不知道李谦为什么送自己两个铃铛。

就前世她不知道李谦为什么会送她一把稻穗,几株银丹草一样。

姜宪走了过去,坐在了床边,从枕头下抽出荷包,拎着用细细银链子串在一起的铃铛。

铃铛就叮叮叮地响了起来,仿佛如一首欢快的歌。

姜宪气闷。

这能干什么?

就是挂在猫的脖子上那猫只怕也被吵的不得安宁。

她拨弄着那铃铛。

屋里就响起一串叮当声。

情客笑着上前帮姜宪更衣。

百结帮她卸着身上的佩饰。

只是等她把姜宪头上的珠钗、耳朵上的玉塞、腰间的噤步都卸下来后,要去褪姜宪手腕上戴的那枚赤金填青玉石折枝花纹手镯时,姜宪却抬了抬手,避开了百结,道:“这镯子我很喜欢。就不用褪了。”

百结低声应“是”,心里却暗暗奇怪。

郡主向来不怎么喜欢佩戴饰物,特别是指环、手镯之类的,总说套着不舒服,更何况是睡觉的时候,通身的饰物那么都卸个干净的。可自那天从御花园里见了那个李谦回来之后,郡主突然从箱底找了个手镯戴在了腕上不说。还日日夜夜戴在手腕上不愿意褪下来…也不知道那镯子有什么好的?

她和情客帮姜宪盖好被子。放下帷帐,退了下去。

李谦干嘛要送她一对铃铛?

姜宪百思不得其解。

手指在被子里细细地摩挲着赤金填青玉石折枝花纹手镯上的花纹。

这是个空心镯子。

是她小的时候太皇太后赏给她的。

里面可以放三十颗仁丹。

还可以放张小纸条。

李谦的投名状就被她放在了这里面。

姜宪觉得,这东西太重要了。慈宁宫毕竟是她外祖母的地方,她在这里还没有像前世那样有着绝对权威,万一被人发现了,不仅李家要遭殃。姜家也脱不了干系,放在哪里她都不放心。还是日夜随身带着的好。

至于那个宝蓝色刻丝绣着白莲花的方型荷包…绣工用料都不错,既然送给了她,是她的东西了,可以废物再利用。哪天要赏人东西了,还可以随手包点东西。

她把它压在了箱底。

不过,大伯母到底进宫来干什么?

姜宪在心里琢磨着。摸着手上的镯子,慢慢地睡着了。

翌日。房氏按品大妆来觐见太皇太后。

姜宪前世是不管这些的,总是等到房氏见过了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寒暄完了,孟芳苓或是刘小满来叫她的时候,她才会在东暖阁见房氏。但自从有了上一世的记忆,她对姜家的人就亲近了许多,知道要给姜家的人脸面,算着房氏进宫的时间提前等在了慈宁宫的宫门前。

房氏见到她大吃一惊,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激动,拉着她的手一起去了东暖阁,只对太皇太后说马上要十月初一,按习惯要祭祖了,特来请姜宪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