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大法好,社/会/主/义/大法好!

回想着阅兵时见到的威武雄壮,正气凛然的兵哥哥们,唱着唱着王韫的快要跳出喉咙口的心慢慢回落,就这么王韫附身屈指敲了敲棺材。

“咚咚”两声回响在田野中。

棺材里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断断续续地啜泣声忽远忽近。

王韫唱着红/歌健步如飞,一边往前走一边扯着嗓子喊,“有人吗?”

她的声音回荡在旷野里,惊起一树枝的飞鸦。

王韫喊了两声,兴许是她现在的位置离关着女人的棺材近了,女人听到了王韫的喊声,幽咽的哭声突然停住了。接着便是一阵疯狂的拍打声和她喜极而泣的回应,“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王韫大喜,终于不用再继续敲棺材了!

“你等等!我马上来!”

知道王韫的存在后,锤击棺材的声音越来越激烈,夹杂着女人含糊不清的哭喊。

王韫大声安慰着女人,加快了步子循着声音来源跑去,她跑得急了,一时未注意到脚下,被什么东西狠狠地绊了一下。王韫一个踉跄了,向前跌去,摔倒之际,王韫下意识护住手里的烛台,高高举过头顶,免得摔下来的时候点燃草丛。

疼疼疼!

预想之中的疼痛袭来,王韫整个身子直接就砸在了泥土地上,刹那间,觉得不止是膝盖摔破了皮,她的胸都要被撞飞了,胸往地上一磕差点没把她撞吐血。

王韫倒吸一口冷气,从地上慌忙爬起来,无暇顾及自己的伤,王韫低头拿起绊到她的罪魁祸首。

是一个不知名的果子,很新鲜,像是刚刚才被人遗落下的。

此处偏僻,大晚上基本无人路过。

之前闻到烟味又钻入了王韫的鼻子里,王韫端起烛台,小心翼翼地照着眼前的路。

往前又走了两步,便瞧见了草丛中被打翻的一束香和果盘,草丛被人踩出了一大块痕迹,野草蔫蔫地垂着头,俯着腰贴着地。贡香被人踩断成了两三截已经熄灭了,圆圆的果子和着碎瓷片散落了一地。

要是摔倒这些碎瓷片上……

王韫想象了一下画面,画面太美她不敢想。

再往前看,一地狼藉前摆着一口笨重的棺材,其他棺木虽然历经风吹雨打但也能出来木质都不错,而眼前的棺材画风突兀,粗制滥造。

王韫扑倒面前的棺材上,敲了敲,“有人吗?!”

再无人回答她她就要打人了。

王韫话音刚落,棺木中便传来了女人清晰的哭声。

“有人有人!!”女人悲鸣了一声,砸着棺材板,哭喊道,“救救我!救救我!!”

终于找到了!

王韫靠着棺材滑下,瘫坐在地上,如释重负地长舒了口气。

“你不要怕,我已经叫人去喊人了,我现在不能撬开棺材,棺材板已经被钉上了。”王韫疲惫道。

有个活人在使她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她虽然放松了,但王韫怕女人紧张,想着舒缓舒缓她的情绪,转移女人的注意,王韫安慰似地问道,“你是何人?怎么好好地被关到了棺材里?”

女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本是刘山村人氏……不想被一对歹毒的兄弟瞧上……我……打夫君去了就一直寡居着……”

女人一句话说得七零八落,颠三倒四,但不妨碍王韫敏锐地捕捉到了四个字,“兄弟”、“寡居”。

“我们要缉拿的是一对兄弟,本是乡里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不知怎么得瞧上了个寡妇。”“寡妇年纪轻轻的长得也些姿色,性子也是个烈性的,他们兄弟俩一时暴怒竟把人踹死了。”

棺材里的是捕快口中的寡妇?她没死?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刷微博看到了描写徐阶的一段话“公生而白皙,秀眉目,美须髯,端坐竟日,无跛倚,湛然冰玉。及接之而蔼然春/温,色笑袭人,有所谈论,霏霏皆芬屑。”我的妈好像先生啊!

第58章 无责任番外 二十年

暮春时节, 江南草长, 春风骀荡。

崔季宁醒来时天光正好, 暖暖的春光斜斜地宣泄了一地, 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

她缓缓翻身下床, 拿起床侧挂着的蓝白相间的衣裳。

掐指一算, 她已经在大学书院呆了有两个年头了。

崔季宁出生京中不值一提的小吏家中, 家里有数个兄弟姐妹, 与其他姐妹不同的是,她打小就爱念书习字,姐妹们聚在门外踢毽子时, 她便一人端坐屋子里念着些枯燥的圣贤书,梦想着有一日能去大学书院念书。

大学书院是大晋最负盛名的书院,由当年的大儒荀桢致仕一手创办。

大学书院二十年来弦歌不绝, 群英荟萃, 聚集了不知多少大晋的才子,寒门到士族子弟往来其中游学, 不论家世,但论贤能才学。

三年前, 在荀夫人和当今内阁大学士罗安泰的努力下, 大学书院终于正式开始招收女子。

崔季宁听闻此消息后欣喜若狂,不顾家人反对,关门苦读一心备考大学书院。

崔季宁平生尊敬的人不多,其中荀夫人算作一个。

她的母亲对此嗤之以鼻,提起荀夫人时往往提起她的族姐——南阳王妃。

她常常以南阳王妃作榜样教育崔季宁, 教导她女子要三从四德,嫁给一个和南阳王一样的好夫君,生儿育女,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

“荀夫人虽有些才学,但年纪轻轻便守了活寡,实非女儿家的好归宿,日后你便收收心吧。”

崔季宁不答,南阳王妃和荀夫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她的姐妹们梦想着当下一个南阳王妃,而她则更想做荀夫人。

书山学海,山高水长,此番一去便回不得头了。

想到要和其他姐妹一样困于宅子里,提防着姨娘和丫鬟,争着生个儿子,崔季宁就一阵害怕。

最终她不顾父母阻拦,留下“人各有志”的字信,一意来到了大学书院学习已有两年。

崔季宁伸手理了理裙上的岫玉牌,想到两年前幼稚的自己,她不住轻笑。

抱着今日要上的书踱步出了室内。

书院内人来人往,穿着蓝白相间衣衫的学子沐浴在清晨的日光下,忙忙碌碌。

明日便是大学书院办学的第二十个年头,听闻,今日荀大人以前的学生都会来。

荀大人去世已有十多年,传言荀大人去世时,有个道士高唱着不知名的歌,驾着只白鹤闯入葬礼,带走了荀大人的棺木。

此事颇有些传奇,在京中传得甚广,有好事者甚至叹道,荀大人是假死被神仙带去修道了。

崔季宁向来是不信这些的,人死如灯灭何来去修仙问道。

比起修仙问道的鬼神之事,她更好奇荀大人本人,可惜她当时年纪尚小,无缘得见大儒的风采,但一想他的学生弟子,也能窥得一二荀桢的风姿。

如今得荀大人真传的弟子有六人,荀夫人也是其中一个。

荀夫人和荀大人的故事,在京中即便是垂髫稚子也知晓一些。

十八岁的荀夫人嫁给六十的荀大人,在相处了短短几年,荀大人便溘然长逝,独留荀夫人一人。当时京中不少人等着看荀夫人再嫁,但二十多年来,荀夫人一直独身一人,主持着大学书院,未曾有再嫁的念头。

如今荀夫人快四十了,温柔可亲,京中有缘得见荀大人的老人都叹息,荀夫人活得和当初的荀大人有些相似,似乎是活出了荀大人的样子。

王家有二女,一人荀夫人,一人南阳王妃。

好事者常间其二者优劣,引东晋尼姑的话来评判二人,“荀夫人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南阳王妃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中佼佼者。”

崔季宁想着想着,往前走了两步,一阵喧嚣吵闹声传来。

崔季宁轻皱眉,好好地什么人在书院里喧哗?

她心里有些不满。

抬眼一瞧,瞧见的竟然不是什么其他人,而是书院的学子们,他们一群人包围着些什么人,端得是水泄不通,时不时有学子抱着书,呼朋唤友,急急忙忙赶来。

崔季宁随手拽了一个往前跑的年轻学子问道,“抱歉,打扰你了。不知可否告知我前面是?”

年轻学子被她冷不妨拽得有些恼怒,但瞧见是个姑娘,高扬起的眉头一落,收敛了面子上的怒意,耐心答道,“前面是罗大人和卢大人!”

“罗大人和卢大人?他们这么早便来了?”

年轻学子见崔季宁生得标致,心下的不耐烦早已消散得一干二净,反倒主动问道,“谁知晓呢?同学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前面瞧上一瞧?”

年轻学子指的正是当今的两位内阁大学士罗安泰和卢恺之,他们都是荀大人的学生,三十多岁就入了阁。学生时是同窗做了官是同袍,两人继承了荀大人的遗志,如今正联手在大晋上下主持变革。

荀大人的学生,罗安泰和卢恺之官居一品,罗安泰大权在握。如今朝中划分两派,一派是世家大族,主张保守,一派是寒门弟子和新贵,主张变革。

崔季宁正好也对罗安泰和卢恺之感兴趣,当下便点了点头,和年轻学子一道儿往人群中跑去。

她个高,隔着乌泱泱的人头踮起脚也能瞧见一二。

人群中央的两个中年人,俱都美姿仪,被一干激动的学子包围着。他们行步翩翩,言行温和,竟看不到一丝内阁官员的威严。

年轻学子看着两人忽又叹息道,“也不知齐大人今日来不来此。”

崔季宁古怪地看着年轻学子,问道,“你敬佩齐大人?”

年轻学子面带兴奋之色,“齐大人此人自然是值得我等敬佩的。”

崔季宁闭口不言了。

如今朝堂之上,变革派的首领是罗安泰和卢恺之,而保守派的首领却是两人昔日的同窗,出生高门的齐靖善。两派彼此倾轧,斗争激烈。

崔季宁出生寒门又是女子,站着的自然是罗安泰和卢恺之,而眼前的学子看起来似乎是出生士族,站在齐大人阵营无可厚非。

大学书院学风自由,学子也比其他书院奔放些,寒门和士族因着意见不合动辄大打出手已经是常见之事了,崔季宁也曾经掺和其中,砸了两本书,但此时此地显然不是争论的好时候,只好闭口不提。

学子未察觉到崔季宁的情绪,自顾自道,“只可惜张大人是不能来了,自张大人贬官至今想来已有两三年了罢。”

年轻学子提到的张大人,崔季宁知晓一些,正是前些年内阁阁老张恒玉的孙子张廷溪,如今贬官在外。

他性子傲直,难以接受昔日同窗好友,如今针锋相对的事实,两年前在朝中得罪了人,罗安泰等人回护不得,被贬去了岭南。

荀大人的弟子,有的人官居高位,有的人仕途失意,有的人子承父业经商,有的人辞官隐居。

当年的同窗,如今各安天涯,知交零落。

崔季宁每每想到,不禁唏嘘。

年轻学子断断续续地念着,突然,人群发出了一群骚动,年轻学子住了口,面带困惑,“发生何事了?”

崔季宁茫然地摇头,“我不知。”

其中不知谁吆喝了一声,高声道,“齐大人和荀夫人来了!”

人群自发让出一条可供人通行的空地来,打中央果然走来两人,其中一位美髯玉面的中年文士,穿曳地袍。一位美妇人,眉眼平和,温柔可亲。崔季宁定睛看去,颇好奇他们之间的相处。

罗大人和卢大人只是静静地看着来人。

“不愧是入了阁的。”崔季宁叹道。

美妇人和中年文士不疾不徐地走到两人面前。

中年文士半晌才勾唇拱手笑道,“罗大人,卢大人。”他玉树临风,姿态杰伟,笑起来是不输俊美的少年。

罗安泰和卢恺之也都报以一抹笑容,“嘉仪,师娘。”

美妇人忽地也眯起眼笑了,“好久不见了,我刚从有荣那儿来,才碰到嘉仪提起你们,不想你们竟然早来了一步。”

人群看着对视谈笑的四人,莫名其妙地你看我我看你,噤若寒蝉。

崔季宁轻声问出了一个萦绕在众学子心头的问题,“他们……不是政敌吗?”

年轻学子思索了一刻,突然抬首拊掌哈哈大笑道,“想来今日都是荀大人门下弟子。”

崔季宁凝眸看去,不知从何处吹来一阵香风,长空下飞花漫天。

四人言笑共游书院,自然温和。

崔季宁想着想着也眯起眼轻轻地笑了起来。

是啊都是荀大人门下弟子,只是如今已无缘得见荀大人的风姿了,不知到底是何等人物呢。

作者有话要说:无责任番外,先生死后的二十年,和正文无关,正文HE

其实我很想写阿韫爬床的番外哈哈哈

本来想写得虐一点的,最终还是写得挺暖的,在别人看来阿韫和学生们挺苦的,实际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第59章 怀抱

女人滴水未沾, 滴米未进, 不知在棺材里关了多久, 王韫怕她哭得太厉害, 把本来就虚弱的身子哭垮了, 便打断了她的话, 安抚道, “我知道了, 这些话留待你出来后再说不迟,你先省点力气,休息一会儿吧。”

女人抽噎着“嗯”了一声, 她的嗓子已经哭哑了,像摩擦的砂纸像破锣。

王韫靠在棺材上,仰头看着天上的圆月。

刚才跑得太快, 她的身体状态尚未来得及调整回来, 此刻她胸膛起伏着,呼吸由急促慢慢转为平静, 胸腔中一直涌动着的恐惧化为一股淋漓快意。

总之就是太爽了!这种惊险刺激的感觉比看完恐怖片还爽!

王韫看着自己的双手,五指收缩虚握了下, 发现自己整个人都竟然软软得使不上力气。

女人平静了一会儿, 重重地咳嗽了一声,又忍不住轻轻问王韫,“娘子,人什么时候到?”

“马上就来了。”王韫放柔了嗓音。

人命关天的事,荀桢不可能会拖拖拉拉, 毕竟叫人和他一起来要花上一些时间,想必要再等上一等。

王韫其实也很紧张,但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耐心等待。

春天的晚上很冷,冷得王韫有点打颤,她揉了揉起了曾鸡皮疙瘩的手臂,突然想到了一个冷笑话。

“我给你讲个故事怎么样?”

不等女人回应,王韫自顾自道,“从前有颗软糖,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它突然哀叹了一声,哎呀我脚软了。”说完王韫呵呵地笑了两声。

女人:……

王韫也没指望女人能听懂,她就这么和女人又静静地等了一会儿,瞪着双眼睛瞧着前方漆黑的路。

不知过了多久,昏暗的夜色中忽然闪现了一星火光,在漆黑的夜中格外引人瞩目。

王韫顿时激动翻身敲了敲棺材,提醒女人道,“似乎是有人来了,我去瞧瞧。”

渐渐零星的火光地越来越近,连成了一线,伴随着人纷乱的脚步声和急促的断断续续地交谈,顺着道路铺展而来。

在冰冷漆黑的夜中,四周又都是棺材和一个虚弱的女人,此时乍一见温暖明亮的火光,王韫都快哭了。

玛德终于来了!

她费力地撑着膝盖直起身来,伸出双手来回挥动,同时高声大呼道,“在这里!在这里!”

火把顿时都对准了王韫的方向,把田野照得亮堂堂的恍若白昼。

王韫心中一直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虽说之前她这么信誓旦旦地安抚着女人,但说到底她心里还是没什么底的,如今见有人来,王韫紧绷着的身子放松下来,双腿一软,差点瘫倒。

所幸有一双温暖的大手扶住了她,熟悉的声音在她耳畔低声询问道,“小友可还安好?”

王韫没回头看来人,普天之下,会用“小友”来称呼她的只有一个人。王韫特想不要脸地往身后的人怀里弱不禁风地一倒,她这么想着,竟然真的胆大包天的任凭自己的身子往后仰去。

倒在荀桢温暖的怀里,王韫幸福地吐出一口浊气,她发誓这真的是她干的最大胆的事了。

她能感受到在她往下倒的瞬间荀桢的身子一僵,而后又好似什么也未发生一样稳稳地接住了她。

王韫摸准了荀桢不会松手任凭她往下栽的心思,颇有点肆无忌惮。

当然肆无忌惮了,她害怕了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看到了荀桢,简直就像看到了她爸一样安心,耍会儿赖皮也无妨吧。

王韫抬起头看着荀桢。

荀桢垂首望着她,漆黑的瞳仁中含着淡淡的关心和无奈。

糟糕!

被看得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