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小姐命格一事,就算只有一分可信,她也绝不会冒这个险。

......

容妃神色自若的回了昭阳宫,像往常一样用了午膳,看起来没有半点异样。只是吃的稍微少了一些。

贴身伺候的宫女们没察觉出什么。

绿萝却最是细心敏锐,在伺候容妃午睡的时候,小心翼翼的问了句:“今日发生什么事了么?娘娘的心情似乎不太好。”

何止是心情不太好!简直是憋闷之极。

皇后刚才的态度十分明显,摆明了是不赞成永宁侯府这门亲事。她甚至连张口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她早已习惯了戴着面具,将真实的情绪隐藏其下。这昭阳宫里,可有不少人是别的妃嫔安插的眼线。越是恼火,越是要不动声色。

容妃扯了扯唇角:“没什么,你多心了。”

绿萝暗暗后悔自己多事,立刻噤声不语。

绿萝轻手轻脚的放下纱帐,便退下了。容妃闭上眼睛,默默思索。

皇后早就知道了她中意陆大小姐的事,之前并未流露出不赞成。今日却忽然这般态度,实在令人费解。难道,是安嫔和丽贵人她们在皇后面前进了谗言,故意要坏了这门亲事?

她们若以为这样就能阻挠她,未免太可笑了。

......

齐王府里。

齐王站在廊檐下逗鸟,心情颇为悠闲自在。

郑喜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时不时的看齐王一眼。见齐王没半点反应,终于忍不住了:“殿下,今天可是妙云大师进宫讲佛经的日子。”

前几天,齐王私下跑到慈云庵,找到妙云大师“闲谈”数句便离开了。郑喜当时守在门外,虽然没听清齐王和妙云大师说的话。可凭着对主子的了解,他已经隐隐猜到了齐王要做什么。

今天妙云大师进宫,肯定会见到皇后和容妃......一想到这些,郑喜只觉得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是又怎么了?”齐王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句。

郑喜:“......”

如果真的半点都不紧张,为什么一直在这儿逗鸟?这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可瞒不过他。

郑喜当然不敢揭穿这一层,顺着齐王的话音说道:“是是是,都是奴才多嘴。”顿了顿,忍不住又问道:“殿下,你不打算进宫看看吗?”

第一百二十六章 斗法

齐王扯了扯唇角:“不用了。”

实在没这个必要。

以皇后的性子,就算对妙云大师的话不全信,也绝不会姑且任之。必然会想尽方法阻挠。母妃虽有心计,又怎么斗得过精明的皇后?

接下来,暂且静观其变。

反正,母妃和皇后身边都有他的眼线。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他的耳目。

郑喜好奇的问道:“殿下,你到底是怎么说服妙云大师帮忙的?”妙云大师是方外之人,淡薄名利,齐王到底是怎么打动妙云大师的?

齐王似笑非笑的瞄了郑喜一眼。

郑喜立刻讪讪的说道:“奴才多嘴,不该乱问。殿下只当奴才什么也没说过好了。”

......

之后,一连数日宫中都风平浪静。容妃一如往常,每天去仁明殿给皇后请安。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

可宫中的嫔妃一个比一个敏锐精明,很快就察觉出了异样。

容妃根基浅薄,为了能在宫中立足,要牢牢抱紧皇后这棵大树。因此,平日常殷勤小意的陪皇后说话解闷。可这些日子,皇后却从未留过容妃说话,就连态度也略显冷淡疏远。

皇后和容妃为什么事生出了嫌隙?

嫔妃们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各自思忖起了原因。

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安嫔和丽贵人了。两人本就和容妃不对付,眼下皇后又是这般态度,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把握。于是,每天见面请安的时候,仁明殿里总是分外热闹。

没了皇后撑腰,容妃口舌再厉害。也不是安嫔等人的对手。每天都要被明里暗里的挤兑一通。换了谁,心情大概都好不到哪儿去。

容妃却硬是若无其事的撑了过来。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谨慎行事低调做人。这样的闲气不知受过多少。承受力绝非常人能及。

皇后看在眼里,更多了几分戒心。

......

这一天。皇上终于翻了容妃的牌子。

皇上年纪老迈,踏足后宫的次数越来越少。一个月不过几回,宫中嫔妃又多,几个月见不到皇上也是常有的事。丽贵人近来颇受宠爱,也不过是一月侍寝一两回。容妃风头不及丽贵人,这两个月里,还是第一次侍寝。

这么难得的好机会,容妃当然不能放过。

容妃特地精心装扮了一番。她本就生的美丽动人。又保养得极好,虽然年过三十,看着却如双十佳人。这一番精心妆点,愈发显得妩媚可人。

“臣妾见过皇上。”容妃笑盈盈的行礼。

皇上笑着扶起容妃:“爱妃不必多礼。”

皇上年轻时相貌堂堂英武不凡,如今却已年过五旬。皮肤松弛黯淡,脸上满是皱纹,笑起来颇有点触目惊心。

容妃抿唇轻笑,顺势依偎进了皇上的怀里:“皇上这么久没来昭阳宫,还以为皇上已经忘了臣妾了。”

语气中带了一丝幽怨,目光中更是柔情依依。

但凡是男人。都抵挡不了美人这样的娇嗔。皇上也不例外,顺手揽住容妃的纤腰,调笑道:“朕忘了谁也忘不了你。”

容妃一脸娇羞欢喜。心里却冷冷一笑。这样的话,骗骗刚进宫的美人还差不多。皇上会专情的把谁放在心上,这才是真正的笑话!

宫中这么多的嫔妃,都巴望着皇上的宠爱。对皇上来说,各色美人予取予求,又怎么会珍惜?想在宫中长宠不衰,实在太难了。

不过,容妃却奇迹的做到了这一点。除了母凭子贵外,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手段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容妃伺候皇上用了晚膳。借着伺候沐浴更衣,再尽心侍寝。使尽浑身解数。将皇上哄的龙心大悦。趁着皇上心情好的时候,提起了齐王的亲事。

“......皇上。太孙已经定了亲事。齐王可比太孙还大上几个月呢,手心手背都是肉,皇上也该为齐王好好的挑一门亲事才是。”

皇上闻言笑道:“这个不用你说,朕自然会多上心。”

齐王是幼子,一向最得皇上欢心。亲事问题,皇上又怎么会不关心?

皇上这样的态度,令容妃十分欢喜:“臣妾多谢皇上。”

“其实,朕三个月前就有意要为齐王指婚了。”皇上笑着说道:“当时你刚去了慈云庵,朕便想着等你回来再说。后来,齐王来给朕请安的时候,朕还特意问了他一回......”

容妃脸上的笑意陡然顿了一顿,试探着问道:“齐王是怎么回禀皇上的?”

“他和朕说了,想迟些再定亲成亲。”皇上想到齐王当时的反应,不由得失笑:“他自幼娇生惯养,习惯了在京城住着。若是早早成亲有了子嗣,就得前往藩地。他舍不得离开京城,更舍不得离开朕和你这个母妃,因此特地求朕晚些再指婚。朕当时心一软,便答应他了。不然,朕怎么可能越过他先给太孙指婚?”

......容妃哑然。

皇上越过齐王,先给太孙指婚。她心里一直因为此事郁闷不快,总觉得是皇上偏心太孙忽略了齐王。却没想到,中间还有这一层原因。

是啊,齐王一旦成亲有了子嗣,就要离开京城了。从这一点来说,迟些成亲,未尝不是好事......

等等,这该不会是齐王的缓兵之计吧!

容妃心念电转,口中说道:“齐王这番孝心,臣妾听了也十分欢喜。可是,齐王过了年就十六了,再不定下亲事,只怕会被人笑话。他若是想迟些成亲也无妨,总得先定了亲事再说。”

皇上觉得这番话颇有道理,闻言点头道:“你说的不无道理。”

容妃精神一振,再接再厉:“不知皇上心中可有合意的人选?”

皇上若是再听不出容妃的话意就枉为天子了,随口笑道:“莫非你心里已经有中意的了?”

容妃正要应是,忽然觉得不妥,立刻改口笑道:“臣妾整日在宫里待着,又不曾见过谁家的姑娘,哪里有中意的。一切但凭皇上做主。”

若是直接说出陆大小姐的名讳,皇上不起疑心才是怪事。徐徐图之才是正理。

皇上想了想说道:“这事还是按着惯例来。请皇后先从京城贵女中挑些合龄的,再由朕从中挑一个出众的。总之不会委屈了齐王。”

几位皇子的亲事,都是这么定下的。

皇后处事也算公正,给皇子们挑选正妻时,家世相貌人品都是上上之选。按着这样的条件,陆大小姐肯定会入选。到时候,她在皇上耳边吹吹风,这门亲事十有**便成了。

容妃心里一松,甜甜笑道:“臣妾先谢过皇上了。”

......

皇上隔日到仁明殿陪皇后用午膳,顺口提起了此事。

好一个容妃,昨晚侍寝也不知吹了多少枕边风。

皇后早有心理准备,闻言并不慌张,笑着应道:“皇上请放心,臣妾一定会仔细挑选合意的人选。不过,此事不可一蹴而就,如今又近年底,宫中事务繁琐,臣妾实在忙碌。只怕是要拖延到年后了。”

一招拖字诀,就将此事拖延了三四个月。至于这几个月里会发生什么事,可就不好说了。

皇上不疑有他,闻言笑道:“那就有劳皇后了。”

皇后含笑道:“这都是臣妾分内的事,皇上这么说,真是折煞臣妾了。”顿了顿又说道:“齐王天性跳脱淘气,还未定性。迟些定亲成亲,未尝不是件好事。容妃未免有些心急了。”

不动声色的给容妃上了眼药。

皇上却说道:“这也怪不得容妃心急。太孙比齐王晚了一辈,却抢先一步定了亲事。在外人看来,只怕都是以为朕对齐王的亲事不上心。容妃急着为齐王定亲,也是身为母亲的一片心意。”

皇后笑容微微一顿,旋即若无其事的应道:“皇上说的是。”

宫中这么多的嫔妃,得宠一时的并不少见。就像丽贵人,这几个月来侍寝最多,风头最劲。可比起容妃来,却又差的远了。容妃不显山不露水,却长宠不衰。齐王又最得皇上欢心。这些,都令皇后忌惮不已。

幸好,齐王肆意任性荒唐。不然,绝对会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

皇后的话,很快便传到了容妃的耳中。

容妃心知肚明皇后是故意拖延,却也无可奈何。为皇子选妻,本来就是皇后的义务和权利。她这个生母只有建议的权利,却没有真正的决定权。

这几个月里,她可得打起精神应付。绝不能出半点岔子......

为齐王选妃的事,很快便在宫中内外传开了。

周琰总算有机会报仇了,挤眉弄眼的笑道:“十四叔,听说皇祖母正在为你挑选合意的人选,是不是很高兴?”

齐王挑眉笑道:“再高兴也比不过你。一个正妃两个侧妃,谁不羡慕你的艳福?”

周琰:“......”

一张口就戳他的痛处,太过分了!

周琰一脸哀怨的看着齐王,没什么底气的威胁:“我去见皇祖母,就说你和陆大小姐两情相悦。请皇祖母成全。”

第一百二十七章 做戏

每次提起陆大小姐,齐王的面色都不太好看。

这一回,齐王却显得格外淡定,甚至笑着怂恿道:“这主意不错,你今日散学了就去仁明殿。”

周琰:“......”

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十四叔这态度也太诡异了!

齐王这么说,倒也不全是玩笑。皇后本就多疑多心,已经将选齐王妃的事拖延到了年后。若是周琰再张口推波助澜,“效果”一定更好!

齐王随意的扯开话题:“对了,英勇伯的六旬寿辰就要到了。你打算亲自登门道贺吗?”

英勇伯罗启功,正是罗钰的亲祖父。罗家和太子府的关系素来密切,罗老爷子的六旬寿辰,太子府肯定会登门道贺。

周琰显然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想也不想的说道:“当然要去。罗钰和我情同兄弟,罗老爷子又是长辈,我这个小辈理当亲自登门。”

这话说的真是冠冕堂皇,看不出半点私心。

齐王对周琰的那点小心思却了如指掌,笑着揶揄道:“不止如此吧!罗老爷子还是慕大小姐的亲外祖父,罗老爷子六旬寿辰,慕大小姐肯定要去罗家。到时候来个‘偶遇’,五嫂也不好怪你了。”

......周琰被说中了心思,有些心虚的红了脸。也不反驳,算是默认了。

太子妃曾严令过不准再去慕家。他有心想见慕元春,只能费尽心思想点别的法子。

半个月后的罗家寿宴,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哪怕不能私下说话,远远的看上一眼稍解相思也是好的。

齐王很讲义气的拍了拍周琰的肩膀:“放心,到时候我陪着你一起去罗家。到时候五嫂生气发火,你就说是我硬拖着你去的就行了。”

周琰感动的不得了:“十四叔,你对我真是太好了!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只管张口,我绝不推辞。”

齐王毫不客气的点了点头。

周琰感动完之后,慢慢回过劲来:“等等,你要去罗家,不止是为了陪我吧!”

罗老爷子过寿,慕元春兄妹肯定要去。慕正善夫妻两人,肯定也会到场。这么一来,慕四小姐能不露面吗?

齐王理所当然的应道:“陪你当然是顺便了,主要是想见一见念春。这么多天没见她了,我心中很是挂念。”

周琰:“......”

明明只相差几个月,脸皮厚度为什么相差这么多?!

“对了,慕太傅告假已经有些日子了吧!”齐王忽的问道。

周琰嗯了一声。

自从那道赐婚的圣旨过后,慕太傅便告假回府养病去了。慕太傅一生清名,一向以门风自傲。现在嫡出的孙女却被赐婚为太孙侧妃,实在是颜面无光。也怪不得他要告病了。

想到这些,周琰心里一阵愧疚,叹道:“都是我的错。”

齐王不以为然的说道:“这怎么能怪你。圣旨赐婚的事,又不是你做的主。慕太傅乍然接受不了,时日久了自然就好了。”

话是这么说,可周琰还是神色怏怏。两人随意的闲谈几句,便各自散了。

......

齐王没有出宫,反而去了仁明殿。

“启禀皇后娘娘,齐王殿下求见。”邱女官恭敬的来禀报。

皇后微微一怔,旋即若无其事的笑道:“快些让齐王进来。”心里不由得暗暗思忖起齐王的来意。

选齐王妃的风声这么大,齐王不可能不知道。他今天特地来求见,也会是为了此事而来吗?

齐王一向懒散任性,礼数方面马马虎虎。就是见了皇后,也没表现出多少恭敬:“儿臣见过母后。”

皇后半点都不恼,和颜悦色的笑问:“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

平心而论,皇后还是比较喜欢齐王的。年幼荒唐,不求上进,无兵无权。比起已经就藩多年的赵王吴王晋王,让人放心多了。

齐王笑着答道:“儿臣又不像太孙那么勤奋苦读,整日闲空多的是。所以就来给母后请安了。”

......典型齐王式回答。

皇后也有些哭笑不得,却没有数落不学无术的齐王,反而温和的笑道:“你这么惦记着本宫,着实令本宫欣慰。今日正好留下一起用午膳吧!”

齐王欣然应了。

皇后故作不经意的说道:“本宫这就命人去昭阳宫,把容妃也喊来一起吧!你们母子两个也有些日子没见了吧!”

看似随意的话语中,却含着试探之意。

齐王的反应却着实出人意料,想也不想的张口拒绝:“还是不用了,免得儿臣又惹母妃生气。”

皇后眸光一闪,顺着齐王的话音说道:“容妃可是出了名的好脾气,竟会生你的气。肯定是你又惹祸了吧!”

齐王一脸郁闷:“这倒没有。只是每次见面,母妃都会在我耳边念叨成亲的事。听的人头都大了。儿臣已经和她说过几回了,儿臣不想这么早成亲,她就是不听。”

皇后心里闪过一丝讶然,不动声色的笑道:“容妃也是一片慈母心,希望你早日成亲生子。说起来,你年龄也确实不算小了,太孙比你还小几个月,已经定了亲事。现在也该为你操心亲事了。你父皇前几日特地吩咐过,本宫也正打算着手此事。”

顿了顿,又试探着问道:“今**来的正好,本宫正想问你,你心里有没有合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