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轻举妄动!”鞑靼将军沉声说道:“齐王忽然领兵出现在城外,必然有所图谋。说不定设下了什么陷阱,我们若是派兵出击。就会正中他们的奸计!先别急,耐心的等上一等。总之,我们在城内,他们在城外。就算相持一夜,吃亏的也不是我们。”

那亲兵立刻奉承道:“将军言之有理。”

。…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

夜色渐深,火把在风中猎猎作响,很快就熄了小半。

期间,齐王那边又擂了两次战鼓,每次都只有小股士兵试探的攻击,一波箭雨之后。就立刻退了回去。

鞑靼将军渐渐察觉出不对劲了,不由得拧紧了眉头。齐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带了这么多兵在城外,摆出攻城的架势,却又没真的攻城…

就在此刻,城内忽然传来异样的声响和动静。阵阵浓烟和火光自城中冒出。

一个鞑靼侍卫慌张的跑了过来:“将军。不好了!城里有许多民房都失火了。火势扑之不及,离粮仓已经很近了…”

什么?

鞑靼将军既惊又怒:“这是怎么回事?”

城中怎么会忽然多处起火?肯定是有人潜入城中,蓄意放火…这一切分明都是齐王的诡计!

怪不得齐王领兵在城外,却不主动攻城。分明是故意拖延时间牵制他们的注意力,然后暗中命人攀入城中。因为粮草位置隐蔽,这些人一时找不到粮仓,索性就四处放火。没曾想误打误撞烧到了粮仓附近!

粮仓里放着鞑靼人百分之八十的粮草。一旦粮草有失,鞑靼人就会不战自败。

一瞬间。鞑靼将军的脑海中闪过种种念头,口中嚷道:“快些领人去救火,保护好粮仓。还有。一旦发现形迹可疑的人,立刻斩杀…”

还没等他说完,城外战鼓如雷,喊杀声震天。

齐王之前一直佯攻,现在正式命人攻城了。

鞑靼将军咬牙切齿,怒吼道:“关紧城门!一定要守住!”

。…

鞑靼兵力共有一万左右。留了一半守城,另外一半鞑靼兵则迅速的在城里散开。有的去灭火。有的专门寻找形迹可疑纵火的人。这一找之下,穿着夜行衣的边关精兵很快就无所遁形。一场混战就此展开。

混乱中。不知死了多少鞑靼兵,也不知死了多少边军。处处火光中,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哀嚎。

平沙城的粮仓就设在民房附近,为了避人耳目,并没有多少重兵把守。如今城中一起火,一列近千人的鞑靼兵骑马飞奔向粮仓。这么一来,倒是给一直没找到粮仓只能四处纵火的边军们指明了方向。

身手矫健的马青也领着一百左右的亲兵混进了城中,正巧在粮仓附近。见状心中一喜,立刻低声吩咐众人:“鞑靼兵急急的赶过来,粮仓必然就在附近。大家现在立刻散开,只要找到粮仓的具体位置,立刻就燃信号。”顿了顿,又肃声道:“记着我们的任务,必须要烧掉粮仓。就算因此送命也值得!要想尽一切法子完成任务!绝不准任何人退缩!”

众人齐声应了,迅疾的分成十人一组,分头散开,各自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今夜的平沙城,注定了会是一个血雨腥风的夜晚。

攻城的兵力约有八千,守城的士兵大概五千左右。从兵力来看,攻城的一方稍占上风。可守城只要关紧城门坚守城墙,攻城的一时半会儿也奈何不了对方。

鞑靼将军手持弯刀屹立在城墙上,目光中满是凶悍和愤怒。

齐王藏身在火把光芒远远照不到的地方,目光同样冷冽。

他们两个心中都很清楚,能决定战局胜败的不是这里,而是在平沙城里。那里有两千大秦精兵和五千鞑靼士兵。一方要找到粮仓,烧掉所有粮草,另一方则要护住粮仓,杀光所有的大秦士兵。

这一场战争的胜负,更关系到边军和鞑靼兵之间的战局。就算冷静如齐王,此时也远不如外表来的镇定。目光遥遥的看向城内。

只可惜隔的太远了。只能看到城中的火光和浓烟,却不清楚城中情形到底如何,令人一阵阵揪心。

齐王沉声吩咐:“命令所有人全力攻城!”

马青带走了一百亲兵,还有一百多亲兵留在了齐王身边,除此之外,齐王的身边也就只剩下忠心耿耿的郑喜了。

士兵们在战鼓的催促下,加快了攻城的速度。这往往也意味着伤亡更厉害。

不时从城墙上掉落的尸体,还有阵阵凄厉的惨叫,足以令人心惊胆寒连做半个月的噩梦!

齐王的俊脸隐藏在浓浓的夜色中。即使是靠的最近的郑喜,也无法窥破齐王此时的心情如何。

郑喜也不是第一次随着齐王上战场了,可看着眼前的血腥厮杀还是有些不适,下意识的将头扭到了一边。正好迎上了齐王的目光。

齐王的目光看似平静,却又蕴藏着令人心惊的冷凝。

郑喜想了想,小心翼翼的张口安慰:“殿下不用担心,有马青在,一定能找到粮仓烧掉所有粮草。殿下不用太过担心马青的安危,他身手这么好,以一敌十也没问题。肯定会平安无事的。”

齐王沉默不语,双手却悄然握紧。

他担心的何止是马青,还有那一百亲兵,和那些从边军里挑出来的士兵们…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今夜过后,不知还有多少能活下来。

这一计是他想出来的,是他发布的军令,是他亲自将这两千人送进了死地…战场就是这样的冷酷无情。逼得人不得不残忍!

。…

不知过了多久。

平沙城中忽然冒出大股的浓烟。这些浓烟和之前的显然不同,聚而不散,如同一片乌云飘上天空,黑压压的压在鞑靼人的心头。

站在城墙上的鞑靼将军面如土色。

“太好了!”郑喜又惊又喜的嚷了起来:“殿下,你快看那边!这么多的浓烟,肯定是粮仓被烧了!”

齐王一直紧紧提着的一颗心也缓缓落回原位,心中掠过一阵狂喜,面上却依然镇定:“等等再说。如果真的完成了任务,马青肯定会燃放信号…”

话音没落,就见一颗耀目的信号弹从城中某一处冲向半空,嘭的一声炸开。闪出的光芒映着大半个天空,让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齐王的眉头舒展开来,眼中闪出璀璨的光芒,唇角扬起。

成功了!粮草已经被烧了!

事前周密的计划安排,连续四天行军,近乎孤注一掷的抢攻,两千士兵的英勇无畏…终于换来了这一刻的胜利!

鞑靼将军身体晃了几下,一旁的亲兵大惊失色,慌忙扶住他:“将军,肯定是粮仓烧起来了,我们现在是不是该回粮仓那边救援…”

“来不及了!”鞑靼将军咬牙切齿的说道:“如果我们现在放弃守城,可就真的一败涂地了。粮仓那边暂且不去管了,现在打开城门,让儿郎们随我杀出去。只要能生擒齐王,便是大功一件,说不定能将功抵罪。”

说完,便大声嚷了几句。

鞑靼兵们被主将的慷慨激昂激发出了天性中的骁勇凶悍,齐声怒吼一声,很快开了城门,随着主将一起冲了出来。

郑喜看着这一幕,双腿不自觉的打颤:“殿、殿下,他们冲出来了,我们现在要怎么办?”

齐王的眼睛在夜色中熠熠闪亮,拔出腰际的长刀:“怕什么,随我一起冲上去,杀了他们就是!”

第三百四十五章 制胜(二)

平沙城外喊杀声震天。

鞑靼主将身先士卒异常悍勇,手持锋利的弯刀,一刀落下,必有人头落地。宛如一尊杀神,令人胆寒。

相较之下,握着长刀的齐王“温和”多了。他不停的挥出手中的长刀,动作流畅利落,隐隐有几分残酷的美感。

短兵相接之下,战争异常残酷激烈。一个又一个士兵倒下了,鲜血几乎染红了城外的空地。

那个鞑靼主将杀红了眼,杀气腾腾的冲着齐王的方向而来。身后的鞑靼兵疯了一般的涌了过来,在打着什么主意昭然若揭。

齐王冷笑一声,毫无畏惧,持刀迎了过去。亲兵们不敢懈怠,手持武器围在齐王身边。孟智武永辉身手最好,紧紧的护着齐王的两侧。

两拨人很快相遇,开始了厮杀。

就连身手最弱的郑喜,此时也握着刀杀敌。一开始双手发颤双腿发抖,刀上见了血之后,一颗惶惶不安的心反而渐渐稳了下来。

鞑靼主将忽的仰天嘶吼一声,声音凄厉宛如野兽,令众人心神一震。趁着这短短一刹那,鞑靼主将猛的持刀冲到了齐王身前,高高扬起弯刀,雪亮的刀锋在空中划出凌厉的弧度。而此时的齐王,刀正砍中了身边的一个鞑靼兵,一时抽之不及。

孟智和武永辉俱都一惊,不约而同的抢上前,想为齐王挡下这一刀。可他们动作都慢了一步。

就在此刻,一个身影闪到了齐王身前,扬起刀架住了鞑靼主将这凌厉的一刀。

是郑喜!

郑喜的力气远不及对方,又招架的仓促。一个照面便受了伤,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鲜血。不过,有这短短片刻已经足够了。

齐王迅疾的抽回刀,和鞑靼主将战到了一处。

两边的士兵不约而同的放缓了手中的动作,目光频频看向那两个身影。

鞑靼主将身材粗壮。力气极大。齐王也算身材修长,可和鞑靼主将一比矮了近一个头,从身形上来看不免大大吃亏。论力气也及不上对方。不过,齐王的身手却更敏捷灵活,一时之间,两人竟斗了个不相上下。

不过。这样的情势没有僵持太久。

边军这边占了上风,鞑靼兵死伤越来越多。听着士兵们凄厉的惨叫哀嚎,鞑靼主将心里一阵阵发凉,手中的刀愈发凌厉凶猛,却也失了严密。被齐王寻了个空隙。一刀伤了胳膊。

那个鞑靼主将虽然悍勇,伤了胳膊却也不是齐王的对手。很快就被齐王重伤。

齐王也受了轻伤,不过,此时他根本顾不得包扎,扬声喊道:“将士们,随我一起杀进城去!”

。…

鞑靼主将被擒,鞑靼兵很快就失了斗志。城门被破也是迟早的事。

当天际微微熹亮,平沙城已经彻底被齐王领兵攻占。

齐王身上受了不少轻伤。血迹斑斑,眼中布满了血丝。俊脸也没了往日的俊美贵气。看着有些狼狈。不过,他的精神却极好。沉声吩咐道:“城内还有残余的鞑靼兵。大家万万不能松懈。百人一队,在城中搜索援救,遇到鞑靼兵杀无赦,若是遇到边军兄弟,一定要救回来。”

众士兵轰然领命。

郑喜受了伤,不能随意挪动。齐王领着仅剩的七八十个亲兵。骑马飞驰往粮仓。

城内几乎整整烧了半夜,死伤者不计其数。到处可见焦黑的尸体和房屋。

粮仓附近死尸极多,有很多死状惨厉。显然发生过激烈的缠斗。粮仓已经被彻底烧毁了。除了一些重伤频死的士兵,根本看不到能站着的人。

很显然,那些潜入城中的士兵根本没几个存活的…

齐王心里沉甸甸的,困难的吐出几个字:“你们…去找一找马青他们。”亲兵们的心情也很沉重,各自低声应了,散了开去。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众人一一回来复命:“殿下,属下找到了十几具尸体…”

“殿下,那边也有二十多具尸体,已经被烧的看不出原貌了。不过,身上都有我们齐王府的腰牌…”

最后,孟智红着眼眶上前来禀报,声音哽咽:“殿下,马青的尸体找到了…就在粮仓里,大概是和几个人缠斗中死的,之后被烧的不成样子。只能靠着腰牌认出了是他…”

齐王心里一阵晦涩,沉默半晌,才声音低哑的说道:“将他的腰牌收好带回京城,尸体就地葬了吧!”

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胜仗,也是极为惨烈的一仗。

来时带领的一万士兵,死伤过半,剩余的也多受了轻伤。齐王也受了伤,身边的亲兵只剩不到百人。就连最亲信的亲兵首领马青也死在了这一场战役里。

这又是一场干净利落的大胜仗!一万鞑靼兵死伤了三分之二,剩余的全部被俘虏,就连鞑靼主将也被生擒。平沙城的粮仓被全部烧毁。其余几座边城的粮草只够支撑数日。大秦边军胜局已定!

齐王领兵在平沙城中休整,一边命人迅速送战报回军中。

此时,周琰也已率兵连克两座边城。听到齐王大胜的消息,周琰不由得大喜,立刻命人快马将捷报送往京城,又将这一好消息散布全军。

边军士气大振,攻城势如破竹。反之,鞑靼兵被烧了粮草,没了退路,节节败退。

齐王率军休整一两日,便重新领军投入战场。不过几日功夫,鞑靼就兵败如山倒,残兵败将无奈地退出关外。

这一场耗时一年多之久的边关之战,终于以边军的胜利告终。

。…

胜利的果实太甜美了!

军中所有将士一片欢腾。伙房里喜气洋洋地宰牛宰羊,蒸起了白面馒头。只可惜军中已经没有酒了。

不过,对将士们来说,即使没有酒,依然能品尝到那份属于胜利才有的甘美。

将军们也放下了架子,与士兵们一起庆贺。

“十四叔,我们终于打赢了这一仗!”周琰心情激荡,眼中满是泪光:“从到了边关的那一天开始,我就盼着这一刻了。”

齐王没有取笑周琰,因为他的心情同样汹涌澎湃。不过,他的自制力比周琰强的多了,没有失态。只笑着说道:“是啊,我们总算赢了。”这一场胜仗实在来之不易!

死伤了这么多的将士,终于换来了边关的安定。

周琰也想到了死去的将士,神色有些黯然:“已经死了太多人了。只希望日后边关安定,再也不要有战事。”

齐王笑道:“只要大秦国力强盛安定繁荣,就没有外敌敢轻易进犯。”顿了顿,又说道:“定州战事还未平,还没到我们轻松高兴的时候。战报已经送往朝廷了,我们也该休整大军去定州了。”

周琰用力的点了点头,脸孔上满是坚定。

心爱女子逝世的痛苦和残酷的战争,迅速的磨去了周琰身上所有的青涩和软弱。宛如脱胎换骨!

齐王定定的看了周琰一眼,忽的笑了起来:“你这次可着实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战场上,即使是微弱的细节也能决定胜败。

边军接连攻城胜利,至少有一半都要归功于周琰。主帅亲至战场,军心大振,战斗力肯定远胜平日。

周琰被夸赞了并未沾沾自喜,反而不在意的说道:“我不过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实在不值得十四叔夸赞。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的很。”

齐王眼中闪过一抹笑意,拍了拍周琰的肩膀:“好小子,真是好样的!”

周琰是真的长大成熟了。

。…

第三百四十六章 驾崩(一)

边关大捷!

大军得胜的喜讯迅速的传遍街头巷尾,百姓们个个欢天喜地,朝野内外一片欢腾。

素来喜怒不行于色的太子,在看完战报之后,畅快的大笑出声。朝臣们一个个扬起笑脸,长舒心中一口闷气。

户部刘侍郎更是喜上眉梢:“太孙殿下智勇双全,亲自领兵上阵,大败鞑靼大军,收复边城。太孙如此有为,是殿下之福,也是我大秦之福。臣为殿下贺!”

众臣齐声道:“臣为殿下贺!”

太子朗声大笑,心里别提多舒畅了。

周琰之前执意要去边关,他心中并不情愿,时时担心周琰的安危。现在看来,这一步棋是走对了。周琰领兵大胜边军,声名大起,将来必然能坐稳储君之位。而且,边军大胜后,就能迅速的支援定州。只要解了定州之危,大秦安定之日指日可待!

永宁侯陆詹上前一步说道:“殿下,边关战事已经平定,接下来就该全力攻打定州了。臣愿领骁骑营前往定州,助平远侯一臂之力。”

太子略一思忖,便应允了。

之前一直没派出骁骑营,是为了守卫京城,也是为了防备边关战事不利可以随时支援。如今边关安定没了后顾之忧,派骁骑营去定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陆詹数次请命都被拒绝,此次太子终于点了头,陆詹心里自是高兴,扬声道:“臣一定竭尽所能,早日拿下定州。”

太子温和的提醒道:“平远侯久攻定州不下,一来是因为韩越此人善于用兵。二来则是定州兵强马壮,不好对付。你不可大意轻敌。”

陆詹敛容,沉声应了。

。…

退朝后,太子立刻去了福宁殿,将边关大捷的大好消息告诉躺在龙榻上的皇上:“…十四弟智谋无双。琰儿也表现的十分沉稳。他们两个联手打退了鞑靼兵,父皇,你听到这些,心里一定也很高兴。”

自过了年之后,皇上就陷入了半昏迷状态,几乎连一粒米也吃不下。只靠着参汤续命。

就算是江太医的无双妙手,也治不好油尽灯枯的皇上了。

江太医私下已经直言禀报过太子,皇上随时都可能闭眼归天,宫中早已悄悄做好丧事的准备了。

此时太子坐在床榻边,低声说着边关大捷的好消息。皇上在昏迷中似也有所知觉。缓缓睁开了眼。

那双眼浑浊不堪,似被蒙上了一层浓雾,费尽力气也看不清眼前的脸孔。

皇上吃力的张口,断断续续的说着:“好…他们都是好样的!朕也能放心合眼了。”

短短两句话,几乎耗尽了皇上所有的力气。说完之后,瞳孔收缩,急促的喘息起来。

太子一惊,不假思索的喊道:“来人。快宣太医!”

太医就在外间候着,听到声音立刻小跑了进来。几个太医围拢到床榻边,为皇上紧急诊治。忙活了半天。靠着江太医的针灸和一碗五百年人参熬出的参汤,总算让皇上醒了过来。

皇上重新睁开眼之后,精神竟异样的好,说话也难得的流畅:“皇后容妃她们呢,把她们都叫来,朕想见一见她们。还有你和小十四的媳妇。朕还要见一见皓哥儿。”

一副安排后事的口吻。显然是回光返照…

太子心里一阵阵揪痛,面上却不敢流露出来。忙应下了。立刻打发人到各宫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