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明王的婚事,皇后叹了一口气:“睿儿这孩子,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他自小与你表姐就亲厚,可如今却是不愿意娶她为妻。母后也正为这儿烦着呢。”

“母后,儿臣在寿宴上瞧着那宁国公家的千金倒是不错。好像是二小姐,叫李久媛的那个。母后以为如何?”

皇后眉头轻皱:“按理说,那个孩子各方面也都是好的,只是母后想着你表姐,总觉得她才是正妻的最佳人选。只是你哥哥不愿意。”

“母后不必忧心,此事,回头我透透哥哥的话,看他怎么说?”

皇后点了点头:“你一个未出阁的闺女,此事倒是有些难为你了。只是你哥哥向来喜欢你,对你的话总是能听上几句的。也好,就这样吧。”

二人正说话间,皇后身边儿的安嬷嬷进来了:“启禀娘娘,皇上在德妃的锦绣宫里正大发雷霆呢。娘娘要不要去劝劝?”

“哦?可知是为了何事?”

“奴婢听说,是德妃母家出事了。付相家的二公子,好像先是为了一个妓女与人动手,将人打成了重伤,后来又去了赌坊,输了几万两银子后,被人打断了双腿,脱了裤子,丢在街上了。”

“什么?他们不知道那是付家的二公子吗?怎可如此不给付家脸面?”

“奴婢听说,原本是没有打算动付二公子的,可是付二公子出口不逊,欠了钱居然不想还,还叫嚷着要人将那赌坊查封了。那赌坊的人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才动手的。”

莲华听了不由冷笑,安嫔,你果然没让本宫失望呀!

第三十二章 王妃人选

皇后听了神情疑惑:“可是皇上也不必为此对德妃大发雷霆呀!”

那安嬷嬷听了,脸色不自然地道:“娘娘,这事儿,都是昨日发生的。那德妃尚未收到宫外的消息。见皇上今儿去了锦绣宫,就为她那侄儿说了几句好话,想为他谋个差使。不想,今儿一早,皇上就收到了消息。所以,听了德妃的话后,才会大发雷霆。”

皇后大怒:“后宫不得干政!这德妃当真是好大的胆子!想着付家也就罢了,居然敢插手前朝之事,当真是以为皇上昏馈了不成?”

“母后何必动怒!那德妃愿意插手前朝之事由得她去。如今不是受到了父皇的斥责?经此一事,只怕她是再不敢起这个心思了。如今母后要做的,是如何让这前朝、后宫都得知此事。后宫干政,牝鸡司晨!这个罪名足以让德妃和付家头疼一阵子的了。”莲华不紧不慢地说道。

此话一出,不止皇后,就连那安嬷嬷也是心惊!好深沉的心思!事情刚刚发生,这莲华就能立即想到此处,且神情还是如此的冷静平常。皇后的眼中闪着神采,自己的女儿不简单呀!如此一来,自己的睿儿岂不是又添了一大助力?

皇后思索片刻,示意安嬷嬷上前,低语了几句。安嬷嬷会意,立即出去安排。

皇后又命人取了文房四宝来,快速地写着几封信,打算命人出宫分别交于崔尚书等人。

莲华静静地看着皇后忙碌的身影,眼前不由浮现出崔家几位表姐的音容笑貌。那几位表姐个个娇柔温顺,哪一个是做王妃的料?更惶论是以后的皇后?她们的心计、头脑只怕是连母后的十分之一都不及,若是真的嫁于了三哥,要不了几年就会被侧妃害得失宠甚至是丧命!

莲华正在思索间,外面通传说是明王到了。莲华的眼神一暗,转头看向还在写信的皇后,推动轮椅拦住了刚进殿的明王。“三哥,陪我出去走走吧。”

明王很高兴,自己的妹妹能开口说话了,对他而言,比得到皇上的夸赞重用还要值得庆祝。明王和司琴一起抬起了轮椅,跨过门槛。莲华对司琴使了个眼色,司琴会意,远远地跟在后面,替他们把风。

莲华轻轻地说:“三哥不想娶崔家的表姐?母后可是很中意她们呢。听母后的意思,崔家的表姐无论是谁都可以做三哥的正妃呢。”

明王听了苦笑:“妹妹,你还小,男女之事,你不懂。”

“三哥的意思是不喜欢崔家的几位表姐?若是喜欢便可纳为正妃了?”

“妹妹,这崔家的几位表妹,三哥实在是喜欢不起来。可她们都是舅舅的女儿,母后也是想为我拉拢崔家。这几日我也在想着,从几位表妹中随便选一人便罢。也好让母后安心。”

“哼!愚蠢!联姻的确是拉拢势力最快的方法,可却也是最不可靠的方法!”

明王听了身形一顿,这妹妹刚才是在骂自己愚蠢,还是在说母后?被自己的妹妹这么说,真有些不自在,可妹妹说的话,却是有道理的。“那依妹妹之见呢?”

“哥哥,妹妹问你一句话,哥哥只需点头或者是摇头?”

明王点了点头。

莲华冲着龙泉宫的方向轻声问道:“那里,三哥想不想以后可以入住?”明王顺着她的方向看去,心中顿时是热血沸腾。皇位?他如何能不想?若他不能得到那个位置,除了自己的九弟,不管是谁登上了那个位置,都不会留他的性命!他是嫡子!是正宫所出,哪一个庶出的皇子会放过他和九弟!明王低头看向莲华,点了点头。

莲华像是松了一口气,生怕她会摇头一般。“三哥,若要坐上那个位置,你的正妃之位,绝对不能留给崔家表姐。”

明王不明所以:“这是为何?”

莲华看向他,目光如炬:“三哥,父皇对付家如何?”

“付家?父皇表面上对付家恩宠有加,却是十分的忌惮与厌恶!至今不动付家,也不过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

“不错,太后乃是付达的亲姑母。太后在后宫礼佛多年,不问世事。父皇尚且要顾及太后的脸面,若是太后掌管六宫呢?”

“妹妹说的极是。太后原本是贵妃,因父皇登基才被册封为太后。我沐家对付家可谓是恩宠有加呀。”

“可是父皇并不高兴,不喜欢甚至是厌恶付家。想必三哥自是明白原因的。”明王点了点头,任是谁做了皇帝都不会喜欢事事有人掣肘的。偏偏这付家就是如此。

“三哥,你既明白。就该知道父皇的心思。他不会希望自己的儿子登基后也与他一般的。”

明王听了大惊,面色竟是瞬间变得惨白。

莲华看了他的神情,知他已是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缓缓说道:“德妃和付家虽然现在势盛,可是父皇为了我沐家的基业,是绝不可能再立安王为太子的。付家,长不了了。”

明王额上已是微微渗出了汗渍,他深吸一口气,手微抖,脸上却强作镇定道:“妹妹之意,我已明白。眼下只有尽快在其它世家中选出一位正妃,并且由父皇下旨赐婚,母后那里才会有所交待。”

莲华微笑道:“三哥,宁国公家的二小姐李久媛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第三十三章 锋芒初现

明王听了莲华所提议的人选,脑海中不由浮现出那个李久媛文静聪慧,容貌清秀的样子。明王对她的印象不错,她去年及笈,今年已是十六,本是有婚约在身的,怎料去年秋天男方的一个小妾竟然有了身孕。尚未娶正妻,却要先有庶子,这是大家族的忌讳!那宁国公夫人一怒之下,便为她退了婚。至今已有半载,这二小姐至今尚未订婚。明王脑中将她的资料略一整理。开口道:“这宁国公家的二小姐确实不错,只是这宁国公几年前说是旧伤复发,一直没有上朝。已是许久未参与政事了。”

这明王的意思很明白了,他是担心娶了宁国公的小姐,对自己的势力毫无帮助。莲华不屑地一笑:“三哥糊涂了?你真以为宁国公是旧伤复发到了不能上朝的地步?”

明王一愣:“妹妹的意思是宁国公是不愿参与到太子之位的争夺战之中,才故意如此?”

“三哥其实早就怀疑了不是吗?不然,三哥也不会派人潜入宁国公府试探了,不是吗?”

明王听到这儿,眼睛中一道暗芒闪过,面色也微有阴沉。莲华见了,却是轻笑:“三哥,你不会真的以为这些年,妹妹只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吧?”

明王双眼直直地看向莲华,眸中射出精光。“想不到妹妹隐藏的竟如此之深。”

“三哥,若非如此,只怕你们早已见不到我了。”莲华声音中透出一种悲凉的气息。

明王听了,似有所悟。他蹲在莲华的面前,双手扶在轮椅两侧:“妹妹聪慧过人,可愿助哥哥一臂之力?”

莲华咧嘴笑道:“三哥糊涂了吗?三哥以为我今日为何说这些话?”明王看着莲华灿烂的笑容,突然发现自己实在是看不透这个他一直以为懦弱可欺的妹妹。明王的眼神变得柔和,他不需要知道莲华究竟有多聪慧,只需要记得她是他的妹妹,是他最疼爱的嫡亲妹妹,就足够了。

“妹妹,不管以后如何,你都是哥哥最疼爱的妹妹。哥哥也只有你这一个妹妹。”

莲华闻言,心中一暖,面上却是丝毫不显:“哥哥,可是想好了要娶宁国公的二小姐?”

明王点了点头:“你说的对,我是绝不能娶崔家的女子为妻的。今日若非妹妹提醒,哥哥只怕终生与那里无缘了。至于崔家,毕竟是母后的母家,他们是不会与我为敌的。”

“哥哥错了!”明王听了起身低头望着她:“妹妹何出此言?”

“哥哥,母后纵然是护国公的女儿,可是终需要哥哥来维系与崔家的关系的。今日若哥哥不能娶崔家的女儿,那么日后妹妹必然会嫁入崔家!”莲华说完,望着凤仪宫露出苦笑。

“妹妹,那依妹妹之见该当如何?哥哥一定要看着妹妹觅得如意郎君!决不让妹妹为哥哥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明王坚定地说道。

“哥哥也无需烦恼,此事要解决倒也不难。”明王不解,看向莲华。

“哥哥,你可以娶崔家的女儿做侧妃呀。”

明王听了摇摇头,“妹妹想的太简单了。舅舅的女儿岂能嫁与人做妾!”

莲华一笑:“哥哥又钻死胡同了!哥哥可以娶她的庶女呀!大舅舅家没有庶女,可是二舅舅有呀!哥哥想想,二舅舅只有两名庶女,并无嫡女,妹妹听说二舅舅对这位庶女可是疼爱的紧呀。二舅舅现在是镇远大将军,娶了他的女儿就等于得到了边关三十万大军的支持。而且嫡庶有别,他的女儿能嫁于你做侧妃,日后册封为贵妃,已是无上的荣耀了。”

明王听了大喜,如此一来,就能避免大历再出一个付家,还能安扶崔家,果然是好法子。“妹妹果然聪慧,哥哥怎么没想到呢?真是笨!”说完,还拍了自己的额头一下。“哥哥这就回去准备,多谢妹妹提点了!”

莲华出声道:“哥哥且慢!哥哥,崔家的庶女可以娶,却是不能生下庶子的,你可明白?”明王听了,脸上露出极为震惊的表情。莲华看了却是仍然平静地,一字一句地说:“崔家已经出了一个皇后,以后也会是太后。既然父皇不允许崔家再出一个皇后,自然也就不愿意崔家再出一个太后!”

明王此时的表情已是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他看向莲华的眼光就像是在看一个怪物一般,难以置信!他静下心来,再次细细打量莲华,她的脸与母后有几分相似,却比母后更加动人。她身体瘦弱,因为站不起来,所以看不出她的身高。她的目光坚定有神,透出清冷孤傲的光泽,让人望而却步。这副瘦弱的躯体里面究竟住了一个什么样的灵魂?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女孩怎么会有这么严谨的思路?怎么会想到这么多连母后都考虑不到的事情?怎么会猜透父皇的心思?

莲华也看着他,任由他打量审视。直至看到明王身后跑来一个小太监,说是皇上召见,将他引去了龙泉宫。莲华看着明王的背景,高大、威猛却有些孤单。莲华将目光收回,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出来吧。”

音落,一个黑影自空中落下跪在地上。莲华看也不看他:“小心跟在明王身边,别被他身边的人发现。有事,可直接来找我!”黑衣人答应了一声,飞身而去。

第三十四章 你们互掐吧!

莲华返回凤仪宫,皇后已是在卧榻上歇息了。莲华要走,皇后突然出声道:“是莲华吗?”说着,睁开了眼睛。莲华轻轻地叫了声母后后,便待在原地未动。

皇后起身坐好:“刚才你三皇兄来过了?”

“是,还没说几句话,就被父皇叫走了。现在应该在龙泉宫吧。”

皇后叹了一口气:“本来还想要问问他考虑地如何了?罢了,下次再说吧。”

莲华向皇后的位置靠了靠,遣退了所有人,低声道:“母后,您现在该操心的是如何让安嫔和德妃斗起来才是。”

皇后听了面色微变:“不可胡言!那安嫔是什么身分,就凭她还妄想与德妃争上一争!莲华,你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

莲华听了,脸上露出一种诡异的笑:“母后,就是因为她斗不过德妃,所以才要给她希望,让她和德妃相争呀!”

皇后听了,眼神一亮!不错,若是她二人相争,安嫔必定会落败!可是安嫔也不是省油的灯,那德妃只怕是也要被她折损一些实力的。只是片刻,皇后的眼神又暗了下来。“莲华,你说的,母后自然明白,只是这些年来,她们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想要让她们相争,只怕是不易呀。”皇后执掌后宫多年,对她二人的秉性自认是非常了解的,此事只怕是难办。

莲华看向皇后:“母后,以前也许她们一直是相安无事的,可是经由淑妃锦锻被毁和含香的寿礼出事之后,母后以为她们还会相安无事吗?若真的相安无事,那付家二公子风流成性,又嗜赌多年,怎会偏偏这个时候生出事端?而皇上又怎会这么快就知道消息?母后,据儿臣所知,父皇昨日可是宿在了安嫔的宫里。”说完,看着皇后的反应。

皇后听了,也是若有所思,莲华说的不错,经过这两起事件,她们是不可能在和平相处了。只怕今日之事,就是那安嫔的手笔!不过是一个嫔位,竟然有如此的能耐和心计,着实是不简单。难怪能从一个小小的采女晋为嫔位,又平安的生下皇子和公主。皇后抬眼看向莲华:“莲华可是有什么好办法?”

莲华静静地说道:“母后,她们之间已然是生了嫌隙,咱们要做的不过是在这把火里再添把柴而已。”说完,推动轮椅紧挨皇后,低声地说了几句。

皇后听完莲华的话,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儿,这个她一直以为是美丽的花瓶,一碰就碎的瓷娃娃。女儿的心计如此之深,后宫之中,只怕是无人可以匹敌!皇后此时对莲华是彻底地刮目相看了。有如此聪慧的女儿做军师,何愁明王的大事不成?

当晚,皇上宿在了凤仪宫。

皇后已换了衣衫,一身雪白的里衣衫得她的面容娇艳,她脸上并未施粉黛,皮肤却是光滑细腻,看上去比十八九岁的姑娘家也不差。说到这儿,还得多亏安平候顾明鹤给她的养颜秘方。皇上看着如此柔媚的皇后,早已是情不自禁了。没一会儿,凤床的纱帐就落下,寝殿里的烛火也灭了,整个大殿里只闻得男人的粗喘声和阵阵女子的娇吟声。

次日一早,皇后服侍皇上更衣。皇后声音轻柔地说道:“皇上,其实臣妾这几日一直觉得含香是被冤枉了,她再笨,也不会自己在自己的寿礼上做手脚。皇上也是如此想的吧?”

皇上一把握住皇后的手:“梓童所言甚是,所以朕才没有重罚于她。”

“可是皇上,臣妾觉得将那含香关押在宫正司数日,那孩子憔悴了不少,不止是她,还有安嫔,也是几度昏厥过去。皇上,臣妾总觉得心里不安。”

“你呀!事情虽不是她做的,可她看管不严,能怨得了谁?你就是太心软了!”

“皇上,安嫔入宫多年,一直是克守本分,两个孩子也是教育的极好的。那五皇子聪慧机敏,皇上不也是常常夸赞于他?眼瞧着这五皇子就到了弱冠之年。他日封王,而她的生母却只是一个嫔位,只恐会遭人嘲笑。皇上以为呢?”

皇上看向皇后,有些吃惊:“梓童所言有理,依梓童之意呢?”

皇后轻笑后低头说道:“皇上,不如就晋了安嫔的位分吧,左不过是一个妃位,她上面照样还是有德贵妃和淑贵妃等人压着她呢。皇上觉得呢?”

皇上听了大笑出声:“好!朕的皇后果然贤良,为了庶皇子也是如此地费尽心思。好!朕今日便下旨晋她为安妃。这旨意就由皇后去颁吧,也让她知道该谢谁!”说完,捏了一下皇后的鼻子,心情大好地出了凤仪宫。

皇后看着皇上的背影,神情却有些低落,皇上的心里也是有安嫔的位置的吧。

当天上午,皇后带着皇上身边的王二海一起去了景福宫传旨。安嫔接过圣旨,是一脸的激动之色,多少年了?自己在嫔位上苦熬了十年了,如今终于也是晋到妃位了。安嫔可不傻,她见是皇后带人来传旨,不需别人多说,便也知晓定是皇后在皇上面前为她求了旨意。她只是想不通,含香的寿礼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这皇后为何还如此大度为她求旨晋封?

莲华在碧水宫也听到了消息,吩咐司琴:“去库房里挑一些好东西,本宫挑挑看送什么给慧妃?”语毕,司琴便去了库房。

莲华望向景福宫的方向,冷笑一声:哼!慧妃,希望你能坚持的久一些,也不枉本宫为你谋划晋封!德妃、淑妃,你们等着吧。慧妃的手段可不止如此!本宫真是很期待你们后面的表现呢!你们使劲掐吧,掐的越厉害,本宫的哥哥就越安全!

第三十五章 召见离王妃

这日一早,莲华便梳洗打扮好后,让司琴送她去凤仪宫。让司墨将贺礼送去了景福宫为安妃恭贺。

莲华挑选的贺礼都很平常,既非最名贵之物,却也非是廉价的东西。一对成色不错的碧玉镯子,一座皇上前些日子赏赐给她的约有一尺来高的珊瑚。这两样东西对于皇家来说,虽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但对于一个普通妃子而言,由嫡公主送过来,意义就不同了。安妃虽然是妃位了,可依然是要给嫡公主行礼的。这宫里的女人,除了皇后,地位最为尊贵的就是皇后嫡出的公主了。就算是皇贵妃,位同副后,虽不用对嫡公主行礼,却也是无权干涉嫡公主的事宜的。

这礼一送到,其它来恭贺的位分低于安妃的众人,看向安妃的眼神中已是多了一分恭敬!本来众人以为这安嫔这个岁数才被封妃没什么可炫耀的。可如今圣旨是由皇后亲自带人来颁的,这宫里唯一的嫡公主又命人送来了两样贺礼,这是在抬举安妃呀!看来,皇后是有意捧着她了。

莲华到了凤仪宫,皇后正在陪着皇上用早膳。莲华请过安后,静坐在一旁。皇上用罢早膳,擦了擦嘴:“莲华每日都来给你母后请安?”

莲华面无表情道:“回父皇,儿臣以前不能陪母后说话,害母后伤心,如今痊愈,只愿能常常侍奉母后左右,以弥补以前对母后的亏欠。”

皇后听了,眼睛一红:“说什么傻话?你是母后的亲生女儿,母后牵挂你是人之常情,哪里来的亏欠之说?”

皇上看皇后眼中含泪,笑道:“你呀!女儿这是孝顺。你该高兴才是。”言罢,转头看向莲华:“左右你也无事,多陪陪你母后也好!这些年,你不在宫内,宫人们伺候地也不周全。以后,让你母后好好教导你,身为我沐家唯一的嫡女,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不可偷懒懈怠!”

莲华点头称是。皇上满意的出了凤仪宫。

莲华转身看向皇后:“母后,离王妃几时到?”

皇后打趣道:“怎么?莲华对那离王妃如此上心,可是要让母后伤心的。”

莲华面色一窘:“母后说的什么话!母后明知道儿臣不是那个意思。”

皇后听了轻笑了几声。门外的宫人通传道离王妃来了,皇后让人请进来,她亲自推着莲华去了偏殿。

离王妃落座后,皇后笑问道:“兰妹妹不必拘礼,这里没有外人。以前我们未出阁时,常常一起嬉戏的,只是我大你几岁,你总是嫌跟我在一起无趣!总是缠着你父亲要去军营,如今一想,已是二十多年了,我们也都老了。”

离王妃闺名慕容兰,这慕容家一门忠烈,慕容王妃的父、兄皆战死沙场,只留下了这一根血脉。先皇念及慕容一门忠烈,将慕容兰赐封为兰郡主,赐婚于当时还是世子的离王。

离王妃也是笑着说:“是呀,一晃已是二十年了。臣妇如今是又老又丑,倒是皇后仍是美丽无双,这岁月匆匆,却未在娘娘身上留下半点痕迹。”

皇后听了又笑:“你呀,还是有着一张利嘴!只不过倒是比以前更会说话了。”离王妃不语,只是陪着皇后轻笑。

莲华面容冷清地开口道:“王婶,王叔他们也快回京了吧?”

离王妃看向莲华:“是呀,昨儿得到消息,也就是这两三日就要进京了。这不,父王前几日就让人打扫出了院子,就等着他们回来呢。”

莲华面露不屑:“王婶,这里只有我们三人,王婶不必如此。那个柳侧妃也要回来,只怕又要找你的麻烦了。”

离王妃听了,面上微窘。皇后轻斥道:“莲华,不可如此无礼!”

莲华却并不低头认错,反而高高的抬起头道:“王婶,别人不知道你的本事,四爷爷怎会不知?”那离王妃听了这一句,猛然看向莲华,那目光犀利,仿佛要将莲华整个人看穿一般。正在此时,宫人来传说是安妃前来谢恩。皇后去了正殿,只留下离王妃和莲华二人在偏殿。“九公主,你是话中有话呀!”离王妃冷冷地说道。

莲华面色不变,眸子中却是含有笑意:“王婶,知道你本事的,不只是四爷爷,还有本座!”

离王妃听了面上露出一种惊恐之色,说话也有些断断续续起来。“你,你究竟是什么人?你,你怎么会,怎么会?”

莲华打断了她:“王婶不必吃惊,本座的事,四爷爷知道,沐子轩也知道。听着,你虽有二十年未曾回去过,可你的身分永远无法改变!离王快要回京了,本座要你尽快肃清离王府,沐子轩会帮你,老王爷也会帮你!记住,你的时间不多,本座的耐心不想浪费在这些琐事上!不要让本座等太久!”

离王妃却像是仍未从刚才的惊恐之中回过神来。她的眼睛瞪向莲华,像是不相信一般,摇着头。但很快,她就接受了一个她认为不可能的事实。因为莲华的一个举动,让她不得不按照莲华的吩咐去办。

离王妃顺了几口气后,轻声说道:“属下想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

莲华满意的点头道:“不错,反应还不算太差!只留下柳氏和她的一双儿女。其它依附于柳氏和离王的人,本座一个也不想再看见。”

离王妃点了点头:“这倒是也不难办,只是会不会引起她的怀疑,疑心属下的身分?”

莲华一脸嫌弃地表情看向离王妃:“王婶,母后给你的人,你不打算用吗?你以为本座真的是让她们去只为你打理内务的?主母收拾一个小妾,有什么好怀疑的?你并非良善之辈,这么多年不动声色,也不过是为了保全你的两个孩子罢了。如今有本座和皇后在,谁还能撼动你的地位?”

离王妃听了,不由苦笑:“当年因为我嫁于离王,所以被主上雪藏。二十年了,主上曾说过,他不会再启用我,而我也不能借助主上的力量,以免暴露自己的身分。呵呵,没想到,今日,罢了。”说到这儿,她看向莲华:“我会尽快做好您交待的事的。此事,是否已经告知父王和子轩?”

莲华点点头:“这些年,你受了不少委屈。本座和皇上都会补偿你的!”

------题外话------

下一章会交待莲华的另一个身分了。全面的反击也正逐步展开。

第三十六章 桃林美人

护国寺的后山脚下,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而在溪水旁边竟是有一处桃林。这桃林的面积不大,总共约莫也就有三十几珠桃树。这里是明阳山与凤凰山的连接处。凤凰山上只有一些顽石,不利于植物生长,如此,这凤凰山上便也就极少有动物出没了。换言之,就是这凤凰山就是一座荒山。因为这里是护国寺的后山,是护国寺的禁地,以护国寺在大历的威望,至今到是没有发现有人闯入过。

临近正午了,三月的阳光已经有了暖意,照在人的身上,也是暖洋洋的,让人不免有些困乏。此时,桃林里传来一阵琴声,旋律优美,细听之下,会觉得有一股幽怨之意在琴声中传出。莫非是谁家的夫人,受了夫君冷落,故而在此抚琴以抒解心中不快?一阵轻风吹过,桃林中花瓣纷飞,自远处望去,景色很是怡人。只是无人看的见,桃林外围有十数名高手隐在暗处。

桃林正中,竟是一片空地,约莫有平民百姓的一处宒子大小。正中央,有一方形石桌,细看石桌上,是让人刻了棋盘,石桌上有两个作工精美细致的圆盒,应是盛放棋子之用的。四边有四个石凳。一处石凳的边上还有一张小几,上面放置了一个深红色的茶盘,里面的茶壶,茶杯一应倶全。

这石桌北侧约莫两三丈的地上还有一张长几,上面放着一个长匣,似是用来放置古琴所用。

石桌西侧约莫有五丈远的空地上并排站着四个人,两男两女。竟是平安、平顺和女装的无忧、无虑!

再看石桌右侧不远处,有一青袍男子,膝上放着一架古琴,却原来这优美却微带幽怨的曲子竟是这谪仙般的男人所奏。男子约莫二十岁,头上以青色发带系了发,两侧鬓角处各有一小撮头发垂下至双肩处,更是为他添了一股潇洒不羁的风韵,当真是俊美无比。此人正是刚刚被册封为安平候的顾明鹤。

顾明鹤右前侧两棵桃树的树冠之处系了一根白绫。这白绫上竟是平躺着一位白衣女子。这女子双目轻闭,似是陶醉在这曲子当中,又似是睡着了一般。女子双手环胸,头上也只系着一根白色的发带,从头到脚,除了腰间的一块乳白色玉佩再无其它饰物。女子面若桃花,肤若凝脂。轻风吹过,女子衣衫轻飘,桃林中的花瓣林林洒洒地落在她的身上,当真是一幅难得一见的睡美人!桃林上方的空隙中隐隐有些细碎的阳光照在女子身上,再加上时有飘落的桃花,真是让人看一眼,便终身难忘。

轻风拂面,一瓣桃花落在女子的额间,女子却好似不知,仍未睁开眼睛。只是睡着,便让人觉得这女子风华绝代,宛如仙人,遥不可及,若是睁开双眼,又不知该是怎样的风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