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我的儿子怎么了?”德妃恐惧地道。

魏皇后冷冷地道:“不是本宫想要将你儿子如何,是你自己将你儿子陷入如今的境地,你觉得肃王顺利进宫之后就能登基为新帝吗?你们母子从一开始就被人利用,如此昏聩无能之人,连暗中窥视皇权的梁王都不如,岂能成为一国之君?”

说完魏皇后看向沈岚:“你接着说。”

沈岚点了点头:“德妃娘娘的琴艺和乐理都是以为女先生教的,那位女先生是梁王引荐给德妃娘娘的,德妃娘娘能得皇上欢心,也得了那位女先生的指点,现在……现在想起来,一个女先生如何知晓皇上的喜好,应该是梁王早就谋算好了。

奴婢在德妃娘娘身边,所以清楚这些,知道每次德妃娘娘有难事,梁王都会前去曹家指点,梁王说过,若非皇上早一步看上了德妃娘娘,他定会迎娶德妃娘娘为王妃。梁王还说,娘娘命中富贵,将来定会母仪天下,他不娶德妃娘娘怕耽搁了娘娘的前程。

这话让德妃娘娘认定梁王欢喜她,一心为她着想,所以对梁王也就没有任何戒心。”

德妃想要反驳,却不知何从说起,如果皇上还活着她还能据理力争,皇上驾崩了,就连龙禁尉也投靠了魏氏,她已经没了机会,她只能厉声骂沈岚:“你这个……贱人……”

沈岚脸色变了变,她抿了抿嘴唇才继续道:“梁王让德妃娘娘进宫后要好生侍奉皇上,魏家势大,皇上难免不喜皇后的刚毅果决,只要德妃娘娘在皇上面前百依百顺,妩媚温柔,皇上就会极尽宠爱。

事实证明,梁王的话全都应验了,后来梁王被处置,德妃娘娘生怕自己被牵连,于是将那女先生遣走了。

德妃娘娘以为这件事就此了结,却没想到周学士前往曹家打听女先生的消息,周学士还知道了德妃娘娘在恭王身边安插女乐之事,曹大老爷十分惊慌,送信给德妃娘娘,让德妃娘娘想法子。

德妃娘娘以为周学士能够看在她曾赠送古琴谱的份儿上,帮她隐瞒此事,谁知道周学士宁折不弯,一定要继续查下去,于是德妃娘娘才动手杀了周学士,还将这……嫁祸给皇后娘娘。”

听到这里德妃再也控制不住,整个人面容扭曲恨不得将沈岚撕成碎片。

魏皇后道:“你就是从那时起信任黄昌的吧?黄昌帮你杀了周学士,你就认为黄昌会成为你的心腹,你在皇上面前为黄昌进言,最终让黄昌掌管司礼监,站在皇上身边。你以为黄昌会帮你的儿子登上皇位吗?”

魏皇后将目光落在黄昌身上:“你根本没想要辅佐肃王,你闹出这样的乱子,无非是想要肃王担上弑父的罪名,然后梁王可以正大光明地进京平叛。

你让肃王带兵入宫的同时,也让人送信出京,就是要知会梁王可以动手了。”

到现在这个地步,黄昌反倒平静下来,他点点头:“不愧是皇后娘娘,原来娘娘知晓了一切,拦下了我的信使。”

说到这里黄昌冷冷一笑,厌恶地看向德妃:“不过,我本还有一争之力,可惜这个蠢女人暴露了一切,既然如此我也不用再遮掩,皇后娘娘说的没错,我不可能扶肃王登基。

我怎么会为一个一无是处的蠢货效命?更不会让昏君的儿子主掌大周,否则我进宫又有什么意义?

我进宫就是要看着昏君亲手害死自己的儿子,然后……我再手刃昏君。”

黄昌大笑起来:“你看看,我做得怎么样?”

第510章 中风

黄昌说出这话的时候,看到旁边的沈岚松了口气。

黄昌立即感觉到哪里不对劲儿,如果还有给他片刻功夫思量,他就能想清楚做出反应。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黄昌眼前一花,瞬间功夫彭时就到了他面前,他下意识地扬起手中匕首向彭时刺去。

彭时不躲不避,感觉到匕首刺在他的肩膀上,疼痛袭来那一刻,他也握住了皇上的手臂。

来这里之前,皇后娘娘嘱咐过他和沈岚,沈岚与德妃对质,让黄昌和德妃将注意力都放在沈岚身上,他就能上前救回皇上。

皇后娘娘故意说皇上驾崩,是让黄昌觉得他们不会抢夺皇上,人已经死了,即便抢过来也没有用处,这样黄昌就不会用皇上做威胁。

一切都在皇后娘娘掌控中进行,他也按部就班,趁着刚才沈岚说话的功夫,悄悄向前挪动了两步,找准了位置,就在黄昌大笑时,他猱身上前,径直奔向软榻。

机会只有一次,他若是不能的手,黄昌就会明白他们的意图,会上前挟持皇上,到时候局面就复杂了。

彭时一鼓作气将皇上从软塌上拉起来,扭身退了两步,身后是赶过来接应他的龙禁尉。

几个人互相配合,将软榻上的皇帝救了出来。

彭时将皇帝背出内殿。

顾明珠提起裙子快步赶了上去。她刚刚用张老爷的方子做了坊间用的迷药,由皇后娘娘交给小黄门带入了内殿,赶在黄昌没动手之前让皇帝陷入昏迷中,再配合莫真人炼制的丹丸,将皇帝气息减弱,让皇帝看起来像是突发中风,危在旦夕。

皇帝这般模样对于黄昌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趁着这个功夫,皇后娘娘说服龙禁尉,带着人闯入养心殿,用沈岚撬开德妃和黄昌的嘴。

当然也有可能会出差错,黄昌也许会在他们到来之前,向皇帝下杀手。

但引诱黄昌动手,抓出藏匿在宫中、宫外的梁王党,以雷霆手段稳住后宫和京城最为重要。

没有什么理由能阻止皇帝冒性命危险为大周做些事。天子死社稷,皇帝一手引发的内乱,当然要用他来平息。

到了殿外彭时放下皇帝,莫阳明上前用针迫使皇帝张开嘴,顾明珠利落地将药丸塞入皇帝嘴中。

药丸登时化开,皇帝却仍旧没有动静,面色反而隐隐发青。

莫阳明皱眉正要想法子,身边的顾明珠先一步上前,手心空握扣向了皇帝的胸口,击打了两下之后,皇帝喉咙里传来响动,紧接着“呕”皇帝头一歪吐出一堆污秽。

皇帝先是感觉到一股苦涩的东西入嘴,身上多处地方如针扎般疼痛,胸口却依旧被什么东西压着似的,一直喘不过气,直到被什么东西种种地撞了几下,一阵恶心袭来,他张嘴剧烈地呕吐,仿佛要将肚腹中的东西全都呕出来,直到吐无可吐,他的呼吸才恢复通畅。

皇帝向周围看去,脑子里天旋地转,眼前一阵模糊。

方才晕晕沉沉之中,他听到了沈岚和德妃、黄昌说话的声音,他以为自己坠入了一个噩梦之中,想要说话却说不出来,想要睁开眼睛却没有半点力气,他的怒火仿佛要将他整个人烧成灰烬。

直到现在重新清醒,他才知道刚才听到的那些都是真的。

他宠幸的德妃,一直与梁王有勾结,他喜欢的儿子要领兵入宫夺下皇位,他信任的黄昌竟然是梁王的人。

皇帝的眼睛不停地眨动着,模模糊糊看到黄昌带着内侍从内殿中出来,显然是准备逃脱。

皇帝咬牙伸出手指向黄昌:“杀了他……杀了这个逆贼,朕要将他……曹氏……肃王凌迟处死。”

皇帝声音嘶哑,额头青筋暴起,双目泛着红光,整张脸扭曲着看起来十分骇人。

皇帝的手一直不肯放下,他怎么也想不到,他一直被梁王玩弄于股掌之中,梁王甚至知晓他的喜好,知晓他心中所想,知道他为何会喜欢曹氏。

这藏在他心底最深的秘密,赤裸裸地摆在所有人面前。

一股滚热的东西涌入皇帝的喉咙,紧接着皇帝再次“哇”地一声吐出来。

这次不是污秽而是鲜血。“皇上,皇上……”

彭时急切地上前,只听皇帝嘴一开一合:“杀了他……杀了他……”

彭时知晓皇上的意思:“皇上安心,微臣等会拿下乱臣贼子。”

彭时命人上前擒拿黄昌,一切真相大白,黄昌矫诏,德妃、肃王谋反,接下来龙禁尉也没有了疑虑,只需奉命平叛。

“皇上怎么样?”

皇帝听到皇后魏氏的声音,他转头看过去,只见魏氏雍容地站在他身边,魏氏神情平静,从容地应对着一切。

皇帝想要看清楚魏氏的眼睛,那其中有没有对他的轻视和嘲笑?她赢了,最终还是她笑到了最后,看到他这般狼狈的模样。

可他越是想看,眼前的一切反而越是模糊。

魏氏的视线也没有落在他身上,而是在看他身边的郎中。

莫阳明道:“皇上恐怕是中风了。”

“可还能支撑着站在人前?”魏皇后道。

莫阳明点点头:“道人用针,能站住一炷香的功夫。”

“够了,”魏皇后这次看向皇帝,“肃王谋反,梁王趁机攻打京城,皇帝需要出现在人前,稳住局势。”

魏皇后声音果决。

皇帝张开嘴想要再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让他出现在人前稳住局势,那之后呢?魏氏准备如何处置他?

“皇上,”魏皇后看着皇帝,“您想死吗?妾身猜您不想死,那就要坚持住,免得被梁王攻入京城,杀到宫中,到时候梁王会如何处置您呢?”

皇帝浑身一抖,努力要伸出手去拉魏皇后,却连魏皇后衣袖都没有沾到。

魏皇后拿出一张纸笺递给内侍:“皇上有令,命内阁学士等人入宫商议对策。”

皇帝看向皇后魏氏,现在她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他面前掌控朝政,一股热血再次涌上喉咙,一缕从嘴角缓缓淌出来。

魏皇后侧头看去,眼睛中似是带着淡淡的笑意:“皇上要保重龙体才是,后面的路还长着,妾身还要陪着皇上一直走下去。”

第511章 等着

魏皇后话音刚落,龙禁尉将黄昌和德妃带了过来,黄昌一脸愤恨和不甘,德妃则是面如死灰,宫人拉扯着德妃的手松开,德妃就瘫软在地上。

魏皇后吩咐彭时:“先不要将黄昌被抓的消息泄露出去,梁王在宫中安插的眼线不知黄昌败露,这些人还会继续行事,就这次的机会将他们全部拿下。”

彭时领命,这样就可以趁机会铲除大部分祸患。

魏皇后接着道:“布兵五凤楼,圣驾准备前往五凤楼督战。”

彭时不禁看向皇上:“娘娘,皇上的龙体……”

皇上脸色苍白,龙袍的衣襟上满是鲜血,这模样委实让人揪心,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如何是好?

魏皇后声音不容置疑:“我们虽然抓到了黄昌的信使,但黄昌心思缜密,遣出去的人定然不止一个。梁王对京中的情形已经了如指掌,加上肃王党在外行事,他们会四处传扬皇上殡天的消息,这样一来京城就会大乱,想要稳住局势,皇上必须出现在五凤楼,在众目睽睽之下镇压叛乱。”

皇后娘娘一番话让彭时哑口无言,无论是朝臣还是百姓,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皇上安然无恙。

至于之后皇上会如何,在许多人心中并不重要,即便他们知晓皇上病重不能主持大局,真正拿主意的是皇后娘娘,只要能稳住京城的局势,度过眼前这一关,谁都不会开口质疑。

这一战过后,皇后娘娘的威信立起来,就算皇上病情能够痊愈,也很难再压下魏家。

彭时心中叹息,他虽然清楚结果,但也无力去改变,从这一刻起所有效忠皇上的臣子,也都会为皇后娘娘所用。

彭时行礼带着人下去做事。

见到彭时离开,皇帝的手微微发颤,似是想要将彭时拉住,可他着实没有了气力,他的身体就像大周江山一样,一点点在脱离他的掌控。

皇帝就要去看皇后魏氏,却不知哪里伸来一双手,将他的头挪了挪,然后他的目光正好落在德妃身上。

摆正了皇帝的头,顾明珠松开了手。

皇帝在看到德妃那一瞬间,脸变得涨红,眼睛中就要冒出火来。

德妃脸色更加难看,想要说些什么,张开嘴却发不出声音,无论她说什么都没有用了,皇帝知晓了真相,他们又都落在魏氏手中……她恐怕是没有了活命的机会。皇帝嘴唇开合,喉咙中挤出一个模糊的声音:“贱人……”昔日他最喜欢的女人,不过就是个贱人,如果他有力气,现在已经扑上去掐死了她。

德妃眼泪一对对地往下掉,可这一次再也没有人怜惜她。

几个太医匆忙赶过来养心殿,黄昌为了隐瞒皇上的病情,让手下内侍绑了太医院院使,所以太医院并不知晓皇上的病情,现在见到皇帝这般全都吓得魂飞魄散,忙上前为皇帝诊脉。

一碗药灌下去,皇帝看起来精神许多。

魏皇后吩咐道:“带皇帝去更衣,时候差不多了,摆驾五凤楼。”

说完,魏皇后看向德妃:“将黄昌和德妃都带上。”

德妃当然知道魏氏为何这样安排,魏氏是要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儿子被擒。

皇帝被内侍搀扶着离开,莫真人长长地舒口气,虽然她经历过不少次动荡,但都么有这次严重,娘娘要收服龙禁尉,还要借着皇上的名义主事,万一那个地方出现差错,都会面临危险,陪着皇后娘娘走这一遭,她也不免紧张。

倒是珠珠,还是那般模样,关键时刻比她反应还要快,叩击皇帝胸口那几下又准又狠,没有半点的迟疑和畏缩。

这孩子……莫阳明看向魏皇后,看起来性子柔软,其实性子与娘娘有几分相似之处,怪不得娘娘会在这时候想起珠珠,将珠珠带在身边。

莫阳明有种微妙的感觉从心底划过,她怎么觉得娘娘像是在教珠珠呢?

“莫真人和珠珠也要跟我一起前去五凤楼,”魏皇后道,“真人医术高明,皇上还要真人照顾。”

魏皇后说完转头去看顾明珠:“珠珠跟在我身边吧!”

顾明珠行礼领命。

莫阳明眼看着魏皇后拉着珠珠向前走去,她脑子里的疑惑越来越重了。

……

姜贵妃正在内殿中等消息。

听到宫人说,皇后的人与司礼监、禁卫打斗在一起,姜贵妃就知道宫中有变,恐怕与德妃母子有关。

她不是胡乱猜测,现在敢正面与皇后交锋的也只有皇上和德妃,鉴于龙禁尉没有出现,皇上的可能性不大,那就剩下德妃和肃王了。

果然宫人传回消息:“龙禁尉奉皇上、皇后之命四处抓人,十二监的内侍被带走不少,宫中的动乱基本被压了下来,说是黄昌是梁王的眼线,肃王和德妃也在黄昌的鼓动下起兵谋反。”

姜贵妃惊愕,她万万想不到黄昌竟然与梁王有关,这次争斗比她预想的更加严重,更让她没料到的是皇上和魏氏联手应对,这么快就平复了动乱。

不对,姜贵妃心头一跳,皇上一直抵触魏氏,何必与魏氏联手,恐怕这其中另有玄机。

但无论玄机是什么,现在内宫迅速被稳住,她恐怕没机会再插一脚了,而且但凡她有什么动作,相信慈宁宫的太后娘娘就会伸手。

姜贵妃抿住了嘴唇,想要谋算还得从长计议。

……

京外,肃王带着人一路向皇宫逼近。

京营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围堵,他好不容易才杀出一条血路,手下还有二百多人与他一起入宫。

虽然人手不多,但也能一搏。

希望冲破承天门和端门之后,还能剩下一百人,这样就可帮他稳住宫中的情势,等待后援前来。

承天门就在面前。

往肃王欣喜的是承天门还开着,定是母妃和黄昌作了一番安排。

肃王心中稍安,身边的人见到这样的情形,军心也是一振。

肃王掏出诏书,大声道:“父皇传我入宫,阻挡者杀无赦。”

承天门口有禁军冲出来,肃王抽出腰间的长剑,吩咐众人:“一鼓作气冲进去。”

一队人马顺利杀入承天门,又冲向端门,这时候肃王感觉到有些异样,身后的承天门不知何时被紧紧地关起,通往宫中这条路比往常好像都要安静似的。

肃王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

“王爷,前面就是五凤楼了,我们还要不要前去?”

过了五凤楼就到了宫中。

肃王略微思量:“去……”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了退路,不管前面是什么情形都要闯一闯再说。

肃王再次扬起手中的诏书,带着人马向前驰去。

小心翼翼走过了端门,肃王终于看到了五凤楼,五凤楼上只能看到几个禁军,肃王心中一喜,也许母妃稳住了内宫。

肃王看向身边的亲随:“去前面看看情形。”

亲随应了一声策马上前。

随着清晰的马蹄声,响彻在四周,五凤楼上人影晃动,紧接着肃王看到一支支箭矢对准了他们。

第512章 英姿

肃王面色一变,已经感觉到那箭尖上的森然冷意,宫中早有准备,怪不得他攻入承天门会这样顺利,他们是想要将他围在这里。

肃王带来的兵马忙将他护在中间,可肃王心中清楚,这并没有任何用处,等到万箭齐发,谁也抵挡不住。

大周的旗子在五凤楼上迎风招展。

肃王急切地思量对策,母妃送来的消息肯定没错,父皇就要殡天了,那么是谁在宫中主持大局?一定是皇后魏氏,魏氏想要趁着父皇大行之时篡权。

肃王咬咬牙,心中抱有一丝希望,扬声道:“本王是奉密诏带兵入宫,你们不要被奸人挑唆。

一会儿内阁大学士等人就会前来听诏,还不速速让开。”

皇上在传位时都会传大学士等辅政大臣进宫一起听诏,肃王已经说得很清楚,他希望有人会因为这番话而动摇。

肃王的话说完,五凤楼上确实有动静,肃王仰头期盼着,当看到人群之中的两个身影时,他陡然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

“你说谁是奸人?”一个威仪的女子声音传来,震慑着所有人。

那是魏皇后。

魏皇后会在这里,肃王免不了一阵慌张,在他的谋划中,他进宫之后就会杀入坤宁宫处死那魏氏,魏氏死后他会诛杀魏氏一族,永绝后患。

可现在却变了,魏氏高高地站在那里,让他抬起头仰望,肃王来不及去想太多,因为另一个身影让他更为惊诧。

父皇好端端地站在魏皇后身边,父皇并没有重病卧床不起。

肃王身边人也开始慌乱起来,身上最后的士气也跟着垮塌,肃王告诉他们皇上驾崩,他们要护送新君入宫登基,可皇上明明好好地站在五凤楼上。

这错不了。

京营中的将领都见过皇上,绝不会认错,更何况皇上身边还有龙禁尉。

“咣当”有人手中的长枪落在地上。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预示着肃王面临的结果。

“父皇,”肃王错愕之后回过神,“这其中定然有蹊跷,儿子真的是奉诏前来……”

皇帝俯视着肃王,面色铁青,眼睛中满是怒火,若非这愚蠢的母子被人利用,他怎么会落得如今的地步。

他不想要顺了魏氏的心意,但是谁来抵挡后面的梁王?即便他想要抢回权柄,以他现在的状况也是有心无力。

皇帝激动的嘴角颤抖,想要说话,舌头却不受控制了似的。

“皇上,”魏皇后亲切地唤着皇帝,“眼下要如何处置肃王?”

魏氏明知他说不出话来,故意在人前装模作样,仿佛对他有多恭敬,全都是假的,可偏偏身边的人都相信了似的,他的龙禁尉,他的大学士,他的兵马全都听从魏氏的意思。

皇帝气息不稳,眼前一阵阵发黑,若非身边有内侍搀扶着,他就要倒下。

“皇上。”魏皇后上前两步靠近皇帝。

皇帝下意识地想要向后躲闪。

魏皇后伸手要去整理皇帝身上的龙袍:“众目睽睽之下,大家都看了清楚,知晓肃王所作所为,大家也在等着您下令,您是大周的天子,只有因才能稳住局面。”

话说完,魏皇后纤细的手指从皇帝龙袍上拂过,就像那掠过天边的云朵,来去自在没有任何人能够约束。

然后魏皇后扬起下颌,脸上露出自信的神情:“妾身知晓皇上的意思了。”

在外人看来皇帝和皇后商议了眼下的情势,皇帝显然因为身子不适,将一切交给皇后娘娘处置。

皇帝却知晓,他什么都没做,魏氏根本不会给他说话的机会,她称呼他是大周的天子,却是一个做不了任何决定的天子。

皇帝呼吸渐渐变得急促。

“皇后娘娘,”跪在旁边的德妃忍不住哀求,“求求您放过我的儿子,将他关起来好了,留他一条性命……

娘娘当年小产也并非全都是我的错,求求您不要报复在我儿子身上。”

“本宫没有将这笔账算在你头上,你没有本事做这些。”魏皇后说着看向皇帝,宠幸德妃的是皇帝,杀她子嗣,打压魏家的是皇帝,德妃不过也是一颗棋子罢了。

德妃不禁松了口气,或许肃王还有一线生机:“皇后娘娘明鉴,我们母子也是被梁王利用,都是梁王在暗中捣鬼,长公主、二皇子、就连周学士都是梁王的人谋算好的,与我们母子无关……”

皇后点点头:“这些都是梁王的谋算。”德妃眼睛中露出一线希望:“娘娘英明……娘娘……”

皇后淡淡地道:“但你们母子想要皇位不假。”

德妃面色铁青:“哪……哪个皇子不想要皇位,恭王、二皇子、怀王他们……他们……皇上的皇位不也是……”

德妃不敢继续说下去。

“对,”皇后道,“但是你输了,输了就不能后悔。”就像她认错了人,赔上了孩儿和哥哥。

不等德妃再说话,皇后神情安然,声音平淡却让人心生惧意:“肃王带兵入宫,企图谋反,罪无可赦,将肃王及其追随者一并诛杀,以正国威。”

一字一字掷地有声。

一句话让肃王等人汗毛竖起。

皇后说完,身边的女官递过弓箭。

魏皇后衣衫舒展,搭箭挽弓瞬息完成,弓弦嗡鸣箭矢破空,径直向肃王射去。

这一刻魏皇后立在那里英气勃发。

众人似是在记起来这位皇后是何人,她曾随皇上一起驰骋疆场,她曾帮皇上稳住新朝局势。

她曾是先皇、太后心中最为合适的皇后人选。

而现在,梁王叛逆,边疆战乱四起,她也一样能够稳住一切,还百姓一个平稳安定的大周。

有了皇后这一箭,埋伏好的弓箭手纷纷拉弓,数不清的箭矢向肃王而去。

德妃大声喊叫,黄昌狼狈地大笑,笑容中却没有了得意,而是被恐惧所包裹。

皇帝则怔怔地看着魏氏。

魏氏衣衫舒展,这一刻风姿照人。

她还是她,那个让他看到心生向往的女子。

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他想要盖过她的光芒,让她屈服,让她甘愿伏小。

他没能做到。

她眼睛中只有那抹让他恼恨的轻蔑和藐视。

肃王口吐鲜血从马背上跌落,皇帝也一口鲜血喷出来,眼前漆黑一片彻底没有了知觉。

宫人立即围拢上前将皇帝抬了下去。

龙禁尉彭时想要去查看皇上的情形,却听到皇后娘娘道:“皇上有太医照看,接下来众卿前去养心殿,商议如何应对梁王。”

彭时止住脚步,垂下头:“微臣领命。”

第513章 人棍

德妃瞧见儿子惨死,尖叫一声,恨不得从五凤楼上一跃而下,可最终她还是怯懦了,重新跪坐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叛军的尸身被抬出去,宫人很快将地上的鲜血清洗干净。

阳光之下,宫中恢复了往日的肃穆和瑰丽,除了一片没有干涸的水渍,什么都没有留下,仿佛刚刚的叛乱根本就没有发生。

魏皇后陪着皇帝去往养心殿,皇帝重病,诸多事宜都需要皇后娘娘帮忙打理。

顾明珠跟着莫师父向皇后娘娘告退。

魏皇后看着顾明珠,目光温和:“出宫之后还要多加小心。”这桩事若是没有珠珠,哪里会如此的顺利,怪不得谌哥儿在太原府见了人家之后,说什么都舍不得松手了。

说到底还是她的孩儿最聪明。

魏皇后想着嘴边浮起一丝笑容。

顾明珠颔首:“娘娘放心。”

魏皇后心中不舍,她还真想将这孩子一直留在身边,不过眼下还要整饬朝局,对付梁王,只能等到解了大周的危急之后再做打算。

魏皇后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亲手系在顾明珠身上:“下次进宫,就不用宫牌了,戴着它就好。”

顾明珠颔首向魏皇后道谢,然后随着莫阳明一起退出了养心殿。

莫阳明看向弟子腰上的玉佩,想要珠珠随意出入宫中,只需要知会禁卫,哪里用得着信物?她怎么觉得皇后娘娘好像是随便寻了个借口,为的是将贴身之物送给珠珠。

莫阳明离宫之前,先去了慈宁宫将整桩事禀告给太后娘娘。

太后舒了一口气:“哀家跟着提心吊胆了好些年,如今总算是安稳了。帝后能够齐心协力,哪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一个小小的梁王算得了什么?没想到哀家有生之年,还能看到皇上回心转意。”

太后说不出的愉快,难掩眼底的笑意。

当年“梁王”密谋刺杀她,是皇后冒着危险将她救下,皇帝表面上夸奖皇后,心中定然愤恨皇后的作为。

因为想要她死的根本就不是梁王,皇帝只不过借着“梁王谋反”的名头除掉她罢了。

皇帝做得干净,让她找不到实证,以为她就不会起疑心。

她表面上也不动声色,与皇帝继续“母慈子孝”,只可怜了皇后,担下皇帝所有的怒气。

皇帝到处寻魏家和皇后的错处,还在她面前数落皇后的不是,想要就此孤立皇后。皇帝这般作为就是将所有人当做傻子般耍弄,其实傻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她一直隐忍着这傻子,就是希望有一日找到机会助皇后一臂之力,现在算是得偿所愿。

太后看向莫阳明:“皇上的病重吗?”

莫阳明颔首:“皇上的眼睛恐怕要看不见了。”

太后点点头:“不打紧,眼睛对皇上来说并不重要。”有眼无珠之人,与其让他到处乱看,将泥沼看成金玉,倒不如瞎了干净。

莫阳明接着道:“皇上激怒攻心以致中风,将来也很难能够走动。”

太后道:“也不打紧,他是天子,万事都有人侍奉,用不着这些。”大不了就将他当做一盆花,好好侍奉打理也就是了。

莫阳明道:“皇上也一直没有说话,恐怕……”

太后舒展衣袖,轻轻捻动这手里的佛珠,没有枉费她多年吃斋念佛,心愿全都一一实现了。

太后“嗯”了一声,眼眸比往常都要清澈:“皇上还是要安心养病,不宜说太多话,对龙体不利,哀家看来这反倒是好事,除去这些只要皇上性命无忧,就是大周之福,百姓之福。”

除去这些,好像也只能“不死”了,莫阳明接着道:“有太医院侍奉,可保圣上性命无忧。”

太后依旧放心不下,叮嘱莫阳明:“你也要时时进宫看看皇帝,太医院那些人哀家放心不下,皇帝正值壮年,要龙体康健才是。”

莫阳明应了一声。

太后思量片刻,如同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神情中略带狡黠,她压低声音向莫阳明道:“哀家是否该让人翻修上清观,为观中供奉的三清祖师塑金身?”

塑金身庆贺皇帝变成了“人棍”?

莫阳明声音沙哑:“小观不敢,三清祖师也没有那么大的神通。”

“你呀,”太后笑道,“就是太过谦逊。”

莫阳明低下头,趁机擦掉额上的冷汗。

说完话,莫阳明和顾明珠向太后娘娘告退,一路离开了宫中。

在宫门外坐上马车之后,顾明珠向外张望:“师父,宫中看起来与平日没什么两样,这次徒儿不曾惹祸吧?”

如果没有帮皇后娘娘一起宫变,没有给皇帝下药又捶皇帝胸口的话,的确算是没有惹祸。

莫阳明闭上眼睛:“再这样下去,只怕没有人敢接替为师主持上清观,为师年纪大了,还要处置观中诸多事务……”她这弟子聪明、孝顺,或许会因此体谅她,稍稍收敛一下。

顾明珠心中一亮:“师父,其实弟子可以。”

莫阳明惊讶地看向顾明珠:“你愿意出家留在观中?”

顾明珠摇头,她不能出家,她还要照顾父亲、母亲和弟弟,还要与聂忱、柳苏一起查案,除了这些重要的事之外,她还要……吃蜜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