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阳明一脸失望,她就知道不可能,正胡乱想着,身边的珠珠凑过来低声道:“师父对外说又收了一名弟子,到时候弟子就每逢初一、十五假扮师妹去观中帮师父打理观中事。”她身份虽然多,但偶尔换上道袍帮师父打理观中事务也没什么不可。

莫阳明先是怔愣片刻,很快就肃然道:“那怎么能行,岂非欺骗祖师爷?”

顾明珠低声道:“也不算欺骗祖师爷,弟子虽然顽劣,但是师妹会遵守观规。”

莫阳明不想去理会这荒唐的提议,心中却不受控制地思量起来,不知她那小徒弟会不会讲道经?

莫阳明道:“玄蕴咒、诵宝诰都会背了吗?”

顾明珠应声道:“救苦拔罪妙经、升天得道经、解冤拔罪妙经、斗姥宝诰、三官宝诰、玄天宝诰师妹都会了。”

这么看来,她的小徒弟资质还是不错,莫阳明思量着,不过一个月只来两日哪里够?至少也要三五日才行。

“师父,”顾明珠看莫师父想得出神,“您为师妹想好了道号吗?”

莫阳明这才如梦惊醒,她差点就被珠珠说服了。

下一刻,莫真人义正言辞地吩咐爱徒:“道人要打坐,不要再与道人说话。”以免乱了她的道心。

顾明珠托着腮,等魏大人回来之后,她就有新的身份了。

魏大人看到她穿着一身道袍时,不知会是什么模样。

第514章 婚事

顾明珠先将莫真人送回了太清观,这才坐车回到怀远侯府。

宝瞳低声提醒顾明珠:“大小姐,初九说魏家的李太夫人在我们侯府。”

顾明珠略有些惊讶,李太夫人是听到外面出了事,所以带着人去府中照料母亲和弟弟。

母亲生产的时候幸好有李太夫人在身边拿主意,上次京中大乱,李太夫人也打发人来问情形,如今又是如此,这般想着顾明珠对魏家和李太夫人满心感激。

马车到了侯府门口,顾明珠下了马车,管事杨妈妈忙迎上来:“大小姐您可算是回来了。”

杨妈妈擦了擦湿润的眼角,听说肃王带兵攻进了宫门,夫人就急得让人备车,想要立即去宫中接大小姐。

可那是宫里,平日都不能随便进,现在出了这种事,只怕里里外外全都是兵马,他们如何能让夫人涉险?好在李太夫人赶了过来,算是劝住了夫人。

大小姐以后还是别进宫了,之前入宫赶上夫人生产,这次更可怕了,直接遇到了宫变。她家大小姐也太可怜了些,运气那么不好,她活到这么大岁数才听说的事,大小姐是直接见识到了。

顾明珠快步走向后院,刚进了母亲的院子,就看到等在门口翘首以盼的母亲。

“母亲。”

看到珠珠安然无恙,林夫人脸上终于浮起笑容,伸手将珠珠抱在了怀里:“没事就好,可真是急死我了。”

轻拍着女儿的后背,林夫人一颗心才算落回了肚子里:“李太夫人在呢,快去给太夫人行礼。”

林夫人拉着顾明珠进了屋。

撩开帘子,顾明珠就瞧见了坐在椅子上的李太夫人,李太夫人还抱着弟弟淳哥儿。

顾明珠上前向李太夫人请安。

“快起来,”李太夫人笑着道,“见到珠珠我也就踏实了。”

林夫人替李太夫人问道:“皇后娘娘可好吗?”

顾明珠点头:“皇后娘娘带着人平复了肃王叛乱,如今又与阁老们在养心殿商议与梁王的战事。”

林夫人惊诧:“现在是皇后娘娘在主事?”

顾明珠道:“皇上病重,都要依靠娘娘帮忙处置政务。”听到这话,李太夫人先是怔愣,然后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睛中打转,她的女儿终于不用再受苦了吗?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儿欣慰、欢喜、心疼兼有之,女儿出嫁、入宫、小产种种情景从脑海中闪过。

情绪如潮水般起伏,李太夫人整个人都似飘在云端,一时之间回不过神。

顾明珠给李太夫人续了一杯茶:“太夫人,皇后娘娘现在很好,过阵子您定能见到娘娘。”

李太夫人正要说话,忽然感觉到怀中一暖,李太夫人破涕为笑:“真是好兆头,淳哥儿这是给我贺喜来了。”

太夫人说着看向旁边的乳娘,乳娘躬身去接淳哥儿,当摸到湿了的襁褓她才意识到李太夫人那句话的意思:“哎呀,哥儿尿了太夫人一身。”

林夫人定睛看过去,李太夫人身上可不是湿了一片,她不由地脸上一红:“这可怎么好,快……快去取干净衣裙来。”

李太夫人擦了擦眼角笑着阻拦:“隔着襁褓呢,一会儿也就干了,不要那么大惊小怪,照老话说,这可是喜事。”

林夫人道:“那也要擦擦才好。”说着瞄了淳哥儿一眼,淳哥儿刚好睡一觉醒来,手脚不老实的挥舞,不知道自己刚刚惹了祸。

淳哥儿一泡尿,倒是让大家的心情都平复下来。

顾明珠将宫中的情形讲给李太夫人和母亲听,隐瞒了自己查明了周家案子,以及向皇上下毒的事。

听到最后,林夫人松了口气,发现自己手心里都是冷汗。

所以珠珠一直都在皇后娘娘身边,难得珠珠还能这样平静。幸好珠珠没有受伤,林夫人又将女儿打量了一番,目光最终落在珠珠腰间的玉佩上。

那是极好的和田玉,玉质细腻而温润,上面雕刻着一只凤鸟,那凤鸟昂着头,身姿优美,身上的羽毛清晰可见,看起来活灵活现。

林夫人不禁询问:“珠珠,这是……”

顾明珠道:“皇后娘娘赏赐的。”

林夫人仔细看着,这玉佩温养的很好,难不成是娘娘贴身物件儿?珠珠没做什么啊,怎么得了这么贵重的东西?难不成娘娘还有别的意思?

林夫人心中不禁有些忐忑,或许是她想多了……

“这玉佩是皇后娘娘刚入宫时太后娘娘赏赐的,皇后娘娘十分喜欢,这么多年上面的丝绦不知换了多少,这玉佩却一直没有离身。”

李太夫人的声音响起,林夫人刚刚放下的心再次提了起来,那玉佩是太后娘娘赏赐给皇后娘娘的,现在却到了珠珠手里。

“这么贵重,”林夫人不知说什么才好,“娘娘就这样赏给了珠珠,是不是……”

李太夫人笑着与林夫人对视:“可见娘娘喜欢珠珠,不止是皇后娘娘,我们家里人都喜欢珠珠。

珠珠第一次来家中时,我就瞧出来了。”

李太夫人话中颇有深意,林夫人仿佛明白了些什么,可她又不是太清楚。

李太夫人慈爱地看着顾明珠:“珠珠累了一天也该歇一歇。”

林夫人点点头吩咐珠珠:“去吧,我与太夫人再说说话。”

顾明珠总觉得李太夫人有什么重要的话要与母亲说,而且要避开她才能开口。

仔细一想,顾明珠胸口不禁一阵乱跳。

顾明珠带着宝瞳走出了屋子。

李太夫人才再次望向林夫人:“其实有句话老身早就想要问夫人。”

林夫人不由地捏紧帕子:“太夫人只管说。”

李太夫人道:“夫人觉得我家谌哥儿如何?”

林夫人未加思索:“魏三爷聪明,品性又好,将来必定会有个好前程。”

李太夫人笑道:“那将谌哥儿给夫人做女婿可好?”

林夫人目光一凝,整个人愣在那里:“太夫人您是说?”

李太夫人颔首:“老身本想等谌哥儿归京之后再提,可如今看到皇后娘娘赏赐给珠珠的玉佩,老身就知道与娘娘想到一起去了,干脆老身就借着这个机会问问夫人,若是夫人能够答应,等谌哥儿打了胜仗回来,我们就请保山上门。”

林夫人脑海中一片嗡鸣声,她着实没有想到……半晌她才自言自语道:“这……这……侯爷与我还想着……要寻人入赘。”

“入赘?”李太夫人干脆地答应下来,“那也可以商量啊。”只要怀远侯府能够答应,万事好商量。

第515章 牵挂

李太夫人这话一出,林夫人张大了嘴。

入赘也能商量?

这位是魏家的老祖宗吗?换了旁人这样说定然会被逐出魏家吧?

“太夫人,”林夫人慌忙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是那个意思,”李太夫人笑道,“结亲本就是两家的事,不能只顾着一家,夫人有什么担忧都可以说,相信没什么是解决不了的,只因我们的心思都是一样,想要两个孩子好好的,他们好,我们两家也才能好。

我嫁过女儿,知晓一路的辛酸,女儿若是受苦,为娘的就心如刀割,这还是小事,夜不能寐,牵肠挂肚的滋味儿才真正煎熬,可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女儿的处境,这样一想自然在择婿时更为慎重。”

李太夫人说着深切地望着林夫人:“你放心,若是珠珠嫁过来,我不敢说她不会受委屈,亲兄弟也可能会有争端,他们的路还长着,不知道还会遇到难解的结,我年纪大了,兴许也有看不到的一日。但无论是谁都会给她一份公正,若是连这一点也做不到,魏氏子孙将来也无法立身,自家也便败了,这话不止放在魏氏身上,放在哪里都是一样。”

林夫人听到这里忙道:“太夫人您言重了。”

李太夫人笑道:“在你面前,我只有实话,想要求亲哪有不诚的道理?”

李太夫人微微皱眉,其他的都好办,唯有谌哥儿的身世她要等侯爷和谌哥儿回来,大家聚在一起再说,虽然是这样,她也要事先知会林夫人。

李太夫人想好之后接着道:“有些事要稍迟一些再提,你不要怪我,提亲之前魏家不会有半点的隐瞒。”

林夫人忙摇头:“自然不会……”更何况她还没有应承呢。

“这就好,”李太夫人道,“珠珠心清眼明,明珠该配璞玉,我家谌哥儿也是堂堂正正,身有风骨,在这上面绝不会让侯府蒙羞。”

林夫人下意识地道:“太夫人您这是哪里的话,让我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慢慢想,”李太夫人道,“这日子还长着,我如今说,也是想要夫人多些时候思量。”

林夫人歉意地看着李太夫人:“让太夫人挂心了。”

见好就收。李太夫人也不再说别的,要拿人家的心头肉,怎么还能咄咄逼人。

李太夫人站起身:“过阵子我再来拜会。”

林夫人忙上前相送。

李太夫人道:“京中还要乱些日子,府中上下都要小心,若是有需要魏家的地方,夫人只管遣人去魏家知会。”

林夫人急忙感谢。

“不要谢来谢去,”李太夫人道,“珠珠进宫帮了皇后娘娘这份恩情我们该怎么还呢?”

李太夫人说完带着人走了,林夫人站在门口一直望着魏家一行人的身影渐行渐远。

杨妈妈上前低声道:“夫人,您也回屋中歇着吧。”

林夫人茫然地走回屋子,坐在软榻上,半晌她才抬起头看向杨妈妈:“刚才李太夫人说的你都听到了?”

杨妈妈掩饰不住眼睛中的喜气,连连点头道:“奴婢听到了。”无论怎么看都是好事,大小姐的病才好,就有人上门求亲,而且还是魏家,至于答不答应那要看侯爷和夫人,总之侯府脸上有光。

都说好女百家求,可林夫人却不知为何心底只有酸涩和惆怅,父亲当年嫁她时,应该也是如此吧!

“珠珠呢?”林夫人看向杨妈妈。

“大小姐在屋子里算账目呢。”杨妈妈道。

林夫人一怔:“什么账目?”

杨妈妈道:“应该是上清观的账目,听说是莫真人攒下的粮食,要尽数都交给朝廷用处呢。”

京中要起战事,卫所兵马都赶过来应战,等到城门一关,最要紧的就是粮食。

林夫人道:“莫真人凡事都想得周全,珠珠委实与真人学到了不少。”

魏三爷领兵打仗,珠珠帮着莫真人筹粮,这样一想还真的有些般配,不过魏三爷是何时对珠珠动的心思?难道就是在太原府?

她还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现在看来是被魏三爷那中正的模样骗了啊!

都怪侯爷,天天说防着这个防着那个,多少次将魏三爷请进门,她就说应该多些戒备之心。

现在好了,侯爷出去打仗身边还有魏二老爷帮衬,欠魏家的人情该怎么还?她不管了,等侯爷回来将这难题丢给侯爷,看侯爷要怎么处置。

心中虽然这样想着,林夫人却又担忧起来,希望朝廷能早日击溃叛军,魏三爷……不……大周的将士都能平安归来。

……肃王党被拿下之后,皇上下令命内阁学士、六部主事等文武大臣前去养心殿。

这次议事与平日里不同,因为现在掌权的是皇后娘娘。

该不该去,去了又要说些什么,宫中的动乱虽然平息,但并不能稳住所有人心。

京中的官员都在暗中探听消息,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会对抗皇后,又有多少人肯向魏皇后臣服。

最终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裴家门口。

一直养病的裴尚青,穿好官服走出了家门。

门外有不少人早就等在那里。

“裴大人。”吏部侍郎上前行礼。

裴尚青颔首。

“裴大人。”

“裴大人。”

十几个官员纷纷开口。

“走吧!”裴尚青一一还礼过去,脸上始终挂着一抹笑容,他神情看起来与往日没什么不同,却一扫往日的病态,一双眼眸清澈见底,熠熠生辉。

这才是教导过几朝太子的裴家人。

众人在裴尚青带领下,纷纷坐回轿子,一队人浩浩荡荡地向宫中而去。

坐在轿子里的裴尚青,整理着自己的袍袖,让自己看起来没有任何瑕疵,从前祖父说每次进宫都会紧张,处理事务哪怕有一点点不周全,都会后悔不已,觉得愧对皇恩,他一直没有这种感觉,直到今日……有种莫名的紧张。

他不能愧对她的信任,让她失望。

裴尚青深深吸一口气,只要有他和身后那些官员在,就能保证魏皇后决策顺利推进。

……

梁王带着精锐飞奔向京城。

沿途遇到卫所兵马抵抗,皆被他们顺利击溃。

眼见京城越来越近,梁王的兵马士气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昂,但不知为何前军的速度忽然慢下来。

前面是拱极城,梁王对拱极城的守将了如指掌,马将军年轻时是一员猛将,如今年事已高早就没有了锋芒,他带来的兵马不至于迟迟拿不下城池。

“王爷,拱极城的守将似是换了。”

梁王皱起眉头,临战换将是大忌,除非朝廷有所安排。

“守将是谁?”梁王问过去的瞬间,拱极城上已经插上了新旗。

大旗迎风招展,大大的“魏”字映入众人眼帘。

第516章 死战

六尺的红色锦缎,旗边黑绫,旗杆一丈二尺,那是领兵的主将旗。

梁王想到了魏元谌。

这面旗曾出现在永平府,现在来到了拱极城。

他的谋算果然被察觉了,否则魏元谌不会丢下北疆回援京城,魏元谌若是真的出现在这里,京中的肃王八成也坚持不了多久。

“王爷,”副将道,“主将换了,我们……”

梁王道:“继续攻城。”

那拱极城虽然挂着魏元谌的旗子,但魏元谌却没有出现在城楼上,谁也不知道其中虚实,梁王不禁目光一深,魏元谌这是在效仿他吗?

虚虚实实,分不清真假,他也就无法判断情势。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不管京中到底如何,也不能就此败退。

一路杀到这里,将士士气高涨,就此离开,知晓的是他在等待时机,不知晓的还当他怕那个魏元谌。

魏元谌屡次坏他的事,这次匆忙起兵也是因为郑如宗父子身份败露。

魏元谌在北疆杀了不少他们的兵马,身边的将士都憋着一股气,想要拿下魏元谌的人头,看到“魏”字旗,人人跃跃欲试。

副将领命就要离开,却又被梁王叫住:“不要大意轻敌,魏氏一向诡计多端。”

副将应了一声,不多时候,梁王大军前旌旗摇晃,再次对拱极城发起了攻势。

“嘭”“嘭”“嘭”城墙上火铳开火,弩箭也射入了叛军队伍之中。

但是紧接着叛军的弓弩手也上阵。

双方都有将士中箭。

战事却不会因为有人流血受伤而停下来,梁王聚集了不少的人手,加上刚刚拿下两个卫所,手中军备齐全。

冲在前面的叛军刚刚被击退,很快就有人马补上,一波波羽箭几乎没有任何间歇地射入对方军阵之中,双方谁也不肯让步。

守城将士只要退让就会让叛军的兵马靠近城楼,为了能将叛军留在原地,城楼的地面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补位。”守城的副将大声呼喊,城楼上的火铳声再次响起,头顶上的羽箭也跟着袭来……

“补位。”

“补位。”

……

后城墙上的弓箭手已经出现了空缺。

战事比他想象的更加激烈,守城的副将担忧地看向旁边的马老将军。

马老将军道:“敌军损失也不小,做好我们的本分。”

说完马老将军向城下不远处看去,不知道魏将军什么时候动手,拱极城兵马不足以应对梁王,魏将军虽然从永平府赶来,却也仅仅带了不到二百骑,即便他们全都留在城楼上,恐怕也无法应对梁王无休无止的攻城。

于是魏将军将主将旗留在这里,带着几百人埋伏在拱极城外,准备在梁王兵马攻城时,带着兵马前去奇袭,这样能够拖延时间,等待朝廷援军。

马老将军佩服魏元谌,换做是他恐怕没有魄力如此施为,但眼下决定双方胜负的仅仅就是时间。

梁王眼下兵马占优势,那是因为他突然起兵谋反,加上附近卫所早就安插了人手前来投靠,才能一路畅通无阻。

可一旦朝廷回过神来,从京营及各处卫所调援军,梁王就会立即处于下风,所以魏将军才会放手一搏,要与梁王血战在拱极城下。

除了留下守城的百余人,其他兵马都被魏将军带走了,魏将军走时留下一句话:“朝廷援军不到,不得打开城门。”

一阵马蹄声响传来,虽然混杂在厮杀声中,却格外的清晰。

马老将军转头眺望过去,只见一队骑兵由远而近。

那队人马没有在金鼓和号角声中发起冲击,他们手握五方形旗,就像是一柄古朴的剑刃,看起来不起眼却闪烁这迫人的锋芒,径直插向叛军军阵之中。

叛军眼见城墙上的守军开始疲于应对,他们正准备进一步展开攻势,却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战马径直冲了过来。

前军一时躲避不及,弓箭手、刀盾兵被卷入马蹄之下,叛军回过神时,怒骂着向这队兵马杀去,更多的人却只是刚刚扬起刀刃就被骑兵用长枪贯穿了身体。

梁王的军阵一片混乱,魏元谌手握长枪,带着兵马直冲而入,长枪所到之处,鲜血迸溅。

“王爷,是魏元谌。”

有人先认出魏元谌急着向梁王禀告。

魏元谌似是无意在军阵中久留,而是一路向梁王所在之处突袭。

擒贼先擒王,梁王急着杀入京城,就是想要进宫擒王,而魏元谌也是这样思量,只不过魏元谌只需要等在这里,就有了直面梁王的机会。

魏元谌带来的兵马全都阵亡不要紧,他们只是大周的将士,但梁王若是有了差池,整个梁王大军都会瞬间瓦解。

这一刻,梁王才意识到自己的人头对于大周将士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保护好王爷。”梁王身边的副将大声呼喝。

更多人马护在了梁王周围。

“嗖”一支箭破空而至,梁王挥动手中长刀将箭矢打落。

不远处收回长弓的魏元谌,再次挥动起了长枪,枪头刺入面前的叛将心窝中,鲜血染红了彼此身上的甲胄。

几乎在同时,叛军另有将领向魏元谌杀去,魏元谌却没有回头,任由左右两个亲卫将那叛将刺下马背。

梁王看到这一幕忽然笑起来,那愚蠢的皇帝处处针对魏家,却也没有阻止魏家继续培养家将。

魏元谌带来的骑兵人数难以压制叛军,却极为灵活,五方形旗挥舞立即变了方向,魏元谌带着人掉头向拱极城而去。

“他们要回城,”叛军副将大喊一声,“跟上去。”他们可以趁着打开城门的时机,跟着冲进城中去。

魏元谌带着骑兵到了城下,却在逼近城门时忽然旁边散开,紧追在他们身后的叛军就听到头顶一阵响动,礌石、滚木从城墙上丢了下来。

仿佛只有一眨眼的功夫,尘土四起,不知又有多少性命惨死在战场之上。

梁王望着不远处魏元谌的身影,眼睛中两簇火焰在燃烧,他抽出腰间的长剑。

“王爷,不可……在这时候您不能有任何闪失。”

梁王一把推开副将,就是因为他们有所顾忌,才让魏元谌钻了空子,用区区几百人拖住了他们的大军。

梁王道:“速战速决,否则就算我安然无恙,也杀不进京城。”

眼看着梁王身边的兵马向这边涌动,张桐看向魏元谌:“三爷,看样子梁王回过神来了。”

魏元谌看向天边那一轮西下的红日,一双眼睛闪烁着迫人的光彩,提起满是鲜血的长枪,长枪上的红缨尤其鲜艳。

“那就再会会梁王。”

五方形旗再次扬起,魏元谌率军又向梁王军阵中冲去。

……

战场边上。

吕光静静地趴在土坑里:“你说魏三爷什么时候将兵马引过来?”他等了许久了,魏三爷的谋划不会失败吧?

那他们这次可就抢不成了。

第517章 土匪

吕光说完话,却发现没有任何回应,他不由地用手戳了戳趴在他身边的朱五,生怕朱五被眼前的场面吓傻了。

说不紧张是假的,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万一慌乱中出了错,后果不堪设想。

朱五一直在聚精会神地盯着战场,忽然被推了一把,连忙回过身来看吕光:“怎么了三哥?”

吕光目光落在朱五手上,朱五手中有个黑黢黢的物件儿,那是朱五自己造出的火器,当年在山中,朱五就靠着自己做的火器,让他们从私矿上逃脱。

他们被魏大人和长老爷从山中救出之后,朱五还一直摆弄这些东西,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做他的“火雷”。

有时候吕光都害怕朱五在做扁食时失神,顺手将硝石、火药那些玩意儿丢进锅中。

这家伙脑子里想的除了钱之外,也就是他的“火雷”了,果然借着趴坑的功夫又做了一只。

“没事,”吕光屏住呼吸,“就是让你警醒点。”

“放心吧,”朱五道,“蒋姑娘交待好了,绝不会出差错。”

“火雷没问题吗?”

“没问题。”朱五说着将火雷揣入了怀中。

吕光看着一惊:“你怎么……”

朱五呵呵一笑:“蒋姑娘在火雷上做了机括,用铁片挡着钢轮和药槽,只要我不将机括拨开就不会炸。”

朱五说着扯开衣襟,里面还藏着好几颗火雷:“我从京中带出来,跑了这么远不也没事?”

吕光不禁吞咽一口,下意识地向旁边挪了挪身子,若他早知晓朱五怀里抱着这些东西,他定然离朱五远远的。

朱五摸着怀中的火雷,觉得异常踏实,蒋姑娘怀疑梁王在京城附近,就让他们分头行事,一边四处寻找梁王的行踪,一边做些准备,初九从魏家找来一些火器和火药、硝石以防万一。

这些东西不多,不能用来正面对付叛军,但若是能设下陷阱,配合魏大人,就能大乱叛军的阵脚,拖住一部分人马。

葛爷、聂忱、柳苏都立过功,这次总该轮到他了,否则以后的弟弟妹妹定然不服他这个五哥。

朱五道:“来了。”

两个人说着话却一直看着战场上的情形,眼见着马蹄激起的烟尘向这边而来,吕光和朱五快速地离开了土坑,一左一右分立两边,等魏大人将叛军引过来之后,他们就会拉动机括。

战局之中。

魏元谌带来的兵马虽然骁勇,但毕竟与叛军人数差距太大,加上梁王亲自带领叛军围攻,让魏元谌这支奇袭的兵马很快就陷入了苦战。

鲜血喷溅,马匹嘶鸣。

魏元谌的人倒下一个又一个……

一支箭疾驰而至,魏元谌来不及躲闪,箭矢径直射入魏元谌的肩窝。

“受伤了,魏贼受伤了。”

叛军中有人大喊。

“快,不要让他跑了。”

终于伤到了魏元谌,当然要乘胜追击,拿下魏元谌的人头。

五方形旗再一次晃动,那是魏元谌的人准备要撤离。

“杀过去。”叛军将士红了眼睛。

魏元谌带兵向东边逃走,这支骑兵队伍也不如来时那般锋芒毕现,而是带着几分的狼狈。

梁王身边的副将道:“魏家人也不过如此,很快我们就能将人拿下。”现在情势很清楚,魏元谌虽然在这里,但也不过就是几百人,朝廷没有更多的援军,杀掉魏元谌就能顺利拿下拱极城。

梁王看着魏元谌奔逃的背影,他心中一晃担忧,魏元谌这么容易就败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或许只是暂时避开,整饬兵马后再战。

梁王不禁目光微深,可他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从前他以为魏元谌很少在军营中历练,不过就是善于筹谋和书面上的公务,今日看到他带着魏家家将冲杀,心底不禁一惊,不止是那昏君,就连他也小觑了这位魏三爷。

魏家养育魏元谌可谓是费尽了心思,那么魏元谌就仅仅这点本事?

魏元谌那队奔逃的骑兵忽然加快了速度。

梁王一惊,脱口道:“不好。”被一直追赶,应该愈发疲累,为何会突然有了精神,那只有一个解释,魏元谌之前是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