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拿捏着经济,按照宁光的性格,必然觉得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老老实实听他的话,跟他过日子。

这些赵建国死不承认,然而宁光已经不是刚来城里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子了,她在厂里上班虽然不怎么说话,但也因为不传人家长短,有些人还是愿意跟这种性格的女孩子来往的,也交了些朋友。听她们提点,渐渐的就醒悟过来,自己应该是被赵建国骗了。

他在城里根本没有跟什么城里美头谈恋爱,倒是谈了个其他地方乡下的美头叫方娜娜的,结果还被个城里工人挖了墙角。

之后回去,所谓赵学明算计宁家的事情,赵建国只怕也不算清白。

还有赵小英。

可能整个赵家联手挖了一个坑…而宁光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跳下去,还自以为是她算计了赵建国以离开黎明镇。

宁光醒悟过来之后,首先当然是生气,然后去找了赵建国对质。

可赵建国一口咬定这些都是宁光的疑心病。

两人为此大吵一场,宁光气的好几天都背对着他睡,甚至饭都没做。

但也就是几天,赵建国买了几次水果零食回来,做低伏小的哄了哄,她也就借坡下驴了。

不是真的这么容易被哄好,而是因为生活到了这里她能怎么样呢?

的确她是年轻的,漂亮的,正经甩了赵建国再去找个也不是找不到…问题是她压根就不是那种风流人物,平时陌生女孩子跟她说话她都基本不吱声,异性即使主动来撩她,她也只会用面无表情来应对。

再说明知道她有“未婚夫”还来撩她的男人,品行也不那么正派。

会不会比赵建国好不知道,至少不那么叫人放心。

万一还没赵建国靠谱的话,平白叫人议论自己嫌贫爱富见异思迁…归根到底这世界对女性还是不够公平。

毕竟要是一个男人,甩了从乡下带来的原配,再找一个的话,哪怕也是乡下来的,别人可能会意思意思说几句狠心,更多的人,尤其是男人,却会觉得这人有本事。

这真是个见鬼的有本事…鬼知道哪里来的这样的概念,背叛等于能力?

总之宁光对于目前的生活已经没了才来时候的激动与欢喜,她有时候甚至会怀疑自己那么大胆的夜半翻窗出门,跟着赵建国跑来这陌生的城市,到底是为了什么?

赵建国曾经那些出人头地的誓言她当然是根本不当真了。

可就算不去管宁家,就这么过自己的日子,好像也没什么意思。

首先她对赵建国没有爱情,曾经以为的爱情现在想想都是被蒙蔽的错觉;其次赵建国近期的表现跟别人家老公也没什么区别,除了上班之外举手不动,什么都等着她来伺候而且心安理得,刚在一起的勤快像是幻觉又像是做样子;第三就是他们的收入并不高,租着房子这么过着也就算了,至于说在这个城市落脚却是很遥远的事情。

赵建国所谓的升职加薪…后来证明都是骗人的。

他是苦苦哀求人家老板才重新收下他的,现在乡下的青壮大批进城,老板真不缺他这种要技术没技术,要学历没学历,除了一身力气一无是处的员工。

两人之间越来越有些相敬如冰的意思。

现在忽然有了孩子,初为父母的激动,似乎一下子消除了彼此的隔阂。

这天回去的路上,赵建国不顾宁光反对,买了一堆牛奶饼干水果之类的食物,回去之后也不肯让宁光下厨了,甚至不让她打下手,就让她在屋子里歇着,自己去做饭。

厨房的人看到他一个人过去都很惊讶,问宁光是不是生病了?

得知宁光有喜了,恭喜之余也有人酸溜溜的说自己当年怀孕时,十个月快生了也照样做事了,现在的年轻孕妇就是娇气!

这话要是叫宁光听见了就算不高兴,不逼到一定程度也不会发作。

但赵建国就没那么好欺负了,闻言就说:“那就得问你老公跟阿婆了,我就愿意惯着我老婆,你眼红啊?”

大家就都取笑那女人,说你别啰嗦了,人家小夫妻愿意亲亲热热的,你羡慕不来的。

那女人脸上十分的挂不住,就说:“现在这么开心,万一生下来是个丫头片子,看你后悔不后悔这些日子的伺候劲儿!”

赵建国闻言就沉下脸:“你说什么?”

“你家里刚才有点事情呢,快去吧快去吧。”其他人看着情况不对,赶紧圆场,让那女人避一避,又劝赵建国别跟她一般见识,之后她们私下说那女人太过歹毒,现在计划生育只能生一个,要真是个女儿,那该多失望?

就算吵架也不能说这么重啊,这是要结仇的节奏了。

这话辗转传到宁光耳朵里已经是几天后,宁光就是皱眉,问赵建国,是不是很介意生男生女?

赵建国解释说并非看不起女孩子,主要是这个社会上,女孩子容易受欺负,还是男孩子让父母放心。

宁光对这回答不是很满意:“正因为女孩子容易受欺负,咱们才要更好的保护她!”

“你说的是。”想着医生说的,孕妇必须保持心情愉快,这样孩子才健康聪明,赵建国迅速认错,顺着她的意思说了一堆好话,心里惦记的却是宁光这身孕才有,B超还查不出来性别,等过段时间还是去看看的好。

他心里是想要男孩子的。

至于说宁光的态度,赵建国觉得这也不是什么事情,到时候好好的哄哄劝劝,宁光这种没什么太大主见又单纯的女人很容易搞定。

毕竟其他不说,单是养老这个问题,可不仅仅是赵建国一个人的事情,宁光难道不指望孩子大了给她养老?

要是生个女儿的话,就算现在法律规定女儿也要养娘老子,但在乡下还是默认养老是儿子的事情。就算女儿可以给几个钱吧,到底不跟父母住一块,享受她每天烧锅做饭洗衣服之类伺候的是亲家…真是想想都亏。

赵建国这些想法都藏在心底,不叫宁光看出来,表面上他对宁光的照顾是更加用心了。

然而宁光可能是体质缘故,妊娠反应比普通孕妇都激烈。

查出身孕的时候她就胃口不好而且想吐了,之后这种情况是愈演愈烈。

甚至到了什么都吃不下、硬吃什么吐什么的地步。

去医院看了几次,医生也没办法。

后来还是有个住在附近的老太婆,建议宁光回老家安胎去,说可能是因为不习惯离开故土、水土不服的缘故。

宁光觉得这真是荒谬,她来城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来没有水土不服过,哪有隔了年把功夫才水土不服的道理?

而且她一点也不想回去朝阳村!

赵建国这会儿是依了她,可是接下来宁光越来越难伺候,不但自己在制衣厂的工作没法干下去了,赵建国单单下班回来照顾她都忙不过来了。

眼看两人迅速的消瘦下来,劝宁光回老家的人越来越多,都让她不考虑自己也考虑考虑孩子,考虑考虑赵建国:“你现在都不工作了,就指望建国一个人养,要是他累出事情来,你们娘儿以后靠谁哦?”

而且,“小孩子现在正需要营养,你这一直吃不下,你吃得消,孩子那么点大也受的了?”

说的人多了宁光觉得压力山大,而且她兴许对赵建国的感情还没有因为这次复燃深刻到各种舍不得的地步,但对于肚子里的孩子还是很在意的。

这种近乎不能的在意,让宁光左思右想之下,总算硬着头皮踏上了返乡的路。

赵建国知道这趟回去必然狂风暴雨,专门请假陪她一块儿。

让宁光心情复杂的是,两人一块儿回到朝阳村的时候,在村口恰好碰见宁福林在跟人说话,宁光下意识的往赵建国身后躲了躲,结果宁福林抬头看到他们,认出赵建国,却根本没认出自己孙女,还很惊讶的跟旁边村人说:“你看那谁家的小子带老婆回来了?”

这会儿天色已经暗下来了,赵建国怕宁福林发现是宁光之后在村口闹起来,就护着宁光从旁边走过,点着头说自己夫妇累了,回头再跟村里人聊。

如此回到赵建国家,说起来这还是宁光第一次走进赵建国家里——赵学明之前接到消息是专门在等着了,不过这个专门也就是他没出去,而且买了些菜回来,桌子上仍旧是空空荡荡的,却打算等宁光来了之后下厨。

他对宁光的态度很随意,说你回来了?路上累不累啊?

宁光客气的说了句不累,赵学明就讲:“那正好去把晚饭做一下吧,从那个婊子跑了起,我们家里好久没有女人家下厨了,我跟建国都是男人,整天在灶头上多不像样子,是吧?”

“…”宁光脸色有点不好看,赵建国赶紧圆场,说自己父亲就是这种人,不会说话,但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没拿宁光当外人,所以一点不客气的,他站起来说宁光有孕不舒服,还是自己去烧吧。

然后他去灶间了,剩下宁光跟赵学明相看两厌。

第七十六章 返乡

赵学明一直觉得当年蓝小花会跟人私奔,纯粹就是自己对她太好了!

没错,他不认为是自己打跑了老婆,而是自己对蓝小花过于纵容,除了喝多了酒打几下外,平时都是好好的对待,甚至还会在蓝家人上门时下跪道歉,更是委托赵训勤给她找了厂里的工作…所以纵容了蓝小花的心大,敢做出卷款同野男人跑出去,害他被人笑话到现在的事情!

这要是他一早对蓝小花有事没事打一顿,打的她战战兢兢,别说逃跑,连挨打时的求饶都不敢,哪里还敢跟野男人搞一起啊!

所以从那时候起,他就一直告诫赵建国,以后对老婆不能惯!

女人都是蹬鼻子上脸的,你对她越好,她越会对不起你。

抱着这种态度,他连给儿子讨儿媳妇都不想花钱…至于说自己想花钱讨个寡妇,赵学明觉得,反正那寡妇拿了彩礼之后,也是连人带钱来赵家,左手给出去右手拿回来的,也是一分不出。

但宁光这种情况给彩礼那全部便宜了宁家了。

如今看着宁光坐在堂屋歇气,倒是赵建国跑去灶间烧饭,当然看不过眼,于是干咳一声,开始讲赵建国跟城里美头不得不说的事情:“…算算那美头马上也要毕业了,要是没有你的话,没准建国过段时间就能去找她呢,他们两个可般配了。”

宁光本来还想给他留点面子的,但赵学明越说越来劲,她也不耐烦了:“阿伯,你说的是方娜娜?那你上当了,她根本不是城里美头,也不是什么还在念书的学生,就是个乡下美头,还跟城里一个工人跑了!”

赵学明:“…”

半晌后他继续不甘心的说起去年年底赵小英过门的事情,说其父母专门给女儿放了五百块压箱钱来着,还置办了很多被褥什么。

“听说那家给赵家彩礼还要多。”宁光淡淡问,“阿伯你以后打算补多少彩礼给我家啊?”

赵学明气的一拍桌子进里屋去了。

他心中充满了危机,觉得以前看宁光挺老实挺好欺负的,这才跟儿子联手设计了她,可是会咬人的狗不叫,这宁光跟自己儿子出去了才几天,嘴马子就这么厉害了!

而且关键是对他这个公公一点都不尊重!

就好像担心不喜欢赵建国跟蓝小花关系太好,以至于上了年纪之后被老婆排在了自己前头一样,他现在看宁光更厌恶:这儿媳妇跟自己儿子在一起才几天,就能使唤儿子去烧锅做饭了,长此以往,这家里还有自己说话的份吗?

虽然他想着再讨个寡妇什么的排解寂寞,但赵学明心里有数,不管他找的寡妇有没有孩子,他是不可能再生个儿子出来做依靠了。

不仅仅是因为政策,也是因为他这个年纪是没本事再拉拔大一个儿子了。

强行生的话,只怕这第二个儿子的福没享到,自己先差不多了。

所以这辈子老了还是得靠赵建国。

所以任何一个让赵建国心疼的人,不管是老婆还是儿媳妇…都是他的敌人!

赵学明既然是这样的心态,对宁光当然不会好,甚至当天晚上,宁光睡着后,他还拉着赵建国老泪纵横的,要赵建国万万不能讨了老婆忘记亲阿伯。

赵建国搭了一天的车累了,也很腻味这亲爹,不耐烦的让他少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你帮我好好照顾小光,以后我们俩当然会一块儿给你养老。”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话,赵学明听着却是心里哇凉哇凉的,觉得儿子这是在警告自己,如果不好好伺候宁光的话,以后没准就不给自己养老了。

他还没老到走不动呢,就要开始看儿子媳妇的脸色了吗?

赵学明脑补的不能自已,仿佛自己现在就沦落到被儿子媳妇虐待的处境里一样。

…赵建国没理会他,回屋拥着宁光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来洗把脸,就去正屋跟赵建国商量去宁家的事情。

虽然宁光现在还没到领证的年纪呢,但既然回来了朝阳村,哪怕昨天回来的时候宁福林没认出来呢,不可能一直瞒下去的。

与其等着宁家发现之后找上门来理论,还不如上门去拜访,说明情况。

赵学明沉着脸说这有什么好商量的?

美头是自己愿意跟你走的,又不是咱们绑架的,现在睡也跟你睡了,孩子都有了,宁家敢不认账?

赵建国其实不赞成这么气势汹汹的,可考虑到宁光对宁家也没什么感情,于是默许了这种态度。

他们这么上门一说,宁家简直惊呆了!

其实当初宁光失踪后,警察那边就问过,宁光平时有没有关系好的同龄人,会不会是被人带走的?

毕竟这年纪的美头,从来没出过远门,没人一起估计没胆子做出大半夜跑路的事情。

那会儿宁家也怀疑过赵建国,可是赵家父子狡猾的很——宁光到现在都不知道,她以为赵建国是在村里等到自己找到机会跑出去时一块走的,却不知道赵建国早几天就宣称要去城里打工,当着众人的面提着行李大大方方离开村子。

之后是靠赵小英通风报信,掐着时间返回来接宁光的。

所以宁家上门之后,赵学明一推二六五,说自己儿子觉得他这个当爹的赖着宁光不好意思,早些日子就一走了之了,村里那么多人都能够作证,至于宁光去了哪里他怎么知道?他儿子都不在村里了,宁光在村里不见的,难道还要怪他儿子?

褚老婆子跟宁福林因为不清楚宁光、赵小英以及赵建国私下里的事情,之前又错怪过赵富梁以及沈安怡,也不敢再次跟赵家人纠缠到底,结果就这么跟真相错过了…由于将赵建国的嫌疑排除了,之前警察找的时候都是找独身的女孩子,由此更是不可能找到宁光。

如今失踪了年把功夫的美头忽然回了来,却直接住到了赵学明家不说,还跟赵建国有了孩子…褚老婆子年纪大了,险些气晕当场!

宁福林也是暴跳如雷,声称要将宁光拖回来活活打死,以正家风!

…这么一番热闹将村里人都惊动了,一时间大为哗然,去年宁光失踪的时候村里人都帮着找过,还以为美头或者被人卖到远地方去了,或者是在没人知道的地方死掉了,谁想会是这种结果。安静了许久的村子里难得有这么大的瓜吃,大家都兴奋的不得了,说什么的都有。

宁家母子闹了一阵之后决定告赵建国拐带自家美头,但是派出所的人了解到宁光是自愿跟赵建国走之后表示顶多只能对赵建国进行口头教育,不可能如宁家所愿的将人抓进去坐牢的。

这让宁家大失所望,又因为叫警察的缘故将消息流传到镇上,于是连镇上的人都知道了这事儿,宁宗于是不肯去上学,说同学都问自己你姐姐是不是跟人跑了,现在大着肚子回来了?

褚老婆子跟宁福林知道后,心情可想而知!

他们劝不住宁宗,就去找宁光算账。

然而宁光如今怀着老赵家的种,老赵家不可能跟以前一样看着宁家母子对她打骂的,都没用赵建国出马,左右的族人就出来把褚老婆子母子拦回去了。

这母子回去的路上一路骂着,说宁光做出这么不要脸的事情以后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到时候求着回家他们也不会接纳的。

“嫁娶的规矩自古定下来的,赵家父子奸诈,一分钱不肯出的骗了你去他们家做牛做马,心里肯定看不起你,你以为你能讨得了好?”褚老婆子咬牙切齿良久,最后决定跟宁光断绝关系,不,是将宁光赶出家门!

这消息没多久就叫宁光知道了,她根本不在乎,她巴不得早点跟宁家恩断义绝呢。

因为宁家宣布将宁光赶出家门,从此再无瓜葛后,就心灰意冷的深居简出,不再折腾着要找宁光的麻烦了,赵建国给宁光安排了生活,专门买了点东西给隔壁一个比较清闲的族婶,请她得空过来陪着宁光说说话,顺带教一教宁光安胎的常识…要是宁光月份大了不方便做事,当然也请她搭把手,这才独自离开。

他走之后,偌大家里就剩了赵学明跟宁光公媳,关系既不好,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实在是尴尬。

然而让宁光怨恨又无语的是,她回来之后还真有了胃口,不是在城里的时候吃什么吐什么了。

不过她觉得这不关地方的缘故,归根到底是她习惯了这边的菜…是的,刚回来的时候她其实还是不想吃东西的,但从菜畦上才割回来的蔬菜随便收拾下,她忽然就想吃了。

宁光简直就是绝望,这都是什么毛病?她虽然是吃这里的菜长大的,可真心没觉得过这里的菜好吃啊!

为什么怀孕了居然茶不思饭不想的,就吃本地出产这一口?

隔壁的族婶人挺不错的,或者说从双方关系转变,宁光由赵家世仇宁家的美头变成老赵家媳妇起,族婶就切换到长辈模式。

所以相处了段时间之后,宁光就将这疑惑委婉问了。

这要是能治她真想立刻治好了马上走人。

因为赵学明看她太不顺眼了,没事跟她念叨谁家儿媳妇怎么怎么贤惠谁家儿媳妇怎么怎么带财…反正宁光现在看到他就烦。

族婶却笑着说各人怀孕情况不一样,有人跟没怀孕一样,能吃吃能喝喝能干活…甚至生产都不怎么痛的。

但也有人各种折腾,怀孕不到三个月就去掉半条命,奄奄一息熬到生产的也不奇怪。

宁光算是运气不错了,因为回来了家乡就好了,要是那种严重的,怀孕期间差不多都是躺着,别提多难受了,生孩子的时候也危险。

这话说的宁光长吁短叹了好久,天天扳着指头算时间,巴不得早点生完孩子走人。

嗯,还得坐完月子?

真是想想就是一把眼泪。

然而她厌烦着赵学明,赵学明也在寻思着,要怎么离间儿子对媳妇的感情?

第七十七章 买布偶遇

回到朝阳村大半个月之后,宁光就恢复的差不多了,能吃能睡,还能自己烧锅做饭做家务。

赵学明就想把伺候菜畦的事情也交给她,理由是宁光以前在娘家的时候这些事情都做的,没道理来了夫家反而娇气起来了,再说他听村里上了年纪的女人说过,怀孕的时候还是要干活的好,这样以后生产顺利,人不遭罪。

但宁光不愿意,倒不是想偷懒,而是因为她跟赵建国跑出去、大着肚子回来毕竟是不名誉的事情,尽管赵训勤这个村支书出于为赵学明父子考虑,让赵家人都维护些,不许揶揄嘲笑宁光,可朝阳村毕竟不是就赵家一家人家,宁光偶尔出门,哪怕是在院子里做事的时候没关门呢,也少不了有人张望,指指点点。

她很不喜欢这种情况,因此从此出入都锁门不说,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赵学明更不喜欢她了,偶尔碰见赵训勤,都长吁短叹,说自己命苦,当年讨的蓝小花是个不要脸的,现在找的这个儿媳妇,也是个不孝顺的。这会儿自己还能做,自己挣一口饭吃,等回头老了,还不知道要怎么被磋磨?

赵训勤却不这么认为,他对宁光的感观还是不错的,村里头长大的美头,他们这一代人知根知底,老实,不多话,勤快,肯做,没什么心眼…要不是宁家人愚蠢,对这美头不好,硬生生把她逼的跟赵建国跑了出去,就赵学明父子的条件,还真未必讨的到这样的媳妇。

所以他让族里对宁光哄着点,别再说那些刺心的话,也是为了赵学明父子考虑,免得宁光觉得宁家不是她待 的地方,赵家也没有她的容身之所。

“你家儿媳妇正怀孕呢,你就包涵点吧。”虽然觉得是赵学明没事找事,但毕竟是兄弟,赵训勤就委婉的劝,“反正就这么几个月,过些日子就能抱孙子了,我们家小亮还在念书,有孙子还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你想你现在要她去伺候菜畦,万一出点岔子,影响了你孙子怎么办?”

赵学明不服气,说自己姆嫚那会儿,快生产了还下地抢工分呢,就算近一点,蓝小花怀孕的时候,何尝不是屋里做到屋外,农忙的时候还下田收麦子?

“你要说这个那就没法说了,时代不同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赵训勤耐着性.子让他别这么任性,“而且建国在外面打工,送儿媳妇回来让咱们帮忙照顾,要是没照顾好,这不是给你们父子之间增加矛盾么?宁光据说在外头也是打工了年把功夫的,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出了月子,肯定还是要去建国那一起做事情,左右就这么几个月了,你就当熬一熬吧。不看宁光面子,也看建国跟你未来孙子的面子。”

要是正常做公公的听了这话也就算了,但赵学明闻言更惆怅了,他想着现在赵建国已经站在了宁光那边,如果孙子出世了,小孩子总归是向着姆嫚的,就好像以前的蓝小花,她对儿子不怎么样,自己倒是将赵建国当成唯一依靠的,可赵建国表面上怕他,心里还不是心疼他姆嫚?

以后这个家里,儿子孙子都站在宁光那边,那自己又算什么呢?

他做了大半辈子的一家之主,老了反而没个好下场…赵学明连续几天都闷闷不乐,而且因为赵训勤他们都觉得他过的挺好的,没花钱就弄了个宁光这样长的好还勤快老实的儿媳妇,简直叫人羡慕嫉妒恨。

公公出入越发沉着个脸宁光是发现了的,不过赵学明基本上就没给她过什么好脸色,她也没当回事。

因为妊娠反应基本消失了,宁光就动了是不是回城里试试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