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宁家宁光一家子在县里住处的人不是说了?他现在的姐夫戴振国对宁光宠爱万分,什么都依着宁光。倘若宁光想把弟弟接去城里过日子,戴振国一定不会拒绝。

宁宗这么想着,眼泪就落了下来。

褚老婆子等人虽然刚刚被他歇斯底里的大骂了一顿,到底还是心疼他,赶紧的上来帮忙擦眼泪,又催着宁月娥去做碗糖水鸡蛋来给他。

片刻后看着端到面前的糖水鸡蛋,宁宗却忽然惨笑起来,夺过碗,狠狠摔到了褚老婆子的身上,高声怒吼:“要是当初我头一次逼着我姐给我煮了鸡蛋,却撒谎说自己没吃,让你们打她的时候,你们没有打她,而是给我一巴掌,现在就不会是这样!!!”

他那个时候未必不知道这么做是错的,其实心里也没多少恶毒的想法,无非是觉得好玩,是年幼无知的一个恶作剧。假如当时家里人给他一顿打,让他不许做这种污蔑姐姐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再犯第二次。

以前好好过日子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想起来这些事情,但现在躺在病床上,他忽然都记起来了,一桩桩一件件,那些他觉得“有趣”觉得“机智”的事情,是怎么样的作践着他血脉相系的终日劳碌的姐姐?

无怪宁光现在对他无动于衷,三万块钱十成十还是给苗国庆面子。她是真不在乎自己这个弟弟的死活…是啊,回想起来自己那些年少无知的所作所为,宁宗想,自己有什么资格让她在乎呢?她没诅咒自己早点死,就算很善良了。要是两人易地而处,宁宗估计早就找把镰刀跟宁光同归于尽了。

他举手遮额,低低的笑了起来,他这个年纪正是最狂妄自大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全宇宙自己是中心,当然也不会去相信什么报应不报应的。

但这会儿宁宗觉得,自己落到这样的处境,兴许真的是报应吧?

才出锅的糖水鸡蛋滚烫,褚老婆子本来还顾不得身上疼痛想安抚曾孙,听了这话,却怔住了,这段日子已经哭了不知道多少次,以为干涸的流不出眼泪的眼窝里,再次落下两行浑浊的泪水来:“可…可我们都是为了你!”

“你们是为了你们自己!”宁宗头也不抬的,冷冰冰的说,“你们觉得家里没男孩子没面子,你们指望男孩子养老,所以你们要儿子,所以你们对我好…其实不是对我好,不过是因为我能为你们带来你们认为的面子跟指望!假如朝阳村的风气不是重男轻女,而是重女轻男,你们也会处处偏袒我而不是偏袒姐姐?”

褚老婆子等人难以置信的看着他,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样的指责?

如果这样的话是宁光说的,他们早就愤怒的群起而攻之了,可这话却是他们当成心肝宝贝,恨不得拿他们所有人的命来换的宁宗。

宁福林嘴唇颤抖,只觉得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这孙子看一看,可宁宗根本不想看,他越说越觉得有道理,越说越觉得都是平时所谓最爱自己的这些人,造成了他如今的绝境。

甚至宁宗想着,自己小时候基本上都是宁光伺候着的,是不是这些人担心他会跟宁光亲,就不跟他们亲了,所以故意挑拨自己跟宁光不好?

这种事情在村子里不是没有先例,赵学明跟赵建国不就是吗?

他这么猜疑着,更恨褚老婆子等人了。

反倒是之前一直被他无视的苗国庆,还能得他几分缓和的态度。

因为宁光对苗国庆还有些感情。

宁宗心里仍旧存着一个渺茫的指望,就是这个姐姐虽然恨着自己,但还是念着姐弟情分的,兴许她此刻就在某个角落窥视着。那么他痛骂褚老婆子他们,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宁光消了气,也许她明天就会拿着钱以及同意捐骨髓的协议来救自己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宁宗变着法子折磨褚老婆子三人。

三人心头百味陈杂,可到底不能放弃这个宁家的独苗,仍旧小心翼翼的伺候,等宁宗发病的时候,又是砸锅卖铁的送医院抢救。

抢救过来之后,宁宗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问宁光来没来。

见宁月娥抹眼泪,张口就骂宁光歹毒…他抄起东西就砸过去。

同病房的人看不过眼,从病人到家属都说宁宗不孝,家里人忙前忙后这么半天,不感激也就算了,还要这样对待姆嫚,简直不是人!

然而宁月娥又舍不得儿子挨骂,反过来跟他们吵起来。

于是很快大家就知道这家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再看到宁宗无事生非也都懒得管了。

毕竟人家亲姆嫚亲牙牙亲太婆都甘心乐意被宁宗收拾。

不过宁月娥跟宁福林也就算了,褚老婆子到底年纪大了,满头银发,颤巍巍的,出入都让人为她担心,这样一位老人,却跟小学生一样站在曾孙病房前挨训,实在让人看不过眼。

有天她出去的时候,就有热心的家属旁敲侧击,让她别太惯着孩子了。

褚老婆子这段时间压抑已久,忍不住拉着对方倾诉起来:“其实不怪我家宗宗,主要是我曾孙女儿无情无义…”

她絮絮叨叨的将自己一家子的事情说了出来,当然主要责任都在于宁光。她也没隐瞒从前对宁光的态度,以及当初想把宁光许给智障,又在宁光怀着身孕躺县医院时拒绝了她的求助…这倒不是褚老婆子希望得到一个公正客观的评判,而是因为她觉得这些没什么不能说的。

作为宁光的曾祖母,她让宁光干活难道不是应该的?心情不好了打宁光几下有什么不对?让她伺候好弟弟、任凭弟弟打骂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决定宁光的婚事那就更加理直气壮了,不理会跟人私奔出去的曾孙女那是他们宁家家风清正不屑于理会一个不知廉耻的晚辈!

褚老婆子自觉宁光是宁家的祸源,都是她害惨了整个家族…却没发现热心家属看她的眼神像看一朵奇葩。

“你们这样对待你那曾孙女,她心里肯定有气啊!”家属考虑她年纪大了,不想把话说的太难听,斟酌着措辞,“毕竟她以前过的怪可怜的…”

褚老婆子顿时炸了:“她怎么可怜了?!我们以前过的什么日子,她小时候过的还不要?要我说,当初就是让她过的太轻松,打太少了!所以她才有胆子忤逆,有胆子逃跑!早知道会那样,当初就该把腿打断!看她还怎么跑!这样即使彩礼要打折扣,怎么也比让这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跑出去好!”

又说宁光心狠的对亲弟弟的死活不管不顾,这么歹毒的人以后一定不会有好下场,自己现在一天三炷香的诅咒她不得好死,而且宁光日后一定会被丈夫戴振国厌弃,上了年纪之后戴蔚也不会孝顺她…总之宁宗过的不好,宁光若是过的好,那就是有罪的。

宁光过的好还不帮助宁宗,那就更加罪大恶极甚至罪无可恕了。

热心家属瞠目结舌的听完这番理论,只觉得刷新了自己的三观——作为一个热心人,她觉得不能自己一个人聆听天雷滚滚,应该拉上其他人也来开一开眼界。

于是转头就把宁家的事情散播出去了。

医院上下为此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执,有的人觉得宁家现在纯粹是自找的,是报应,也有人看着宁家一家子凄凄惨惨戚戚的样子心生怜悯,觉得宁光怎么也是宁家人,而且宁家好歹养她到十来岁,不该如此无情。

这事情很快引了记者来采访,宁家闻讯非常的高兴,认为这是个用舆论逼着宁光出现的机会。

只是记者觉得这么大个新闻不能就采访宁家人,还应该去黎明镇走一走看一看,顺带找些人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是不是宁家说的这样?

然后他这篇报道就被压下去了。

第一百零九章 领养

报道被压下去的原因很简单,这会儿网络已经兴起,这故事的类型就决定一旦曝露出来很容易受到关注——要是就宁家的恩怨情仇也就算了,关键是宁宗得病跟化工厂息息相关,相关领导不愿意这事情闹大,引起上头的注意。

寄予了宁家厚望的采访不了了之,宁宗在希望之后失望,整个人彻底走向了绝望。

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好不了了,之前还幻想着姐姐在哪个角落冷冷的看着自己,就算这样的姐姐充满了对自己的仇恨,至少她还是在意的。不说在意宁宗这个弟弟,至少她在意着当年的那些事情。

这会儿却不得不承认,宁光其实根本没有关注他。

她现在的生活很好,公婆体贴,丈夫温柔,女儿也活泼可爱…她恐怕都懒得想起来宁家的上下。

宁宗惨笑了会儿,倒是平静下来,也不跟褚老婆子他们闹了,就是提出来要回家。

褚老婆子这些日子都习惯了他的闹腾跟谩骂指责,忽然看他这么心平气和的,反而慌了,甚至主动承认是他们不对,他们当初不该那样对待宁光,以至于耽误了宁宗的治疗。

“不能全怪你们。”宁宗看着他们急切认错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起来小时候,宁光被他冤枉了之后也是这样急切的辩解,也是这样小心翼翼的神态…他缓缓说,“我自己也有错,我那时候虽然年纪小,却知道我做的是错的,是不对的。也知道宁光是我姐姐。”

可他并没有因此就罢手。

褚老婆子他们的态度固然是宁光与宁家形同陌路,对弟弟死活漠不关心的主要原因,然而宁宗自己对这个姐姐的无所谓,何尝不是让宁光心寒到心死的缘故?

他如今的待遇,其实一点不冤枉。

“我这个病基本上是治不好了的。”宁宗跟褚老婆子他们说,“再住院也是浪费钱,不如就这么算了吧。”

他让家人将自己带回去,活一天算一天。

等他死了,就去领养个孩子养着,以后给宁月娥夫妻养老。毕竟宁光连他的死活都不管了,恐怕也不肯给宁月娥他们养老了…顶多养个苗国庆。

宁宗让宁月娥夫妻领养女孩子,一个是正常男孩子很少有人家肯送.养,肯送出来的十个有九个是有残疾的,宁家已经为了给他治病花的七七八八甚至在借债了,实在禁不起第二次折腾,剩下一个正常的基本上是拐来的。他觉得宁家这些年在宁光身上作孽太多,冥冥之中兴许真的有报应的,所以还是不要在人贩子的罪行上添砖加瓦了。

因此领养个健康的女孩子,好好的将她养大,最是划算。

第二个是他觉得对不起宁光。

不是之前指望宁光回来救他的那种对不起。

决定放弃治疗之后,宁宗冷静客观的回忆了过往,却是真心实意的意识到,宁家以及他自己,对宁光都做了些什么?

这是他的血亲,是他唯一的同胞姐姐,可她在家里从来没有享受过亲人的待遇。

他们看她是保姆,是佣人,是奴隶,甚至是一件养个十来年就可以换回彩礼的投资项目…唯独不是亲人,甚至不是个人。

宁宗才被诊断出白血病时一度的怨天尤人,因为黎明镇的人这么多,同龄人这么多,爱吃鱼虾的也不少,凭什么这种事情要轮到他头上?!

他还这么年轻,他还有很漫长的未来…现在却面临着夭折的可能,那会儿宁宗觉得自己即使死了也闭不上眼睛。

现在正视了宁光在宁家的经历后,他反而释然了。

曾经宁光兢兢业业诚惶诚恐温驯听话勤劳肯干,却因为是女孩子受尽了奚落与折磨,相比之下,他肆意妄为了那些年,有这样的处境又有什么好喊冤的呢?

让娘老子在自己去后领养个美头,好好的待她,既是让娘老子以后有个依靠,也是让娘老子弥补些在女儿份上的亏欠罢。

不是宁宗不想劝宁月娥夫妻以后补偿些宁光,只是…宁光现在还会要吗?

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在宁家手里讨生活的孤苦无依的小美头了。

宁宗从来不是老成稳重的人,骤然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竟是考虑的头头是道,褚老婆子等人心里都充满了不祥的预感,老婆子禁不住嚎啕大哭:“宗宗,都是太婆的错!”

她真的从来没觉得自己在对待宁光的事情上有什么错的,因为在她所看过的生活里,谁家美头不是这样过来的?

可这会儿看着俨然在交代后事的曾孙,褚老婆子也不禁按照宁宗之前骂他们的话设想:假如他们没有重男轻女,对宁光跟宁宗一视同仁…不,其实都不用太一视同仁,只要没那么压迫宁光,不把宁光当人看,宁光跟宁宗维持着正常的姐弟关系,又怎么会闹到现在的地步?

所以宁宗说都是他们害了他,实在没错。

褚老婆子流着泪跟宁宗商量,要去找宁光磕头认错,告诉宁光一切都是他们这些长辈不好,没有处理好姐弟之间的关系:“你是无辜的…”

“我不无辜。”宁宗摇头,说什么年幼无知都是漫不经心的随口话而已,三四岁的小孩子其实已经可以分辨简单的对错了,后面越长越大,懂得的道理更多。就算家里一直偏袒他,可学校里是有思想道德课的,他是真的不知道正确的三观吗?借口罢了。

以前他从来没想过这些,只管按着自己的心意,由着自己的任性来。家里对宁光是否公平,自己对宁光是否苛刻,他都懒得考虑,毕竟承受那些折磨那些羞辱那些打骂的人,不是他。

现在醒悟过来了,可也晚了。

不仅仅是他的性命,宁光跟宁家,跟他这个弟弟,也永远都不可能像正常的亲人一样,互相爱护互相信任互相扶持了。

这世界上的感情都是相互的,他们不曾珍惜过宁光,宁光又有什么义务珍惜他们呢?

宁宗禁止褚老婆子他们去找宁光,不管是认错还是要钱或者捐骨髓什么…甚至连跟外人倾诉都不要提到宁光了,他倦怠的说,“姐姐现在一定不想看到我们,我们就不要打扰她的生活了。”

这大概是他,是宁家唯一能给宁光做的了吧。

曾经血脉相系,却活成了形同陌路。

宁宗叮嘱完就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宁家本来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他的,可他醒了之后见还在医院就发脾气,最后甚至说出是不是要他死不瞑目的话来:“我这个病,你们都打听的很清楚了,就算治好了也有复发的可能。现在家里连治疗的钱都拿不出来,还治个什么?太婆跟牙牙都这把年纪了,阿伯姆嫚也已经不年轻,为了我一个人倾家荡产甚至背负上债务,我走了之后你们怎么办?”

他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说宁家虽然对不起宁光,却十万分的对得起自己。甚至要不是为了他,也不至于跟宁光闹那么僵——褚老婆子他们奴役宁光,将宁光的婚姻当成买卖一样掂量,从来都不是为了他们自己享受,都是为了宁宗。

在过去的那些年里,他恣意享受着这些,却从来没想过任何的回报。

现在他活不长了,又怎么还能拖累全家?

之前宁宗歇斯底里埋怨家里人的时候,褚老婆子他们固然悲凉固然委屈,到底还是存着一线指望的,就是哪天奇迹发生,宁宗可以好起来。现在他一天比一天懂事体贴,不管是对宁光还是对他们,都考虑的尽可能周到了,他们的心却也使劲儿沉了下去。

知道宁宗是真的,不打算活了。

等这曾孙子精力不济又睡过去,褚老婆子跟宁福林到外面商量,老婆子流着眼泪数算上天的不公平,因为就算他们对不起宁光,合该遭受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可是黎明镇上那个化工厂呢?那个化工厂毒害了多少生灵害了多少家庭,为什么他们在这里生不如死,那个厂子上上下下却还若无其事的生活着?

所谓的报应,难道只在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身上,却不管那些老板那些领导吗?

“如果宗宗真的…”老婆子年纪很大了,又因为牵挂曾孙深受打击,这会儿看着真的是形容枯槁,叫心软点的人看到她都忍不住要落下眼泪来,她鸡爪似的手握着宁福林的手臂,两眼里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只用不带任何活气儿的声音说,“那我也不想活了,我去化工厂门口吊死,希望能够变成鬼,给宗宗挣个公平吧。”

宁福林一辈子自诩读书人,是不信这些鬼神的,这会儿也不禁老泪纵横,使劲儿摸着褚老婆子的后辈,狠狠点头,“姆嫚,到时候咱们一起去,也给月娥国庆少点负担。”

他们老了,已经做不动了。这几年都在靠女儿女婿养,早先还指望多看宁宗几年,现在宁宗快不行了,他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而宁月娥跟苗国庆则在病房里发呆。

到现在了,夫妻俩还是觉得,这段时间像是做梦一样。

宁宗是宁家好容易得到的儿子,从小养的就极尽宁家的能力。

这孩子从小身体好,虽然长的不如有些同龄人高壮,却基本上没生过病…怎么会…怎么会就得了白血病呢?

假如没有这场病,宁宗过两年也要去拼高考了,他们多少次想象宁宗金榜题名的那一刻,想象这儿子离开乡下走进城市,让宁家的下一代,成为土生土长的城里人。那些希望曾经多绚烂,骤然破灭之后就多痛心。

这本该在课堂上努力、在课间与同学一块儿嬉戏的孩子,现在居然就在交代遗言了…

宁月娥跟苗国庆一个吵闹一个沉默寡言,骨子里其实都一样,就是习惯了听话,逆来顺受。他们对于这样的生活即使曾经有过不满,也在日复一日的劳作里沉淀成麻木了。

本来以为生活会一直这么继续下去,谁能想到会有这样一道晴天霹雳?

“以后…咱们要怎么办?”良久,宁月娥讷讷的问丈夫。

这是她头一次用这样的语气询问丈夫,在以前,她跟丈夫说话的态度,都是尖利的,刻薄的,居高临下的。

可见是真的,缓不过来了。

而苗国庆只是沉默,间或偷偷擦一把眼角。

他们脑中是一片空白,眼前却是无尽黑暗。

以至于转机到来的时候,甚至都没人敢相信。

第一百十章 大义灭亲

大批记者拥进病房时宁家人还以为是找其他人的,等知道是找他们,专门为了宁宗的病来采访的,他们表现的无动于衷。

因为所有的希望跟热情都在上次用完了。

甚至宁月娥不耐烦的让记者们出去几个,因为挡到她收拾东西了…是的,他们最终拗不过宁宗,决定带宁宗回去,自生自灭。

这种情况下,没人有心情跟记者们说话。

最终还是上次采访过他们的那个记者挤出人群,拉着褚老婆子信誓旦旦的做了半天保证,说是黎明镇的化工厂已经被查处,相关领导都在涉及之列,甚至有个高.干.子.弟出身的县级干部也在其内——上头这番动作足以说明态度,宁家的索赔已经出现曙光。

褚老婆子才激动起来,再三追问化工厂真的关门了?那些害了自己曾孙子的人,真的要受到处罚吗?

要知道之前她跟宁福林都打算去人家厂门口吊死,却也没指望真的能把这工厂怎么样。

因为这家化工厂在黎明镇开的时间太久了,早在宁光小时候,邻市就来闹过,这些年来,围绕着污染这个问题的矛盾从来没停息过。可化工厂的生产也没停过——黎明镇的人都说化工厂背后有人,而且级别很高,靠山够硬,所以根本不怕底下的百姓们闹事。

以至于最开始发现孩子们的病跟化工厂污染有关系的时候,家长们其实就指望化工厂能赔点钱给孩子治病,其他都不抱希望的。

可现在一群记者都说,化工厂完了,背后给它做靠山的领导们也要GG了…褚老婆子这些家属们,惊喜交加之余,也觉得不可思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而此刻,在省城的一间高级病房里,随着一声清脆的掌掴声,沈安怡被打的往后一个趔趄,满脸寒霜的沈姑姑还想继续动手,却被旁边的沈父厉声喝住:“安怡没做错,你打她干什么?你应该去打沈强那个畜生!”

…化工厂的事情,是沈安怡干的。

本来她根本不知道这事情的。

说起来还是那个之前采访宁家的记者,报道固然被压下去了,可他专门跑黎明镇查证的一番做法却没白费。他采访的人里有杨秋涵的同学,当年杨秋涵高考失利,经过反复思考还是上了不满意的大学,为了洗刷本科阶段的耻辱,她在学校期间非常的用功,之后跟沈安怡一样,一路硕士博士的念了上去,已经多年不回家乡。

而她的父母近亲,早在校长叔叔进城后就陆陆续续的搬离了黎明镇。

所以杨秋涵也不太清楚黎明镇的近况…毕竟化工厂建造在镇外,像杨秋涵这种镇上人,其实亲自看到以及感受到化工厂污染的机会本来就不多。当然如果她现在仍旧留在镇上,那是肯定怎么都知道了。

这事儿之所以会闹到沈安怡跟前,归根到底是因为杨秋涵的叔叔,是靠着侄女外交,走沈强的路子升迁到县里的,但这种关系并不深刻,所以平时也没什么机会跟沈强搭讪。进县前,他在黎明镇待了好多年,耳目灵通。听说了记者去采访的事情,出于不放心,就打电话给杨秋涵,让她找沈安怡探一探口风。

结果杨秋涵联系沈安怡的时候,触动了沈安怡为沈强担心的神经。

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沈安怡都不用专门赶去黎明镇调查,直接网上搜了搜,就被黎明镇目前的处境惊呆了:她还记得自己在朝阳村寄读的短暂时光里,被赵利国、赵琴他们带着去捉鱼摸虾,挑野菜,采野菱角,摘茶叶…那会儿的黎明镇,一草一木都透着丰腴。

无愧于自古以来的膏腴之地的美称。

可现在那些惊鸿一现的照片里,五颜六色的水,触目惊心。

她托杨秋涵帮忙,辗转联系上采访的记者,得知了化工厂污染造成若干孩童白血病之后,彻底崩溃了——早先沈安怡就知道沈强为官不正,然而为了母亲不想离婚,为了爷爷奶奶不受刺激,也是不忍心将父亲送入监狱,她一直沉默着。

但那是因为她不知道污染的事情,更不知道父亲纵容出了怎么样惨无人道的结果。

拿着记者给的厚厚一叠的病历复印件,沈安怡思索了一天一夜,征求了赵霞的意见后,毅然将事情捅到了沈父沈母跟前。

尽管她在开口之前已经给爷爷奶奶打足了预防针,沈母仍旧没撑住这个打击,气恨交加之下直接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就是沈父也因为血压陡升紧急入院——现在匆匆赶过来的姑姑心疼父母,动她,她能理解。

但不后悔。

沈父沈母如她所想的那样,丝毫没有包庇沈强,带头大义灭亲,因此牵累出来的人不计其数。

这对沈家的影响是巨大的,沈强是肯定要入狱了,甚至按照他被查出来的贪污数目以及造成的后果,他这辈子还能不能出来都是个问题。连他现在的妻子谢柔柔都没躲过,因为谢柔柔跟赵霞不一样,沈强收取贿赂是不让赵霞经手的,赵霞跟他生活的那些年里能用的就是他的工资跟奖金,沈强的事情沾不到她头上。

谢柔柔却不然,她觉得沈强当初会出轨,就是赵霞管的不够紧,所以汲取前任的教训,沈强的什么事情她都要插一手。那些人贿赂沈强更是非从她手里过不可——不然沈强自己手里有了钱,又去养个情妇怎么办?

所以沈强倒台了,谢柔柔也进去了。判的就算没有沈强重,目测十年八年也是有的。

两人生的男孩子顿时没了人照顾。

本来沈强夫妇指望沈家这边的,可是沈父沈母以及沈姑姑恨屋及乌,一口回绝了。沈强的骨肉,他们只承认沈安怡一个。

这种小三上位生下来的孩子,用沈父的话来说,跟他们沈家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连沈强他都不想再提。

老两口要强了一辈子,自认为这辈子于公于私都问心无愧,却没想到一世英名都砸在了沈强身上。尽管没人怪他们,两人的老上司还专门打电话过来安慰,说了解他们手术之后长居省城,不清楚沈强的事情,让他们放宽了心颐养天年——虽然儿子不争气,可女儿跟孙女都是识大体的好孩子不是?

可沈父沈母还是觉得无比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