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蕴细想一想,此时方到,连这家店面也不过开张方一月有余,总也要静候着,笑道:“宋管家你是知道的,这做生意,我也是新手,既这么着,就先照了原来的做,旁的等以后再说。”

见刘如蕴的回答不出自己所料,小宋管家又行一礼,自去忙去,刘如蕴在店里坐了一会,带着小婉出去,在店四周都瞧了瞧,从地形来看,这家店面并不算差,离码头也不算远,在的街道也是那种热闹的街道。

刘如蕴松一口气,刚想回去。就有个丫鬟模样打扮的人上前来行礼:“这位奶奶,可是这家店的东家,我们奶奶说了,请奶奶过去一叙。”

我们奶奶?刘如蕴没有动弹,小婉已经笑道:“这位姐姐好生好笑,却不知是何家何姓?这么大喇喇的就来唤人?”丫鬟也觉鲁莽,她们可是外地人,不是这武昌本地的土人,不知道自家奶奶也是常事。

忙又行一礼,笑道:“这位姐姐说的有理,我家姓柳,就在间壁开绸布庄的,方才我奶奶恰来店里,听的伙计们议论说,奶奶是这个店的东家,本是邻居,自然命奴婢过来屈驾。”这丫鬟后面几句说的有理有节,刘如蕴虽是个懒待应酬人的性子,却也知道这比不得在南京,更比不得在松江,笑着点头道:“既如此,就过去吧。”

丫鬟忙上前帮着小婉扶住刘如蕴,此时细瞧,越发觉得刘如蕴貌美,心里嘀咕道,听伙计们议论说,这个东家是个寡妇,难得她竟有如此大的本事,竟能开张店面做生意来。

一时已到了柳家的绸布庄,柳三奶奶站在店门口迎接:“这街上不是轻易能去的地方,这才让丫鬟过去请奶奶过来,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奶奶见谅。”刘如蕴和她相对行礼罢了,不免打量这位柳三奶奶一番,她中人之姿,身形稍有发福,一举一动,都合乎富家当家奶奶的风范。

看到她,刘如蕴就似看到了自家二姐,还有当日在松江时候出门应酬时的那些奶奶们,柳家的绸布庄比刘如蕴的店面要大的多,足足占了六间门面,还有专门招待客人的雅室,里面布置的十分典雅,柳三奶奶把刘如蕴迎到这个地方,见刘如蕴上下打量着这个地方,笑道:“这个法子,却是我想出来的,我家是做绸布生意的,总有女客要挑料子,若是小家小户的女子也罢了,这大家子的,虽说可以带着料子上门给她们去挑,只是总也带不了那么许多去,一趟趟跑的人也生厌,索性布置起这么一间屋子来,有那大家子来的女客,就请进来慢慢挑,都省了许多力。”

她说到这个时候,眉间眼角都在笑,刘如蕴低头喝茶,心里暗道,没想到这个女子看起来不声不响,却能想到这些,两人互相应酬几句,刘如蕴还是称自己是个寡妇,没了男人,总不能瞧着坐吃山空,这才凑了些银子,做起生意来。

柳三奶奶叹息几句,话也说的越发亲热起来,不过一会,柳三奶奶就一口一个妹妹了,柳家家里来人,说新姨娘想是要见红,请奶奶快些回家,刘如蕴听了柳家来人说的话,忙站起身笑道:“三奶奶既有事,我也就先告辞了。”

柳三奶奶起身拉了刘如蕴的手:“妹妹怎么还叫三奶奶,你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就叫我一声姐姐又何妨?”刘如蕴心里暗道,若知道自己的事,却不知那声妹妹,这位三奶奶还叫不叫得出口,面上笑吟吟叫了一声,柳三奶奶这才走了。

这么一耽误,等回到后院时候,已经是吃午饭的时候,杜氏见刘如蕴进来,忙上前接住,小丫鬟端上茶,饭也送了上来,刘如蕴见饭菜是极精致的,拿起筷子吃了两口就叫过杜氏道:“日后就我一个人用饭,无须这么精致。”

杜氏虽应了,嘴里却不小心露出一句:“要是大爷知道姑娘这么节省,定会。”刘如蕴把筷子啪的一放,盯着杜氏道:“你方才说的话,再说一遍来。”

杜氏急忙跪下:“奶奶,是小的多嘴,奶奶说什么,小的就照依。”刘如蕴哪肯听,拍着桌子道:“难道你们来我这里,还收了我哥哥的钱不成?”

她这一发火,房里伺候的,除小婉外,都跪了下去,小宋管家忙从前面过来,见刘如蕴已经拍桌道:“不说,不说也好,就统撵了出去,重新挑人来使。”

小宋管家听到这句,魂灵都飞到天上去了,忙进房跪下:“奶奶且收了性子,小的们确是受了大爷的嘱托,要好好的照顾奶奶,大爷却也说了,小的们不能阻拦奶奶,只能由着奶奶的性子去。”说话时候,小宋管家狠狠的瞪了自家娘子几眼,这个不会说话的婆娘,这样事情,好随便乱说的?

刘如蕴此时气的胸口都疼,本以为离了南京,自己就能天高海阔,自由飞翔,谁知早被自己哥哥安排下了,难道想自己飞翔,也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见刘如蕴不说话,双眼发红的瞪着自己,小宋管家心内暗叫不妙,膝行了几步又道:“知道奶奶心里在想什么,只是奶奶,大爷总是奶奶的亲兄长,怎舍得奶奶去经风被雨。”刘如蕴眼里有泪出来,只是痴痴的道:“你们不明白,不明白。”

小宋管家不敢再说,只是跪在地上,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刘如蕴方抬了抬手,颓然的道:“你们都起来吧。”小宋管家又磕了个头,这才站了起来。

杜氏虽也站了起来,还想上前伺候刘如蕴,见刘如蕴失魂落魄的坐在那里,怎么敢上前,看了跟随刘如蕴最久的小婉一眼,小婉忙用眼示意他们都退了出去,这才对刘如蕴道:“奶奶,大爷这样做,也无不妥。”

不妥?刘如蕴唇边浮出一丝苦笑:“小婉,我还能到哪里去?”

第 65 章

这话让小婉怎么接?小婉看着刘如蕴,见她面上死灰一般,不由心里嘀咕,这个奶奶,也太不近情理了些,大爷大奶奶还有吴奶奶对她的情谊,她却似全不知道一般,执意如此?要是自己,怎舍得这么大的福气。

想起自己,小婉又叹了口气,娘说过,自己一个女儿家,能换得几两银子,让家里人嚼裹,也不算没有白养了自己一场,若像奶奶这般,从小锦衣玉食,穿的用的吃的,哪一样不是精美的,怎么还不知足呢?

刘如蕴没有得到小婉的回应,叹气道:“小婉,你可觉得我是确实不知好歹?”小婉吓了一跳,却不敢说出来,依旧垂手侍立,刘如蕴站了起来,推开窗户,一股寒风扑面而来,小婉下意识的想上前开窗,却又退了回来。

刘如蕴站在窗前,指着窗外在寒风中抖索不止的花草:“小婉你瞧,这些花草,都在大树的庇护下,经不得一点风雨,而那大树就不同了。”

小婉看了眼,依旧不解,只是顺着她的话:“奶奶说的自然是道理,只是奶奶,这天生万物,总是有它不同的作用,做女子的,做花草被养在后院也是常事。”刘如蕴没料到小婉竟能说出这样的话,关窗子的手停在那里,半日才叹道:“小婉,话虽这样说,可是外面那么大,一辈子被关在后院,你就这样甘心?”

甘心吗?小婉低下头,好像没什么可不甘的,但是真要走出去,这又太难,过了半日,小婉才小声的道:“奴婢是奶奶的人,奶奶叫我做什么,奴婢就做什么。”刘如蕴轻声叹气,知道小婉会这样回答,小婉会这样想,小宋管家还不是一样这样想,自己迁怒于他们,却也有些要不得的。

小婉听到刘如蕴的叹息,惊恐的抬起头来,刘如蕴伸手出去拍拍她的脸:“好了,我没事,你去叫宋管家进来罢。”小婉应了,转身出去。

小宋管家却不是独自来的,他们夫妻一起来的,见到刘如蕴,两口双双跪下,一句话也没说,刘如蕴端正坐在那里,半日才道:“起来吧,这事却也怪不得你们。”小宋管家又磕个头,这才带着杜氏起来,杜氏迟疑半日,才小声问道:“奶奶,你可还要遣我们回去?”

遣他们回去?刘如蕴唇边现出一丝苦笑,他们这样回去了,也捞不到什么好,摆手道:“罢了,你们依旧在这里伺候罢,不过。”杜氏的那口气刚松了下来,又听到刘如蕴后面那句,心又提了起来。

刘如蕴用手撑住头,只觉得无比疲惫:“你们原先从大哥那里拿的银子,我也不计较了,只是此后,你们就不必听我大哥的了。”小宋管家连连点头:“是,奶奶说的是,大爷当日也是这个意思。”

刘如蕴唇边浮出一丝笑意,不知道这笑是为了什么,沉吟一会说:“宋嫂子,此时不比在松江时候,凡事要节省着来,我瞧着这使唤的人也太多了,内院只留下小婉和你,还有那个小丫鬟就成了,旁的人都裁了罢。”

裁了?杜氏面上露出一丝犹豫,大爷还说这些人不够用呢,统共也不过两房家人,三个丫鬟,两个婆子,刘如蕴见她面上有些犹豫,哼了一声道:“现在就我一人,小婉近身伺候,厨下你去忙碌,那个小丫鬟帮着把手,也尽够了,我又不请客,要那么许多人伺候做什么?”

小宋管家急忙拉一把杜氏,笑道:“奶奶既这样说,就这样做罢。”刘如蕴摆一摆手,他们退了出去,小婉见刘如蕴的神色变幻,端了杯茶过来:“奶奶,你这又是何苦,多几个人伺候,横竖没有奶奶自己的钱。”

刘如蕴端茶在手,喝了一口才道:“小婉,我既离开刘家,又花着刘家的钱,这算怎么一回事呢?”但是,小婉还想再说,刘如蕴把杯子放下:“好了,小婉,大哥帮我的,我记在心上,只是有些事情不能过了。”

小婉低头应是,杜氏又进来了,规矩的垂手立在一旁:“奶奶,邱公子求见。”邱梭来了,刘如蕴忙道快请,杜氏虽出外去叫人,心里还是嘀咕的,听的这邱公子是和奶奶同舟而来的,这孤男寡女一路而来,虽说是亲戚,却也没这个理不是?

心里虽这样嘀咕,杜氏对邱梭还是极其礼貌,请邱梭到厅上坐下,又端了上好的茶上来,邱梭依旧还是那般恬淡,别人的殷勤也好,白眼也罢,他都习惯了。

刘如蕴出来之时,见邱梭依旧坐在那里,无论身边是什么样的摆设,都与他无关,不由想起了尘师傅来,上前笑道:“昨日下船之时,实在忙碌,都没招呼邱公子。”

邱梭已经起身行礼:“得以附舟前来,已是非分之求了,再有旁的,是不知足。”刘如蕴侧头轻笑:“邱公子的经义越发精通了,倒让我想起了尘师傅。”邱梭微一点头:“了尘师傅苦修佛理,在下与她,还差的甚远。”

刘如蕴不过点头而已,说了几句,邱梭笑道:“在下却是来辞行的。”辞行?刘如蕴有些奇怪,邱梭已经笑道:“在下本是要出来传教的,这武昌既已有了教友,自当往那没有教友之处,故即时就行。”

刘如蕴暗地点头,瞧这邱梭,想也是道心坚定的,点头道:“既如此,就不拦公子你了,只是一路之上,风餐露宿,也不知公子?”

邱梭只是笑笑,再没说话,刘如蕴不由怪起自己来,修行之人,本就对那些身外物不在意的,自己是以己度人了,起身道:“我也不虚留公子了。”

邱梭点头欲告辞,刘如蕴突然想起一事,开口问邱梭道:“一直没有请教过公子,贵教里面,对男女之别有何讲法?”邱梭一愣,半日才缓缓的道:“我主造人,从男子身上取下肋骨,造成女子,女子生来就是依从男子的。”

听到邱梭这样的回答,刘如蕴眼神变的暗淡,罢了,邱梭等了一时,不见刘如蕴的回答,起身行礼道:“在下就此告辞,会在主面前祈祷,原你心想事成。”刘如蕴转回思绪,含笑点头。

此后的日子,刘如蕴过的十分忙碌,她虽是生意场上的新手,却从小在商人之家长大,耳濡目染,也曾听过一些,原先只是不在意罢了,现在真的开始在意,学的比旁人要快速的多,再加上小宋管家也是个精明的,不过那么几月,生意渐渐做了起来,刘如蕴就没有初来时那么忙碌,只需每日盘查账目即可。

这做生意少不了应酬,有些小宋管家出不了面的地方,刘如蕴自然也要出面,只是她总是女子,虽说自己不在意的,旁人还是少有不在意的,刘如蕴当日既能做出种种,哪有怕人眼光的道理,久而久之,旁人渐渐也习惯了。

不觉残岁已过,又是新春,各家来往的商家里面,彼此间相约赴宴,刘如蕴忙的个不得了,恨不得再分出几个身子才好应酬这些。

这日却是柳家请客,柳家是武昌的大商家,又和刘如蕴的商行是间壁,自然有帖子送到刘如蕴门上,到了那日,刘如蕴装扮好了,带着小婉前去赴宴。

到了柳家门上,递上帖子,管家婆子出来迎着刘如蕴到了二门,柳三奶奶早侯在那里,笑着道:“刘奶奶许久没见,还是这等风采过人,听的刘奶奶的生意做的甚是得法,还没恭喜过。”

刘如蕴不由抿嘴一笑:“姐姐那日还说,叫我不要生分,此时怎么又一口一个奶奶了?”柳三奶奶不由笑了:“妹妹说的对,倒是姐姐我说错了。”两人应酬几句,柳三奶奶把刘如蕴送到厅上,就又有人报女客来了,柳三奶奶忙又出去了。

丫鬟送上茶,此时厅上只有刘如蕴主仆,刘如蕴吃着茶时,不由细细打量起来,厅上的摆设,上面挂着的字画,几上摆着的水仙花,还有那些零星摆设,都透出富贵气,而不是那种爆发的家来。

刘如蕴不由暗暗点头,小婉已经叹道:“奶奶,没想到这个地方,竟也有如此气派的人家。”刘如蕴白她一眼:“这武昌城也是个大码头,柳家如此的财势,这样也是常事。”

两人在这里说话,就见又有几起女客走了进来,刘如蕴忙起身行礼,那几起女客见先已有人,不免也要互相行礼,不过就是这个太太,那个奶奶,刘如蕴见还有几个年轻女子,心里不由奇怪,女客出来应酬本是常事,这没出阁的姑娘跟着出来,就不常见了。

柳三奶奶安排妥当了,又出去迎客去了,那些太太奶奶听的刘如蕴的身份,不由都打量起来,听的是个寡妇,没想到还这么年轻,长的又这样貌美,做生意还甚是得法,这也真是怪事。

刘如蕴什么样的眼光没见过?对这些眼光只当是挠痒痒,一一笑着应答,那几个姑娘家,对刘如蕴露出羡慕又好奇的眼光来,刘如蕴见她们几个,装扮的极为娇艳,倒有些像是来相看谁一样?

难道是柳家还有没成亲的兄弟,可是听的柳三爷就是这辈里面最小的,虽说他有几个妾室,可是这些姑娘看来也不是做人妾的?

刘如蕴还在思索,听到身后有人叽叽咕咕的说什么王家?王家?难道是王慕瞻吗?

心事

听的王慕瞻是住在柳家的,连年都没回去过,难道是柳三奶奶见他尚未成婚,故才趁着设席,请这些太太奶奶带着自家姑娘前来,好给王慕瞻挑个妻子?

想到这里,刘如蕴不由细细打量起那些姑娘来了,见她们虽个个低垂粉面,却难掩面上的娇羞,眼里有些暗淡,当日自己在闺中时候,也曾有过这种时候,只是现在,早已世事全非了。

有个年老些的突然笑着对刘如蕴道:“刘奶奶,听的你是个寡妇,容我问句不当问的话。”什么不当问的话,刘如蕴只是微笑一下:“有什么事,但讲无妨?”问话之人看着刘如蕴,想了想:“我见奶奶虽是寡妇,却还青春年少,想忝着脸问句,奶奶可曾想过再走一步?”

再走一步,刘如蕴的脸色不由变了变,说话之人看见刘如蕴的脸色变了,这话却着实是自己托大了,忙哂笑道:“是我糊涂了,奶奶不要在意。”刘如蕴淡淡一笑:“这有何妨,不过这总是私事,和这位太太无关。”

她这话出来,厅上正在议论纷纷的人都停下说话,望向这边,问话之人瞧见了,脸红一红,旁边早有人过来打圆场:“秦太太可是没喝酒就醉了,想也是,你家女儿挑了这许多时日,总没有什么中意的,这次这个王家二爷可不一样,听的人长的俊俏是不必说的,家里也是财大势大,正是十全。”

秦太太听到过来打圆场的人这样说,脸红了一红,起身笑道:“钱太太不也是一样?只是我家女儿,总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带个庶出女儿来,好一个贤惠的嫡母。”刘如蕴听她们这话,觉得十分生厌,况且此时厅内,人来的越来越多,耳边只听到纷纷扰扰的声音,索性悄悄起身,出门去了。

此时还是一月末,柳家花园虽然极大,也有几处亭台楼阁,花木扶疏之处还是能看的出来的,不过枝上都是空的,连一抹绿色都看不到,刘如蕴走了些时,心里的烦闷渐渐消去,有什么好生气的呢?旁人这样说,自己不是已经习惯了吗?怎么还会像方才一样呢?

想到这,刘如蕴不由轻轻摇头,此时若有一场大雪,携了酒,在雪地赏梅,高声吟唱,也是一件美事,只是此时,能陪自己赏雪赏梅的人在何方呢?刘如蕴嘲讽的笑笑,原来自己还是怕寂寞的。

觉得身上有些寒了起来,刘如蕴转身预备走了,还是回厅上去,再不耐应酬,也要再去做会,此时比不得在南京时候了,刘如蕴想到这里,唇边的笑越发嘲讽的更深,自己一心想要逃开的,还是没有逃开,人生竟是如此,自己费尽一切换来的,还是在这个框框里面,真正的飞翔是什么样的,刘如蕴抬头望天,天上此时没有飞鸟,究竟是怎样的?

“刘姑娘许久不见。”身后突然传出男子的声音,刘如蕴听到这个声音是极熟的,又是王二爷,吸了口气转身,笑着对王慕瞻道:“王二爷也许久没见。”王慕瞻瞧起来脸上有一些些红,他上前走了一步,刘如蕴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酒香,不由退了一步。

王慕瞻见刘如蕴往后退了一步,有些尴尬的后退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过四步,王慕瞻突然笑了起来,就这么四步,已是自己和面前这个女子最近的距离,从初次见面到此时,快有两年了,看着这个女子一点点,努力的,拼命的去挣,挣这些世间不让女子想要的一切,所为何来呢?

只要不挣,她自有旁人求之不得的一切,纵自请下堂,却也是刘家的女儿,父母疼爱,身边的仆从也是忠心的,她自能去做想要的,似世间旁的才女一般,吟诗作对,闲来时可以去和才子们唱和,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苦苦的,非要离开家人的庇护,她这样,究竟是痴还是傻,还是旁的什么?

刘如蕴被王慕瞻看的脸色发红,咬一咬下唇,开口道:“王二爷挡住去路,还请让一让。”说着从王慕瞻的身边走过,经过他身边时候,王慕瞻伸手出去拉住她的袖子:“如蕴,你这是何苦?”

听到王慕瞻叫自己的闺名,刘如蕴已经怒了,等听到后面一句,她更怒的没办法了,把袖子从王慕瞻手里扯了下来,转身面对着他道:“王二爷,男女有别,还请王二爷自重。”

王慕瞻却似没听到一样还是定定的望着刘如蕴,她的娥眉,她的凤眼,还有那从来都是倔强的往上微翘的樱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她美得如此的惊心动魄,刘如蕴心里的火气越发大了,狠狠的骂了一声登徒子,就要往另一边走。

只是王慕瞻说出的话让她停住了脚步:“刘三姑娘,王某若真是登徒子,又怎么打理家业呢?”刘如蕴停了一停,转身道:“王二爷家里有无数的管家,打理家业,自然有那些管家了。”

管家,王慕瞻又笑了,往刘如蕴在的方向走进一步,刘如蕴刚想退,又觉得这样好像是示弱,抬起头看着王慕瞻,王慕瞻说话的声音很轻,轻的好像耳语:“刘三姑娘这些时日打点生意,自然也是知道不能光靠着管家们了,怎么此时又这样问?”

刘如蕴愣住了,手不自觉的往旁边的柱子那里扶了一下,王慕瞻看着刘如蕴,又继续问道:“刘姑娘一心想脱开家人的庇护,也算是有志气了,只是刘姑娘难道不知道,离开了家人的庇护,姑娘什么都不是吗?”

这话恰切中刘如蕴的心病,她身子晃了晃,手扶住了旁边的柱子,此时该说什么?有泪在刘如蕴的眼里聚集,是,离开了刘家,自己什么都不是,纵然是现在,自己还不是靠着刘家的钱吗?

难道自己苦苦寻的,终究是无用吗?想到这里,刘如蕴脸色变的煞白一片,王慕瞻见她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还想再说,刘如蕴已经举起一只手道:“王二爷这话,我自然是明白的,只是一旦走了这条路,就由不得自己,你说我不知好歹也罢,说我矫揉造作也好,我走定了。”

王慕瞻轻声叹息:“刘姑娘,你可知道,就算身为男子,也不能随心而作。”刘如蕴低头,同样也是叹息着说话:“是,我知道。”说话时候刘如蕴抬起头来:“但我知道,若不去做,就什么都没有了,纵再苦,也要咬牙受了。”

说着刘如蕴指着那些花木:“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若只是浑浑噩噩,人云亦云过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王慕瞻听了这话,迟疑一下才道:“刘姑娘想青史留名?”

刘如蕴摇头,唇边露出笑意:“不,无须青史留名,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王慕瞻眼里的神色转柔了,这样的回答是自己料不到得,不过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不一样,只是这样的不一样,会不会变成和别的女子一样呢?

想到这,王慕瞻不知为什么,又脱口而出:“嫁给我吧,我不会把你关在一个院子里面。”刘如蕴看向王慕瞻,唇边又露出笑来,不过这笑却是对王慕瞻的嘲讽:“王二爷不是说过吗?身为男子,也不能随心而作吗?况且。”

刘如蕴瞧着王慕瞻:“你想娶我,难道不知道我是你妹夫的下堂妻?纵你想娶,王家也容不得我进门的,王二爷,你忘了吗?”刘如蕴望着王慕瞻的脸色变化,心里越发高兴了,转身走去,丢下一句:“王二爷,柳三奶奶已经择了无数的名门闺女,二爷还是在这些人里面慢慢挑吧。”

直到刘如蕴的身影消失在拐弯处,王慕瞻的话才说了出来:“刘姑娘,旁人能不能随心我是不知道的,只是我能随心。”不过,王慕瞻脸上又笑了,这样的话,还是慢慢的再说,时日还长是不是?

自己还要在武昌待许久,有的是法子,一想到这个,王慕瞻的心情又变的无比好了起来,慢慢走回去,自己可是逃席出来的,再外面待得时候久了,子亮又要罚自己酒了。

刘如蕴回到厅上之时,酒席已经开了,戏台上也唱开了戏,刘如蕴坐回到自己位子上,和身边的太太奶奶们应酬几句,那些未出阁的姑娘们却是被请去另外一面去了,从刘如蕴坐的地方望过去,好像姑娘们坐的地方,能看到外面的男客,不过隔了一层纱帘而已。

刘如蕴听着旁边的人在那里议论也不知是谁家的女儿能雀屏中选,成为王家的二奶奶,心里不由有些好笑,做王家的媳妇也不是那么轻易的,不过,这些做母亲的,也只能看到外面了,门当户对,人长的不差,自然是门上好的亲事了。

客来

略坐了一会,告辞出门,刘如蕴在轿子里面想,这个王二爷,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这样的话都说的出来,难道是多喝了几杯酒,就糊涂了不成,只是,想起他那句,就算做男子的,也不是事事都随心,刘如蕴不由叹气,觉得手上的手炉也凉了,人生在世,哪能事事随心。

不过,她重又抬起头来,像现在这般,没有公婆丈夫管束,也无需去和那些人周旋,虽说总有些应酬,却也不多,如果自己还是在潘家,锦衣玉食是少不了的。想必也要像柳三奶奶一样,打理家业,相夫教子,惟独没有的是她自己,没人知道她的闺名是什么,日后墓碑之上,刻上的不过就是柳门某氏,似千百年来的女子一样,她的贤良淑德,也许会有人记住,终究什么都没留下。

刘如蕴掀开轿帘,低低叹气,什么时候才能有女子不被视为男子的依附,在正史列传里有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出现在列女传,后妃传里面呢?

虽说刘如蕴决定不把王慕瞻的话当一回事,只是心里也捏了把汗,万一这王二爷又似在南京时一样,派人到自己门上说亲,到时闹的满城风雨,却又如何是好。以后数日,刘如蕴虽还似原先一般,但心里总还是七上八下的。

幸好她担心的一切并没有来到,柳家的宴席之后,武昌城里都知道王慕瞻并没看上谁家姑娘,人人都在说他眼界太高,只怕要找个天仙样的贤惠人才配的上。

又过了一个来月,当知道王慕瞻终于离开武昌回到南京时候,刘如蕴暗地里松了口气,笑着对坐在自己面前的柳三奶奶道:“南京此时正是好玩时节,清凉山的花,玄武湖的烟雨,还有秦淮河的风光,都是极有情致的。”

柳三奶奶听了这话,奇怪问道:“听的秦淮河边,都是花街柳巷之所,怎么妹妹也?”刘如蕴轻笑了:“秦淮河四时风光,各有不同,不光是那些妓子们所在,好人家女儿也有驾了船在那里玩耍的,就像在东湖一般。”

柳三奶奶点头:“各地都有不同风光,只是苦于身是女子,不然也像那男子一样,可四处去见见,好长长见识。”说话间,柳三奶奶瞧着刘如蕴道:“似妹妹这等,自己做了生意,不受人气,想去那就去那的,实在让人羡慕。”

刘如蕴淡淡一笑,这几个月的交往,知道柳三奶奶也是有见识的,倒有些像自己二姐何奶奶,想起自己二姐,刘如蕴暗地叹气,二姐的路,就和普天下的女子一般,她觉得好,就觉得好吧。

柳三奶奶见刘如蕴不说话,笑着道:“妹妹在想什么?”刘如蕴忙抬头道:“没想什么,只是想起我家二姐,却也和姐姐一样,宽和仁慈,只是自出嫁后,许久都没见到二姐了。”看见刘如蕴面上露出的思念家人之色,柳三奶奶握住她的手:“妹妹既然想家,就回去瞧瞧也好。”

刘如蕴只是一笑,柳三奶奶忖道,这倒是自己糊涂了,她既孤身一人来到这武昌做生意,想来也是有人不为道者,不然纵做了寡妇,婆家容不得,还有娘家可投,怎么会孤身来此呢?忙笑着岔话:“妹妹提起南京,倒让我想起王二爷来着,相公交往的这些商家,没一个似他这般。上次本想着替他寻一门亲事,谁知无数的姑娘,他都一个看不中,我家相公逼问几次,可是有那心上人,他只答身似闲云野鹤,再不想着成家一事,却也不想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心上人?想起春日时候在柳家王二爷的那番话,刘如蕴心头不知怎么动了一下,只是这闲云野鹤恐怕也是托词,既已说过,男子也不能事事随心,等娶了媳妇,自然也要去侍奉老人,王家媳妇,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看见刘如蕴笑开了,柳三奶奶心道,想来自己所料不错,她定是无可投之人了,想到这,对刘如蕴又添了几分怜惜,可惜她是个寡妇,王家太太听的眼界极高,想也是看不中她的,不然年龄相貌,倒是恰合适的一对。

时光似那长江的水一般,流淌的不知不觉,转眼间刘如蕴来到武昌已经一年有余,这年岁末,刘大爷借着做生意的时节来探妹妹,见妹妹一切都好,生意也做的热火,心这才放了下来。

交谈之间,刘如蕴知道燕娥已生了一个儿子,刘大爷做了爷爷,心里是极喜欢的,笑着对刘如蕴道:“三妹,你是没瞧见你大嫂的那喜欢劲,嚷着不让奶娘照顾孩子,她要自己来,她可怎么会照顾孩子呢?连小孩尿都不会把。”

说着刘大爷捻着胡子笑起来,刘如蕴抿嘴笑着给他斟了杯酒:“恭喜大哥了,爹娘?”提到爹娘,刘大爷沉吟一下,看着刘如蕴叹了口气,刘如蕴已是习惯的了,垂首道:“大哥,爹娘四世同堂,这是极大的喜事。”

刘大爷重重叹气:“是,爹娘那边是四世同堂了,却还是念着你,说若是你在着,那该有多好。”刘如蕴抬头看着兄长,刘大爷见刘如蕴眼里的神色虽平静却坚定,劝她回去的话又说不出口了,罢了,只要她高兴就好,在那里不也是一样的。

见兄长一副喝闷酒的样子,刘如蕴笑着道:“大哥,回去你对爹娘说,我什么都好。”刘大爷抬手替妹妹拢一拢鬓边的乱发,罢了罢了,摇头叹道:“你高兴就好,爹娘现在也想明白了,横竖已经抱了重孙子,成日在家操心那孩子还不够呢。”

说着刘大爷想起一事,笑着对刘如蕴道:“你那侄孙还没大名呢,爹娘的意思,让你给起一个。”名字?刘如蕴侧头想了想,笑着道:“刘熙如何?”

熙,光明,兴盛,刘大爷点头:“这名字不错。”说着转向刘如蕴,有些意味深长的说:“妹妹,一听就是你起的。”

兄妹两久不见面,聊了许多时候,刘如蕴从柜子里拿出一样东西,递到刘大爷面前,刘大爷打开一瞧,竟是一包银子,初还想不出来,等想了一想,虎着脸把这包银子一推:“三妹,你这是做什么?”

刘如蕴还是一样不急不燥,把银子慢慢往刘大爷这边推去:“大哥,我知道你做兄长的疼我,但是我既出来,做了这些事情,难道还要受着大哥的庇护不成,这里只有两百八十两,是今年的盈余,先还了大哥这些,下剩的,慢慢还。”

刘大爷的手又高高扬了起来,刘如蕴只是抬着头,面上的神色依旧平静,刘大爷的手颓然放下,拍打在那堆银子上,半天才叹气道:“三妹,你不想嫁人,这些钱,就当是哥哥省的嫁妆钱不成吗?”

刘如蕴依旧平静的对刘大爷道:“大哥,这丁是丁,卯是卯的,嫁妆钱是嫁妆钱,做生意是做生意,不一样的。”刘大爷颇为复杂的看了自家妹妹一眼,再没推辞,半日才说道:“三妹,我还当你变了,不似原先一样急躁,谁知这性子还是一般的倔。”

刘如蕴唇边露出浅浅的笑:“这总是要变的,出面做生意,总和原先在家做女儿时候不一样了,总也要改改脾气。”刘大爷的手握成拳,在腿上敲了几下:“三妹原先要这样想,也不会。”

刘如蕴又笑了:“大哥,那不一样的,天下之大,有许多许多的事,怎会甘心在那小院子里面呢?”刘大爷轻轻叹气:“三妹,你和我小时候一般,总不甘心在爹娘的身边,今日我才明白,你性子像了谁。”

刘如蕴调皮一笑:“正是像了大哥,大哥才这般对我。”刘大爷再没推辞,收下那包银子,终究是会长大的,长大了就想飞,今日的三妹,是不是就像当年的自己,为了能出门做生意,不肯守在爹娘身边,这才早早成亲,只是三妹是女子,用的法子也决绝的多。

刘大爷还要赶回松江去过年,在武昌不过待了三四日,收了几家欠的银子,就收拾行装回松江去了。

刘如蕴去了码头送她,那些旁的送刘大爷的商家瞧见刘如蕴也去,心里嘀咕,也没听说过他们两家有生意往来,怎么听说这刘大爷就住在这里,难道是?刘如蕴对那些掺杂着不怀好意的眼神早就习惯了,只装作个不知道。

刘大爷有些气恼,嘴里虽在应酬,那眼里的火都快要喷出来了,他这眼神一怒,那些猜测的人越发坐实了自家的猜测。码头处突然有轻微的骚动,原来有船来了,柳子亮也在送刘大爷的人群里面,瞧着来的船,笑着道:“原来是慕瞻来了。”

慕瞻?那位王家二爷?这都快过年了,怎么还从南京到武昌来?难道是嫌南京城不好过年吗?环顾四周,刘如蕴见周围的那些商家脸上,也露出了同样的疑惑。

说时迟,那时快,王慕瞻的船已经靠上了码头,不等柳子亮上船去,他已经走到码头上,笑着对刘大爷拱手道:“原来是表姐夫要回去,我说怎么码头这里如此多的人呢?小弟可从来没有这么大的面子,要如此多的人迎接。”

刘大爷还了礼,笑着和他说了两句,笑道:“二弟此时怎么来武昌,难道在家过年不好?”王慕瞻哈哈笑道:“家里人太多,这才逃了出来,图个清静。”说话时候,王慕瞻的眼神不由自主往刘如蕴身上飘去,数月不见,她依旧那么恬静,许是冬日,她看起来清减了些,只是那双凤眼,里面的神色还是和原先一般。

不过只是一眼,王慕瞻又和旁的商家寒暄说笑,刘大爷见时辰不早了,上船扬帆而去,刘如蕴直到他的船消失在天际边,那些送行的人都走完了,这才拢一拢身上的斗篷,上轿而去。

小婉虽穿的暖和,手还是被冻的通红,见刘如蕴总算迈开步子,忙上前搀扶,嘴里还道:“怎么这王二爷过年不在家里待着,跑来这武昌做什么,难道?”说话时候,眼还往刘如蕴脸上瞟去。

刘如蕴在轿子跟前停下脚步,白她一眼:“你啊,在想什么呢?他来就来了,难道你也想跟着他们嚼舌头吗?”小婉忙把刘如蕴扶上轿,递上一旁的手炉,安顿好了,轿夫这才起轿走了。

岁末总是慵懒的,商家关了店,每家都弥漫着甜蜜的香气,偶尔有爆竹声响起。刘如蕴住的地方也不例外,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开始,扫尘祭祖,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厅上点了火盆,做了满满一桌子菜,烫了酒,刘如蕴嫌去年只有自己一人灯下独饮着实孤寂,早早就和小宋管家他们说了,内院的人,不分上下,都聚在一起过年。

小宋管家虽觉得这与礼不和,还是遵从了刘如蕴的话,酒席之上,自然是刘如蕴坐了首座,小婉斜坐在她下手,小宋管家一家和小丫鬟坐在另一边。

虽说答应和主人家一起过年,小宋管家夫妇还是局促的,反不如小婉在刘如蕴身边的时间长,来的那么自在,席上只听到小婉和刘如蕴偶有说话,小宋管家夫妇却是诚惶诚恐的,坐在那里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摆了。

刘如蕴本来兴致极高,在那里执着杯子在喝,见小宋管家夫妇这么拘束,渐渐也觉得不满起来,主仆之别,还是不让他们在这里受罪了。吃了会就笑着斟了杯酒递于小宋管家道:“宋管家,你这一年也辛苦了,今日过年,也不必在这里立规矩了,吃了这杯,就下去歇着吧。”

小宋管家忙从席上站起来,双手接过那杯酒饮尽,又坐了一会,小宋管家一家也下去了,杜氏相帮着小丫鬟把席面收的干干净净,又沏上茶,给熏笼和火盆里都加了炭,这才道了恭喜,辞了下去。

刘如蕴瞧着小婉,突然笑道:“小婉,今年又是我和你一起守岁了。”小婉见刘如蕴面上露出一丝寂寞,忙上前替她捶着肩膀道:“奴婢是奶奶的人,自然也要陪着奶奶了。”

话还没落,杜氏就在外面叫道:“奶奶,有客求见。”有客?刘如蕴不由奇怪,这家家团圆,户户守岁的时候,会有什么客到?难道是邱梭,但邱梭上月来信,说已经入川,算下时候,也不会这么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