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一个LG,不要十个LV 作者:央央

【内容简介】

刚毕业在咖啡馆工作的辛集思偶遇干练漂亮的报社中干李懋,被引入外人眼中缤纷缭乱的时尚媒体行业。

辛集思逐渐成熟,却由于各种原因与李懋反目成仇,跳槽到竞争对手担当大任;

李懋春风得意之时,却被贬到报社的冷门部门咸鱼翻身,自创门户开辟新天地。

明星云集、五光十色的世界品牌秀场,尔虞我诈、虎口夺食的媒体广告争夺,波谲云诡、变化莫侧的职场人事斗争

这些就是所谓时尚媒体的全部?人与人之间那些基本的信任、诚实、勤奋、扶持都不值一提?

两人最终通过什么样的矛盾冲突重归于好?两人经历了风雨之后如何换位思考,把酒言欢?

【作者简介】

央央,原名蒋宇。大学会计学毕业后往银行工作,脑壳发热,转行媒体;辗转成渝两地,历经数次报纸创办、改版、改革;因对时尚、公父、享乐等“高精尖”技术略懂,对阅读、旅行、建筑等“私享乐”方式痴迷,故一直尚在唯一可以涵盖以上诸多领域的媒体圈中厮混。曾是业余撰稿人,现崇尚体力劳动,立志做隐居乡下的手工艺人。

第1节:虎口夺食(1)

“Dear Daisy,

Ferragamo的邀请函我给你搞定了!是把你们另一家日报的名额给你的,千万不要露了口风啊!西南地区就你一个人,但是你的报道一定不要少于二分之一版啊,否则boss会打我的屁股的!

我在上海等你!记得你欠我一顿!

Yours,Nancy”

我的老天!当邮箱里终于收到Nancy的回复邮件的时候,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也长长地出了一口恶气!

Nancy是上海一家著名公关公司亿享的AE,这家公司代理了全球不少顶级时尚品牌在中国的公关活动,同为重庆人的Nancy经常邀请我到上海、北京甚至广州参加各种时尚发布会。我们是通过工作关系认识的,由于年龄、性格相近,后来发展成无话不谈的闺蜜。

这一次,当我知道意大利著名时尚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的80周年庆只邀请了本城的一家大型日报之后,我通过Nancy拿到Ferragamo品牌的公关传讯经理的电话,并告诉她:我热爱意大利文化,今年差一点就得到了去欧盟提供的到欧洲四个商业学院进修的机会,其中一个著名的商学院就位于意大利都灵。我对意大利的制鞋工艺和对古老手工艺在商业社会的传承非常有兴趣,所以想特别专访贵公司博物馆的馆长斯蒂凡娅·瑞奇(Stefania Rii)女士…

对方一听到我用糟糕的英文发音念出这个长长的意大利名字,就十分高效率地一个电话打给亿享公关公司的客户总监,也就是Nancy的大老板:“请将重庆地区唯一的媒体邀请函给对我品牌有深厚研究的《商务精英周刊》的辛集思小姐!”

Nancy转身就打个电话问我,嘿,贼娃子,你怎么做到的?!

我笑笑说,等你请我吃许留山的时候我再告诉你吧!

两个月前,Nancy给我和本城的另外两家媒体发了邀请函,参加一家世界顶级钟表品牌在故宫举行的新品上市秀。

临行前一天,钟表品牌的上层集团公司公关经理把我的那张邀请函派给了另一个某日报媒体记者,而该记者所在媒体并在三家被邀请之列。我只能把收拾好的行李重新打散。没办法,谁叫我只是一家周报的时尚记者呢?

第2节:虎口夺食(2)

我当然知道那个记者刚刚入行不到三个月,恐怕连品牌名称到底是英文、法文还是德文都搞不清楚。但是,谁叫那家日报集团有人家钟表集团的广告份额呢?纵然周报可以将秀报道得大气、细致,人家日报只能发一条不超过100字的新闻边栏,但是“有广告份额才是硬道理”啊!

价值过千元的同品牌纪念品、一个多则1000少则500的车马费红包、一次让人期待的故宫之行,就这样泡汤了!我有些遗憾,但并不难过。

在这个媒体品牌大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大于个人能力的媒体时尚圈,红包、纪念品、酒店条件并非关键,关键是“被CHANEL邀请”、“LV现场报道”的那种现场感!现场感,是身为一个时尚编辑最无法抗拒的磁力!这比写一篇精彩的报道、聊天的谈资更值得自豪!

那种身临其境感受世界顶级时尚氛围,享受时装、配饰、化妆、造型、场地布置、音乐、灯光、烟火、表演等艺术范畴内的大师们通力合作献上的一台大秀,对于我来说是顶顶重要的!

跟其他所有行业一样,媒体行业、时尚行业也同样存在丛林法则。永远是跑得快、爪子狠而准的,活得最好,可以出席最多最顶级的发布会,可以获得比一般记者高得多的尊贵待遇,可以拿到更多更大的红包,可以领到最丰厚的工资和部门奖金,甚至碰见钻石王老五的概率也比其他行业的记者多了N倍!

接受你不想接受的、争夺你不想争夺的,有时候,你必须成为一个你不愿意成为的咄咄逼人、张牙舞爪的人,否则别人就会认为你好说话、好欺负,虎口夺食的事情就会常常发生…

这个道理是两年前我刚刚进入媒体行业的时候,带我入行的李懋告诉我的。

第3节:分手,也是腾空(1)

###(二) 分手,也是腾空

李懋比我大四岁,但个子却比我矮半个头,1米6左右,珠圆玉润的身材加上女人味十足的高跟鞋和大波浪鬈发并不会显胖。最近,我们偶尔会在逛街或者发布会上碰到,我会亲热地拉住她喊“懋懋姐”,她总是甜蜜地笑弯了大眼睛亲热地回我:“思思妹儿,好久没有看到你了哟!”

重庆话把扑克牌里面的“A”喊作“帽”或者“尖儿”,跟“懋”同音,所以数年前,重庆第一次召开国际性会议——AAPP的时候,李懋总是用报纸、书本不停地打周围不断喊她“冒冒皮皮”(重庆话“冒皮皮”是指“吹牛皮”的意思)的男女同事们。

我认识她说来也巧。两年前的四月份,我刚刚应聘到一家非常著名的连锁咖啡馆——两岸咖啡,应聘的职位是策划文案。该公司的游戏规则是,凡应聘人员均要到咖啡馆内当1个月的实习生。我穿上那身黑色裙配白围裙的Waitress-dressed快一个月的时候,碰到李懋和她的前男友来咖啡馆谈分手。

我记得我碰到她那天是2006年9月的一天下午。

她穿着黑色CK立领直身衬衣,化着当时很前卫而且很少有人化得好看的灰黑色小烟熏妆。我给他们上咖啡、换烟灰缸、拿餐巾纸的间隙,隐隐约约地感觉出来他们是在谈分手。

貌似是那个短寸头相貌很MAN但也有点凶的男人提出的。李懋狠狠地吸了几大口烟,喊我去把插满了烟头的烟灰缸换了。我低头换了,转身离开的时候,听到一个冷冷的仿佛来自地狱的声音问,为什么。

当时我没有再听见其他话。那个男人招手叫我拿纸巾去的时候,我顺便收拾了一下两三团堆起的皱巴巴的餐巾纸,我注意到纸上有几团洇了的黑糊糊的东西。

应该是她眼睛上的眼影吧,我想。

后来,那个男人说结账,李懋说,你先走吧,我来结一样的。

男的还是坚持结了账,并加点了一杯热橙汁,走的时候好像还说了一句,有什么事情给我电话。

我端橙汁去的时候,李懋拿出化妆包正在补妆,还是烟熏眼,不过换成了很深很深的墨绿。我觉得有些尴尬,放杯子的时候说了一声:“姐姐,您的橙汁。”她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笑得很开心的样子说,谢谢。然后顿了大约两秒钟,对我说:“妹妹,给我来一份天妇罗套餐!”

我怀疑我是听错了,确认了一下:“姐姐,请问,您是要用餐吗?”

第4节:分手,也是腾空(2)

她再次笑了一笑,说:“是啊!这个时间厨师应该来了吧?”

我赶紧说,好的,请稍等。

那时才下午三四点钟,本来客人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点餐的,我只是诧异,看上去很不愉快的谈话之后她能够面带微笑地让我上一份本馆最有名、最大分量、最多热量的天妇罗,此女有些…有些,当时我无法描述的特质。

后来我才知道,那种特质叫坚强,也可以叫波澜不惊。

很久以后,李懋问我,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那个跟我分手的男友吗?知道他为什么跟我分手吗?就是因为他看见我跟很多圈中男士的合影,见面拥吻脸颊的、搂肩搭背的、头靠得很近的、喝醉了酒做嘟嘴亲吻状的,哦,对了,还有和女的装作要舌吻的…所以,如果你找男朋友,一定要让他知道什么叫社交礼仪,什么叫行为不轨!他不懂这些,就各走各路,正好给我腾出空来!

不过,这些话都是我到她手下工作了几周以后,在一次饭桌上喝了点酒以后她才告诉我的。

她化完妆,只用了十来分钟就吃完了套餐中的鱼肉、炸虾、蔬菜、水果,还有例汤以及赠送的甜品,米饭也一粒未剩。我掩饰不住诧异,收碗筷的时候自作多情地问了一句,您需要一杯水吗?

她再看了我一眼,说,好的,来一杯温开水。然后起身上了洗手间。

她回来坐定大约五分钟,来了一个大腹便便的男士。刚刚还风扫残云的美女站起身来,满脸微笑地伸手招呼他,金总,我都等了您十分钟了,迟到五分钟,罚款五百块!

被唤作金总的人好脾气地说,李大美女,抱歉抱歉,我可不可以用五个版的广告来冲抵罚款呀?

金总点了一杯顶级铁观音,李懋又点了一杯蓝山咖啡——我真佩服她的胃,在喝了一杯咖啡、一杯橙汁、吃了一整份套餐再喝了半杯水以后还能喝得下!

他们聊了半个小时,金总就告辞了,李大美女送他到电梯口回来以后,跟刚才面带春风的神色有所不同,陷入了沉思。

第5节:分手,也是腾空(3)

她回座给不同的人打了数个电话,才安安稳稳地叫我收拾了桌面,看着窗外解放碑的街景发起了呆。

这一发呆就呆了三四个小时。晚上快八点了,我马上就要下班正在和交班的小芹交接未结账客人的清单的时候,她招手喊,埋单。

我没有迟疑,抢在搞不清楚状况的小芹前,迎了上去。

“小姐,您好,您一共消费了191元。”“我有卡。”“好的,请出示一下您的贵宾卡,可以打8.8折。”

我去收银台结账,回座:“您好,折扣以后是168元。请您在这里签字。”她拿了笔刷刷刷地签上大名,“李…懋?”

“是的,李懋。有什么问题吗?”

“哦,不是!就是觉得这个名字很独特!”本来不该这么失礼多嘴的,我对名字里的不常用字抱有一种非常的好奇心,所以才贸然念出她的名字。

“谢谢!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字。麻烦把发票给我!”她淡淡地说,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红了脸。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她像很多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一样,对念不出她名字的人都怀有一种小小的不屑,而能够一口念出一个貌似复杂的名字才表明你跟她是同类人。

结账回来,她刮了发票,居然中了奖,还是50元的!发票能刮中50元还真不常见,她也是从我手上第一次刮出50元大奖的客人。仿佛是我中奖了一样,我欢天喜地地拿了现金给她。她的脸上也出现了孩子般开心的光芒。

第6节:姐姐,我的领路人(1)

###(三) 姐姐,我的领路人

她开心地把我特地找给她的50元崭新钞票三下五除二叠成了一个心形,再小心翼翼地放在皮包夹层里。我看到那是一个LV老花的皮包,心里还在嘀咕,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她离开时经过我身边,笑嘻嘻地仿佛走在春风里。要不是我亲眼看到,着实无法相信这是一个刚刚和男朋友分了手的都市女郎!

在更衣室换工作服的时候,我一直想着刚刚那个叫李懋的陌生女人,从情场失意到驰骋商场的得意,再到长达数个小时的落寞与伤感,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半年跟男朋友分手时哭得肝肠寸断的样子,现在想起都还隐隐作痛呢!

他爱上了一个比我大四岁,也就是说比他大三岁的女人,哦,对了,应该跟这个丰满白皙的女子年纪差不多吧。

当我发现他的变化后偷看了他的手机短信,一切都明白了。对方还是有夫之妇,工作中一认识了就干柴烈火。我永远记得那个叫“寞寞”的发来的短信:“你真的喜欢我那样对你吗?我怕驾驭不了你的激情,想起你的身体就会让我发疯!”

诸如此类,还有更多的恶心短信吧,我实在看不下去,也不想再让自己难受下去。

我抑制不住,问他很多个“为什么”,他被逼急了才愤怒地说,你不够大胆不够开放,谁会喜欢你老是那么矜持啊…

我明白了,男人不仅热爱看AV,还希望女朋友在外面是TV主播,回家是AV女优。作为一个20来岁的女人,我不够大胆狂放,又做不到外表端庄内里放浪,自然不能满足这个贱男人。OK,我认栽!我瞎了眼,我选择逃跑。

我提出分手,想装得淡定从容,可是心里那种锐痛根本让我无法平静。

让我痛苦的不是在熟女面前我的感情落败,而是自己情感观与价值观的颠覆,对自己彻头彻尾的否定!我想尽力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安安心心守着一个男人成为他的妻,没料到人家根本不需要你贤良淑德…那我就只能放弃这个男人和这段感情。

在新落成的菜园坝大桥上,我泪流满面,我大声喘息,我疯狂尖叫,过往的车流声如呼啸而过的匕首,将我割得支离破碎!

曾经一度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应该放开自己,成为一个思想、行为都足够OPEN的女人,经过长达两三个月的疗伤,我发现难以改变自己,就只能延续以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继续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男人,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贱男人改变自己的择偶观。

我羡慕像李懋那样可以把感情举重若轻的女人。前一分钟才分手,后一分钟就可以谈工作。遇到意外之喜就开心的笑,仿佛那一瞬间的失落已经是几万光年以前的事情了。

第7节:姐姐,我的领路人(2)

一个月的实习后,我熟悉了咖啡馆的大致流程,正式步入策划文案岗位。正巧,她所在的报纸要做一个活动,把一帮30岁上下的精英女性组织起来自己动手DIY。她先和我们老板联系的,老板让我打电话给便条上那个叫李懋的女人。我想肯定是她。

“您好,请问是李懋李主任吗?”

“我是。”果然是她!我们顺利地联络上了,她把具体事务交代给她的同事。

在我细心的安排下,她和她的同事们成功地举办了这场活动,并且让前来的20多位衣着光鲜靓丽、神情矜持而大方的姐姐们从我们著名的台湾大厨那里学到了经典的台塑牛排的制作方法。她们学得认真玩得开心,活动末了,李懋认真地问我,妹妹,我一直没有问你的名字。

“辛集思。辛勤的辛,集思广益的集思。”

“好名字,我叫你思思妹儿吧!谢谢你的精心安排,我们这次活动的成功主办多亏了你的辛勤劳动效果才会这么好!你的辛勤劳动会有回报的。”她意味深长地说。

第三天,报纸上就出现了在我们咖啡馆成功举办的这次活动,图文并茂,还把我们作为台资企业在大陆拓展营销的典范进行了巧妙的宣扬。

分管企业文化的公司副总在当周的周例会中不点名地表扬了我的工作,说我没花多少经费就获得了极好的宣传效果,并特别提出“报社领导方特别表扬了我方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想那一定是那个李懋悄悄“赠送”给我的一份小礼物吧。

自那以后,类似的活动又举办了几场。银行VIP客户的中秋答谢会、服装品牌的秋冬装发布会、地产行业的同业恳谈会,都是我出面与外部的各个机构单位进行配合、协调,帮助他们解决场地布置、背景音乐、音响效果、主持人、表演节目等方面的问题。

很快公司就觉得我不可或缺,并且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联动外部资源,不到半年就给我加了两次薪。

2500元的工资在我们这种服务行业可以说是高薪了,而我一个刚进入公司不到半年的员工几次受表扬加薪自然得到了一些人的白眼。什么我跟分管副总关系好呀,大学毕业不到一年的工资就比毕业三年的还高,肯定是有非比寻常的手段呀…我当时听了是很生气,但是过了也就坦然了,一切都是我辛勤劳动得来的。

第8节:姐姐,我的领路人(3)

谁让我就叫辛集思呢!这个听起来跟网球美女同名、一度带给我烦恼的洋气名字很好地解释了我的付出——那就是比别人多动脑筋,不要一来就说“不可能”、“不行”,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再不行了就向上级或者同事或者合作伙伴求助,不要一门心思自己解决反而陷入僵局。

进入10月份其实就进入了常规服务业的淡季,要到12月上旬快圣诞的时候才会转好。我发现10月底有一个万圣节,香港啊美国啊这些地方特别重视这个节日,商家会推出各种活动。

我建议老板搞一个现场布置,推出一个万圣节特别活动,非但不优惠降价还可以变相提价。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老板又拨了3千块的场地布置经费给我让我采购物品。

10月25日,我买来十个南瓜数个蜡烛,和厨房里的小工一起花了一个下午的工夫做了十个南瓜灯,花了一两百块钱。再加上一些不贵的装饰品,就把接近2000平米的营业场所布置得相当有气氛。

第二天,我灵机一动,壮着胆子给李懋姐打了个电话,告诉了她我们的活动意图,看她有没有办法帮我做点宣传。没想到,她在电话里高兴地说,思思妹儿,你的想法很好啊,我正好有几个香港朋友万圣节找不到地方玩儿,一直问我哪里有过万圣节的地方呢,那我就带他们到你那里过一个洋节了哟!

想法得到了肯定,我开心地说,好呀,李懋姐,欢迎你们来用餐,我向老板申请一瓶1993年的红酒给你们佐餐!

我把情况汇报给分管我们的副总裴总,这个37岁台湾男人眼睛里第一次出现了衷心的闪亮,并且豪爽地把酒和一张1000元的代金券批给了我。

万圣节那天,李懋和一大堆男男女女浩浩荡荡地杀进来,享用了我们最贵的各式牛排和那瓶裴总特批的珍藏了15年的法国红酒。一瓶红酒怎么能尽兴?那帮男女喝得开心了,又陆续要了4瓶红酒…

结账的时候,我悄悄把那张代金券塞给了满脸绯红的李懋,在她结账之前就有两位广东腔的男士抢着埋了单。

第9节:姐姐,我的领路人(4)

除了李懋那一桌,还有好几桌是冲着万圣节特推的活动来的客人,下班时我亲耳听到那天收银员10点清账时给老板打电话汇报营业额后才离开:36950元,比日常营业额翻了一倍还多!

虽然我打电话给李懋没有达到宣传目的,却无意之中让她和她的几个香港客户关系拉近了不少,也许还无意之中碰触到她的某根神经,产生了想法…

万圣节后不久,我又建议老板做11月11日的单身节活动。两个“11”并列的日子看上去就跟光棍一样象形,这几年陆续成为都市男女口中时兴的“单身节”。

这次非借助媒体的宣传效应不可了。三四年前,4个“1”代表单身的概念还没有几个人知道,又不像万圣节那样有一个文化渊源在里面,如果不借助信息渠道的传播,是没有办法将本来单身的人聚在一起的。

我再次给平时还算熟悉的李懋姐说了说自己的想法,她沉吟片刻说,我跟我们同事商量一下。

在她的帮助下,我们跟报社合作了一个“单身之夜不孤单”的主题派对,现场来了20多个单身男女,把原本有些冷清的夜晚弄得热血沸腾。每人98元的活动费用让他们开开心心地玩过了11点还舍不得离开,更让人有成就感的是,现场有三对男女看对了眼,真的成了情侣!

就在那个单身节的晚上,我十二点钟刚刚到家,就接到李懋的一个电话,她问我,想不想到报社工作,她正好缺少一个可以对外组织活动、对内能写稿子的记者,问我想不想试试。

我立刻忘记了一身疲倦,在电话里惊喜地嚷嚷,李懋姐,是不是真的呀?我愿意我愿意,我当然愿意试试了!

她还故意打趣我:“别答应那么快!说不定还没有你现在工资高呢,我们明天上午先面谈一下吧!”

我几乎是雀跃着去洗脸漱口的。我怎么不想试试呢,从小我的语文成绩就比数学好,写作文对我还真不是难事儿。我一直羡慕闾丘露薇或者安妮宝贝那样的文字工作者,战地记者也好,玩弄文字于鼓掌之间也好,只要是舞文弄墨的事儿我都挺喜欢的,可正式让我当记者的好梦我还真没做过呢!

第10节:姐姐,我的领路人(5)

第二天,我特地穿了一件白色的衬衣,配淡粉色的羊绒小开衫,我知道我略带黄色的皮肤这么配最显白皙。李懋姐一看到我就夸奖我今天穿得特别漂亮。

寒暄归寒暄,她说起工作来挺严肃的。

“首先,我是看中了你严谨主动的工作作风,很会动脑筋想问题;其次,我觉得你的策划能力很不错,正好我们报纸需要会策划勤动手的一个岗位来协助我们时尚行业的业务开拓;但是,我不清楚你的文笔功夫…这样吧,你完成一个作文作为我对你的测试。你喜欢看时尚杂志吗?喜欢看哪些杂志?”

她噼里啪啦机关枪似的说了一气,我赶快回答:“老牌的《时尚》、《嘉人》都看,还有《VOGUE》、《瑞丽》…”

“《瑞丽》?你看伊人风尚还是服饰美容?”

“伊人风尚。”

“哦,你继续说!还看别的杂志吗?”

“还有《中国国家地理》、《三联生活周刊》、《产品与设计》、《家居廊》…”

“嗬!你看得真不少啊!看得完吗,这么多!好啦,这么喜欢看杂志应该没太大问题…对了,你看不看《周末画报》、《城市画报》、《新周刊》?”

我实在是不明白她为什么觉得喜欢看杂志就问题不大,只能如实汇报:“以前要看《新周刊》,现在不看了。那两样偶尔看,视具体封面内容而定,不是每期都买。”

“很好。那你喜欢哪个品牌?我是说的国际化的品牌类别的,喜欢LV、GUCCI这些大牌吗?”

“嗯,哪个女的不喜欢大牌啊!不过我呀,最喜欢CELINE还有COACH。”我轻轻地说。

“没想到啊!在LV、CHANEL这些之外你还了解这两个品牌啊!辛集思,我很看好你哟!”

她第一次喊了我的全名,以前都是小辛、思思妹妹地喊,从来没有这么喊过我的全名,我凭直觉认定那是她对我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