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要一个LG不要十个LV上一章:第 13 章
  • 宁要一个LG不要十个LV下一章:第 15 章

那天中午我还是和王齐一起吃的饭,一是他在办公室一吼,大家仿佛谁都不愿意跟他抢与我吃饭的机会。海涛直接就说“今天就算了,我们部门肯定要送送你”。

矮而壮默不做声地打开音箱,放了一曲《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还故意说:“思思,这首歌专门献给你,你太让我们尤其是某些人伤心了!”眼角却瞥着故作深沉的王齐。

要平时我肯定要扳回两局跟他贫贫嘴,可这天我没有心情。

中午太阳正烈。本来夏天我们的最佳选择是吃食堂,坐电梯上三层楼,稀饭凉面、水饺抄手、炒菜干饭随意搭配就很好,但是我和王齐都想出去走走。

第150节:跳槽背后的秘密(9)

太阳闷在云层后面焖炖着水泥森林里的芸芸众生,而我们只是中午出来觅食的两只小蚂蚁。

王齐问我想吃什么,我说随便。

“‘随便’是世界上最难弄的菜,需要猜心这么高难度的技术活儿…”他提议到第五街角,这是一间小小的安静的咖啡馆加茶餐厅。

我们坐下,还没点餐,服务员拿菜单的时间他就开口问我,“真的定了要走了?!”

“嗯。”

“那…你肯定想好了的。和李懋姐一起走还是?”

“我不知道她的想法,我是已经决定了。”

“那你去那边报到没有?”

“还没有。我觉得还是先把这边辞职手续办了再去。他们倒是说这周一可以先去报到了。”

“那你怎么不先去报到再办这边的手续啊?!早报到早计薪啊!你真是活雷锋吗?”他急了!

服务员拿餐牌来点餐。我说,我请你吃饭吧。

“那可不行!哪有女的买单的?!早点去报到啊,别神经兮兮的!”他点了份周二的特别优惠套饭泡椒牛柳。

我点了份鳗鱼饭:“不能每次都是你请客。”

“你烦不烦啊?是不是女人啊?你怎么不先报到啊,万一有个什么变动怎么办?”

“我不喜欢这样,想完全结束一份工作再去报到。”我淡淡的口气大约是让他有些不舒服。他叹了口气。

“思思,我还真的没见过你这么实心眼的人,好吧,你知道李懋姐的事情吗?”

“不知道,她怎么了?”我都不知道自己算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我听说她也想走,想带你一起走。程总跟她长谈过,后来还有张总也找她谈了话,听说老总都苦苦挽留她,毕竟会做业务又会带团队的人报社还是很紧张的…”

“那是给她加了薪还是升了职啊?!”我插嘴。

“加薪倒不至于,都过去大半年了。听说是明年升她做程总的助理,总编助理啊!主管时尚、汽车、IT或者独立开发房地产行业,随便她选…房地产是新兴行业,政策好,空间大,个人容易找钱啊!”

第151节:跳槽背后的秘密(10)

“那不也是一句许诺,谁知道兑不兑现呢!”我心里暗暗地想。看来李懋姐通过这次跳槽,不管结果如何都得到了很多好处,“那她到底怎么定的啊?!”

“这个连你也不知道?不可能吧?!你别瞒我哈,我可是什么都和你说了。她不可能不和你说啊!不是说你们是一起跳槽的吗?!”

饭来了,我顿觉食之无味。

“她的决定我不好问太多,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行了。”

“其他人都传得沸沸扬扬的,说是她把你带走的。看上面怎么批吧,我估计她都和程总他们谈好条件了,多半就不会走了,说不定领导也要严防死守你呢!”

他吧唧吧唧地吃着饭,我不知道他这话是不是在安慰我。

“我有什么值得严防死守的?我又不掌握核心机密,不过是找碗饭吃而已,哪里的工资高我就去哪里…”

“话不是这么说啊,思思,我可把你当成好朋友看待啊!找工作也是找平台,如果平台好肯定我是赞成你去的,平台不稳定的情况下风险大啊!万一过去报纸办了几个月一年还是不赢利,钱不够烧了,那怎么办啊?!”

“我没想那么多,我只求工作让我觉得自在、有动力,工资还可以就行了。可没有别人那么深谋远虑。”我不知道是在说谁,心里的滋味就跟面前的罗宋汤一样,黏黏的、稠稠的、酸酸的、辣辣的。

“唉,辞职报告你都交了,你也是,怎么不跟我商量一下…”他低声说,我其实知道,他有埋怨,也有些微的害羞。

“呵呵,抱歉啊,我一个人作决定习惯了!对方很有诚意的样子,我被打动了。还有工资高一点,我觉得平台听起来也不错。即使有点冒险,我想有点变化也是好的吧。我这个人,天生爱折腾!还是谢谢你关心,来,我以茶代酒感谢你一下,改天我约海涛他们一起请你也吃个饭…”

“唉,好,我就不劝你了,反正你到哪里肯定都会很好的,我们报社疯传你是‘拼命三妹儿’!”

第152节:跳槽背后的秘密(11)

“什么名字这么难听!”我被逗笑了。

总算结局愉快地吃完这顿难受的饭。我总觉得李懋姐这次耍了很多我不喜欢的小动作。

我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心里总是不太好受。我宁愿今天没有跟王齐吃饭,没有听说她怎么谈的条件…

就算事出有因,她该不该和我说一声呢?

也许,我本不该把每个人的每个举动,以及每个举动背后的动因都看得清清楚楚。

很快,我就历经了张总、程总的谈话。张总费了很大的口舌来表达报社对人才尤其是对我的看重、报社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跟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足足说了快一个小时,我才第一次发现张总也有比较和蔼、诚恳的一面,并非像以前那么严格得一丝不苟、毫无人情味。

程总则适当表示了挽留,听取了我对报社工作的评价后没有多说,只是说在这段时间里看到我的成长,看到我“勤奋、用心、执行力强”等很多优点,以后也要学会静下心来多思考人生。

我也顾不上思考人生了。等所有老总签字以后,又跟财务部、行政部、广告部、人事部办理交接手续,各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的弄完以后,果然就是三天后了。

第二天,我先去新单位报了到。魏总给我签了入职报告,我也到张轩扬那里小坐,他说下次再带我见见各位同事。

我说好,明天我就可以来上班。

他笑着说,那倒不必那么快,你算是我们正式员工了,魏总吩咐我把创刊的相关书面资料给你看一些,里面有创刊定位以及时尚类版面的结构设置、栏目设置等特别紧要的,马上你就要投入紧张的工作了,会用得着的!但切记保密,千万不能泄露;还有岗位职责书、员工守则、报社发展史、薪酬制度等资料也发给你一份,明天你可以在家工作兼休息,好好看看这些入职需知,我们没有时间做太多的报社企业文化的培训,以后慢慢会完善的。后天就要开始紧张的创刊工作了,今天明天就有不少你的新同事们来报到的报到、工作的工作了…我们共同努力!

共同努力!我觉得这方面的工作新单位还是做得可以,起码让我很有参与感以及被信任感。

还有四周时间就发行试刊,三周后的9月上旬就正式创刊!也就是说我和我的新同事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做第一期的筹备工作!

我不知道是有些紧张还是有些激动,对于新单位要创办的新报纸怀有一股超乎寻常的期待,甚至连对我自己的工作也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冀望!我冀望这份工作能够冲淡我跳槽前后发生的一切细微的不愉快,也冀望这份工作能够如它被推向我面前时被介绍者所阐释的那样,成为对我个人职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第153节:超出我预想的履新(1)

###(二十六) 超出我预想的履新

新报社离我家近一些,以前坐公车要40分钟的车程现在只需要坐20分钟。这对于每周总有两天晚归的我来说,简直是一项福利!

也许让很多人有些费解,但我依然坚持把我在《商务精英周刊》的最后一期版面全部审读、校对、清样以后才离开。

7月13号,是我在《商务精英周刊》工作的最后一天。

收拾完办公桌里的东西,我等着他们一起吃个饭。海涛说,你是不是完美主义强迫症患者哟!

我说,是,我是处女座。我笑。

他爆料说,刚刚我一离开美编室,跟我不熟的美编就背着我说,辛集思是活雷锋吗,辞职了还要做没钱拿的事情…

“我又不需要每个人都了解我,你了解我就行了。我是舍不得你们,想磨蹭到晚上请你们吃饭,好有诚意的嘛!”

其实我是不放心把自己写好的文字、选好的配图交给别人,如果我不守在那里,按往常一样看见美编一点点地做出版来,也许我以后连写字、做版都不会了,也许等文字图片成为一个完整的版面展现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已经不认识自己写下的那些字了。

那天下班以后,海涛、王齐、矮而壮、两个跟我最熟的美编还有新闻部的两个跟我谈得来的姐妹,我们七八个人就在报社附近的火锅馆吃了一顿火锅。

第154节:超出我预想的履新(2)

那顿饭吃得我很是开心又很是伤感。这种高低起伏情绪以前从来都没想到过,会发生在我身上。

工作了近两年,交到几个值得信赖、真心感谢并可以一辈子交往下去的朋友,未来遇到什么状况,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他们都是我可以倾诉、发泄、叫嚷、帮忙的人…但前路茫茫,我不知道到底跟他们还有多少缘分再相聚。

这里面还有最照顾我的海涛和最关心我的王齐。

开心的时候我狠狠敬了他们几杯酒,大声说着各种插诨打科的报社小道八卦,大声地跟喜欢贫嘴的矮而壮拌嘴吵架划拳…

伤感的时候看着眼前的大声笑闹的一帮人,仿佛他们离我很远并且还将更远…我便陷在一种难以挣脱的沉默里面,不想说话,不想参予其中,不想有任何表情,只能默默地使劲夹菜往嘴里塞。

王齐没怎么跟我说话,时而含笑看着喧闹的人群,时而跟我一样陷在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秘世界里。

第二天上午,我按跟张轩扬说的时间,九点半准时到了新单位。他带领我到新的办公室去认识了一下各位同事。

跟以前不一样的是,《时尚发布周刊》不分为新闻和专刊两个部门,而是分为时尚潮流、品质生活、前卫观念、经典设计四个大的版块,每个版块的所有记者要为四个版块供稿;编辑、责编则在版面上相对固定,但同时也要完成一定的选题策划和写稿量,这个部分是灵活的,也不指定版块。也就是说每个版块的编辑具有更强的采访资源调配权限,跟以前《商务精英》不同的游戏规则就主要体现在这里。

我是时尚版的责任编辑,每周要完成五个版面的组稿、版面编辑工作,以及3000字的写稿量,跟以前相比工作量差不多。但有不同的是新单位有个比较灵活的政策:一个版面的编辑量可以跟3000字的写作量兑换,我如果不写稿就要做六个版才能完成基础工作量,但如果写了6000字的稿子也可以只做四个版。

目前时尚版块就只有我一个编辑到岗,直属魏总统管,还有两个记者一男一女也到岗一两天了,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百无聊赖地翻开报纸和上网浏览。

第155节:超出我预想的履新(3)

我不禁有些担心:这种状态要在四周后做出试刊再过三周创刊那不是天方夜谭?!

我还以为有了完整的版面介绍、栏目设置以后,到位的员工已经在紧张地讨论策划选题、采访拍摄、写稿制作了,而我只需要加入热火朝天的队伍抡开膀子大干就行了!

这么看来我的预想完全被颠覆了。需要从头到尾重新考虑选题、采访,更可怕的是,看起来就我们三个人要做原定的二十个版的版面?!

我简直不敢想象!

我坐不住了,直接到魏总办公室请示工作。我想搞清楚现在到底哪些事情有人做,哪些事情没有人做。

魏总不慌不忙地说,是啊,我们的情况不容放松啊,外部资源梳理得到位了,内部资源还相当于零啊!不过,你来了不就好了嘛?!那两个记者都是在其他报社实习过一段时间的,并不是我们的正式员工,是试用员工,没有工资的,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考虑是否录用。正式员工这两天到位的会有很多。但是,你们时尚版块即使我看中的人全部到岗,也只到六个人编制的一半,所以前期的工作肯定是比较艰苦的!你看嘛,李懋也暂时不过来了,我们另外的时尚版块总监人选也没有最后确定啊…

“魏总,李懋姐为什么不过来了呢,开始我听她说不都谈好了吗?”这个问题纠缠了我很久,虽然也许得不到答复,但我也的确想了解与我休戚相关的这个答案。

“唉,一言难尽啊…她过来有过来的好处,不来,我们报社也有其他的人选。她过来与否对你没有太大的影响吧?”魏总眼睛闪闪亮地盯着我。

“没有。我原先只是想有熟悉的人一起会比较容易适应新环境。她不过来,我该做什么事都是一样的做。”我也盯着她的眼睛回敬她。

“嗯,那就好!就是要有这种专业素养。一个人的去留不会对全局有大的影响,这才是一个组织机构的正常化成熟化…还有事吗?”

我提出我的疑虑:现在是不是只有张轩扬给我的创刊大纲,也就是跟时尚相关的版面大约是二十个,只有版面定位、栏目设置的基本纲领,具体到每期做什么选题的策划和思路这些是不是相当于要从零开始。

第156节:超出我预想的履新(4)

“是的,你拿到的大纲是经过我们编委会筹备组半年调研、讨论出来的,也经过了报社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报纸的基本框架就是这样的。至于每期该做什么选题嘛,就是你们编辑记者根据大纲进行发挥的部分了啊。”

“那我现在就开始和现有人员一起开始做试刊的选题工作了?否则,还有四周我怕来不及了。我的想法是根据现有的版面定位,每个主题版面起码有一至三个选题先策划出来,如果我的上司还没到岗的话,我就交给您审批以后再进入采访、写作程序,您看行吗?二十个版最少需要八至十二个主题,再拖就来不及了…”

“不错。按你的思路办!”魏总炯炯有神的目光盯着我,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滔滔不绝地说着。

“但是,魏总…我觉得人不够,起码还要两三个人才行!”我也壮着胆子说。

“没关系,我们的采编资源是版块之间相互调配的,你可以打开眼界放宽到全报社的范畴!现在正式记者到岗的一共有4个人,试用的到岗7个人,相关资料你找张轩扬。像你一样正式编辑到岗的有一个,他已经在前天开始安排稿件了。如果人手还是不够,你就要动用自己的资源了,约稿组稿之类的都行嘛!在没有你的直接上级到岗之前,你就直接向我汇报工作!还有问题吗?”

“没有了。”

我关上门,一边痛恨着她在这火烧眉毛的时候还不慌不忙的态度,但同时又非常欣赏我这位新领导,这位打不死的橡皮女超人式的淡定、果断和条理性。

踱到张轩扬办公室,我带着满脸无知懵懂的笑容:“张主任,刚才魏总让我找你要一份现有正式记者、试用人员的资料和通讯录,尽快安排他们进入采编流程…你帮我斟酌一下嘛!我和他们都是新来的,哪个人都不熟悉!现在才只有一个做品质生活的正式责编到岗,其余的记者我该怎么开展和他们的沟通、分工呢?你知道魏总催得急,要我马上和他们拿出试刊三期的选题梗概来…我简直不晓得该怎么办!你看,是在你的召集下开一个会好呢,还是怎样?”

第157节:超出我预想的履新(5)

“既然魏总都说了,让你来安排他们,那你就该开会就开会,该安排就安排。用不着我多此一举了!”

“但是领导不开个会交代一下,我不好开展工作吧!”

“用不着,还不是开会的时候!人员差不多到岗了,领导会召开大会的!这种小会你们几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开!”他带着做说服工作的口气,就是不解决我提出的问题。

看上去是相当信任这几百平方米空阔的办公室里出现的星星点点的人影,实际上是与他无关的事务就尽量推脱,反正最后板子不会打到他身上!

我不禁想起在盲人按摩馆的那个下午,他带着讨好与泄密般的口气和电话那头的人说的话。经过验证,我敢肯定99%是说的李懋姐,如果还有那1%的可能,也是我自己一相情愿不愿意接受这个被人欺骗的事实而已!

算得上欺骗吗?时至今日,我依然无法给这种行为定性。

也许是欺骗,也许是每个人处理事情的手法不一样,也许是口头表达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不管我找了多少种解释来疏解我心中的疑问,但仍然让我觉得有一根小小的刺,横亘在咽喉之间,我使劲地喝了几大碗醋进去都化解不了,还泛着一股子酸酸苦苦的味道…

而这个泄密者,这个大嘴巴,只知道扮笑脸装好人,实际什么事情都帮不上忙!跟他说再多都没用!

第158节:新同事、新压力、新体验(1)

###(二十七) 新同事、新压力、新体验

我摸到自己座位上,花了两分钟说服自己克服因为陌生而带来的生疏距离,整理了一下张轩扬给我各种人员资料和版面资料,再次看了一眼他们的照片和姓名,拿出三条刚买的速溶咖啡,向仅仅点头致意过的两位新鲜人走去。

“来,喝杯咖啡吧!早上张主任给我们介绍过,我叫辛集思,你是黎莉,你是夏星合,对吧?”我把咖啡递给他们。

“嗯,你的名字很好记。”黎莉很快速地说,但相互看了一眼,显然他们没有杯子。

“哦,你们等等,我去帮你们拿两个杯子。”我说。

“我去吧,辛姐。”黎莉乖巧而纯熟地朝办公室走去。

人家先到是比我熟悉环境些。我在心里小小地恐慌了一下,我就这样被人喊“姐”了?!是因为我看起来老了些,还是因为工作资历多一些的尊称?

我喝了一口咖啡之后,看面相比我小不了多少的黎莉很乖巧地帮夏星合也冲了一杯。他们之间明显比较熟络了,相互动作的时候表情很亲切,但是一面对我就显得有点不同。

“我们三个是时尚板块最先到的了,领导让我们先讨论碰撞出一些选题来。你们以前是做过时尚的,还是…”

“我以前跟着晚报娱乐版的跑过口子,对文化新闻和娱乐明星相对熟悉一点。但是平时我也喜欢时尚的,这两天也看了不少时尚方面的资料…”黎莉越说声音越小,说完了就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夏星合。

我心里叹了口气,为了她精致而完美的五官,也为了她少得可怜的时尚行业经历。

其实那个时候,连我自己都担心自己不到两年的媒体从业经验,但好歹还是做了一年多,基本上算是掌握了时尚行业的媒体人员从业规则,并且能够自动发掘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让相关人士觉得我还是比较专业。

“哦!我做过时尚,才从北京回来!”夏星合是个个子高得惊人的男生,起码有1米85,样子邪邪坏坏的,不过笑起来跟林俊杰有点相像。

“噢?!是吗,在什么媒体?”

“北京地铁的DM杂志,时尚做得很清淡,没什么看头。但是我有些朋友都是圈里的人,我也参与了一些品牌的策展和执行活动。辛…集思姐,我也喊你辛姐吗,说不定你比我还小呢!”他满不在乎地说。

“随便喊什么,别喊我姐啊姐的,我没那么老吧?”我被他逗笑了,“我81年的,你呢?”

“我也是81年的,天蝎座。”

“哈哈,我是处女座,我比你大!喊我辛集思就行,黎莉也是哦!以前朋友们也喊我思思,那我就喊你星星了哦?”

第159节:新同事、新压力、新体验(2)

“我们全是重名,喊起像在宠物店一样!”

打闹熟络以后,我打着领导吩咐的旗号,分别了解了他们各自的特长,并且每人都发表了一下对既有版面定位的看法。

通过交流、讨论,我们基本认为版面定位的二十个版中间,有大约六七个版面是约稿可以解决的版面,有十来个版面必须由我们自己采访、写作,还有三四个则完全还顾不上分解、消化,先搁一旁,从最容易上手的开始。

约稿的版面好解决,我和夏星合各分了一半,找各自的熟人、专栏作家、品牌买手询问稿源,待初步确定作者以后,具体的联络工作再交由黎莉协助完成。

最困难的是需要自主采访写作的版面。选题策划先不谈,光是版面定位的消化、理解就很让人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