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谦听静月这么一说,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为了不入地狱,又追问道:“那我要怎么做?”

“做善事,发善心,积功德,念佛经。”

“不就是做善事么?好说,等回京以后,我给京城的乞丐每人十两银子,让他们过好日子,这不就行了?”人的心眼要是不正,想出来的办法肯定也是歪主意。这么极品的办法,除了赵谦,估计别人还真想不出来。

静月听着赵谦这不着边际的话,耐心的解释给他听:“这做不得数,你根本没有善心,如何会有功德?如果银子能买到功德,那阴间的善恶二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天地间的哪还有正义和公理可言?踏实下心来吧,一心一意做些善事是正经。我劝你早早回头,要知道,活着的时候做善事还可以挽回,若是死后,想做善事都来不及了。”

一番话说的赵谦哑口无言。

虽觉得静月说话不中听,太过直白,可仔细想想,确实又是那道理。

赵谦觉得自己未来的人生简直就象死胡同,没有出路,只有死路。

其实也不是没有出路,做善事,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在善与恶之间,生与死之间,人与畜之间,赵谦开始挣扎了。

不管搁在谁头上,肯定都不愿意下地狱,也都不愿意当牛做马,为虫为蚁。

可坏事做多了,总得受到惩罚的。

但若要他天天诵经念佛,告别那些娇花艳柳,天天禁欲,天天去做善事,他自认做不到。

这十几年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眠花卧柳,买笑追欢的生活,赵谦已经习惯了,这些东西已经深深的印到他的骨髓中去了,就如同喝水吃饭一样,无法离开了。

现在让他改变这一切,赵谦只想了想,就觉得太难了,比登天还要难,自己肯定做不到,也肯定坚持不下来。

赵谦虽然坏,但他不绝对傻。

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性格和缺点,好新鲜,没长性,吃不得苦,捱不得累,离不开女人,还追求声色犬马。

要诵经,要念佛,要行善,碰不得女人,挨不得风月。

这种日子,自己绝对做不到。

可,如果做不到,后果好象更严重。

赵谦左思右想,彻底把自己搞郁闷了。

本来就有病,再加上赵谦总胡思乱想,耗了心神,这病还越发的沉重了。

一连在客栈待了三四天,这才算有了些起色。

静月白天照顾他,晚上的时候,却夜夜和水征一起去降妖捉鬼,每每回来的时候,还总是挂点彩,样子颇为狼狈。

赵谦一个劲的念叨,这天下难不成真有这么多的妖怪吗?

自己活了这么多年,怎么一个没有遇到过呢?

这小尼姑可没白娶啊,和她在一起这几个月,遇到的怪事,比他这二十多年遇到的还要多。

第五天上午,静月正与赵谦闲话,忽见静月脖子一歪,耳朵支楞着,好象在听谁说话一样。

“怎么了?”赵谦觉得肯定是又有什么新鲜事发生了,急忙追问。

静月向他摆摆手,示意他安静。

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见静月点了点头,似乎有所领悟一样。

赵谦拉了拉静月的袖子,满脸的好奇。

静月道:“有活干了,我和水征还得走一趟。”

赵谦这几天被鬼吓的有点胆怯,大白天的都不敢自己在一个房间待着。

标准的做了亏心事,就怕鬼叫门。

“不让你去,我害怕。”

“我让李秀来陪你,别怕,我一会儿就回来。”

本就不是个温柔的人,哪会理会赵谦的撒娇啊。

大袖一挥,出门而去。

“好狠心的小尼姑,一点也不管你相公的死活啊,也不怕本王有什么不测,你成了个小寡妇。”赵谦望着静月的背影,恨恨的骂了一句。

“对了,有危险了你就用金刚罩,可以抵挡一阵子的。”静月忽然又折了回来,向赵谦嘱咐道。

赵谦以为静月走了呢,这才放心大胆的在背后骂她,未料想静月杀了个回马枪,那句话想必她肯定是听去了。

“知道了。”心虚的赵谦这次乖乖的听了话。

静月走后,赵谦将李秀叫来和自己做伴。

李秀是赵谦手下一号打手,这些年来随赵谦做过的“好事”,多不胜数。自从见了静月的神通,听静月说过几次因果报应之后,心中就有些犯嘀咕了。

“王爷,你说王妃讲的那些冤鬼索命的事,是不是真的啊?”

赵谦去了趟地府,那天夜里又亲耳听见了两个鬼说话,对这事早就信了个十成十了,况且有人问自己问题,自己又恰好知道答案,心中很有成就感啊。

于是得意道:“当然是真的了,小尼姑说话虽然不中听,但从不说谎。”

李秀一想起以前的种种,立即慌了神,压低了声音向赵谦说:“王爷,你说以前咱们打死的那些人,会不会找咱们来索命啊。”

听他这么一说,赵谦的得意劲立刻飞到爪哇国去了。

他板着张脸,刚想教训李秀两句,忽听得楼下一阵吵闹。

男女互骂声,小孩哭喊声,桌椅翻倒声,杯碗砸碎声,清清楚楚的传到了房间里。

“李秀,你去看看。”

李秀答应着去了。

刚一打开房门,就看见客栈老板夫妻一个追一个跑,跑上楼来了。

老板娘手里举着个鸡毛掸子,边喝边骂:“你个没廉耻的东西,老娘辛辛苦苦挣钱,你可倒好,竟然去逛青楼,把老娘挣来的钱,全花在那些贱人身上了,今天老娘不打死你,算你家祖坟上青烟冒的多。。。。。。”

老板鞋都跑丢了一只,也顾不得捡鞋了,一窜一窜的往前蹦,躲避着老板娘的鸡毛掸子。

李秀拦住老板娘,喝道:“闹什么闹,吓着我们家少爷,你们担待的起吗?老板娘,这客栈里人来人往的,好歹给自家男人留点面子,再说了,有啥大不了的事啊,值得你把他家祖宗都骂上了,这就是你不对了。”

老板娘倒是不再追了,停在了李秀面前,边回答李秀的话,并向钱老板挥舞着鸡毛掸子:“这位客官你给评评这个理,我起早贪黑的经营这个客栈,我一个妇道人家,容易么?他倒好,拿了我挣来的钱去逛青楼了,三天就花了八两银子,八两银子啊,我一年都挣不来八两银子。您给说说,这种没天良的男人,不该打吗?”

李秀一听这事,自己也不好劝,毕竟自己也是经常上青楼的人,好象没什么资格说别人。

那个钱老板听老板娘这么一算帐,可不乐意了,还嘴道:“我花了八两银子,你可倒好,一爪子下去,就把红云的脸给抓破了,光药费就赔了人家二两呢。”

老板娘一听更怒了,鸡毛掸子照着钱第板就一顿抽:“你还敢说,那个千人骑万人跨的红云,勾引我相公,我抓她怎么了?我当时手中是没刀,要是有刀,我砍死她。。。。。。”

他们在外面骂,赵谦在屋里可是又惊着了。

“钱三通家今天得了十两银子,这笔银子来路不正,不是他命中之财,该如何给他消化了呢?”

“这还不容易?一个红云就足够了。”

原来如此。

他给老板娘的那十两银子,八两付了红云嫖资,二两陪了红云药费,果然消化的一文没剩。

小尼姑说的果然没错,那钱自己要不回来,而老板夫妇,也没有那个命花。

赵谦对这些神秘莫测的鬼神之事,这一下子是彻彻底底的相信了。

对小尼姑静月,也是完完全全的信服了。

第 24 章

下午的时候,静月和水征捉完妖回来了。

赵谦小心眼,生怕水征对静月心怀不轨,每次投宿都支使李秀把水征的房间安排到离他们房间最远的地方。

水征虽然性子不细腻,但次次如此,也多少的有些明白自己不受赵谦的欢迎了。不过他本不是冲着赵谦来的,而是想报静月的救命之恩,这才跟在他们身边的,因此上,他根本就没怎么理会赵谦的感受。反正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对静月小师父是以礼相待,别人的眼光如何他管不了,只求自己无愧于心就行了。

赵谦正躺在床上琢磨自己胳膊上那条寿元线,只听得门外有脚步声响,然后听到水征温润的声音:“这药你拿着,一会儿就抹上,千万不要硬挺,要是感染了就麻烦了。”

然后听到静月轻声道:“知道了。不用全给我,你也留一点,你胸口上的那道伤也很重。”

如果说人要龌龊,那任何想法都不会纯洁。

赵谦在屋里一听,嗯?怎么着,小尼姑竟然连水征的胸口都看了,这还了得,他们是降妖捉鬼去了,还是私通偷情去了啊?不得不说赵谦是个淫才啊,不管什么事,他都能很快的和风月二字扯上关系。

当下脸一沉,高声大喝:“小尼姑,你给我进来!”

水征告辞而去,静月开门进来了。

赵谦一看,嗬,又挂彩了啊,小尼姑身上的僧衣左边少了半个袖子,下面破了半幅衣摆。脸上倒还干净,只是喉咙那里有三道不浅的伤口,虽然不再流血了,但从那翻开的血肉中,很轻易就能推测的出,那一抓有多么的危险。如果再深一点,估计小尼姑就命丧黄泉了。

赵谦看着小尼姑的伤口,不知怎的,心中涌出了一种又酸又痛的悲伤。

就好象在四岁那年,当皇嫂天天只哄着那个刚初出生的儿子,不再抱他时,那种被遗弃的伤心和无奈。

也好象在那个艳阳高照的花园中,皇兄淡淡说“算了,我管你这么多做什么,你又不是我儿子,我把你养这么大,也算还了荣妃的情了”的时候,那种让他如坠冰窖的寒冷。

赵谦出生后半年,荣妃去世,又过了几个月,父皇去世。是皇兄皇嫂将他养大成人的。

从懂事起,赵谦就将皇兄皇嫂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和他们是异常的亲近。他从未对他们有过生疏和不自在,一心的想着长大后,如何象一个儿子一样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可他的梦没有持续几年,四岁的时候,小皇子的诞生,夺走了皇嫂,那个以前属于自己的温暖怀抱,彻底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再也没有向自己敞开过。那一刻,没有人能够知道小小的赵谦心中有多失落,有多伤心。

原来,自己到底不是他们亲生的,到底还是得不到他们象父母般源源不断的关爱。

那一年杭州城的冬天分外的冷,小雪飘完下大雪,大雪下完飘小雪。瑟缩在冰冷皇宫那张偌大的雕花大床上,小赵谦攥着荣妃的画像,整夜整夜的抽噎哭泣。

他的伤心,皇嫂看不见,他的哭泣,皇兄听不见。他向着娘亲的画像喃喃低语,诉说着自己的孤独,自己的寂寞,自己的害怕,自己的惶恐,可娘亲总是冷冰冰的笑着,连个梦都没有给他托过。

小小的赵谦,在那年冬天,被整个世界遗弃了。

从那时起,他就不再记得什么是温暖了。

小尼姑不会关心人,不会说好话哄赵谦开心。

可赵谦知道,如果他要是有了危险,小尼姑肯定会不顾一切的来救他。不管他多坏,小尼姑肯定不会抛弃他。全世界的人都用谎言欺骗恭维他,小尼姑对他肯定仍是真情真语。在小尼姑身上,赵谦慢慢的找到了真诚,找到了安全,找到了从四岁以后,就再也没有体验过的——温暖。

赵谦不懂什么是“爱”,在他二十五年的生命中,没有人真正的给过他关爱。皇嫂养他,是因为在没有皇子的情况下,只有帮了皇帝的忙,皇帝才能宠她,才能给她权势。一旦自己生了儿子,赵谦的作用就已经结束了。皇兄养他,是为了报恩,报荣妃的救命之恩。当赵谦长大后,不管他如何的胡来,皇兄再没管过他一次,而他自己的皇子,却是不厌其烦的谆谆教导。

他眠花宿柳,他流连风月,他花钱买笑,是买那一夜的温存,买那一刻,身边的人带给他的温暖。

刚开始是为了添补心中的空白,后来,慢慢的成了习惯,慢慢的就离不开这种追欢买笑的生活了。

他知道那些女人向他笑,给他温暖,是因为他有权,他有势,他有钱,没有人是真正的在乎他,没有人是真正的爱着他。可赵谦还是离不开她们,还是天天去那种地方流连。他的床上,从来没有少过女人。

他不愿独处,他不喜欢冷清,因为一旦他一个人睡在床上时,他总会想起那年冬天的寒冷,那种连骨髓都能冻僵的寒冷。

小尼姑对他是和别人不同的,小尼姑的那种关怀,虽表露无多,但却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没有虚假,没有敷衍,没有厌恶,也没有嘲笑。

从小失去父母的孩子,心思总是细腻又敏感,极度多疑,极易受伤,却又极易感动。

在与静月一天天的相处中,赵谦观察着,试探着,又在慢慢的接受着。

当静月总是无声的包容着他的坏脾气,宽容着他的坏心思时,赵谦自己都不知道,已经有一颗温暖的种子在他心中慢慢的生根了。

现在,当他看到小尼姑脖子上那三道血淋淋的抓痕时,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而出,带给了赵谦平生第一缕感情的绿色。

忘了刚才心中还有的愠怒,也忘了自己想要收拾静月的心思。

赵谦紧紧的抱住静月,心中害怕极了,差一点,自己就失去小尼姑了,就失去仅有的那点温暖了。

静月不知道赵谦为什么忽然变得悲伤了起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赵谦死抱住她不放手。她敏锐的感觉到,赵谦的心很不平静,他在害怕,他在不安。

她轻轻拍着赵谦的后背,温柔一笑:“交给你个任务,来帮我上药,我快痛死了。”

赵谦一听静月说疼,这才放开了她,扶她坐到椅子上,拿来布巾,轻轻的帮她擦拭伤口。

静月是如何聪明剔透的一个人啊,一听赵谦如此的安静,必定是心怀伤感,此时怕是极需要安慰。

“没事的,这点小伤,没两天就好了。”静月不太会安慰人,说出来的话,干巴巴的没有什么劝服力。

赵谦从静月手中接过药瓶,倒出点药膏,轻轻的抹在那伤口上,薄薄的嘴唇抿的紧紧的,活象谁欠他八百两银子似的。

静月一听赵谦仍没说话,琢磨了琢磨,又开口道:“我这几天仔细帮你算了算,你其实还能得个儿子的。”

赵谦手上一滑,差点没把静月的脖子给捅个窟窿,刚才抹好药的地方,又让他给弄出血来了。

他手忙脚乱的用布巾将血擦干净,顺手将那布巾给捂在伤口上了。

“小尼姑,真的么?我真的还能生儿子么?”

赵谦于子嗣上,一向艰难。只有正妻吴氏帮他生过一个女儿,三岁上还夭折了。

这个时代的男人,对儿子是极为看重的,若是没有儿子,那就是“绝户”,不仅仅会断子绝孙,还会被人嘲笑辱骂。

赵谦就不止一次的被人骂过是“绝户”,说他坏事做多了,老天爷罚他断子绝孙,死后都没人给他烧纸。

何况,从赵谦本心来讲,他是喜欢小孩子的。

当初得了那个女儿,赵谦欢喜的大排宴席,将亲戚朋友、朝中百官都请到了,不管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也不管人家是不是看不起他,是不是从心里鄙视他,只要是认识的人,他一个不漏的全请来了。

而赵谦对那个女儿,也是百般的疼爱,为了陪女儿,那两年连青楼都不怎么去了。

那女孩也可人疼,十分的聪明,和赵谦也格外的亲,一岁多点,就窝在赵谦怀里,让赵谦教她认字了。整天围在赵谦的脚边,格格笑着,和赵谦形影不离。

可惜那女孩命太薄,长到三岁上,一场风寒就将她带走了。

当时赵谦悲痛欲绝,大病了一场,差一点就追随他女儿西去了。

接下来这些年,赵谦努力播种,无奈造化弄人,子女是半个不见。

现在一听静月说还有希望得儿子,他立刻就来了精神,他拉住小尼姑的胳膊一个劲的摇:“小尼姑,快说,我怎么才能得儿子啊?”若不是小尼姑有伤在身,估计赵谦能把小尼姑给摇散了。

终于把赵谦的情绪从伤感中转化了出来,静月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她慢慢说道:“跟我信佛,做善事,修功德,诵经忏悔,消除罪孽,你若是诚心诚意的悔改,肯定有能生儿子的那一天的。”

赵谦一听说要信佛,眼角就耷拉了:“不行,一信佛就碰不得女人了,我还怎么生儿子啊?”

静月道:“又不是让你出家,如何生不得儿子?只要你诚心向佛,佛祖肯定会送个儿子给你的。”

赵谦的脸色变来变去,眼神躲躲闪闪,犹犹豫豫。

想要儿子,就得信佛,信了佛了,就得念经,就不能随便和别的女人快活。

儿子重要,还是女人重要,这个问题有点难选。

修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自己能不能吃得了这个苦,能不能坚持下来,赵谦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别到时候自己吃了苦头,却落得个鸡飞蛋打,那岂不要亏死?

静月知道一下子就让赵谦做出决定有点困难,以赵谦娇生惯养的性子,肯定是怕吃苦受累,光想想就得吓的打退堂鼓。

把他这样的人引上正途,肯定得有一个艰苦又漫长的过程。

第 25 章

赵谦帮静月上好药,狗皮膏药似的粘着静月,嘴里不停的絮絮叨叨:“小尼姑,除妖捉鬼的时候,你往后靠靠,让那个水征在前面打头阵,你别太实在了,看你身上这伤,就没断过,他不是要报你的救命之恩吗,你就让他报好了,反正他也是欠你的。。。。。。。”

静月一边念经,一边听他念叨。

一个说,一个听,各做各的,倒也配合默契,互不干扰。

吃晚饭的时候,是大家一起吃的。

赵谦的病基本好的差不多了,正好趁吃饭的功夫商量一下明天继续去西川。

静月脖子伤的很厉害,连吞咽都困难,依赵谦的意思,养两天伤再走。静月不同意,本来走的就不快,路上都耽搁了好几天了,这么磨磨蹭蹭的,那得哪天能找到师父啊。何况水征的药很好用,抹上没几天就好了。

赵谦拗不过静月,虽然静月并没有对他说是什么事情,但他对静月有一种莫名的信任,静月着急着赶路,肯定是有急着要解决的事情。

给静月点了一些汤汤粥粥的流质食物,等静月要吃的时候,赵谦才发现静月的手有点不太自然,哆哆嗦嗦的用不上劲。赵谦把静月的胳膊拽了过来,胳膊上还有几条伤痕。

水征也发现了静月胳膊上的伤,立刻递过来一个瓷瓶。

赵谦狠狠的瞪着水征,一边接药,一边没好气道:“不是自己媳妇儿不知道心疼是不?你个大男人不要总让小尼姑给你挡伤好不?”

水征顿时不自在了起来,整张脸都僵了:“是我学艺不精,连累静月小师父了。”

静月觉得赵谦的话太伤人,连忙接口道:“水征道友不要往心里去,有你帮忙我已经感激不尽了,我相公关心则乱,有些口不择言了,你多担待。”

赵谦听静月说的这么客气,更加不服气了,本来是个没理都要强占三分的混帐人物,现在得了理了,哪会让着水征啊,何况他早就看水征不顺眼了。不过当着小尼姑的面,也不好太欺负人,他使劲的用鼻子冲着水征哼哼,眼中的挑衅显而易见。

水征苦笑,却仍是沉稳的向静月说道:“下次我就是拼了命,也要护静月师父周全。”

这顿饭,暗潮汹涌,几个人谁也没有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