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谦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这李老汉的话给勾出来了,再加上他有心打探情况,于是继续问道:“三年死一个,这是怎么回事啊?”

李老汉上了岁数,老人家就爱讲些家长里短的闲话,何况这事还真有点稀奇,索性就给赵谦他们讲了起来。

这周家呀,也算是个大户人家。

周家现在年纪最大的,当属老太奶,现年八十九,耳不聋眼不花,齿不掉发不白,比五六十的还精神。

这个老太奶在十里八乡都很出名,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她的高寿,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她生的孩子多。从嫁过来开始,一直生到四十多岁,她生了九子四女,夭折了三个,有十个长大成人了,这在当地,绝对是生的最多的。

乡下人家,本就没有多大家产,何况还有十张小嘴天天吃饭,因此上,老太奶年青的时候过的比较困难。好在她和老太爷颇能吃苦,倒也挣扎着把孩子们养大了。

儿女们长大成人后,倒个个本事,渐渐的,就挣下了个偌大的家业,周家也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富户。

不知是这老两口命薄,还是天生就劳碌命,家里富裕了,却双双病倒了。

老太爷病重,没过几日,一命归西了。

老太奶却熬过了那场大病,当时明明已经快咽气了,大夫都不给看了,她却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活下来好,活下来就光剩享福了。

周家儿女众多,个个都很孝顺,老太奶晚年得享大福,日子过的很舒心,这一舒心,倒是越活越年轻,越活越乐呵了。

可惜好景不长,才过了两年多,大儿子家的女儿,在绣花的时候,被椅子绊了一下,巧不巧那绣花针就扎进了太阳穴,一命呜乎了。一根绣花针就要了一个人的命,这说出去都没人信,可这事偏偏就发生了。人死了不能复生,周家含泪埋葬了姑娘。

谁也没料到,这事仅仅是个开头。

三年后的同一天,二儿子的小女儿,雨后去摘花,被湿湿的花间小径滑了一跤,巧不巧那脸就扎进了一个积了雨水的小水洼里,那个小水洼也就有两个脸盆大小,这个女孩子竟然就生生的淹死了。这事情听起来也很是让人匪夷所思。

又过了三年,仍是同一天,三儿子家的长子,也死了,死的同样很离奇。那天这个孩子正坐在门坎上吃饭,吃着吃着,觉得头发有点痒,就抬起手来拿筷子头去搔头发。恰恰此时,猛的刮起了一阵风,那门被风一吹,咣一下就拍了过来。那孩子一个没防备,从门坎上被掀下去了。倒下去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等家人去看的时候,才发现那根筷子,已经被门给拍进脑袋里去了。

。。。。。。

这周家就象被诅咒了一样,三年准死一个,死的肯定是同一天,而且,还肯定是横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三十多年了,今天死的这个孩子,是第十二个了。

周家被这事闹的是人人自危,请了好多的法师,做了好些个法事,却仍没有改掉周家三年死一人的命运,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周家的头顶上。

好在周家子孙众多,死了十二个,暂时还没有断子绝孙,满门覆灭的危险。

今天早晨,又是要死人的日子了,一家人是战战兢兢,怕得要死。大家也都在看着他家,不知这次会是哪个孩子送命。

果然,没用等多久,命案就发生了。

一早起来,这个今天死去的孩子去给老太奶请安。刚出门口走了几步,忽然发现脚下有条蛇正盘踞在路中央呢,他吃了一吓,不由的往旁边躲了躲,这一躲可就要了命了,当时墙边正竖着一个种地用的耙子(画外音: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朋友们,想象一下八戒的九齿钉耙),那耙子被他一撞,就倒了下来,耙子的把,正打在了他的腿上,把他打了个跟头。他往前一扑,那耙子上的钉子,正钉进了胸口。

周家是地主,早就不种地了,家中自然也没有这种农具了,这耙子,也不知是哪来的,更不知是谁放的。就这么个来历不明却又十分常见的东西,就将这个孩子给带走了。

听了李老汉的讲述,赵谦就觉得头皮发麻,浑身嗖嗖发凉,不由的向静月身边靠了靠。

这姓周的一家,也太邪了吧。

三十六了,每三年死一个人,还是同一天死,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前所未见的事情。

莫不是真的冲撞了哪位神仙,或者得罪了什么妖怪,没准是受了仇家的诅咒,或许乡民们猜的也没错,这周家可能是坏了风水。

赵谦想来想去,觉得哪种都有可能,又觉得哪种都说不过去。

将他们安顿好,李老汉告辞而去。

赵谦知道刚才静月可能看出什么来了,扯着静月就问:“小尼姑,那家有什么问题?”

静月道:“倒也没看出特别异样的,只是觉得那宅子里邪气太盛,白天人太多,等晚上了,我去那看看,可能会发现点什么。”

赵谦本就是个好奇心盛的人,现在有这么诡异的事情了,让他闷在屋里,他肯定是待不下去。

见从静月这里套不出什么有用的话来,自己就想亲自去死人那家查看一下。

“小尼姑,我还没看见过老百姓是怎么办白事的呢,我去看热闹行不?”他那眼珠子转的飞快,一会儿就给自己找了个正当理由。

静月自然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看看外面,日头还高,料这青天白日的,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就点头同意了:“死人的地方都不干净,你小心点,别站在棺材对着的正门口,仔细冲着了。”

赵谦答应着,带着李秀等人去看热闹了。

乡下一年到头没有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基本上红白喜事,就是轰动全村的事情了。

而死人请来的锣鼓唢呐,平时很少听得到,围在周家看热闹的乡民就有很多,大家指指点点的说着这人的唢呐吹的好,可惜鼓敲的没劲之类的话。这看成亲或死人看热闹,已经成了乡俗,喜丧之家也只能任由大家看,不能往外赶。

因此上,赵谦他们去看热闹,倒也没人轰他们,不过他们面孔生,穿得又是尊贵,倒是显得有些突兀了。

赵谦听了静月的话,没有站在棺材前面,而是进了院门,站在了门口的右边,离棺材有十几步的地方。

赵谦看见过几场丧事,不过他接触的人都是上层人物,死后的白事都办得极大,再加上他的身份显贵,一般的时候只去那里露个面就回,这丧礼具体怎么办,他还真不知道。

赵谦打量着这个在他看来十分简单的灵棚。灵棚中间,是那口黑色棺材,棺材前面摆了一张小桌子,桌子左边摆了个香炉,里面还点着三根香,中间是那个牌位上,写的是:爱子周东悦之灵位。牌位右边是一个点心盘,里面放了几样点心。

小桌子的左右,摆了一对纸人,一个是红衣绿裤的女孩,一个是蓝衣黑裤的男孩。

棺材的四周,堆的满满的花圈,纸人纸马,把棺材都快给遮了。

赵谦正在打量,只听得里面一声喊:“大家让让,老太奶出来看孙子了。”

人群闪出一条路,一个精神抖擞干瘦干瘦的老太太由两个男子搀着过来了。

人还没到,赵谦远远的就闻到了好大一股臭味。

赵谦心里一惊,这老太太,好大尸臭!

莫不是这老太太也要死了么?

第 51 章

即便是正常老死的人,也不可能有这么浓重的尸臭味,赵谦看着那老太太,就觉出不对劲来了。

那老太太倒也没有怎么往人群里看,由人扶着,直接就来到了棺材面前。

“我的乖孙哎,你这么年纪轻轻的就去了,太奶奶舍不得你啊。。。。。。”老太太哭的声嘶力竭,摧人心肝。

老太太是侧立在棺材前面,赵谦只能看到老太太个侧脸,可他怎么看,都觉得这老太太没有一丝半点的伤心。倒好象做样子给人看一样,哭了这么半天,只见她干打雷不下雨,连滴泪都没掉。

赵谦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太太,希望能发现点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来。

可惜老太太只哭了一会儿,家人怕老太太伤心过度伤了身体,又把她给扶回去了。

赵谦一见没戏唱了,赶紧回去找静月了。

一见到静月,他连忙把刚才见到的事向静月描述了一遍,特别是这股尸臭,赵谦着重说明了一下。

“小尼姑,你说那老太太会不会是个妖怪啊?专门吃人的。”赵谦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那个干瘦的老太太归入了妖怪之流。

静月道:“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等晚上了我去看看,就知道了。”

赵谦等呀等呀,等的这个心急,他一会儿就跑出去看看太阳,一会儿又跑出去再看看太阳。

偏偏今天的太阳好象和他作对一样,落的特别慢,赵谦都跑了十来趟了,它才晃晃悠悠的落下山去了。

他正在看着天边的落日傻笑,只见李秀跑了过来:“王爷,那家把棺材抬出来了,看样子要是去埋了。”

赵谦惊讶道:“不是今天刚死的么,怎么这么快就要入土了啊?”

李秀道:“我刚才听人说,这个地方有个习俗,没结婚的孩子死后不能在家过夜,当天死当天埋。”

赵谦三步两步跑回屋,气嘘嘘的去告诉静月了:“小尼姑,他们要去埋人了,咱们拦着不?”

静月拍拍身边的椅子,示意赵谦坐下:“不用拦,人已经死透了,让他们埋吧。你别着急了,安静坐会儿吧。”

赵谦心里痒的和小猫挠的似的,哪坐得住啊。

在赵谦的坐立不安中,终于等来了夜晚。

埋人的也回来了,唢呐鼓乐也散去了,看热闹的乡民也走光了,周围也安静了。

赵谦拉着静月就出门了,临出来前,正好碰到李老汉关门,李老汉问他们干吗去,赵谦撒谎道:“吃撑了,散散步,溜达溜达。”

嘱咐了李老汉给他们留门,赵谦和静月就出了门。

月亮虽然不如八月十五那天好,不过还算亮,照得地上霜似的一片。

乡下人家睡得都早,周家刚办了丧事,想必人人心情不佳,也早早的关门休息去了。

赵谦和静月停在了周家门外,隔着墙向里张望。

静月开了天眼,这墙自然就挡不住她了,只站在墙外,院中的情况就一览无余了。

赵谦当然是什么也看不到了,一个劲的小声催静月:“小尼姑,看见什么?快告诉我。”

静月拍拍他的手,也小声说:“别嚷,小心惊动了别人。”

赵谦只得耐着性子,鬼鬼祟祟的打量着四周,帮静月放哨。

过了好在一会儿,静月长叹一声:“原来如此。”

赵谦一见静月有所发现,立刻就耐不住性子。

静月一拉他的手,轻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去说。”

两人回到房中,把门关好,静月这才开口道:“明天得要你帮忙!”

这可把赵谦给乐坏了,想不到,自己竟然也能帮人降妖捉鬼了,哈哈,自己也是个高人了!

当下,赵谦把胸膛拍的山响,连连保证:“要我做什么,说吧,这次保证给你做的漂漂亮亮的。”

静月道:“附耳过来。”

两人嘀嘀咕咕商量了半宿。

赵谦是个孩子心性,一想到明天有任务让自己去完成,而且是件极出风头的事,不由的又睡不着觉了。

静月是早就睡了,他却还象个猴子一样,折腾来折腾去,兴奋的象吃了某种让人快活的药一样。

第二天吃完早饭,赵谦就带着李秀等人,呼拉拉扑向了周家。到了周家门口,咣咣的砸人家的大门。

里面脚步声响,大门就开了。

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赵谦也不管他是谁,气势汹汹道:“我有事要见周家管事的人,若不想再有要横死,就来前厅见我。”一边说着,一边把那人往边上一推,雄纠纠气昂昂的就登堂入室了。

那人哪见过这么横的啊,也没敢阻拦,一溜烟的就跑后面报信去了。

过了没一会儿,周家大爷和二爷带着一大群人急匆匆的就来了。

进了客厅,只见一个年轻的公子正大模大样的坐在椅子上喝茶,见他们进来,连眼皮都没撩一下。

一个周家子弟喊道:“你是谁呀,敢来周家撒野?”

周家大爷一见这个年轻人的气派和穿着,立刻就知道这人绝对不简单,赶紧拦住了这个莽撞的周家子弟,恭恭敬敬道:“不知这位公子怎么称呼?来我周家,有何贵干?”

赵谦轻轻放下茶杯,不客气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看出你家宅子有点邪性,没少死人吧?”

周家大爷摸不着赵谦的意思,连忙回答道:“公子说的对,我们周家已经连丧了好多条人命了。”

赵谦道:“你也不用怀疑我,我既然来了,就是有帮你们周家一把的意思,闲话就不说了,我只告诉你一句话,我知道你们家为什么连遭横祸,也知道怎么破解,你若是信我,我就帮你这个忙,你若是不信我,我二话不说,扭头就走。”

周家大爷一听赵谦这云山雾罩的,心中不由的就将信将疑起来。

若说不信吧,万一这位公子真是能人,放走了他,自己怕是后悔莫及,周家也不知还要再死多少人命。

若说信吧,周家连死十二人的事,这十里八乡都知道,只随便打听打听就能知道个来龙去脉,这些年家里没少来骗子。

赵谦见周家大爷疑心,他悠悠开口道:“我也不要你家的谢礼,你怕个什么?给你看可以,可有一宗你得依我,不管我做什么,你不能管,也不能反对.”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周家万万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周家大爷点头道:“公子,我信你。你说吧,让我做什么?”

赵谦笑了笑:“先去把你家老太奶请来。”

第 52 章

周家大爷为难道:“公子,怎么还请她老人家啊?老人家已经快九十岁了,你看,是不是就不要惊动她老人家了。”

赵谦笑道:“不妨事,你就把老太奶请来吧,我有话说。”

周家大爷想了想,就派人去请老太奶了。

片刻功夫,两个人搀着老太奶就过来了。

老太奶还没有进屋呢,赵谦就闻到那股熏死人的尸臭了,这次,不光有尸臭,还有一股浓浓的香粉味。

赵谦琢磨了一下,可能是老太奶为了掩盖尸臭,故意抹这么香的。

等到老太奶进了客厅,这又臭又香的混合气味,差点把赵谦给熏晕过去。

周家众人迎上去,将老太奶拥至主座,小心翼翼的扶老太奶坐好。

老太奶打量了一下赵谦,瞪着精光四射的眼睛道:“是这位客人,要见老身吗?”

赵谦也没站起来行礼,仍稳稳的坐在椅子上:“正是在下要见你。”

老太奶紧紧的盯着赵谦,盯的赵谦心里直发毛,老太奶冷笑道:“不知贵客有什么事啊,还要劳动我这个老婆子。”

赵谦皮笑肉不笑道:“也没多大事,就是想帮你们周家解决一下横死人命的事。”

老太太眼中闪出一道戾气,缓缓道:“年轻人,怎么看你也不象是个有本事的人,莫不是个骗子吧,来人哪,把他给我轰出去。”

赵谦哈哈大笑:“我还没出手呢,你怎么知道我没真本事呢?我有没有本事,不是你说了算的,现在我就让你开开眼界。”

赵谦向周家大爷吩咐道:“带我去西跨院。”

周家大爷看了看老太奶,又看了看赵谦,神色有些游移。

赵谦向老太奶嘿嘿一笑:“老人家,咱们西跨院一游如何?让你老人家亲眼看看我的本事。”

老太奶一见赵谦要去西跨院,就着了急了,大声喊道:“来人哪,快把这个骗子轰出去。”

赵谦使了个眼色,李秀等人也一拥而上,架起老太奶就奔西跨院而去。

周家人一看李秀等人魁梧健壮的身材,也不敢言声,只是一窝蜂的跟在后面。

来到西跨院,赵谦站立院中,四处打量了一下,然后向老太奶诡笑道:“老人家,是你自己说呢,还是要我亲口帮你抖出来呢?”

老太奶终于变了脸色,两只眼睛恶狠狠的盯着赵谦,象要是将赵谦生吞活剥了一样。

赵谦冷哼一声,指着院子的一角道:“来人,挖!”

留两个人按住老太太,李秀带人拿着铁锨,照着赵谦指的地方就挖开了。

只挖了十来下,铁锨就碰到东西了。

大家伸长了脖子,都等着看要出土的东西是什么。

李秀一伸手,就将一个红乎乎的东西翻了出来。

他往下呼噜了一下土,众人才看清楚这是个什么东西。

原来,是一根透体通红的大木头钉子,钉子上钉着一个小布包,李秀慢慢的抖开那个小布包,忽然嗖的一声,一个东西破空而去,那东西去势极快,大家还没看清楚是什么呢,它就已经飞过山墙去了。

赵谦也没让人去追,只是对李秀道:“布包里还有东西,你给大家看看。”

李秀将那小布包层层打开,里面赫然躺着一张黄色的纸,上面写着一行字。

“周明秀,戊戌,庚申,癸酉,壬子。”

周家大爷听了李秀念出来的话,失声道:“这是我女儿的八字啊,这,这是怎么回事?”

赵谦用眼瞥瞥已经没了人色的老太奶,向周家大爷道:“这事你怎么不问问你的好娘亲啊?”

一见到从女儿生前所在的院子里起出了这么邪性的东西,周家大爷心里就已经是惊骇不定了,现在又听赵谦这么说,又见老母亲浑身发抖,面无血色,已经隐隐猜出是什么意思来了,他颤抖的将那根红色大钉子从李秀手中拿过来,慢慢的举到老太奶的面前,带着哭腔问道:“娘,你告诉儿子,这是不是你做的?”

老太奶哆嗦着,却仍自强撑:“儿啊,你宁可相信一个外人,也不相信为娘吗?是这个骗子栽赃挑拨咱们母子的关系啊!”

李秀把那小布包往她面前一伸:“老太太,你可真会睁着眼睛说瞎话啊,这布都烂了一半了,你埋这东西的时候,我家公子怕是还没出生呢吧?”

赵谦也不理老太奶,向众人道:“往横死之人生前往过的院子的东北角挖挖去,应该是有一根这样的钉子。”

周家众人一听赵谦的话,立刻跑去各院起钉子去了。

没用一会儿功夫,十二根鲜红的钉子就摆到了大家面前,钉子上,各钉了一纸生辰八字。

周家大爷望着这一排血红血红的钉子,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这可都是人命啊,都是周家子孙啊。

一根钉子就代表了一条人命,鲜嫩嫩的十几条人命,就被这一根根钉子,活活的钉死了。

周家的人听到这等异事,早已全部赶来了,死了孩子的大人们,看着孩子的生辰八字,个个嚎啕大哭,悲痛欲绝,整个周家哭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