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你怎么了?”

可能是感觉到卢娇月神情的异常,卢广义有些担忧的问道。

他想,大抵妹妹是受到了伤害,若不然何至于这样。卢广义此人从来是个心胸开阔的性子,此时也不免有些怨上上房那边。之前他这次出去时,还想着挣了钱好给妹妹添点嫁妆,这下嫁妆也不用办了。

“没事,大哥,我没事。”卢娇月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妥,赶忙擦擦眼泪笑道:“我就是好久没见到大哥了,有些想得慌。”

只可惜,在场没一个人是认为她没事的。想都能想出来啊,好好的一门亲事被人抢了,且这抢她亲事之人,还是自己的亲小姑。就算卢娇月再怎么是个心大的人,光恶心都恶心够了。

卢广义心里叹了一口气,安抚似的摸了摸妹妹的头发,卢明海脸色凝重又带着一丝悲痛。至于卢广智,他早就不待见上房那边了,这会儿更是将那边给恨上了。

梅氏脸色冷了下来,唇角带着讥讽,迁怒地对卢明海道:“这就是你那好爹好娘好妹妹!”

卢明海没有说话,倒是卢娇月赶忙劝道:“娘,这事你怪不到爹的头上,那边是什么心思,爹也不知道。而且女儿早说过了,不想嫁去杜家,这话并不是玩笑话,是认真的。”

梅氏虽没说话,但满脸都写着不信。

卢娇月无奈道:“娘,女儿还能骗你不成?女儿现在还不想嫁,女儿舍不得你和爹还有大哥二弟小弟。”

一旁的卢广智插言:“娘,这事儿一出,反倒还好了。咱们也看出大伯母和杜家那边都不是心思纯良的,说不定那杜家是个狼窟呢,既然他们能为了几亩田,决定娶了小姑,可以见得也不是什么好人。”

不得不说,卢广智真相了。梅氏听了他的话,也目露沉思。良久,她叹了一口气,不确定道:“也许吧。”

“不是也许,是一定。娘,不信你看,小姑嫁过去后,还有的闹。”

莫名的,梅氏一口郁气吐了出来,有些意兴阑珊道:“罢了罢了,这不关咱们的事,反正咱们也要分家了。”

“分家?”方才卢广智并没有来得及跟卢广义说这个,所以他并不知道。

梅氏点了点头:“你爹昨晚跟你爷奶说了,让他把咱们二房分出来。”

卢广义并没有什么异议,点了点头。

梅氏愧疚道:“就是你,老大,爹和娘对不起你,家里的银子拿了一大半给你小姑治病,恐怕裴家那边还得往后推一推。不过你放心,今年年底,娘就算砸锅卖铁都让你娶亲。”

卢广义安抚道:“娘,我的事不急。”

卢广智正想说什么,突然看到一旁大姐对他使了个眼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卢娇月道:“大哥,你放心,到时候咱们一定能攒够钱的。”

卢广义失笑,摸了摸她的头:“好了,大哥没事的。”

被当成小孩子的卢娇月,莫名多了些窘然,可有些话她又暂时不能直说,只能忍了下来。

这时,卢明海突然出声了:“分家后,家里的田应该能分上一些,到时候卖两亩田,老大娶亲的银子就够了。”

他昨日之所以会说分家,被伤了心是一回事,也是因为他打定了这个主意,即使是卖田,也不能耽误儿子。

梅氏诧异道:“他爹,这田可不能卖的。”

卢明海摆了摆手:“以前是没分家不能卖,分家后,田是咱们自己的,想卖就可以卖。老大的婚事是大事,田的话,以后手里有了银子再买就是。”

可到时候就算有银子,也不一定能买到这种好田。要知道卢家这些田,都是这些年来卢家人辛辛苦苦养出来的。田这种东西,别看它是个死物,其实也需要精心侍候,整个大溪村谁不知道,卢家的田那都是好田,那是攥一把土,能攥出油来的肥田。

这样的好田卖出去,该多么令人心疼。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没有一个人出声,都明白这是卢明海想弥补儿子,且毕竟现在还没有到卖田的地步。

卢广智心中疑惑大姐阻止自己说出能挣钱的话,卢娇月寻思着她的绣品差不多快做好了,也不知道能卖多少银子,梅氏则寻思再多接点活儿做,这些都暂且不提。

梅氏一面卷着袖子,一面往外面走:“好了,先不说这事了,娘先去给你们做饭去。”

再怎么样,饭也是要吃的。

作者有话要说:

ps:明天见。

☆、第28章 26.1,

第二十八章

卢广智借着梅氏去做饭的空档,将卢娇月拉到一个无人处。

“姐,你刚才干嘛不让我说赚了些银子的事?”

卢娇月微微得抿了下唇,道:“你不怕挨打,你就去说。”

卢广智面色一僵,他方才只是一时冲动,才会想向家里其他人说出这事。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若是被他娘知道,他在赌坊那种地方做工,挨打都是轻的。

“可若银子不拿出来,大哥怎么成亲?”

这也是个难题,卢广智清楚家里的情况,以目前情况来看,若是他不拿出自己攒的那点银子,家里还真要卖地才能凑够给大哥娶亲的钱。

卢娇月自是不想对弟弟说,她还想等着卖了绣活儿,看能得多少银子,再来计划此事。若是可以,她也不想看二弟挨打,且她还有别的想法。

“反正你暂时别说,咱家如今还没分家,你能保证咱爹不会因为家里凑够了银子,然后爷奶一哭,就打消了分家的念头?”她一针见血道。

卢广智还真不敢保证,倒不是他不信他爹的心性,而是他爷奶太能作了。又有个长辈的名分压在头上,到时候还真说不准他爹会不会改变主意。就像给小姑凑药钱那天,他爹刚开始是那么坚定,谁曾想奶竟会跪下来求。

“那姐你说,我在赌坊做工的事,什么时候告诉爹娘大哥他们?”

“还是等分家后,找个机会再说吧。”

昨晚上卢娇月想了整整一个晚上,也许上辈子家人的悲剧,确实有自己的原因在内,可更多的却是被家里拖累了。按理说,这话不该这么说,可上辈子若不是小姑和爷奶,她大哥的婚事不会一拖再拖,家里也不会没钱给二弟娶媳妇,让他娶了个那样的女人回来。还有爹娘,当年大哥去后,爹娘那么快就垮掉,伤心欲绝是一个原因,更多的却是积劳成疾所致。

两人实在太辛苦了,尤其是她爹,几乎一刻不闲下的连轴转。人,他不是牛,即使是牛,这么干着,也得累垮。

所以昨晚卢娇月就打定主意了,这个家一定要分,只有分家了以后,才能避开一切悲剧的始源。

卢广智点点头,“行,姐我听你的。”

*

回县里的一路上,韩进心情十分愉悦。

虽未免有些不厚道,但他还真要感谢那卢桂丽给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即使韩进不愿意,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与那杜廉相比,自己确实没什么胜算。

论身份,人家是个读书人,还是个童生,而他不过是地痞流氓,虽他自己不这么认为,但在外人眼中他就是如此。论年纪,人家年方十六,还是颗小嫩芽,而他却是二十好几了,在外人眼里不过是个娶不到媳妇,只配和窑姐厮混的老光棍。论相貌,人家称得上斯文俊秀,而自己——

韩进想想手下那班打手是怎么形容他的?老大真是威猛霸气,老大打起架来如猛虎下山……

咳咳,韩进就当这是在夸奖自己的了,可他心里也清楚在一般姑娘的心目中,还是书生类型的男人比较吃香。就像丰源街的那些窑姐们,她们会去倒贴那些穷酸书生,可在面对他手下那班子打手们的时候,却总想得是能在他们身上弄到多少银子。

这就是差距,韩进不得不承认的差距。

唯一能比的就是,书生肩不挑手不能提,而他还算是有把子力气,捏起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一只手能捏爆两只。

他自认若是能娶到她,一定会千般万般对她好,可是只要长得有眼睛的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幸好中间出来了个卢桂丽,也算是给他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一路心情愉悦的回到那座宅子,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韩进的好心情。

想着老大这两日的阴沉脸,今天突然又放晴了,大家更觉得紧张,不禁在想是不是桃源镇的陈家一直欠着银子不还,把老大给逼急了。

倒是胡三心中有数,待旁边没人了,打趣道:“事情解决了?”

韩进点点头:“解决了。”不费吹灰之力。

“那陈家那边?”

“找人先把陈二绑出来。”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赌的时候痛快,还银子的时候倒是知道墨迹了,早干什么去了?

“要是陈家还是拖着银子不给呢?”

胡三再没见过有像陈老爷那么抠门的人,宁愿看着自己儿子被打,也不愿掏银子给他还债。他们这些帮赌场讨债的打手,做事也是讲究章程的,先是上门好言相说,能还钱自然最好,若是想赖着不给,那就要动真格了。

先给松松骨头,若是还不还,自然还有后手等着。至于这后手如何,还要看对方的身份和家世随机应变。像陈家在桃源镇也算是一富户,自然不能做出强行卖房子卖地搬人家当之事,还得讲究个手段。

“那就拿着借据上衙门。”

对付这种人,韩进十分有经验。他前几日也是一直想着卢家那边的事,才会拖着陈家没去办。既然卢家那边已经解决了,他自然可以腾出手来处理这件事。

毕竟,他还等着银子去赚娶媳妇的本钱。

*

一连多日,上房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似乎那日二房所提的分家之事,没人放在心上。

二房几口人本来还挺高兴的,见此,不禁都有些沉默。卢明海有些坐不住了,去上房找卢老汉。

“老二,你确定你想好了?”

卢明海点点头,“爹,我想好了,你就给咱们二房分家吧。”

卢老汉静默了一下,有些艰难道:“其实你不用这样,你妹妹马上就要出门子了。没了她,家里以后就好了,咱们一家人……”

卢明海打断他的话,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莫名的压抑:“爹,你不用说了,给我分家吧。”

“老二,你这又是何必?”

“行了爹,就这样吧。你放心,儿子以前怎么孝敬你和娘,以后还是怎么孝敬,不过是分锅吃饭,分开过日子罢了。”

见卢老汉还想说什么,他又道:“既然大家心里都不舒服,何必勉强凑在一起,爹你心疼你的女儿,我也心疼我的女儿,我月儿啥也没做,就遭遇这样的事情,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也幸好当初和杜家议亲的事,别人不知道,若被知道了,指不定别人怎么笑话我闺女。”

卢老汉忍不住道:“不是没有外人知道吗,就咱们家里人……”

卢明海猛地一下抬起头来,眼神直直地看着自己的爹。卢老汉心里一慌,可他觉得自己没说错呀,本来外面人就不知道。

似乎看懂了自己爹眼中的意思,卢明海有些伤心又有些讥讽地道:“爹,你还是不懂,这根本不是有没有外人知道的事儿,而是整个事情你和娘可有丝毫关心过月儿?毕竟抢月儿婚事的,是你女儿卢桂丽不是吗?就算事情已经无法挽回,难道作为长辈的你们不该深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你们什么都没有做,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仿佛没事人一样,似乎理所当然觉得我月儿就该吃了这个哑巴亏,理所当然觉得我们就应该让着她卢桂丽!但是,凭什么?”

是啊,凭什么?

他这个做哥哥的让着妹妹,那因为他是哥哥,可他女儿到底做错了什么,竟然也要让着自己的小姑。明明受了万般委屈,还不能说,不能闹,而做爷爷奶奶的非但不指责自己的女儿,反而觉得别人都是应该的。

卢明海真不敢想,若是他女儿不是这么的善解人意,而是不懂事的闹起来。这种局面又该怎么收场?媳妇的性格他了解,之所以会不闹起来,不过是怕坏了女儿的名声,若真是月儿不依不饶,媳妇只会站在女儿这一边。更不用说还有梅家,自己的岳父岳母还有大舅哥小舅子们,有多么疼月儿,就不必细说。

可女儿体贴懂事,不代表卢明海能视若无睹。女儿越是懂事,他越是羞愧自惭,他怎么样无所谓,可他不能让女儿就这么吃个哑巴亏。

卢老汉有些慌张道:“老大媳妇不是说了,是杜家那边自己不愿和月儿做亲的。”

“这话你信吗爹?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戳破的好。儿子还是那句话,以前怎么孝敬你和娘,以后还是怎么孝敬。”

卢老汉陷入良久的沉默。

良久之后——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就给你分!”

卢明海正想说什么,卢明山被乔氏推搡着进来了。

“爹,二哥,你们都在啊。”卢明山努力让自己笑得若无其事。

乔氏在后面掐了他一把,掐得他顿时一跳,话就出口了:“爹,你既然都给二哥分家了,给我也分分吧。”

“老三!”卢老汉震惊道。

似乎挑开了,后面的话就好出口了,卢明山接着又道:“爹你也知道,我想分家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就给我分了吧。”

卢老汉还想说什么,被他打断:“爹,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道理我都懂,咱们也都不小了,也不能总跟着爹娘过,村里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差不多都分了家,你就给我分吧。”

卢老汉迁怒望着乔氏:“乔氏,这是不是你的主意?”

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也许之前他想分家,但现在他不会这么想,所以一定是乔氏怂恿的。

乔氏一脸的笑,显得格外贤良淑德。

“爹,你说什么呢,三哥的主意多大啊,能是我怂恿的?!”顿了顿,她又道:“不过三哥既然想单出去过,爹你老人家就成全他吧,您不是总说他好吃懒做不干活儿,这次就好好制制他,看他以后还敢偷懒不!儿孙自有儿孙福,您老还能管他一辈子不成?”

这会儿乔氏所扮演的角色完全变了,似乎根本不是卢明山的媳妇,而是他的仇人。只是她所说的话,没人不懂其中的意思,总而言之乔氏就想分家,哪怕诋毁自己的男人也不惜。

其实她也不是诋毁,也有说给别人听的意思,至于这话其中的意思,大概也就只有卢老汉能听懂了。

卢老汉显然是听懂了,所以他气得不轻。不知是灰心丧气了,还是怎的,竟是同意了给三房分家,并让大家去把老大卢明川给叫过来。既然要分家,大房肯定是要在场的。

*

这几日,卢明川的情绪非常低落。

最近这段时间家里发生的这一出一出,实在让他目不暇接。

尤其是胡氏,卢明川明白自己不该恶意去揣测自己的媳妇,可他实在忍不住会那么想。这整件事情的过程,他实在是太清楚了,所以他不知道二弟两口子有没有会意过来,反正他清楚月儿的婚事,恐怕胡氏真的在其中做了什么。

到底为什么,卢明川不敢去想,却忍不住心中有所明悟。

他一直以为胡氏是识大体的,很多时候他甚至隐隐自豪,他是长子,胡氏这个长媳平时做得确实没得挑。哪怕是老二的媳妇梅氏,同样也是个明理的人,但他一直觉得她比不过自己的媳妇。

只是现在他开始有所犹豫了,胡氏真的如他想象中的那么好?那她为什么会费尽心机在月儿的婚事中动手脚?

是的,费尽心机。

卢明川也许老实,但并不傻,明明是月儿,突然换成了小妹,打死他也不信媳妇没在其中做什么。

只是他也无法开口去指责,他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呢?说白了,其实他心中也隐隐有些厌恶了那个妹妹,厌恶了无休止的付出,厌恶了……

直到此时卢明川才发现,其实他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他也自私。

沉浸在质疑与自我厌恶中的卢明川,情绪明眼可见地低落了下来。

作为枕边人的胡氏,很快便察觉到男人的异常。

她有些忐忑,深怕男人会质问,同时她又不停的告诉自己,她做的没错,一点都没错,她也有儿女子孙,她也得为他们打算,其实她和乔氏的想法差不多,只不过她没有乔氏那么‘傻’而已。

她也做了许多,她觉得目前的形势都是她一个人操碎了心换来的,所以那乔氏有什么资格指桑骂槐的嘲笑自己没担当不出头?她不是不出头,不过是为人处事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如今形势一片大好,卢桂丽马上就要嫁去杜家了,卢家自此摆脱了这个麻烦,胡氏觉得整个卢家人都应该感激自己。是谁让他们摆脱了这个麻烦?是她,是她胡桂花,所以他们都得感激自己!

至于二房要分家,胡氏觉得自己现在再也不用怕二房要分家了,所以想分就分吧。

即是如此,当卢明山来说爹叫他们来商讨分家之事的时候,胡氏还是惊讶了一下。她惊讶的倒不是二房要分家,而是三房。

她以为以三房两口子的性格,这下要赖死家里了,哪曾想三房竟然也要分家。二房三房都要分了,剩下他们大房就跟分家没什么区别了,左不过老两口是要跟着大房过的。

胡氏觉得三房两口子很傻,送走了卢桂丽,卢家再也没有拖累,公婆都不是懒惰的人,能为家里做多少事,这时候分家不是傻吗?

觉得别人都是傻人的胡氏,不屑的想,都分吧分吧,这可不是她开口撵人的,是他们自己要分的。

也因此当卢老汉开口说分家的事,卢明川还出言劝了一下两个弟弟,而作为素来十分识大体的大嫂胡氏,竟然罕见的没有出声。

*

分家很顺利,卢家说是殷实人家,其实家里也没有什么可分的。

家中一共有十七亩田,除过打算给卢桂丽陪嫁的五亩田,还剩十二亩。化作了四份,每房各分三亩,老两口自己留三亩,因着两人是和大房过,等于这地是给大房了。

然后就是家里的牲口、农具和粮食,农具一家一套,粮食则是给了每家可以吃到收粮食时候的口粮。牛分给了大房,毕竟老两口还跟着大房呢,不过二房三房要用的时候,也可以用。再来就是家里养的三头猪了,一家一头,暂时因为猪圈只有一个,所以还放在一起养。等明年了,是各家养各家的,还是放在一起养,到时候再说。

剩下的就是家里养的鸡了,三家一家一份,在各自屋旁边搭个鸡窝也就行了。至于房子,各家现在住的房子还归各家。

总体来说,卢老汉还算是一个比较公正的老人,除过在面对自己女儿的时候,有些拎不清。就是因为这样,大家对他的感觉才十分复杂。

自此,卢家就算是分家了。

分家的当天下午,卢明海和卢广义父子两个便去找村里准备盖房子的人家借了些土胚。

这些土胚都是自己打的,等晒干了盖房子垒墙用。二房等着用,就先找人借了,之后再打了土胚还给人家。毕竟二房用土胚不过是想盖个灶房,这活儿简单,等别人房子盖得差不多的时候,他们的土胚也能打出来了,所以有土胚的人家也是愿意借给他们的,尤其卢明海父子俩在村里名声好,大家也愿意与这父子两个打交道。

卢广义会泥瓦匠的手艺,盖个灶房难不倒他。以他为主,卢明海和卢广智给他打下手,也不过是一天的时间就将灶房垒起来了。然后便是给灶房加顶,土胚的墙自然是用稻草做顶,稻草这种东西乡下从来不缺,父子三人搓了些草绳,将稻草排成一列一列捆绑起来,然后架在屋顶上。

从外表来看十分简陋,但做灶房也是足够了,这种土胚房子盖起来简单,就是每隔一年半载便要将顶上的稻草换一换,墙也要记着补,若不然被水泡久了,墙就该塌陷了。

灶房盖好后,二房一家人都十分高兴,卢明海笑着道:“先这么将就着用吧,等手里有了钱,再盖个砖瓦的灶房。”

提起盖房子,不免就想到二房目前住的房子了。

二房的房子是当年卢明海成亲时起的,在上房屋后,中间隔了半亩菜地。一共三间房,中间是堂屋,也是梅氏和卢明海的房间,东边住着卢广智和五郎,西间住着卢娇月。以前卢广义也住在东间的,后来因为他马上就要成亲了,便在旁边又给他起了两间房。

不过是土胚房,不是大瓦房。

卢家的房子当年在大溪村算得上是极好的了,即使是现在也很体面,清一水的青砖大瓦房,这也是为何卢家能在大溪村算得上是殷实人家。毕竟房子就是脸面啊,这一排排的大瓦房,看着就气派。

只可惜现在卢家不过是面子光而已,有卢桂丽这个药罐子在,再多的钱也能挥霍个空。也因此当初卢广义定亲后,家里竟拿不出钱来给他盖房子。无奈之下,二房两口子只能给儿子起了两间土坯房。并承诺,等手里有钱了,就给他换瓦房。

卢广义倒是并不在意,只是二房两口子心中觉得愧疚。